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推薦美國黑幫,義大利黑手黨的電影,要真實暴力熱血
1,《教父》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柯里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柯里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2,《教父2》
《教父2》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黑幫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羅伯特·杜瓦爾、黛安·基頓等主演。1974年12月12日影片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第二代教父邁克爾·柯里昂的奮斗歷程,同時影片也回憶了第一代教父維多·柯里昂創業的艱辛。
3,《教父3》
《教父3》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阿爾·帕西諾、黛安·基頓、安迪·加西亞等主演的劇情片,是繼1974年《教父續集》之後十六年的1990年才上映的《教父》三部曲完結篇。該片講述了1979年,第二代教父邁克爾·柯里昂到了垂暮之年,為了靈魂的救贖,邁克爾慢慢結束家族的黑道事業,轉投正當生意。
4,《暴力街區》
《暴力街區》是由卡米勒·德拉馬雷執導的動作片,由大衛·貝爾,西里·拉法埃利,托尼·達瑪修主演。該片是國際導演呂克·貝松所執導的動作電影《暴力街區13》的升級加強版。
講述了芝加哥一批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被一名貧民窟的毒販偷竊,於是由保羅·沃克飾演的警探與卧底(大衛·貝爾)深入貧民窟調查,最終揭露了一個被隱瞞多年的驚天大陰謀。
5,《美國黑幫》
《美國黑幫》(American Gangster)是由環球影業發行的犯罪影片,該影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拉塞爾·克羅、丹澤爾·華盛頓領銜主演。
該影片改編自《紐約》雜志上的一篇關於70年代黑人毒梟弗蘭克-盧卡斯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1970年代海洛因毒梟弗蘭克·盧卡斯和一名紐約警察里奇·羅伯茨互相鬥智斗勇的故事。
B. 電影《非常嫌疑犯》的真實作案經過,看懂的講一講.
《非常嫌疑犯》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bS2opie4lnpaPx_Wihc-qw
電影《非常嫌疑犯》的真實作案經過的主線是看起來人畜無害主角對整個案件。觀眾都被他懦弱的外表所迷惑,順著他交代的經過去理解和判斷,實際上,編制的不過是一場真假難辨的美夢。看起來的劇情是一個殘忍狡詐的腐敗警察,與四名犯罪嫌疑人合作。
進行一系列犯罪,最終將這幾名幫兇殺的殺、放的放,目的是瞞天過海讓自己脫罪。實際上的結局是原來男主才是幕後操盤手,大多數犯罪事實基本是真實的,但是本案中的關鍵事件和人物,都是男主通過在審訊中臨時組織、就地取材,最終拼湊出來的。
C. 求幾部!!搶劫銀行的電影,要歐美的!!
1,《緊急44分鍾》
《緊急44分鍾》是由Fox Television Network公司於2003年6月5日推出的一部動作類型影片,該片由伊維斯·西蒙尼奧執導,邁克爾·馬德森、朗·里維斯頓等人主演。
該片是由1997年發生在好萊塢北部一起銀行搶劫案改編而來。該片講述的是在特種部隊沒到之前,50個警察與2個手持AK-47,穿著防彈衣的悍匪的對決。
2,《銀行搶劫案》
《銀行搶劫案》是由羅傑·唐納森執導,傑森·斯坦森、薩弗蓉·布羅斯主演的一部英國電影。影片改編自1971年發生在倫敦馬里本區的勞埃德銀行的搶劫案。影片於2008年3月7日在美國上映。
3,《劫匪》
《劫匪》是由Screen Gems Inc.出品的動作電影,於2010年8月27日在美國上映。該片由約翰·盧森霍普執導,伊德瑞斯·艾爾巴、保羅·沃克、馬特·狄龍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群精心籌劃的匪徒在搶劫銀行過程中與警察鬥智斗勇的故事。
