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未來十大酒店
10. Apeiron島酒店 設計師:Sybarite預期投資:50億美元狀態:概念Apeiron island將是一家總面積為200,000平方米的七星級度假村式酒店。酒店高185米,擁有350間豪華套房。這家高科技未來主義風格的酒店所擁有的豪華設施足可以讓你尖叫:私人礁湖,海灘,餐廳,電影院,商店,美術館,spa和會議中心等等。毫無疑問,Apeiron island酒店會有絕對的吸引力來招攬渴望獲得非凡體驗的顧客。9. Foldable hotel pods酒店設計者:倫敦 m3 Architects工作室預計耗資: 72到104億美元這個可「打包」和「便攜」的酒店群是專為那些喜歡旅行而又對尋常的奢華司空見慣的人設計的。這些pods可以被運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客人可以選擇自己中意的地點,面對自己喜歡的景緻來搭建酒店,組建活動牆壁和地板。還有一個專門的單元間用來存放廢棄物。8. Burj al-Arab酒店設計者: Tom Wright (WS Atkins plc), Khuan Chew狀態:已完成耗資:65億美元入住費用:$1,000 到$28,000每晚參觀:$75/每人Burj al-Arab酒店幾乎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唯一的一家七星級酒店,而且也確實是最奢華的,以至於很多設計師都把它當作自己要超越的目標。因此我們的未來主義酒店名單中自然不能少了它的身影。酒店高321米,呈現出船帆的樣子,座落在距Jumeirah海灘280米的人工島上。酒店的中庭高18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酒店頂部的懸空式直升機升降坪無疑更是提升了酒店的壯觀。內部設計很有技巧的結合了東西兩種風格的精髓,8,000平米的22K金箔和24,000平米30多種大理石賦予了酒店一種莫測高深的氣質。酒店的28層雙層空間都有202間豪華套房,價格從1,000美元每晚到28,000美元每晚不等。這里還有8家餐廳,包括酒吧,休息廳,會議廳和娛樂健身設施等等。在阿拉伯灣沙灘碧海的襯托下,Burj Al Arab酒店彷彿是一個夢。7.水世界酒店地點:中國松江設計者:Atkin』s Architecture Group狀態:概念這個非凡的設計是由Atkin』s Architecture Group完成的,贏得了去年某個國際設計大賽的一等獎。這間度假村酒店可接待400位客人,包括水下公共區域,客房,咖啡廳和餐廳。最吸引人的亮點是酒店的極限運動設施,包括超豪華游泳池,攀岩和蹦極。6. 波賽東度假村酒店地點:斐濟,波賽東神秘島設計者:Bruce Jones狀態:正在建設中,將於2008年完工預計耗資:10.5億美元入住費用:$15,000每人每星期我們對於獨一無二的嚮往直接導致了波賽東度假村海底1,200平方英尺空間的誕生。世界上第一家水下度假村將於明年底完工。到時你就可以放任自己沉浸於這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海底珊瑚礁世界。5. 水城度假村——十星級水下酒店地點:迪拜設計者:Joachim Hauser預計耗資:50億美元水城水下度假村(Hydropolis,)的60%都在水下,它所希望展現的就是海洋的寧靜之美和海水的真實顏色。這個令人咂舌的建築物將會覆蓋一百一十萬平方英尺的面積,提供大型購物廣場,舞廳,別墅,餐廳,高科技電影院和最令人吃驚的——水下60英尺導彈防禦系統——來保證你的安全。遊客可以自由入住度假村的220間主題客房,還可以乘坐潛艇。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建築項目,覆蓋面積達到了260公頃,相當於倫敦的海德公園。度假村被設計為花瓣的形狀,屋頂也是可縮進的,方便舉辦室外活動。4. 月亮上的旅館——瘋狂酒店
設計者:Hans-Jurgen Rombaut 狀態:藍圖已完成,會在2050年以前實現
也許宇宙空間聽起來更激動人心,但月亮卻更容易讓人產生思鄉和懷舊的情感,所以瘋狂酒店這一概念加上失重的愉快體驗和身處異鄉的感覺絕對會把這種情感發揮到淋漓盡致。設計者Hans-Jurgen Rombaut(來自荷蘭Rotterdam建築學院)對於在2050年以前實現他的夢想非常有信心。
