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2020小金人國際電影節

2020小金人國際電影節

發布時間:2023-03-03 19:13:13

㈠ 國際四大電影節對入選影片都有什麼要求

一、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電影獎項而已,和中國的「華表獎」是一個意思,只是一個本土的電影獎項,但從他沒有「最佳外語片獎」來看他也不是國際性的,而電影節的定義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輯、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隻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

20176eaaccc7cd98d109d21"/>

戛納國際電影節初期,是由各國選送自己的電影來參賽。1972年,總代表莫里斯·貝西(Maurice Bessy),電影節主席法伍爾·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會毅然決定戛納電影節自此將是參賽影片提名的唯一決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圍內提名參賽影片。這個決定標志著一個轉折點,很快被其他的電影節效仿。

㈡ 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金棕櫚大獎最終由「英倫知性導演」肯·洛奇先生的《風吹稻浪》問鼎。這位年屆古稀的老將,在過去幾十年裡,曾與戛納電影節有過數度糾葛,每次均是功敗垂成。雖有兩度評審團獎及一次最佳編劇獎的犒慰,但有口皆碑的電影前輩洛奇先生,與金棕櫚的羈絆卻始終未能了結。今朝笑到最後,老人家終償夙願。
《風吹稻浪》以20世紀20年代英國政府與愛爾蘭之間的沖突為背景,通過三位青年的不同際遇,再現了當地人值此特殊歷史階段的真實經歷。哥哥為「祖國的大一統」,不惜放棄醫生這份極有前途的職業;而弟弟卻全身心投入獨立的革命浪潮,與英國侵略者對抗到底;戰爭的最終代價是親情破滅,除去永恆的創傷,人類一無所獲。
肯·洛奇雖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卻以完全中立的姿態,平靜講述了這樣一出悲劇。雖有被好事娛記質疑「涉嫌叛國」的插曲,但影片一絲不苟的態度和嚴肅寫實的風格,還是讓懇切的攝制初衷與厚重的人文關懷不言自明。
繼去年法國導演邁克爾·漢尼克折桂最佳導演獎後,今年,法蘭西本土勢力再接再厲、更進一步——同樣涉及戰爭內容的電影《弗朗德勒》榮膺評委會大獎。與正面描繪戰爭對人性摧殘的《風吹稻浪》南轅北轍,《弗朗德勒》通過一場絕戀,以戰爭後方為主要著眼點,通過等待離人還鄉的女性無助的心路歷程,闡釋戰爭的殘酷。當歷盡戰火洗禮而完全判若兩人的丈夫再次回到她身邊時,這對情侶才意識到彼此的改變已無法挽回。同樣的悲劇,同樣的反戰,兩項大獎的得主殊途同歸。
在亞洲電影青黃不接的斷檔境地里,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王家衛,以純熟的太極技法,完成了對歐洲電影人的致敬。英國影評界在票選「20世紀十位最偉大導演」時,曾將王家衛排在黑澤明、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等大師之前,墨鏡老王則以「還英國巨匠一個公道」的身體力行,回饋了大不列顛。
至於東道主法國,血脈里沉澱著「來而不往非禮也」祖訓的王老師,自然不會怠慢。盡管《弗朗德勒》的脫穎而出不乏過譽之嫌,但評委會大獎這個名目仍顯得十分靠譜——既對得起高傲的法國人民,又讓挑剔的媒體無法過分指責。福茂先生肯定在偷著樂:邀請老王做客,真乃明智之舉。
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雙贏、乃至多贏,是一項各大電影節或電影獎的不可能的任務。不過,王家衛在這方面算是做得巧奪天工。既然成全了一位大師(肯·洛奇),那麼,另一位該如何安撫呢?
「伊比利亞電影之神」佩德羅·阿莫多瓦執導的《回歸》,獲得最佳編劇和影後兩項大獎。眾所周知,自編自導是阿莫多瓦的招牌動作,當年在奧斯卡上,老瓦斬獲的便是一尊最佳原創劇本的小金人(《對她說》),於是,此番的最佳編劇獎,堪稱順理成章。
但創造了高達3.6的綜合評分(4分滿)的《回歸》,若僅以劇本獎對付,未免草菅人命。所以,影後殊榮便呼之欲出。本來,阿莫多瓦就是女權電影的資深「黨代表」,而《回歸》則迎來了卡門·莫拉、佩內洛普·克魯茲等六位「阿莫多瓦御用女優」的集體回歸,如此千載難逢的良機,與其艱難取捨,不如一蹴而就。何況,歐洲人在並列獲獎方面早就頗有心得——《八美千嬌》在柏林電影節和歐洲電影獎上,實現過「八女同台」的領獎盛況;《時時刻刻》的三代好萊塢演技女星也曾攜手封後柏林。因此,《回歸》的六位女演員重演上述光景,便不足為奇了。
再來看影帝部門。我事前預測的五位候選中,法國演員占據三席:布諾瓦·邁奇梅爾(《查理的意見》)、努里·比格·錫蘭(《氣候》)、薩米·布阿吉亞(《光榮歲月》)。之所以有如是結論,原因在於金棕櫚獎、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獎上,東道主的機會不大(當時沒料到爭議作品《弗朗德勒》「勇奪」評委會大獎),自然要在表演獎上多分些羹。果然,影帝最終由《光榮歲月》的薩米·布阿吉亞等五位男星集體勝出,與《回歸》的六大女優相映成趣,再次證明了歐洲演員的表演水平,以及亞洲導演的操作功力——王家衛將「見者有份」原則發揮得登峰造極,令人感服。
還差誰沒照顧到呢?眾所周知,好萊塢。
墨西哥出品、好萊塢招安的青年才俊——亞歷桑德羅·岡薩萊斯·伊納里圖執導的群戲《通天塔》贏得最佳導演獎。這位出身中美洲的後起之秀,自成名作《愛情是狗娘》起,便擅長以平行故事錯綜交織的形式,通過出場人物間細枝末節的連帶關系,完成支流匯總,令人恍然大悟,進而升華主題、鐫刻人性。
這次的《通天塔》,搭檔上屆戛納最佳編劇獎得主吉列莫·阿里加(《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奉獻了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役所廣司、蓋爾·加西亞·伯納爾四大實力派飆戲的盛宴。無論精妙絕倫的劇本,抑或火花四散的演技,都值得相應獎項的肯定。參考上述分配結果,最好的辦法便是表彰導演伊納里圖。此君完美調度了故事、演員這兩把利刃,使之有力整合,刺向一點,入木三分。
評審團獎的歸屬亦具匠心。《紅色之路》雖是英國電影,但女導演安德里亞·阿諾德卻是奧斯卡獎得主(去年,憑設計精巧的小品《美國異教徒》榮膺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紅色之路》的驚悚題材並不符合戛納的一貫審美,但必須指出,該片是女導演阿諾德講述女性故事的長片處女作。由是,評審團獎選擇《紅色之路》,實際上在歐洲與好萊塢之間、突破與保守之間、男權與女權之間、成就大師與發現新人之間,找到了平衡點。怎麼能讓人不為王家衛喝彩呢!
綜上所述,故事在「多贏」的局面中圓滿謝幕。王家衛主席以優雅、唯美的方式,溫柔、輕巧的手腕,通過獲獎作品的反戰屬性與頒獎方式的多贏策略這兩個方面,構建了「和諧電影節」。換言之,第59屆戛納電影節本身就是一部電影——一部為數不多的王家衛執導的皆大歡喜的作品。

