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拍攝的朝鮮戰爭電影有哪些
《鋼盔》
《決不撤退!》
《戰地天使》
❷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有一幫北韓人攻破了白宮,白宮外的防禦武器都沒用,武器很棒,叫什麼名字
《奧林匹斯陷落》又稱《白宮淪陷》由《生死狙擊》導演安東尼·福奎阿執導,摩根·弗里曼、傑拉德·巴特勒和艾倫·艾克哈特等聯合主演。影片於2013年12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講述了朝鮮激進分子駕駛大型AC130軍用飛機和白宮叛國者內外勾結,攻陷白宮,俘虜總統,企圖控制核按鈕毀滅美國,但是勇敢的男主角力挽狂瀾,在危難關頭不僅拯救了總統,而且破壞了恐怖分子的陰謀,最後成為全美國的大英雄。
❸ 美國關於朝鮮戰爭的電影有什麼影片
《鋼盔》這部影片是公開發行的第一部有關朝鮮戰爭的好萊塢大片。
《決不撤退》影評界認為這部影片是正面描寫朝鮮戰爭雙方的少有影片之一。
《戰地天使》朝鮮戰爭期間,一家美軍陸軍醫院負責醫治盟軍受傷官兵。
《豬排山》是由劉易斯·邁爾斯通執導的動作劇情片,格里高利·派克、哈里·瓜帝諾、里普·托恩等參加演出。
《孤獨里橋之役》,在好萊塢為數不少多的描繪朝鮮戰爭的電影中較為著名的一部。
《沙場壯士赤子心》朝鮮戰爭的電影中最令人感到溫馨的一部
《深入敵後2:邪惡軸心》是2006年10月17日上映的美國動作電影
《滿洲候選人》約翰·弗蘭肯海默導演的一流政治驚悚片
還有《戰艦英雄》《獵戰》
❹ 朝鮮用核彈打美國的電影叫什麼
朝鮮用核彈打美國的電影叫《隔絕》。
❺ 美韓聯合轟炸朝鮮電影叫什麼名字
美韓聯合轟炸朝鮮電影叫《深入敵後2:邪惡軸心》。
朝鮮在1994年突然宣布不再遵守防擴散條約,也就意味著它可能會進行核武器研究。衛星監控揭示,朝鮮試驗基地即將進行導彈發猾射試驗。危險的信號帶來美國上下躁動不安。
總統連夜召開緊急會議,一場關於如何處理朝鮮核問題的爭論有此開始。為了防止朝鮮的報復,總統下令美國海豹突擊隊秘密潛入、破壞朝鮮的導彈基地。海豹突擊隊乘坐的飛機進入了朝鮮領空。
衛星監控緊急報告:朝鮮的導彈發射即將開始,破壞已來不及進行,總統緊急命令:任務停止執行!可是兩名海豹突擊隊員已經跳傘降落,他們的兩名夥伴也毅然隨之跳了下去……四個隊員發現自己陷入敵後絕境,為了逃出生天,他們不得不打敗威脅到他們生命、他們的同盟國和整個世界的邪惡分子。
劇中主要人物:
1、克里斯
演員歐文·威爾遜
克里斯是一名即將退役的美軍飛行員,在退役前最後一次例行偵查任務中飛機被不明武裝分子擊落,一路逃亡,克服各種困難,最後被成功營救。
2、邁克
演員蓋布瑞·馬赫特
麥克是克里斯的夥伴兼隊友,偵查任務中他們的飛機被擊落後,邁克因腿部受傷無法逃離,被敵方武裝人員發現,拒絕透漏部隊番號信息,慘遭殺害。
3、瑞格特上將
演員吉恩·哈克曼
瑞格特上將是克里斯邁克的領導,當得知飛機被擊落後,上將希望盡一切力量拯救克里斯,但卻受到北約司令官出於政治考慮的阻撓。最後冒著免職的風險私自行動,救回了克里斯。
❻ 朝鮮攻佔美國首都的一部電影
你好樓主,你說的片子不叫赤色風暴,叫赤色黎明。這片子是2012年的新片具體信息如下~
又名:紅潮入侵
導演:Dan
Bradley
編劇:Carl
Ellsworth
演員: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
喬什·哈切森
/
伊莎貝爾·盧卡斯
/
傑弗里·迪恩·摩根
/
阿德琳妮·帕里奇
類型:動作/懸疑/驚悚
出品國:美國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2-11-21
純手打
望採納~採納請注意時間~復制黏貼的袞蛋!
