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部國外老電影的名字(關於陪審團的)
《十二怒漢》
Ⅱ 失控的陪審團的角色介紹
擁有三十多年從業經驗的代理律師洛爾(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飾)寧肯憑借個人經驗選擇陪審團成員,但還是接受與陪審團篩選顧問勞倫斯合作,因為此類控告槍支公司的案例勝少敗多。另一方面,槍支公司聘請著名陪審團篩選顧問藍金(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飾),全面調查陪審團成員背景,以期掌控陪審團。 青年尼克(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ck 飾)入選陪審團,但他的目的一開始看來就不單純,尼克運用多種手段,在陪審團內部和藍金的力量展開爭奪,尼克的搭檔瑪麗(蕾切爾·薇姿 Rachel Weisz 飾)同時向洛爾與藍金發出信號,承諾他們出錢就可以控制陪審團。藍金在和尼克的爭奪中焦頭爛額之際,他的部下發現了尼克真正的意圖……
約翰·庫薩克
生日:1966年6月28日
星座:巨蟹座
國籍:美國
地域:歐美
宗教信仰:天主教
家庭:父(紀錄片製作人)、母(教師)、四個兄弟姐妹(演員)參演的首部電影:《高材生》(1983)
最崇拜的演員:艾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達斯汀·霍夫曼、羅伯特·杜瓦爾、羅伯特·雷德福、保羅·紐曼約翰·庫薩克——這個名字與「實力最被低估的演員」、「最希望哪位明星扮演生活中的自己」、「女士最理想晚餐男伴」和「最具21世紀性格的實力派明星」連在一起。
這位非傳統、遠離主流的性格小生,生於一個傳統的愛爾蘭天主教家庭。在這個堪稱演藝世家的家庭中,受家庭藝術氛圍的影響,這個名叫約翰的小傢伙似乎註定與演藝脫不了干係。在電影圈近20年的自我磨煉中,與伍迪·艾倫、卡梅隆·克勞等大牌導演和阿爾·帕西諾、尼古拉斯·凱奇、蘇珊·薩蘭登、約翰·馬爾科維奇等演技名家的合作,庫薩克的表演達到了「演則無所不盡其極」的境界。庫薩克希望在影片和角色中找到的,不只是學習和鍛煉演技的機會,更是從中展現真正自我與希望的契機。也許,在非主流日益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的好萊塢,庫薩克這種有些另類的表演風格和處世態度,正是他逐漸受到認可的原因之一。庫薩克對自己的表演工作要求極其嚴格,對表演他有一句名言:「我會做你想要我做的任何事,你讓我往左我就往左,你讓我往右我就往右,怎麼著都行。」與他合作過的許多大導演都作證「他真的能做到」。他看起來文質彬彬,卻也和尼古拉斯·凱奇一樣,樂於手端M16機槍大聲嘶喊。《人物》、《時代周刊》、《洛杉磯時報》、《滾石》等重量級報刊雜志也異口同聲稱他為「最棒的演員」。
達斯汀·霍夫曼
男,身高1.63米,1937年8月8日出生在美國加利弗尼亞的洛杉磯。美國著名演員,二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獲得者。小的時候霍夫曼有不少小問題,例如粉刺,齲齒和身高不如同齡人。很快他發覺很喜愛演戲,由於個子小,在學校的「聖誕聖歌」一劇中演「小提木」,從此便喜歡上表演了。這位美國著名的電影、戲劇演員1965年進入百老匯,次年因參加演出《第五匹馬的旅程》而為人矚目。由於在《畢業生》中的表演霍夫曼得到奧斯卡的提名。出呼影迷的意料,霍夫曼在對角色的選擇上有很大的突破,在《午夜牛郎》中扮演一名流浪漢。也因《午夜牛郎》的這一角色再獲奧斯卡的提名。而後家庭倫理片《克萊默夫婦》中的角色是霍福曼表演生涯中最值得稱贊的。也為他奪得了奧斯卡獎。之後他暫離電影界,回到百老匯導演舞台劇,1982 年,他重回銀幕。在賣座喜劇片《寶貝兒》里一人扮演男女兩個角色。1989 年霍夫曼在電影《 Rain Man》中塑演一位精神病人,這部影片為他贏得第二個奧斯卡獎,好萊塢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男主角獎。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藝人。
主要作品和榮譽:
|主演:克萊默夫婦(KRAMER VS.KRAMER)(1979) 獲得:第五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雨人(RAIN MAN)(1988) 第六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畢業生(THE GRADUATE)(1967) 第四十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1969) 第四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萊妮(LENNY)(1974) 第四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吉恩·哈克曼
性別:男
英文名:Gene Hackman
生日:1930年1月30日
星座:水瓶座
