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⑵ 中國有什麼獲得國際大獎電影
1,《雙旗鎮刀客》所獲獎項:第三屆日本夕張國際探險與幻想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雙旗鎮刀客》是由何平執導,高偉、孫海英、王剛等主演的武俠片。影片講述了男孩「孩哥」按照父親遺囑去雙旗鎮娶與自己定過娃娃親的「好妹」時遭遇土匪,最終殺死土匪為民除害的故事。該片於199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火焰山來的鼓手》所獲獎項: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火焰山來的鼓手》是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廣春蘭執導,庫爾班江、阿依努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火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藝術天賦很高的農家孩子被藝術團發現,並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鼓手的故事。
3,《大紅燈籠高高掛》所獲獎項: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4,《秋菊打官司》所獲獎項: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雷恪生、劉佩琦等主演,於1992年8月31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四處上訪,最終訴諸法律的故事。
5,《留守女士》所獲獎項: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節(1992年)最佳影片(金字塔金獎)。
《留守女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1年,主要劇情為:出國熱潮帶來了一大批「留守者「,女主人公乃青是一位丈夫在國外的「留守女士」。一次,她邂逅了一位妻子在國外的出租汽車司機嘉東,他們從相識到相互吸引,直至墜入愛河。
一度乃青從丈夫背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使她從情感封閉中解脫出來。然而,乃青和嘉東間的情愛和海誓山盟,並沒有徹底解決自身的孤獨、困惑、失落和危機。乃青在喪失依附之後,決定去尋找自我的價值。
⑶ 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的榮譽影片的是哪個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上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歌女紅牡丹》是第一部有聲電影,《風雲兒女》被稱為它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而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是《漁光曲》,它獲得了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榮譽獎。三大電影節都獲得了演員榮譽。
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開放,人們長久以來的觀影慾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和滿足。最重要的是今年國內出現了很多口碑不錯的電影,為一舉超越北美市場奠定了基礎。相信經過這一次,我們的電影事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⑷ 中國的電影在世界范圍是什麼水平
我覺得中國電影在世界范圍就是出於一個上升期,沒有特別大的地位。這五部最高水平的中國電影,在全世界影史上也是頂尖的。
霸王別姬,93年戛納金棕櫚讓陳大導演的身上鍍上了一層金,雖然有人說這是他父親指導的。但是這又有什麼關系那?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經典佳片。而金棕櫚也是實至名歸。從影片里我們能看到愛恨情仇,更能看到整個社會的變遷。歷史總是這樣,帶走了時間,把滄桑和思索留給我們。就如程蝶衣的那句「說好一輩子就一輩子,少一天,一分,一秒,都不叫一輩子。」
⑸ 中國有哪些經典電影,可以在國際上排名
一定有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那部電影是由張國榮主演的,非常的經典。在國際上也有影響力,很多人都看過這部經典的中國電影。張國榮版的程蝶衣,深深的留在了我們心中,盡管他已經逝去,但是作品依然留在這世上,讓大家欣賞。這部電影展現了人性的錯亂,電影中,兩個男的和一個女的發生了情感糾紛,讓大家都非常的感動和糾結。
整部電影都在展現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非常的激奮人心。張藝謀也因為這部作品成為了中國電影界的著名導演,有了更好的發展和資源。這些電影都非常的經典,盡管時間會流逝,但是經典永遠不會被忘記。
⑹ 有哪些曾經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影片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⑺ 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如何
國產電影,曾經很輝煌,現在么,因為市場環境不好,因為審查制度問題,所以真的很難出佳作。
舉兩個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
大鬧天宮(如果動畫電影也算電影的話),可以說是直接啟蒙了日本的動畫產業。
影片公映後,在國際上產生巨大轟動,回響非凡,並先後榮獲: ①1963年中國第二屆電影百花獎 ②1962年捷克斯洛伐克第13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③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④1978年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⑤1980年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委員會一等獎 ⑥1982年厄瓜多第五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 ⑦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卧虎藏龍
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四項獎,其他的小獎項就太多了,不一一例舉。
其他的電影,還真挺難舉出例子來。。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有王家衛的幾部也勉勉強強吧。
⑻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成就最高的是哪部電影
在中國電影行業內獲得國際獎項最高的就是《卧虎藏龍》。
三、《卧虎藏龍》這部電影緊緊的抓住了西方人的目光,而這部電影更像是為西方人專門制定的電影,在李慕白和於秀蓮這兩位主人公中,擁有柏拉圖一般的愛情,對話就像是莎士比亞一般,而這一部電影更像是美國的影片,所以說這部電影的最重要的意義並不是李安向外國人展示了很多的中國元素,而是用最恰當的方式讓很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這部電影在中國電影歷史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也是因為這部電影讓中國人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一欄中。
⑼ 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近三十年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
《紅高粱》(1987年),大導演張藝謀的成名作,為中國電影贏得了新時期以來的第一個國際大獎——金熊獎,同時捧紅了國際巨星鞏俐。
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年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2年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1993年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一個都不能少》1999年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⑽ 為什麼中國的片子很少走上國際
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國電影在國際上影響力小。而是世界電影有好萊塢這個巨無霸壓著,大家在國際上影響力都不大。藝術電影你有北野武、黑澤明,我有張國師,《霸王別姬》,他有呂克·貝松然而這嚴格來說都是屬於萬綠叢中一點兒紅,個體的少許優秀和美國整個電影工業來說,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簡單來說。中國電影,品質好的,可能被禁,可以完全申報的,未必有品質。剩下的那些又可以上映,又能夠過審,還可以評選的,自然就少了。說到底,不是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沒有地位,其他領域,很多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