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友誼國際電影

友誼國際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24 05:46:21

⑴ 有哪些亞洲電影是你想要大力推薦的

亞洲電影當然最推薦韓國電影啊!

韓國的文化輸出最出名的好像是韓劇和青春偶像,不過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則是韓國電影,它們和韓劇完全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風格。不同於韓劇極力想要營造的無腦浪漫氛圍,韓國電影更多的是在反映社會問題,而且最熱衷於諷刺韓國政府,哈哈。韓國電影其實題材是很廣泛的,但是以懸疑,犯罪和動作片為主,而這幾個類型也是韓國電影最出眾的。

先說說我最喜歡的導演羅宏鎮。他比較出名的電影有《追擊者》,《黃海》以及最近的《哭聲》。他先後憑借這些電影獲得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韓國電影大鍾獎,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等。《哭聲》則入圍了戛納電影節。三部電影均為懸疑驚悚類,在觀影體驗上非常好,情節緊湊流暢扣人心弦。其中黃海的切入點也值得一說,它反映的是延邊朝鮮族在夾縫中的生活。而哭聲作為一個類型片,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也帶有非常多的隱喻,在沒有犧牲觀影體驗的同時表達了導演對宗教和人性的很多思考。


演員河正宇 (好像王大錘哈哈哈哈)

⑵ 大型國際電影節獎金情況介紹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獨立製片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是專為沒有名氣的電影人和影片設立的電影節。由羅伯特·雷德福於1984年一手創辦,經過這些年的積累,這個美國本土的小電影節已成為獨立製片業的重要精神支柱,許多好萊塢的新銳導演都視其為執導主流商業大片的跳板。而好萊塢大製片公司要找新秀,「聖丹斯電影節」又是不容錯過的人力資源庫。一年一度的聖丹斯電影節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舉行,為期11天。
=============================================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於1985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是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電影節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旨在發掘新人和獎勵青年導演,要求正式參賽片導演的作品不能超過三部。因而入圍導演多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個獲得國際電影節聯盟承認,和夏納、威尼斯等著名電影節齊名的、亞洲最大的電影節。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次。
=============================================
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分,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分,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分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
中國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
上海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93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次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於A類即非專門類競賽型電影節。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舉辦了7屆。每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榮譽「金爵獎」的8個獎項,都是由來自世界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的。Oshima,Oliver Stone,Alan Parker,Assayas,IM Kwon-taek等都曾經擔任過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國際評委。為了鼓勵亞洲新人創作、為亞洲電影向世界的擴張搭建平台,電影節於2004年在金爵國際電影論壇下,設立了亞洲新人獎,並資金重獎亞洲電影新人。
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承辦。當時國家廣電總局將中國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定在上海還有很深的涵義: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它幾乎就是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上海文化為中國的民族電影工業帶來了最初的繁華;上海,曾經為中國電影長廊奉獻了最豐富的影像。上海國際電影節可以說是上海這個城市對電影情結的一個還願。
根據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章程,每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由四個主要活動組成:「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國際影片展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以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電影節舉辦至今,已經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823部影片的報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計票房2770萬人民幣。這是尚沒有完全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度惟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無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創辦至今,已經有150多萬人次融入這個中國重要的電影活動中。現在,每年六月期間九天的電影節已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1946年由前捷克斯洛伐克創辦,每年6-7月間舉辦,為期2周,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獎」,簡稱「水晶球獎」。從1959年起又同前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交叉舉行。

=============================================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獎項名稱: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其他名稱: 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時間: 1953年
主辦單位: 西班牙
獎項介紹
Title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1953年創辦,系西班牙舉辦的最早、也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素有「西班牙國際電影節王後」之稱。電影節得到西班牙政府有關部門及一些企業和私人的支持、贊助,並得到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凡未參加過其他國際電影節的各國影片,不受數量限制,經電影節主席及選片委員會審定批准後,都可參加電影節的比賽或會外放映。電影節每年一次,歷來在9月舉行,1961年至1972年改在6月或7月舉行,1973年又恢復在9月舉行,為期10天左右。該電影節1959年至1979年間正式評獎,電影節設「金殼獎」、「銀殼獎」等獎項。
=============================================

要搜集還真不容易,陸續會整理補充當中……

⑶ 有誰知道比較感人的電影 情感方面的

[推薦] 十部最感人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
【中文譯名】:勇敢的心 (別名:今世未了情)
【原片名稱】:Braveheart
【出品年代】:1995
【首映日期】:1995年5月24日
【出品公司】: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派拉蒙(Paramount)
【國 家】:美國
【顏 色】:彩色
【類 別】:劇情(Drama)戰爭(War)浪漫(Romance)動作(Action)【導 演】: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
【主 演】: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 .... William Wallace
詹姆斯·羅賓遜 James Robinson .... Young William Wallace
蘇菲·瑪索 Sophie Marceau .... Princess Isabelle
蘇格蘭人民的追求自由之路
在刀光劍影的殘酷爭戰中,纏綿著盪氣回腸的鐵血柔情

·第六十八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化妝、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五項大獎
·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勇敢的心》又名《驚世未了緣》,它以13~14世紀英格蘭的宮廷政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了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與英格蘭統治者不屈不撓斗爭的故事。本片是由好萊塢著名影人梅爾·吉布森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在為人們展開一幅氣勢恢宏、動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歷史畫卷的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創造電影奇跡的英雄。
《勇敢的心》一直被視為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的史詩片,在影片中,人們常常為蘇格蘭那綿延的山脈、凄婉的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的凄厲呼號所感動,也為華萊士一往無前的精神所鼓舞。威廉·華萊士的精神就如同一面旗幟,指引著蘇格蘭人民爭取到了最後的自由。他最喜歡的一首詩也流傳至今--告訴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許多事值得爭取,/但,自由無疑是最重要的。/永遠不要帶著腳鐐,過奴隸的生活。 700年前的一位英雄,700年後的一部電影,激勵著自人類有思想以來,每一位為了自由而戰的英雄以及凡人。

