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普羅米修斯》中工程師物種的來世今生
哥們,並非「工程師創造異形是為了毀滅人類」。
首先,普羅米修斯開場交代的是工程師使用黑色液體與自己基因融合,創造了人類。
正片中慢慢明確的線索是:1.工程師留下了造訪地球後要去其它星球播種的線索,也就是主角們看到的壁畫,這才有了普羅米修斯號啟航去探索人類起源,這故事的起因。2.主角一行按線索找到了外星飛船所在的一個殖民地,飛船已經因為某種原因失事。3.之後的故事一直圍繞黑色液體展開,也就是稿衫說異形實際上是黑色液體失控的產物。是黑色液體創造了異形並最終摧毀了工程師飛船團隊。這是沒有任何加油添醋的原始內容。
從電影名稱以及隱喻表明,工程師創造黑色液體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用自己的基因創造新的生命,這一點就如同人類創造了生化人是一個道理。造物主虛妄與傲慢地創造了以為比自己低一等的生命,被創造的人類會思考自己的存在,被創造的生化人也會思考自己的族敬判存在,這些生命最後都不由自主地去窺視創造自己的神,並最終選擇反抗神的存在。在電影結尾,生化人與工程師進行了交流,這個橋段隱喻了神是不允許被造物對自己的窺視,這將受到神的懲罰。所以被造物最終會摧毀造物主兆改是一個普羅米修斯要表達的主題,異形就是的這個主題的終極表現形式。
所以,並沒有"最佳答案"中說的「工程師創造了人類,卻一心想要毀滅人類」這些錯誤概念。這人後面的解讀我就不一一推翻了,基本都是在錯誤基礎上的解讀。甚至都串到《異形2》上面去了,官方都表明過《普羅米修斯》僅繼承《異形1》的框架,後面的故事對《普羅米修斯》相當於不存在。而且就算《普羅米修斯》源自《異形1》,其實實際上是不同的故事主題,是不能放在一起解讀的。
㈡ 早期黑白戰爭電影 那時候我們都叫他橋 不知道是俄羅斯還是那裡的, 反正是國外電影就是了 。
二戰電影《橋》(黑白片)是前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其中有一段情節講述的是南斯拉夫游擊隊的一支小分隊在行軍途中通過一段沼澤地,薩瓦托尼陷進淤泥中,但很快就被救了起來~~
另一部與士兵陷入泥潭有關的二戰電影就是前蘇聯拍攝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黑白片)。片中,紅軍女戰士里莎在接受回村報信的任務後,不幸陷入了泥沼溺斃。這個情節非常深刻的表現出了戰爭的殘酷!
㈢ 異形契約電影解析工程師為什麼殺人類 異形前傳3上映
為了給女主復仇,因為工程師製造黑水病毒是為了殺死人類(這是肯定的,普2中有說到載滿病毒的飛船坐標直指地球),雖然大衛也不喜歡人類,從他把病毒放在女主男友杯子里可以看出,他把人類做實驗。明慎沒飛船里的人對大衛的態度也不好,大衛肯定無所謂,只有女主真的關心大衛,《普2》中大衛也說了愛上女主。但女主也不小心被感激納染,差點送命,最後只有女主和大衛倖存下來做神族飛船走了。?(到這里咔)我懷疑女主最終還是感染病毒死了,然後大衛氣了,媽的都是你們這幫畜生造了什麼病毒把老孝凱子女人殺了,結果把工程師團滅。
㈣ 誰能告訴我電影 普羅米修斯 的詳細劇情。
片頭開始是一艘圓形艦艇離開了一個看起來與地球有些相似的星球,留在地表的一位類人類外星人看著離開的飛船,打開一瓶黑色容器並喝下容器內的液體,然後他的身體立即就開始崩碎瓦解,墜入河川瀑布中。外星人的遺體分化後進入旁邊的瀑布,他的DNA引發了生源反應。
2089年,考古學家伊麗莎白·肖(Elizabeth Shaw)與查理·赫洛維(Charlie Holloway)在蘇格蘭的斯凱島考古時找到了一個古代時刻,發現這是一份星圖,這份星圖與其他幾個相互間沒有聯系的古文明遺跡中發現的圖形相符。他們相信這是外星人到訪地球的紀錄,相信人類是由外星人所創造出來,他們稱外星人為「工程師」,並將所發現的星圖視為邀請。
韋蘭公司的年邁的首席執行官彼得·韋蘭(Peter Weyland)為一支探險隊提供資金,讓他們登上「普羅米修斯號」根據星圖前往遙遠的行星LV-223。航進程中船員都處於休眠狀態,由人形機器人大衛(David)監控旅程。船隻於2093年到達目的地,船員得知他們的任務是要找到工程師。此次任務的負責人梅莉迪絲·維克斯(Meredith Vickers)命令船員沒有她的允許不能擅自與外星生命接觸。
「普羅米修斯號」降落在一個大型人造建築附近,船員組織了一支小隊進去考察。他們在裡面找到了許多石瓶,還有巨大的人形雕像,以及一個身首異處的外星人屍體,肖找到了它的頭。他們還找到了其他多具屍體,因此推測此物種於該處應都已死亡。考察隊中的密爾本(Millburn)和費菲爾德(Fifield)對這場使命的真實目的感到很不自在,要求返回「普羅米修斯號」,但卻遺跡中迷路。
普羅米修斯偵測到有風暴快速逼近,要求考察隊提前結束了考察返回母艦。考察隊把外星人的頭帶到船上進行檢驗,發現工程師的DNA與人類相符,可是檢驗引發外星人頭部殘骸爆炸。大衛秘密地把一個石瓶帶到了船上,而遺留的石瓶則開始滲露出黑色的液體。
