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英軍和美國土著戰爭電影

英軍和美國土著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2023-03-27 18:36:49

⑴ 1500英軍對抗非洲是什麼電影

電影《泰山歸來》——英軍與非洲土著的生死對抗
泰山歸來
電影《泰山歸來》——英軍與非洲土著的生死對抗!

⑵ 求一部 描寫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電影 有個片段是 英國紅衫軍經過草地時 被印第安人伏擊了

最後的摩根戰士
1757年,英法兩國為爭奪美洲殖民地而不停交戰。在哈德遜河以西地區的諸多土著中,有一支叫莫希干族的,戰爭使之僅剩了老戰士千家谷父子和他的白人養子豪克依三個人。一次,英軍少校德勤在護送上校之女歌娜姐妹去威廉亨利堡途中,被實是奸細的休倫族向導馬瓜誘騙,遭到法軍民團的伏擊。危急之中,三個莫希幹人解救了他們,並護送他們去威謙亨利堡上校蒙路的營中。 途中,他們看到了被法軍屠戮的民宅,從豪克依口中,歌娜也理解了她們與土著在文化習慣上的諸多差異,並為他們對自由的維護精神而感動。
當他們來到威廉亨利堡時,卻發現法軍正在圍攻英軍。原來蒙路上校早已向韋將軍發出求援信,不想落入馬瓜手中而戰況告急。於是,他只能迅速再向愛依堡的韋將軍發信求援。在蒙路營中,歌娜拒絕了德勒的再次求愛,卻漸漸與正直、勇猛的豪克依產生了愛意。一次,因豪克依協助英軍民團中的積逃跑而被抓,蒙路上校決定按軍規弔死豪克依。歌娜十分不滿,為這些土著的自由而激烈辯護。由於鞭長莫急,求援無望的蒙路只能率軍向法軍投降。法國將領文錦將軍想以和平的方式逐出英軍,而馬瓜卻因過去的宿仇而發誓要親手殺死蒙路。於是,在英軍的撤退途中,馬瓜帶領休倫族人再次圍攻英軍並殺死了蒙路上校。情急之中,豪克依掙脫索鏈救出了歌娜姐妹倆。三個莫希幹人與歌娜姐妹和德勒少校在被敵人追捕中躲入一山洞。最終,馬瓜他們還是趕到那裡。無奈中,三個莫希幹人躍入水瀑,而歌娜姐妹和德勒落入敵手。
豪克依等來到休倫族營地,豪克依冒死徒手入營,請求放人並揭露了馬瓜的野心。可酋長最後還是決定要燒死歌娜,而其妹愛莉則被馬瓜帶走。關鍵時刻,德勒自求燒死以替換歌娜。在解救愛莉的途中,馬瓜殺死了千家谷的親子雍加,而不屈的愛莉跳崖而死。最終,馬瓜死於千家谷刀下。而千家谷也成了最後一個莫希幹人。

⑶ 兩萬土著虐殺1800英國士兵是什麼電影

兩萬土著虐殺1800英國士兵是《戰血染征袍》講述19世紀末英軍在非洲的一處要塞人手不足,但遭到成千上萬當地土著祖魯人的進攻。祖魯族是非洲最善戰的民族,與英軍發生激烈交戰。英軍頑強抵抗,最終以小勝大。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但具有強烈的殖民色彩。該片於1964年1月22日上映。

電影評價

本片在處理雙方的對戰的場面時,不只傳達英國士兵的愛國情操,也同時表現祖魯戰士為保護鄉土,誓死如歸的勇氣,如此一來,觀眾可以從兩種角度去思考這場戰役,並對雙方都寄予同情與敬佩……由於影片一半的篇幅描寫聲勢浩大的戰爭場面,加上當地土著居民的奇風異俗,故仍能吸引觀眾。

⑷ 誰能推薦關於殖民戰爭的電影

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的史詩巨片

蘇格蘭人民的追求自由之路

在刀光劍影的殘酷爭戰中,纏綿著盪氣回腸的鐵血以柔情

《勇敢的心》又名《驚世未了緣》,它以13-14世紀英格蘭的宮廷政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了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與英格蘭統治者不屈不撓斗爭的故事。本片是由好萊塢著名影人梅爾·吉布森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在為人們展開一幅氣勢恢宏、動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歷史畫卷的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創造電影奇跡的英雄。

《勇敢的心》一直被視為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的史詩片,在影片中,人們常常為蘇格蘭那絲手帕延的山脈、凄婉的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的凄厲呼號所感動,也為華萊士一往無前的精神所鼓舞。威廉·華萊士的精神就如同一面旗幟,指引著蘇格蘭人民爭取到了最後的自由。他最喜歡的一首詩也流傳至今——

告訴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許多事值得爭取,/但,自由無疑是最重要的。/永遠不要帶著腳鐐,過媽隸的生活。

700年前的一位英雄,700年後的一部電影,激勵著自人類有思想以來,每一位為了自由而戰的英雄以及凡人。

《勇敢的心》是一部充滿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裝史詩巨片,對任何一個導演來說都是一個空前的挑戰和考驗。吉布森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這樣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義和政治內涵的影片,他當之無愧被稱為世界巨星。

——美國《人物》雜志

《勇敢的心》不愧為一部優秀的電影,看過的人都這么說,認為它是從小到大看過的最好的、最有人情味的愛國主義影片。影片一改正義者總是勝利和一貫定律,在結尾處是一個悲劇,一聲催人淚下但又振奮人心的「自由」給整個影片畫上了個圓滿的句號。盡管斗爭沒有勝利,但斗爭還在繼續,華萊士的死已經判定了這場戰役的勝負。

——影評 柳五

1995年的影壇幾乎完全被《勇敢的心》所佔領,梅爾·吉布森成為該年度的最大贏家。《勇敢的心》一興起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並席捲全球,所向披靡。在當今影壇娛樂片盛興,技術電影一味追求消遺、刺激和高票房的同時,《勇敢的心》大膽創新,起用了沉重壓抑、憂郁憤悶的歷史題材,將公元13世紀的蘇格蘭人民大起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搬上銀幕,以宏偉壯闊的氣勢為影片贏得了史詩巨片的稱號。不僅讓人們感受到了真實的生活和歷史,同時也為古裝歷史片贏得了更大的市場

——佚名

威廉·華萊士於1272年生於艾爾德斯萊,父親是蘇格蘭貴族詹姆斯·斯特沃特的佃農,叔叔是教區的神父。

當時的蘇格蘭王約翰·巴里奧爾橫征暴斂,很失民心,全國各地都有暴動事件發生。巴里奧爾眼看大勢已去,於是向英王愛德華一世求助,將君權雙手奉送。愛德華一世接管蘇格蘭後,以殘暴高壓的手段控治局勢,製造了數起大屠殺。蘇格蘭人不但要忍受高額的賦稅,還要受到人格上的侮辱——每當新娘出嫁時,初夜權屬於英格蘭總督,這些暴政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貴族、農民們紛紛拿起武器,與英國人作戰。

華萊士的父親組織了一個秘密抵抗組織,他帶領手下人奮勇征戰,打擊英格蘭侵略者。可是沒過多久,父親就被英國人處死了,華萊士也被叔叔帶走了,告別了這個令人悲傷和恐怖的家鄉。從此,華萊士被叔叔撫養成人,叔叔不但教給他很多知識,還教他學習武術。

