A. 外國電影:《愛》的劇情簡介
安妮和喬治斯這對老夫妻已經80多歲了,他們都是退休的,有教養的音樂教師。他們的女兒也是一個音樂工作者,目前生活在國外。可是有一天,安妮突然中風,隨後偏癱,卧床不起。看上去,她和喬治斯的愛情,在某種程度上開始了考驗。
喬治在安妮發病後,直到癱瘓在床越來越嚴重,表現出的始終是瞭然與淡定。他按部就班的安排安妮卧床後的起居生活,通過平靜的對話安慰焦躁的女兒,然而真實情況是內心不安與恐懼被深深壓抑,一次次空鏡與長鏡頭的連續使用讓這種情緒處在爆發邊緣。
與哈內克其他影片一樣,片中角色總要面對「極端和為難的選擇」,這個過程往往是在哈內克手下波瀾不驚,但是讓觀眾痛苦萬分的。情緒頻頻臨界邊緣,導演還是按著他的節奏,細細斟酌,不急不慢的表達。最後結局前喬治對安妮長達幾分鍾的傾訴磨的人要發瘋。
此次法國女星伊莎貝爾·於佩爾在片中扮演喬治和安妮的女兒,她幾乎只出現在和父親沙發對坐談話的情境中。這個角色沒有太多讓於佩爾發揮的餘地,於佩爾出演估計是因著哈內克的老情面。
畢竟哈內克給了她一座戛納最佳女主獎杯,而她知恩圖報為恩師送上了一樽金棕櫚。
兩人再次合作,又碰上了老對手雅克·歐迪亞,上次《預言者》惜敗《白絲帶》,今年《銹與骨》與《愛》誰笑到最後亦是各國記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2012年《 愛》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並奪得了第8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B. 電影《真愛》觀後感
電影《真愛》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電影《真愛》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觀看了電影真愛,我的內心久久難以平靜,淚水幾次無聲的流淌,我深深的感動、感慨?
影片是真人真事,講述的是新疆維吾爾族大娘阿尼帕和她的丈夫阿力馬洪,在那個極度艱難的歲月里,收養了來自六個民族,十九個孩子的感人事跡。
影片從三個空間展開情節,第一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糧食是那樣的短缺,人們無法吃飽肚子。而善良的阿尼帕大娘,只要看見流浪的孩子,就一定把他們領回家來,用她的話說:「就是每人少吃點,也比讓他們在外挨餓受凍強。」多麼感人的話語,多麼質朴的情懷,多麼偉大的母愛!
為了給孩子們多吃一口飯,她在刺骨的冰水中洗羊下水,丈夫不分黑夜白天的打鐵,用微薄的收入維持著一大家人的生活,但遠遠不夠,畫面幾次出現,阿尼帕和丈夫把食物分給孩子們後,而他們兩個所剩無幾。為了給孩子們穿衣服,夫妻兩個不斷地把自己的衣服去改成小孩的衣服?
八十年代,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一大家人終於不住氈房,搬進大一點的房子,但孩子們大了,需要的口糧也更多了。阿尼帕大娘和丈夫還是不停地去洗羊下水,干各種各樣的活,常年的勞累,讓他們蒼老了,腳步蹣跚,白發耀眼,皺紋縱橫,阿尼帕終於病倒了。但他們沒有放棄一個孩子,一直堅持下來。
到了二十一世紀,孩子們都遠走高飛,到各處去謀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阿尼帕夫婦依然守護著他們的那個家,守護著那口大鍋,就像丈夫阿力馬洪所說:「鍋在,家就在」。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阿尼帕的親生孩子阿爾曼為了保護那口大鍋,永遠的離開了人間?看到這兒,我的淚水再次涌了下來,這種超越親情,跨越民族的大愛是人間真愛,是最無私的母愛!
對於這位最善良、最偉大的母親,我的所有語言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我還是用給她的頒獎詞來贊美她吧!「不是她的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苦累,一肩擋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最後,向這位母親致以深深的敬意!
