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美國電影講一個老人在老伴死了之後橫跨整個美國去看自己的孩子
天倫之旅
本片講述西西里島一個喪妻多年的退休工人到義大利大城市去鄭沖耐看望四個各有自己事業的兒子,這次旅行描繪了當時義大利社會風情與家庭親情。
主人翁斯庫羅退休後判耐決定去探望他多年未見的孩子們,共聚天倫。但這次旅行讓他百感交集:他寄予厚望的四個孩子均一事無成,更讓人傷心的是,其中一個更在不久前意外身亡。孩子們用大大小小的謊言試圖安慰父親,而父親則在妻子的墳前訴說著「大家一喊春切都好」。
⑵ 求一部美國親情片名字,講述的是一個美國老頭,妻子去世,兒女分散在美國各地,他去看望兒女們的各種際遇
《天倫之旅》:故事翻拍自1990年的同名影片,主人公是一位鰥夫,他在妻子去世後,決定去探望多年未見的孩子們,共聚天倫。但這次旅行讓他百感交集:他所寄予厚望的孩子們各有各的煩惱,過的並不如意。孩子們試圖撒謊以安慰父親,而父親則在妻子的墳前訴說著「大家一切都好」。
⑶ 國外一部老電影 一位老人為到異國看望孫子而學習英文 挺感人的一部電影 忘記名字了有誰知道的告知一下
是2012年上映的《孫子從美國來》吧?
老楊頭(羅京民 飾)是陝西華縣一名獨居老藝人,家中珍藏著表演皮影戲的全套行當。一天,離家多年的兒子突然領回了洋女友和洋孫子布魯克斯(丁佳明 飾)。觀念受到沖擊的老楊頭還未回過神來,兒子和女友又因要遠赴可可西里工作而匆忙將布魯克斯託付給了自己。措手不及的老楊頭只得生澀的充當起洋孫子的看護人,爺孫倆時常因東西方文化差異和語言不通發生沖突。
為了讓布魯克斯喝到鮮牛奶,老楊頭找上了養奶牛的鄉文化站王站長(劉天佐 飾)。正醞釀開班傳承皮影戲的王站長借機力邀老楊頭復出。在王站長不懈的游說和布魯克斯的影響下,老楊頭的皮影班終於成功開授,他與布魯克斯之間也因為皮影戲這種獨特溫馨的溝通方式變得親密無間。
⑷ 一部歐美電影,有關老人與小男孩,發生在老人院的。名字叫什麼
能再具體一點嗎
是不是小男孩出生就像個老頭,少年時候就像個老人的摸樣,慢慢長大越長越年輕,老年就長成一個小孩,最後變成寶寶,然後死去。
中文名:返老還童
外文名: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其它譯名:本傑明·巴頓奇事、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台)、奇幻逆緣(港)
出品時間:2008
製片地區:美國
導演:大衛·芬奇
編劇: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類型:奇幻,文藝,劇情,愛情
主演: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蒂爾達·斯文頓
片長:159 min
上映時間:2008年12月25日(美國)
分級:USA:PG-13
對白語言:英語,俄語色彩:彩色imdb編碼:tt0421715
IMDb評分:7.9/10 198,253 votes幅 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⑸ 一部美國電影:一老太太到美國拜訪女兒,認識了個美國老頭,雖然語言不通
導演:黃蜀芹
編劇:高力力
主演:方青卓
哈里遜·揚 吳大維
於 慧
出品:上海電影製片廠
上海嘉禾影視公司出品
內容簡介:
中國姥姥第一次來美國探望女兒,剛下飛機,遇上了陌生卻很熱情的美國老人弗蘭克。弗蘭克帶姥姥來到咖啡館,那兒正在舉行抗議拆除咖啡館的簽名活動,而姥姥卻以為是在搞店慶,便熱誠地在簽名板上簽字,此時,粗裂她的女兒妮子與其丈夫大維聞訊趕來,他們怒斥弗蘭克綁架姥姥。姥姥這才明白談凳敏,原來弗蘭克是女婿家的隔壁鄰居,她參加的簽名活動,針對的正是自家的女婿。
PS:這部電影最初是為趙麗蓉老師准備的,男主角原本准備請趙含枝老師的偶像格里高利派克的。