光陰似箭,20年後,華萊士長成了一個英俊的青年,他回到家鄉,又一次見到了故鄉那如詩如畫的山水和童年的夥伴。他與鄰家的女孩繆倫相愛了,在雨天的高原上,他們倆騎在一匹馬上漫步,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終於在一個晚上,他們秘密結婚了,華萊士希望同妻子從此過上安定和諧的生活。

可是上天卻不成全他們,英格蘭人的暴行從未停止過,他們仍然到處肆虐,危害人民。在英軍的一次襲擊中,繆倫被一名英國軍官看中,欲行非禮,她奮力反抗,卻被殘忍的英軍當眾割斷了喉嚨。

國仇家恨使華萊士終於爆發了,他孤身一人闖進英軍駐地,殺死了多名英軍。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殺英兵宣布起義。華萊士屢戰屢勝,威名日盛,引來眾多人民加入義軍。

蘇格蘭貴族羅伯特想成為蘇格蘭領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他假意與華萊士聯盟。華萊士打敗了前來進攻的英軍,蘇格蘭貴族議會封他為爵士,任命他為蘇格護國公。然而華萊士卻發現這些蘇格蘭貴族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絲毫不為人民和國家前途擔心。

英王愛德華為了緩和局勢,派兒媳伊莎貝拉前去和談。但由於愛德華根本不考慮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買華萊士為條件,和談失敗了。伊莎貝貝拉回去後才發覺和談根本就是幌子,愛德華想匯合愛爾蘭軍和英軍共同包圍華萊士的蘇格蘭軍隊。於是,她趕緊送信給華萊士。大軍壓境之下,貴族們慌作一團,華萊士領兵出戰,混戰一場,短兵相接中,他意外發現了羅伯特竟與英王勾結,不禁備受打擊。伊莎貝拉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來到駐地向他傾吐了自己的真情,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

⑸ 一部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一部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好象是《愛國者》吧
在他們成為士兵前,他們是都是家庭中的一員;在他們成為傳說之前,他們都是英雄;在一個國家誕生之前,必須有一場為自由而打的戰爭…… 。 故事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於結束,曾經是戰斗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梅爾·吉卜森 飾)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為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採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徵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 本傑明並不想參加他們的斗爭,直到他的妻子死去留給他7個孩子,眼前的現實和悲劇使本傑明開始轉變,心靈滲或遭受著沖擊,但是過去戰爭中的殘暴場面依然不斷地困擾著他。 這時,他的他兒子傑布列卻沒有絲毫猶豫地開始投入到了爭取自由和獨立的斗爭中,但當英軍大舉入侵而威脅到他的家園還殺死了他的二兒子時,他發現唯一能保護家園和家人的方式,就是全力捍衛年輕人民的自由。 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一個新的獨立的國家正要誕生,本傑明決定跟隨兒子而去

求一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愛國者》梅爾吉布森

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符合提問的影片:
愛國者
導演: 羅蘭·艾默里奇
編劇: 羅伯特·羅達特
主演: 梅爾·吉布森 / 希斯·萊傑 / 喬莉·理查德森 /詹森·艾薩克 / 克里斯·庫珀..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戰爭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0-06-28
決戰怒河
導演: Robert Harmon
編劇: Howard Fast
主演: Jeff Daniels / Roger Rees
類型: 劇情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9-09-20
此外,推薦美劇《逆轉奇兵》。

有哪些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偷襲》《邊城英烈傳》
《決戰時刻》《革命》《The Crossing》

幫我找找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梅爾吉布森的《愛國者》
:wstatic.xunlei./web/movie_content.?cid=#_anchor

有沒有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愛國者續集 The Little Patriot (1995)
為自由而戰 Taking Liberty (1993)
革命 Revolution(1985)
1776 (1972)

關於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的交戰雙方,已經交戰地點和交戰時間。
美國獨立戰爭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獨立戰爭中的細節,以及發生的趣事。
獨立戰爭後對美國南北經濟有什麼影響,出了哪幾位總統和對治理金融方面有什麼大的作為。
綠幣,林肯發行的貨幣對未來經濟有什麼影響,無黃金抵押的綠幣是否真的使得當時的經濟好轉?
把上面這些問題加以分析,即可。
當時除了武鬥,還有金融方面的斗爭,美國有多位總統在方式被刺殺,就是因為金融問題得罪了國際銀行家,這點你要充分說明事情的經過和結果。

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爭取民族叢殲獨立的戰爭,它的勝利,給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打開了一個缺口,為殖民地民族解放戰爭樹立了範例。
1775年4月19日,波士頓人民在來剋星頓上空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來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1775年4月,馬薩諸塞總督兼駐軍總司令托馬斯·蓋奇得到一個消息:在距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火倉庫。蓋奇立即命令少校佛朗西斯·史密斯和約翰·皮特凱恩率800名英軍前往摧毀,以挫傷民兵士氣。部隊連夜出發了,4月19日凌晨,他們來到了離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莊--萊剋星頓。
英軍在黎明前的薄霧中向前行進,經過一夜行軍。他們個個睏倦不堪,呵欠連天。叢鄭伍忽然,他們發現村外的草地上站著70多個村民,正手握長槍嚴陣以待。史密斯知道這些武裝村民就是萊剋星頓的民兵,北美大陸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們「一分鍾人」(Minutemen),因為他們行動特別迅速,只要一聽到警報,在一分鍾內就能 *** 起來,立即投入戰斗。讓史密斯吃驚的是,這些民兵為什麼這樣快就知道英軍的行動呢?原來,「通訊委員會」的偵察員早就得到了情報,並在波士頓教堂的頂上掛起一盞紅燈。「通訊委員會」的信使,雕板匠保爾·瑞維爾看到後立即騎馬到萊剋星頓,通知隱藏在那裡的反英領袖塞繆爾·亞當斯撤離,然後趕到康科德報警。
史密斯一看對方只有幾十個人,原來有些緊張的心情馬上放鬆下來。皮特凱恩也沒把這些衣服破爛的民兵放在眼裡,命令他們繳械投降。但以喬納斯·帕克為首的民兵拒絕了英軍的要求。皮特凱恩就命令英軍包圍這些民兵。在混亂中,不知是誰開了槍,頓時激戰爆發。幾分鍾後,槍聲漸漸稀疏,民兵們8死10傷,因為人少很快撤離了戰場,分散隱蔽起來。英軍只有1人受傷。
史密斯初戰告捷,非常得意,指揮士兵直奔康科德。英軍趕到鎮上時,天已大亮,旭日東升了,但街道上卻看不見一個人,家家關門閉戶,顯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軍進入各家翻箱倒櫃,折騰了大半天,什麼也沒找到。原來,民兵早已把倉庫轉移,「通訊委員會」的領導人也隱蔽起來了。
史密斯覺得情況有些不妙,連忙下令撤退。這時,鎮外喊殺聲、槍聲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鎮的民兵已得到消息,從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趕來。包圍了正在撤退的英軍。他們埋伏在籬笆後邊、灌木叢中、房屋頂上、街道拐角處向英軍射擊。英軍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當英軍舉槍還擊時卻連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軍一路向波士頓方向退卻,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斷襲擊,狼狽不堪。 戰斗一直持續到黃昏,最後還是從波士頓開來的一支援軍,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
這一天,英軍死傷273人,民兵損失了95人,剩下的英軍彈葯耗盡,回想起來也是心有餘悸,他們第一次嘗到殖民地人民鐵拳的滋味。有個士兵說:「我48小時沒吃一點東西,帽子被打飛了3次,2顆子彈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
萊剋星頓的槍聲震動了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
為了聯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陸會議於6月14日決定,建立各殖民地聯合武裝力量即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10月13日,又決定建立大陸艦隊。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誕生。戰爭初期,雙方力量相差懸殊。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海軍,駐北美英軍約3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北美殖民地人口僅300萬,兵力不足,裝備落後,缺乏訓練。但是,殖民地軍民聯合,同仇敵愾,又有優秀的領導者和軍事指揮員,英軍的海上補給線卻時常 *** 擾,在北美不得人心,所以最終殖民主義地獲得勝利,並且獨立了。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

