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柳暗花明電影
《柳暗花明》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jX5fC-4MJNzChBg_1EGamg
《柳暗花明》是由薩拉·波莉執導,戈登·平森特、朱莉·克里斯蒂主演的愛情電影,於2006年9月11日在加拿大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對共同走過44年歲月的夫妻,因為妻子不幸患上老年痴呆症,而讓兩人的婚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貳』 求《柳暗花明》又名:《遠離她》(Away from her)2006加拿大電影,薩拉·波莉導,百度雲或其他任意形式資源
《柳暗花明》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IojWe9q67W347nRrceFFwA
由薩拉·波莉導演,高登·平森特、斯泰西·拉貝格 、朱莉·克里斯蒂主演的劇情電影,上映於2006年。
退休教師格蘭特(戈登•平森特 飾)與妻子菲奧娜(朱莉•克里斯蒂 飾)相依相守44年,兩人一直過著平靜而舒適的生活。可是優雅高貴的菲奧娜患上了老人痴呆症,她的記憶力開始衰退,更日漸嚴重。菲奧娜決定入住療養院,深愛妻子的格蘭特只好妥協。從未分開過的兩人需要在菲奧娜住院後的一個月內不能見面。
『叄』 求一部美國愛情電影名稱
away from her 中文叫柳暗花明 Julie Cristie主演行飢的.
但她是真的患了老年痴呆舉裂失憶了檔答返呀, 只是偶爾會清醒一下而已...
『肆』 老電影《柳暗花明》電影是什麼出品時間
柳暗花明:1979年郭維執導中國大陸電影
柳暗花明:2006年加拿大電影
柳暗花明:1934年馬克·桑德里奇執導美國電影
不知道你說的哪個
『伍』 一部外國電影,講的是天才發明家去拿諾貝爾獎的故事,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1、《柳暗花明》,原著作者:愛麗絲·門羅[加拿大],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
柳暗花明
Away from Her
(2006)
門羅的中短篇小說讀起來像長篇一樣,不是說瑣碎冗長,而是有豐沛綿長的感覺。改編她的小說,無需像李安操作張愛玲的《色戒》那樣,在小說的基礎上不斷添加枝葉。《柳暗花明》講的是老年人的情感,同為女性的導演薩拉·波莉不像《愛》的導演邁克爾·哈內克,冷冷地刻畫了老之殘酷的形態,一起慢慢變老,是最浪漫的事,也是最殘酷的事,她的電影沒有迴避令人難堪的細節如老年人的性,但整體上一直散發著溫暖的光暈。
2、《紅高粱》,原著作者:莫言[中國],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紅高粱
Red Sorghum
(1987)
即便不能說是華語之最,《紅高粱》至少也是最有力量的華語電影之一。張藝謀擅長描述中國式慾望,原著小說本就洋溢著熱烈的生命力,初次執導劇情長片,張藝謀以初生牛犢之勢釋放了一次他急待噴發的才華。「剛開始拍的電影總是有一些特別的品質,也許以後你還能拍出更好的、更成功的電影,可是這第一次的急切感和純真卻再也不會出現了」,張藝謀的職業軌跡印證了德國導演施隆多夫的這句話。回看才華如此橫溢的作品,再看千禧年後老謀子的詭異表現,這種變節般的變化正如莫言所說:「我真切感到種的退化」。
3、《鋼琴教師》,原著作者:艾爾芙麗德·耶利內克[奧地利],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
電影講了一個女教師與男學生的畸戀故事。導演邁克爾·哈內克像個冷酷的解剖手,干練、利落、充滿才能,小說大篇幅的心理描寫沒構成他的障礙,鏡頭冰冷無情而無比豐富,完美地描述了過度扭曲以致變態的人物心理。商業電影中作為香艷賣點的性鏡頭,在該片中如同恐怖畫面一樣,令人坐立不安,情色不再意味著慾望的快感,而是赤裸裸的絕望與無助。在這部電影上映幾年之後,耶利內克獲得了諾貝爾獎,哈內克在戛納兩折金棕櫚葉子。這些榮譽在他們刺探的人性面前,實在有點不足輕重,如果有什麼能慰藉痛苦與黑暗,他們一定會扔掉那些至高無上的世俗榮耀。
