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電影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天

美國電影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天

發布時間:2022-10-06 00:43:19

❶ 為啥國產電影沒有 美國電影高大上呢

中國是不缺好電影的,但是中國電影的起步是比較晚,所以技術上有可能達不到那麼高,中國的國情對於電影的題材和內容也有一定的制約,其他都還好,沒有太大的差距,而且好萊塢的影響力也擺在那裡,想要趕上還要努力。

❷ 如何看待最近歐美電影里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

提問者所謂的「歐美電影」應該是指以好萊塢影片為代表的的商業大片,作為以全球市場為目標的商業電影,其成功與否當然是看票房!2007年至 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40%,預測到2017年中國的電影票房將首次超過美國,2020年可能達到美國市場的兩倍。發展如此迅猛的中國電影票房市場,自然會受到來自歐美商業電影作品的經濟趨附和市場迎合——動畫片《花木蘭》的中國故事,到《2012》中方舟的「中國製造」,從《地心引力》里中的乒乓球拍和天宮空間站,到《火星救援》里中國宇航機構的高風亮節,再到《功夫熊貓》系列的中國場景,以及《鋼鐵俠3》推出「中國特供版」等等。
「中國元素」的走紅,更多情況下是符號化、碎片化的零星借用,而真正值得期待的,是整體性、普遍化的精神融入,是一種文化歸附和價值同化。

❸ 有一部講述中國製造原子彈的電影叫什麼名字來著 想看這些老電影

1、有一部講述中國製造原子彈的電影叫《我和我的祖國》。

2、當初原子彈的威力引起了中國國共兩黨領導人的注意。國民政府就曾在抗戰勝利初期,馬上秘密網羅被俘日本原子彈專家,嘗試研製原子彈;並延聘著名科學家吳大猷、鄭華熾、華羅庚等十餘人,成立「原子能研究委員會」,部署原子彈研製方案,後因內戰而無實質性的進展。去台後,原子彈計劃進展緩慢,又遭到美國制止,最終失敗。1945年時,中共也有研製原子彈的想法,並積極收攏原子物理專家,先後動員了錢學森等回國、動員錢三強等投奔解放區。

❹ 中國電影何時可以超越好萊塢,成為世界頂尖的電影市場

很多人都知道國外的電影總體上做的是比我們國內的電影要好很多,像威曼系列的電影、速度與激情等這些國外的電影都深受我們國人的喜愛。


雖然我們國家的電影在不斷的進步,但是還不乏有一些製作的不好的電影,所以這些製片人導演積極向好的電影學習,爭取將更好的元素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為大家帶來更好的作品。

在我們電影業發展得更好的同時,好萊塢電影也在不斷發展,而我們要超越他們要並非易事,所以要更加的努力向好的方面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爭取早日超越好萊塢。

❺ 就「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談談自己的看法

2009年歲末,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廣東省考察時,強調企業要為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作出更大貢獻。此前,中國商務部門不惜花重金在美國CNN電視台為中國製造打廣告;而在美國主流媒體《時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評選中,「中國工人」作為唯一群體上榜,這一切,使得「中國製造」再次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中國製造」歷經30年風雨兼程,為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過去低成本、薄利潤、高消耗、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結構升級和轉型是中國製造面臨的必然選擇。

在金融危機還未完全走出低谷的當下,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還需跨越哪些障礙?後危機時代,「中國製造」的機會又有哪些?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做客《22度觀察》,為我們評說中國製造。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深圳衛視《22度觀察》,歡迎您的收看。大家知道2009年底胡錦濤同志在廣東考察時提出,要推動中國企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這再次引起我們對「中國創造」這個概念的關注。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的大背景下,「中國創造」凸顯出怎樣的內涵?金融危機又帶給我們哪些新的歷史性機遇?這些問題今天我們請到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先生來回答,讓我們掌聲熱烈歡迎。

【嘉賓介紹】

龍永圖,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

主持人:龍先生,今天我們從「中國製造」開始談起,首先一個小問題,前一段時間特別熱的大片《2012》,您看過嗎?

龍永圖:我沒看過。

主持人:有一個情節,我給您轉述一下,很簡單。就是說到人類世界末日的時候,最後拯救人類的重任是由諾亞方舟承擔的,這個巨大的諾亞方舟是在中國製造的,而且這個方舟上到處都寫明了中國製造的印記。那您聽到這樣一個電影里的細節的時候,您想什麼?

