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俄羅斯著名的電影理論家

俄羅斯著名的電影理論家

發布時間:2022-09-26 19:36:39

① 俄羅斯/前蘇聯有大師級的導演嗎有哪些名垂影史的作品

1、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出生於俄羅斯伊萬諾沃札弗洛塞鎮,俄羅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1961年,執導劇情片《壓路機與小提琴》,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名垂影史的作品:《伊萬的童年》、《鄉愁》、《索拉里斯》。

2、謝爾蓋·愛森斯坦

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1898年1月23日—1948年2月11日),出生於俄羅斯里加,俄羅斯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作家、剪輯師,畢業於聖彼得堡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系。

1923年,執導個人第一部短片《格魯莫夫的日記》。1924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罷工》。

名垂影史的作品:《戰艦波將金號》、《十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3、庫里肖夫

庫里肖夫,蘇聯電影導演、電影理論家。1899年 1月13日生於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於莫斯科。曾就學於莫斯科美術學校。1916年入電影界,在漢榮科夫電影製片廠任美工師。1918年開始導演影片。

第一部影片是《工程師普賴特的方案》。蘇聯國內戰爭期間領導過新聞片的拍攝工作。1919年在蘇聯國立電影學校建立了被稱為「庫里肖夫集體」的教學工作室。

名垂影史的作品:《死光》、《遵守法律》、《鐵木兒的誓言》、《我們從烏拉爾來》。

4、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1945年10月21日出生於前蘇聯首都莫斯科,他是俄羅斯電影的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名垂影史的作品:《一首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蒙古精神》、《烈日灼人》、《十二怒漢》。

5、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1913年出生,前蘇聯導演、編劇。

他是蘇聯第一代著名電影藝術家,50年代詩電影的倡導者,講究運用「情緒攝影」的理論,用強烈的情緒色彩來感染觀眾,在影片總體風格上追求詩意的境界,以及散文式的「形散神不散」的敘事結構。作品有《紅帳篷》等。

名垂影史的作品:《紅帳篷》、《未寄出的信》。

② 普多夫金的介紹

蘇聯著名導演,演員,理論家。蒙太奇理論的創始者之一。1893年2月28日生於奔薩,1953年6月30日卒於莫斯科。當過技師、音樂家及業余演員。1924年獨立執導《棋迷》。1925年後獨立拍片。1926年導演根據高爾基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母親》使他聲名大振。此後又導演了《聖彼得堡的末日》和《成吉思汗的後代》。這幾部影片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壇上的地位。其他影片還有《米寧和波札爾斯基》、《逃兵》、《蘇沃洛夫大元帥》、《海軍上將納希莫夫》、《俄羅斯航空之父茹闊斯基》等影片,多次獲斯大林獎金。

③ 愛森斯坦在電影史上有怎樣的地位

愛森斯坦是蘇聯著名電影導演,電影藝術理論家、教育家,他更是一位世界級電影大師,也是一位探索藝術表現根源的藝術家。他對20世紀電影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既是蒙太奇學派電影理論的奠基人,也是該學派藝術上的傑出代表。

④ 我的論文題目是《解讀謝爾蓋愛森斯坦--俄國電影之父》,但現在找不到俄文材料,俄語網站上找不到

漢語資料
***********
*蒙太奇宗師--謝爾蓋·愛森斯坦

*英文全名: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
*中文全名: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愛森斯坦
*生卒年:1898年1月22日—1948年2月11日
*出生地:拉脫維亞首府里加
*去世地:莫斯科
*國籍:蘇聯
*生平:

謝爾蓋·愛森斯坦,富於創新精神的蘇聯電影導演、電影藝術理論家、教育家。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功勛藝術家、藝術學博士、教授。

愛森斯坦出生於一個猶太建築師家庭,童年在都市裡度過,他曾到巴黎旅行(在那裡看了生平第一部電影),並學法文、德文和英文。他從小便熱愛閱讀,喜畫漫畫,並且對劇場有極深切的興趣。
起先愛森斯坦打算繼承父業,1915年,他自中學畢業後,即進入聖彼得堡的土木工程學院就讀,接下來兩年,他在該校就讀時,便與母親同住。
1917年的革命打斷了他的學業。二月時,愛森斯坦被徵召到前線服役,等到布爾什維克在十月停火,愛森斯坦才回到工程學院。1918年,內戰已熾,愛森斯坦加入紅軍,在工程部隊擔任技師。他的父親則加入**。

在軍隊里,愛森斯坦仍繼續繪圖、畫漫畫,並為跑遍全國的宣傳火車裝飾車身,還在各停駐城市參與當地的舞台劇製作,自然而然地,他便奉命在前線組織並製作舞台劇。

1920年秋天,愛森斯坦被遣散,回到莫斯科。他開始在大眾學院研習日文,進入普羅特克特中央工人劇場工作後,他便離開大眾學院。在普羅特克特劇場,他指導布景設計,並在導演研習班授課。1920年到莫斯科第一無產階級文化協會工人劇院工作。他以美工師和導演的身份參加了根據傑克.倫敦的小說改編的話劇《墨西哥人》的演出。