不是愛國者,不要亂講
是the crossing,2000年制。講述美國獨立戰爭,華盛度趁聖誕夜過河擊敗敵軍的故事。
華語片名我不知道,戲不是很出名資料少,你自己想辦法8!
30分!

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問題

美國獨立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殖民地。美國土鱉 *** ,英國能幹啥?國內調兵打這幫農民唄,打敗了也爽快,在歐洲各國張羅的巴黎和會之後,馬上和年輕的美國建立了正式關系,畢竟生意還得做,日子還得過不是?
發藍稀帝國和英吉利不對眼好多年,一聽說對手的小弟成了反骨仔,自然是大力支持。雖然也擔心給自己的殖民地帶個壞頭,還是出錢出槍幫著揚基們折騰,最後把自己家底折騰掉了,內部一起鬨把十六阿哥送上了斷頭台。
中國……天朝上下還分不清西洋番鬼是不是編出來幾個國名來騙賞賜,對亞美利加是什麼玩意更不知道了。談何對策。

⑹ 誰有有關美國獨立戰爭的影片大全謝謝!

美國獨立戰爭題材影片
一、愛國者 The Patriot (2000)
劇情簡介 :
故事發生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本傑明(梅爾.吉布森 飾)是法國裔美國人,他曾參加過法國人與印第安人的戰爭,身經百戰。殘酷的戰爭令他失去了心愛的妻子,他發誓要永遠遠離戰爭。
所以當英國殖民者將戰爭燒到本傑明的家園時,他首先選擇的不是奮起反抗,而是躲避。當他看到他的大兒子參加了當地組織的愛國者軍隊時,也沒有跟著挺身而出。
但是,當他的大兒子被敵軍俘虜,小兒子挺身去救哥哥而被打死時,本傑明再也按耐不住了。他這時才清楚意識到,只有反抗才能解救家園於水火。
二、《鐵血金戈》(1939)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紐約鄉野的一群農人奮起抵抗印第安人的侵略和英軍的攻擊,在歷經挫折之後終於成功地保衛其家園,並把美國國旗升起。
三、革命 Revolution (1985)
劇情簡介:
《革命》是由《火戰車》的大導演Hugh Hudson執導的又一部史詩般氣勢宏偉的巨片。艾爾.帕西諾扮演一個被時代洪流推著走的小人物,他從一個不願參加戰斗的明哲保身的小市民到自覺參戰的美國公民,從而經歷了美國為脫離英國統治而爆發的獨立戰斗的全過程。電影沒有從一個偉人,例如華盛頓入手,而是通過底層人物的命運轉移帶出對這段歷史的公正評價及當時年代各階層勾心鬥角,前線戰火紛飛的殘酷場面。帕西諾或者說是美國人民最終獲得勝利,他們不僅贏得了自由,幸福及糧食,更描繪出一個擺脫帝制後全速前進的美麗藍圖。
四、《跨越德拉瓦河The Crossing》 (2000)
劇情簡介:本片講述了喬治·華盛頓在1776年反抗英軍的特倫頓戰役(Battle of Trenton)中,他領導美軍跨越德拉瓦河(Delaware River),成功突襲黑森僱傭軍(Hessian)的兵營。
五、榮譽之地 Benedict Arnold: A Question of Honor (2003)
劇情簡介:
美國獨立戰爭把人民痛苦地割裂,三分之一自稱愛國者的人在尋求建立一個自由獨立的國家,三分之一的親英分子繼續效忠英國,三分之一的人保持中立。
阿諾德是一名在獨立戰爭中功勛卓越並深受士兵愛戴的將軍,但由於議會中復雜的政治爭斗,在一次重要的戰爭中,他的部隊因為得不到後方的補給和援助而吃了敗仗。阿諾德在這場災難中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的一條腿受傷,永遠也不能正常的行走。對政治失望的阿諾德辭去了軍銜,重返家中,沒想到,妻子的死訊再次打擊了他。
正在阿諾德對生活心灰意冷之時,華盛頓請他重返軍隊的信件寄到了家中。在華盛頓的力勸下,阿諾德答應繼續領導部隊進駐費城。在費城,他認識了當地親英貴族小姐佩蒂希凡,兩人一見鍾情,並很快結了婚。
此時,美國的社會形勢瞬息萬變,由於各派的政治斗爭,獨立戰爭前景堪憂。而阿諾德的軍隊不僅得不到國家的支持,他本人也因為和親英貴族的女兒結婚而遭到了當地人民和士兵的鄙視,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妻子佩蒂希凡的一再勸說下,阿諾德決定投靠英國政府,以換取足夠的軍隊。他始終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東山再起,帶領著人馬重返美國領導獨立戰爭,使人民獲得更大的自由。
但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阿諾德投靠英國王室計劃就要成功的時候,這個消息意外地被華盛頓獲悉。雖然,阿諾德僥幸逃脫到英國,但他早已背上了叛國的罵名。更令他失望的是,狡猾的英國政府失信於他,他夢想得到的軍隊也已經成為幻影。
阿諾德又氣又恨,在此後,他曾多次為奪回自己的榮譽而努力,但都沒有成功。1801年,這位曾擁有傳奇一生的大將軍在倫敦平靜地去世。

