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部美國災難片,好像是描述龍卷風的。
龍卷風
http://ke..com/view/3945.htm#2
『貳』 龍卷風2的介紹
《龍卷風2》是2012年上映的美國愛情電影,由馬克·索博爾執導,倫·亨特、比爾·帕克斯頓等主演。 《龍卷風2》講述了瑪娜爾是個「暴風雨追逐者」,失去丈夫的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一次她被派到科羅拉多去查詢龍卷風的原因,維力及時趕到救了她。
『叄』 美國有關龍卷風的電影
原子風暴 Atomic Twister
導 演: 比爾.科科倫 Bill Corcoran
主 演: George Henare Charmaine Guest Roz Turnbull Daniel Costello 喬納森.比利克 Jonathan Blick Carl Lewis 馬克-保羅.戈塞拉 Mark-Paul Gosselaar Sharon Lawrence
一股強勁的龍卷風在毫無先兆下吹襲柯琳(Sharon Lawrence)工作的核子廠,令核子廠設備嚴重受損,不但核子反應爐情況 不穩定,而跟外界的通訊也全告失靈。為避免核子外泄,柯琳傾盡全力務必要令反應爐情況備受控制,否則,定必摧毀 無數性命財產,可是,此際再有兩個龍卷風出現,一個正向著核子廠吹來,另一個來勢洶洶向著其愛兒的小鎮進發。
江西衛視播過,不過片名叫《核風暴》
http://movie.yesky.com/show.do?id=7278
那名小男孩後來長大當了名警察.
『肆』 誰知道這部電影的名字~關於龍卷風的電影
《龍卷風/龍卷風暴》美國電影《後天》
『伍』 求一部關於龍卷風的電影
你說的是美國電影《閃電風暴》
簡介:兩個巨大的暴風雲團在密蘇里州一處小鎮上空對峙,唯一對此現象可能帶來的災難發出警告的,是十四歲的孤僻男孩艾瑞克.他利用電腦不斷追蹤這兩大雲團的變化,歸論出若兩者相撞會造成空前未有的大災難,然而卻沒人肯相信艾瑞克的警告……
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求龍卷風經典科幻電影名~!!!!!!!!!!
難道是《費城實驗》?
早年正大劇場播過的,不過不是龍卷風,而是引發了穿梭時空效應。電影中的男主角因為實驗穿越時空來到了現代,但是發現實驗造成了時空混亂,於是他又設法回到軍艦上關閉實驗裝置以恢復時間的平衡,很好看的電影。
它講的是1943年12月,美國海軍在費城進行了一項秘密實驗,用來做實驗的一艘驅逐艦在強磁場所產生的綠色煙霧中突然消失了。軍方在停止實驗後,卻驚奇地發現它們的驅逐艦在眨眼之間已經駛到遠在470千米開外的諾福克碼頭。
下面是來自網路的資料:
「費城實驗」
科學史上有過一次著名的「費城實驗」,即富蘭克林在1752年在費城用風箏把雷電收集到萊頓瓶中。
在偽科學史上,也有過一次「費城實驗」,比前者著名得多,有無數的文章、書籍、電影、電視在介紹、討論它。這是現代邪教宣傳品中經常提到的一個事件。在中文邪教網站上,有一篇《神秘的空間突破試驗——美國海軍費城實驗簡介》,提供了一個很常見的說法:
「1943年10月,美國海軍在費城進行了一次人工磁場的機密試驗,即著名的『費城實驗( The Philadelphia Experiment)』,實驗成功地將一艘驅逐艦及全體船員投入另一空間。在實驗過程中,實驗人員啟動脈沖和非脈沖器,使船隻周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場。隨後整條船被一團綠光籠罩著,船隻和船員也開始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實驗終止時,艦船已被移送到了479公里以外的諾福克(Norfolk)碼頭。此後,一些船員身上仍留有實驗的反應,不論在家裡,在街上,在酒吧間或飯店裡,都會突然地消失又重現,讓旁觀者驚訝不已。
「參與這項實驗的吉索普(Morris K.Jessup)博士認為,強烈的磁雲能夠重新排列人類和物質的分子結構,使其進入另外的時空.