❼ 美國關於朝鮮戰爭的電影
如①電影《英雄兒女》,影片是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電影中的王成,原型是陸軍23軍67師201團步行機員蔣慶泉及戰友,而蔣慶泉在絕境中,曾經多次用步話機高喊向他的碉堡頂開炮。事實上,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多位英雄喊出「向我開炮」,《英雄兒女》真情還原了英雄犧牲場景。
②電影《上甘嶺》,影片是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分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我軍某部八連,與敵人浴血奮戰,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是一首優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達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真正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還有很多,如《飛虎》、《長空比翼》、《友誼》、《三八線上》、《烽火列車》、《奇襲》、《打擊侵略者》等都深刻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血與淚。事實上,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文藝作品更多,不僅是電影,還有其他題材,如紀錄片《跨過鴨綠江》,戲劇《奇襲白虎團》,歌曲《抗美援朝進行曲》、《英雄贊歌》等。
❽ 《金剛川》火了!中國志願軍打的那麼艱苦,朝鮮人民軍又在幹嘛
自從電影《金剛川》上映以來,不少觀眾回憶起當年的抗美援朝的 歷史 。
恰逢 中朝建交70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 ,以及 中美關系急轉直下 的特殊時間節點,這部電影無疑是致敬 歷史 與當時英雄烈士。
也正因這場戰役,中國摘取了 「東亞病夫」 的帽子,一躍成為了國際政治力量的一極。
連續說了好幾次抗美援朝的 歷史 , 歷史 叔發現有不少人對這段 歷史 很感興趣。
有些小夥伴們看了上甘嶺戰役後,就想到一個問題----中國志願軍打的那麼艱辛,當時朝鮮人民軍又在干什麼呢?
朝鮮戰爭期間,朝鮮人民的戰鬥力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脆弱,相反還比較強悍。
戰爭初期,朝鮮人民志願軍是如何建立起來?
當時朝鮮半島南北分離,北朝鮮成立,整個國家百廢待興,軍事人才嚴重短缺。
在中國和蘇聯的支持下,朝鮮得以建立一支相對完整的武裝部隊。
蘇聯大力支持朝鮮的武器和設備,包括槍支和大炮、軍用卡車、坦克和飛機。當然這些也都是有代價,例如朝鮮曾使用40噸稀有金屬來從蘇聯換取150輛T-34 / 85坦克,以及還有幾個師的裝備。
而我國當時主要從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三個精銳朝鮮師都被調往朝鮮,同時加入了朝鮮人民軍。
當時解放軍有3個朝鮮師,駐沈陽和長春的兩個師可以隨時移交給朝鮮,另一個師正在參加解放戰爭,等戰斗結束後再轉移到朝鮮。
值得一提,當時朝鮮人民軍總司令幾乎所有幹部都出生在前東北抗日軍和延安義勇軍中。
而在中國和蘇聯兩個大國的支持下,朝鮮終於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准現代化軍隊,也憑借這支部隊在3個月內解放了朝鮮半島92%的土地,以劣勢的兵力重創美韓聯軍節節敗退。
但後續,朝鮮軍開始不勝體力
由於當時朝鮮的背景確實不如美國,其武器裝備與美軍相差太大。最初朝軍依靠出其不意的進攻來擊敗美軍。
但隨著美軍主要部隊在仁川登陸,隨後海軍、陸軍和空軍的到來,加上朝空軍的前線加長,有缺少海空優勢。
隨後在美國空軍和海軍聯合狂轟轟炸下,朝鮮人民軍逐漸體力不支,損失也逐漸越來越大。
而損失多了,就急需補充,朝鮮開始被迫大量向民眾強行徵兵,甚至有些士兵年齡還不代表,導致朝鮮軍戰鬥力銳減。
不過好在在中國和蘇聯的支持下,中國志願軍負責負責訓練朝鮮軍事人員,蘇聯負責裝備援助,朝鮮人民軍逐漸恢復了過去的戰鬥力。
在1951年的第五次戰斗之前,朝鮮軍隊的規模逐漸擴大到29萬多人,其中大多數是訓練有素的士兵。
據美國國防部的統計,美國和朝鮮軍隊 在1951年8月的「血嶺戰役」中陣亡341人,9月的「傷心嶺」戰斗中陣亡616人 ,這些戰損也都是朝鮮軍獨立取得結果。
總而言之,朝鮮戰爭的後期,盡管朝鮮軍隊的戰鬥力不及早期,但仍還是頗有戰鬥力。
雖說不如志願軍,但也算是強軍,面對聯合國軍還是英勇向前,給聯合國軍造成相當大的戰爭損失。
而對於韓軍,朝鮮軍更能表現出壓倒性的實力,輕易向其擊敗!