4、《恥》,原著作者:庫切[南非],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
恥
Disgrace
(2008)
《恥》是一部非常入世的作品,准確地說,庫切以藝術家的身份幹了一件社會學家的事兒。同時,他又很悲觀、很消極,不相信救贖和變好的可能,只和真實站在一起。諾貝爾頒獎詞這樣解釋他的做法:消極狀態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性格造成,也是一個人對壓迫的最後反抗,在不參與的消極狀態中進行抵抗。導演史蒂夫改編的電影,在表層意義上保持了對原著的忠誠,暴力、強奸、種族歧視等一一被呈現到銀幕上,主演約翰·馬爾科維奇奉獻了令人信服的表演,觸目驚心的畫面,將人的恥辱感一點一滴蔓延到觀眾身上。
5、《鐵皮鼓》,原著作者:君特·格拉斯[德國],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
鐵皮鼓
The Tin Drum
(1979)
如果說長不大的奧斯卡是個傻子,那麼這是一部關於傻子的作品。透過一雙異於常人的眼睛,為我們展示了人類歷史上那段最黑暗的歷史。但戰爭並非電影的主角,而是一個巨大的背景板。看到母親偷情和納粹行徑的奧斯卡,拒絕長大成人,他奇怪的身軀和叫喊震碎玻璃的超現實能力,就是荒誕世界的物化符號。導演施隆多夫對原著做了大膽而成功的改編,遺憾的是,電影只止於小說的第二篇,計劃中的第三篇終未拍攝。
6、《伊豆的舞女》,原著作者:川端康成[日本],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
伊豆舞女
The Izu Dancer
(1974)
二十多歲的年紀,很適合書寫純愛物語;十幾歲的年紀,有著天然的聖潔。寫《伊豆的舞女》時川端康成20來歲,出演這部電影時山口百惠14歲,他們在生理上符合純愛的最佳年華。川端康成的文字有著遠超他當時年齡的敏銳,導演西河克己攜初登銀幕的山口百惠,對小說進行了一次道德的改編。內斂而豐盈的美,哀而不傷的情感,這是一切日本藝術的特質。川端康成的自殺似乎印證了藝術之美無法抵禦存在的虛無,而美,終究永遠地被這個世界需要著。
7、《憤怒的葡萄》,原著作者:斯坦貝克[美國],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
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
(1940)
這是西部片大師約翰·福特導演的一部現實主義佳作,講一個農民家庭從俄克拉荷馬州流落到加利福尼亞州的故事。斯坦貝克對底層人民的同情和關注,在電影中得到了完整體現,演慣好人的亨利·方達幾乎等同於正義的代名詞。原著曾在美國一些地區引起軒然大波,它的命運和電影中的農民一樣,在暗如黑夜的苦難中守望著火光一樣的尊嚴,最終,頑強地活了下來。
8、《日瓦戈醫生》,原著作者: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前蘇聯],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
日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導演大衛·里恩擅長執導史詩電影,除了《日瓦戈醫生》,代表作還有《桂河大橋》、《阿拉伯的勞倫斯》。相比政治,傑出的作品更關心人性,導演和原作者很好地踐行了這條准則。正如日瓦戈醫生被時代裹挾,帕斯基爾納克一生也被歷史碾壓著,獲得諾貝爾獎成了他人生的一大麻煩。作為英國人,大衛·里恩讓電影人物說的是英語,如果語言是不可替代的文化,這種做法意味著背叛原著。電影流暢的敘事使震撼和感動效應如流水汩汩而出,導演在事實上維護了原著的內核精神。
9、《老人與海》,原著作者:海明威[美國],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99)
在某種程度上,海明威的小說反對動畫,他追求的是最大程度的真實:把你所知道的最真實的句子寫下來。而多用來呈現虛構故事的動畫,與通常所說的真實南轅北轍,甚至可以說,脫離現實是動畫的基本責任。這是一部兼具水彩和油畫質感的定格動畫,不乏唯美的畫面具有簡單意義上的觀賞性,但與海明威的真實十分遙遠,導演在此追求的是感受上的真實,除卻永不被打敗的精神,在老人的嘆氣聲中,可以清楚地體會到另一位巨匠福克納的評價:這一次,他提到了憐憫。一部動畫短片的容量,很難裝下《老人與海》的全部意義,就像梗概與正文的區別,這部奧斯卡最佳短片盡管發出了不辱電影的光彩,卻無法跨越電影與文學兩種不同藝術介質的分歧。