;C. 最愛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300—600字
最愛電影觀後感
昨天晚上天氣太熱就吃過飯回到辦公室把《最愛》給看了。電影是顧長衛導演拍的,記得第一次看顧導的電影是《立春》,同樣是寓意很深刻的一部片子,一個小人物的大夢想。而最愛有是顧導時隔幾年拍出的有一部好電影,他的作品不想張藝謀和馮小剛那樣氣勢磅礴,只用一個小小的場景就可以刻畫出他所需要的那種寓意。個人認為在這上面,馮小剛導演是無可比擬的。一部好的電影是讓人看了會永遠記住,一部爛的純粹是商業化的片子,只是走馬觀花那樣。因為它本身就交給不了你多少觸動和感覺。
最愛,我覺得作為一個公益片也可以,它是以艾滋病為中心詞來多角度的展示世間的冷暖。趙得意的大哥算是那時候的萬元戶,為了掙錢搗鼓窮百姓們賣血,而熱病也是從這時候悄然而至的。村裡一下子感染了好多人,作為報應或者本是報復,大哥的孩子被村民給毒死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另方面看到當時中國的一些發展弊端,相類似賣血的這種本應是正規醫院的事情,怎麼會輪到小販來販血了。自從的了熱病之後,家裡人或是親戚朋友見了他們想見了討債者一樣躲避著。趙得意的老婆拋棄了他,商琴琴的老公和家人拋棄了她,老婆和老公是我們成家之後最親的人,但是一旦涉及到利益或是生命的危險,他們都避而遠之,唯恐被感染。其實這樣的婚姻和愛情又有什麼意義呢?趙德義住進村裡的學校後,妻子就從未來看過他,他也是一個傳統的人,這個時候也需要愛人的鼓勵和照顧,但是卻沒有得到。商琴琴知道自己的了病之後,卻被丈夫給送到學校。如果不是他們覺得世界拋棄了他們,在那個比較傳統的時代,他們也不會走到一起。最初看的時候會覺得這是一種青春的熱度,但是隨著對電影所要表達的東西深入了解之後,我慢慢的開始同情他們。兩個知道最後生命的長度的人,兩個同時被世界拋棄的人,相互攙扶相互給予力量,多活一天是一天,我會感謝我是健康的。這是對生命的尊重。
「有了紅本本就能長相廝守,就能溫天暖地的在一起一輩子!」這是商琴琴的在拿到結婚證的時候說的。對於將死的人,得到大家的認同或是自認為的認同,我們的愛得到尊重,不在是男盜女娼,是愛,,,,這是在生命最後的掙扎和努力,哪怕是付出趙德義的這輩子所有的家產他也願意為琴琴。有時候,愛,不是要天才地久,曾經擁有過就足夠,哪怕明早我們就將要離去。
最愛,要表達的東西很多很多,好多東西我還是只意會到一點點,但是我記住了這個故事,趙得意和商琴琴。還有那個娘娘廟村裡的人,許多的東西需要我慢慢的用時間來體會。
D. 關於愛的電影觀後感不少於五百字
小主人公崔弗,在他11歲的世界裡,用他那個年齡的眼睛去看,用一個純真的視角,去發現愛,用他的單純的心,去感受愛.他內心真正地想讓世界充滿愛,每個人都沐浴在愛的風里,雨里.當小崔弗把「讓愛傳出去」的想法對同學老師解釋時,即使所有人都認為他的這一想法是天方夜譚,可他依然執著.我看到11歲的崔弗在把他自己的這一理念――讓愛傳出去時,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難,在最初的過程里,他想要幫助的幾個人,都沒有成功.這不禁讓我感嘆,讓愛傳出去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在如今的社會里,不誠實、欺騙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 一直以來,愛,都是我們生活中永恆不變的話題.可是,在漸漸進步的時代里,那種最原始、最單純的愛,就開始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不經思考的愛,沒有太多價值的愛,甚至於在某些時候或是在某些場合,愛成了一種手段,一種工具. 放眼望去,在我們的生活環境里,有太多太多因為伸出了援手,卻遭到的意想不到的欺騙,以致於人們害怕受到這樣的傷害而拒絕提供幫助,不再願意相信陌生人之間還會有愛.所以,現在,類似於「街上有一位婆婆摔倒在地,一群群的人圍著,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一把」報道屢見不鮮,因為沒人在實踐「讓愛傳出去」的這一理念,所以這樣的悲劇也一次又一次的發生.更有甚者,對於別人給與的幫助,一直耿耿於懷,認定了這個世界的黑暗,就不會放下心裡的那層戒備. 書中崔弗「讓愛傳出去」的路是坎坷的,可也因為這樣,小崔弗「讓愛傳出去」的想法更顯珍貴,他的行為才更有意義.就算世界?怎麼變化,愛是一直都在的.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只有努力經歷破繭成蝶的苦痛,才會懂得飛舞於花間的快活.人生難免有得有失,只有去做了,才會得到,不是嗎?當我讀到11歲的崔弗,在沒能把愛傳出去時,難過而掉下的眼淚,也不禁紅了眼眶,濕了臉龐.這樣純真的心,沒有一刻不讓人感到動容,沒有一刻不抓著人的心. 一個上七年級,才11歲的孩子,在這條艱難的路上走著,「讓愛傳出去」不僅僅是他交給老師的作業,更是他認為值得奮斗的事.小崔弗站在講台上,講解「讓愛傳出去」的這一幕,一直在我腦中縈繞,從那一刻起,他開始上跋涉了. 看到書的後面,11歲的崔弗在幫助一個小朋友的過程中而倒下的時候,心裡有些隱隱作痛.但是,我想,這個小生命的逝去,在讓親人朋友哀痛的同時,也讓很多陌生人為他掉淚,為他感動.