「費城實驗的進行在科學上具有著深遠的意義,它不僅證實了自然界中的確有另外的空間存在,同時也表明了將人類及裝備暫時投入另一空間的可行性。」
這也是迷信神秘現象的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據說它證明了愛因斯坦統一場理論,顯示「電磁時空彎曲」的存在,可以用來解釋包括不明飛行物、百慕大魔鬼三角在內的種種神秘現象。有一篇登在科普網站上的文章《美國費城實驗原理和宇宙人》還提到,「江蘇UFO研究會在80年代也曾計劃與南京大學合作進行某些強磁場實驗,因強度不高而作罷。」
「費城實驗」源於「彩虹計劃」,是一次軍艦隱形試驗。美軍在海上艦艇電子偽裝設置的研究計劃中將愛因斯坦的「引力和電流的統一場論」引入,其最初的目的是讓艦艇藉助強烈的電磁場來干擾和躲避敵方魚雷的攻擊,後來則延伸為在周圍空氣中產生強磁場,使敵人的雷達探測不到自己的存在。
美軍考慮該試驗的絕密性,將「彩虹計劃」的試驗對象定為「愛爾德里奇」號驅逐艦。1943年6月,「愛爾德里奇」號被安裝上了數噸電子實驗設備。其中,每台功率為75千瓦的兩台大型磁場發生器被安裝在前炮塔的位置。它們產生的磁力通過安裝在甲板上的4組巨大的線圈進行分配。此外,艦上還有3隻射頻傳送器(每隻為2兆瓦的等幅波雷達)、3000隻6L6型功率放大電子管(用來驅動2台磁力發生器的場線圈)、特製的同步和調制電路以及一大批特製的電子設備。這些設備組合在一起,經過適當的控制和調節,就可以將艦身周圍的光和無線電波彎曲,達到隱形的效果。
1943年7月22日9時整,費城海軍造船廠,「愛爾德里奇」號上的磁力發生器電源被接通。強大的磁場開始在艦身周圍形成。一片綠色的霧慢慢將「愛爾德里奇」號包圍起來。「愛爾德里奇」號從雷達上消失了!正當在場觀看的海軍官兵們要為試驗的成功歡呼時,隨後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們目瞪口呆……
「愛爾德里奇」號本身變得近乎隱形,肉眼看去,只能依稀看到艦身的輪廓。按理論推算,軍艦只會在雷達上隱形,而軍艦本身不會出現「物質"隱形.這讓所有科學家驚嘆而不安。他們不知道下一步還會發生什麼,於是迅速切斷了磁力發生器的電源。待綠霧漸漸散盡後,「愛爾德里奇」號又重回到了雷達和人們的視野里。旁觀的人們終於鬆了口氣。
但很快新的意外又發生了。岸上的人員登上驅逐艦後,發現船員們分辨不出方向,還都感到惡心。情況更糟的是,他們回憶不起發生了什麼事情。不論這些官兵的實際身體狀況如何,不久他們都被美國海軍判定為「心理健康程度不適合服役」,從而被迫退伍。美國海軍隨後封鎖了消息,這次實驗的所有記錄也均被列為絕密文件。
"費城實驗"到底有沒有做過?
對這個「在科學上具有著深遠的意義」的實驗,美國海軍卻異常謙虛地斷然否認曾經做過。為了應付頻繁的查詢,美國海軍還特地為此編了一份事實資料。據說被用於做實驗的那艘驅逐艦為艾爾德里奇號(USS Eldridge)。美國海軍軍事行動檔案部出示的航海日誌顯示,這艘以在1942年索羅門群島之戰中犧牲的海軍中校約翰·艾爾德里奇命名的驅逐艦在1943年8月27日在紐約海軍船塢試航。之後繼續留在紐約長島海峽,9月16日駛往百慕大群島;9月18日,在百慕大群島海域進行訓練和海上試驗。10月15日,離開百慕大去紐約執行護航任務。在紐約港停留到11月1日。2日,抵達諾福克的海軍基地。3日,前往卡薩布蘭卡,於22日抵達。29日返航,12月17日抵達紐約港。12月31日前往諾福克。在這一時期,艾爾德里奇號從來沒有到過費城.