1921~1922年,他進入由B.梅耶荷德指導的高級導演班學習。1922年,在《左翼藝術戰線》雜志上發表了第一篇綱領性的美學宣言《雜耍蒙太奇》,引起了長期的爭論,並對整個電影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庫里肖夫的蒙太奇概念不同,愛森斯坦認為蒙太奇的精髓在於不同元素之間的相互沖突。這些元素是為造成某種效果特意選取的,而這種沖突將會產生新的綜合。這種強化的效果用傳統的戲劇手法是遠遠不能企及的。愛森斯坦的觀念和方法暗示了導演在電影創作中至高無上的地位,演員的作用則被降至只是再現類型或原型。

愛森斯坦在1924年轉入電影界,導演的第一部影片《罷工》(1925)被《真理報》看作是「第一部真正無產階級的影片」。他用「雜耍蒙太奇」、群眾場面、類型演員、外景拍攝代替了先前電影中一般的「情節」、個別主人公、明星表演和布景,體現了他的紀實風格。影片《戰艦波將金號》(1925)進一步發展了《罷工》的思想主題傾向和美學原則。影片塑造了推動歷史前進的人民群眾的綜合形像。影片中的石獅子、敖德薩階梯等等一系列場面,成為世界電影史上最為著名的不朽經典。《戰艦波將金號》的成功不僅在於愛森斯坦蒙太奇理念的完整呈現,片中豐富的影像元素、隱喻、母題串聯、純粹音樂性的形式建構、以及形式概念的辯證思考,即使百年後的今天,本片仍具有無法超越的藝術價值,或許就像片中那隻運用蒙太奇手法而站起的石獅,影史地位永遠屹立不搖。在1958年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上,《戰艦波將金號》被評為電影問世以來12部最佳影片之首。

為紀念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十周年,他接受了拍攝影片《十月》的委託。在這部影片中,他使用了理性電影的原則。不僅再現了1917年 2~10月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並且揭示了這些事件的含義。1950年,該片配上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重新走上了世界銀幕。1928年以後,他又繼續完成了被《十月》中斷了的影片《總路線》,修改後以《舊與新》(1929)的片名上映。這是蘇聯第一部表現農村合作化的影片。

1929~1932 年他同攝影師Э.К.基賽、助理導演Г.В.亞力山大洛夫一起出訪歐美。他在法國拍了一部短片《感傷曲》(1930),試驗了聲畫對位法。1932年在美國作家U.辛克萊的資助下,去墨西哥拍攝了縱貫墨西哥2000年歷史的史詩片《墨西哥萬歲》。在這部影片中,他探索了單鏡頭畫面的運動、節奏及結構。這部影片的 8萬米底片在愛森斯坦生前始終未送到莫斯科。許多人根據它的材料剪輯成《墨西哥風暴》、《悲慘的狂歡節》等10餘部影片在世界各地放映。直到1979年,經各方努力,有6萬余米膠片集中到莫斯科,由名導演、愛森斯坦當年的助手亞歷山大洛夫剪輯成完整的影片,在1979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金質獎。

1932年回國後,他在莫斯科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任教,他制定的導演實習課方法,為電影導演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他1935年拍了《白靜草原》,在拍《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時,將影片的敘事結構同古老的傳說、民間故事聯系起來,將影片的映像處理同古俄羅斯的壁畫及建築藝術交織起來,又將這兩者同普洛科菲耶夫的音樂進行對位的或對應的結合。其中冰湖大戰一場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3集片《伊凡雷帝》(第一、二集,1945,第三集未完成)是他導演的最後一部影片。在對伊凡雷帝的解釋上他從А.С.普希金的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中汲取了靈感,而在結構上則借鑒並超越了世界經典藝術家們的經驗。這部多聲部的影片,特別是近衛兵宴會的場面以及第二集的聲音色彩蒙太奇,都使它成為世界電影的高峰之一,並對電影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當時的歷史狀況下,這些影片受到批判,《白靜草原》底片被毀,《伊凡雷帝》被禁映。

愛森斯坦的電影理論,在影片的總體結構、蒙太奇、聲畫框架、單鏡頭畫面的結構、色彩以及電影史等領域,都進行了多方面的開創性的研究。此外,他關於藝術激情的本質、藝術方法、接受心理學等方面的著作,也在他的理論遺產中占據特殊重要的地位。蘇聯出版了《愛森斯坦文集》(6卷);世界各國的電影界對他的藝術理論都給以相當的重視。

愛森斯坦是早期世界默片時代四巨頭之一,俄國電影之父,也是世界電影的先軀。愛森斯坦以自己氣勢雄渾的作品在世界史上寫下了瑰麗的篇章,而對後世影響更深遠的是,他把格里菲斯首先提出的蒙太奇手法發展並形成了理論,格里菲斯只是把蒙太奇當作敘事手段,而愛森斯坦則通過蒙太奇創造出一種意境、傳達出一種感情,注意揭示畫面的內在含義,把蒙太奇當成了電影藝術特有的美學原則。愛森斯坦是電影學中蒙太奇理論奠基人之一,公認為世界上第一位電影理論家。

