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
1、《珍珠港》
是試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本·阿弗萊克、凱特·貝金賽爾和喬什·哈奈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區上映。
2、《拯救大兵瑞恩》
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
3、《兵臨城下》
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
4、《風語者》
這是一部以二戰中的太平洋戰爭為背景題材的影片。風中的語言,在戰爭中,指的是傳遞著無數秘密的電波。每個風語者都背負著高級軍事機密。
5、《太極旗飄揚》
是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元斌聯袂主演的戰爭電影。影片以1950年爆發的朝鮮半島戰爭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一對被迫被推上戰場的親兄弟的悲情命運。該片於2004年2月5日在韓國上映。
6、《硫磺島家書》
由夢工廠出品的歷史戰爭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渡邊謙、二宮和也、伊原剛志等人主演。該片講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栗林忠道中將指揮日軍堅守在硫磺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沒有勝算的戰役。
(1)俄羅斯電影激戰陣線又名什麼擴展閱讀:
一、《珍珠港》劇情簡介:
雷夫(本·阿弗萊克飾)與丹尼(喬什·哈奈特飾)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兩人對於飛行從小就十分有興趣。長大之後,時間正值二次大戰時空,兩人一同加入美軍飛行的隊伍。受訓期間雷夫結識了軍中護士伊夫林(凱特·貝金賽爾飾),兩人迅速墜入愛河。
此時美軍決定派出精英部隊前往歐洲大陸,協助歐洲各國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雷夫自告奮勇前往參戰。於是將伊夫林託付給丹尼照顧,不久之後歐洲傳來噩耗,雷夫的座機在空戰中不幸遭德軍擊落,生死未卜。伊弗琳與丹尼得知噩耗後,只能互相勉勵對方,但是愛情的幼苗卻悄悄地萌芽。
但在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現在伊夫林與丹尼駐扎的珍珠港。正當三人不知如何面對這個難題時,日軍也悄悄地准備偷襲珍珠港。雷夫與丹尼這對好朋友又是情敵,還得一起並肩作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兩人只能將兒女私情暫時拋在一旁,共同為自由、正義而戰 。
二、《拯救大兵瑞恩》基本信息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描述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
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
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選2014年美國「國寶影片」名單。
❷ 男子穿越到二戰戰場是什麼電影
俄羅斯有一部電影《激戰陣線》講的是男主穿越回到了二戰戰場
❸ 大家有哪些好看的二戰題材的電影給推薦推薦
1.我一定要推薦《珍珠港》
影片《珍珠港》是試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邁克爾·貝執導,本·阿弗萊克、凱特·貝金賽爾和喬什·哈奈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區上映。
2.《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根據愛爾蘭新銳作家約翰·伯恩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由馬克·赫曼執導,阿沙·巴特菲爾德、維拉·法梅加和魯伯特·弗蘭德等聯袂主演。這部影片並非戰爭片,而是以一個小男孩的角度來看待二戰。八歲的布魯諾是集中營德國司令官的兒子,他與集中營圍欄的另一邊的一個猶太男孩結下了友誼,從而發生了許多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影片於2008年11月7日在美國上映 。
3.《風語者》
這部電影我是這兩天才看的,原因是上課老師極力推薦,我去看了,很感動。影片講述了軍人喬奉命保護納瓦霍族的密碼員亞當,不過在必要情況下(如果亞當被日本人活捉),為了保護密碼情報不被泄漏,那麼喬可以開槍打死亞當,在兩人的不斷碰撞中發展,結下深厚情誼。
這三部影片是我自己看過的,並且覺得不管是劇情,電影的製作,還是演員對於人物的 刻畫都是十分細膩,所表達的人物 情感 也很到位,希望題主有時間去看看這些電影,看完之後真的會有不一樣的思考。
謝邀!二戰題材電影眾多,經典片也不少。
下面介紹二部電影一部是傳統片,一部是穿越二戰題材
首先說第一部《血戰鋼鋸嶺》
本片是近年來,難得的高分二戰題材電影,本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豆瓣評分8.7,貓眼評分9.3.