【中文名稱】:第八天
【英文名稱】:le huitieme jour
【國 家】: 法國
【顏 色】:彩色
一開始,什麼都沒有,只能聽見音樂聲。
第一天,他做了一個太陽。很刺眼。
第二天,他做了水。很濕,一走路打濕了你的腳,然後他又做了風,刮在身上癢癢的。
第三天,他做了草。當你割草的時候草會哭,你還得安慰它們,說話要溫柔。如果你去摸樹,你就會變成樹。
第四天,他做了一頭牛。它們呼吸的時候熱氣冒出嘴外。
第五天,他做了一架飛機。你即使不乘坐,也可以看著它飛過。
第六天,他做了人。男人,女人和孩子。我喜歡女人和孩子,因為吻他們的時候不會扎著。
第七天,休息。他做了雲影。如果你看久了,可以看到它們所有的故事。
所以他在想什麼也沒丟。然後,
第八天,……

這是法國電影《第八天》開頭,這種開場很奇特,但當喬治那張臉一出現後,你就馬上會明白為何他會有上面那段直接而幼稚的想法,因為他是智障者,對自然事物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

影片故事很感人,起只要人物除了喬治外,還有事業一帆風順的哈利,故事就從哈利碰上喬治開始。哈利的生活井井有條,富有規律,但不難看出,哈利對這種毫無新意的像個機器人似的生活有了厭倦之心,加上家庭生活的不如意,讓哈利隨時處於一種焦躁不安的狀態中。盡管前妻不讓他去見兩個孩子,但他愛他們,自覺愧對他們,決意要在孩子生日時去看他們。而哈利則是待在精神院里因為想念母親(他母親早已經死了,哈利在心裡 故意忘掉),就跑了出去。這樣,兩個人在一次雨夜中相遇(事故而起),哈利就帶著他去找他的母親他的姐姐,故事正式展開...

辛德勒的名單
【導 演】:史蒂文 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編 劇】 :Thomas Keneally
史蒂文 澤里安 (Steven Zaillian)
【主要演員】: 利亞姆 尼森 (Liam Neeson) ...... Oskar Schindler
本 金斯利 (Ben Kingsley) ...... Itzhak Stern
拉爾夫 法因斯 (Ralph Fiennes) ...... Amon Goeth
卡羅琳 古多爾 (Caroline Goodall) ...... Emilie Schindler
埃姆拜茲 戴維德茲 (Embeth Davidtz) ...... Helen Hirsch
【國家/地區】:美國/
【類 型】: 劇情/戰爭/
【顏 色】:黑白
【時 間】:1993年
【片 長】:195分鍾
【國 家】:美國

探尋和謳歌在特殊環境中的人性發展軌跡
具有巨大影響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藝術魅力
深具史詩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緒力量

·第六十六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
·一九九四年金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
·美國導演工會獎
·九十年代最佳美國電影之一
教科級的電影,不多說了!

【導 演】:俞鍾
【主 演】:梁詠琪
姜武
夏雨
崔健
【日 期】:2001年6月9日(上海)

年輕女指揮家齊思甜(梁詠琪飾)首度回國舉行演奏會,其實她想趁這機會找尋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這里說的是2001年的電影版,很值得一看!

【中文名稱】:楚門的世界
【英文名稱】:The Truman Show
【導 演】:彼德·威爾 (Peter Weir )
【主 演】:吉姆·凱瑞 (Jim Carrey .... Truman Burbank )
埃德·哈里斯 (Ed Harris .... Christof )
諾亞·艾姆雷克 (Noah Emmerich .... Marlon )
飛利浦·貝克·霍爾( Philip Baker Hall .... Network Executive )
勞拉·琳妮 (Laura Linney .... Meryl )
娜塔莎·麥克艾霍恩 (Natascha McElhone .... Lauren/Sylvia )
(Philip Glass .... Keyboard Artist )
【上 映】: 1998年06月05日 ( 加拿大 )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類 型】:黑色喜劇
【顏 色】:彩色
【語 言】:英語
【顏 色】: 彩色
【時 長】: 103 分鍾
【類 型】: 劇情 科幻 喜劇
【分 級】: 西班牙:T 澳大利亞:PG 英國:PG德國:12 美國:PG

.這是金凱瑞顛覆以往搞笑無厘頭作風的一部作品,
.整體看來,對金凱瑞來說,是演技上的一重大突破,劇情里金凱瑞不再像以往 的搞笑,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本片用偷窺的手法,展現人性的另一面.
想哭?想笑?往日的笑臉演繹了現在的傷感.

【中文名稱】:完美的世界 (又譯《逃亡情》《強盜保鏢》)
【英文名稱】:A Perfect World
【發行時間】:1993年
【電影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編 劇】:JOHN LEE HANCOCK
【主 演】:凱文·科斯特納 Costner,Kevin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Eastwood,Clint
勞拉·戴姆 Dem, Laura
【地 區】:美國
【語 言】:英語