龍永圖:有一定的道理,但稍微誇張了一點,因為實際上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產品,如果它是一個比較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基本上不可能是一個國家製造的。所以他是由全球製造的,就像一架波音飛機一樣,它並不是在美國製造的,它是在全世界幾十多個國家生產的零部件,在美國組裝而造成的。包括一件很簡單的中國襯衫,可以說是在中國加工的,但是它的面料、它的紐扣或者說它的設計可能都在國外的,所以在全球化的時代,你很難說哪件產品是中國製造的。

主持人:但是電影里邊美國科學家特別強調了一句,說這么大一個傢伙,只有在中國才造得出來,這是對我們的一種誇獎嗎?

龍永圖:可能也有人對中國製造有時候會給予太多的詮釋,認為好像現在世界上一切東西都是在中國製造的,但我覺得不能夠講中國製造已經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主持人:您對中國製造有特別清醒的認識,我們來看中國製造背後的中國工人,您肯定知道《時代》周刊評選出2009年年度人物,中國工人作為唯一一個群體上榜,而且是排名亞軍的。評選的理由就是說,中國經濟能夠保八成功,千千萬萬的中國普通工人功不可沒,如此高調地評價中國工人,是不是也在肯定或者贊揚中國製造?

龍永圖:實際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種特點,我們中國是以勞動力的優勢,在全世界的全球競爭當中占據了一個制高點的地位,所以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話,我們整個出口在普遍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我們一些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它的降幅就很低。所以使中國普通工人托起了中國的經濟大船,而中國的經濟大船在全球這次經濟復甦當中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主持人:國內的媒體對《時代》周刊評選結果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是對中國製造業的一個諷刺。

龍永圖:《時代》周刊雜志我看了幾十年,我對很多它的文章我都不以為然,我覺得它這次評論我認為倒是比較客觀的。我們中國改革開放30年,最大的功臣就是中國的農民工,是中國1億5千萬到2億農民工,他們搞了中國沿海的製造業,使我們在整個經濟發展當中得到了第一桶金。

主持人:您一直在提農民工,但是我們知道中國工人群體應該不止包括農民工。

龍永圖:但是農民工是我們改革開放30年出現的新的工人群體,他們是中國工人的一部分,而且是做出重大貢獻的一部分。他們離鄉背井,他們經常一個人,把自己的老婆孩子留在農村,他們常年不能回到家裡面和他們家人團聚,他們就拿到一點很微薄的工資,他們沒有勞動保險、沒有社會保險、沒有任何社會保障,一直到最近我們才開始關注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對他們欠賬很多。

主持人:他們付出代價很大,您認為他們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龍永圖:我認為對他們的回報是不公平的,所以現在要補償他們過去這些年來的損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而且社會保障體系要使他們能夠在全國都能夠通用。如果我們這一代中國人不能對農民工進行補償,我們對不起他們,而且我們也對不起他們的下一代。他們下一代現在已經到城市裡住下來,包括你們深圳住下來了,他們從來沒有在農村待過,也不可能讓他們回到農村去,所以我們必須完全100%的接納他們,把他們作為深圳人接納下來。

主持人:您提到這些,我想真的是說到很多農民工的心坎里頭,但是我也注意到,最近了在互聯網有人在批評您的一個觀點,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理解錯了您的意思?說您在一些電視節目當中提到這樣一個觀點:因為國情所限,血汗工廠這條道路恐怕是經濟落後的國家或者地區謀求發展一個必由之路。

龍永圖:血汗工廠這句話我覺得太血淋淋了,在我們中國,我們不可能允許血汗工廠的存在。但是他們付出的代價我們應該理解,我親自到沿海很多地區的城市去參觀過玩具廠,參觀過那些縫紉廠,在最熱的時候,我看到我們那些農民滿頭大汗,根本沒有空調,電風扇都很少。有一次我參觀完了以後,合資工廠的老闆要請我吃飯,我堅決不吃飯,我說我不能吃這頓飯,我吃了這頓飯我會吐出來的,我說你們好好改善一下你們的勞動條件,真的。

主持人:但是您剛才也說,像這樣一種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或者勞動密集型的工廠恐怕要長時間的存在下去。