㈢ 世界著名的電影獎項有哪些

  1. 戛納電影節(坎城電影節)金棕櫚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㈣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什麼意思求陳凱歌的資料,詳!

1、金棕櫚獎(Golden Palm)
金棕櫚獎,前身為「金鴨獎」。「金棕櫚獎」乃是戛納電影節至高無上的大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獎杯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這是由於戛納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
必須說明的是,短片單元還有一座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約定俗成的「金棕櫚大獎」,僅指主競賽單元的那枚棕櫚枝(長片)。
金棕櫚難於攻陷的程度毫不亞於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縱觀其歷史,「雙金棕櫚俱樂部」成員僅有五(六)位:弗朗西斯·福德·科波拉(美國)、比爾·奧古斯特(丹麥)、今村昌平(日本)、艾米爾·庫斯圖里卡(塞爾維亞,前南斯拉夫)、達內兄弟(比利時)。(這里計算的「雙金棕櫚」成員,不包括「金棕櫚最佳短片獎」。)
大家耳熟能詳的如:《德州巴黎》(維姆·門德斯)、《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特利爾)、《鋼琴師》(羅曼·波蘭斯基)、《華氏911》(邁克爾·摩爾)等,均為金棕櫚大獎得主。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中文名:陳凱歌別名:陳皚鴿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8月12日職業:導演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主要成就: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希臘塞薩洛尼基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十三屆華表獎代表作品:大閱兵,霸王別姬,風月,荊軻刺秦王,無極

㈤ 63屆戛納電影節出席名單

最佳編劇獎:李滄東《詩》(韓國)

