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7屆戛納電影節 首映禮英文怎麼說
67屆戛納電影節首映禮:Premiere Ceremony of the 67th Cannes Film Festival。
翻譯來源於網路翻譯,也可通過谷歌翻譯、有道翻譯獲得。該首映禮具體內容可參見中國日報網相關報道。
拓展資料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自開辦以來,戛納國際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准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
參考資料
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Ⅱ 歸來的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獲得者備注2014年4月17日第67屆戛納電影節非競賽特別展映單元《歸來》入圍 2014年7月23日第39屆多倫多電影節非競賽特別展映單元《歸來》入選 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鞏俐入圍 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張慧雯入圍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鄒靜之入圍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陳其鋼獲獎 2014年10月1日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陶經入圍 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華語故事片《歸來》入圍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張藝謀入圍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鞏俐獲獎 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編劇鄒靜之入圍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攝影趙小丁入圍2014年8月31日第12屆長春電影節最佳音樂陳其鋼入圍 2014年12月30日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歸來》獲獎2014年12月30日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編劇鄒靜之獲獎 2014年12月30日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趙小丁獲獎2014年12月30日第六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張慧雯獲獎 2015年3月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4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影片《歸來》入圍 2015年3月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演員鞏俐入圍2015年3月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張慧雯獲獎 2015年4月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獲獎 2015年5月第3屆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歸來》入圍 2015年9月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歸來》獲獎
Ⅲ 有哪些中國人在戛納電影節當過頒獎嘉賓
中國人中頒過獎的只有鞏俐,章子怡,李宇春
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人獲獎情況:
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媽媽》(水墨動畫片)獲得第四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技術獎,成為首部折桂戛納的華語電影。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洩》,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
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2004年張曼玉以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評委會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
自開辦以來,戛納國際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
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准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
Ⅳ 柯南伯格化是什麼
就是說變得和柯南伯格一樣。
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1943年3月15日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加拿大導演、編劇、製作人,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文學專業。
1969年,獨立執導個人首部短片《Stereo》。1975年,執導個人首部長片《毛骨悚然》。1983年,執導恐怖電影《錄像帶謀殺案》,該片獲得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最佳科幻電影獎。1986年,憑借驚悚電影《蒼蠅》入圍第14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
1991年,由其自編自導的犯罪電影《裸體午餐》上映,該片入圍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996年,執導劇情電影《慾望號快車》,該片獲得第4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1999年,執導科幻驚悚電影《感官游戲》,該片獲得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傑出藝術成就獎。
2005年,執導的驚悚電影《暴力史》入圍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7年,執導的驚悚電影《東方的承諾》獲得第32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人民選擇獎-最佳故事片獎。
2011年,執導的劇情電影《危險方法》入圍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4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星圖》上映,該片入圍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8年,大衛·柯南伯格獲得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人物評價:
大衛·柯南伯格的影片是對觀眾承受力的考驗。匪夷所思的情節和光怪陸離的影像令人瞠目結舌,人們習慣據此將他的影片歸為情色片或恐怖片。情節與影像是他被誤讀的根源,但絕非嘩眾取寵的工具,現象背後嚴肅的主題往往令人窒息,只不過是以極端的方式表達出來。
他過往的電影《裸體午餐》《毛骨悚然》《慾望號快車》等不難看出,其本身是一個個性十分突出的導演,他對離奇且有一定魅力的題材十分感興趣。
其電影作品既十分強調感官刺激,同時影片又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關聯。對柯南伯格電影往往有兩個極端化的評價,了解其電影的人評價甚高,而無法看懂其電影的人會感到無法忍受。
Ⅳ 走到盡頭的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名稱提名/獲獎提名/獲獎方2014年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提名《走到盡頭》第51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電影提名《走到盡頭》第51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導演獲獎金成勛第51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編劇提名金成勛第51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男配角提名趙震雄第51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攝影獲獎金泰城第51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剪輯提名金昌柱第51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照明獲獎金京錫第3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電影提名《走到盡頭》第3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提名金成勛第3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男演員提名李善均第3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獲獎趙震雄第3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劇本獲獎金成勛2015年第51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電影提名《走到盡頭》第51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導演獲獎金成勛第51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男主角獲獎李善均第51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男主角獲獎趙震雄第51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劇本提名金成勛(以上參考資料)
Ⅵ 坎皮恩是什麼電影
坎皮恩是一位導演、編劇。
簡·坎皮恩(Jane Campion),1954年4月30日出生於紐西蘭惠靈頓,紐西蘭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人類學、悉尼大學藝術學院繪畫專業。
1982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果皮》,該片獲得第3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1989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甜妹妹》,該片入圍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1990年,執導愛情傳記電影《天使與我同桌》 ,該片獲得第4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993年,自編自導的愛情電影《鋼琴課》獲得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7年,擔任第5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成員。
2007年,拍攝了「慶祝戛納電影節60周年」的3分鍾短片《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同年,擔任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成員 。2009年,執導愛情電影《明亮的星》,該片入圍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2013年,執導懸疑劇《謎湖之巔第一季》,該劇入圍第65屆黃金時段艾美獎最佳迷你劇獎 ;同年,擔任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基金和短片單元」的評委會主席 。2014年,擔任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2019年,執導電視劇《謎湖之巔第二季》。
Ⅶ 2011年5月11日舉行的戛納電影節是第多少屆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2011年5月11日至22日舉行。美國著名演員製片人羅伯特·德尼羅擔任長片評委主席。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為電影節開幕影片。本屆電影節泰倫斯·馬力克 執導的影片《生命之樹》摘得金棕櫚大獎,達內兄弟的《單車男孩》及努里·比格·錫蘭執導的《安納托利亞往事》獲得評委會大獎。讓·杜雅爾丹和克爾斯滕·鄧斯特分別憑借《藝術家》和《憂鬱症》獲最佳男女主角獎。
Ⅷ 世界三個最重要的電影節是什麼
1、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2、金棕櫚獎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棕櫚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榮譽,從1957年開始頒發。前身為"金鴨獎",即"電影節大獎",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金棕櫚獎與金獅獎、金熊獎並稱為電影節三大最高榮譽象徵。
迄今為止,中國電影只有陳凱歌執導的由張國榮、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獲得了該獎。
3、金熊獎和銀熊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名稱威尼斯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