影片的背景是1945年,美日沖繩島戰役。此時的日本已是強弩之末,長千上萬的美國大兵奔赴沖繩島戰場,殺聲整天。但唯一不同的是隊伍里有一個個子矮小,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戴斯蒙德·道斯。(PS:向美國隊長一樣瘦弱)
瘦弱的戴斯蒙德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而應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終不願拿起槍支操練,為此寧願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
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
第二部就是所說的穿越二戰的俄羅斯電影《激戰陣線》
本片是上映於2018年,豆瓣評分6.5.
個人認為本片評分過低的原因就是穿越,但戰爭場面極為震撼,戰場還原較為真實。
影片講述了蘇德戰爭期間,一位來自於21世紀的現代人邁克爾,穿越到二戰戰場的故事。
邁克爾一直認為自己的曾祖父是在蘇德戰場上投降自殺的懦夫,機緣巧合下他發現了時空之門,穿越到了二戰戰場。盡管戰場上炮火連天,邁克爾缺失毫發無損,他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看見蘇軍士兵一個個被炮火送上天,他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曾祖父、叔公、爺爺的犧牲。
主角從開始的冷眼旁觀,後來被叔公感動,發展到最後想讓爺爺活下來而去擋子彈,畢竟血溶於水,最後他是真的融入這個家庭了,或許他以後可以向內心深處一直愛他的爸爸去講他們未曾見過的親人……
以下為《血戰鋼鋸嶺》劇照
不只是因為尼古拉斯.凱奇長得帥,電影本身也挺好看的。二戰時期,美國能夠勝利,確實與一種神秘的土著語言有關,一種讓日軍即便截獲也無法破譯的天然密碼。電影在 情感 故事方面,從譯電員與負有保護及保密責任的大兵之間入手,從陌生人到共進退,最後為了保護美軍譯電秘密,大兵不得不下手殺死自己的保護對象,揭示了戰爭的殘酷。
二戰題材還有一種,如《辛德勒的名單》。
這部電影男主角的人格定位極具反差,開始是一個好色的投機商人,靠納粹的暴力統治獲得猶太廉價勞動力,到最後傾盡所有家當只為多救一個猶太人。可能在真正的戰爭中,在面對血腥的鎮壓和無情的殺戮時,人們的良知終會得到喚醒。
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
1.《珍珠港》
2.《拯救大兵瑞恩》
3.《至暗時刻》
4.《敦刻爾克》
5.《士兵之歌》
6.《進攻列寧格勒》
7.《斯大林格勒戰役》
8.《帝國的毀滅》
這部劇可以說是 戰爭題材類電影 歷史 上的里程碑 ,具體是指它的技術方面,在繼它之後的此類題材的電影沒有不受其影響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戰爭場面追求真實、質感,每個細節都經得起苛刻的研究,起開頭的諾曼底登陸戰的盪氣回腸就連當時天氣在下雨的細節都包括在內,不得不 說此片表現的不像是電影而是一部紀錄片 !
這部電影於《大兵》而言它把更多的 重點放在了人物的刻畫上面,將這些人物放到了 歷史 的真相和對真實英雄的還原上面 ,但是這也並不妨礙他所拍攝的戰爭場面是近年來最傑出的戰爭場面之一!地獄般的硫磺島,在美軍艦炮的轟炸下騰起陣陣非人煙式的煙霧,三天沒有摧毀日軍的防禦,三天後的登錄更是將此地變成了人間的修羅戰場,場面十分震撼!
如果說其他的戰爭電影是對其戰役的展現,那麼這部《細細的紅線》就像是以一位士兵的身份帶你去親自去體會戰爭所帶來的的死亡恐懼與精神折磨,就比如其中一場攻擊日軍高地堡壘的戰斗,在那短短的幾十分鍾里,你可以親切地感受到自己一次次地再被死神所召喚, 你會明白什麼是戰爭的殘酷,你會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永遠洗也洗不清的仇恨和血腥,一位老兵曾對這部電影進行過評價——《細細的紅線》不是戰爭電影,他就是真正的戰爭!