4,《偷天換日》
《偷天換日》是由F·加里·格瑞執導,馬克·沃爾伯格、查理茲·塞隆、愛德華·諾頓和唐納德·薩瑟蘭主演的一部搶劫題材電影。影片是根據1969年英國同名電影翻拍,講述了一群人搶劫黃金的故事。
5,《盜火線》
《盜火線》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由邁克爾·曼自編自導,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方·基默、強·沃特聯袂出演。影片於1995年12月1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兩個劫匪麥考利和克里斯在一場驚天大劫案中與洛杉磯警察在街頭展開決戰的故事。
D. 一部美國黑幫電影,搶了黑幫的錢,被黑幫追殺然後全死了,最後結局有句不要惹黑幫
劫匪/銀行匪幫 ,英文名:Takers(2010)
劇情:
戈登(Idris Elba 飾)等五人組成的銀行搶劫團伙每隔一年作案一次,其成員AJ(海登?克里斯滕森 Hayden Christensen 飾)、約翰(保羅?沃克 Paul Walker 飾)各有所長,搶劫所得和合理的投資令他們過著奢華的生活。在最近的一次劫案中,他們引起了鐵腕警探傑克(馬特?狄龍 Matt Dillon 飾)的注意。戈登團伙昔日的成員里弗斯新近出.獄,里弗斯在獄中結識了俄羅斯黑幫,並取得一份銀行的內線情報。里弗斯邀請眾人行劫,否則就拿回當年屬於自己的那份搶劫所得,盡管時間倉促,不符合團伙一貫的行事風格,然而一番討論之下,他們決定再次出手。與此同時,傑克以搶劫所用的C.4炸葯為突破口,發現了這次有俄羅斯黑幫參與的搶劫計劃圖紙。距離計劃時間所剩無幾,這次搶劫會導致怎樣的結局?
E. hustle電影名字
《飛天大盜》
《飛天大盜》(Hustle),英國電視劇,導演Tony Jordan,由Kudos電影及電視製作公司(Kudos Film & Television)為英國廣播公司一頻道製作,2004年祥物上映,至2012年一共播出八季,第八季已經完結。
《飛天大盜》是關於一群詐騙高手的故事,他們每周都會用令人意想不到的手段去完成一宗復雜的詐騙案。每集一個案子,他們只詐騙貪婪的人,奢望不勞而獲的人,擁有不義之財的人。
手法是找出某人想要什麼,然後再誘騙他們上當。他們專找具爭議情的人物下手。他們的第一條行規是:不能騙老實人。
劇情簡介
一部曲折離奇懸念迭出的偷盜戲謹正液碼,講五人詐騙團伙的行騙故事,每集一個案子,他們只詐騙貪婪的人,奢望不勞而獲的人,擁有不義之財的人。
《Hustle》對於團伙來說,Mickey是領導者,才智過人,作案計劃都出自於他手。Albert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千,晚年扮演起「設套者」的角色,找尋合適的受害人,然後帶著受害人走入「軍團」的圈套。
Ash則設計最合情合理的情境和用起來最順清辯手的作案工具。Stacie隨時准備用她女性的魅力去協助小團伙作案成功,一個名叫Danny的年輕騙子被Mickey收歸羽翼之後這個團隊才趨於完美。
F. 歐美警匪電影有哪些 推薦三部歐美經典警匪大片
絕地戰警
虎膽龍威系列
空中監獄
G. 東方快車謀殺案講什麼概括詳細一點
大偵探波洛有急事搭乘東方快車准備前往英國倫敦,在觀察周圍乘客的時候有一個人——雷切特給他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而這個雷切特試圖求助於波洛並告訴他自己收到了威脅信。
果不其然,雷切特在第二個夜晚死了,恰巧火車被陷在雪地里出不去,於是波洛受到委託開始破案。但是,波洛在調查的時候發現所有的人全部都有兩個以上的人給予不在場證明,而死者隔壁的老太太一直強調(犯)人是通過她的包廂逃走的,其他人則證明見過穿紅色睡袍的女人和化妝成列車員的陌生人在車上出沒。
而死者被證實是個窮凶極惡的罪犯——綁架幼童收取贖金並經常撕票的綁架組織頭目,卻靠著自己的錢逃脫了法律制裁。
在現場殘留的唯一波洛重視的證據(注意:證據有很多,但在波洛判斷里關鍵證據只有一個)未燃盡的碎紙片,波洛認定這起案件是對「阿姆斯特朗拐騙案」的復仇!破案的過程極為精彩,劇透是絕對不可容忍的,結論是波洛一一破解了所有乘客的真正身份,除了波洛和他的朋友以及法醫之外,其餘的人都是復仇者!