龍永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面,中國還不可能脫離製造業,包括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因為我們中國基本的國情,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雖然經濟總量可能很快就要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但是人均GDP還排在全世界一百位以後,所以這就決定了我們中國工業化進程還會很長。另外中國面臨一個重大的任務就是城鎮化這樣一個挑戰,城鎮化的挑戰就是我們每年差不多轉移一千萬農民進城,我們就要為這些轉移出來的農民工創造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而這些農民工大部分是初中文化或者高中文化的水平,甚至更低,所以他們能夠做的工作基本就是勞動密集型的工作,這就是中國的現實。所以我覺得時刻要牢記中國的基本國情,這個基本國情忘記了,我就覺得,就會脫離實際,包括像你們深圳很發達了,但是如果你們沒有農民工,可能你們第二天起來,整個街道都是垃圾,我看你們深圳人驕傲到哪兒去。

【小片:中國製造喊出自己的聲音】

2009年11月23日,一則主題為「中國製造」的30秒廣告亮相美國CNN電視台。該廣告一經播出就引發了西方媒體的紛紛議論,《華爾街日報》認為:這一舉動是中國政府旨在提升「中國製造」形象的一場攻勢。英國《每日電訊報》指出,北京奧運盛世之後,中國政府就謀求提高中國製造業的地位,並注重高科技和創新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需要世界更加信任其品牌。《澳大利亞人》報道評論稱,這則具有魅力、帶有「攻勢」的廣告反映了中國公司的態度和加強與海外公司合作的願望。

中國製造在為世界提供物美價廉商品的同時,也常常越來越深的捲入各種輿論的漩渦,遭遇反傾銷、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諸多阻礙。過去10年,中國一直是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2009年,隨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和不景氣,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和爭端進一步加劇,去年發生「輪胎特保案」引起中美政府高層極大關注,隨後不久,在2009年11月2日-12日的短短10天之內,美國商務部又對中國提起20起貿易救濟案件。最近美國又對中國出口的鋼管徵收最高16%的懲罰性關稅。

有人預測,今年中國製造面臨的貿易摩擦還會呈現出不斷加劇的態勢。那麼,在即將到來的後危機時代,我們該如何發展中國製造?中國商務部門在美國CNN電視台的中國製造廣告究竟又能發揮多大的效力?

主持人:那我們現在看中國製造在最近面對很多問題,比如說反傾銷,歐盟就對我們的鞋繼續徵收反傾銷的關稅,而且像美國等許多國家,以技術壁壘、綠色壁壘、食品安全等等限制我們產品出口,那麼中國製造現在面臨多少問題?

龍永圖: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問題,但不是太大的問題,他們對我們鞋徵收那麼高的關稅,說明他怕我們的鞋,說明我們的鞋價廉物美,他沒有辦法,他只好拿這種違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辦法來對付我們。所以對他們的話,我們只有採取鄙視的辦法,或者把他們告到WTO去。我們就說,那麼你有本事,你們造出同樣的鞋,而且有中國同樣的價格,你們有這個本事嗎?他們沒有這個本事,只好通過行政干預,用政府加稅來解決這問題。

主持人:但是我們也不能只有精神勝利法。

龍永圖:反傾銷的問題應該兩面看,有些時候確實是中國違反了市場經濟的規律,通過我們內部惡性的競爭把價格拚命往下壓,壓到一種不可思議的地位。

主持人:有這種情況。

龍永圖:我們國內很多行業產能過剩,所以自然進行惡性競爭,所以很多反傾銷的問題,問題出在國外,根子在國內。所以我一直再講,解決反傾銷問題,一方面對國外進行交涉,指出他們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另一方面,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在整個生產的過程當中有沒有惡性競爭的問題,有沒有刻意壓低價格、打敗我的對手問題。所以我到溫州去的時候,我訪問了一些鞋廠、訪問了一些打火機廠,他們說我們並不怕外國,我們怕我們的鄰居。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就覺得我們應該很好的進行自省,在這些問題上我們要理性的,不要一搞反傾銷,就覺得是外國人在整我們。另外要看到國外對我們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並沒有傷及我們的筋骨,我們中國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們出口8千6百多億美元,真正遭受到反傾銷或其他貿易措施在102億美元,也不過就是1%多一點,所以對我們整個貿易出口不是主流的東西,但我們不能說因為占的比例很小,只佔1%、2%我們就不重視它,我不是這個意思。而且還要提醒大家,我們也有反人家的傾銷,只不過我們的報紙你們媒體不太報道就是了。

主持人:那我們可以看到,商務部推動四家中國商會在2009年年底在CNN投放了一則中國製造的廣告,您是不是同意這樣一種投放廣告的形式?或者說您覺得這個效果有多大?