拯救大兵瑞恩/風雨者/父輩的旗幟/太行山上
至暗時刻~敦刻爾克~
❹ 前蘇聯電影,二戰時期蘇聯女子高炮部隊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目錄[隱藏]
書籍介紹
作者介紹
書摘介紹
熒屏再現
影片簡介
電視劇簡介
[編輯本段]書籍介紹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1]的代表作。故事發生於1942年5月。准尉華斯科夫「無奈」接受了上級指派來兩個班的「兵力」——雖然是一些「不喝酒的」,卻一一是穿短裙的年輕女兵;他要指揮她們守衛171會讓站設施。一時間女兵們駐紮下來,就在尚未習慣這野戰生活的當口,出乎意料地碰上一股德國法西斯偵察兵。她們本可以放過這些鬼子,守住陣地設施就可以了。然而正義和敏感要她們既守住了陣地設施,又以五個姑娘——戰士加指揮員的力量與敵人周旋,進行殊死的戰斗……
作者以真實而生動的畫面,亦庄亦諧的文筆,活潑風趣的藝術語言,再現了那些才從和平歲月里走出來的天真歡快的年輕人,一旦迫使他們面對殘酷的戰爭時,為保衛國土,可犧牲愛情,可別家離子,可以生命為代價的浪漫主義情懷和高昂的英雄主義精神。
[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鮑里斯·利沃維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受到部隊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級時,衛國戰爭爆發,他志願奔赴前線。1943年負傷,傷愈後進裝甲兵軍事學院學習。1948年畢業,任工程師。1956年結束軍人生涯,進了著名劇作家包戈廷的電影劇本寫作講習班,從此開始專職創作。瓦西里耶夫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寫過劇本、電影腳本和小說。作品題材廣泛,主要是衛國戰爭題材、當代生活題材、歷史題材等,其中以衛國戰爭題材的作品成就最為顯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小說發表後被譯成多種文字,並被改編成電影、話劇、歌劇、芭蕾舞,受到世界許多國家人民的喜愛。
瓦西里耶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伊萬諾夫快艇》、《最後的一天》、《遭遇戰》、《他們可能同我一起去偵察》、《後來發生了戰爭》,長篇小說《不要向白天鵝開槍》、《未列入名冊》,長篇歷史題材小說《虛實往事》,劇本《軍官》、《我的祖國,俄羅斯》,電影腳本《例行的航程》、《漫長的一天》以及與K·拉波波爾特合著的《軍士們》和《軍官們》,自傳體中篇小說《我的駿馬賓士》等。
瓦西里耶夫是從創作劇本、電影腳本開始寫作生涯的,因此他的作品帶有戲劇和電影的特色,結構嚴謹,情節緊張,語言簡潔。由於作者立意高,創作手法獨辟蹊徑,故而他的作品總能以高昂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激情動人心魄。
[編輯本段]書摘介紹
第一章
在171火車站一帶,能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下保持完整無缺的,如今只剩十二戶人家,一個消防棚,以及一座又矮又長、本世紀初用圓石砌成的倉庫了。水塔在上一次空襲中倒塌了,往來的火車已不再停留此地。雖然德寇停止了轟炸,但敵機仍每天在車站上空盤旋騷擾。指揮部為了應變於萬一,依然在這里配備了兩架四管高射機槍。
這是一九四二年五月。車站以西,敵我雙方掘壕深達兩米,終於展開了陣地戰(每逢潮濕的夜晚,打那兒不斷傳來隆隆的炮聲);東邊,德寇夜以繼日地轟炸著運河及穆爾斯曼克鐵路;北面,雙方為爭奪海路而進行激戰;南方,被圍困的列寧格勒仍堅持著浴血戰斗。
而這里簡直成了療養勝地。士兵們由於無聊和寂靜,簡直是泡過澡堂子一樣,渾身松軟無力;更何況那十二戶人家裡,想方設法釀造私酒的小娘兒們、小寡婦還真大有人在。這伙士兵初來此地,頭三天先吃飽睡足,摸清情況;到了第四天,開始闖家進戶去吃生日酒。自此以後,當地上等私酒那股子濃郁的香味,在車站上空就再也吹散不盡了。