作品年表:

短片《格魯莫夫的日記》( 1923 年)
《罷工》( Stachka,1925年)
《戰艦波將金號》(Bronenosets Potyomkin,1925年)
《新與舊》
《感傷曲》
《十月》(Oktyabr,1927年)
《墨西哥萬歲》(¡Que viva Mexico!,1932年)
《白靜草原》(1935)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
《伊凡雷帝》(Ivan Groznyy)

理論著作有:
《蒙太奇》
《蒙太奇1938》
《垂直蒙太奇》
《雜耍蒙太奇》
《電影中的第四維》
《鏡頭以外》

⑤ 被稱為電影沙皇是誰

海斯(Hayes,Helen) 美國人。5歲在華盛頓國家劇院扮演《王室》中的查爾斯王子 。成年後參與《凱撒和克利奧佩特拉》、《威尼斯商人》和《第十二夜》、《玻璃動物園》等影片。

⑥ 認為電影藝術的基礎是蒙太奇的蘇聯導演是誰

認為電影藝術的基礎是蒙太奇的蘇聯導演是普多夫金。

相關介紹:

普多夫金,1893年2月28日生於奔薩,1953年6月30日卒於莫斯科,蘇聯著名導演、演員、理論家,蒙太奇理論的創始者之一。

蒙太奇理論,就是研究和探討蒙太奇手段及其規律而形成的理論體系。蒙太奇,是電影構成形式和構成方法的總稱。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

(6)俄羅斯著名的電影理論家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926年,他參加《母親》一片的拍攝工作,使普多夫金的現實主義美學觀點得到充分發揮。他和編劇НА札爾赫依一起深入領會了高爾基的原著的基本主題和革命的激情,並將它們轉化為電影的語言。這是繼《戰艦波將金號》之後對電影語言又一次重大革新,其中「涅瓦河解凍」喻意段落成為聯想蒙太奇的重要依據。

普多夫金在構成主義思想的促使下更為迷戀於創造和表現,並在劇本的創作階段就明確地規定了影片的「場面蒙太奇」、「段落蒙太奇」、「對列蒙太奇」等蒙太奇的結構形式。這一結構形式應該說是嚴格地按照故事情節加以思考和組織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普多夫金


⑦ 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導演

十大:安德烈·阿爾謝耶維奇·塔爾科夫斯基(1932-1986)是俄羅斯電影導演、作家和電影理論家。他被廣泛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

Satyajit Ray(1921-1992)是印度電影製片人,編劇,音樂作曲家,平面藝術家,詞作者和作家,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人之一。雷出生在加爾各答的一個孟加拉家庭,這個家庭在藝術和文學領域很出名。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1912-2007)是義大利電影導演、編劇、編輯、畫家和短篇小說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關於現代性及其不滿的三部曲」——《奇遇》、《諾丁山》和《月食》,以及英語電影《爆炸》和《乘客》。

卡爾·特奧多爾·德雷爾(1889-1968),丹麥電影導演。他被許多影評人和電影人視為電影界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他最著名的電影包括《聖女貞德的激情》、《吸血鬼》、《憤怒的日子》、《奧德特》和《格特魯德》。

⑧ 請問誰可以介紹一下愛森斯坦

前蘇聯電影導演,1924年轉入電影界。
作品大概有《罷工》,《戰艦波將金號》,《十月》,《墨西哥萬歲》等等。
目前只看過他的《墨西哥萬歲》,感覺他運用膠片剪輯的手法很精緻,對人物的理解與刻畫很好,也許是他那個時代的流行手法,感覺在電影中他很喜歡給人特寫。好像還是前蘇聯蒙太奇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以前CCTV有介紹過他,具體哪一期忘記了。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著名的電影理論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哪個區看電影最好 瀏覽:455
啥網站可以看韓國電影 瀏覽:965
電影拍好怎麼上平台 瀏覽:987
有哪些你看過5遍以上的電影 瀏覽:446
2017青蛙電影院 瀏覽:812
中國最好的動漫電影十大排行榜2015年 瀏覽:495
左右3d電影的片源 瀏覽:571
2017年最新電影達酷 瀏覽:718
秘密潛入電影有哪些 瀏覽:692
泰國電影影評 瀏覽:169
竿蟲大電影 瀏覽:700
廣安電影院哪個比較好 瀏覽:312
韓國電影破案 瀏覽:565
清風福利電影大全 瀏覽:310
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傳媒大獎林心如 瀏覽:137
愛情初學者電影劇情 瀏覽:362
假面騎士哪些好看電影2015 瀏覽:643
以愛字開頭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92
信仰是什麼電影的插曲 瀏覽:552
韓國電影傀儡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