10、《魂斷威尼斯》,原著作者:托馬斯·曼[德國],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
魂斷威尼斯
Morte a Venezia
(1971)
托馬斯·曼的作品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嚴整和完美,導演維斯康蒂以貴族般的挑剔細致地復制了小說關於美、生命和藝術的大量探討。托馬斯·曼的老派技法在批評者那裡被攻擊為缺乏創造力,而他以巨大的耐心捍衛了古典的力量。他是忠於現實的現實主義者,考慮到時代環境,《魂斷威尼斯》的同性元素可以說是他忠於現實的例證之一。除了將小說家改成音樂家,電影沒有辜負原著,用光和影成功地傳達了托馬斯筆下的純美情感。
『陸』 請問大佬有柳暗花明2006年上映的由高登·平森特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柳暗花明》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YHA1eOq6g9HL0G-Co7ZYnA
《柳暗花明AwayfromHer》
導演:薩拉·波莉
編劇:薩拉·波莉、愛麗絲·門羅
主演:高登·平森特、斯泰西·拉貝格、朱莉·克里斯蒂、奧林匹婭·杜卡基斯、迪恩娜·德茲馬里、阿爾貝塔·瓦特森、格蕾絲·林恩·孔、溫迪·古遜、梅勒妮·麥可斯基、克里斯滕·湯姆森、珍妮特·范·德·格拉夫、邁克爾·墨菲、凡妮莎·沃恩、妮娜·杜波夫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加拿大、英國、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06-09-11(多倫多電影節)
片長:110分鍾
又名:遠離她、你的樣子
退休教師格蘭特(戈登•平森特飾)與妻子菲奧娜(朱莉•克里斯蒂飾)相依相守44年,兩人一直過著平靜而舒適的生活。可是優雅高貴的菲奧娜患上了老人痴呆症,她的記憶力開始衰退,更日漸嚴重。菲奧娜決定入住療養院,深愛妻子的格蘭特只好妥協。從未分開過的兩人需要在菲奧娜住院後的一個月內不能見面。
當格蘭特再次出現在菲奧娜面前,發現她彷彿忘記格蘭特,並且與療養院其中一名病人奧布里相愛了。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改變,令格蘭特不知所措。就在這時候,奧布里離開了療養院,菲奧娜對此感到十分不安。
格蘭特找到了奧布里的妻子,說服她把丈夫送回療養院,可是奧布里的妻子瑪麗安不願因高昂住院費用以致失去了現今的房子,房子是她的一切。
但最後瑪麗安還是被格蘭特的真情打動,不忍妻子心疼的格蘭特把奧布里重新帶回療養院,菲奧娜的反應卻使格蘭特驚訝極了……
『柒』 妮娜杜波夫主演過哪些電影
妮娜·杜波夫(Nina Constantinova Dobreva,保加利亞名:Нина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а Добрева),1989年1月9日出生於保加利亞索菲亞,後加入加拿大國籍,加拿大前奧運會體操選手,模特,演員,和業余歌手 。
2009年Nina出演CW主打電視劇《吸血鬼日記》(1-5部),在其中飾演女主角Elena,被一對吸血鬼兄弟愛慕的女孩[1] 。2012年主演電影《壁花少年》 。2013年憑借《吸血鬼日記》中飾演的兩名角卜大衫色獲得美國青少年選擇獎典禮電視劇女演仿唯員獎 。
電影作品:
The final girls2015
Let's be cops2014
飾演Josie
壁花少年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2012
飾演Candace
美利堅帝國American Empire室友The Roommate2011
飾演Maria
電玩競技場Arena2011
飾演Lori
聖誕快樂,馬達加斯加Merry Madagascar2009
飾演Cupid the Reindeer(Voice)
克洛伊Chloe2009
飾演Anna
Degrassi Goes Hollywood2009
飾演Mia Jones