火車站的軍事運輸指揮員,成天陰沉著臉的瓦斯科夫准尉,開始一再往上打報告。等到報告遞到第十份,上級照例先對瓦斯科夫劈頭蓋臉臭訓一通,然後再撤走那半排尋歡作樂得暈頭轉向的士兵。這以後,軍運指揮員可以湊湊合合地對付上個把星期,然後又重復了老一套。弄到後來,准尉只好把從前的報告重抄一遍,只需要換一下數字和姓名就成了。
「你簡直在胡鬧!」少校接到一份又一份的報告,只得親自趕來,所以火冒三丈:「成天打起什麼報告來了!你不像個指揮員,倒成了耍筆桿子的了!……」
「請您派一些不愛喝酒的人來。」瓦斯科夫一再重復,盡管他每逢遇到一個大嗓門的上級都有點發憷,可是仍舊像個教堂工友似的,嘴裡嘟嘟噥噥地:「找點不愛喝酒,還有……關於女性的問題,也請考慮一下。」
「要派些老神父來?」
「您心裡明白,」准尉小心翼冀地回答。
「好吧,瓦斯科夫!……」一向嚴厲的少校勃然大怒,「就給你派些不愛喝酒的來,女人的問題也會適當考慮。不過,你可要小心,准尉,假如你連這批士兵也應付不了……」
「是,」軍運指揮員呆頭呆腦地答應著。
少校臨行時帶走了那些經不起誘惑的高射機槍手,並且再次答應瓦斯科夫,一定會派些見了裙子和私酒扭頭就跑,而且跑得比准尉自己還快的戰士來。但是,看來要兌現這個諾言並不那麼容易,因為三天過去,還不見一個人影。
「問題不那麼簡單呀,」准尉對他的女房東瑪麗婭.尼基福洛芙娜講,「兩個班——差不多就得二十個不愛喝酒的。就是把全軍抖摟遍了,——我看也不見得……」
然而,他的擔憂看來是沒什麼根據的,次日清晨,女房東就跟他說,高射機槍手到了。女房東的話音有點怪怪的,可准尉剛剛睡醒,迷迷糊糊的沒有發覺,只顧打聽那件讓他提心吊膽的事了:
「有指揮員一起來嗎?」
「不像是有,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
「那就謝天謝地!」准尉惟恐別人搶走他軍運指揮員的職權,「分權奪利——那是最糟不過的事啦。」
「您也別高興得太早,」女房東微微一笑,樣子顯得很詭秘。
「高興?那得等打完仗,」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一本正經地說,戴上軍帽徑自走出門去。
這回他可真嚇傻啦:門外站著兩列睡眼惺松的姑娘。起初,准尉還以為自己準是睡糊塗了,使勁眨巴眨巴眼睛,等定睛一看,這些個戰士的軍裝上某個部位確實是高高地聳起著,這在操典上可沒有明文許可,而且那些船形帽下還公然露出了不同顏色、不同發型的綹綹鬈發。
帶隊的一個女兵,一副乾巴巴的嗓音,報告說:「准尉同志,副排長基里亞諾娃中士向您報告:高射機槍獨立營五連三排一班、二班前來換防,聽候您的命令。」
「原來——是這樣,」軍運指揮員說,這可完全不符合操典的規定,「這么說,他們可找到不喝酒的啦……」
因為女兵們不願到別人家裡借宿,要在消防棚里搭鋪,他揮動板斧幹了整整一天。姑娘們搬運木板,放在他指定的地方,一邊還嘰嘰喳喳地像一群喜鵲。准尉一聲不響,生怕有損威信,陰沉著臉。
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帖,他才宣布:「沒有我的允許,不準離開駐地一步。」
「去采野果也不行嗎?」一個金發女郎馬上接碴就問。准尉早就注意她了。
「野果子還沒有長出來呢,」他說。
「那麼可以去挖野菜嗎?」基里亞諾娃好奇地問,「我們沒有點熱湯喝可不成,准尉同志——我們會瘦的。」
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疑惑地瞟了一眼那一件件穿得緊綳綳的軍裝,不過還是同意了。
「可是不準過河。那種玩意兒,河灘上有的是。」
火車站里一切逐漸上了正軌,但是軍運指揮員的心情並不因此感到輕松。這伙女高射機槍手是些愛吵愛鬧的調皮丫頭,准尉時時刻刻覺得是在自己家裡作客,生怕說得不恰當,或是做得不得體;而且現在,再也別想不敲門就邁進屋去,假如他一時大意,立刻就會有一聲尖叫沖他迎面撲來,嚇得他慌忙縮回腳去。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最害怕的是別人向他暗示,或者拿他開心,說他對女人獻殷勤,因此他走起路來總是兩眼直盯地面,彷彿他丟失了這一個月工資的錢包似的。
女房東注意到他對這些女兵的態度,跟他說:「您別這么老氣橫秋的,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她們在背後管您叫老頭兒呢,所以您不妨就把她們當一群孩子好了。」