最佳導演獎:馬修·阿馬立克《巡演》(法國)

評審團大獎:夏維爾·畢沃斯《神與人》(法國)

最佳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合法副本》(法國)

一種關注最佳影片:洪常秀《夏夏夏》(韓國)

技術大獎: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美錯》

一種關注費比西獎:保羅·阿德里安《艾格絲·柯西斯》

評委會大獎:馬哈曼特-薩雷·哈隆《尖叫的男人》(法國/比利時/查德)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泰國)

一種關注最佳女演員獎:Victoria Raposo、Adela Sanchez、Eva Bianco《唇》

最佳男演員:賈維爾·巴登《美錯》(西班牙)、埃里奧·傑曼諾《我們的生活》(義大利/法國)

㈥ 奧斯卡最高獎項是什麼

問題一:奧斯卡最高獎項是什麼獎 其實奧斯卡每個獎都代表各個方向的的佼佼者~但是最佳影片是代表所有方向的的優勝者~

問題二:世界電影獎中最高獎項是什麼? 世界電影節很多,獎項也很多,沒法評誰高誰低!除了奧斯卡還有
1、柏林國際電影節2、戛納國際電影節3、威尼斯國際電影節4、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5、莫斯科國際電影節6、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7、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8、東京國際電影節9、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 10、開羅國際電影節11、洛迦諾國際電影節12、上海國際電影節(1994年認證承認) 13、北京國際電影節(2012年認證承認)

問題三:奧斯卡是世界最著名的電影獎項嗎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官方網站:festival-cannes/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官方網站:berlinale.de/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官方網站:labiennale/en/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官方網站:sansebastianfestival/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官方網站:tiff-jp/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官方網站:miff.ru/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官方網站:iffkv.cz/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官方......>>

問題四:電影演員的獎項有多少種?分別是哪些?從最高排給我謝謝!還有影片的獎項,比如奧斯卡獎! 中國的.內地:金雞獎(專業)百花(觀眾)華表( *** ).香港:金像獎(專業)金紫金獎(香港 *** ).台灣:金馬獎(專業)亞太影展(亞太地區) ..國際的(包括中國最著名的).大陸:金雞獎 .香港:香港電影金像獎 .台灣:金馬獎 .美國:奧斯卡獎、金球獎 .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韓國釜山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嘎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東京電影節(金麒麟獎)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奧斯卡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問題五:電影最高獎項是什麼獎? 商業性的肯定是奧斯卡獎
藝術性的最高獎是戛納金棕櫚獎、柏林金熊獎、威尼斯金獅獎

問題六:世界電影獎中最高獎項是 樓主: 您好,・世界最高獎項是 奧斯卡。而奧斯卡又分為:最佳影片獎(Best Picture)――1928年至今
最佳導演獎(Best Directing)――1928年至今
最佳男主角獎(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1928年至今
最佳女主角獎(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1928年至今
最佳男配角獎(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1936年至今
最佳女配角獎(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1936年至今
最佳原創劇本獎(Original Screenplay)――1940年至今
最佳改編劇本獎(Adapted Screenplay)――1928年至今
最佳藝術指導獎(Best Art Direction/Interior or Set Decoration)――1928年至今
最佳攝影獎(Best Cinematography)――1928年至今
最佳視覺效果獎(Visual Effects)――1963年至今
最佳剪輯獎(Film Editing)――1935年至今
最佳原創音樂獎(Original Score)――1934年至今
最佳歌曲獎(Best Song)――1934年至今
最佳音效獎(Sound/Sound Mixing)――1930年至今
最佳音效剪輯獎(Sound Editing/Sound Effects Editing/Sound Effects)――1963年至今
最佳服裝設計獎(Costume Design)――1948年至今
最佳化妝獎(Makeup)――1981年至今
科技成果獎(Scientific or Technical Awards)――1931年至今
最佳動畫長片獎(Best Animated Feature)――2001年至今
最佳動畫短片獎(Animated Short Film)――1931年至今
最佳實景短片獎(Live Action Short Film)
最佳紀錄長片獎(Documentary Feature)――1942年至今
最佳紀錄短片獎(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1941年至今
最佳外語片獎(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1957年至今
特別獎項
終身成就獎(Academy Honorary Award)――1928年至今
俄文・撒爾伯格紀念獎(The Irving G. Salberg Memorial Award)――1938年至今
吉恩・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The 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1956年至今
特別成就獎(視覺效果和音響)(Academy 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1972年至今
科技成果獎(Academy Award, Scientific or Technical)――1931年至今
戈登・E・索耶獎(Gordon E. Sawyer Award)
等等一些,・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問題七:全球音樂的最高獎項是什麼?(和奧斯卡獎一個級別的) 格萊美音樂大獎(GRAMMY )雖然是美國主辦的但卻是世界音樂的最高榮譽,它是美國國家錄音與科學學會(The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 Science)舉行的一個年度大型音樂評獎活動。格萊美獎被譽為「音樂界奧斯卡」。