緩慢旋轉的螺旋槳,游離於畫面的音效……
一陣清風吹過,一地紙幣飄零……
男主角仰面朝天,一輪灰日充滿畫面……
這樣富有詩意的開場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現代啟示錄》,也足以
令嗅覺敏銳的觀眾聞到一股美國主流商業影片中鮮有的清新氣息。
影片結尾字幕升起的時候,那片德州草原和那段動聽的旋律,讓
人久久無法自拔於對影片主旨的思考。
該片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一個越獄犯(凱文)與被其作為人質挾
持的小男孩,在短短數天愉快的逃亡途中漸漸建立起忘年的友情。
影片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通過女犯罪學家對逃犯凱文的檔案
(身世)的透露,以及幾次凱文對打罵兒童表現出的極大反感,向觀
眾揭示了他是個兒時有過心靈創傷的人。而小男孩家庭的不完整和從
小受到宗教的壓抑,則是影片從一開始就直說的。兇悍的凱文之所以
為了越獄連殺兩人,而對小男孩卻給予父親般的關愛,主要是因為兩
人兒時相似的不幸,他對小男孩產生了同病相憐的情感,進而想方設
法地彌補小男孩的不幸。其中有兩場戲很值得一提,一是凱文開著飛
車,讓小男孩坐在車頂,小男孩的歡笑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多麼美好!
二是在稻田宿夜的那晚,凱文讓小男孩寫出平時想做但不被允許做的
事情,情同父子。
如果我們跳出影片的情節,抽象地看待故事人物的安排,彷彿可
以這么認為,其實凱文是小男孩的救贖者,影片大約三分之二的時間
都是在講述一個救贖的故事。通過幾天幾夜的逃亡過程,小男孩從凱
文身上得到(學到)了很多,父愛、堅強、勇敢、隨性等,這些在他
那殘缺的家庭中是永遠無法得到的。影片同時也遵循了一個原則,即
救贖的歸途是毀滅。小男孩開槍擊傷凱文,是最符合這一原則的劇情
安排,就像凱文自己說的,如果必須選擇,我希望開這一槍的是你
(指小男孩),因為我不想被一個我不認識的人擊中。小男孩的這一
槍給這場救贖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小男孩是凱文生命的延續,他
們在幾天愉快的旅途中完成了一次心靈上的交接。
影片悲劇性的結尾,大大強化了觀眾對這個世界善惡真義的再度
思索。影片一些人物的刻意設置竭力地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並不完美,
或者說離開完美還有很長的路。最後開槍殺死凱文的聯邦調查局專家
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蠢傢伙的代表。
影片的結尾實際上把觀眾帶出了傳統道德邏輯,教我們重新審視
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不管他的社會身分是什麼。越獄犯同樣有觀眾
可以認同的是非標准,而聯邦調查局專家同樣可以是不學無術的蠢蛋。
在觀眾對凱文的死施與極大同情的時候,傳統道德標准正在被重新拷
量。
影片同時還提出一個問題,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必須得到社會的
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可以算是一部兒童問題片。影片給我們
展示了人在兒童時代遭遇心理挫折的可能後果,也展示了美國家庭
(健全和不健全的)對兒童心理問題的忽視。
影片結束的時候,小男孩終於乘上了夢寐以求的「火箭船」,凱
文則神情安詳地躺倒在風景優美的草地上,在完成了對完美世界的一
次曇花一現式的旅程,這是他倆的必由之路,也是各自對生活的一種
回歸。

【中文片名】:《人鬼情未了》第六感生死戀
【英文片名】:(Ghost)
【導 演】:傑里·朱克 Zucker Jerry
【主 演】:帕特里克·斯維茲
黛米·摩爾
【時 間】:1990年
【主 演】:帕特里克·斯維茲/黛米·摩爾
【片 長】:128分鍾
【顏 色】:彩色
【國 家】:美國

集浪漫愛情與驚險沖突於一體的現代愛情片
在一段生離死別的愛情故事中探尋陰陽相隔的神秘世界,再現了生死不渝的真情境界

·第六十三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一九九○年全美最賣座影片之一
·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太經典了,我就不多說了!

【中文名稱】:變人 (又譯《200年機器人》《 機器管家》)
【英文名稱】:Bicentennial Man
【導 演】:克里斯·哥倫布 Chris Columbus
【主 演】:羅賓·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山姆·內爾 Sam Neill
艾伯斯·戴維斯 Embeth Davidtz
奧利弗·普萊特 Oliver Platt
海麗·凱特·艾森伯格 Hallie Kate Eisenberg
【上 映】:1999年12月13日 ( 美國 )
【地 區】: 美國 德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顏 色】: 彩色
【時 長】:132 分鍾
【類 型】:劇情 科幻 愛情
【分 級】: 瑞典:Btl 澳大利亞:PG 英國:PG 阿根廷:13 德國:0 美國:PG 紐西蘭:PG 法國:U

One robot's 200 year journey to become an ordinary man

喜劇天王以溫馨喜感帶你領悟人性的錯綜復雜。
片中雖然大量使用電腦科技,強化視覺效果,不過影片的賣點,還是集中在人性情感的探討上。羅賓威廉斯在影片中,將再度以感性的內心戲打動觀眾。羅賓威廉斯表示科幻片向來是他喜歡的。
本片已經是羅賓威廉斯和導演克里斯克倫伯斯的第三次合作。 影片在拍攝過程,也讓羅賓吃了不少苦頭。由於道具不透氣,而且厚重,因此當演戲時並不輕松。羅賓威廉斯本身就是科幻片的超級影迷。他覺得機器發展出人性,是很有趣、也很值得探討的話題。也許未來就會出現這樣的機器人。

【中文名稱】:肖申克的救贖
【英文名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發行時間】:1994年09月10日
【導 演】: 弗蘭克·達拉伯恩特 Frank Darabont
【演 員】: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克萊希·布朗 Clancy Brown
馬克·羅斯頓 Mark Rolston
約翰·德沃德 John R. Woodward
吉爾·貝洛 Gil Bellows
保羅·邁克格萊恩 Paul McCrane
威廉·桑德勒 William Sadler
【顏 色】:彩色

一部揭露美國司法黑幕的巨片
一幅用友誼和希望描繪的生命畫卷
寓含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第六十七屆奧斯卡七項大獎提名
·好萊塢最有氣勢的十大巨片之一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無期徒刑,關在鯊堡監獄里。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里很悠閑地散步,就像在公園里一樣。老犯人瑞德是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甚至是大麻。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石錘,他的解釋是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會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他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同時他也逐步成為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由於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長,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監獄生活非常平談,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安迪聽說瑞德原來很喜歡吹口琴,就買了一把送給他。夜深人靜之後,總可以聽到悠揚的口琴聲回盪在監獄里。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說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凶。但當安迪向監獄長諾頓提出要求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兩個月的嚴重懲罰。為了防止安迪獲釋,諾頓甚至不惜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約會的地方,把那裡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到那時你就知道是什麼了。"當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原來20年來,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錘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安迪出獄後,領走了諾頓存的一部分黑錢,並告發了他貪污受賄的真相。而諾頓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櫃里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聖經》,里邊挖空的部分放著一把幾乎磨成圓頭的石錘。
瑞德獲釋了,他在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兩個老朋友終於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重逢了。