⑺ 誰能介紹一些世界上有名的戰役片

《最長的的一天》:全景式反映諾曼底登陸的戰爭巨片,當年為了拍攝這部影片動用了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引起蘇聯方面的抗議,影片從美、英、法、德四個國家的角度展現了這場戰役的全貌。
《拯救大兵瑞恩》:大家都很熟悉,不多說了。
《虎虎虎》:美日合拍的反映珍珠港事件的影片,分別從美、日兩國的角度反映了珍珠港事件的來龍去脈,非常忠於歷史,日本方面的導演是黑澤明。
《珍珠港》:邁克爾·貝導演的燒錢娛樂大片,戰爭場面視效一流,但影片一般。
《奪橋遺恨》:又名《英雄墳》、《遙遠的橋》,英國戰爭巨片,拍攝於七十年代,反映了二戰末期盟軍在何蘭的一場名為「市場菜園」行動的戰役,戰役以盟軍完敗而告終,影片投資達三千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近兩億),有包括辛·康納利在內的諸多明星出演。
《巴黎戰火》:又名《巴黎的大火燒起來沒有》,反映二戰末期盟軍及法國抵抗組織解放巴黎的歷史,阿蘭德隆、貝爾蒙多等法國巨星聯合主演,非常精彩。
《巴頓將軍》:傳記影片,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講述了巴頓從北非戰役到二戰結束的一段傳奇經歷,是典型的好萊塢經典戰爭史詩片。
《麥克阿瑟》:《巴頓將軍》的姐妹片,大明星派克出演麥克阿瑟,影片比《巴頓將軍》差很多,但其中講述朝鮮戰爭的部分值得中國觀眾一看。
《沙漠之狐》:美國拍攝的關於隆美爾的傳記片,講述了隆美爾自北非戰役失敗至被希特勒逼迫自殺的一段歷史。
《紅一縱隊》:《兄弟連》的電影版,講述一支名為「紅一縱隊」的美軍特種小分隊轉戰歐洲的故事。
《納隆瓦大炮》:也叫《六壯士》,講述一支英軍小分隊深入敵後摧毀德軍大炮的故事,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大明星派克主演,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的南斯拉夫電影《橋》實際上是抄襲了這個電影的主要情節。
《血染雪山堡》:又名《魔窟尋諜》,英、美合拍的二戰驚險動作戰爭片,由大明星理查德·伯頓、克林特·伊斯德伍德主演,非常精彩。
《鐵十字勛章》:又名《英雄血》,從德國角度講述二戰期間東線戰場的一段故事,場面極端火爆血腥,導演是義大利人斯金帕,他的電影以暴力美學著稱,吳宇森等受其影響極大。
《斯大林格勒》:德國拍攝的斯大林格勒影片,放德軍視角反映了這場大戰的細節和過程。
〈帝國毀滅〉:反映希特勒在柏林陷落前最後二十天的生活,德國拍攝,值得一看。
《從海底出擊》:世界上最好的潛艇戰影片。
《兵臨城下》:美、德、法、英合拍的反映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影片,有明顯的好萊塢風格,是一部娛樂片。
《坦克大決戰》:好萊塢七十年代拍攝的反映二戰末期阿登戰役的影片,典型的好萊塢風格娛樂片。
《凱利和他的英雄們》:講述一小隊百無聊賴的美軍士兵偶然得知一家德軍佔領下的銀行有大片黃金後千方百計搶奪黃金的戰爭喜劇片,伊斯德伍德主演,著名反戰影片。
《十二金剛》:講述一支由各種罪犯組成的美軍突擊隊奇襲德軍司令部的傳奇故事。
《中途島之戰》:美國拍攝的反映中途島大海戰的影片,影片總體質量一般,但海戰場面可以一看。
《轟炸魯爾水壩》:美國拍攝的反映二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轟炸魯爾水壩的經典戰爭影片,獲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633中隊》:英國影片,反映二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一支特遣隊的驚險經歷,經典戰爭片。
《大不列顛之戰》:英國影片,反映二戰初期英、德在不列顛上空的激烈空戰。
《倫敦上空的鷹》:義大利影片,反映二戰初期的不列顛空戰的驚險戰爭動作片。
《虎口脫險》:法國經典戰爭喜劇片。
《野戰排》:經典越戰片,奧利弗·斯通導演,奧斯卡最佳影片。
《現代啟示錄》:經典越戰片,《教父》導演科波拉導演,公映後引起巨大爭議。
《全金屬外殼》:著名大導庫布里克的越戰片。
《越戰忠魂》:又名《我們是戰士》,美國主旋律越戰片,為配合美軍在海灣的戰爭拍攝,但戰爭場面一流。
《黑鷹墜落》:經典戰爭片,講述一支美軍特遣隊在索馬里執行任務的影片,場面火爆,視覺效果一流。
《奪金三王》:喬治·克魯尼主演,講述海灣戰爭期間三個美軍士兵擅自行動搶奪黃金的故事,反戰娛樂片。
《細紅線》:美國影片,講述一支美軍二戰期間在太平洋島嶼的戰斗故事,獲得當年奧斯卡獎。
《西線無戰事》:世界上第一部有聲戰爭片,根據雷馬克的同名小說改變,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但因其強烈的反戰色彩,在多個國家遭到禁映。
《野鵝敢死隊》:英國經典動作戰爭片,講述一支僱傭軍去非洲執行任務被出賣的故事,動作火爆,非常好看。
《阿爾及爾之戰》:義大利影片,講述阿爾及利亞抵抗力量反抗法國殖民軍的故事,因為其強烈的反殖民主義色彩,在包括香港在內的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遭到禁映。
《二百三高地》:日本影片,講述日俄羅戰爭期間一場爭奪203高地的戰斗,用非常寫實的手法表現了屍山血海的戰爭場面。
《山本五十六》:日本著名傳記片,從正面角度講述了山本五十六自珍珠港事件至死的一段歷史。
《冬季戰爭》:芬蘭戰爭影片,講述了芬蘭軍隊與蘇聯軍隊在芬蘇戰爭期間的激烈對抗。
《影子部隊》:法國影片,講述二戰期間法國抵抗組織的故事。
《滑鐵盧戰役》:法國電影,全面反映滑鐵盧之戰的來龍去脈及細節,非常經典。
《拿破倫在奧斯特列茨》:法國經典戰爭片,講述了奧斯特列茨戰役的全過程。
《戰俘列車》:好萊塢經典戰爭驚險片,講述一群戰俘奪取了一列火車然後冒充德軍逃往瑞士的故事。
《第二十二條軍規》:著名黑色幽默戰爭片,小說很有名,但影片有點差強人意。
《祖魯之戰》:英國戰爭片,講述一支英軍在非洲與當地土著進行作戰的故事。
《桂河大橋》:英國大衛·里恩拍攝的經典二戰片,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
《阿拉伯的勞淪斯》:大衛·里恩的另一著名戰爭片,同樣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
《光榮戰役》: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南北戰爭影片,講述一支黑人部隊參加北方與南方作戰的故事。
《愛國者》:梅爾·吉布森主演,講述美國獨立戰爭的故事。
《葛底斯堡戰役》:美國著名戰爭影片,講述南北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葛底斯堡戰役的過程,影片大約有五個小時長。
《眾神與將軍》:《葛底斯堡戰役》的姐妹片。