「轟動引擎」(sensation engine——由它的設計者命名)在兩座高160米的斜塔的幫助下可以讓遊客隨意享受失重遊戲帶來的快樂。每座塔都配有淚珠形的居住艙,作為遊客的太空船套房。由月球岩石製成的50厘米厚的外殼以及水保護層可以讓遊客免受月球惡劣環境,包括超低溫,宇宙射線和太陽粒子的侵害。如果這個計劃能實現的話,那麼月球村將最終成為現實。3. 宇宙飛船:明天的奢華酒店 設計者:Igor Pasternak(Worldwide Aeros公司)
狀態:正在籌建中 「太空船號」是一個重400噸的豪華巨型飛船,用來運載乘客。這間會飛的酒店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靠1.4億立方英尺的氦氣,大量的電力,氫燃料推動器和6個渦輪發動機浮於空中。酒店可以承載250位客人,最大飛行速度為174公里每小時,最遠可飛行6,000公里。
CSS的體積為165×244x647英尺,在8,000英尺的空中飛行,內部設有賭場,餐廳和特級套房等等。2. 銀河套房酒店 設計者:來自ADD+ARQUITECTURA的Xavier Claramunt
狀態:即將完工 設計者Xavier Claramunt盡全力吸收一切為這個冒險之夢增色的東西來設計他的銀河套房。酒店共有22個房間,面積為7X4平方米,內部沒有用到任何直線,角或大窗戶。這是世界上同類項目中的第一個,僅次於Robert Bigelow的太空旅館。不同的太空艙分別被用作酒吧,餐廳,接待室等用途。1. 商業空間站太空漫步者:充氣太空酒店 Designer: 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本傑羅宇航公司(Bigelow Aerospace)
地點:地球上空515千米
狀態:將於2015年以前完工
預期花費:50億美元
人均消費:一百萬美元每晚
毫無疑問,總有一天宇宙會成為我們新的棲息地。為了使這一天成為現實,「CSS太空漫步者」的組裝已隨著去年俄羅斯「起源一號」的發射而啟動。這是一個由多個部分組成的聯合體,能量來自太陽能電池,它的充氣和最終成型將在太空中完成。Css可以作為火箭的空間站,在未來還將成為宇宙飛船和月球飛船的的停靠站 。 CSS的體積為1,500.00 m3,質量為100,000 kg,直徑為30.00 m (98.00 ft)。這一計劃將面臨很大的挑戰,無論是充氣技術的測試,還是錯綜復雜的宇宙環境。Css的每個艙殼都有三層保護層和18英寸厚的防護罩(由合成石墨和泡沫組成),來抵禦隕石的撞擊。
② 人類探月探索宇宙的大事記精要!!!!!
據說美國幾次載人登月都發現有神秘力量監控著飛船,航天員還都看見了巨大的UFO,可美國政府沒有公開
③ 什麼車子
柯尼塞格汽車標志含義
柯尼賽格Koenigsegg一詞是「刀鋒」的意思,在國內曾被翻譯為「柯尼賽克」,是瑞典一家汽車公司。它的標志是瑞典皇空軍的標志,為一幽靈圖!所以有「幽靈跑車」之稱。
科尼賽克汽車公司(Koenigsegg Automotive AB)是一家成立於1994年的瑞典小型手工打造。超級跑車製造廠,是由現任的執行總裁克里斯·馮·科尼賽克(Christian von Koenigsegg)發起創立,以製造出全世界最快汽車為主要宗旨。而在實際表現上,該廠的頂級高性能車型Koenigsegg CCR也的確以387.87公里/小時的極速,正式獲得健力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其世界速度最快量產車(World's Fastest Proction Car)的頭銜。
1994年,瑞典一群有汽車工業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優秀設計師和工程師,以克瑞汀·凡·科尼塞格的名字,在瑞典南部安吉荷姆附近成立了這家汽車廠。
目前,這家汽車公司只有30位全職員工和一些兼職人員,不過,他們可以同時進行7輛車的裝配,4輛在前工序,3輛在總裝配間。這30名全職員工中,包括了4名工程師,3名研發人員,4名組裝技師,4名前工序人員,2名發動機裝配工,5名總裝配工,2名倉庫管理人員,以及5名負責公關、營銷、行政和管理的人員。
1997年-- Koenigsegg CC原型車在戛納電影節亮相並受到熱烈追捧。令人滿意的測試結果和戛納電影節期間鋪天蓋地的報道促使Koenigsegg公司決心打造一輛成品車。一款全新的車型由此誕生了。這款車嚴格遵守原型車的基本設計理念,整個底盤採用碳纖維製造。
2001年--銀色量產原型車CUS在巴黎車展驚艷亮相並引起巨大轟動。世界各大汽車雜志對該車爭相報道。美國權威汽車雜志《Car and Driver》對該車進行了一系列試駕後斷言:該車在加速、橫向重力和剎車等重要指標上遠遠超過其競爭對手。