龍永圖:我覺得這個廣告的立意是很好的,不是說是「中國製造」,不是在中國製造的,是「和中國一起製造」。我前幾年碰到美國波音飛機全球總裁的時候,他告訴我,他說我們很自豪,在全世界上空飛的5千多架波音飛機當中,有4600多架都有你們中國製造的零部件,它這也是一種廣告。你不要以為波音飛機是我造的,我賣波音飛機賺了很大的錢,你們裡面也做了很大貢獻,他就是用全球化的視野,動員全世界買他的波音飛機,我們也是用這種廣告來說,你買我們的襯衫,買了我們襯衫,並不是中國人賺了錢,也許80%的錢是你們美國人賺去的。

主持人:對,這就是問題,我特別想跟您商榷這一點,比如您的襯衫在中國製造,但在西方的商場里可能會賣100美元到200美元,但是我們真正生產這些襯衫的中國的企業只拿到10美元,甚至更少,這問題不可悲嗎?

龍永圖: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年比較嚴重,現在逐步在解決。過去中國產品吃虧,現在我們很多有名的比如中國的襯衫廠,中國的服裝廠他們在國外開店,試圖把銷售環節的利潤掌握在自己手裡面,有些人在國外設立研發中心,這樣設計也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面,所以這樣就把產業鏈大部分環節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環節,有些環節,全世界飯要煮給大家吃,全部中國人做了,人家吃什麼?總得有國際分工的問題,有些環節做得好我們就用別的。比如你們在北京做節目,不可能深圳把所有人全部搞到這兒來,那個成本太高,這並不說明深圳電視台沒有核心競爭能力,而是說在北京用他們的攝影師更便宜一點。我們要整合全球資源為我們中國服務,這並沒有什麼好丟臉,丟人的事情是你做出來的產品又笨又貴,最後沒人要。

主持人:您提到一個集成創新,這就是您的集成的能力,整合的能力。

龍永圖:現在不在乎你有多少資源,而在於你能整合多少資源。不在於深圳電視台在北京有多少人,而在於你有一個非常好的整合資源的團隊,能夠把北京、天津周圍搞化妝,最好的美工師全部整合起來,創造很好的節目。

主持人:但我們的領導一定是深圳的。

龍永圖:領導也不一定是深圳的,但是賺的錢是深圳拿去了。

主持人:這就夠了。

觀眾1:龍先生,您好。我現在有一個問題,雖然中國可以造大飛機了,但是大飛機的心臟仍舊需要依靠歐洲的技術、法國的技術或者是美國的技術,那我們現在亟待解決的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當中,我們還需要克服哪些困難?謝謝。

龍永圖:美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是美國波音飛機發動機是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並不認為像美國這樣的強大國家,它的自生品裡面某個核心零部件是其他國家生產就感到丟臉,它不是,它是利用全球最好的東西,來打造出自己最有競爭能力的產品。所以一百年以後,中國製造的產品裡面還有外國的零部件、還有外國的原材料,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在我們中國製造產品裡面,我們核心零部件、核心技術太少了一點,我們要逐步提高我們中國核心零部件、核心原材料、核心技術的比例,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主持人:可能老百姓特別關心,您剛才提到波音飛機的例子,為什麼發動機在英國造?什麼時候能在中國造,而不是中國只來造波音飛機的尾翼?

龍永圖:並不是說美國不能造飛機的發動機,它的GM通用也可以造,但他認為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的發動機性能更好,而且成本可能比他們更低,他們就用那個。所以他們在製造的時候,更多考慮成本、質量、全球競爭力,我覺得我們中國也應該這樣子。如果我們什麼時候都考慮到汽車國產化率有多高,比如說一個汽車的國產化率有80%,很自豪,另外一個汽車的國產化率只有50%,但是那個只有50%的汽車的成本,比這個便宜一倍,你說國際上老百姓,包括你,你買哪一個?