⑻ 能介紹幾部關於英美戰爭的影片嗎

1. 《戰地軍魂》(Stalag 17,17號囚房,美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戰俘逃亡題材。二戰後期號稱「牢不可破」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美軍戰俘策劃越獄和清除內奸的故事,塑造了一個貌似沒心沒肺、無惡不作的反英雄人物形象。明爭暗鬥,其樂無窮。威廉�6�1赫頓等主演。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2. 《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or Escape,第三集中營、龍虎榜、絕處逢生,美國,1963)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1943年,戒備極為森嚴、聲稱「絕對不可能逃脫」的納粹德國第三集中營,一批盟軍戰俘在一位美國英雄的領導下實施集體逃亡計劃的故事。然而,逃出集中營的70多名戰俘最終卻只有幾個人幸運地存活下來……自由是不屈不撓的結果。史蒂夫�6�1麥奎因、詹姆斯�6�1迦納、理查德�6�1阿滕伯勒、詹姆斯�6�1科本等主演。
3. 《黑獄梟雄》(King Rat,鼠王,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英國通俗小說作家同名小說改編。戰時新加坡日軍戰俘集中營中貌似自私自利、有「鼠王」之稱的美國反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美國人生存之道的戰俘標本。喬治�6�1西格爾等主演。
4.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
戰俘題材經典。1941年,泰國北碧府日軍集中營盟軍戰俘被迫為日軍建造桂河大橋的故事。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人物形象塑造與心理刻劃極為出色,英、美、日三國軍官的不同風格和個性十分鮮明。影片中英軍官兵用口哨吹出來的《桂河大橋進行曲》令人印象深刻。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美國電影協會(AFI)100部最驚心動魄的美國電影第58位。
5. 《終止戰火》(To End All Wars,終結戰爭,英國、美國、泰國,2001)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攻佔新加坡後,一批盟軍戰俘被送到緬甸建造死亡鐵路、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保持求生意志、直至戰火終止的故事。影片秉持的理念是:各民族只有彼此理解、寬容相待,戰火才會真正終止。羅伯特�6�1卡萊爾、基弗�6�1薩瑟蘭等主演。
6. 《哈特之戰》(Hart''s War,哈特戰爭、裁決之戰,美國,2002)
戰俘逃亡題材。戰俘營中的種族歧視問題。根據美國作家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戰時的納粹德國戰俘集中營,以上校為首的美軍戰俘借審判謀殺案嫌疑犯分散德國納粹注意力、實施逃亡行動的故事。布魯斯�6�1威利斯、科林�6�1法瑞爾等主演。
7. 《海陸空大逃亡》(The McKenzie Break,戰俘營、暴動戰俘營,愛爾蘭、英國,1970)
戰俘逃亡題材。戰時蘇格蘭麥肯錫英軍戰俘集中營德軍戰俘的逃亡故事。自作聰明的英軍與德軍戰俘玩貓捉老鼠的游戲,而結局則是英軍「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8. 《勝利大逃亡》(Victory,大勝利,美國,1981)
戰俘逃亡題材。二戰末期的巴黎,一場特殊的足球賽——納粹德國國家隊對同盟國戰俘隊,一場熱鬧非凡的盟軍戰俘大逃亡行動。其間,由於球王貝利以及眾多歐洲足球高手加盟扮演戰俘,致使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場世界足球超級明星的個人絕技大展示。
9. 《戰火紛飛》(Raid on Rommel,奇襲隆美爾,美國,1971)
1943年的北非戰場,英德兩軍對壘之際,英軍軍官冒險將關押在德軍軍營的盟軍戰俘釋放,並率領他們發動突襲的故事。理查德�6�1伯頓、約翰�6�1科里考斯等主演。(笑獨行按:或有混同於《沙漠之狐》者。)
10. 《大偷襲》(The Great Raid,卡巴那圖大營救,美國,2005)
根據美國作家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反攻巴坦島時的一次戰俘營救行動,目的是營救可能被日軍屠殺的卡巴那圖戰俘營500多名盟軍戰俘,該行動得到了菲律賓游擊隊的大力協助,號稱美軍歷史上最成功的營救行動。本傑明�6�1布拉特、約瑟夫�6�1法因斯、康妮�6�1尼爾森等主演。
11. 《雷恩的快車》(Von Ryan''s Express,戰俘列車、大逃亡,美國,196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1943年,義大利軍戰俘集中營的英軍戰俘在義大利戰敗、重獲自由後又不幸被德國納粹的偵察機發現,被集體裝上火車運往德國。此前因飛機墜毀而被意軍俘獲的美軍空軍上校也在其中。他率領英軍戰俘奪取火車,經由被俘德軍軍官指點,一路騙過德國納粹,將火車駛向瑞士。而他自己卻不幸在最後時刻倒在了德國納粹的槍口下……弗蘭克�6�1西納特拉等主演。
12. 《逃離索比堡》(Escape from Sobibor, or Les rescapes de Sobibor,英國、南斯拉夫,1987)
電視電影。歐洲電影界對於黑暗年代恐怖往事的經典回憶。根據英國作家同名歷史小說改編。1943年,波蘭索比堡死亡集中營猶太人和猶太裔蘇軍戰俘的逃亡,主動選擇在槍口下物競天擇的命運:600多人越獄,300多人成功,規模與績效均創德國納粹死亡集中營集體逃亡事件紀錄。阿蘭�6�1阿金、魯特格爾�6�1哈爾與波蘭裔性感美女喬安娜�6�1帕庫拉聯袂主演。
13. 《科爾迪茲要塞》(Colditz, or Escape from Colditz,寇地茲堡,英國,2005)
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戰時三位盟軍官兵逃出了納粹德國境內的戰俘集中營,但在德國與瑞士邊境,其中兩位又不幸遭德軍逮捕並關入另一個戰俘集中營——科爾迪茲要塞……成功逃脫並到達英國的荷蘭軍下士是一個自負的無恥之徒,在走運加入倫敦英國「軍情九處」、官升中尉後,卑鄙地背叛了英軍中尉戰友的囑托,不擇手段地追求戰友美麗、優雅的女友並利用職權使之死心塌地地嫁給了自己……戴米恩�6�1劉易斯、索菲亞�6�1邁爾斯等主演。
14. 《第五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第五號屠場,美國,1972)
黑色幽默,超現實主義的末世寓言。根據美國作家同名經典小說改編。1945年,英美盟軍轟炸德累斯頓前後,德累斯頓屠宰場美軍戰俘的經歷。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瘋狂體現為荒謬的真實:德國法西斯固然殘暴,英美盟軍也同樣野蠻……游離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惡夢:過去是納粹集中營,未來是外星動物園……精神病人般模糊、零亂、荒誕、晦澀的視角和思維。
15. 《極地重生》(As Far as My Feet Will Carry Me, or So weit die Fü e tragen,德國,2001)
感天動地、閃耀人性光輝的戰俘逃亡題材經典。根據德國作家暢銷傳記小說改編。自由與愛遠在三年14000公里之外。1949年到1952年,戰後被蘇聯軍事法庭判處到西伯利亞東部勞改25年的德軍少尉幾乎沒有成功希望的孤身搏命大逃亡……然而,胸懷悲憫的好人(包括投懷送抱的愛斯基摩年青寡婦)、不可思議的好運(包括一路追捕他到伊朗邊境的蘇軍上尉在最後時刻對他網開一面)和堅強的求生意志卻最終成全了他。邁克爾�6�1曼德爾、伯哈德�6�1貝特曼、艾琳娜�6�1帕塔瓦等主演。米蘭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16. 《異想天開大逃亡》(What Did You Do in the War, Daddy?,美國,1966)
戰爭幽默題材經典。虛構二戰時期美軍不費吹灰之力攻佔了西西里島小鎮,不料一夜狂歡後卻遭德軍反撲,美軍官兵反成階下囚。而此時美軍上級長官已得到捷報,欲親臨小鎮體嘗勝利果實。被囚的美軍官兵只得出奇謀逃亡,在上級長官面前表演了一場假戲真做的戰爭……影片故事構思奇特,體現戰爭荒誕主題,極盡諷刺之能事。
17.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今夜無戰事/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英國、紐西蘭、日本,1983)
日本導演大島渚的「國際主義」戰爭題材作品。根據英國作家小說改編。英軍戰俘眼中戰時東南亞爪哇島日軍戰俘營中的人性以及同性戀故事。包容多種政治立場和道德觀念,體現導演對於日本軍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剖析和批判。
18. 《德州46》(The Good War, or Texas 46,魔鬼天幕,義大利、美國,2002)
二戰結束前,位於美國德州荒原地帶的赫里福戰俘集中營,義大利軍戰俘的逃亡與看守美軍的鎮壓,雙方都面臨著唯有依靠堅強的意志才可能求得生存的處境。唯一一位逃出集中營的意軍戰俘在與女友忘情纏綿時又再次被捕,當他回到集中營時,一出令人觸目驚心的荒誕劇上演了……