因為他喚醒了很多人塵封了的心,溫暖了很多人冰冷過的生活,還帶動了很多人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對於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愛」的重新認識.小崔弗一路的艱難,化成了一路的掌聲和銘記,而「讓愛傳出去」也不再是一個構想. 一樣是家裡的寶,但是而今的小孩,大多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少了與困難斗爭的勇氣和堅韌.當處於逆境的時候,那一直向上高昂的頭顱,總是顯得特別的無力.崔弗做出了一個榜樣,孩子們可以看看書中的小崔弗,在遇到困難的時,是怎樣努力在堅持自己夢想的,而他的夢想是怎樣成為現實的.而這一路的風雨,是絢爛的彩虹掛在天空的前奏.所以,要親身經歷過,靠自己的力量跋涉過,才會看到汗水也可以晶瑩閃亮,才能珍惜每一次的成長. 讀完《讓愛傳出去》後,會對愛有一種全新的認識.愛,並不是兩個人,或是三個熟人之間的,它一樣存在於街上的路人甲乙丙中.我在書里看到,崔弗用實際行動將愛一直延續下去,希望讓世界充滿愛.艱苦的,可是結果卻是讓人欣慰的. 如此感人至深的一部作品,讓讀者用眼淚洗凈心裡的塵囂,沉澱那些逝去的純真.而書中的主人公崔弗,為到達一個被人們看成遙遙無期的目的地,一直堅強地靠近,更為《讓愛傳出去》多了一層意義.告訴我們生活中許多美好的風景、動人的故事,都要我們努力嘗試,不懈跋涉,就會看見,就會經歷. 我可以想像得到這部書的作者,凱瑟琳;海德當初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淚水一定也在眼眶打轉,而心裡是無比的澄澈、透亮,她感受到了人間的天堂,這有愛的天堂,所以,才會引起千千萬?讀者的共鳴,才會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記. 世界太繽紛,太多彩,當層出不窮的誘惑鋪天蓋地而來時,很多人開始迷失自己,開始遺忘一些最初的美好,開始往反方向走,慢慢地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消失在我們的視線范圍里.厭倦以後,對溫馨,對有愛,就會有所懷戀,而傳奇的凱瑟琳;海德寫就的《讓愛傳出去》恰恰是一部可以給人以溫馨,給人以愛的好書.最質朴的字句,最簡單的故事,卻處處流露著對生活中的愛的感悟.不需要任何的修飾,純粹是心與心的對話,感受這亘古不變的珍貴.
E. 電影《愛》觀後感800字
一次翻作文書,無意間看見了這篇文章,於是我又認真的看了一遍。
文中主要講述了一隻鹿剛剛當上爸爸,他滿懷歡喜的出去進一個爸爸的義務——覓食。可是,當他來到一個小湖邊的時候被一個獵人看見了,於是獵人舉起了手中的槍,「呠」的一聲打中了他的腹部,頓時血流如柱,這只鹿爸爸倒下了,他到死都沒有盡到做爸爸的職責,充滿了對人類的憎恨永遠的閉上了雙眼。
作者借著這片文章來呼籲保護生命,呼籲愛。文章從鹿的世界著筆。當對生活充滿希望的鹿類被殘忍的殺害,我感受到人類的兇殘,還覺得他們沒有人性。鹿類完整的家庭就這樣被人類拆散了,每個人都會覺得痛心,但是對那些兇殘的獵人來說,這是平常事。我也要呼籲人類不要濫殺無辜。
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愛的范圍還廣闊的,人類應當愛同類,也應該愛大自然中的生物。讓我們共同保護環境,珍惜即將滅絕的動物吧。
F. 電影特別的愛觀後感
《特別的愛》——這是我在優酷視頻中無意間看到的一部電視劇,它以真人真事為背景,講述一位普普通通的職員康金環阿姨用28年時間照顧一位沒人敢接近的精神病人陳文魁的故事。
在整整28年中,康金環承受了自己家人的不解和排斥,在照顧陳文魁的日子裡,她總會遭到人家的白眼,還要不停地說對不起,街坊鄰居也從來沒安靜過,甚至丈夫都和他提出離婚,這時的她常常偷偷的流淚,有苦往肚裡咽。一年又一年,整整28年,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誠慢慢打動了周圍所有人,在大愛的氣氛中,陳文魁慢慢康復了。
由此,我聯想到前段時間知名學者於建嶸開設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頗受關注。由學者發起,以微博為平台並由廣大網友參與的這項「解救」實踐,試圖通過網路所帶來的技術性變革,扭轉以往在解救乞討兒童上信息隔絕的困境。此項「解救」成效究竟如何,自然還有待時間來檢驗。但在「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這一微博運行僅僅數天之後,有許許多多的志願者把乞討兒童的照片傳上微博。之所以有這么多志願者,形成那麼大的社會動員能力,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心中有愛。
正是因為心中有愛,所以有的人忍受28年去照顧一個毫無關系的精神病人,有的人能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解救乞討兒童。再聯想的遠一些,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在那麼多災難面前,正是因為我們心中有愛,所以能挺過來。只要我們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以一變百、變千、變萬……這樣,世界就會更美好!