主持人:支持國貨。

龍永圖:你不會因為它80%是國貨,花一倍的錢去買它,我相信你不會笨成這樣。

主持人:當我足夠有錢的時候。

【小片】【海外並購能否成為中國創造的捷徑?】

2009年,世界經濟在遭受金融危機的重創後苦苦掙扎。在此背景下,中國的一些企業紛紛到國外進行「海外抄底」,從去年年初中國鋁業(9.86,-0.21,-2.09%)宣布有意注資力拓,到五礦集團收購澳鋅礦公司,到華菱鋼鐵(3.69,-0.08,-2.12%)收購FMG股權,中國企業掀起了資源礦產海外並購的熱潮,隨後,在2009年10月10日,四川騰中重工成功收購悍馬。12月3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公司和香港ATL公司,成功收購了奧地利未來先進復合材料股份公司91.25%的股權。進入新年,吉利又宣布收購福特汽車旗下的沃爾沃品牌。

可以說2009年是一個海外並購年,據統計,2009年全年,中國企業海外並購事件共154起,已成功完成40起,總金額約為1250億元人民幣。

海外並購究竟是盲目的冒險,還是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一大捷徑?先進的技術和品牌能否買來變為中國製造中的創造元素?

主持人:2009年是海外並購非常熱的一年,像我們都知道的比如騰中重工收購悍馬等等,是不是說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會是實現中國創造比較快捷、便捷的途徑?

龍永圖:還是要就事論事,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沒有準備好的海外並購或者海外並購准備並不充分,可能就會失敗。准備充分的,符合市場規律的,也符合自己企業具體條件的,就會成功。今天中午我剛剛和吉利總裁李書福吃飯,他們馬上要購買沃爾沃,他們的行動我非常興奮。

主持人:但是吉利收購沃爾沃很多人認為沒有準備好,說是另一個版本的蛇吞象。

龍永圖:今天李書福告訴我,2002年他就看上沃爾沃了,當時福特從瑞典沃爾沃接過來福特的時候,他們也是看中沃爾沃汽車車型的安全性能、和節能性能。所以今年福特出手把沃爾沃讓給吉利,那是不得已而為之,是在金融危機當中他們受到很大的創傷,他們是忍痛割愛,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這就是非常好的機會。

主持人:但是它從來沒有過高端汽車的生產經驗、管理等等,您憑什麼認定他能夠管理好沃爾沃?

龍永圖:他的管理團隊可以充分利用沃爾沃現有的管理團隊,李書福只不過去當老闆,整個經營管理大部分還是依靠當地沃爾沃的員工,現在在瑞典和比利時的沃爾沃一共有一萬多人,不可能把一萬多人全部解僱,從我們中國送出一萬多人去,除非他瘋了,而且國外法律也不允許他這樣做,還是要依靠當地的管理人員、當地的技術人員來保持沃爾沃高水平、高質量的產品,只不過現在沃爾沃姓中國、姓吉利。

主持人:我不知道您在跟李書福吃飯的時候,您會不會跟他講,以後只要專心經營沃爾沃就行了,吉利品牌就不用管了。

龍永圖:不對,因為沃爾沃和吉利是兩個不同的市場定位的,吉利是低價位的,廣大老百姓消費的。如果吉利今天突然全部做沃爾沃,可能吉利就要垮台,因為吉利在中國的市場優勢在於價位比較低。

主持人:努力向中端發展。

龍永圖:中低端的這個產品,他現在有了沃爾沃,有了高端產品,現在高中低產品他都有了,這樣它的競爭力就會比其他專做低端產品的汽車企業有更大的迴旋餘地。因為隨著中國老百姓生活的提高,更多老百姓今天只買一個吉利或者QQ,它在五年、十年以後將開始買沃爾沃,那時候吉利就不僅僅佔領中國的中低端市場,而且佔領中國的高端市場。

主持人:我們聽聽大家的意見,好不好?

觀眾2:龍先生您好,我們說海外並購往往是前途難測的,比如像聯想這樣的海外並購,看起來當初我們都非常看好它,但是到後來也身陷泥潭。對於海外企業來說,它之所以拋棄這項資產出售,往往因為這項資產效率不夠高,我們把它接過來能不能更好的營運呢?我們並不能進行保證。所以說對於企業來說,更重要是實現一種技術和人才的內部化,那麼您認為,當前中國的企業,有少量企業,比如像華為這樣的企業,它就能較好的實現自己的技術和人才的內生化。您認為對其他更多的企業來說,我們怎樣培養一種企業家精神,使企業家更加關注自己的技術、自己的人才內生,進而增加國家企業的競爭力呢?謝謝。

龍永圖: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講,我覺得一方面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像華為這樣靠內生的機制來創造更多的價值,但是華為也不是關起門來搞的,他也在吸引全球最新的技術,所以我還是贊成以開放的視野,進行全球的並購也好,引進全球的技術也好,或者全球貿易投資也好,我覺得這是唯一的一個出路。這個出路是對大多數企業來講的話,我認為都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主持人:為什麼呢?是因為這個更容易嗎?