You Got That Light2009
飾演Girl
Mookies Law2008
飾演Rosebella
狂戰狼人Never Cry Werewolf2008
飾演Loren Hansett
遺傳學歌劇Repo The Genetic Opera2008
飾演Teenage Zydrate Addict
美國購物中心The American Mall2008
飾演Ally Shepherd
女兒的秘密My Daughter's Secret2007
飾演Justine
四處散落的碎片型腔Fugitive Pieces2007
飾演Bella
舞動青春How She Move2007
飾演Tall Girl in the Bathroom
詩人/戰地詩篇The Poet2007
飾演Rachel
too young to marry2007
飾演Jessica Carpenter
Playing House2006
飾演Shania
柳暗花明Away from Her2006
飾演Monica
『捌』 薩拉·波莉《柳暗花明》----電影帶來的世界2 2022-03-20
薩拉 · 波莉 《 柳暗花明》---- 電影帶來的世界 2
這部電影名的中文翻譯採用最多的是《柳暗花明》,據說是香港台灣地區翻譯的,但我一直不明就裡。當年把小說《Gone with the Wind(隨風飄去)》翻譯成《飄》就很有詩意,但電影翻成了俗不可耐的《亂世佳人》,好在電影背景確為亂世,斯嘉麗也是美女,《亂世佳人》就《亂世佳人》吧,接地氣,所以沿用至今。可是這部《Away From Her(遠離她)》弄成《柳暗花明》,怎麼都想不出道理,頗不以為然。
因此下面都用《遠離她》代表這部電影。
2008年3月4日,加拿大電影界的最高獎項——基尼獎(Genies Awards)在多倫多隆重揭曉。入圍第8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影片《遠離她》成為本屆基尼獎的最大贏家之一。這部講述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經歷的劇情片,摘取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個最重要的獎項。
具體獎項如下:
最佳影片:《遠離她》Away From Her
最佳導演:薩拉·波莉(Sarah Polley)《遠離她》Away From Her
最佳男主角:高登·平森特(Gordon Pinsent)《遠離她》Away From Her
最佳女主角:朱莉·克里斯蒂(Julie Christie)《遠離她》Away From Her
最佳女配角:克麗斯汀·托瑪森(Christine Thomason)《遠離她》Away From Her
最佳改編劇本:《遠離她》Away From Her
《遠離她》是由 薩拉·波莉 執導老年人情感片。改編自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的短篇小說《熊從山那邊來》。該片於2006年9月11日在 加拿大 上映。
(一)小說《熊從山那邊來》(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和電影《遠謹陸漏離她》故事梗概
簡述:一對相濡以沫44年的老夫妻,晚年因妻子罹患阿爾茲海默症,婚姻也遭受沖擊的故事。
仔細點說:退休教師格蘭特(男主角)與妻子菲奧娜(女主角)相依相守44年,兩人一直過著平靜而舒適的生活。可是優雅高貴的女主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她的記憶力開始衰退,病情日漸嚴重。女主決定入住療養院,深愛妻子的男主只好妥協。從未分開過的兩人遵醫囑在女主住院後的一個月內不見面。當男主再次出現在女主面前時,發現她已經忘了自己,並與療養院一名病人奧布里(男配角)相愛了。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改變,男主不知所措。就在這時候,男配離開了療養院,女主十分難過,寢食難安。男主找到了男配的妻子(女配角),說服她把丈夫送回療養院,可是男配的妻子女配不願因高昂住院費失去自己的房子。但最後女配還是被男主的真情打動,同意了。不忍妻子心疼的男主把男配重新帶回療養院,女主的反應卻使男主驚訝和心酸,她又不認識男配了......