費城
據說是商船弗魯賽斯號(SS Andrew Furuseth)上的人員目睹了將艾爾德里奇號傳送到諾福克的海域。記錄顯示弗魯賽斯號1943年8月16日隨護航艦隊UGS-15離開諾福克,9月2日抵達卡薩布蘭卡。19日離開卡薩布蘭卡,10月4日抵達亨利角。10月25日,弗魯賽斯號隨UGS-25護航艦隊離開諾福克,11月12日抵達奧蘭。這艘船停留在地中海,後來隨GUS-25護航艦隊返航,1944年1月2日抵達漢普頓大道。弗魯賽斯號當時的船長否認他或者他的乘員在諾福剋期間見過任何不尋常的事件。艾爾德里奇號與弗魯賽斯號甚至沒有同時處於諾福克。
熱衷傳謠的人對美國海軍出示的這些證據當然是不屑一顧,因為在他們看來,美國海軍試圖掩蓋事實真相。果真如此的話,美國海軍為什麼要在大白天(據說實驗發生的准確時間是1943年10月28日下午17時15分),在大城市的港口,且有許多平民圍觀時,在眾目睽睽之下從事如此高度機密的實驗?更何況,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激烈地進行,美國海軍竟拿一艘戰爭急需的嶄新驅逐艦試驗「消失」實驗,那可真夠愚蠢的。為什麼不先拿一艘破船試試成不成功呢?
1999年3月,艾爾德里奇號的老船員們首次重聚,在接受《費城調查者報》記者采訪時,一致否認曾經參與過這類實驗,對造謠者為什麼拿他們的船隻為造謠對象,感到迷惑不解,開玩笑說:艾爾德里奇號的確在費城是不可見的,因為它從來沒有到過費城。不知美國海軍採用了什麼辦法,才讓這些七老八十的退休海員幫助它掩蓋真相?
那麼這個"費城實驗"的謠言是怎麼來的呢?這涉及到一位熱衷研究不明飛行物的業余天文學家和一位瘋瘋癲癲的前海員。
莫里斯·傑薩普和他的著作
1955年,汽車零件推銷員莫里斯·傑薩普(Morris K. Jessup)——也就是前引那份邪教宣傳品所說的「參與這項實驗的吉索普博士」——出版了一本書《不明飛行物案件》(The Case for the UFO)。此君曾經在密歇根大學攻讀天文學,但是沒有拿到博士學位就畢業了,之後繼續業余從事研究,尤其對不明飛行物感興趣。在這本書中,他把許多「神秘現象」(是最早提到「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著作)都歸為外星人搗鬼,推測外星人的飛碟採用反引力推進系統,呼籲公眾要求美國政府調查飛碟並根據愛因斯坦的統一場理論從事反引力推進系統的研究
這本書出版後不久,傑薩普收到了一封用幾種不同顏色的墨水書寫的讀者來信,要跟他討論反引力推進系統,署名卡洛斯·阿蘭德(Carlos Miguel Allende)。幾個月後,傑薩普又收到了一封信,簽名略有變化,為卡爾·阿蘭(Carl M. Allen),前一個名字其實是這個名字的拉丁化寫法。在這封充滿拼法、標點錯誤的信中,阿蘭描述了後來被稱為「費城實驗」的事件。他告訴傑薩普,沒有必要呼籲公眾要求美國政府根據愛因斯坦的統一場理論從事反引力研究,因為在1943年10月美國海軍已在費城海軍船塢做過了這樣的實驗,讓一艘驅逐艦連同其船員從費城消失,幾分鍾後在諾福克出現,然後在幾分鍾後又重新回到費城。但是這個實驗出現了可怕的後果,使得美國海軍終止了進一步的實驗:在不可見場的作用下,有些船員被凍僵,要6個月才能被解凍,有些身體起火,被燒了18天,有的從此消失了,一半的人後來發瘋了,等等。阿蘭聲稱當時自己在弗魯賽斯號上目睹了該實驗,並提供了自己的海員證號碼。傑薩普回了一張明信片,要求阿蘭提供證據證明他的說法。幾個月後,收到阿蘭的回信,說如果他被催眠,就有可能回憶起實驗的日期、參與者的名字和報道這個事件的費城報紙的名字。在這些信中阿蘭沒有提及參與實驗的軍艦的名字。
