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一個人在沙漠里拿著兩個大彎刀的叫一部什麼電影
出自《守護者:世紀戰元》
相關介紹:
《守護者:世紀戰元》該片講述了俄羅斯為了應對野心勃勃的邪惡博士顛覆國家的恐怖襲擊,重啟冷戰時期愛國者超級英雄計劃的故事。該片於2017年2月23日在俄羅斯上映。2017年5月1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中的彎刀戰士是能瞬間移動的彎刀戰士是哈薩克游牧民族的後裔,經改造後獲得瞬間移動的能力和力大無窮的力量,眼神肅殺,手中的彎刀速度之快只能讓敵人望其項背,超脫時間的光速移動能力足以扼住敵人的咽喉。
(1)英雄俄羅斯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一直從事兵器研究的邪惡的克拉托夫教授欲用生物兵器達成自己的野心,在俄羅斯境內的各大城市製造了一系列大規模爆炸恐怖襲擊。
為了消滅邪惡勢力,拯救面臨生物兵器毀滅的國家,俄羅斯國防部派出了冷戰時期創建的名為「愛國者」的超級英雄團隊,巨石王能將岩石以不同形態變為自己的武器。金剛熊力大無比,幻影女能在水中幻化無形,以及彎刀戰士,他們與號稱統治世界的邪惡教授展開了一場殊死較量。
㈡ 俄羅斯二戰經典電影推薦
最後的前線,斯大林格勒,潘菲洛夫二十八勇士, T,,34坦克
㈢ 誰知道有部科幻片教授感染病毒在這之前他開發了幾個有特異功能的人一個是能變成熊一個遇到水能隱形
世紀戰元
俄羅斯的超級英雄電影。
簡介:
該片講述了俄羅斯為了應對野心勃勃的邪惡博士顛覆國家的恐怖襲擊,重啟冷戰時期愛國者超級英雄計劃的故事;一直從事兵器研究的邪惡的克拉托夫教授欲用生物兵器達成自己的野心,在俄羅斯境內的各大城市製造了一系列大規模爆炸恐怖襲擊。為了消滅邪惡勢力,拯救面臨生物兵器毀滅的國家,俄羅斯國防部派出了冷戰時期創建的名為愛國者的超級英雄團隊,各個英雄異於常人,身懷特技,與號稱統治世界的邪惡教授展開了一場殊死較量。
㈣ 好看的俄羅斯戰爭電影有哪些
按照影片里的時間線來推薦:
二戰之前:
1、經典之作《戰爭與和平》,動用了10萬人實景拍攝,場面十分宏大;
2、19年的俄羅斯電影《救國同盟》,反應的是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次武裝革命——十二月黨人起義。
3、《無畏上將高爾察克》,講述的是俄國十月革命後被沙俄推舉為領導人的高爾察克生平。
二戰經典戰役:
1、經典之作,《解放》系列,一共5部。講述了二戰時蘇聯從被入侵到抵抗再到反攻柏林的戰爭歷史,算是完整記錄了二戰中的蘇德之戰。
2、《斯大林格勒》,是以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堅守巴普洛夫大樓的英勇事跡為原型拍攝的作品。
3、《決戰要塞》,講述的是蘇軍堅守布列斯特要塞的戰役,那句著名的話:「將軍,現在您知道一俄里是多遠了吧?」就出自其中。
4、《潘菲洛夫28勇士》,講述的是一對在莫斯科郊外阻擊德軍的英雄事跡。
人物篇:
1、《女狙擊手》,講述的是蘇聯傳奇女狙擊手柳德米拉的傳奇故事,背景是塞瓦斯托波爾戰役。柳德米拉是蘇聯的王牌狙擊手,狙殺戰績為309人,是名副其實的王牌。
2、《安娜的戰爭》,通過講述安娜的人生反應蘇德戰爭。
藝術改編加工篇:
1、《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由同名小說改編,是和西方《西線無戰事》齊名的存在,都是從小人物所經歷的一個無損大局的小事件來反映戰爭的故事。
2、《烈火戰歌》,講述了二戰期間,幾個好朋友之間友情愛情在戰爭中所經歷的考驗,堪稱蘇聯版的《珍珠港》。
現代篇:
1、《煉獄》算是冷門的經典,講述的是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幾個普通士兵的經歷,以慘烈的場景反應戰爭的殘酷。
2、《穿越火線》,講述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期間發生的俄羅斯與喬治亞之間爆發的戰爭,通過一個尋找孩子的母親視角講述了戰爭的歷程。
以上就是其中一部分值得一看的俄羅斯戰爭電影,望採納。
㈤ 俄羅斯戰爭電影介紹 俄羅斯戰爭電影有哪些
1、《T-34坦克》本片講述1944年,一群英勇的俄羅斯士兵用一輛半損壞的傳奇T-34坦克從德國人手中成功逃脫,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充滿勇敢、激烈的戰斗、牢不可破的愛情和不可思議的奇跡的時代。
2、《女狙擊手》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游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帕夫利琴科成長為全蘇聯最出色的狙擊手,同時她被德軍視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脅。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並墜入愛河。然而,好景不長,戰爭過去,厄運卻再次降臨……
3、《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盪著歡聲笑語,就在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幾架飛機飛過投下了炸彈,將一切摧毀殆盡,霎時間,河畔邊成為了鮮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國人的入侵讓位於華沙和莫斯科之間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動盪和戰爭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們拿起了武 器,與親人告別,走上了戰場。草草建立的軍隊中人員情況十分復雜,但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頑強抵抗賊寇的入侵。糧食短缺,武器簡陋,裝備寒酸,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之下,蘇維埃青年們和裝備精良的敵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生的激烈戰斗,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4、《五月的四天》德國,二戰結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領著他的部隊佔領海邊孤兒院的蘇聯軍官。一支在海灘駐扎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部隊。一種反常的危險的愛。所有人都對戰爭感到疲憊,只有十三歲的孤兒彼得,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英雄,千萬百計煽動兩支部隊。直到他意識到,真正的敵人早就潛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謂 的敵人,其實是如父親般的朋友。這時劃清的不是敵與友之間的界線,而只是善與惡之間的界線。