國籍:美國地域:歐美
身高:188cm
生平介紹:吉恩·哈克曼出生在一個破裂的家庭,16歲的他報名參軍,在海軍陸戰隊服了三年役,退役後他前往紐約,一開始只是攬一些雜活,後來進入伊利諾斯州大學學習新聞和電視製作。吉恩直到30歲才決定從事演藝事業,他加入了加利福尼亞的Pasadena劇院,據聞,他和同學兼室友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曾雙雙被認為是最沒前途的演員。哈克曼回到紐約後在夏令劇目和非百老匯劇中擔任演員。1964年他被選中在百老匯舞台劇《Any Wednesday》中扮演年輕的原告,他也因此獲得沃倫·比蒂(Warren Beatty)主演的1964年影片《亂絲情網》(Lilith)中的一個小角色。比蒂在下部影片《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中再次選用哈克曼扮演他的兄弟,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此後吉恩再次憑借1970年影片《我永不為父親唱歌》(I Never Sang for My Father)獲得該項提名。1972年他終於以《法國販毒網》(The French Connection)贏得奧斯卡獎。哈克曼40歲時出演《夜行客》(Night Moves)、《咬緊子彈》(Bite the Bullet)、《海神號遇險記》(The Poseidon Adventure)等影片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和深度。作為一個演員的哈克曼可謂是個多面手,既能演《新科學怪人》(Young Frankenstein)這樣的喜劇,又能演《超人》(Superman)中邪惡的大反派;既是《非常手段》(Extreme Measures)中工作重於一切的醫生,又是《赤色風暴》(Crimson Tide)中面臨核毀滅危機的隊長。一開始拒絕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不可饒恕》(Unforgiven)片約,哈克曼最終接受了小比爾這個角色,憑借出色的演技他贏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此後也不再對西部片抱有偏見,並出演了《格羅尼默:一個美國傳奇故事》(Geronimo: An American Legend)、《執法悍將》(Wyatt Earp)和《致命快感》(The Quick and the Dead)等影片。吉恩·哈克曼
在先一輩的金像獎影帝之中,吉恩·哈克曼是當今影壇上最活躍的一位。多年來源源推出新作。吉恩·哈克曼於一九三零年於美國伊利諾州出生。他從小熱衷運動,而且脾氣固執。十六歲的時候,他因為被學校開除而離家出走。十七歲,他虛報年齡,加入海軍陸戰隊,在那裡服役了五年,退伍後,他得到了一張高中畢業證書,並計劃入大學修修。但只讀了六個月,他就離開了大學校門,四處做一些類似看房、卡車司機、皮鞋推銷員之類的零工。後來,他接受長島貝波特夏季劇團的邀請,在沒有酬勞的情況下演出了一個角色。不料這次演出激發起他當演員的興趣,終於走上了表演之路。吉恩·哈克曼在戲劇界逐漸建立地位,也開始參加電視劇演出。一九五七年和珍華特合演的《父母大人》影集,是他在電視界的事業高峰。然而,這也是他最後演出的一個電視影集。一九六四年,好萊塢的製片家看中了吉恩·哈克曼,邀請他演出《亂絲情網》一片,從此轉入電影界發展。《亂絲情網》的男主角是華倫比提,他十分欣賞吉恩·哈克曼的演技,乃在開拍《我倆沒有明天》(1967)一片時,以製片人的身份提拔吉恩·哈克曼擔演一個重要角色。吉恩·哈克曼不負所託,竟然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從此在電影界闖出了名堂 吉恩·哈克曼於一九七二年主演的《霹靂神探》是他生命中的轉折點。此片是當年叫好叫座的金像獎最佳影片,吉恩·哈克曼也憑此登上奧斯卡影帝寶座,成為影壇的超級在明星。2003年第60屆金球獎吉恩·哈克曼獲得了獎勵終身成就的「西席-第密爾獎」,電影同行齊來慶賀。從1995年以來榮獲(CECIL B.DeMILLE AWARD)終身成就獎的人有:2001年的艾爾·帕希諾、2000年的芭芭拉·史翠珊、1999年的尼克·傑克森、1998年的莎莉·麥克琳、1997年達斯汀·霍夫曼、1996年的史恩·康納萊、以及1995年的索菲亞·羅蘭等。三十年來,吉恩·哈克曼主演過的名片甚多,包括:《海神號》(1972)《流浪奇男子》(1973)、《風雲龍虎鳳》(1975)、《超人》(1978)、《飛越柏林》(1985)、《火爆鼓頭草地兵》(1986)等,無論正派或反派角色都演得淋漓壹致,是影壇公認的演技派巨星。近十年也出演不少重要的配角,依舊表現出色,代表作有《殺無赦》(1992)、《黑色豪門企業》(1993)、《赤色風暴》(1995)、《鳥籠》(1996)、《全民公敵》(1998)、《深入敵後》(2001)等。
Ⅲ 有一個電影說的是十二個陪審團成員之間的故事的叫什麼
中文名《十二怒漢》,英文名12 angry men,我們大學課本上有這篇文章,老師說這個也拍成電影了。有1957和1997年兩個版本
Ⅳ 有關陪審團制度的電影或故事~~~~謝謝~!