面對家人的責怪,滿懷歉疚的姥姥前往咖啡館,想悄悄擦掉自己在簽字板上的簽名,善解人意的弗蘭克主動幫她抹去簽名,姥姥十分感激,於是便開始了與弗蘭克的交往……
⑹ 問一個美國電影講一個老人和一個孩子的故事
《天使的約定》
⑺ 有一部美國電影,是主人公的媽媽生病了他去看望。路上遇到各種恐怖的景物其實都是源自自己心裡
你說的應該是騎彈飛行,本片由美國著名驚悚小說家斯蒂芬金的小說改編而成。個人覺得此片很一般,如果你喜歡可以去找斯蒂芬 金的小說看,他的小說在美國很受歡迎的。
騎彈飛行 Riding the Bullet (2004)
導演: 米克·加里斯
編劇: 米克·加里斯 / 斯蒂芬·金
主演: 喬納森·傑克遜 / 大衛·阿奎特 / 克里夫·羅伯遜 / 芭芭拉·赫希 / 埃麗卡·克里斯滕森
類型: 驚悚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德國 / 加拿大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4-10-15
片長: USA: 98 分鍾 / Argentina: 98 分鍾
又名: 死亡子彈
故事發生在1969年的一個冬天,女友的意外死亡讓艾倫(喬納森·傑克遜 Jonathan Jackson 飾)陷入了無盡的悲痛和恐懼之中去,經過漫長的時間洗禮和好友潔西卡的(埃麗卡·克里斯滕森 Erika Christensen 飾)耐心勸說,艾倫內心的痛苦才略有減輕。就在艾倫的心情慢慢恢復的節骨眼上,母親受傷彌留的消息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為了能夠見母親最後一面,艾倫毫不猶豫的踏上了前往路易斯通醫院的旅途。
在路上,艾倫搭上了一輛便車,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駕駛此車的農夫喬治(大衛·阿奎特 David Arquette 飾),其真實身份竟然是殘酷嗜血的死神。為了能夠順利到達終點,艾倫必須機智應對喬治所拋出的一連串尖刻的提問,這些問題無一不與艾倫內心的陰暗面緊緊相連。在光明和黑暗之間,在生存和死亡之間,艾倫必須做出抉擇。
⑻ 一個美國老人開拖拉機去看朋友是什麼電影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影片講述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得知自己的兄弟得了重病後開著自己的老式割草機去300英里外看望他的故事。
⑼ 三個字的電影,一個小男孩和一個老人,小男孩還喜歡一個小女孩,美國的
亞特蘭蒂斯之心 Hearts in Atlantis (2001)
又名: 勿忘我
故事發生在1962年,那年鮑比(安頓·葉爾金)剛好11歲,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現在他跟著刻薄、自私的媽媽伊麗莎白(霍普·戴維斯)一起生活,生日那天,媽媽沒有送給他夢寐以求的自行車,而是一張免費的圖書卡——這就是媽媽送給他的生日禮物。鮑比傷透了心,媽媽可以三天兩頭地給自己買各種漂亮衣服穿,卻不願意花錢滿足兒子一個小小的願望。不過,一個神秘房客的到來,使鮑比的願望不再那麼渺茫了。
這個租住他家閣樓的怪老頭名叫泰德(安東尼·霍普金斯),他答應每個星期給鮑比一美分,條件是每天為他讀報紙,因為他的眼睛不好。鮑比為了夢中的自行車欣然接受了這個交易。雖然包括鮑比媽媽在內的一些大人都對這個怪老頭心存芥蒂,但鮑比卻和他相處得很融洽。在泰德那裡,鮑比得到了知識、勇氣、友誼以及其他很多能夠使他成長為一個男子漢的東西,而且,在泰德的幫助下,鮑比還擺脫了一群總是欺負他和薩利的大孩子,贏得了凱洛爾的好感。在鮑比的情感世界裡,泰德也許已經填補了父親留下的空白......