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今年春天才滿三十二歲,他決不承認自己是老頭兒。他想了半天,得出一條結論:這只不過是女房東為鞏固自己的陣地而耍的手腕罷了。因為正是她在某一個春夜融化了軍運指揮員心頭的冰塊,而現在,自然要急於鞏固自己的佔領區呀。
每當夜晚,女兵們對准飛越的敵機,八管齊鳴,狂熱地放射一通炮火,到了白天就沒完沒了地又洗又涮,消防棚周圍老是晾掛著她們各式各樣的破玩意兒。准尉認為這種點綴擺得不是地方,因此直截了當地通知基里亞諾娃中士:
「這破壞偽裝。」
「可是有過指令,」——她毫不含糊地說。
「什麼指令?」
「有關的指令唄。指令寫明,服役的女性可以在任何戰場上晾曬內衣。」
軍運指揮員啞口無言。咄,這幫該死的丫頭!只要你搭理她們——就嘻嘻哈哈地沒完沒了……
天氣暖洋洋的,一點風都沒有,所以蚊子也就孳生得挺快,一群一群多得打團,若是手裡不拿根樹枝撲打,簡直寸步難行:拿根樹枝嘛,這還行,對軍人來說,還是完全可以的。可是過不了幾天軍運指揮員無論走到哪個角落,都得清清嗓子,咳嗽咳嗽,這回倒真像是個老頭兒了——可就太不成體統啦。
這事是打那天開頭的——在五月炎熱的一天,他順便拐到倉庫去看看,霎時間他嚇得目瞪口呆:密密匝匝緊緊擠在一起的雪白雪白裸露的身體,驀然映人瓦斯科夫的眼簾,窘得他滿臉通紅。原來以班長奧夏寧娜下士為首的一班八名女兵,全都赤條條一絲不掛,正躺在防雨布上曬日光浴呢。她們哪怕是出於禮貌,尖叫一聲也好;可是不,她們把臉死命藏進防雨布里,就是不吱聲,於是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只好悄悄溜走,簡直像一個頑童從別人的菜園子里溜出來一樣。從那天起,他走到哪個角落,都得不停地咳嗽,就像害了百日咳。
這個奧夏寧娜,他早就注意了。她是個落落寡合的女人,不苟言笑,最多不過嘴角微微一動而已,但眼睛依舊流露出嚴肅的神情。這個奧夏寧娜可真是個古怪的女人,因此費多特.葉夫格拉費奇謹慎地通過女房東去打聽打聽,盡管他心裡明白,這件委託絕不會使她感到愉快。
一天以後,瑪麗婭。尼基福洛芙娜撇著嘴對他說:「她是個寡婦,地地道道的女性;您大可去獻媚調情一番。」
軍運指揮員沒搭理她——對婆娘家還有什麼道理可講呢。他拿起斧頭走到院子里——劈柴的時候最適宜思索。該想的事積攢了一大堆,應該理出個道道兒來。
當然啰,最重要的事還是紀律。是啊,這批士兵既不喝酒,又不跟女人調情,這倒不假。可實際上卻是一團糟。
「柳達、維拉、卡傅卡——值勤去!卡佳,你是崗哨領班員。」
[編輯本段]熒屏再現
影片以回憶對比的手法描述了戰爭帶給一代人的災難故事。
1942年,瓦斯柯夫上尉帶領一部分女高射擊槍手守衛一個偏僻的火車站。戰爭爆發後,為了掩護大部隊而迷惑、牽扯德軍主力,瓦斯柯夫上尉與五個女戰士把德軍吸引過來,迂迴在荒原、沼澤地、野草叢中,在生死線上頑強搏鬥……突然一個女兵被沼澤吞沒……突然又一個女兵被冷槍擊中,突然……她們憧憬著自己的幸福,想念著自己的戀人,回憶著自己的甜蜜往事,但她們都先後倒在戰爭中的血泊里……
在前蘇聯由小說改編的戰爭題材電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響的,除了《恰巴耶夫》之外,當推1972年羅斯托茨基導演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世界性轟動,這部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未必會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沒有原著小說的思想藝術成就,也就不會有電影的成功。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中俄羅斯人民蒙受的犧牲是最為慘重的,他們一共損失了二千多萬人的生命。《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就要像我們展示這二千多萬人中的五個活生生的人,從而也表現了俄羅斯戰爭文學中一個重要特徵:對於個體生命的關懷。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有具體的生活原型,不過實際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犧牲的五個戰士是男兵,而導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稱女兵,便尖銳地提出了「戰爭和女人」的沖突。