大衛打開了石瓶研究其中的黑色液體,不久赫洛維走了進來,表示自己為了找到答案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於是大衛有意地將一點黑色液體混入飲料中遞給毫無防備的赫洛維喝了下去。之後不久,肖與赫洛維發生性行為,赫洛維隔天在洗手台鏡中發現自己眼中閃過黑色異物。
密爾本和費菲爾德在建築內發現了放有大片石瓶的地方,石瓶中不斷地有黑色液體滲出,一條外形像蛇一樣的生物咬破了密爾本的防護服並殺死了他,然後噴出一股股腐蝕性的液體熔化了費菲爾德的頭盔,後者也倒在一片黑色液體中。其他船員回來後發現了密爾本的屍體,單獨行動的大衛發現了一間控制室,裡面還有一位尚處在休眠中的倖存工程師及一份目標為地球的星圖。
與此同時,赫洛維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肖急忙將他送回「普羅米修斯號」治療,但維克斯拒絕讓他上船,爭執之下她用火焰噴射器燒死了他。之後大衛為肖運行醫療掃描時發現患有不孕症的肖懷孕了。她害怕這個孩子可能與赫洛維的死有關,於是用船上的自動手術台從腹部取出了一個外形像魷魚一樣的生物。之後肖發現彼得·韋蘭也在這艘船上,他打算請工程師幫助延長自己的壽命,並且他還是維克斯的父親。
費菲爾德突變成了一隻可怕的怪物並攻擊了「普羅米修斯號」的機庫,殺死了多名船員後才被別的船員所殺。「普羅米修斯號」的船長簡尼克(Janek)推測,這個人造建築是工程師的一個軍事設施,而黑色液體則是一種致命的生物武器,其失控導致了設施的荒廢,他還相信這個建築中存在一個航天器。
韋蘭與另外幾人在大衛的陪同下到達控制室,肖也跟在後面。大衛喚醒了休眠中的工程師,然後開始向對方說明韋蘭的期望。沒想到工程師竟然扯下了大衛的頭,然後殺死了韋蘭及其隊員,只有肖成功逃脫,然後工程師重新激活了飛船。肖告訴簡尼克,工程師的目標是地球,打算在地球上釋放那種可怕的黑色液體消滅人類,請他一定要阻止工程師的飛船。
簡尼克彈出救生艇,將「普羅米修斯號」朝外星人的飛船撞上去,犧牲了自己和另外兩位飛行員。維克斯從救生艇中逃出,但被工程師嚴重損毀的飛船壓死。前往救生艇的肖發現自己的外星人後代還活著,並且已經長到非常大。大衛的頭部功能仍然正常,他警告肖那個工程師還活著。工程師強行打開了救生艇的氣閘來攻擊肖,後者為自保而放出外星人後代,工程師雖然極力掙扎,但還是被制服,被怪獸的產卵器刺入喉嚨。
肖找到了大衛的殘骸,大衛表示可以協助肖利用另一艘外星人太空船回到地球,因此帶著大衛被分離的身體及頭部,前往另一艘太空船,並要大衛協助前往外星人的母星,詢問為什麼要毀滅人類;在離開時,肖發出警告消息不要前往本消息的發射地星球,該星球已無人生還。
在肖離開該星球後,救生艇上遭異形生物寄生的外星人胸口鑽出一隻異形。
(4)俄羅斯電影工程師擴展閱讀:
《普羅米修斯》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21世紀,劇情圍繞一艘名為「普羅米修斯號」(Prometheus)的太空船及其船員展開,他們根據從多個地球古文明文物中發現的星圖前往外太空尋找人類的起源。然而當他們到達一個遙遠的世界後,卻發現了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的威脅。
本片的開發早在21世紀初就已經開始,原本的計劃是作為《異形》系列的第五部電影作品。斯科特與另一位導演詹姆斯·卡梅倫拓展出思路,為前者於1979年推出的科幻恐怖片《異形》製作一部前傳。但因2003年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搶佔了先機,所以本片的發展一直處在休眠狀態。直至2009年,斯科特再次對原先的拍攝計劃表現出興趣。
斯派茨撰寫了一個《異形》系列電影前傳的劇本,但斯科特選擇了不同的劇情發展方向,以免與之前的電影在線索上出現重復。2010年末,林道夫加入進來對斯派茨的劇本進行改寫,他和斯科特一起開發了一個既發生在《異形》之前,又與該系列沒有直接聯系的故事。根據斯科特的說法,雖然影片的故事和《異形》發生在同一個宇宙,並且情節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與《異形》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普羅米修斯》探索的仍然是其獨立的神話和理念。
㈤ 巴布工程師的電影簡介
簡介:
Little boy Charlie Baxter lives with his parents, grand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Although the family was poor, the Baxters lived in a crumbling wooden house and were in harmony with each other.
