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的好萊塢電影911

美國的好萊塢電影911

發布時間:2023-02-10 17:27:11

❶ 有哪些經典反恐的電影推薦

推薦一部網路不厭的反恐大片,很爽,邊境殺手

這部電影用鏡頭渲染氣氛,從大場景的調度,到女主的心理活動。有考究的室內鏡頭,也有航拍的長鏡頭,構圖和細節結合,精緻而不留痕跡,完美地詮釋著故事背景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動。近鏡頭有情節交代,更多的是從女主的角度,用鏡頭傳遞主人公,在擁有職業冷靜的前提下的惶恐和茫然。紅外熱感測鏡頭,有近景,更有航拍,某一刻如同進入殺戮 游戲 ,而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正是權利擁有者將別人的生死和正義視同 游戲 的悲催現實。殺戮,不會因為參與者消失而消失,就像 游戲 ,有利益在,就會進入下一級闖關。世間,有多少假謀略和正義之名獲取的私利?

在攝影師刻意隱藏血腥的、冷靜冷酷的鏡頭背後,是對正義的質問。何為正義?誰有權利伸張正義?你的正義,是不是對別人的不義?正義與不義,一線之隔,卻有人世間太多的 情感 糾葛,交織著權利和金錢,詮釋的角度太多,答案太多,就等於無解,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還是要說鏡頭,除了開始女主洗澡時,鏡頭里暗紅的血腥,這部充斥著暴力的影片,很難找到血腥和暴力的鏡頭;更多的是暴力實施前,通過鏡頭的角度、鏡頭調度的節奏以及音樂,渲染的、人的壓力、緊張與不安。這樣的鏡頭,冷酷到極致,屌爆了。

《危機13小時》故事取材於真實的事件,在利比亞的領事館發生了一件反美事件,入夜後十名武裝分子進入領事館,發生了暴力沖突。美國大使約翰被派入去保護省下的美國人。

《山》土耳其特種部隊在伊拉克執行任務。蒙太奇手法的運用,頗有蘇聯老電影的味道。很喜歡那種這種反恐戰爭片的場景。

《6 days》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伊朗駐倫敦大使館遭恐怖分子襲擊,SAS與其對抗近六天,第六天最後開始反擊,可以去豆瓣看看,海報賊帥!

奧斯卡提名或者主流電影節獲獎的反恐電影如下:

美國狙擊手(911,伊拉克);孤獨的生還者(阿富汗);逃離德黑蘭(伊朗 美國);獵殺本拉登;拆彈部隊(伊拉克);顫栗93航班(911);慕尼黑(72年奧運會,巴勒斯坦);黑鷹墜落(索馬里)

以後我的主頁也會陸續更新

推薦一部劉青雲主演的《沖鋒隊之怒火街頭》還有一部好萊塢電影《特種部隊之全面反擊》

拆彈部隊,奧斯卡最佳電影。拍攝手法真實,視覺效果很好,切身感受!