《判我有罪》挺有意思的,這個電影整個就是一段集團訴訟的記錄。
最近的一個新片《真相》(the
truth)裡面提到了大陪審團以及特別檢察官,可能對樓主理解大陪審團的預審作用有一定的幫助。
除了電影,樓主還可以看看美劇,比如《波士頓法律》《以法之名》《特別受害者》還有隻出了一季的《金牌律師》(the
Justice),《金牌律師》對法律英語的提高大有裨益,另外對於如何操縱和影響陪審團有些技術上的說明,是部很不錯的美劇,據說停拍的原因是與《波士頓法律》在類型上沖突,但是個人覺得《波》扯得題外話太多,不是非常專注於法律本身。
此外,還有一部很老的美劇了,叫《甜心俏佳人》(可不是律政俏佳人哦)也不錯,出了5季,好像。看完後對美國律師制度會有個感性認識。
呵呵,想起來的就這么多了,ps很多美劇在ydy上有的下,祝樓主好運!
Ⅳ 找一個關於陪審團的電影
中國也翻拍了,叫《十二公民》,有何冰等演員參演。挺好的!
Ⅵ 我想知道一個兩個字的外國電影,法律術語有關的
http://..com/question/4403011.html?fr=qrl
律政俏佳人1和2
一級恐懼
性書大亨
大話王
法網邊緣
失控的陪審團
永不妥協
好人寥寥
1、死囚168小時:蘇珊-薩蘭登奧斯卡獎作品。西恩-潘演一個死囚,死前獲得了寧靜。而兇殺事實是漸漸呈現出來的,也並非重要,重要的是死囚的心理變化。
2、刺殺肯尼迪:英語名JFK。檢察官調查肯尼迪案。奧利弗-斯通導演,美國有人說他在不負責任地胡說八道,而另有一個我國網友曾說那個凱-科斯特納最後陳詞的長鏡頭讓他激動流淚。我看了後理解了:很好的法庭演講啊。被很多人贊為經典。
3、伸張正義(律政急先鋒):阿-帕西諾主演。北大一老師作文舉例稱此片主角是一個三流律師。是三流嗎?不是,只不過確實是一個在生活中掙扎的律師,為公正與惡法官作魚死網破式的斗爭。說他是三流,太市井味了。本片對律師在公正與職業義務之間的掙扎也有很好的表現。
4、甘地傳:還沒看。甘地學法律的,也做律師。本片奧斯卡獎。
5、死刑(致命一擊):哦,不演算法律電影,經典文藝電影。
6、民事訴訟:奧斯卡提名。著名律師電影。約翰屈夫塔主演,基於真人實事。本片也常為國內法學老師提起,比如其中的睡醒後第一句是「我反對」情節。一部對美國現實法律的有很集中很細膩表現的優秀電影。
7、審判:法國電影。我瀏覽沒有全看,警察詢問嫌疑犯的過程。本片好象有美國翻拍版。
8、芝加哥:歌舞片,奧斯卡獎。里-基爾演一個擅長於操作的律師。
9、死囚之舞:哈-貝瑞奧斯卡獎。死囚妻子與獄警的故事。算是法律與心理電影。and,作為一個男人,不得不提到其中貝瑞非常性感的演出。
10、兄弟的監護人:美國紀錄片。法理爭論。我瀏覽沒有全看。其中有一個律師聽完判決後長吐一口氣,打電話報告給家人的鏡頭給我致深印象,要知道,這是紀錄片啊。
11、驚爆內幕:煙草訴訟之證人。阿-帕西諾、羅-克羅主演。
12、純美的相遇:韓國電影。披著法律外衣的愛情片。
13、立體謊言:市長助理調查一起法官受賄案。在感情與仕途之前,選擇說真話。
14、大審判:保羅-紐曼演一個窮困於酒的律師辦一個重振雄風的案子。本片能反映出在美國「小律師」與「大律師」法庭如何搏弈,富有信息,很能給人各種啟發。好片啊。
15、殺戒:年青律師與一個年青兇手的故事,主要可能是探討死刑價值的問題(時間長記不清)。東歐電影,也能當成一部心理文藝片。
16、丑聞-政治犯實錄:韓國電影,並非那古裝片。政治犯故事,還沒看。