1956年,海軍研究辦公室收到了一個匿名寄來的包裹。裡面是一本《不明飛行物案件》,在書的空白處用三種墨水做了批註。這些東拉西扯、顛三倒四地用偽科學術語發表對不明飛行物、反引力推進系統等等的見解的批註,卻引起了兩名海軍軍官的興趣,想要知道是怎麼回事,在第二年請來了該書的作者傑薩普。傑薩普讀了這些批註,發現裡面提及使船隻消失的1943年實驗,再根據批註的筆跡,他認定批註者是阿蘭,並把阿蘭的兩封信交了出來。這兩名軍官請一家印刷公司油印了該書、批註和這兩封信,要求印25本,實際印數可能上百本,目前仍然能找到這個版本。據說,海軍研究辦公室還去查過阿蘭的寄信地址,發現是個空農房。美國海軍對此事的介入到此為止。
《不明飛行物案件》的銷量不錯,傑薩普雄心勃勃地想以寫作為生,並四處集資要到墨西哥考察。但是好景不長,他在1958年出版的續集不受讀者歡迎,出版商不願再出版他的著作。他陷入了經濟困難,妻子也離開了他。那一年10月,他到紐約參加一個朋友的晚宴,給三個朋友一人一本批註版《不明飛行物案件》,請他們如果萬一他出了什麼事的話代為保存。然後他去了佛羅里達,剛到那裡不久就碰上了一起嚴重的車禍,讓他對人生更感到絕望。1959年4月,他給朋友寄去了自殺遺言。20日,在離他家不遠的公園里,他被發現在小車的駕駛座上奄奄一息,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死亡。警方認為是自殺,死因顯然是一氧化碳中毒:他用一個管子與汽車排氣管相連,從車窗伸到車中,又用毛毯把窗口密封,然後發動了汽車。
但陰謀論者認為傑薩普實際上是被美國海軍謀殺的,而阿蘭也為了躲避追殺而四處逃亡。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阿蘭究竟是誰。他在1942年17歲時曾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10個月後因健康原因被開除,去費城當商船海員。他服務的第一艘商船即是弗魯賽斯號,後來又跟隨其他商船出海。1952年他告別航海生涯,四處游盪,不斷更換工作,一度去墨西哥工作,因此也使用拉丁化的名字。他有個習慣:在書上寫批註,和與作者通訊。不過他可能沒有料到,他在1955年對《不明飛行物案件》的批註和與作者的通訊會留下如此深遠的影響。在美國海軍已對之失去興趣之後,民間研究者開始登場。1965年,文森特·嘉迪斯(Vincent H. Gaddis)出版《不可見的地平線:大海的真正神秘事件》(Invisible Horizons: True Mysteries of the Sea),除了介紹許多神秘失蹤的島嶼、飛機和船隻,還根據阿蘭信件編寫了「費城實驗」的故事。1967年,布萊德·斯忒格(Brad Steiger)撰文介紹阿蘭信件和《不明飛行物案件》批註本,阿蘭讀了之後,氣憤地給斯忒格的出版商寫了幾封措辭強硬的警告信,但是並沒能阻止斯忒格在次年出版了一本以之為主題的書《阿蘭德信件,新UFO突破》(The Allende Letters, New UFO Breakthrough)。1969年,阿蘭到出版批註版《不明飛行物案件》的出版公司,要了一本批註本,然後到研究不明飛行物的業余愛好者組織「空中現象研究組織」(Aerial Phenomena Research Organization)的總部,坦白說他向傑薩普寫那些信,只是一個惡作劇,並在批註本收錄的信件上寫了這些話:
「在如下頁面上用褐色墨水劃線的所有單詞、片語和句子全都是假話。這一頁和後面頁面上方的話是我曾經寫過的最瘋狂的謊言。目的?要鼓勵海軍研究辦公室研究和勸阻莫里斯·傑薩普教授做可能導致實際研究的進一步調查。當時我擔心隱身和力-場的研究;我不知道。」
這個坦白和他的批註、信件一樣顛三倒四,不過有一點倒是說得很清楚:他炮製了一個騙局,目的是為了嚇唬人以阻止做類似的研究。阿蘭沒有說他是根據什麼資料編造故事的,不過我們並不難想像。原來在二戰期間,美國海軍在費城的確經常從事「隱身」實驗,不過不是為了讓人眼看不到,而是為了讓磁性水雷檢測不到。這採用的是消磁技術,在船身從頭到尾裝上電纜,通電以後可以抵消船身的磁場,使磁性水雷的感測器不起作用。阿蘭在費城當海員時,可能從海軍官兵那裡聽說了他們要使船隻變得「不可見」,於是有了靈感。