5、《第九突擊隊》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間,阿富汗戰場異常慘烈。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死傷無數。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六名新兵應征入伍,以協助前線戰斗。他們接受嚴苛的魔鬼訓練,進行各種特種培訓。1987年末,這支奇兵組成「第九突擊隊」前往阿富汗,受命占據3234高地,以掩護蘇聯士兵撤退。第九突擊隊保護蘇軍大部隊安全通過,而自己卻彈盡糧絕。血腥而殘酷的戰場上,他們視死如歸的身影顯得異常悲壯。
㈥ 俄羅斯拍了一部超級英雄電影,講四個超級英雄的,叫什麼啊
守護者:蘇聯超級英雄
又名: 世紀戰元 / 守護者 / 守衛者 / Zashchitniki
導演: 薩里·奧德賽耶
編劇: 安德烈·加夫里洛夫
主演: 塞巴斯蒂安·斯薩克 / 安東·龐布施尼 / 瓦謝斯拉夫·拉貝戈耶夫 / 桑扎爾·馬季耶夫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上映日期: 2017-09(中國大陸) / 2017-02-23(俄羅斯)
㈦ 《英雄》電影介紹及評析
導演:張藝謀 編劇:李馮 、張藝謀 、王斌 製片:李馮 、張藝謀、王斌 演員:李連傑(無名) 梁朝偉(殘劍) 張曼玉 (飛雪)陳道明(秦王) 章子怡(如月) 甄子丹(長空) 文學策劃:王斌 攝影指導:杜可風 攝影:趙小丁 武術導演:程小東 美術:霍廷霄 易振洲 服裝-人物設計:田惠美 錄音:陶經 剪揖:翟茹 作曲:譚盾 製片主任:張震燕 副導演:劉國楠、周偉
一、秦宮,黑色。開篇。 戰國末期,六國征戰,秦國最強。秦王趙政[1][2](陳道明飾)懷著一統天下的抱負,卻成為眾多刺客的刺殺目標。 這一天,秦王趙政[3]將要召見一位名叫無名的小官吏(李連傑飾)。無名一襲黑衣,氣宇軒昂,走進青黑色的大殿。 這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空的一座皇宮。沒有宮女侍衛,沒有任何裝飾,一派肅殺之氣。秦王一人高居王座,與無名遙遙相對。 自從三年前的某一天,兩名刺客沖破三千侍衛的阻擋,殺入殿內,秦王就一直處於深深的恐懼之中。為了不給刺客以藏身之處,這個大殿成了世界上最空的一座皇宮。甚至侍衛,也只能守候在殿門之外。除非,誰能夠像無名這樣,殺死秦王的心腹大患。 [無名,與秦王遙遙相對,開始講述他如何殺死秦王的第一個心腹大患,刺客長空(甄子丹飾)。] 二、棋館,黑色。無名的講述。 雨天,棋館里,在盲人老者的撫琴聲中,長空擊敗秦國七大高手,正待走出棋館,無名一聲斷喝留住了他。"慢!" 古琴聲中,雨水順著棋館青黑的屋檐流淌,兩個黑衣人上下翻飛。狀如舞蹈,然而卻是一場生死角逐。 無名一劍刺出。與劍的快速相比,雨珠的滴落變成了緩慢的滑行。 長空倒地。 【殺死刺客長空者,能近秦王二十步。重賞之餘,無名獲准與秦王相隔百步。他開始講述如何殺死令秦王三年不能安寢的另外兩個心腹大患,刺客殘劍(梁朝偉飾)與飛雪(張曼玉飾)。】 三、趙國,紅色。無名的講述。 無名一身紅衣,以向殘劍求字為名來到殘劍飛雪隱居地,趙國書館。殘劍正在沙地練習書法
。盡管一身紅衣,卻掩不住他一臉的落寞。如月也是一身紅衣,侍奉在旁。此時,秦軍大兵壓境,箭如飛蝗般撲來。藏書閣眾人紛紛中箭,未中箭者卻依然堅持練習書法。趙國書法正是以剛烈而著稱的。箭中,殘劍奮筆疾書。飛雪無名奮力擋箭。箭陣停了。殘劍寫完了他的字,是一個血紅的「劍」字。 為對付兩大頂尖高手,無名決定採取離間計。他與二人相約比武時說,長空在被自己殺死之前,托他轉交給飛雪一樣東西。 在把那樣東西交給飛雪的同時,無名把嫉妒也放在了殘劍心裡。 是夜,殘劍撕開如月的衣裳。如月放肆地笑著,彷彿笑給飛雪聽。 嫉妒是拌著蜜汁的烈性毒葯,這種毒葯沒有解葯。