17、最後時刻:才買還沒看,存目。
18、盲井:不演算法律電影,放錯地方了,不過從廣義說,提到了我國民工的勞動保險及人身保障的問題。
19、伊芙琳:布魯斯南演一個訴爭子女撫養權的工人的電影。很好的法律電影。愛爾蘭電影。
20、午夜風暴:羅-德尼羅演一個在美國文革(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時期)中堅持說真話而被排拆的真人真事電影。政治越法律界的歷史紀錄,在有偉大法律傳統的美國。
21、費城故事:湯-漢克思奧斯卡獎,丹-華盛頓也是主演,那時他沒現在這么有名。被經常提起的法律電影,一個同性戀律師控告其事務所的「勞動爭議」案件。信息豐富。好電影啊,猶記被告方女律師在一次短陳述中連用八個「fact」的排比句,生動非常,盡現律師功力。
22、代言人:又名「豬的末日」,:),法國中世紀法律電影,還沒有看。
23、鐵律柔情:美國法律援助律師的故事。
24、美國夢:美國工人大罷工的紀錄片,還沒有看。算是一個憲法電影罷。
25、女魔頭:奧斯卡獎,一個女連環殺手的電影,真人真事,其紀錄片下面會提到。我還沒有看。
26、柏林大審判:東德人劫機去西柏林,在西柏林受審,美國法官前往開庭,不同法系的處理,有臨時培訓陪審員的情節,算是一部國際私法電影罷。
27、一級恐懼:里-基爾又演律師(上見「芝加哥」)。才買還沒有看。
28、雙周情人:估計是和《律政俏佳人》一樣的粉紅色的輕喜劇。桑-布洛克演一律師,休-格蘭特演其僱主。才買還沒看。
29、法網終結者:一個貶毒罪律師越業務范圍辯護一個殺人案(瞧人家這分工,已細到這個程度),常有很幽默的對話與場景。
30、童子也是基:美國同性戀者爭取公民權利的真人真事紀錄片。還沒看。
31、變線人生:兩個人因小事升級成大事,互相鬥氣。其中一人是年青律師。印象深刻的是美國簡易程序審民事案的情形,其候審室情景與我國很相似。
32、熱淚傷痕:多年前的一場兇殺案的審理。還沒有看。
33、史蒂夫:美國青少年管教的紀錄片。還沒有看,概括可能不準確。
34、雲上的日子:顯然,放錯位置了。
35、重回清白:關於貶賣淫穢物品罪的電影,主要是講一個冤罪的糾正。還沒有看。
36、完美丈夫:婚內殺人案。還沒有看。
37、失控陪審團:講美國陪審團的故事,個人覺得情節略有誇張。
38、殺死一隻知更鳥:奧斯卡獎。好電影。瀏覽過,沒細看。賀衛方對此片很有印象,在關天茶座的講座中提及此片,贊嘆該國的訴訟制度。
這一包DVD就翻完了。顯然,有一些有名的法律電影沒有提到,一些我還沒有買到,一些在VCD里。記憶所及,推薦:
角色:奧斯卡外語片獎,荷蘭電影。節奏如同一部歌劇,酣暢淋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為法院執行法官的父親,彷彿是法律冷酷一面的人格化身,對法律執行工作忠實到烈士的級別,雖千萬人而往矣,佩服啊。本片故事精彩、結構恢宏,好電影啊。
一級謀殺:剛入行的年青律師堅持信念,與強大的國家機器對抗,勇且有謀,維護人權。建議我國律協不如免去如皇帝新衣似的新律師入行宣誓活動,多搞些這樣的電影放放,學學人家的法律信仰精神啊。
義海雄風:又名好人廖廖,美國軍事法庭故事。很多人都看過。
魔鬼代言人:很多人都看過,有醜化律師之嫌。
阿蓮正傳:奧斯卡獎。法律工作者(無牌律師)的故事。中年婦女文化不高,只本著公平信念,在律師的配合下,打下一個巨大的官司。真人真事。對比一下,相信我國有很多阿蓮,不過估計都在上訪辦公室門口排著隊。