他給出了兩個結論:沒錯,兇手是外來人,扮成列車員混上的火車,殺人之後是躲在老太太包廂里然後把凶器和衣服全部處理掉,及時從列車上下車了(這是在列車到站停靠的時候發生的案件),當然,疑點還是存在,不是那麼令人信服。
第二個結論:兇手一開始只是用安眠葯令死者睡去,然後製造了一個案發時間,之後才每人刺了死者一刀!(一共12刀,也是這個案件的謎題)然後就是一個代表人物的陳述,願意一力承擔責任,求他們還其他人一個自由的人生…… 最後的高潮— —
人性的光輝,在此時展現的淋漓盡致!波洛偵探的形象一下子有血有肉起來,相對謀個死神小學生而言,足夠讓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是由英國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小說,該書是赫爾克里·波洛系列作品之一,同時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部。
該作最早由英國柯林斯犯罪俱樂部於1934年1月1日出版,美國達德米德公司則於同年稍後於美國發行,書名為《加萊車廂謀殺案》。 該書被廣泛的認為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傑出與著名的作品之一,被多次改編為電影、舞台劇。
《東方快車謀殺案》通篇以第三人稱敘事,看似完全是敘述者採用全知全能的的視角在故事外進行隱身式敘述。但是敘事的初始階段,敘述者便跳出文本之外,表明了他是在整個事件發生以後對其進行的總結敘述。「往後他將想起這一景象」,這一句話就可以證明敘述者倒敘性的敘事性質。對於敘述者而言,他知道的遠遠超過他所講述的。
「如果敘事要使人相信,就得犧牲敘事的自我意識表現出來的率直。可以說所有的敘事都存在於這種虛構真實環境之中,都是真實的謊言。」如果小說真正以全知的視角敘事,就將無所謂偵探小說,敘述者可以萬能的進入每一個角色的內心,清楚地報道出案件的發生始末,在全知敘述的同時將這些信息完全傳達給敘事接受者,同時也就解構了偵探小說的存在價值。
網路-東方快車謀殺案
H. 電影《獵狼人》劇情介紹哪有
《獵狼人》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美國犯罪劇情電影,由加文·胡德執導,亞倫·保爾和布萊德利·庫珀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年輕的FBI特工在處理一個老練的毒梟和他的惡勢力的弊並案件中,得到了一個非常有用的線索,然而線索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可怕的秘密。
劇情梗概:
影片開頭,主租散跡角麥考利夫(亞倫·保爾飾)正在越獄逃離一名毒梟的躲藏地。事實上麥考利夫是一個FBI特工,他的目標是將這個毒梟繩之以法。掘芹麥考利夫並不清楚自己正在逃離的路徑是否確實可行,但他必須盡力逃脫。在一個難以置信的起伏中,麥考利夫發現自己被困住了。他知道他必須尋找一種方法來逃脫,但情況變得越來越危險。
隨後,麥考利夫的同事伯納德·辛尼(彼得·格林飾)介紹了一個有用的線索,稱名為「獵狼人」的一位神秘人物已經將毒梟擊斃。而這個獵狼人的目標既包括毒梟也包括他的惡勢力。麥考利夫開始調查這個獵狼人的身份,他發現他的線人沃納(約翰·奧提茲飾)可能知道一些信息。
麥考利夫找到了沃納,並得知了許多有用的信息,包括獵狼人早已死去等關鍵情報。他也了解到了一個密謀,一個由毒梟和一些警察組成的團隊,正在策劃一場大型走私案。毒梟和他的團隊並不想讓他們(包括獵狼人)插手其中,他們開始暗殺那些聽從麥考利夫指示的警察。
在接下來的調查中,麥考利夫發現了毒梟的妻子在策劃走私案的幕後操縱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還發現了一個毒販家族,他們一直在保護毒梟,並向警方泄漏信息。麥考利夫逐漸透徹了整個陰謀,他決定犧牲自己的職業生涯和名譽,單槍匹馬地向毒販家族和他們的同夥展開了沖鋒。在這場戰斗中,許多人被打傷或者失去了生命。麥考利夫和他的同事最終摧毀了整個毒販家族,並將毒梟繩之以法。
影片結尾,麥考利夫的職業生涯受到了影響,但他將毒梟繩之以法,展現了公正與正義的力量。
I. 銀行匪幫的美國動作片
英文片名:
Takers
中文片名:
銀行匪幫/劫匪
導演:約翰·盧森霍普John Luessenhop
編劇:Peter Allen / Gabriel Casseus / Avery Duff / John Luessenhop
主演:
伊德瑞斯·艾爾巴Idris Elba ....Gordon Jennings
保羅·沃克 Paul Walker ....John Rahway
馬特·狄龍Matt Dillon ....Jack Welles
海登·克里斯滕森 Hayden Christensen ....A.J.