阿蘭的坦白並沒能結束這個鬧劇。1977年,神秘現象最熱心的編造者之一查爾斯·貝里斯(Charles Berlitz)出版《無影無蹤:來自百慕大三角的新信息》(Without a Trace: New Information from the Triangle),有一章專門介紹費城實驗。1978年,喬治·伯格(George E. Burger)和尼爾·辛普森(Neil R. Simpson)出版一本小說《空氣》(Thin Air),描寫一名退役水兵一直在做噩夢夢見船隻和海員忽然消失,一名美國海軍軍官對此做了調查,發現有人掩蓋了在1943年在費城用艾爾德里奇號所做的遠距傳送實驗。這個故事顯然是根據阿蘭信件編造的,作者也在書的封面清清楚楚地標明這是一部「小說」。次年,貝里斯和威廉·穆爾(William L. Moore)出版《費城實驗:隱身項目》(The Philadelphia Experiment: Project Invisibility)。這本書其實是根據《空氣》編寫的,《空氣》一書中的角色所說的話被剽竊過去當成證詞,但是貝里斯和穆爾卻聲稱這是真實故事。這本書成了「費城實驗」的權威著作,後來對費城實驗的種種介紹,基本上都是根據這個把小說當成真實故事的版本。
阿蘭於1994年3月5日因病去世,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但是費城實驗絲毫也沒有消失的跡象。費城並沒有絲毫神秘之處,神秘的是為什麼一個惡作劇是如此輕易地就被眾人當成了歷史事實。阿蘭在無意之中,做了一個謊言重復千遍即成真理的實驗。
到底這個偉大的"費城實驗"確實是沒有做過,是有人捏造出來的?還是美國海軍為了隱瞞事實而將它當做機密處理,不公告於世,才說沒有做過的?我們相信,真相始終有一天會出來的....
『柒』 一部美國的電影,演的是龍卷風,其中有個名字叫特雷
《龍卷風》或者《不懼風暴》
不懼風暴的劇情簡介 · · · · · ·
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名為西弗敦的小鎮,在同一天中,史無前例的多個龍卷同時席捲這個小鎮,在這些難以預測且極度致命的龍卷風群襲擊下,整個小鎮面臨滅頂之災。但專門研究龍卷風的追風人預測,更糟糕的情況還尚未真正到來。大多數居民都在緊迫尋找避難所,而這些追風者們卻「逆向而行」趕到龍卷漩渦前,測試需要走多遠才能拍到這千載難逢的極端時刻。
『捌』 關於龍卷風的電影
龍卷風
劇情看點:經典災難片,龍卷風是此片的真正主角。人類受好奇心驅使,如果此劇中的災難是狂風暴雨,恐怕觀眾就會興趣驟減。
官方網站: http://www.movies.warnerbros.com/twister/
imdb鏈接: tt0117998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劇情簡介 :
美國60年代,一場恐怖的龍卷風暴襲擊了喬.哈汀 一家,喬的父親為了保護家人而被風暴捲走。幼年的經歷促使喬長大後成了一名專業研究龍卷風的氣象專家。
時至九十年代,喬的丈夫比爾.哈汀帶著女友美麗莎前來找喬在離婚證書上簽字。比爾也曾經是追逐龍卷風的氣象專家。在喬的追風隊中,喬告訴他他以前設計的龍卷風探測儀「多羅茜」已經製造成功了;比爾十分高興,終於決定再一次追風。
在追風的路程中,另一支由裘納斯帶領的車隊超過了他們。裘納斯取得了大公司的贊助,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他還盜取了比爾和喬的研究成果,想藉此成名。在喬和比爾與龍卷風的交鋒中,兩只「多羅茜」由於設計不全面而報廢;而美麗莎卻因無法忍受這種驚險、動盪的生活而與比爾分手,她認為喬更適合他。
