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張圖,有個穿著迷彩服的外國男在敬禮的,是什麼電影的啊
出自《兄弟連》
http://ke..com/view/14944.htm
原圖: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D0%D6%B5%DC%C1%AC&in=32221&cl=2&lm=-1&pn=13&rn=1&di=33399968055&ln=2000&fr=bk&fm=bk&fmq=1323327621309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3&-1&di33399968055&objURLhttp%3A%2F%2Fpic.vfvg.com%2F122%2F6.jpg&fromURLhttp%3A%2F%2Fpic.vfvg.com%2F122%2Fread_6.html&W950&H713
2. 敬禮動作,在歐美電影看到男士向女士敬禮時,手在胸前做幾個動作然後彎腰鞠躬,請問誰知道具體動作細節
沒有動作,就是把手放在胸前
3. 謝耳朵經典動作史波克手勢的來源
倫納德·尼莫伊
4. 一部美國片子,和軍人有關的
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這個
片名: 深入敵後/天擊戰線
英文片名: Behind Enemy Lines
IMDB: 0159273
導演: 約翰·摩爾 John Moore
編劇: Jim Thomas
John Thomas
主演: 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大衛·基恩 David Keith
歐文·威爾遜 Owen Wilson
托德·鮑耶斯 Todd Boyce
類型: 戰爭
級別: PG-13(美)13歲以下慎看
片長: 106分鍾
國別: 美國
出品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
上映日期: 2001年11月17日
內容介紹 :
劇情簡介:
有能力、有干勁的年輕上尉克里斯(歐文·威爾遜)出發執行他復員前的最後一次任務。他和隊友兼好友邁克飛越波斯尼亞上空,按慣例進行地面拍照時,不幸被擊落。正在克里斯發出呼救信號時,邁克被塞族秘密軍事領袖殺害了。克里斯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努力向拯救地靠近。路上,他無意中發現了被塞族屠殺的穆族人的大片墓地。他意識到自己和邁克在飛機上一定無意中拍到了這個秘密,這也是他們被擊落、邁克被謀殺的真正原因。
美軍指揮官瑞格特上將(吉恩·哈克曼)希望盡一切力量拯救克里斯,但卻受到北約司令官出於政治考慮的阻撓。時間一點點過去,克里斯的情況越來越危急,瑞格特決定孤注一擲。
■ 幕後
影片首映禮已於11月17日在北島海軍空軍基地舉行。主演歐文·威爾遜很特別地乘坐一架超級大黃蜂艦載戰斗/攻擊機出席了有關活動。觸發《深入敵後》編劇靈感的是一樁真實事件:1995年,美國空軍飛行員Scott O'Grady駕駛的飛機在波斯尼亞被擊落,Scott被成功營救。
5. 看美國電影時有一種敬禮,好像是敬完禮向前一甩,再放下,這是什麼禮
也不是說什麼禮,他們敬禮是看人的。跟將軍還有首長就是那種禮。
6. 美軍飛行員的一個敬禮動作怎麼做的就是手指太陽穴往前一揮。看起來挺帥的 什麼意思怎麼做
敬禮是通過某種特定的姿勢或行動向對方表示致敬的身體動作或類似行為。
美軍在通常敬禮的時候要隨意些或者說個性些,所以有平、豎。。。。。看下《護送錢絲》一類的電影或者是美軍在國家公墓換崗的視頻有不少敬禮的鏡頭。
一、舉手禮
舉手禮的起源已經不可考證,通常有兩種說法,一是古羅馬軍團士兵(或歐洲中世紀參加比武的騎士和武士)舉手作遮擋陽光狀,以表示對上級(或觀看比武的貴婦)的尊敬;一是與握手的用意相同,向對方顯示自己手中沒有武器。不過,比較正確且有根據的說法是:中古時期的歐洲,當騎士在路上交會時,會以右手掀起頭盔,讓對方看清楚自己,以表示尊敬,而這個動作進而演變為後來的舉手禮。
國際上常見的舉手禮方式是右手五指並攏、手掌伸平,舉至右眉或右太陽穴附近位置,然後放下。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國軍隊中,行舉手禮時手掌的方向通常為向下,英國則是手心向前。大多數國家規定,軍人在戴軍帽時才可行舉手禮,但是美國陸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等軍隊規定在穿軍服、不戴軍帽的場合也可以行舉手禮。波蘭軍隊的敬禮方式為右手食指和中指並攏、其他三指握拳。
在法西斯時代的義大利和西班牙,以及納粹德國,法西斯黨徒和黨衛軍的舉手禮方式為右臂平舉,略微上抬,手掌平伸,手心向下。這種敬禮方式被認為是源於古羅馬的舉手禮。
二、注目禮
俄羅斯、中國、美國等國的軍事條令中,規定注目禮為軍事禮節的一種。注目禮主要用於檢閱或儀仗中不便行舉手禮或舉槍禮的士兵。行注目禮時,敬禮者呈立正姿勢,注視受禮者,並目迎目送(通常轉動頭部的角度不超過左右各45度)。俄羅斯軍隊中,敬禮者還要將頭部抬起約30度左右。
7. 電影大黃蜂 約翰塞納跟大黃蜂敬禮 大黃蜂舉起一隻手模仿哪部電影
《早餐俱樂部》
8. 盤點電影《長津湖》令人震撼的三個鏡頭
「准備買水果手機的,看完《長津湖》就不想買了。」