【中文名稱】:與狼共舞
【英文名稱】:Dances with Wolves
【導 演】: 凱文·科斯特納 Kevin Costner
【主 演】:凱文·科斯特納 Kevin Costner Annie Costner
格雷厄姆·格林 Graham Greene
馬里·麥克頓內爾 Mary McDonnell Tantoo Cardinal
毛里·切金 Maury Chaykin Rodney A. Grant Kirk Baltz
【上 映】:1990年10月19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美國 ( 拍攝地 )
【顏 色】:彩色:
【時 長】:180 分鍾
【類 型】:劇情 冒險 西部
【分 級】:瑞典:15 英國:15 阿根:13 德國:12 澳大利亞:M
多元化地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的復雜主題
將寫實主義風格與浪漫主義情調融為一體的偉大史詩
世界電影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第六十三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七項大獎
·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獎
·全美電影評論家聯合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個人成就特別獎

《與狼共舞》是凱文·科斯特納的導演處女作。該片耗資1800萬美元,動用了3500頭野牛、300匹馬、130多名技術人員和400名臨時演員,堪稱是一部大型的西部史詩巨片,同時,它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配有印第安語字幕的影片。
在《與狼共舞》的首映式上,科斯特納邀請了許多印第安人觀看影片。3個小時過去了,電影院里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在此之前,西部片早已不受重視,甚至有人宣告西部片的時代再也不會到來,而凱文·科斯特納卻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內涵為《與狼共舞》注入了新鮮而強勁的活力,使之成為世界電影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影片成功的真正原因應歸結為其深刻的主題內涵。隨著二戰的結束,人道主義在文學藝術上被提到了相當的地位,歷史的反思使戰爭題材和西部開拓史成為電影的兩大主題。《與狼共舞》反映的就是這種極難把握和表現的西部拓進的歷史和思考,它提出了民族間應放棄斗爭、和平共處的理想,奏起了友愛、平等、和平的旋律。這些藝術上的成功之處最終使影片在奧斯卡獎的角逐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⑷ 《小媽媽》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小媽媽》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dlD9iYuk1Pi8TT2-KijnLQ

?pwd=fa1i 提取碼: fa1i
《小媽媽》
導演: 瑟琳·席安瑪
編劇: 瑟琳·席安瑪
主演: 約瑟芬·桑茲、加布里埃爾·桑茲、尼娜·梅爾瑞斯、Stéphane Varupenne、Margot Abascal、Florès Cardo、Josée Schuller、Guylène Péan、Masoud Tosifyan
類型: 劇情、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2021-03-03(柏林國際電影節)、2021-06-02(法國)
片長: 72分鍾
又名: 童心奇緣(港)、親愛的童伴(台)、Lille mamma、Ma?a mama
母親的身影,總是這麽近,又那麽遠。外婆去世,八歲的奈莉隨媽媽回舊居收拾,但大人哀傷的世界卻容不下孩子走進。與爸爸相依的奈莉獨自走到森林尋找媽媽兒時搭建的樹屋,遇上同齡的瑪莉安,名字跟母親一樣,兩人開展了一段短暫而親密的友誼。
繼《燃燒女子的肖像》(2019)後,瑟琳·席安瑪以細膩的女性觸覺,潛入小孩敏感而脆弱的內心,在如幻似真的童夢里任時空暗換,與新相識相知相遇,分享悲喜哀樂,實現每個孩子心裡都曾有過的美麗童話。如何去愛那個不完美的人生。

⑸ 這些電影院哪一家離五蓮路東陸路最近,或者過去最方便

正大廣場的星美影城 799到底陸家嘴下就好了。要不就八佰伴上的

⑹ 電影屆的最高獎項是什麼

世界電影節很多,獎項也很多,沒法評誰高誰低。
給你介紹幾個世界電影獎吧。
奧斯卡之外的

1。戛納國際電影節
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斷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2。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3。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 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主要獎項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有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4。法國愷撒電影節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評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巴勒達西尼·凱撒命名(因凱撒獎獎座由他設計)。始於1976年,每年一屆。首屆設13個單項獎,即最佳法國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1982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作獎。1984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5.英國電影學院獎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Britis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簡稱:BAFTA)。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第8屆增設最佳動畫片、最佳電影劇作(英國)兩項獎。第13屆增設最佳短片獎。第17屆增設最佳英國片攝影獎。第18屆增設最佳英國片藝術指導、最佳英國片服裝設計兩項獎。第20屆增設最佳英國片剪輯獎。第22屆增設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1967年前,電影和電視分開授獎,1968年起,每屆同時授獎。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BAFTA 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
6.歐洲電影獎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的歐洲電影獎。歐洲電影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當時柏林是電影獎的永久舉辦地。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
7.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俄羅斯(前蘇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1959年創辦。兩年一次,1999年起改為一年一屆,原定7月舉行,1979年為了紀念蘇聯電影事業誕生60周年,改為8月舉行,為期兩周左右,地點在莫斯科市,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主要活動項目有:①由 3個評委會分別對故事片、兒童片、短片進行評獎;②舉行會外映出和專場映出;③分別召開各種專題討論會;④舉辦回顧展;⑤開設電影市場。故事片獎項原來分為大獎、金質獎、銀質獎3種。1969年起取消大獎在,相應增加金質獎和銀質獎的數量。以上獎項授予最佳故事片、兒童片、短片。此外,還有最佳導演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榮譽獎、紀念獎等。
8.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電影節之一。1946年(第1屆)至1949年(第4屆)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 1950年(第5屆)起改在療養地卡羅維發利舉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行一次。1959年蘇聯創辦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後,為了與之交替舉行,便改為兩年一次,在6~7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1948年起正式授獎。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分為大獎和主要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利迪策玫瑰獎」。此外,還有導演獎、男女演員獎,編劇獎、攝影獎、榮譽獎、世界進步獎、為新人斗爭獎、自由斗爭獎、國際友誼獎等。
9.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第一個、也是該國最大的國際電影節(全稱為:多諾斯蒂亞·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1953年創辦,每年一次,原在9月舉行,1961年至1972年改為6月或7月,1973年以後又恢復在9月,為期10天左右,地點在海濱地市聖塞巴斯蒂安。開始兩屆只有西班牙語電影參展,以後影響逐漸擴大,現已成為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國電影界人士進行合作,以促進世界電影藝術和電影事業的發展。主要獎項有「金殼獎」、「銀殼獎」。1959年有「珍珠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導演、男女演員、攝影等。此外,還有評委會特別獎、國際評論獎,聖塞巴斯蒂安城市獎等。
10.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瑞士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創辦於1946年(另一說是1948年)。每年 7月至8月之間舉行,為期兩周。每年有20~30個國家參加,放映幾十部影片。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從未看過的外國影片,鼓勵各國青年導演或新導演拍攝具有新風格和新內容的影片。
11.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
12東京電影節
13拉丁電影節
14.釜山電影節
15愛丁堡電影節
16蒙特利爾電影節
17墨爾本電影節 澳大利亞
18印度電影