⑽ 一部關於一個老頭和孩子度過生命最後一天的外國電影
老人與海
1.世界名著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 – 1961)
《老人與海》,美國作家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徵性的小說。主人公聖地亞哥是一位老魚夫,他經過重重艱險,捕獲了「一條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馬林魚」,但這條大馬林魚卻被鯊魚蠶食光了,聖地亞哥只拖回了一副魚的骨架。
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獲獎之作就是《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是根據一位古巴漁夫的真實經歷創作的,以攝象機般的寫實手法記錄了桑提阿果老人捕魚的全過程,塑造了一個在重壓下仍然保持優雅風度、在精神上永遠不可戰勝的老人形象。這部小說創下了人類出版史上空前絕後的一個紀錄:48小時售出530萬冊! 作品在當年就獲得了普利策獎,兩年後又獲得了諾貝爾獎。
該書出版僅48小時就銷量驚人,當年獲得了普利策文學獎。1954年,因為海明威"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海明威又獲諾貝爾文學獎。"每一句話和每一段落,都要盡量寫得簡潔。"這是海明威寫作的信條之一,這使得他的作品改編成電影的數量比任何其他一位獲獎者都多。當他被宣布為當年的普利策文學獎得主時,評論界一致稱好。"人可以被毀滅,卻不可以被戰勝。"海明威在《老人與海》里所說的話,不僅打動了讀者,也征服了評論者。
小說以寫實手法展現了捕魚老人聖地亞哥在重壓下仍保持的優雅風度,這種精神上永遠不可戰勝者成為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硬漢"形象之一。對於《老人與海》這本被譯成幾十種文字的作品, 海明威自己認為 "是這一輩子所能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故事梗概
桑提阿果是古巴的一個老漁夫,他年輕時非常出色,強健有力,他曾經和一個黑人比賽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後終於戰勝了對手。到了晚年,他的經歷和反應都不如從前,老婆死後,他一個人孤獨地住在海邊簡陋的小茅棚里。
有一段時間,老漁夫獨自乘小船打魚,他接連打了84天,但一條魚也沒有捕到。本來一個叫曼諾林的男孩子總是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曼諾林的父母認為老頭悖運,吩咐孩子搭另一條船出海,果然第一個星期就捕到三條好魚。孩子每次見到老頭每天空船而歸,心裡非常難受,總要幫他拿拿東西。
桑提阿果瘦削憔悴,後頸滿是皺紋,臉上長著疙瘩,但他的雙眼象海水一樣湛藍,毫無沮喪之色。他和孩子是忘年交。老頭教會孩子捕魚,因為孩子很愛他。村裡很多打魚的人都因為老頭捉不到魚拿他開玩笑,但是在曼諾林的眼裡,老頭是最好的漁夫。他們打魚不但是為了掙錢,而是把它看作共同愛好的事業。孩子為老頭准備飯菜,跟他一起評論壘球賽。老頭特別崇拜壘球好手狄馬吉奧。他是漁民的兒子,腳跟上雖長有骨剌,但打起球來生龍活虎。老頭認變自己已經年邁,體力不比壯年,但他懂得許多捕魚的訣竅,而且決心很大,因此他仍是個好漁夫。
老人和孩子相約第二天,也就是第85天一早一起出海。當晚老頭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少年當水手時遠航非洲見到在海灘上嬉戲的獅子。醒後他踏著月光去叫醒孩子,兩人分乘兩條船,出港後各自駛向自己選擇的海面。
天還沒有亮,老頭已經放下魚餌。魚餌的肚子里包著魚鉤的把子,魚鉤的突出部分都裹著新鮮的沙丁魚。 魚餌香氣四溢,味道鮮美。
正當桑提亞哥目不轉睛地望著釣絲的時候,他看見露出水面的一根綠色竿子急遽地附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捏著釣絲。接著釣絲又動了一下,拉力不猛。老頭明白,一百英尋之下的海水深處,一條馬林魚正在吃魚釣上的沙丁魚。他感覺到下面輕輕的扯動,非常高興。過了一會兒他覺得有一件硬梆梆、沉甸甸的東西,這分明是馬林魚的重量,他斷定這是一條大魚。這激起他要向它挑戰的決心。
老人先松開釣絲,然後大喝一聲,用盡全身的力氣收攏釣絲,但魚並不肯輕易屈服,非但沒有上來一英寸,反而慢慢游開去。老頭把釣絲背在脊樑上增加對抗馬林魚的拉力,可是作用不大,他眼睜睜地看著小船向西北方飄去。老頭想魚這樣用力過猛很快就會死的,但四個小時後,魚依然拖著小船向浩渺無邊的海面游去,老頭也照舊毫不松勁地拉住背在脊樑上的釣絲。他們對抗著。