佐伊·索爾達娜Zoe Saldana ....Rachel Jansen
克里斯·布朗 Chris Brown ....Jesse Attica
邁克爾·伊雷 Michael Ealy ....Jake Attica
T.I. ....Ghost
傑伊·赫爾南德茲Jay Hernandez ....Eddie Hatcher
喬納森·斯卡奇Johnathon Schaech ....Scott
瑪麗安·吉恩·巴普迪斯特Marianne Jean-Baptiste ....Naomi
類型:動作 / 犯罪 / 驚悚/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片長:107 分鍾
上映日期:
2010-08-27
票價:40元人民幣 這群劫匪手法專業熟練,對於他們來說,銀行監控和保安都等於形同虛設,而警方更頭疼的是,他們作案多次,卻連絲毫線索也抓不到。戈登計劃趁在被警方抓獲之前,干最後一票然後收手。而警方也請來了經驗豐富的老辣警官傑克探長(馬特·狄龍飾),他意外得悉了戈登的計劃,因此精心准備了天羅地網,等待著戈登一夥的行動……
這是一出險象環生的貓鼠游戲:一夥訓練有素的銀行劫匪和經驗豐富的警察展開周旋、鬥智斗勇,上演一出又一出驚險刺激的街頭火拚和幫派內部的勾心鬥角。臭名昭著的犯罪6人團伙(劫匪成員分別由6名男星飾演:邁克爾·伊雷、克里斯·布朗、保羅·沃克、T.I.、艾德里斯·埃爾芭和海登·克里斯滕森)一直都讓警察非常頭疼——他們的每次行動都經過周密的策劃,進出銀行的行動就像上緊發條的鍾表,嚴密且從不犯錯。在多次作案後,他們沒有給警察留下任何可以追蹤的證據。近來,他們又瞄準了一次金額更大的搶劫機會,可是,這一回他們卻碰上了冷酷、彪悍的警探傑克·威爾斯(馬特·狄龍飾演),試圖打破他們2000萬美元的美夢。棋逢對手,反而激發了劫匪們的鬥志,他們堅信「只有肯下更大的砝碼,才能贏得更大的賭注」,和警察展開生死游戲,鹿死誰手終將揭曉…… 《銀行匪幫》請來了前一陣新聞纏身的克里斯·布朗和T.I。就在去年,克里斯·布朗因為毆打女友蕾哈娜,被判6個月勞動服務,並受到各方譴責,形象大打折扣。這次能出現在電影中,和一批男明星比拼演技和魅力,對於克里斯的事業算是一個不錯的轉折點。談到他所扮演的角色,克里斯這樣形容:「這個人物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區別於他人。團伙里其他人相對更加保守。我就是喜歡他這種直接的性格。不過他虛偽的一面,也給其他人帶來不少麻煩,導致惡果。」所幸,克里斯的麻煩事並沒有影響影片的正常上映,到時候自然交給觀眾評論高下。
純爺們的江洋大盜
講述一群悍匪連環搶劫銀行,爆烈警探與其鬥智斗勇的警匪動作片《劫匪》,由約翰·盧森霍]普執導,保羅·沃克、佐伊·索爾達娜、海登·克里斯滕森、馬特·狄龍等影星聯合主演。在銀幕上,描述銀行劫案的電影並不鮮見,而且其中多有精品,例如《局內人》《熱天午後》《銀行大劫案》以及《黑暗騎士》的開場驚艷八分鍾,都是銀行劫案題材里的翹楚。提及這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曾經擔任《針孔旅館》《燈紅酒綠殺人夜》《隔離區》《糾纏》等片的監制格倫·S·蓋納說道:「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警探和劫匪之間如何對抗的故事,當中劫匪搶劫銀行的戲份是最大的看點。當時我拿到本片劇本的時候,很快就被故事裡劫匪打劫銀行的段落而吸引。故事裡描述了一群非常專業的劫匪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他們搶劫銀行不光是為了錢,還有著某種目的,而且故事裡最讓我覺得出彩的地方是,對幾個劫匪掩飾身份,正常人的生活狀態也有著不俗的描寫。我希望這部電影成為銀行搶劫題材的經典。」