⑺ 上海的聯合院線有哪些電影院

1、環藝電影城
環藝電影城是上海第一家落戶商場的影院,擁有6個放映廳,其中一個為數碼放映廳,最大的廳388座,最小的廳132座。每個放映廳後排都設有雙人座。多廳組合循環放映模式使觀眾基本上每隔20分鍾就能趕上一場電影。環藝上午設有半價場。
地址:梅隴鎮廣場10樓 電話:62187109

2、永華影城
永華影城原名永樂影城,是現在上海最大的一家影院,共有9個放映廳,可容納1398人,最大的廳350座,最小的110座,擁有全國首家數碼影廳和一個可放映4D立體電影的影廳。永華是依照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設計理念打造的,氣派十足,同樣設有上午半價場。
地址:港匯廣場六樓 電話:64076622

3、UME新天地國際影城
由電影人吳思遠投資的新天地國際影城共有6個電影廳,最大的312座,最小的112座,共擁有1052個座位。其中6號廳可放映三維電影。每一個放映廳都有各自的主題色彩,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影院的坐椅與眾不同,無須機械上的調節能自動按照觀眾給予椅背的壓力而自動後仰,角度大到幾乎可以躺著觀摩影片。
地址:新天地廣場四樓 電話:63733333

4、八佰伴新世紀影城
上海影城的第一家連鎖影院,共有8個放映廳,最大的358座,最小的是24座的豪華廳,共有1221個座位。其中有一個44座4維動感影廳,給人超越三維的體驗。人性化的坐椅設計,十分切合觀眾的生理曲線弧度,給觀眾最舒適的角度來欣賞影片。新世紀影城是浦東地區為數不多的現代化影城,上午設有半價場,周三上午有社區公益低價場。
地址:第一八佰伴十樓 電話:58362988

5、萬裕國際影城
萬裕國際影城擁有4個數碼放映廳,共有728個座位,像其他影城一樣,它擁有豪華座椅,超寬銀幕,先進的放映設備,而它卻是淮海路沿線影院中廳數和座位最多的一家。
地址:大上海時代廣場6樓 電話:63910351

6、星美正大影城
第一期的影院擁有大小7個廳,共1168個位子。其中,VIP貴賓廳配備可自動調節的豪華沙發椅,其他各廳的座椅也加寬了間距,使得觀片更加舒適。此外超大的預告屏幕安置在正大廣場的中廳,將是一處獨特的風景。
地址:正大廣場8樓 電話:50495055

7、柯達超級電影世界

「超極電影世界」總面積3500m2,由四個電影廳組成,擁有先進的放映系統,數碼立體聲音響,共930個座位。8.5米層高的影廳,為超寬屏幕創造了條件;影院採用八聲道環繞立體聲設計,左中右主揚聲器都採用了JBL第三代三分頻音箱,立體聲解碼器採用的是Dolby最新產品CP650,聲音設計逼近完美。

地址:徐家匯美羅城五樓 電話:64268181

8、和平影都

大光明巨幕影院有限公司引進IMAX巨幕影院,2004年2月20日在上海市和平影都正式落成開張揖客,中國內地首家商業化運作的IMAX巨幕影院宣告誕生。IMAX巨幕影院的放映技術來自於世界一流娛樂科技公司IMAX公司,使用的電影畫格,比傳統35毫米膠片大十倍、也比標準的70毫米膠片大三倍。70毫米15齒孔電影膠片的尺寸,與獨特的IMAX技術的完美結合,使得銀幕上的圖象具有超凡的真切感和清晰度。

地址:西藏中路290號來福士廣場 電話:63225252

附表如下:

上海影城 長寧區 新華路160號 62806088

上海大光明電影院 黃浦區 南京西路216號 63452719 63272223

永樂宮 徐匯區 安福路308號 64312961

勝利藝術電影院 普陀區 海寧路349號 63249872

平安動感電影院 靜安區 南京西路1193號 62479586

嘉華海興影城 盧灣區 瑞金南路1號,海興廣場4樓(近打浦橋) 64187031–222

嘉禾友誼影城 閔行區 滬閔路7388號,南方友誼商城5樓(地鐵蓮花站對面) 64120260

寶山電影院 寶山區 誼支路181號 56608836

天山電影院 長寧區 山路888號 62598717

佳都電影廳 長寧區 延安西路719號 62252952

南橋影院 奉賢縣 滬杭公路新建路口 57412136

勝利電影院 虹口區 乍浦路408號 63573835

維多利亞俱樂部 虹口區 東長治路550號 65419605

東山百老匯 虹口區 霍山路57號 65411561

解放劇場 虹口區 乍浦路341號 63578463

長治電影院 虹口區 東長治路310號 65415306

大名電影院 虹口區 東大名路1110號 65419460

嘉興影劇院 虹口區 東嘉興路267號 56662654

群眾影劇院 虹口區 四川北路1552號 63060960

東海電影院 虹口區 海門路144號 65353082

國際電影院 虹口區 海寧路330號 63249982

和平電影院 黃浦區 西藏中路290號 63515672

新光影藝苑 黃浦區 寧波路586號 63517839

貴州影劇院 黃浦區 貴州路239號 63223402

浙江電影院 黃浦區 浙江中路119號 63520473

大上海電影院(在改建) 黃浦區 西藏中路701號

嘉定影劇院 嘉定區 清河路城中路口 59532526

南翔電影院 嘉定區 解放街 59121443

嘉定工人影劇院 嘉定區 清河路18號 59534788

新華電影院 靜安區 南京西路石門路口 2538050

環藝電影城 靜安區 南京西路1038號梅龍鎮廣場10樓 62182173

上海文藝活動中心 靜安區 延安西路200號 2470000

雲峰劇場 靜安區 北京西路1700號 62533669

百樂門 靜安區 愚園路218號 2530628

建國電影院 盧灣區 建國東路11號 63285553

盧灣電影院 盧灣區 斜土路710號 63033834

蘭心大戲院 盧灣區 茂名南路57號 62178530

淮海電影院 盧灣區 海中路871號 63271944

國泰電影院 盧灣區 淮海中路550號 64737980

東方電影院 南匯縣 惠南鎮人民路2號
58022472

滬南電影院 黃浦區 人民路134號 63203157

南市影劇院 黃浦區 陸家浜路871號 63775030

文化電影院 黃浦區 福佑路234號 63288433

燎原電影院 普陀區 長壽路600號 2777901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 徐匯區 安福路201號 4731277

宛平劇院 徐匯區 中山南二路859號 64392277

日暉電影院 徐匯區 大木橋路461號 64047744

漕河涇電影院 徐匯區 冠生園路15號 64364454

衡山電影院 徐匯區 衡山路839號 64375323

東湖電影院 徐匯區 東湖路9號 64670284

上海電影院 徐匯區 復興中路1186號 64381868

定海劇場 楊浦區 愛國路800號 65661633

翔鷹電影院 楊浦區 翔殷路1111號 65110715

長白電影院 楊浦區 控江路435號 65680783

楊浦大劇院 楊浦區 控江路1155號 65626244

楊浦電影院 楊浦區 平涼路1730號 64732121

滬東電影院 楊浦區 平涼路525號 65418063

四平電影院 楊浦區 四平路901號 65542217

星火電影院 閘北區 芷江西路1號 56631547

中興影劇場 閘北區 中興路1577號 56629604

山西電影院 閘北區 山西北路470號 63246121

莘庄電影院 閔行區 莘淞路348號 64922244

馬橋電影院 閔行區 馬橋鎮北松路口 64090075

⑻ 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電影節是什麼

柏林國際電影節:

愷撒電影獎:

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獎,有「法國奧斯卡」之稱,由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學會和法國電視二台合作舉辦。並組織評選投票產生。它以法國著名雕塑家吧勒達西尼 愷撒命名(因愷撒獎座由他設計)。始於一九七六年,每年一屆。首屆設十三個單項獎,即最佳影片、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一九八二年開始增設最佳處女獎。一九八四年又增設最佳男女青年演員希望獎。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歷史最久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創辦於一九四六年,於每年的七月五日至十五日舉行。一九四六年第一屆至一九四九年第四屆在捷克的馬里安溫泉舉行。一九五零年起改在療病地卡羅維法利舉行。一九五八年以前,除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五年未舉行外,每年舉行一次。一九五九年蘇聯創辦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後,為與之交替舉行,便改為兩年一次,在六、七月間舉行,為期兩周。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為和平、為人類幸福、為各國自由而斗爭,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爭。一九四八年起正式授獎,最高獎為「水晶地球儀」(分為大獎和主要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利迪策玫瑰獎」。此外還有導演獎、男女演員獎、編劇獎、攝影獎、榮譽獎、世界進步獎、為新人斗爭獎、自由斗爭獎,國際友誼獎等。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俄羅斯(前蘇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由前蘇聯電影委員會和前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創辦於一九五九年,兩年一次,一九九九年起改為一年一屆,原定七月舉行。一九七九年為了紀念蘇聯電影事業誕生六十周年,改為八月舉行,為期兩周左右,地點在莫斯科市。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最高獎名稱為「聖 喬治獎」,靠政府撥款。該電影節向來是規模大,參加國多,而且東西方客人並重,亞非拉國家也很踴躍,七十至八十年代,常有一百多個國家,五百至六百多部電影參展或參賽。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主要活動項目有:一由三個評委會分別對故事片、兒童片、短片進行評獎。二舉行會外演映和專場演映;三分別召開各種專題討論會;四舉辦回顧展;五開設電影市場。故事片獎項原來分為大獎、金質獎、銀質獎三種。一九六九年起取消大獎,相應增加金質獎和銀質獎的數量。以上獎項授予最佳故事片、兒童片、短片。此外,還有最佳導演獎、男女演員獎、評委會特別獎、榮譽獎、紀念獎等。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一九七七年,於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四日舉行。最高 獎名稱為「美洲大獎」。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於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舉行。主辦者希望從電影中看世界,所以稱謂「世界電影節」。此電影節的活動有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賽;而且獎項名目繁多,但每一屆實際評出頒獎的項目不多。電影節每年對本國參賽的影片都要頒發「國際電影評論獎」。除比賽外還有各種專題展映和研討會。一九九五年為了紀念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該電影節邀請全世界最具影響的一批影評人評出本世紀世界十大最具成就的電影導演給予表彰,舉行表彰大會,在這十名導演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名列第七,也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電影導演。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一九三二年八月六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一九三四年舉辦第二屆後每年八月底至九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一九四六年恢復舉行。一九三二至一九四五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取消了「墨杯」。一九四九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 「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電影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二戰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電影節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第一個,也是該國最大的電影節(全稱為多諾斯蒂亞 聖 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被稱為「西班牙國際電影節之父」。創辦於一九五三年,於每年的9月21-30日舉行,最高獎為「金貝殼獎」。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國電影界人士進行合作,以促進世界電影藝術和電影事業的發展。電影節規定,凡參賽或參展影片都要打上西班牙字幕,並經電影節主席及選片委員會批准。獎項設正式獎和非正式獎二種。正式獎以「貝殼」命名,分金貝殼獎(大獎)、銀貝殼;非正式獎有雅典娜獎、西班牙旅館獎、堂 吉訶德獎等。