❾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朝鮮攻打美國本土(我個人是絕對不信的)是美國人拍的,叫什麼戰爭。求電影名字。
電影是紅色黎明
劇情簡介:
美國華盛頓的天空有一群外國傘兵從天而降,而他們之所以能順利空降是因為美國已經受到了入侵,這次攻擊是快速並毫無預警的,市民們發現他們的家已經被佔領
於是一群愛國青年決定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國家,他們接受了培訓,並成立了一個游擊隊,他們保護彼此,更為了讓這座城市重獲自由。
紅色黎明基本信息:
根據米高梅1984年的一部同名動作片改編,講述朝鮮人民軍入侵美國小鎮,幾個美國青少年憑借一己之力擊敗了「敵人」的故事。
這部影片本來應該是米高梅發行的,但他們不願再碰這塊燙手山芋,現在這部影片由FilmDistrict公司發行,屬於動作槍戰片,同時富有科幻色彩,又名《赤色黎明》。
❿ 美國拍攝的30部「朝鮮戰爭主題電影」
1.《鋼盔》(SteelHelmet,1951,台譯《南韓血戰記》)
2.《上刺刀》(FixedBayonets,1951)
3.《潛艇指揮官》(SubmarineCommand,1951)
4.《我需要你》(Iwantyou,1951)
5.《空軍軍校生》(AirCadet,1951)
6.《決不撤退!》(Retreat,Hell!,1952)
7.《零點差一分》(OneMinutetoZero,1952)
8.《中國冒險記》(ChinaVenture,1953)
9.《光榮旅》(TheGlorybrigade,1953)
10.《戰地天使》(BattleCircus,1953)
11.《戰艦英雄》(MenoftheFightingLady,1954年)
12.《戰俘》(PrisonerOfWar,1954)
13.《佔領高地》(TaketheHighGround,1954)
14.《血巷》(BloodAlley,1955)
15.《獨孤里橋之役》(TheBridgesatToko-Ri,1955,港譯《蜀孤里橋之役》)
16.《酷刑》(TheRack,1956)
17.《安娜波里斯傳奇》(AnAnnapolisStory,1956)
18.《沙場壯士赤子心》(BattleHymn,1956,港譯《軍人本色》)
19.《戰爭中的人們》(MeninWar,1957)
20.《時限》(TimeLimit,1957)
21.《獵人》(TheHunters,1958)
22.《戰地情焰》(BattleFlame,1959)
23.《豬排山》(PorkChopHill,1959,美國版《上甘嶺》)
24.《滿洲候選人》(TheManchurianCandidate,1962,港譯《恐怖分子》)
25.《獵戰》(WarHunt,1962)
26.《前進,海軍陸戰隊》(Marines,let』sGo,1962)
27.《萊克軍士》(SregeantRyker,1967)
28.《陸軍野戰醫院》(M*A*S*H,1970,港譯《風流醫生俏護士》)
29.《麥克阿瑟傳》(MacArthur,1977)
30.《仁川》(Inchon,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