Although every night, the family's seven mouthful dinner is cabbage soup, little Charlie is willing to share it with his favorite people.
From the window of the Baxters, you can see the world's largest chocolate factory - Wonka chocolate factory. The factory is owned by Willy Wonka, a great inventor and manufacturer of chocolate.
小男孩查理·巴克特和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雖然家境貧困,巴克特一家居住在一棟搖搖欲墜的小木房裡,當相互之間和睦融洽此橋。
雖然每個夜晚,一家七口吃的晚餐都是捲心菜湯,可是小查理卻樂塵兆意與自森兄猛己最心愛的人一起分享。從巴克特一家的窗子望出去,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旺卡巧克力工廠。工廠由一位偉大的巧克力發明人兼製造商威利·旺卡所擁有。
㈥ 南斯拉夫電影《橋》中的工程師最後死了嗎
為了消滅法西斯。工程師親手按下引爆按扭,橋炸掉嫌宏吵了,工程師沒有死,他是把熱血、智慧和生命與大芹侍橋融合在了一絕豎起。。。
㈦ 工程師,異形,鐵血戰士到底有什麼樣的關系
1、工程師
本來鐵血戰士和異形根本沒有交集,有一天導演一拍腦門,如果讓異形和鐵血戰士打一架會怎樣?於是就有了《鐵血戰士大戰異形》兩部曲。在這個系列電影中,異形不再是外星人的武器,而是鐵血戰士的試練對象。鐵血戰士來到地球,讓人類幫其修建雄偉的金字塔建築,作為鐵血戰士和異形的戰斗場,如果鐵血戰勝了異形,那麼由他扒寬們就會離去,百年後再次歸來。但是如果鐵血敗了,則會啟動事先埋好的爆炸裝置,將一切毀滅。
㈧ 俄羅斯/前蘇聯有大師級的導演嗎有哪些名垂影史的作品
1、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出生於俄羅斯伊萬諾沃札弗洛塞鎮,俄羅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1961年,執導劇情片《壓路機與小提琴》,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名垂影史的作品:《伊萬的童年》、《鄉愁》、《索拉里斯》。
2、謝爾蓋·愛森斯坦
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1898年1月23日—1948年2月11日),出生於俄羅斯里加,俄羅斯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作家、剪輯師,畢業於聖彼得堡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系。
1923年,執導個人第一部短片《格魯莫夫的日記》。1924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罷工》。
名垂影史的作品:《戰艦波將金號》、《十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3、庫里肖夫
庫里肖夫,蘇聯電影導演、電影理論家。1899年 1月13日生於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於莫斯科。曾就學於莫斯科美術學校。1916年入電影界,在漢榮科夫電影製片廠任美工師。1918年開始導演影片。
第一部影片是《工程師普賴特的方案》。蘇聯國內戰爭期間領導過新聞片的拍攝工作。1919年在蘇聯國立電影學校建立了被稱為「庫里肖夫集體」的教學工作室。
名垂影史的作品:《死光》、《遵守法律》、《鐵木兒的誓言》、《我們從烏拉爾來》。
4、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1945年10月21日出生於前蘇聯首都莫斯科,他是俄羅斯電影的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名垂影史的作品:《一首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蒙古精神》、《烈日灼人》、《十二怒漢》。
5、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1913年出生,前蘇聯導演、編劇。
他是蘇聯第一代著名電影藝術家,50年代詩電影的倡導者,講究運用「情緒攝影」的理論,用強烈的情緒色彩來感染觀眾,在影片總體風格上追求詩意的境界,以及散文式的「形散神不散」的敘事結構。作品有《紅帳篷》等。
名垂影史的作品:《紅帳篷》、《未寄出的信》。
㈨ 《太空救援》熱映,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嗎
《太空救援》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太空災難片,電影多了一份歷史感,影片還原了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奇跡,非常值得一看。
由克里姆·斯彭科執導,弗拉季米爾·弗多維琴科夫、柳波芙·阿克肖諾娃、巴維爾·捷列連科主演的劇情片《太空救援》已於1月12日正式上映,該片以兩位宇航員臨危受命飛向外太空拯救「禮炮七號」空間站為主要線索,展現了他們在經受生存環境考驗下的執著精神。
總之,《太空救援》成為俄羅斯20年來電影史上的口碑佳作,一經上映就打破了本土電影首周末最高票房紀錄,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