問題八:,奧斯卡 是電影的最高獎嗎? 「奧斯卡金像獎」的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27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半個多世紀來一直享有盛譽。它不僅反映美國電影藝術的發展進程和成就,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1927年5月,美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萊塢發起組織一個「非贏利組織」,定名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 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為A.M.P.A.S.)它的宗旨是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的進步。學院決定對優秀電影工作者的顯著成就給予表彰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丹),1931年後「學院獎」逐漸被其通俗叫法「奧斯卡金像獎」所代替,現在其正式名稱已鮮為人知。
所以說,奧斯卡是美國人設立的唄,所以說都是美國電影拿獎。
再說,美國電影不是做的最大的嗎,拳頭大的說話啊。
雖說奧斯卡也有最佳外語片,而且此競爭也很激烈,但是對於奧斯卡來說,最佳外語片也是雞肋獎項了。

問題九:奧斯卡什麼獎項最有影響力? 奧斯卡金像獎,簡稱奧斯卡獎,也即學院獎(Academy Award),由有「好萊塢之王」之稱的米高梅電影公司創始人梅耶(Louis B. Mayer)發起成立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頒發。

奧斯卡獎項很多,例如:①最佳影片、②最佳男演員、③最佳女演員、④最佳導演、⑤最佳編劇、⑥最佳攝影、⑦最佳美術設計等。成就獎:成就獎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樂、最佳剪輯、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短片、最佳紀錄片、最佳外國語影片等。特別獎:特別獎則有榮譽獎、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科技成果獎和特別成就獎。

但是一個影片中五個最重要獎項是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編劇、男主角、女主角)

最具影響的為最佳影片獎,而最佳男女角獎屬表演主獎,獲獎人有「影帝」與「影後」之稱,是男女演員們嚮往的殊榮。

問題十:世界電影最大的獎項是什麼? 奧斯卡 是目前世界電影界公認的最權威 ,影響力最大的獎項。它的獎杯就是」奧斯卡 小金人「
奧斯卡 與 歐洲三大電影節的獎項 被視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也就是:
奧斯卡金像獎
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的 金熊獎
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的 金棕櫚獎
威尼斯電影節的 金獅獎
目前我國導演張藝謀還差一座小金人就集齊了
台灣導演李安已經集齊了

㈦ 奧斯卡的小金人到底有多少金子!

再過幾天

美國時間2月26日

那場華麗麗、亮瞎眼的全球盛宴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典禮

就要盛大開場了

藝術、時尚、名利場

從頭發絲到腳後跟的商業元素

讓全球狂熱粉絲為這場盛宴一次次買單

且瘋此不疲

奧斯卡

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金像獎」的正式名稱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英文縮寫為AA,1928年設立,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奧斯卡的這座小金人

身高13.5英寸

重達3.9千克

早期為錫銅合金

(錫佔92.5%,銅佔7.5%)

外敷金箔

現在為錫、銨合金

磨光後敷10K金箔

然後精磨

外面再敷24K金箔

最外層塗發光漆

就是這么一小丟丟的金子

為什麼

一直是全世界電影從業者

趨之若鶩的終極夢想

更是中國電影從業者的難圓之夢

因為他超值的含金量

名望、成就與地位

注意啦

!!!

奧斯卡設立於1928年

可大家知道嗎

我們中國1905年

就已經誕生了

中國第一部黑白電影

《定軍山》

《定軍山》劇照

圖片來自網路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 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 祝壽,拍攝了一段時長30分鍾,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

這意味著什麼呢?

比誕生於1895年的世界上第一部

時長僅一分鍾的「電影」

《工廠的大門》

僅晚十年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工廠的大門》

圖片來自網路

世界第一部電影《工廠的大門》

1895年由當時法國的攝影師路易-盧米埃爾在巴黎卡布辛格大咖啡館首映的片長僅一分鍾的一部宣傳片《工廠的大門》,表現當時法國里昂盧米埃爾工廠放工時的情景。

我們不無偏心卻又公正地說

中國電影一誕生

血液里就流淌著

中國藝術精粹——京劇的基因

那藝術水準

老高啦!