龍永圖:因為你只有在更大的平台上整合資源,你才可能在整合資源過程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如果你今天局限在一個很小的地方,比如華為它再有更多的優秀人才,我認為它如果不把它的視野擴大一點,我認為華為不可能存在下去。而且我覺得大家對華為的理解,認為它就是關起門來在搞,不是的,華為是非常開放的。華為在全世界各個地方都在開拓他們的市場,在吸收世界上最好的技術,所以我覺得對華為的發展模式,簡單說完全是靠內生機制可能片面,我認為華為也是在開放環境里發展起來的。

主持人:您是贊同我們更多一些自己發展起來的華為,還是更贊同去多收購一些國外的品牌、別人的品牌?

龍永圖:我覺得在我們中國目前的情況下,當然主要是靠我們自己在本土進行發展,因為我們自己企業經過那麼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發展,我認為更加牢靠一點。海外兼並、收購我們現在經驗並不多,所以我們現在成功的案例也不多,但是我就覺得即便像聯想這樣出現一些困難的兼並案例,我們不要否定,總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這些企業家我們都要鼓勵,不能夠因為出現一點困難,我們就覺得這是失敗的案例,說中國企業不應該搞兼並,不以應該搞收購,還是老老實實關起門搞比較好。如果一點風險都不敢冒的話,那中國企業在海外搞兼並收購就搞不起來。所以我都是採取一種支持的態度,先試一試,無非就是失敗以後,給我們其他企業創造一個經驗教訓,總是要付出一點學費,但這種學費是值得的。

主持人:我們再聽聽其他觀眾朋友。

觀眾3:龍先生,您好。您剛才所說的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那麼有一個途徑是在海外收購,那麼另一個途徑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發揮我們自身的創造能力,這個就涉及到這個人才自身的素質問題。那麼我們有將近一億的農民工,我們在發展路途中,有沒有考慮到要提高這些農民工的素質問題?如果考慮到,您認為會有什麼樣途徑來提高農民工的素質?謝謝。

龍永圖:我認為現在提高農民工素質,現在各級政府都很重視,比如西部地區專門成立農民工培訓中心,他們到東部去發展的時候,首先在當地接受基本的培訓,這樣使他們到沿海地區以後,找到技術含量更高的工作。另外一方面,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工作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變成當地重要的藍領工人甚至技術工人,甚至是工程技術人員。

實際上一個國家的製造水平是不是高,一方面決定於他是不是有高素質的科技人員,高科技的設計人才,也包括他是不是有高水平的藍領工人。這個藍領工人的作用非常大,同樣的設計、同樣的圖紙,如果由不同工人製作可以完全不一樣。為什麼我們中國很多所謂在國內組裝汽車也好或者其他產品也好,零部件全部是國外的,但是到了中國組裝以後,出來的東西和國外質量差很大一截,關鍵是組裝藍領工人技術水平不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這批藍領工人,不要以為我們引進一大批雙博士,所謂深圳創造就出來了,你沒有一批優秀的藍領工人,那深圳創造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我不客氣,就講到這兒。

❻ 中國的國際地位如何看美國電影,很多時候中國製造就代表次品。。。。

中國的國際地位很復雜,因為其實我國是一個飛速發展起來的發展中國家,確實由於各方面的進步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漸豐厚,但這樣急速的發展勢必會對本國造成一些問題和缺陷,正是這些問題和缺陷同時導致著我們不能像其他大國強國一樣有著穩定的國際地位。
其實中國的製造業算是很發達的,你要知道,蘋果手機也是要依賴中國製造的。但中國在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審美水平、技術能力等領域可能有所不足,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中國的東西都不是特別好的這種印象,其實是社會發展階段問題。

❼ 科幻電影2010中為什麼那些官員說諾亞方舟只有在中國才有可能製造啊

當然,首先要說明的是,在《2012》中,「美國」形象無疑還是主角,不僅這場虛擬的「人類末世劫難」的整個拯救過程是「美國」在主導,而且「美國總統」自己拒絕登上各國權貴逃生的現代「方舟」,選擇與他的美國人民同赴死難。但是,筆者以為,在《2012》中,中國形象是正面化了。這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傑克遜等美俄兩個家庭在喜馬拉雅山被中國藏民冒險救助;第二,中國成為這次「拯救人類」的基地,而中國的大集體精神被宣傳為唯一能完成現代「方舟」建造工程的現代精神。