東京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一九八五年,於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最高獎名稱為「東京大獎」。它起步較晚,但是由於財大氣粗的日本財團和政府的資助,電影節的經費富足,所以規模大,起點高。每兩年舉行一屆,活動內容豐富,僅電影節大賽就有二種:國際電影節大賽和青年導演作品大賽。國際電影大賽設:電影節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等。而表年導演作品獎設:金櫻花獎、銀櫻花獎、銅櫻花獎。獲此三獎同時還頒發巨額獎金。由於獎金豐厚,青年導演作品大賽更具吸引力。但此項大獎規定,凡參加比賽的導演年齡要在三十五周歲以下,作品不滿五部。所以青年作品大賽在發掘青年導演人才方面,作出了貢獻。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瑞士第一個國際電影節,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創辦於一九四六年(另一說是一九四八年),每年七至八月間舉行,為期兩周。每年有二三十個國家參加,放映幾十部影片。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從來沒有看過的外國影片,鼓勵各國青年導演或新導演拍攝具有新風格的新內容的影片。

英國電影學院大獎(BAFTA):

在英國的地位等同於好萊塢的「奧斯卡」,故此亦被稱為「英國奧斯卡」地位同樣崇高。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一九四七年,一九五九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一九七五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British Academy of Flim and Television Arts,BAFTA).一九四七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等。第二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三屆增設聯合國獎。第六屆增設最佳英國男女演員、最佳外國男女演員獎,最有前途新人獎等五項。第八屆增設最佳動畫片、最佳電影劇作(英國)兩項獎。第十三屆增設最佳短片獎。第十七屆增設最佳英國片攝影獎。第十八屆增設了最佳英國片藝術指導、最佳英國片服裝設計兩項獎。第二十由增設最佳英國片剪輯獎。第二十二屆增設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一九六七年前,電影和電視分開授獎,一九六八年起,每屆同時授獎。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得提名,獎項敢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類似。

歐洲電影獎:

一九八八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的歐洲電影獎。其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當時柏林是電影獎的永久舉行地。進入九十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

開羅國際電影節:
由埃及電影作家與評論家協會主辦,創辦於一九七六年,於每年的11月七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字塔獎」。該電影節的宗旨是:發展世界電影事業,促進各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和經驗交流。它規定,凡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純藝術性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展、參賽。電影節設立的獎項以古埃及阿米諾菲斯國王的王後娜菲蒂蒂命名,娜菲蒂蒂以美貌著稱,開羅博物館里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此金獎為大獎,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近開羅又把大獎改為金字塔金像獎。金字塔銀像獎分別授予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等。

奧斯卡金像獎:

一九二七年五月四日,當時美國電影界的三十六位領導人在一次集會上發起組織一個以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為宗旨的非贏利團體。這就是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的前身。電影屆領導人梅耶建議學院用頒獎的方式,為正在繁榮和發展中的電影業帶來了聲望和榮譽的人頒獎,於是產生了學院獎,選定了二十四歲的雕塑家喬治 斯坦利創作的鍍金雕像偢獎品,因為塑像為金色,故稱金像獎。首屆頒發儀式是一九二九年五月十六日在好萊塢羅斯福飯店舉行。當時 ,這項活動只限於電影界內部,報道與金像獎有關的活動也只有當地的《洛杉磯時報》。一九三一年第四頭昏腦脹授獎時,該學院圖書館的管理員瑪格麗特 赫利奇看到金像,無意中說了句:「這個人像,使我想起了我的叔父。」原來,她的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戲劇家奧斯卡 沃爾德。她說的那句話,恰好被一群記者聽到,於是就被廣泛宣揚出去,人們便不約而同地把這座獎稱為「奧斯卡」。瑪格麗特 赫利奇後來成為該學院的副院長。一九三四年,洛杉磯廣播電台首次對奧斯卡頒獎儀式作了一個小時的實況廣播,在美國引起了轟動,人們把這次實況轉播稱為奧斯

⑼ 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影片

1935年 《漁光曲》在前蘇聯為紀念蘇聯電影國有化15周年舉辦的電影節上獲「榮譽獎」,並獲得一枚金牌。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百萬雄師下江南》、《紅旗漫卷西風》、《大西南凱歌》、《東北三年解放戰爭》獲「紀錄片名譽獎」。《踏上生路》獲「短片名譽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中國民族大團結》獲「報道片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翠崗紅旗》獲「攝影工作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水土保持》獲「威尼斯第一屆科教片電影節榮譽獎」。
《桂林山水》獲大馬土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銅質第二獎章。
《歡樂的歌舞》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短紀錄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通向拉薩的幸福道路》獲第九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報道紀錄片獎。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乘風破浪過長江》獲第五屆加拿大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榮譽獎。
《機智的山羊》獲羅馬尼亞木偶片國際電影節獎狀。
《祝福》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片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中國的木偶藝術》獲威尼斯第七屆國際紀錄和短片展覽會及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展覽會獎狀。