又一個大型龍卷風襲來,喬和比爾趕到,及時救出了喬的媽媽;同時,兩人受到風鈴的啟發,改進了探測儀。龍卷風暴再次襲來,裘納斯不聽勸告而被龍卷風將車隊一掃而空。比爾下定決心親自涉險,終於成功地放飛了最後一隻「多羅茜」,通過成千上萬的小探測器,追風隊終於收到了完整的風暴中心的資料,他們終於成功了。比爾和喬也憑借機智和勇敢躲避開死神的襲擊。龍卷風過後,共同的歷險又使愛意在兩人的心底復燃了。
『玖』 是一部龍卷風電影 我只記的後邊主角們發射了像火箭頭的東西解除了龍卷風 中間城市裡好像還有洪水鏡頭
美國電影《閃電風暴》 Lightning: Fire From the Sky
劇情簡介 · · · · · ·
湯姆是密蘇里州拉特蘭鎮的一名治安警察,大兒子詹森兩年前死於一次雷擊。詹森的死,讓湯姆和小兒子艾里克在自責中產生了深深的隔閡,為此,湯姆對熱心於觀測雷電風暴的艾里克總是嚴加看管。一天,艾里克從監測的結果判斷,拉特蘭地區將會遭受兩百年來最強烈的一次雷暴襲擊。雖然湯姆對兒子的預警不以為然,但強烈的雷暴還是如期而至。
面對突如其來的雷暴襲擊,拉特蘭中學首遭其害。不僅所有帶電的設備在瞬間被毀,而且校長在強烈電流的打擊下生命垂危。隨著雷暴的不斷增強,拉特蘭醫院和菲德瑪工地相繼被擊中,大量的傷亡人員被送進了醫院。眼看著雷暴帶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艾里克決定用自己平時研發的小火箭來引下雲層中強大的電流,艾里克的英勇終於戰勝了來自大自然的災亂,也讓隔閡的父子關系從此親密無間。
『拾』 一個關於龍卷風的電影的名字
中文 名 龍卷風
◎片 名 Twister
◎年 代 1996
◎國 家 美國
◎類 別 驚悚/動作/劇情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5.9/10 (32,463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7998
◎文件格式 XviD轉RMVB + AC3
◎視頻尺寸 800 x 432
◎文件大小 2CD 2 x 49 x 15MB
◎片 長 91 Min
◎導 演 簡 德 邦特 (Jan de Bont)
◎主 演 海倫 亨特 (Helen Hunt) ...... Dr. JoAnne 'Jo' Thornton-Harding
比爾 帕克斯頓 (Bill Paxton) ...... William Harding
卡里 埃爾威斯 (Cary Elwes) ...... Dr. Jonas Miller
傑米 格爾茲 (Jami Gertz) ...... Dr. Melissa Reeves
菲利普 西摩 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 Dustin Davis
洛伊絲 史密斯 (Lois Smith) ...... Meg Greene
◎簡 介
60年代的美國,一場恐怖的龍卷風暴襲擊了喬.哈汀一家,喬的父親為了保護家人,被風暴捲走。喬長大後成了一位專門研究龍卷風的氣象專家。時至90年代,喬的丈夫比爾.哈汀帶著女友美麗莎前來找喬,要她在離婚證上簽字。此時,一場龍卷風來到,喬和比爾共同研製的龍卷風探測儀「多羅茜」將要發揮大作用,他們想通過研究,能夠預測龍卷風詭變的路線。當又一場龍卷風襲來時,喬和比爾趕到,成功地放飛了最後一隻「多羅茜」,並且收到了完整的風暴中心的資料。風暴過後,比爾和喬的共同歷險又使愛意在兩人的心底復燃了。本片編劇是邁克爾.克賴頓與妻子安妮.瑪麗.馬丁,導演是簡.德.邦特。本片是現代電影中「純畫面哲學」的開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