⑼ 《最後的莫希幹人》講的是什麼故事

《最後搜宴孫的莫希幹人》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是美國著名浪漫主義小說家詹姆斯·費尼莫爾·庫柏所祥手寫,這本小說也是美國文學脫離英國文學影響走上獨自發展道路的開山之作。

他們的文化由於外界的沖擊正在不斷被稀釋而很可能會逐步消亡。電影圍繞英法威廉·亨利堡爭奪戰展開,在戰爭場世鏈面戲上,導演邁克爾·曼極為真實地還原了18世紀中葉那種冷熱兵器混用的血腥與慘烈,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個莫希幹人》的音效極其細膩,戰斧砍在身體、劈入頭顱,槍托撞擊在臉部、側擊在頭部,刀刃捅入身體、割破衣服等等細節音效呈現得層次分明,是該片高出其他同類型片的一大亮點。

此外,很多人都是通過這部電影對北美的土著部落莫希幹人有了最初的印象。

⑽ 英國歷史戰爭電影

1.求外國歷史戰爭電影

.《最長的一天》(The Longest Day,美國、英國、法國,1962) 全景式記錄盟軍諾曼底大反攻的史詩。

盟軍最大的一個成功案例。公認的二戰戰爭電影蓋棺之作。

告訴我們成功中天時、地利、人和的重要性。 2.《遙遠的橋》(A Bridge too far,美國、英國,1977) 盟軍荷蘭空降兵的命運。

可能是盟軍最大的一個失敗案例。異想天開與急切冒進讓盟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其間一位德軍將領的風度和氣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3.《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美國,1965) 戰線過長與補給不及讓德軍功虧一簣,失敗令人扼腕、頓足。

4.《馬爾他攻防戰》(Malta Story,英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英軍在馬爾他捉襟見肘的遭遇。

5.《雷瑪根大橋》(The Bridge at Remagen,法國,1969) 情節緊湊,精彩紛呈,一氣呵成,淋漓盡致。 6.《紅一縱隊》(The Big Red One,美國,1980) 在殘酷的戰爭面前,「活著」就是硬道理。

7.《雷霆戰將》(When Trumpets Fade,美國,1998) 告訴你一種反英雄主義的戰場生存之道。 8.《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美國,1998) 戰爭中的人道主義,對於生命價值的思考。

9.《斯大林格勒戰役》(Stalingrad,德國、瑞典,1993) 斯大林格勒漫無邊際的雪原就是德軍士兵的墳墓。未見德軍與蘇軍的正面對峙而慘烈、慘淡之情彌漫熒屏,揮之不去。

10.《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大敵當前》,美國、德國、英國、愛爾蘭,2001) 蘇軍與德軍決戰中狙擊手之間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較量,穿插蘇軍男女狙擊手之間的愛情。 11.《星星敢死隊》(The Star,《東部戰線1944》,俄羅斯,2004) 詩化的意境,信念的力量,內斂的情感,不朽的軍魂。

12.《唯鬧頌狙擊手》(Sharp Shooter,蘇聯) 蘇軍女狙擊手的傳奇故事,指鄭扣人心弦、震撼人心不遜《兵臨城下》。拍攝年代未詳,當略早於《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13.《這里的黎明靜悄悄》(The Dawns Here Are Quiet,蘇聯,1972) 戰爭與女人的散文詩。對於「戰爭讓女人走開」之說的回應,曾經感動過一代中國觀眾。

14.《虎!虎!虎!》(Tora! Tora! Tora!,《偷襲珍珠港》,美國、日本,1970) 客觀看待珍珠港事件的一個標本,美國觀點和日本觀點妥協的產物。撫摸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15.《中途島戰役》(Midway,美國,1976) 勝敗之機瞬息萬變,一失足成千古恨。此戰凸顯了信息、判斷與應變的重要性。

表現手法略嫌呆板,其間美軍將領之子與日本姑娘戀愛的情節純屬多餘,且日本姑娘容貌亦嫌平庸。 16.《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細細的紅線》,美國、加拿大,1998) 墓誌銘式的故事。

太平洋戰爭中美軍與日軍的對決,對於美軍來說,該經歷(包括士兵的戰爭思考和厭戰情緒)與日後的越戰經歷差相彷彿。略嫌沉悶、拖沓。

17.《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國、美國,1957) 戰俘題材經典。戰爭中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經典標本。

英國紳士遭遇日本流氓:虎落平陽被犬欺。 18.《反攻緬甸》(Objective Burma,美國彎茄,1945) 早期二戰經典。

在歷史上曾因過分誇大美國在緬甸戰爭中的作用、遭物議而被刪剪。 19.《血戰台兒庄》(中國,1985) 中國第一部以正面戰場抗戰為題材的電影,已是公認的華語經典。

聊以代表中國經典。 20.《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壯士雄風》,英國,1968) 戰爭冒險題材經典。

懸疑、動作,鬥智斗勇,起伏跌宕、驚心動魄,一氣呵成,絕無冷場。更兼兩位大美女捧場,秀色可餐,令人想入非非。

21.《六壯士》(The Guns of Navarone,《納瓦隆的槍聲》,美國,1961) 戰爭冒險題材經典。動作、懸疑,緊湊、緊張,人物、景觀,美不勝收。

其間處置叛徒美女的情節尤其令人心情復雜。 22.《倫敦上空的鷹》(Stukas uber London er Eagles Over London,法國、西班牙、義大利,1969) 戰爭間諜題材經典。

德軍的滲透與英軍的反滲透。輕喜劇,精彩、幽默。

網上多有混同於《不列顛之戰》者(在下亦曾因此在《知見二戰題材經典電影245部》一帖中注錯該影片英文名)。 23.《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紅粉忠魂未了情》,美國,1953) 早期二戰經典。

珍珠港事件前夕夏威夷美軍生活故事。美國反思珍珠港事件的一個經典標本。

24.《戰爭的呼喊》(Battle Cry,《硝煙中的呼喊》,美國,1954) 早期二戰經典。戰爭與人生的抒情詩。

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成長故事。 25.《百戰雄獅》(The Young Lions,美國,1958) 四個年輕人的二戰傳奇。

試圖站在德國與美國之間思考戰爭。 26.《愛在戰火蔓延時》(Shining Through,《英烈情緣》,美國,1992) 戰爭間諜題材經典。

九死一生的命運與淋漓盡致的愛情。 27.《第22條軍規》(CATCH-22,美國,1970) 黑色幽默,軍中游戲規則之荒謬。

略嫌六神無主。 28.《沙漠之狐》(Desert Fox:The Story of Rommel,《沙漠之狐隆美爾傳》,美國,1971) 不虛張、不自命、不大言、不空洞,比《巴頓將軍》、《麥克阿瑟傳》、《山本五十六》、《艾克:登陸倒計時》都更有看頭。

29.《從海底出擊》。

2.求外國古代戰爭片

亂》日本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至今在奧斯卡影壇還有一定的地位

《斯巴達克》,講述了奴隸傳奇領袖斯巴達克揭竿而起的故事。在當時沒有電腦特技的情況下,居然調動千軍萬馬,拍出了一部氣勢如虹的史詩巨片,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片中千軍萬馬全部為真人,場面宏大,甚至連現在的電腦特技都無法超越

《賓虛》

鍋蓋頭》描寫海灣戰爭美軍狙擊手的故事

《第九突擊隊》俄羅斯最新戰爭片,一隊新兵在阿汗 戰場上上演生存與死亡的悲歌

《大偷襲》05年8月推出,描寫二戰時,美軍營救菲律賓日本集中營戰俘的故事。喜歡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錯過。

《天國王朝》美國電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題材,這次,我們大英帝國的一個鐵匠,陰差陽錯的來到被基督徒佔領的耶路撒冷,沒享受幾天好生活,就趕上了強大的撒拉丁軍隊的攻擊,漫天的投石車發射的飛彈,瘋狂的彎刀駱駝部隊,我們的鐵匠如何力挽狂瀾呢?