「看了《長津湖》,我兒子說再也不過聖誕節了。」
這是很多網友看完《長津湖》的心聲。還有一部分網友表示不敢看,因為怕忍不住。
70年之後的我們感受都如此心痛,更別提當年那些親身經歷戰爭的人了。
《血戰長津湖》書中提到,中美軍人都不願回憶長津湖之戰,因為這一場血戰太過於殘酷。兩個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間的慘烈交手,讓我們感受到戰爭對人類的傷害是多麼殘酷與無情。
電影真實還原了當年的慘烈,真實詮釋了志願軍的無畏和勇敢對精神。
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美軍海陸空全方位作戰,有飛機、坦克、裝甲車。而志願軍只有單一地面部隊,況且很多武器在極寒的天氣下都無法正常使用。等於說這是一場平面(陸軍)對立體(海陸空三軍)之戰。
在物資補給方面,美軍吃著火雞、火腿、麵包,穿著厚厚的防寒服。而志願軍只有凍硬的土豆,單薄的軍衣,還要在冰天雪地里埋伏。
這是一場力量非常懸殊的戰役,但最後美軍遭受了重創,我們可以想像志願軍們付出的努力。
影片共2小時56分鍾,算是很長的一部電影了,但看完後卻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們好像並不介意它再長點。有網友說直到看完還不想起身,實在太震撼了。
看完還不想起身,這算是我們對一部電影的最高評價了吧。
真正的好電影不需要什麼大美女主角,也不需要跟我們講太多大道理,真實還原當年的經過就足以震撼觀眾。而這部《長津湖》還原度相當高,它不同以往的抗戰片,拍成大勝利、皆大歡喜的結局。
我認為戰爭片不管最後結局如何,多少還是得帶點「沉重」的味道,因為畢竟有很多人犧牲了性命,這才不乏真實性。
而《長津湖》它最後的結局是勝利,但是我們看到其勝利的代價也是相當大的,這就是真實的歷史。這才能讓我們後輩體會到勝利的來之不易。
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下,影片中最震撼我的三個片段。
毛岸英通知吳京飾演的伍千里,說有任務,需要迅速趕往長津湖新興里1100高地。
伍千里問了句:「什麼時候出發?」
毛岸英沉默了大約3秒鍾。
伍千里沒再等什麼,給了指導員一個眼神,然後立馬站起來,果斷而堅定地喊道:「全體都有,五分鍾整理裝備,准備出發。」
那沒有台詞的幾秒鍾,是男子漢們之間神聖的默契,是軍人身上無需多言的使命。
楊根思的鏡頭並不多,但是卻被我們都記住了。
當美軍坦克沖上來時,楊根思(後被封為特等功臣、特級戰斗英雄)大喊誰有手榴彈時,竟然沒有任何人回應他。楊根思一回頭,發現所有的同胞們都已經倒下了。
那一刻,他沒有任何猶豫,抱著炸葯包沖向敵人,最終和敵人同歸於盡。
正是有楊根思這樣的人,這樣的忘我的精神和拼搏意志,勝利才能屬於我們。
這不僅僅是我,應該是所有人都震撼的一個畫面
美軍在撤退途中,一個美國士兵報告長官前方有敵人。美軍長官便下車查看,當時的畫面震撼了這位對手,也震撼了我們每一個人。
一個連的士兵全部被活活凍死,成為壯觀的冰雕連。他們的生命以進攻的姿態永遠定格在那一刻。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還睜大眼睛,保持高度警惕執行任務。電影中的這個鏡頭詮釋得也相當震撼。
當時長津湖區域的氣溫最低達到了零下四十度,極度嚴寒。由於志願軍是從東南沿海緊急抵達朝鮮的,他們身上穿的衣服僅能抵禦華北地區的溫度,所以當年凍死的人數非常多。
影片中有個細節動作。美國軍官看到這些都凍住的士兵,脫帽致敬後說了句:「面對如此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無法戰勝他們。」
這個動作也正呼應了雷排長對新兵伍萬里說得那句:「讓你的敵人瞧得起你,才是真正的硬氣。」
真實歷史上或許沒有這個脫帽敬禮的動作,但是美國人輸得心服口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縱觀世界戰爭史,也只有中國,只有中國的軍人才有這樣的戰斗精神。
志願軍們以超乎人類極限的意志堅持到最後,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徹底粉碎了麥克阿瑟「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狂妄計劃。長津湖戰役也成了朝鮮戰爭的拐點。
電影中的台詞說得很好:「這場戰,如果我們不打,那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我們打完了,他們就不用打了」
此時此刻看此文的我們,正是他們口中的下一代。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幸福。
參考文獻:
《血戰長津湖》
《巨人的較量:抗美援朝高層決策》
9. 有個機器人電影,有一幕是一個男的敬禮,然後一群機器人敬禮,群眾歡呼。。然後從天而降了一個很像奧特曼
你要找的電影名字叫做《鋼鐵俠2》,主人公:托尼
按照你描述的場景來看:美國軍部武器供應商賈斯汀.哈曼因為研製出了新式機器人海、陸、空三軍部隊,而召開了一場武器展覽會,由上校詹姆斯.羅茨身著從托尼那穿來的鋼鐵戰衣帶領三軍機器人向所有觀眾敬禮,其實這時候舞台上所有機器人包括詹姆斯.羅茨上校都已經被托尼的死敵伊凡遠程式控制制,而這時已經得知事情原委的托尼從會場外飛來化解危機
這部影片確實場景震撼,值得一觀!