公司:又名律師事務所。湯-克魯斯主演,披著法律片外衣的黑幫片。
肖恩克的救贖
Ⅶ 電影 陪審團
中文名字叫12怒漢,英文是twelve angry men,
是一部黑白電影。
Ⅷ 為什麼電影《催眠·裁決》中陪審團內鬼最後撒了謊
因為陪審團的內鬼被催眠了,投票表決的時候誤認為五票有罪一票無罪,所以他自己一個人舉手的時候帶著自豪和大功告成的笑容,讓他誤以為計劃得逞。
《催眠·裁決》,由張家輝為主演講述了震驚全港的林氏兇手案,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被告是否有罪就由陪審團商議決定。在審訊的最後一天,陪審團成員之一的許立生被以女兒的性命為要挾,要求通過催眠陪審團成員,使被告的罪名成立。被攝像頭監控著的許立生,在犯罪分子的眼皮子下,貌似配合,實則對他們進行了催眠,最後成功解救女兒,被告也無罪釋放。
(8)法國電影陪審團擴展閱讀:
《催眠·裁決》為雙線復雜敘事結構,法庭內外、一動一靜,需要雙線進行入局破局和反轉來去。該片在懸疑類型片中取得好成績已經難能可貴。
該片選取了別具一格的「催眠犯罪」題材,以「催眠」和「審判」為兩大核心元素,展開了文武交織的雙線劇情,看點十足。故事創意頗多,演員的人物塑造也較為到位,為觀眾帶來了驚喜。但是部分觀眾認為配音方面和個別地方的劇情設計欠佳,整體表現仍有可提升空間。
Ⅸ 誰可以介紹一下有關法律方面的著名電影
1、刺殺肯尼迪:英語名JFK。檢察官調查肯尼迪案。奧利弗-斯通導演,美國有人說他在不負責任地胡說八道,而另有一個我國網友曾說那個凱-科斯特納最後陳詞的長鏡頭讓他激動流淚。很好的法庭演講啊,被很多人贊為經典。
2、伸張正義(律政急先鋒):阿-帕西諾主演。北大一老師作文舉例稱此片主角是一個三流律師。是三流嗎?不是,只不過確實是一個在生活中掙扎的律師,為公正與惡法官作魚死網破式的斗爭。說他是三流,太市井味了。本片對律師在公正與職業義務之間的掙扎也有很好的表現。
3、丑聞:日本法律電影,黑澤明重要作品。「故事以一個無能而又品質惡劣的辯護律師和一位委託他對損壞名譽案件做辯護的年輕畫家為中心展開」,「壓軸一場法庭戲差不多長達15分鍾,鏡頭沉實,劇力迫人」。
6、民事訴訟:奧斯卡提名。著名律師電影。約翰屈夫塔主演,基於真人實事。本片也常為國內法學老師提起,比如其中的睡醒後第一句是「我反對」情節。一部對美國現實法律的有很集中很細膩表現的優秀電影。
7、審判:法國電影。我瀏覽沒有全看,警察詢問嫌疑犯的過程。本片好象有美國翻拍版。
8、芝加哥:歌舞片,奧斯卡獎。里基爾演一個擅長於操作的律師。
9、死囚之舞:哈利貝瑞奧斯卡獎。死囚妻子與獄警的故事。算是法律與心理電影。and,作為一個男人,不得不提到其中貝瑞非常性感的演出。
10、兄弟的監護人:美國紀錄片。法理爭論。
11、驚爆內幕:煙草訴訟之證人。阿?帕西諾、羅?克羅主演。
12、阿蓮正傳:奧斯卡獎。法律工作者(無牌律師)的故事。中年婦女文化不高,只本著公平信念,在律師的配合下,打下一個巨大的官司。真人真事。
13、立體謊言:市長助理調查一起法官受賄案。在感情與仕途之前,選擇說真話。
14、大審判:保羅-紐曼演一個窮困於酒的律師辦一個重振雄風的案子。本片能反映出在美國「小律師」與「大律師」法庭如何搏弈,富有信息,很能給人各種啟發。好片啊。
15、殺戒:年青律師與一個年青兇手的故事,主要可能是探討死刑價值的問題(時間長記不清)。東歐電影,也能當成一部心理文藝片。