這時,老人回頭望去,陸地已從他的視線中消失。太陽西墜,繁星滿天。老人根據對星的觀察作出判斷:那條大魚整夜都沒有改變方向,夜裡天氣冷了,老頭的汗水幹了,他覺得渾身上冷冰冰的。他把一個麻袋墊在肩膀上的釣絲下面減少摩擦,再彎腰靠在船頭上,他就感到舒服多了。為了能堅持下去,他不斷的和魚、鳥、大海對話,不斷的回憶往事,並想到了曼諾林,他大聲地自言自語:「要是孩子在這兒多好啊,好讓他幫幫我,再瞧瞧這一切。」
破曉前天很冷,老頭抵著木頭取暖。他想魚能支持多久我也能支持多久。他用溫柔的語調大聲說:「魚啊,只要我不死就要同你周旋到底。」太陽升起後,老頭發覺魚還沒有疲倦,只是釣絲的斜度顯示魚可能要跳起來,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他說:「魚啊,我愛你,而且十分尊敬你。可是今天天黑以前我一定要把你弄死。」魚開始不安分了,它突然把小船扯得晃盪了一下。老頭用右手去摸釣絲,發現那隻手正在流血。過了一會他的左手又抽起筋來,但他仍竭力堅持。他吃了幾片金槍魚肉好增加點力氣來對付那條大魚。
正在這時釣絲慢慢升起來,大魚終於露出水裡。在陽光下,這渾身明亮奪目,色彩斑斕。它足有18英尺長,比他的船還要大。它的喙長得象一根壘球棒,尖得象一把細長的利劍。它那大鐮刀似的尾巴入水中後,釣 絲也飛快地滑下去。
老人和大魚一直相持到日落,雙方已搏鬥了兩天一夜,老頭不禁回想起年輕時在卡薩蘭卡跟一個黑人比賽扳手的經歷。他倆把胳膊肘放在桌上劃粉筆線的地方,前臂直,兩手握緊,就這樣相持了一天一夜。八小時後每隔四個鍾頭就換一個裁判,讓他們輪流睡覺。他和黑人的手指甲里都流出血來。
有一次黑人喝了甜酒使出全身力氣,竟把他的手壓下去將近三英寸,但桑提阿果又把手扳回原來的位置,並且在第二天天亮時奮力把黑人的手扳倒,從此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老人和大魚的持久戰又從黑夜延續到天明。大魚躍起十幾次後開始繞著小船打轉。老人頭昏眼花,只見眼前黑點在晃動,但他仍緊緊拉著釣絲。當魚游到他身邊時,他放下釣絲踩在腳下,然後把魚叉高高舉起扎進魚身。大魚跳到半空,充分展示了它的美和力量,然後轟隆一聲落到水裡,浪花濺滿老頭一身,也濺濕了整條小船。
魚仰身朝天,銀白色的肚皮翻上來,從它心臟流出來的血染紅了藍色的海水。老頭把大魚綁在船邊勝利返航。可是一個多小時後鯊魚嗅到了大魚的血腥味跟蹤而至搶吃魚肉。老頭見到第一條游來的鯊魚的藍色的脊背。他把魚叉准備好,用繩子系住。待鯊魚逼近船尾去咬大魚的尾巴時,老頭用刀殺死了兩條來犯的鯊魚,但在隨後的搏鬥中刀也折斷了,他又改用短棍。然而半夜裡鯊魚成群結隊涌來時,他已無對付他們了。
船駛進小港時,人們看見船旁碩大無朋的白色魚脊骨。望著那副骨架,老人自問是什麼打敗了他,結論是:「什麼都不是,是我出海太遠了。」
第二天早上,孩來看望老頭,見到他疲倦得熟睡不醒時不禁放聲大哭。老頭醒來後,孩子給他端一杯熱氣 騰騰的咖啡。兩人相約過幾天一起去打魚,孩子說他還有很東西要學。孩子離去後,老頭睡著了,他又夢見非洲的獅子。
精彩語言
1.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走運當然是好。不過我情願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准備了。
2.不過話得說回來,沒有一樁事是容易的。
3.「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相關評論
文學史上不可戰勝的硬漢精神的彰顯
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歷練做題材
只有精神的勝利才能使我們感動,為其悲壯而落淚
影響歷史的百部經典之一
美國歷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書之一
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1986年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的理想藏書
1952年,海明威發表了他最優秀的作品《老人與海》。這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也是海明威全部創作中的瑰寶。
《老人與海》是一首田園詩,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倫式的,不是麥爾維爾式的,好比荷馬的手筆;行文又沉著又動人,猶如荷馬的詩。真正的藝術家既不象徵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藝術品都能散發出象徵和寓言的意味,這一部短小但並不渺小的傑作也是如此。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