在這部電影里,伊德瑞斯·艾爾巴飾演的是江洋大盜的其中一員。自《美國黑幫》被觀眾關注之後,他近年來主演了多部話題電影如《搖滾幫》《嬰靈惡泣》《糾纏》,在前不久公映的《失敗者》里,他扮演了一位復仇心切的特工,拍攝中的漫畫改編大作《雷神》里,也有著他的精彩演出。對於這部新作,伊德瑞斯·艾爾巴說道:「這部電影里我是一個」壞人「,但觀眾肯定不會討厭我的這個角色,因為他很友善,很風度翩翩,特別是對待女性上面(笑)。這部電影是一個不那麼典型的警匪片,因為他描述匪徒的段落遠遠多過描述警察,因為這個故事是想講述這么一群身手了得的匪徒,他們的動機,還有他們在現實里的生活現狀。整個劫匪組織都由私下裡就愛舞刀弄槍的男演員們出演,和他們合作是一件非常爽快的事,尤其是在拍攝動作戲份的時候,我們都很賣力,場面看上去也相當震撼。」
花樣百出的銀行搶劫
曾經有很多電影反映過銀行搶劫以及各種各樣的巨額劫案,這部《劫匪》同樣也以搶劫戲份作為賣點,那麼在故事鋪排上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元素,使得主創對電影有著如此的信心呢?對此?演員出身,曾經演出過《黑鷹墜落》《奪命感應》《24小時》《CSI》等片的綠葉演員、本片編劇之一的加布里·卡瑟說道:「我們參考了過去的許多劫案題材的電影,並且和其他編劇一起分析這些電影里劫案的種種細節。我們當初定下的目標是,只要是其他電影里出現過的那些被觀眾牢牢記住的劫案的細節,就一定不能用在本片里,否則這樣觀眾根本沒法被影片所吸引,他們會知道,『啊,這樣的做法以前我早看過了,沒什麼出奇的啊?』。所以,我能保證一點,觀眾看《劫匪》,會對裡面的劫案感到驚訝,我們用了一種令觀眾意外的敘事技巧和故事設計,讓《劫匪》里的劫案乃至動作戲都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對於這一點,導演約翰·盧森霍普也大為肯定:「可以說這部電影最吸引的人地方就是對劫案的刻畫,我們在製作的時候,曾經用偷拍的方式去拍攝影片的一些情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路人的反應,很真實,這是刻意去演很難達到的效果。當然,真正的打劫戲份還是沒有辦法這樣去拍攝的,不然如果真的被人當真,那麻煩就大了。」
導演十年磨一劍
約翰·盧森霍普雖然早於上個世紀末就出道,不過直到2000年他才正式執導電影《黑獄喋血記》,而後沉寂了十年,這次他選擇用《劫匪》來代表他在大銀幕上的復出。談及這十年來的經歷,約翰o盧森霍普顯得很是滄桑:「我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電影人,拍攝電影也並不是我的主業,在拍攝完《黑獄喋血記》之後,我做了很多事,但大多和電影無關,不過似乎是註定的,最終我還是決定重新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導演』的位置上,所以就有了這部《劫匪》。我喜歡這種警匪題材,我認為只要拍得好,這種緊張的對峙能讓觀眾很快入戲,所以這次我在《劫匪》里嘗試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目的是希望這部電影的情節不落俗套。」