16、丑聞:政治犯實錄:韓國電影,並非那古裝片。政治犯故事。
17、最後時刻:
18、盲井:提到了我國民工的勞動保險及人身保障的問題。
19、伊芙琳:布魯斯南演一個訴爭子女撫養權的工人的電影。很好的法律電影。愛爾蘭電影。
20、午夜風暴:羅-德尼羅演一個在美國文革(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時期)中堅持說真話而被排拆的真人真事電影。政治越法律界的歷史紀錄,在有偉****律傳統的美國。
21、費城故事:湯?漢克斯主演, 奧斯卡獎,丹?華盛頓也是主演,那時他沒現在這么有名。被經常提起的法律電影,一個同性戀律師控告其事務所的「勞動爭議」案件。信息豐富。好電影啊,猶記被告方女律師在一次短陳述中連用八個「fact」的排比句,生動非常,盡現律師功力。
22、代言人:又名「豬的末日」,:),法國中世紀法律電影,還沒有看。
23、鐵律柔情:美國法律援助律師的故事。
24、美國夢:美國工人大罷工的紀錄片,還沒有看。算是一個憲法電影罷。
25、女魔頭:奧斯卡獎,一個女連環殺手的電影,真人真事,其紀錄片下面會提到。
26、柏林大審判:東德人劫機去西柏林,在西柏林受審,美國法官前往開庭,不同法系的處理,有臨時培訓陪審員的情節,算是一部國際法電影罷。
27、一級恐懼:里?基爾又演律師(上見「芝加哥」)。
28、雙周情人:估計是和《律政俏佳人》一樣的粉紅色的輕喜劇。桑-布洛克演一律師,休-格蘭特演其僱主。才買還沒看。
29、法網終結者:一個貶毒罪律師越業務范圍辯護一個殺人案(瞧人家這分工,已細到這個程度),常有很幽默的對話與場景。
30、童子也是雞:美國同性戀者爭取公民權利的真人真事紀錄片。
31、變線人生:兩個人因小事升級成大事,互相鬥氣。其中一人是年青律師。
32、熱淚傷痕:多年前的一場兇殺案的審理。
33、史蒂夫:美國青少年管教的紀錄片。
34、刑法第三十九條:日本法律電影,1997年,神戶一13歲中學生砍掉9歲男童頭顱,因刑法39條而免刑,引起爭議,真相浮現。
35、重回清白:關於貶****穢物品罪的電影,主要是講一個冤罪的糾正。還沒有看。
36、完美丈夫:婚內殺人案。還沒有看。
37、失控陪審團:講美國陪審團的故事,個人覺得情節略有誇張
38、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 Bird,格里高利?派克演的
39、細細的藍線 the thin blue line
Ⅹ 誰知道《失控的陪審團》的電影內容是什麼約翰·庫薩克在裡面演的是什麼角色
在新奧爾良的一起辦公室槍殺案之後,當事者將槍械製造商告上了法院,控告他們生產武器導致眾多暴力事件的發生,他要求法院裁定出售武器是一種違法行為。
案件如期開庭審理,此時,一個神秘人物、本案陪審團成員尼克-伊斯特(約翰-庫薩克 飾)開始暗箱操作,他試圖在這起槍械製造案中影響其他的陪審團成員,使他們用「正確的方法」投票。
與此同時,伊斯特的女友瑪麗(蕾切爾-薇茲 飾),也想誘騙本案的兩位律師(金-哈克曼和達斯汀-霍夫曼 飾),並且花費幾百萬美元賄賂陪審團,要求他們使法院撤消對被告槍械製造商的審問。
於是,伊斯特和瑪麗里應外合,巧妙的操縱了這件槍械販賣案,由12人組成的陪審團處於一片混亂中,完全失去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