(二)薩拉·波莉
薩拉·波莉是加拿大演員、導演和編劇,1979年1月8日出生於藝術世家,很小開始當演員,後來當了導演。《遠離她》是她的劇情長片處女作。故事來源於加拿大女性小說家愛麗絲·門羅的短篇作品《熊從山那邊來》祥爛,該小說雖然不是門羅最著名的作品,卻深深吸引了薩拉·波莉: 「看完小說之後,故事中的悉世細節停留盤框於腦海中,為之拍攝一部電影的想法同樣揮之不去。毫無疑問,這是我看過對婚姻和生活描繪得最為生動的寫照,我一直想著女主角菲奧娜的點滴,把朱莉·克里斯蒂(女主演員)的臉孔和那個角色重合在一起,我感到沒法不拍這部電影!」
早在2003年,薩拉就投入到《遠離她》的製作,編劇本,花費大量精力尋找最適合的演員和空間,並努力為這部作品尋找投資。經過幾年努力,最終如願以償,並大獲好評。要知道,影片完成那年,她只有27歲,這個年齡的姑娘就能將老年人的感情生活刻畫的如此細膩深刻,令人刮目相看。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個細節,薩拉·波莉借用女主角之言將好萊塢狠狠地羞辱了一把。男主問妻子:「明天去看美國大片,如何?」女主:「不去,美國大片全是垃圾!」哈哈,真是個有個性的導演。但這並不影響美國人給她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足見電影界的寬容,而這種寬容成就了優秀的作品。這部加拿大影片當年的全球票房為670萬美元,美國市場一家占據了近70%的份額。
(三)愛麗絲·門羅
2013年10月,愛麗絲.門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 瑞典學院 給出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獎詞上,門羅被譽為是「當代 短篇文學 小說大師」。
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1931年7月10日生於加拿大加拿大 渥太華 ,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安靜的城市度過。據說她在1980年代來過中國訪問。
其作品之一《熊從山那邊來》,按香港鳳凰衛視給出的評價:故事情節簡單,但深刻而鐫永。全文沒有跌宕起伏,波瀾壯闊敘述,也沒有悲歡離合,催人淚下的感動。《世界文學》雜志的評論是:會從中讀出酸甜苦辣不止一種滋味。
小說名《熊從山那邊來》的典故是,在1940年代流行於英美的兒歌《熊到山那邊去》(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歌中唱到:「熊到山那邊去,好看看他能看見什麼,/還有他能看見的一切,還有他能看見的一切,/山的那一邊,就是他能夠看到的一切。/因為他是個快樂的好傢伙,因為他是個快樂的好傢伙,因為他是個快樂的好傢伙,沒人能否認這些……」這首歌至今傳唱不斷,為一代代人所熟知。從時間上推斷,門羅當年聽這首歌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姑娘。這首歌的歡快旋律和樂天內容大概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60年後仍然縈繞心頭。
當然那時候歌里的內容在今天已是暮年的女作家眼裡會有所不同。當年的那頭小熊要「到山那邊去」他要看山那邊的風景,如今當初唱兒歌的人知道了那座山原來就是人生的歲月。他翻過了那座山,他看見了一切。於是門羅將「熊到山那邊去」改成「熊從山那邊來」,這一去一來,便是人生的全部。
(三)回到電影
《遠離她》忠於原著,將故事講得舒緩深沉,細致而又節制,但不沉悶。丈夫的博大關懷令人動容,又啼笑皆非。看了電影後能讓人想得很多,想得很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用什麼抵抗人生之短促,如在影片里,轉瞬而逝的記憶。如果記憶不存在了,那生命應該賦予怎樣新的意義?