[編輯本段]影片簡介
片名: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3]A zori zdes tikhiye
А зори здесь тихие
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主演: Yelena Drapeko
Yekaterina Markova
Olga Ostroumova
Irina Shevchuk
Irina Dolganova
Andrei Martynov
片長: 188 分鍾
類型: 動作片 戰爭片
地區: 前蘇聯
導演: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Stanislav Rostotsky
編劇: 1.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Stanislav Rostotsky
2.鮑里斯·瓦西里耶夫 Boris Vasilyev
上映/發行日期:
東德
1973年5月4日
芬蘭
1973年12月6日
匈牙利
1973年11月5日
語言: 俄語
級別: Finland:K-12
本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列寧獎金。
幾位女士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了與德軍的戰斗。影片採用獨特的蒙太奇手法,在戰斗最激烈的時候穿插女戰士們戰前夢幻般的愛情和生活,用朴實的黑白表現戰爭的殘酷,用柔美的彩色高調來表現女兵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的時候,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留下熱淚。
斯-羅斯托茨基參加過戰爭的電影導演
斯·羅斯托茨基生於1921年,死於2001年,享年80歲。羅斯托茨基走過了不平凡的人生歷程,他在衛國戰爭中負過重傷,但他以驚人的毅力讀完蘇聯國立電影學院。1956年他推出了描寫農村生活的處女作《土地和人》。此後,他又創作了多部戰爭題材的影片,如《七級風》、《五月星》等。影片《這里黎明靜悄悄》充分展示了羅斯托茨基的藝術才華,由著名作家親自參與改編。
影片根據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這里黎明靜悄悄》改編。瓦西里耶夫生於1924年,寫過劇本、電影腳本和小說,所涉題材廣泛,以衛國戰爭題材最為顯著。他的主要小說包括,中篇小說《伊萬諾夫快艇》、《最後的一天》、《遭遇戰》、《他們可能和我一起去偵察》、《後來發生了戰爭》;長篇小說《不要向白天鵝開槍》、《未列入名冊》;長篇歷史小說《虛實往事》等。瓦西里耶夫回憶說,他當時十分爽快地就把小說託付給了羅斯托茨基,他信任這位導演,喜歡他的影片,認為羅斯托茨基經歷過戰爭,是個真正的士兵。
[編輯本段]電視劇簡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2005)導 演:毛衛寧 張光北
編 劇:郎雲
主 演:阿·葉·索科洛夫 特·亞·奧斯塔普 德·布·西蒙年科 斯·阿·格拉德涅娃 葉·格·馬爾采娃 (更多)
上 映:200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語 言:國語
顏 色:彩色
時 長:20集
類 型:連續劇
❺ 推薦幾部俄羅斯特種部隊電影
第1部:《巴爾干邊界》
這是一部驚險刺激的好萊塢式動作影片,一隻海豹隊前往菲律賓,營救被困的中央情報局女特工,之後他們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於是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對恐怖分子進行圍剿。
本片最大的看點就是:真實,影片故事改編自真實的軍事行動。導演更是對當時的行動地點一一走訪,片中出現的所有槍械都是軍械,而非道具,參演的大部分演員都是現役的海外突擊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