2003年--Koenigsegg對2003年車型CCBS的造型和性能做了重大改進,其中對懸架系統的改進是與世界知名試車手Loris Biccochi共同完成的,他曾試駕過諸多一流品牌汽車,包括蘭博基尼、法拉利和布加迪。英國BBC《Top Gear汽車評測》曾將CCBS譽為有史以來試駕過的最快的跑車。柯尼塞格現在還保持著最強勁的街車《吉尼斯世界記錄》。
④ 宇宙漫步:盤點太空出艙活動之「最」
從1965年至今,人類一共完成了近400次出艙活動,但有些出艙活動值得我們銘記。這里統計並整理了人類完成的11次出艙活動之最。
1
列昂諾夫:首位太空出艙者
1965年3月18日,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阿爾希波維奇·列昂諾夫進行了人類 歷史 上第一次太空出艙。這次艙外活動僅持續了16分鍾。由於航天服限制層沒有做好,航天服在真空環境下變得像皮球一樣鼓,而氣閘艙的口比較小,導致列昂諾夫差點沒能返回艙內。
美國航天員的第一次太空行走發生在列昂諾夫出艙三個月之後的1965年6月3日,愛德華·懷特成為第一位出艙的美國人,艙外活動持續時間21分鍾。冷戰期間,愛德華·懷特在艙外「飛翔」的照片被廣泛宣傳。
2
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出艙活動
1971-1972年期間,阿波羅15、16和17號飛船的乘組人員,在月球返回途中進行了出艙活動。這些出艙活動不僅距離地球遙遠,而且乘員間的協作非常關鍵:一名出艙航天員進行艙外作業,另一名航天員則從氣閘艙探出半個身子協助,同時盡享美麗宇宙。
3
首位無系留繩的太空漫步者
美國航天員布魯斯·麥坎德利斯是世界上第一位無系留繩索太空漫步者。當時,他使用的是噴氣推進式背包,離開「挑戰者號」太空梭約100米後安全返回。
4
第一位在太空騎摩托的人
蘇聯航天員亞歷山大·塞雷布羅夫是世界上第一位駕駛「拯救者」號太空摩托繞「和平」號空間站飛行的人,一共飛行了40分鍾。按規定計劃只出艙一次,但他提出要進行第二次出艙駕駛摩托車,然而指控中心並沒有同意。
目前,曾於1990年先後兩次駕駛太空摩托的是俄羅斯航天員亞力山大·維克多連科,第一次離開「和平」號空間站33米,另一次離開「和平」號空間站45米,於1997年正式退役。
5
時間最短的出艙活動
歷史 上最短的一次出艙活動發生在2014年9月3日,僅僅持續了14分鍾。美國航天員麥克·芬克在艙外作業期間發現氧氣瓶泄露,不得不與搭檔俄羅斯航天員根納季·帕達爾卡提前返回國際空間站。由於當時美國的航天服冷卻系統出現了故障,兩名航天員都身穿俄羅斯「海鷹」航天服。
6
歷時最久的艙外活動
目前為止,最久的一次艙外作業發生在2001年3月11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執行任務期間,當時正值國際空間站建造初期,美國航天員蘇珊·赫爾姆斯和吉姆·沃斯艙外連續作業8小時56分鍾。
而俄羅斯航天員出艙活動時間最長的一次是由亞歷山大·米蘇爾基尼和安東·什卡普列洛夫於2017年9月13日創造,艙外連續作業時間8小時13分鍾。
7
人數最多的一次出艙活動
歷史 上人數最多的一次出艙活動發生在1992年5月13日,共有三名航天員同時在艙外作業。當時,美國的一個衛星IntelsatVI無法進入地球靜止軌道,而是滯留在地球低軌道上,「奮進」號太空梭的主要任務就是捕獲這個偏離軌道的衛星。一共出艙三次,在前兩次出艙活動期間,航天員捕捉不到衛星,無法對其維修,於是,第三次出艙不得不再派一名航天員出來協助。
8
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
歷史 上第一次出艙的女航天員是蘇聯航天員斯維特蘭娜·薩維茨卡婭,1984年7月25日從「禮炮-7」號空間站出艙,艙外作業共進行3小時34分鍾。
9
最為危險的出艙活動
蘇聯最危險的一次出艙活動發生在1990年7月17日,當時,蘇聯航天員阿納托利·索洛維耶夫和亞歷山大·巴蘭丁身穿艙外服從「和平」號空間站來到艙外,主要任務是修復「聯盟」號載人飛船被損壞的絕緣層,但這幾乎搭上了航天員的生命—— 返回時過閘艙門損壞,無法關上 ,於是兩名航天員不得不使用「量子-2」號實驗艙的備用過閘艙返回「和平」號空間站。