有關阿爾茲海默症的電影有很多,比如中國香港的《桃姐》、英國的《鐵娘子》、日本的《漫長的告別》、義大利的《愛在記憶消逝前》、美國的《依然愛麗絲》等等,各具特色。但《遠離她》勝在更細膩、更深入地刻畫人性,平淡之間,直抵人心。並且呈現出更多的群體、更強烈的地域風情。白雪皚皚的北美大地,靜謐的小鎮,一群安於平靜的人,祖祖輩輩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生活著,波瀾不驚。當疾病來臨,每個人都會慌亂,應對的過程便是一種全新的生活,全新的體驗。人都會變老,都可能生病,這是生活的一部分。
曾有至親罹患此病症的經歷,目睹了其身邊親人的無奈和堅強,一以貫之的愛,感同身受。記憶是一種奇特的存在,曾經是心底最寶貴的東西,能被時光奪走,卻渾然不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泰戈爾老先生,您是怎麼知道的?
可以這么說,是愛麗絲·門羅和薩拉·波莉,這一老一少,兩位睿智的女性,將加拿大優秀的文學和電影藝術,展與世人。
附註:
英語兒歌《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 熊到山那邊去》鏈接:(https://www.tingclass.net/show-10099-410868-1.html)
歌詞:
Oh 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
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
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
To see what he could see.
But all that he could see
But all that he could see
Was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
Was all that he could see!
So he went back over the mountain.
He went back over the mountain.
He went back over the mountain.
To see what he could see.
But all that he could see
But all that he could see
Was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ain.
Was all that he could see!
All that he could see!
『玖』 一部美國電影劇中女主角的名字叫埃琳娜
凱瑟琳真名:卡特琳娜·佩特洛娃(Katherina Petrova)
妮娜-杜波夫飾演被分別代表善與惡的吸血鬼兩兄弟爭奪的美麗女孩艾琳娜-吉爾伯特。 因為她是二重身,所以也是解除魔咒的關鍵點。
艾琳娜·吉爾伯特(Elena Gilbert):她勇敢和善良,很保護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因為自己而身處險境,她勇於與惡勢力作斗爭,不是那種柔柔弱弱的花瓶(從她殺死吸血鬼祖先可以看出)。但是她依舊很愛Stefan,在第三季已經展現出來。無處不在的威脅讓她慢慢成長和強大,與第一季溫柔小女子已有差別啦,同時不變的永遠都是她家人安全第一的信念,於是在第三季主動要DAMON強迫意志讓其弟jeremy離開神秘瀑布鎮。她是Katherine的第N代子孫。
凱瑟琳·皮爾斯(Katherine Pierce):自私、貪婪,因為想要把Salvatore兄弟留在身邊而把他們變成吸血鬼。(嘴巴上說喜歡Stefan,可是最重視的還是自己)500多年前,因為Klaus追殺而請求Rose和她的朋友幫助,且出賣了他們。(因為自殺而誘使了Rose給她血,然後再自殺,變成了吸血鬼,從而希望逃避Klaus的追殺,也使Rose他們被追殺了500年。)
妮娜的最新電影作品是與朱麗安·摩爾(Julianne Moore)等人合作拍攝的《克洛伊》(Chloe)。此前她出演過《漂泊手記》(Fugitive Pieces)、《柳暗花明》(Away from Her)、《詩人》(The Poet)等作品。她在電視領域的成就包括主演《迪格拉絲中學的下一代》(Degrassi: The NextGeneration),客串《最後一刻》(Eleventh Hour)等劇集。
『拾』 金球獎(美國年度電影和電視獎項)的歷屆獲得者都有誰
金球獎,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經舉辦79屆了。
2、(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朱莉·克里斯蒂《柳暗花明》。
3、(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約翰尼·德普《理發師陶德》。
4、最佳導演:朱利安·肖貝爾《潛水鍾與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