望樓主採納!
10. 推薦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長津湖之水門橋》講的就是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中在水門橋-一個小片段故事,這個橋的跨度達8.8米,實際情況來說,他並不是一座橋, 而是日本人修建的-一個黃草嶺水電站的水壩。頂壩則是公路運輸,這場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戰爭是最艱苦,最頑強,也是最殘酷的戰斗,就在結束戰斗的那天夜晚,由於連日降雪,黃草嶺地區氣溫突然下降到零下40度。志願軍身穿薄棉衣埋伏於冰天雪地之中,最後戰士們都被凍死成了」冰雕「,雖然這次戰役沒有勝利,但是志願軍的精神令人感到特別的震撼。
1950年11月月底。宋時輪指揮的中國志願軍第9兵團。與美國王牌部隊展開了異常激烈的戰斗,就在中國志願軍戰士們取得了非常大的勝利,就要殲滅美國大名鼎鼎的"北極熊團「時,美軍撤退到古土裡。美軍各個部隊總得的人數達到1.4萬餘人,各種的車輛已經1400多輛,他們要想到達真興里地區,那是要通過兩個地方。一個就是古土裡西南5.6公里的水門橋,另一個就是黃草嶺山谷下2公里"U"行的單車道。
在長津湖戰役發起之時,宋時輪就將目光盯在了黃草林和水門橋的地方。志願軍20軍早就派出偵察營60師的180團,在這一帶地區專門破壞黃草林的鐵路橋,公路橋等交通要道。11 月29日夜,師長鵬飛命令郭榮熙急速去往黃草嶺地區,負責炸毀水門橋,郭榮喜經過緊張的作戰,率領小分隊炸橋成功。不料,美國的工兵部隊能力很強,很快就又建起了一座木橋。郭榮熙在12月4日夜晚,又帶領小分隊。第2次將美國建立的木橋炸毀,可是美國的工兵部隊速度超出了郭榮啟的想像,很快-座簡易的鋼橋又矗立在水門橋上,上級為了完全消滅美軍陸戰1師,又派出了兩個連,進行第3次炸橋任務。12月6日夜晚,郭榮起經過艱苦的作戰,沖破重重關卡,又-次把橋炸飛。但是美國用8架運輸機,經過1000多公里的飛行。又- -次投送架橋的物資在美國的防禦陣地,一天之後, 水門橋又恢復了通行能力。
雖然水門橋被修復,美軍如果想撤退。還要經過黃草嶺"U"形的單車道。但是志願軍早在這里埋伏好了60師180團1營2連,美國經過整整一天的進攻。 黃草嶺1801高地巋然不動,美國陷入了絕境,但特別讓人遺憾的事。就要結束戰斗的那天晚上,因為連連天降大雪。黃草嶺地區氣溫驟然下降到零下40度,戰士們埋伏在冰天雪地里,硬是被凍成了"冰雕連"!12月9日美軍向1081高地發起進攻,出奇的順利,等到他們佔領高地發現,志願軍戰士早已犧牲,都被凍死在了陣地。上,仍然保持著戰斗的姿勢,美國將士也被震撼,紛紛向勇士們敬禮。
戰後,宋時輪向志願軍司令部發去電報。毛主席看到"戰鬥打響之後,該連無一人站起,到打掃戰場時發現,全連幹部,戰士成戰斗隊形,全部凍死在陣地上,細查屍體,無任何傷痕與血跡。"毛主席把帽子摘下來,默哀良久。
這就是《長津湖之水門橋》講述:我們偉大的中國志願軍用最簡陋的裝備,極少量的兵力,憑借著鋼鐵一般的意志, 頑強的戰鬥力,英勇無畏的精神,硬抗美國第一王牌師。差點兒將他們全部殲滅在長津湖。這樣可歌可泣的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