這種轉換有個直接原因,那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在21世紀的國際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這可以在這次抗擊國際金融海嘯中得到證明。中國作用的提升,會滲透到國際活動的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文化領域,它會導致國際社會重新認識和肯定中國文化。具體到《2012》這部電影,它將「中國」形象正面化,與其對中國文化精神的再認識有關。在這個意義上,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發展,應當特別重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國所代表的「東方」也許對於他們還是一塊凈土。中國精神的傳統元素是社會和諧和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尊重歷史等。這些元素是真正的社會凝聚力的要素,而西方現代個人主義精神卻缺少這些元素。應當說,未來世界的福祉是以這種凝聚力在國際社會中的形成為根基的。這是中國的現代集體主義精神對西方社會的有益提示。

所以也就是說,中國文化代表的就是東方文化

❽ 為什麼美國電影特效那麼真,而中國電影特效非常假。

其實,我們把國內這些質量問題歸給演技、製作是錯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們觀眾自己的問題。現在不是沒有演技好的演員,也不是製作團隊做得不好,而是經費投入需要符合觀眾的口味。 如果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 演員(特別是幾個重要角色)不是帥的,不是美的,就算演技再投入、特效在流弊 你們會看?不僅不喜歡看,而且你們還會更噴不是嗎? 中國的演員能不能紅也是根據他她的顏值和他她演得人物定位。比如一些反派設定比較變態、或者正派設定的爛劇情,同樣會影響他的關注度。 我們觀眾都是以顏值、劇情來定論,特效頂多就是覺得好,沒有多少關注。 再加上我們都不尊重版權問題,都想花最少的錢獲取最好的東西。 這才導致國內影視很多片子出現五毛特效。如果全場都是精緻的特效,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知道好的特效2秒鍾時間可能背後需要花一天時間才能制止完成,這樣的人力、財力得不償失。除非觀眾都關注特效真實性、尊重技術創作,而非顏值。 那國內影視肯定都是真正的大製作。
就好比大家看直播,一個什麼才藝都沒有的美女絕對比一個人模狗樣的民間才藝高手粉絲多、禮物多

❾ 為什麼美國的恐怖電影沒有中國的恐怖電影嚇人

美國的恐怖片有一個特點,特別喜歡通過血腥的畫面來凸顯電影的恐怖,而驅魔的過程拿著十字架念念有詞,這對於大部分都不信奉基督教的國人來說,確實容易無感。

所以在看美國恐怖片的時候,雖然會感謝畫面不忍直視,但往往看完就忘了。
美國恐怖片為什麼感覺不嚇人不恐怖 文化差異影響巨大

但假如你看一下泰國、日本的恐怖片,那種恐怖真是讓人「難以釋懷」,一部電影看完了,自己晚上都不敢上廁所。

造成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差異,歐文人信奉基督教,亞洲這邊信奉佛教,所以對於鬼神的理解有著很大的不同,日本泰國的恐怖片是由內而外的,誘發的是我們內心中所害怕的東西;美國的恐怖片是由外而內的,誘發的是恐怖的畫面。
美國恐怖片為什麼感覺不嚇人不恐怖 文化差異影響巨大

所以美國的恐怖片給人的感覺更多是驚悚、血腥,而非真正的恐怖。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古裝電影大奧 瀏覽:906
電影院哪裡能看恐怖片 瀏覽:260
戛納電影節2018假摔女 瀏覽:404
電影吹哨人用哪個app 瀏覽:8
張家輝2016電影 瀏覽:698
一部電影是如何上映的 瀏覽:37
哪些電影看完女友想復合 瀏覽:441
2020印度燒腦高智商電影 瀏覽:63
最感動的動畫電影 瀏覽:386
日本電影缺愛 瀏覽:466
怎麼把ipad里的電影傳到電腦 瀏覽:714
地火視頻大全電影 瀏覽:205
撫順橫店電影城今日放映表撫順 瀏覽:53
著名電影節與獎項 瀏覽:512
周星馳演的搞笑喜劇電影 瀏覽:891
電影推薦超燃科幻 瀏覽:764
日復一日美國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53
高分懸疑復仇電影推薦 瀏覽:863
電影關於愛情的短片 瀏覽:747
西北電影城門票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