美國最危險的一次出艙活動發生在2013年7月16日。 當時,歐洲航天員魯卡·帕爾米塔諾身穿美國航天服出艙兩分鍾後,突然發現頭盔後面漏水 ,而NASA意識到漏水無法被控制,命令兩名航天員立即返回空間站。當盧卡·帕爾米塔諾費力地返回空間站後,他的耳朵和眼睛已經進了水,經過計算,航天服頭盔里積聚了大約2升的水。於是為了調查這次漏水原因,美國航天員數月沒有出艙,最終發現是航天服背包出現了問題,導致了這次漏水事件。經過這次驚險事件後,NASA對航天服進行了改進。
10
出艙次數最多的航天員
俄羅斯航天員安納多利·索羅維耶夫是目前出艙次數最多的人,從1988年至1997年共出艙16次。出艙活動次數最多的女航天員記錄是由美國航天員蘇莉塔·威廉姆斯創造的,共7次。
11
歷史 上最為復雜的出艙活動
歷史 上最為復雜的一次艙外維修發生在2007年11月3日,美國航天員斯科特·帕拉津斯基在機械臂的幫助下,完成歷時7小時19分的太空行走,成功修補了一塊國際空間站太陽能電池板。由於電池板帶電,而且破損點距離工作艙足有半個足球場遠,帕拉金斯基要「走」上近一個小時才到達。英國《泰晤士報》曾評論說這次任務是「美國航天史上最危險的太空行走」。
⑤ 人類探索宇宙的大事件
1、1957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人衛1號。
2、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零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克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鍾,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3、1969年7月20-21日「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首次實現人類踏上月球的理想。
4、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 美國先後發射了旅行者2號和1號探測器,這兩個姊妹探測器沿著兩條不同的軌道飛行。擔負探測太陽系外圍行星的任務。
5、1971年4月19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座空間站禮炮1號,從些載入太空飛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國2008年9月25日發射的「神舟七號飛船」,作為第二階段的第一項實驗,實現了航天員的出艙行走。
6、哈勃空間望遠鏡1989年完成,並於1990年4月25日由太空梭運載升空。
7、機遇號與勇氣號分別於2003年底和2004年初登陸火星。
。。。。。。
⑥ 宇航員穿著太空服,如果身上發癢了,能撓癢癢嗎
宇航員在飛船外進行太空行走時需要宇航服來保護自己,但往往當他們 "全副武裝 "時,即使是最小的不適也會成為宇航員最糟糕的噩夢。例如,當他們感到身體某處發癢時,他們不能像我們平時那樣用手去抓。那麼他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宇航員在離開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梭、國際空間站或其他航天器等加壓設備時必須穿上保護性宇航服。
不過,有網友認為,1.5升的水並不多,還不如喝了它。太空中最大的危險仍然是艙外隕石。就是那些細小的可能是致命的,使宇航員無法返回太空艙。然後是空間碎片。現在它的數量也令人吃驚。國際空間站只有350公里高,而它是一個碎片場。然後是太空中的各種輻射,這對宇航員來說是個壞消息,面對這么多可能的危險,撓癢癢是可以容忍的。但它的頭盔里確實有一個撓癢癢的東西,如果你的鼻子不舒服,你可以蹭一下。
⑦ 邁克爾傑克遜《bad》 mv貴在哪
您好~! 事實上 一個電影值錢 或者是一個MV值錢 不一定取決於電影里炸了多少飛機 炸了多少工廠 或者動用了多少飛機坦克。前期 後期製作都要花錢。MJ的《BAD》收錄了《太空漫步者》《犯罪高手》就是其中的一段 你不是仔細看了嗎? 到最後邁克爾傑克遜化身為一個巨大的機器人 維護了正義..... 這個情節運用了高超的3維技術(至少在當時)是要花錢了 因為當時電腦處理技術不發達 當時是1987年 整個中國都拍不出這樣的效果 運用這個技術會花很多錢吧 還有邁克爾傑克遜找了許多舞蹈演員 人吃馬喂也是錢。
⑧ 求一步3D電影動畫片,探索宇宙的,用的紀錄片手法,里邊有兩個探索型機器人,外形類似海豚,可浮空。
異形星球 Alien Planet,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