去年的戰狼和紅海行動應該都是屬於反恐的。

我來給你說一個經典的吧 逃學威龍

《黑影墜落》

勇闖奪命島,尼古拉斯凱奇經典之作

葫蘆娃,哪吒鬧海,大鬧天宮,都非常經典

❷ 找一部講「9.11」恐怖襲擊的電影

片名:World Trade Center
譯名:<<世貿中心>>
導演:奧立弗·斯通 Oliver Stone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邁克爾·佩納 Michael Pena
瑪吉·吉倫哈爾 Maggie Gyllenhaals
唐納·墨菲 Donna Murphy
類型:劇情/歷史
片長:125分鍾
級別:PG-13(涉及粗魯和性內容的幽默,粗口,毒品內容及簡短的滑稽暴力)
出品:派拉蒙
上映日期:2006年11月9日
觀眾評分:6.7/10 (8,102 votes)
推薦指數:★★★★
2001年9月11日,位於美國紐約的世貿雙子大廈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兩架航班猛然撞向兩座高聳的大樓。爆炸、坍塌接踵而至,紐約市內所有的消防隊員以及警察等都參與到這場驚天動地的大營救當中。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參與營救的人在如此嚴重且危機四伏的災禍面前也時常變成了被救者。許多救險隊員都被困在了轟然而降的廢墟中。其中就包括紐約市港務局的兩位警官約翰·邁克勞林(尼古拉斯·凱奇)和威廉·吉梅諾(邁克爾·佩納)。身處險境的兩人牽動了許許多多的關注,特別是他們的家人,當然還有 其他身處安全境地的救援人員。一方面,是家人和搶救人員通力合作,在積極尋求有效的營救方案,早日救出兩位警員;另一方面,被困廢墟內的兩人,身處在氧氣漸漸稀薄的絕境,想盡一切辦法並憑著自己的堅強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尋找著可能還生的一線希望。然而,所有的恐懼、彷徨、傷心、絕望無不從四面八方甚至從地獄中緩緩襲來。營救與自救在這驚心動魄且頗顯漫長的24小時內同時展開了。廢墟內兩個旺盛的生命在備受煎熬……
影片主演:愈發瘋狂的老凱奇
想必很多國人觀眾都是在上個世紀末的那股強烈的好萊塢動作風之中認識這位面容凝重、眼神深邃的傢伙的,《勇闖奪命島》、《空中監獄》、《變臉》等強勢襲人,《8毫米》、《急速60秒》接踵而至。然而,當始終擺進了新世紀,凱奇的傳統動作之風卻漸漸失去了風采失去了市場。因此,他也開始更多地嘗試略顯溫和且溫情基調的其他類型的劇情片。《火柴男人》、《戰爭之王》以及《天氣預報員》讓尼古拉斯·凱奇有了更多的時間靜下來體會純表演的享受。而在忙碌的2006年,他更是做出了很多「大膽」且全新的嘗試:動畫片《別惹螞蟻》中激情獻聲;《世貿中心》讓他與個性大師奧利弗·斯通有了激情的碰撞;《異教徒》更是讓他繼兩次「吸血鬼之旅」之後的再次恐怖加驚悚的雙重考驗。
然而,愈老愈瘋狂的尼古拉斯·凱奇在進展工作了兩年之後,似乎毫無倦怠之意。次年與後年共接下了八部影片(目前已經公布的)。其中包括,嘗到甜頭的《國家寶藏》續集,頗引人注意的《鬼靈騎士》等。顯然,這位已進不惑之年的「老」動作明星在愛情與家庭的滋潤下愈加散發出無窮的魅力與十足的干勁。
回到本片,凱奇為了能更加形象地表現災難中艱難求生的營救警察角色,特意早早地花時間留起了很鬍子,和搭檔佩納一起吃盡了苦頭,劇組在洛杉磯搭建的影棚里,給兩人的周圍傾倒了無數水泥、磚塊,現場塵土飛揚,被困在20英尺的兩人天天灰頭土臉。凱奇的先期准備工作,除了在形象上力求瘦削滄桑之外,還包括和導演奧利弗·斯通一起走訪當事人,積累資料。在銀幕上叱吒風雲慣了的凱奇,此番再次在平凡角色上挖掘英雄色彩,新意少了一些,好在有很多誠意來補充。
影片幕後:奧利弗·斯通不關心政治
個性導演奧利弗·斯通就已經放話說,《世貿中心》「無關政治」,而是反映更宏大的人性主題。想想曾經轟動一時的邁克·摩爾執導的《華氏9·11》,就以其立場鮮明的立場征服了大洋對岸的戛納。都說在《華氏9·11》中,主演小布希比他任何新聞片中的亮相,都來得「生動」。然而已近中年且為影迷們奉獻過諸如《野戰排》、《刺殺肯尼迪》、《生於七月四日》等多部政治色彩鮮明的影片的老斯通,卻突然對政治漠不關心。並開始弘揚起他一向反感的美利堅式的英雄主義,著實令業內外人士驚訝不已。他的此番選擇顯得異常謹慎。「9·11」雖是美國人心中的一塊沉痛的傷疤,但如果僅僅把它作為一個背景事件,用來宣揚其它災難片同樣可以升華的英雄主義主旋律,顯然有點浪費資源。放棄了深挖掘、放棄了尖銳的奧利弗·斯通徹底轉向了溫和平常地方式去撫慰更多的美國民眾們脆弱的心靈,大打「煽情」牌的套路。
首先,《世貿中心》在前期籌備階段,便做足了和家屬的溝通工作,四位主演通過和故事原型的溝通,在充分把握故事情節細節和角色心態的同時,也得到了他們的首肯。和同樣不談政治、不作政治分析的《93航班》類似,斯通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世貿中心》,講述的是兩個普通的營救人員被困廢墟以後,世貿大廈內外共同的營救活動,世貿被襲後有2600多人喪生,而這兩個人卻幸運地活下來,這顯然是一個「充分探索美國英雄主義」,同時又是立足小人物命運的電影。此外,斯通還保持了對9·11歷史事實的最大程度的尊重,為了保持影片的准確性,他採取了一種最為異端的拍攝方式,即嚴格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拍攝,不止如此,影片在洛杉磯拍攝的最初一個多月里,他還邀請一些9·11倖存者、目擊者等親臨現場監督,務必每個細節都和事實嚴絲合縫。《亞歷山大大帝》在部分史實的處理上普遭人詬病,此次愈發考據狂的斯通,如此謹慎也就情有可原了。對於大眾十分關注的雙子倒塌情節會否重現的問題,斯通在反復權衡後,決定把這一摧毀性畫面通過影片中的電視新聞畫面來展現。同樣地,很多同類題材的影片,在處理這一幕上同樣謹慎行事。《華氏9·11》是用黑屏配以爆炸聲、喧嘩聲和痛苦聲的方式,來間接傳達了又子塔倒塌的慘狀。顯然,《世貿中心》的處理走得純粹是保守路線。
一切跡象表明,「年邁」的奧利弗·斯通雖然著實被安德里亞·貝爾羅夫的劇本深深打動,卻也丟棄很多他自身鮮明的特點。「回歸正途」也好,不關心政治也罷,如此頗具話題性的影片依然值得包括美國人在內的所有世人關注。