1959年 《海魂》獲捷克斯洛伐克工人電影節為世界和平而斗爭二等獎。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蘿卜回來了》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砍柴姑娘》、《一幅僮錦》獲捷克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狀。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金色的海螺》獲印尼第三屆亞非電影節盧蒙巴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差不多》獲法國第十屆圖爾國際短片電影日青年獎。
《紅色娘子軍》獲第三屆亞非電影節萬隆獎第三名。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7年: 中日合拍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和中國影片《邊城》在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獲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袁霞獲南斯拉夫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牧笛》獲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丹麥登塞城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1980年 《狐狸打獵人》獲南斯拉夫薩格拉布第四屆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獎。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梅花巾》獲菲律賓第一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詩瑪》獲桑德坦爾音樂舞蹈電影節最佳舞蹈片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灕江畫童》獲哥倫比亞薩拉曼卡短片電影節二等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極獎。
《中國冰川》獲「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技片榮譽獎。
《藍色的血液》獲第12屆西柏林綠色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1983年 《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鷹獎。
《孔雀公主》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筆中情》獲法國魯瓦揚電影節外國影片獎。
《馬路天使》、《三毛流浪記》、《甲午風雲》、《阿Q正傳》、《早春二月》、《林家鋪子》、《舞台姐妹》獲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四個小夥伴》獲法國郎市青年觀眾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中國水城》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和音樂獎。
《中國旅行》獲第17屆法國國際旅遊電影節公眾獎,同時獲音樂二等獎。
《自古華山一條路》獲特蘭托第31屆國際高山探險電影節卡洛、阿貝爾·基耶薩特別獎。
《飛毽》獲波蘭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榮譽獎。
《內蒙古草原》、《江蘇秀色》獲法國塔布市第17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音樂獎。
《遺傳工程初探》獲法國第36屆國際科學電影協會年會榮譽獎狀。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青春萬歲》獲塔什干國際電影節紀念獎。
《泉水叮咚》獲第5屆托馬爾青少年國際電影節小演員表演獎。
《城南舊事》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
《女大學生宿舍》的導演史蜀君獲第24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比賽獎。
《沒有航標的河流》獲夏威夷第4屆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獎。(最佳影片獎和柯達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民族體育盛會》獲突尼西亞第4屆國際運動電影節獎牌1枚。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騰飛吧,中華健兒》獲義大利第14屆都靈國際體育電影節二等獎。
《九寨溝夢幻曲》獲波蘭第22屆克拉科夫國際短片電影節銅龍作曲獎。
《錦綉中華》獲第14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和蘇聯國家旅遊委員會積極宣傳旅遊,鞏固和平與友誼獎。
《體育盛會》獲第8屆匈牙利國際體育電影節匈牙利電影總局獎。
《灰喜鵲》獲葡萄牙第11屆聖塔倫農業環境國際電影節環境短片組科教片一等獎—金葡萄獎。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不當演員的姑娘》獲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孔雀公主》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兒童電影節水晶蝴蝶杯。

1986年 《郵緣》、《烏鴉與麻雀》獲「法國第1屆科羅朱埃國際消遣片電影節青年觀眾獎。
《飛來的仙鶴》獲法國阿朗松國際兒童電影節農業信貸銀行獎。
《四個小夥伴》獲伊朗第16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榮譽獎。
《流浪漢與天鵝》中的吳丹獲蘇聯第9屆塔什干國際電影節主角獎。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少年彭德懷》獲「葡萄牙第15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兒童片獎。
《絕響》獲義大利第四屆都靈國際青年電影節特別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美國第8屆洛杉磯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外國家庭電影優秀獎。
《野山》獲法國第8屆三大洲國際電影節大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防治沙漠化》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森林與我們》獲銀穗獎、《籠養蒼蠅》獲銅穗獎。
《三峽情趣》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銀比雷娜獎和公眾獎。
《浙江山水情》獲法國第20屆國際旅遊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魚桑爭秋》獲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發第13屆國際環境保護電影節一項主獎。
《紅蟻樹》獲波蘭克拉科夫第23屆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片獎。
《中國西南行》獲第19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國際旅遊電影節金花獎大獎。
《長江截流》獲第1屆瑞士洛桑國際能源電影節特別獎第一名。
《貓頭鷹》獲列寧格勒第38屆國際科學影片協會榮譽證書。
《三十六個字》獲南斯拉夫第7屆薩格勒布國際畫片電影節D組教育片獎。

1987年 《回聲》獲捷克斯洛伐克第14屆環境保護電影電視節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獎。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草人》獲第2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C組一等獎。
《超級肥皂》獲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片電影節D組二等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五虎將》獲第17屆德黑蘭國際科教片節金像獎、《灰喜鵲》獲銀像獎、《瀑布》獲榮譽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盜馬賊》獲第4屆第三世界電影節頭獎。
《褐馬雞》、《中國珍稀動物》、《不能消失的顏色》獲第2屆國家公園紀錄片國際影視節優秀影片獎。
《井》獲義大利第29屆陶爾米納國際電影節銀質獎;女主角潘紅獲演員銀質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老井》獲義大利第11屆大沙爾索國際新電影節一等獎。
《中國造船》獲米蘭第27屆國際海洋紀錄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南北少林》獲都靈第43屆國際體育電影節一等獎——都靈頭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遠離戰爭的年代》獲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第10屆亞非拉國際電影節霍賈·納斯列金獎。
《化石寶庫》獲「第14屆貝爾格萊德國際科教片電影節金獎。
《生命的能源》獲第2屆洛桑能源電影節金獎。
《人鬼情》獲巴西第5屆國際影視錄像電影節

1989年 《大小夫人》獲保加利亞第5屆幽默與諷刺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江南居民》、《美在自然》獲瑞士能源博士後研究人員協會特別獎。
《少年犯》獲伊朗第7屆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少兒影片國際賽類最佳演員獎。

1990-2008《紅河谷》《永樂大鍾》《一個都不能少》《一聲嘆息》《蘇州河》《站台》《月蝕》《我的父親母親》《卧虎藏龍》《霸王別姬》《戲夢人生》《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春光乍泄》《鬼子來了》《花樣年華》《本命年》《阮玲玉》《喜宴》《香魂女》《女人四十》《紅粉》《太陽有耳》《河流》《悲情城市》《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愛情萬歲》《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個都不能少》《過年回家》《可可西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孔雀》《立春》《西幹道》《左右》

參考自 唐懿馨:http://..com/question/68456033.html

閱讀全文

與友誼國際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寒假電影推薦 瀏覽:323
2021好看的電影電視劇 瀏覽:63
日本電影中國導演 瀏覽:896
男主特別帥的日本愛情電影 瀏覽:834
俄羅斯絕密突襲電影下載 瀏覽:525
電影中常用的回憶的鏡頭怎麼轉場 瀏覽:384
李連傑十部巔峰動作電影 瀏覽:334
電影院票據怎麼找 瀏覽:397
mect是在哪個電影裡面出現的 瀏覽:573
如何投屏播放電影 瀏覽:347
電影院頤堤港電影院 瀏覽:678
美女必看動作電影 瀏覽:717
好人變壞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20
影院泰劇電影大全 瀏覽:203
猶大美國電影 瀏覽:451
日本有個什麼電影叫什麼美景 瀏覽:195
碭山的電影院 瀏覽:316
愛慕電影院 瀏覽:73
新哥哥BD韓國電影 瀏覽:212
2016電影年度榜單豆瓣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