《風語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據小說改編的越戰影片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的經典越戰片,十分精彩

《深入敵後》美飛行員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無人地帶》波斯尼亞戰爭電影,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桂冠

《兵臨城下》前蘇聯頭號狙擊手與德國狙擊手學校的校長之間會有什麼故事呢?看過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國愛國主義與浪漫 ***

《U-571》海戰的經典,無論後來專家找出該片的多少錯誤,可影片的質量與娛樂效應卻一點不差

《核艇風暴》因為錯誤的密碼來電,一場核戰爭幾乎要打響

《K—19寡婦製造者》這艘核動力潛水艇沒有因為指揮官換成哈里森福特而變的吉祥,寡婦製造者真是名副其實。

《獵殺紅色十月》老007蕭恩·康納利搖身一變成為了前蘇聯最先進潛水艇的指揮官,帶領一干將領叛逃蘇聯,發誓要享受資本主義的繁華……

《太陽淚》美國大兵潛入非洲中部去營救國際紅十字會的官員,有點看頭。

《哈特的戰爭》德國集中營裡面發生的一件事,見證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在這部電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臨死前的一聲「自由」,震懾人心

《愛國者》與世無爭的美國農場主在兒子被英國遠征軍殺害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屠夫,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戰爭巨作,茫茫沙漠,英國殖民者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輝旗號,在遙遠的非洲與蘇丹 *** 作戰浴血撕殺。

3.請推薦一些關於英國歷史的電影

《勇敢的心》: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與抗擊英格蘭侵略的電影。

《伊麗莎白》:關於伊麗莎白一世登基和天主教徒的反抗。

《伊麗莎白:黃金年代》:上一部的續集,關於伊麗莎白時代的一系列事件。

《愛國者》: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於結束,曾經是戰斗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為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採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徵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

《祖魯戰爭》:影片以1879年發生於非洲伊森瓦納之役背影,導演在處理雙方的對戰的場面時,不只傳達英國士兵的愛國情操,也同時表現祖魯戰士為保護鄉土,誓死如歸的勇氣。

《理發師陶德》:英國人本傑明·巴克(約翰尼·德普飾演)和妻子魯西還有女兒約翰娜一起過著簡單而平凡的生活。本傑明是個理發師,平日生意不錯,一家人的生活也頗為幸福美滿。但是,如同現實生活中一樣,美好的總是短暫的。當地法官因為覬覦魯西的美貌,巧立名目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本傑明·巴克投入大獄,後又將他驅逐出了英國。就這樣本傑明一家人的命運軌跡被完全的改變了……

許多年後,一個名叫斯文尼·陶德的理發師在一家餡餅店的二樓開張了自己的店鋪。人們都說那家餡餅店味道怪異,理發店的感覺也不對。鄰居也稱經常在餡餅店的地下傳來惡臭。而許多光顧理發店的人也是只見進不見出……這一切的答案都很簡單——餡餅店用的製作原料是鮮活的人肉,而「供應商」就是樓上的理發店。理發師陶德的剃刀上沾滿了前來剪頭的人的鮮血。而他這樣做不為別的,只為了宣洩心中那滿滿的仇恨——他就是當年被驅逐出境的本傑明·巴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和那之後自己妻兒的不幸將火一樣的仇恨注入了他的心裡。他不再是本傑明·巴克,仇恨的火焰點燃了他心中原始的狂躁本能,一個徹頭徹尾嗜血成性的魔鬼理發師陶德就此誕生了。多年後,他重返英格蘭,與餡餅店女老闆拉維特(海倫娜·伯翰·卡特飾演)一起聯手,開始了血腥的復仇之路……

但我最喜歡的是羅文·艾金森的《黑爵士》!

4.推薦一些西方古代戰爭電影

《賓虛》,最偉大的史詩電影,曾獲14項奧斯卡提名,囊括11項大獎,至今無人打破此記錄。

電影有將近四個小時,但是非常好看,絲毫感覺不到時間的流失,尤其是 *** 部分長達半小時的賽馬比賽可稱經典,五星推薦,喜歡史詩電影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 《勇敢的心》,絕不可能錯過的電影。

講述中世紀威廉姆華萊士反抗英王長腿愛德華的故事。梅爾吉布森自導主演,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獲贊譽無數。

華萊士的一句「freedom」成為了影史經典。 《特洛伊》,取自《荷馬史詩》的故事。

有著神話色彩,但實在是比較經典所以說一下。 《亞瑟王》。

克里夫歐文和凱拉奈特莉主演。亞瑟王是什麼來頭也不用我說了。

講的就是這樣一位羅馬和英國共同傳唱的英雄的故事。但是電影質量一般。

《天國王朝》,講述十字軍東征的故事,和前面的兩部相比遜色不少,但場面恢弘,故事也比較吸引人,可以一看的史詩電影。 《角鬥士》,前面有朋友說了,的確是很經典是史詩電影,拉塞爾克勞主演,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等5項奧斯卡獎。

《埃及艷後》,很經典的電影,伊麗莎白泰勒扮演的埃及艷後絕對是影史經典,一個被歷史風雲推至風口浪尖的女人,一個心懷叵測、狼子野心的女人,一個利用男人達到失現自我的女人,一個最終自我發現的女人。克利歐佩特拉,一個古埃及的女王,窮盡一生追求自我的實現。

她與凱撒、安東尼之間的愛情故事很讓人回味。 《王者之心》,又叫《崔斯汀和伊索爾德》,這兩位的故事在西方世界與羅密歐朱麗葉並稱兩大愛情經典,講的是英格蘭部落領袖之子和仇人愛爾蘭國王之女這對身負國仇家恨的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為千萬人傳頌。

片子將愛情夾雜在歷史故事之中,展現了大氣蒼涼的背景。 《亞歷山大大帝》。

奧利弗斯通導演,科林法瑞爾、安吉麗娜茱莉、安東尼霍普金斯等等大腕出演,簡直是豪華之師,但是風評很一般,但還是可以一看的,看看這位馬其頓的傳奇人物建立的曠世功勛。 《聖女貞德的故事》。

呂克貝松導演的作品,根據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的故事改編,如果對英法的百年戰爭或是貞德的故事有所了解,這片不得不看。 《斯巴達克斯》,我說的不是老庫的那部,而是04年翻拍的那部,又叫《風雲群英會》,講述奴隸英雄斯巴達克斯的成長及奮斗的一生。