真愛無言!大愛無疆!
G. 法國電影 愛 講了些什麼
《愛》是是一部探討愛情的電影,由法國導演邁克爾・哈內克導演,影片講述兩位硫退休的音樂老師,年過八旬的他們相伴多年卻仍然相愛。直到妻子遭遇一場疾病,兩個人的愛情也開始面臨最大的考驗。
《愛》因為其冷峻、真實的表達,而獲得了媒體不錯的評論。《好萊塢報道者》稱影片是愛情輓歌:「演員完美的表演使得影片看起來並沒有那麼令人難過,但是邁克爾•哈內克還是用真實的老去、疾病和死亡對愛情做了終極的考量和檢測。和他的上一部金棕櫚電影《白絲帶》一樣,這部電影也充滿了道德和良知的選擇與拷問。」
影片具有非常典型的哈內克風格。雖然是一部愛情電影,但是這部影片一點也不浪漫,反而讓人不忍卒視。簡單來說,這部兩小時的電影,拍攝的就是一個女人的死亡過程。
這是哈內克近25年來最為私人化的影片,通過一對夫妻的患難共處,展示了愛情的煎熬。演員的表演,故事的主題相得益彰,彰顯了天人交戰的主題。即使影片沒有在戛納獲獎,他也肯定會讓那些有著生活閱歷的文藝片影迷滿意。[2]
H. 法國電影《愛》結局到底什麼沒看懂啊
老頭殺死老太後,也自殺了,老頭就在老太邊上,老頭弄死老太是為了讓兩人都得到解脫。
《愛》是邁克爾·哈內克執導的一部探討愛情的電影,埃瑪妞·麗娃、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等主演。影片講述兩位退休的音樂老師,年過八旬的他們相伴多年卻仍然相愛。直到妻子遭遇一場疾病,兩個人的愛情也開始面臨最大的考驗。
(8)法國電影愛觀後感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安妮
喬治斯的妻子,和喬治均為音樂教師,退休在家,由於身體原因引起中風,在丈夫的無微不至的關心下,無比幸福。
2、喬治
與妻子安妮都是退休的音樂老師,在家休養,均年過八旬,的他們相伴多年卻仍然相愛。直到妻子遭遇一場疾病,,依舊不離不棄,兩個人的愛情也開始面臨最大的考驗。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
3、Eva
安妮和喬治斯的女兒。最後也得了中風,備受病痛的煎熬。
I. 法國電影《兩小無猜》觀後感
兩小無猜》是一部令人著迷的法國愛情電影。小男孩朱利安和小女孩蘇菲的相遇即開始於這樣一場孩童的鬧劇,一個精美的鐵盒子就是他們游戲的見證。說臟話,擾亂課堂,在校長室小便,內衣外穿„„一個游戲兩人一玩十多年,他們什麼都敢,除了承認彼此相愛。
索菲是波蘭移民(相當於進城農民工),住貧民窟,常年受到種族歧視,自家門上被法國人塗了臟話;朱利安則是大城市中產階級。小學時在校車上,全班只有朱利安沒欺負索菲;高中時索菲追去朱利安家裡,他的父親在甩給了她幾張鈔票後把她轟了出去;成年後二人重遇,當女招待索菲表示男友叫「謝爾蓋·尼莫夫·尼莫夫維奇」時,工程師朱利安不假思索地接道:「你怎麼找了個名字這么長的?」
你可以對政治、地緣、宗教一無所知,卻不可能不在潛移默化間受到它們的影響,因為「成長」是支殘暴的筆,能將你這一張白紙塗得面目猙獰。朱利安站在成人世界的大門前久久徘徊,激烈掙扎了一番後還是將索菲放棄,這是因為他錯誤地以為社會偏見遲早也會吸收了自己。隨後他每年休五周假每季度做八次愛,循規蹈矩地喪氣,按部就班地窒息;由於父親曾在他的婚禮上向前來攪局的索菲大發雷霆,他在十年不見索菲的同時亦十年不見父親,藉助遷怒將與過去有關的一切埋葬了個徹底。