2005年紀念《定軍山》發行的郵票

《定軍山》主角譚鑫培

一直被尊為京劇界鼻祖

其所創唱法世稱「譚派」

且行內有「無腔不學譚」之說

《定軍山》以三國時期定軍山之戰

老黃忠刀劈夏侯淵入戲

傳承至今

清康熙 五彩轅門射戟圖筆筒

觀復博物館藏

《三國演義》等四大名著IP從古開發至今

電影、電視、戲曲、游戲無所不涵蓋

非但是富甲一方

是不是也要申請設立個

奧斯卡最佳IP獎呢

國粹京劇

京劇的前身是徽劇,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還有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說到京劇

除了譚鑫培先生

我們最熟悉的泰斗級人物

就是梅派創始人「梅蘭芳」啦

《同光十三絕》

圖片來自網路

工筆寫生戲畫像《同光十三絕》

由晚清畫師沈蓉圃繪制於清光緒年間

該畫繪有老生、武生、小生、

青衣、花旦、老旦、丑角

均是畫家選擇的清代同治、光緒年間

徽調、崑腔的徽班進京後揚名的

13位著名京劇演員

曾為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的傳家之寶

梅先生去世後

該畫被梅家獻給了國家

民國 白銅蓋印京劇名旦梅蘭芳照墨盒

觀復博物館藏

民國 白銅蓋印京劇名旦程硯秋照墨盒

觀復博物館藏

梅蘭芳先生經典京劇選段《貴妃醉酒》

不知令古今多少戲迷入戲成痴

清康熙 五彩貴妃醉酒棒槌瓶

觀復博物館藏

以至昔日「香港天王」

已故香港男演員「哥哥」張國榮

在電影《霸王別姬》中

雌雄難辨

人戲不分

塑造出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瘋子」

程蝶衣

」哥哥」的程蝶衣模仿梅先生身段

惟妙惟肖

不知是「程蝶衣」成就了哥哥

還是「哥哥」成就了程蝶衣

電影《霸王別姬》於1993年榮獲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

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

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影片

標志著中國電影在世界舞台上

達到的一個高度

梅蘭芳先生《貴妃醉酒》

圖片來自網路

大家發現了沒有

這依舊是以國粹京劇作為電影背景

斬獲國際大獎的作品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

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左

傑瑞德·萊托(Jared Leto)右

奧斯卡典禮

雖然濃濃都是商業元素

但是每一屆的獎項得主為了藝術也都是

實至名歸的「不瘋魔不成活」

馬修·麥康納與傑瑞德·萊托

原本兩枚文藝大帥哥

為了小金人

在影片《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中

一個將自己「摧殘」成「紙片人」

一個亦真亦假地扮成「異裝癖」

終於抱得小金人歸

最勵志的奧斯卡「陪跑帝」小李子

從昔日的童星小正太

再到萬人迷小鮮肉

最終熬成大叔也未能斬獲小金人

最後不得不遵循奧斯卡的「得獎潛規則」

「自殘「

在《荒野獵人》中把自己搞得

面目全非、血肉模糊

最終才熬成奧斯卡影帝

到此

大家表誤解

不是說我們非要爭個外國獎

才能證明自己藝術的地位

藝術從來沒有國界

更沒有名次或第一

而屬唯一

所以中外優秀藝術家

都靠著一份「戲比天大」的較真兒

成全了自己、成就了藝術

因此

在一輩輩老藝術家的孜孜傳承下

中國戲曲流傳千年

從宮廷到文苑

從市井到鄉村

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若演好自編自導自演的

這出「獨角戲」

你我才是最大的贏家

才能贏得人生的金杯

閱讀全文

與2020小金人國際電影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電影冰上的花 瀏覽:598
泰國電影耳光劇情 瀏覽:44
美國夫人是電影還是電視劇 瀏覽:988
巴拉特印度電影2018 瀏覽:566
私人洗頭房日本電影 瀏覽:874
抖音里很多周星馳電影音樂 瀏覽:996
推理電影推薦古代 瀏覽:401
電影之美國惡霸 瀏覽:958
童話故事電影有哪些灰姑娘 瀏覽:57
蘋果電影怎麼導出到電腦上嗎 瀏覽:830
電影黑白記憶哪裡可以下載 瀏覽:11
電影碰上愛情 瀏覽:324
我的女兒韓國電影 瀏覽:700
鳥人電影2015 瀏覽:53
潛艇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6
周星馳經典電影人物頭像 瀏覽:414
如何評價羅馬假日電影 瀏覽:573
韓國電影李彩覃 瀏覽:909
日本電影菲律賓 瀏覽:257
美國蟲災電影推薦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