很宏大的場面,而且當時羅馬共和國的三巨頭也悉數登場,非常的震撼。雖然意識形態成分比較濃,但還是不錯的片子。

當然庫布里克那部也是經典了,不過許多技術上視覺上的東西和現在比是差了些,內涵則勝出許多。 《斯巴達300勇士》。

近兩年來被說爛了的片子。是靠電影特效打造出來的一部戰爭史詩,講述了著名的溫泉關一戰。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三百勇士在溫泉關狙擊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的500萬大軍(號稱)的故事。 《匈奴大帝》,講述一支來自東方的匈奴族軍隊由阿提拉帶領橫掃歐亞大陸,挑戰羅馬帝國的霸主地位的故事,戰爭場面宏大,展示一段我們並不大熟悉的匈奴帝國的歷史。

《最後的兵團》,講述西羅馬帝國最後一任皇帝奧古斯都羅慕路斯的故事,想拍成史詩電影,但故事單薄了些。 還有幾個我感覺 也很不多 羅賓漢 新版的 拍的不錯。

5.給我找10部外國的古代戰爭大片

1、《鳴梁海戰》 《鳴梁海戰》是金漢珉執導的一部古裝戰爭電影,由崔岷植、柳承龍、趙震雄、晉久、李貞賢等人主演。

《鳴梁海戰》是根據真實歷史戰爭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12艘軍艦,擊敗了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 1597年3月,以野蠻兇狠著稱的日本海賊王所率領的海盜部隊,大舉侵朝,朝軍毫無准備,遭到慘敗。

朝鮮王迫於形勢,順應民心重新任命一代名將李舜臣為三道水軍統制使。 而此時,當年揚威海上的威武水師,只剩下可憐的12艘軍艦,眾將對敵我形勢極度悲觀,紛紛表現出"此戰必敗"的情緒。

李舜臣力排眾議,命人焚毀軍隊輜重給養倉庫,破釜沉舟,以"勇者生,畏者死"的氣概,號召部下與倭寇決一死戰。 在鳴梁和珍島碧波亭之間,有一水流湍急的海峽。

李舜臣趁退潮時派人設置了鐵索與木樁。大戰當前,李舜臣身先士卒,親率旗艦戰船孤軍迎戰。

一場惡戰,擊沉敵人指揮船和其它戰船兩艘。海賊王被殺,陣形大亂。

這時已開始退潮,海水湍湍東流,朝鮮戰船趁勢猛攻,敵船招架不住,順流東撤,但被鐵索和木樁擋住去路。 朝鮮戰船抓住有利戰機,奮力沖殺,擊沉敵船三十餘艘,斃敵4000餘人,重創了日本艦隊,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2、《天國王朝》 《天國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奧蘭多·布魯姆、伊娃·格林、愛德華·諾頓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影。 該片講述了12世紀耶路撒冷王國陷入危機,一個鐵匠伊貝林的貝里昂保衛耶路撒冷城並對抗想從基督徒手上重新奪回耶路撒冷的 *** 領袖薩拉丁的故事。

十二世紀的法國,青年鐵匠巴里安在素未謀面的父親引導下,因緣際會加入十字軍東征的隊伍,前進耶路撒冷。 驍勇善戰加上品格高尚,巴里安幾經征戰成為赫赫有名的武士,不但深受耶路撒冷國王賞識,美麗的公主西碧拉也對他芳心暗許。

然而隨著戰役增加,帶來無盡的殺戮和掠奪,貝里昂終於領會父親訓言中和平的真義與生命的真愛,貝里昂的抉擇挑戰了自己的生命,也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3、《斯巴達300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執導,改編自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約翰斯塔德編劇,傑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衛·文翰、多米尼克·威斯特、文森特·里根、邁克爾·法斯賓德、湯姆·威斯多姆、安德魯·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

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親率希臘聯軍扼守住地勢險要的溫泉關,但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列奧尼達斯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親率300名斯巴達勇士殿後,與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 最終,這300位勇士全部戰死,但同時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關一戰中付出了2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4、《最後的武士》 《最後的武士》由愛德華·茲威克執導,湯姆·克魯斯、渡邊謙、真田廣之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上映。 影片故事發生的年代是1876至1877年之間,日本國內沒落武士階層風起雲涌的暴動時期。

武士曾是日本封建歷史上的特權階級。 到了江戶末期,武士階層開始產生分化,下層武士的生活急劇惡化,許多不得以而私底下從事農業和小商業。

不堪重負的農民不斷暴動,加上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佩里打開日本國門以後,更讓人看清了德川幕府的嚴重危機,這才有以下層武士為主體的倒幕運動。 5、《特洛伊》 《特洛伊》(Troy)是一部2004年的史詩電影,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納、奧蘭多·布魯姆、黛安·克魯格等主演,於2004年5月9日在美國上映。

《特洛伊》取材自古希臘神話。小亞細亞古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愛上了斯巴達美女海倫,並將她帶回特洛伊。

海倫的丈夫,也就是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臘其他城邦國,在邁錫尼王亞伽門農統帥下,率領強大艦隊追到特洛伊,圍城攻打十年,最後引出了希臘聯軍巧施的「木馬計」。 6、《羅馬大帝》 《羅馬大帝》是西班牙義大利德國三國合拍,耗資2億7千萬美金,Roger Young執導,彼得·奧圖爾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屋大維的人生故事。 凱撒大帝去世之後,一直忠心耿耿為帝國奮戰的屋大維接替他成為了新的帝王,就這樣,奧古斯都大帝誕生了,他的統治持續了二十年之久,軍隊的鐵蹄踏遍了歐洲的每一寸土地,他的種種決策為羅馬維持了兩百年的和平貢獻了不容小覷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年邁的奧古斯都大帝必須考慮該讓誰繼承他的王位了。奧古斯都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名為茱莉亞的女兒,不幸的是,茱莉亞被人以通姦的罪名揭發,為了平息民憤,奧古斯都只得忍痛將她流放邊疆。

7、《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是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於2004年12月16日發行的一部戰爭傳記電影,由奧利弗·斯通執導,柯林·法瑞爾,安吉麗娜·朱莉等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亞歷山大大帝傳奇的一生。

亞歷山大大帝生於紀元前356年。

閱讀全文

與英軍和美國土著戰爭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熱門動漫電影外國 瀏覽:214
韓國高顏值女神r電影 瀏覽:595
俄羅斯電影鯊魚災難 瀏覽:296
重慶江北電影城 瀏覽:728
太陽神電影網 瀏覽:266
印度電影戰神的名字叫啥 瀏覽:821
美國兩個字電影大全2015 瀏覽:454
邵氏電影在哪裡能看超清 瀏覽:425
紅酒韓國電影 瀏覽:306
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明星走紅 瀏覽:425
火爆的俄羅斯電影 瀏覽:65
去電影院的 瀏覽:310
外國偵探電影2017 瀏覽:134
西峰電影院哪個好 瀏覽:591
陝西方言電影大全 瀏覽:462
仙劍奇譚昭電影2018 瀏覽:303
周星馳會拍電影嗎 瀏覽:678
島國動作片大電影 瀏覽:578
南瓜電影電視上看沒有字幕 瀏覽:176
季節變幻泰國電影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