談及這部電影的故事和演員,約翰·盧森霍普說:「這部電影對演員的要求是外形要有說服力,要有一種氣場,不僅是劫匪需要,警探也需要,他們要讓觀眾一看就明白,他是一個做事很專業的人。馬特·狄龍是這部電影里一個關鍵角色,他的角色是一名警探,他將和觀眾一起去解開整個故事的真相,完成角色的使命,而他扮演起這個角色來,很有說服力。整個故事離不開演員們的發揮,而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這么輕松就找到一群這么好的演員。」 《劫匪》是一個驚喜,這種環環相扣的警匪戲,比80年代廣受大眾歡迎的動作類型片多了一點適應21世紀潮流的人物刻畫和行為邏輯,顯然比那些高成本但頭腦更為簡單的大片更討人喜歡。
片中尤其值得圈點的是一場搶劫裝甲運鈔車的戲,集中體現了優秀的好萊塢動作編導們是如何巧妙把握觀眾心理的。
在行動之前,主要通過幾個方面來提高觀眾的預期。
首先是以對白帶出這是一次「偷天換日」式的計劃,《偷天換日》是偷盜類型的大片,而本片則相對較為冷僻,編劇顯然了解,欣賞此片的觀眾群中,必然有相當大部分看過《偷天換日》,自然也知道具體搶劫的操作法,讓觀眾產生了第一層的心理期待。
接著,不論是警方還是匪幫,都不厭其煩的在對白中提到,以及在道具中展示大量的爆炸用品,這又吊起了觀眾的胃口,他們迫切看到一個火爆的搶劫行動。
而到了搶劫當日,計劃進行的行雲流水,地上地下的配合,假扮交警的鎮定指揮,節奏一直緊扣觀眾心弦,隨著裝甲車越來越接近指定位置,觀眾的心也漸漸吊到了喉嚨口,他們毫不懷疑,期待中的場面幾秒鍾後就要出現了。
但隨即,編劇就開了一個大玩笑,一個典型的「計劃不如變化快」,但這個變化,又不似許多弱智電影,絲毫沒有侮辱匪幫或是觀眾的智商,的確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百密一疏。如此一來,爆破已響,但車子未墜,計劃橫生枝節。
但觀眾的失望情緒立刻被激烈的槍火激戰帶來的刺激掩蓋,而匪幫老大不斷發出「計劃取消」的指令,更是讓觀眾徹底改變預期,認為搶劫無望,轉而期待匪幫們如何逃脫,因為此刻雖然計劃失敗,但顯然比成功墜車所帶來的威脅大得多,對人物命運的擔憂能帶來同樣的張力,成功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
聰明的編導知道此刻觀眾已然進套,微笑著再次扭轉了劇情,而且並沒有給哪怕是最聰明的觀眾多少反應的時間。幾個利索的劫車鏡頭之後,裝甲車一如計劃的轟然墜落,恰如觀眾自己以忘記了不知因何原因被吊起的那顆心,在嗓子眼裡與此同時猛的落下,一個絕妙的延時刺激。但這還沒完,別忘了裝甲車有兩輛,所以,摔一輛是預期,摔兩輛,自然就是額外的驚喜了。
如果一開始就讓計劃順利執行,固然效果也不差,但加入一個轉折引發懸念,除了製造出更強的戲劇效果之外,應該還有如下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偷天換日》是投資巨大的影片,而本片的預算只有區區兩千萬,如果完全照搬場面,要製造出等量齊觀的視覺效果,恐怕有困難,二來,本片中匪幫的人物設計,也不是《偷天換日》中那種帶著一點喜劇色彩的瀟灑俠盜,而是各自面對著種種苦惱的較寫實的人物角色,計劃執行的不完美,正好對應他們的身份,帶出那麼一點點宿命的苦感,更符合全片的整體表達。
在本片中,可以再一次印證好萊塢電影一個始終顛撲不破的成功真理:
一定會讓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但絕對是以你想不到的方式。
這也就是在各種幻想題材大行其道之時,純動作片仍有生存空間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