❸ 911恐怖襲擊案觀後感500字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前半部分可以描寫對911恐怖襲擊案的看法以及影響,結尾可以寫自己的感受,具體如下:



觀看了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幾千無辜的生命慘遭毀滅,對這一滅絕人性的惡魔行徑,世界輿論同聲譴責,而在中國卻出現了為數眾多的人群為之叫好。

在這一冷酷的事實面前,十分有必要追索其背後潛藏的社會心理原因及其與民族主義思潮的關系。我認為民族主義可分為兩種類型:健康的和病態的。健康的民族主義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病態民族主義是自戀的、向後看的。

健康的民族主義推動一個民族自強,病態的民族主義導致一個民族自戕。病態的民族主義有四特徵:把傷疤當勛章,自戀且排他,眼睛長在後腦勺上,好戰。「911」事件發生後,國內的反映並不都是幸災樂禍的,有一批知識界及其他方面的人士公開發表聲明譴責恐怖主義罪行。

國內頗有影響的報刊如《財經》、《南風窗》、《南方周末》等都發表了譴責恐怖主義的文章。例如,《財經》雜志全體同仁呼籲:面對敵視一切文明一切種族一切社會的邪惡,全世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文明,聯合起來!

《南風窗》雜志的國際問題觀察員寫道:恐怖主義不僅挑戰某個政府,更挑戰了人類社會的基本價值觀。今天是美國人,明天可能是俄羅斯人、法國人、埃及人、巴西人、中國人。在無辜的的亡靈面前,恐怖分子的主義和真理顯得非常狹隘、蒼白、野蠻。「911」事件使全世界有了一個明確的共同敵人:恐怖主義。

反觀那些「叫好者」,卻鮮有署真名發表意見的,談事實講道理的也不多,絕大多數是匿名在網上亂罵一氣。這種對壘分明的現象或許昭示著國人的分野。

雖然不能肯定雙方營壘中的每個人都是民族主義者,但至少他們都自認為是愛國者。分歧在於何謂愛國,愛什麼國,人權與主權孰先孰後,對自由、民主、正義等基本價值取何態度。

最後我認為「健康的民族主義」會主張人權是第一位的價值,人權高於一切;而主張(國家)主權是第一位的價值、主權高於一切的則屬「病態的民族主義」。

閱讀全文

與美國的好萊塢電影911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被困車里的電影 瀏覽:644
美國電影粉豬 瀏覽:502
奧特曼奧特曼大電影2015國語 瀏覽:233
電影網圖美 瀏覽:260
日本里番電影名字 瀏覽:295
怎麼現在看電影都要錢 瀏覽:365
俄羅斯電影女生打架 瀏覽:631
父親們的一天電影在哪裡可以看 瀏覽:189
3d電影團購 瀏覽:200
香港老恐怖片大全電影 瀏覽:969
推薦戶外的電影 瀏覽:15
動漫電影白蛇傳叫什麼名字 瀏覽:522
美劇電影推薦女主特別主動 瀏覽:988
瓊海寶真電影院 瀏覽:980
外國電影推薦妻子生孩子 瀏覽:74
恐怖電影推薦驚悚解說 瀏覽:60
跟活著相似的美國電影 瀏覽:388
囧媽電影推薦 瀏覽:514
國外電影有關心理學破案的 瀏覽:481
聯想電腦看電影突然黑皮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