但真正的過去怎麼可能過去呢?青梅竹馬的相伴起始於無所謂性的年齡,以「伊甸園」段落標志了性別意識的覺醒,而後她面對他掀起裙子,為了擁吻爬上車頂。這是一個普遍的困境:少年和少女為了彼此流血流淚、瀕臨上吊,最後她成為了一直想撥通卻始終沒勇氣的號碼,他淪為了徵婚啟事上冷冰冰的條件。可是朱利安與索菲的羈絆太過強烈,它勝過麻醉劑、可卡因、LSD、性、口交與淫亂party,甚至勝過自由、勝過生命,這就促成了他們的幸與不幸。
這是兩顆孤獨的魂靈。索菲的家長對她不管不問,任由她在朱利安家一睡十年;朱利安幼年喪母,與父親間則始終無法交流。小學時索菲在他母親的葬禮上放聲高唱,這象徵著她就此接替了他的母親。戰爭小說里反復寫士兵死前不停喊「媽媽」,因為母親是他與世界之間的紐帶,無論他們之間曾因瑣事發生過再多摩擦,也無法割捨這層強勁的聯系。沒有紐帶意味著眼前是空白心中是黑洞,再貪婪的攫取也無法將這巨大的孤獨填補;而索菲與朱利安竭力爭取才獲得了彼此,這段感情的純度之高、烈度之猛,令朱利安的父親也無法插足。
這個思路似可用於解讀父親的種種詭異行徑:他允許少女索菲在家中一睡十年(從中可以窺見他對兒子真誠的關心),卻不允許二人在成年後繼續見面——我的猜測是,既然家庭的維系本需剛柔並濟,那麼喪母之痛大概令這對父子籠罩於「倖存者負疚」,調和缺失之下他們剛對剛、硬碰硬,本不存在的矛盾漸漸成型。所以父親之所以會對朱利安高喊「你要索菲還是要我」,乃是嫉妒在壓抑多年後的一朝爆發:他沒能在兒子的世界裡占據哪怕一寸之地。
傷害源於在乎,愛與恨本系雙生。《兩小無猜》妙就妙在,它以「敢不敢」編織了一張糾結的巨網,將一切人類情感收入囊中,以兩個人的相愛相殺,表現了法國人對移民的復雜心態、現在與過去的緊密交織以及因無法面對自我而鑄就的進退兩難——倘若將之視作一種比擬而不以現實主義的眼光去批判,這個游戲也就無所謂「變態」。影片的浪漫之處,恰恰在於它將「對抗」演繹到了極致:「敢不敢」是索菲與朱利安愛的形式,相殺是心理上的激烈交合,平淡的生活殺人於無形,毀滅性的激情綿延一生。
J. 法國電影愛 最後結局到底什麼意思呀
老頭殺死老太後,也自殺了,老頭就在老太邊上,老頭弄死老太是為了讓兩人都得到解脫。
《愛》是邁克爾·哈內克執導的一部探討愛情的電影,埃瑪妞·麗娃、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等主演。影片講述兩位退休的音樂老師,年過八旬的他們相伴多年卻仍然相愛。直到妻子遭遇一場疾病,兩個人的愛情也開始面臨最大的考驗。
(10)法國電影愛觀後感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安妮
喬治斯的妻子,和喬治均為音樂教師,退休在家,由於身體原因引起中風,在丈夫的無微不至的關心下,無比幸福。
2、喬治
與妻子安妮都是退休的音樂老師,在家休養,均年過八旬,的他們相伴多年卻仍然相愛。直到妻子遭遇一場疾病,,依舊不離不棄,兩個人的愛情也開始面臨最大的考驗。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
3、Eva
安妮和喬治斯的女兒。最後也得了中風,備受病痛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