當無名精心炮製的這份毒葯終於發作時,飛雪的劍穿過木門,殘劍頹然倒地。 凄美的黃葉林,如月向飛雪尋仇。她們彷彿在刀刃上踮起足尖,展開絕望的舞蹈。黃葉在飛旋,撲打著她們,彷彿那令人窒息的愛情。只有當她們在黃葉林之巔飛行時,藍天偶然呈現,卻更快地被她們或將她們拋棄。 如月一次次發出絕望的攻擊,她慘淡的青春,曾經只被一個男人而照亮了一瞬間。而現在,她只想讓這所謂的青春被仇恨全部點燃,然後燒盡。 她只是個侍女,她只能擁有一個侍女的武功以及全部的悲哀。 她被結果了。 一切都變得血紅,那曾經的黃葉,那曾經的藍天,都沉浸在一片血色之中。 飛雪也因此心神大亂,被無名一劍刺死。 【無名講完,將巨幅「劍」字獻予秦王。秦王宣布更豐厚的重賞。同時,無名獲准與趙政相隔十步。在他們之間,燭火向著秦王燃燒著,呼呼作響,秦王突然說,無名,你在撒謊。】 四、藍色。秦王的猜想。 三年前,秦王曾與殘劍飛雪有過難忘的較量。在秦王的印象之中,殘劍、飛雪頗有俠者風范,怎麼可能如無名描述得那樣狹隘,受情慾所困?而最大的可能是: 無名也是一名刺客! 無名練下一門「十步一殺」的獨門武功,這種武功可以在十步之內迅速致對方以死地。但是秦宮戒備森嚴,只有殺死著名的刺客長空、殘劍、飛雪,才能夠獲得近秦王十步的機會。 長空,其實是無名的朋友,甘願自殺。棋館一幕,其實是兩人商量好,在秦國捕快面前上演的一場好戲。 殘劍與飛雪為保全對方,爭先赴死,而終於被飛雪偷襲成功,飛雪偷襲刺傷殘劍,孤身赴死。 秦王還猜想,殘劍與無名在九寨溝的湖畔還有過一次真正點到即止的君子間的比武。 湖面飄浮著小亭,飛雪的屍體躺在那裡。兩個男子,輕柔地飛過湖面,有如翩翩驚鴻。他們彷彿是在水面上進行著憂傷的舞蹈。為了不得不的使命,必須讓愛與柔情漂流。 【巨大的「劍」字下面,秦王講著他的猜測,還有他將要統一天下的抱負。「那將是一片大大的疆土。」在他與無名的十步之間,燭火呼呼作響。秦王接著說,「你知道我是怎麼猜出來的嗎?我從這燭火中感覺到了殺氣。可是,」他又懷疑地問,「為什麼,它又開始搖擺?」】 五、綠色,白色。無名講述真實故事。 三年前,殘劍飛雪聯手刺秦。 那時的秦宮,還有著巨大的綠色幔帳。然而,當他們闖入這綠色幔帳的秦宮,見到秦王時,殘劍卻放棄了。在漫長的練習書法修習武功的過程中,殘劍領悟了什麼。 飛雪為此三年未同殘劍講一句話,她不肯原諒,他那功虧一潰的收手。 現在,無名又一次在他們面前提起「刺秦」兩個字。 藏書閣,無名演示著他精準的劍法。他的劍精確地剖開一桿纖細的毛筆,穿過筆尖。他的劍能夠准確地穿過人體的兩個穴位,從而保證被刺者當時的倒地只是一時的假死狀態。事實上,長空並沒有死。而殘劍和飛雪也可以不必死。 然而,畢竟這仍然是冒險。 次日,殘劍飛雪赴約。路上,兩人都准備動手,但到底是飛雪搶了先,殘劍眼睜睜地看著飛雪赴死。 在無名奔赴刺秦之路時,殘劍攔住了他,在地上寫了兩個大字。 六、秦宮,黑色。 是哪兩個字?「天下。」在這兩個字面前,個人的仇恨似乎顯得微不足道。這正是無名與秦王之間的燭火搖擺不定的原因。秦王將劍擲在無名桌前,說:「你選擇吧。」而當他背過身去,面對殘劍寫下的那個巨大的「劍」字時,秦王忽然明白了殘劍在三年前領悟到的東西: 「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劍,心中亦有劍;」「第二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第三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 無名垂下了雙手。他轉過身去。他走出大殿。他來到黑色的宮門前。而三千黑衣侍衛皆已涌來。一片涌動的黑色中,他們的紅色的帽纓星星點點,分外醒目。「殺,還是不殺,請大王定奪。」秦王沉呤著。「若不殺,則有違大秦律令,有礙統一大業。」聲潮洶涌。秦王手向下一揮。萬箭齊發。 七、雅丹地貌,白色。結局。 消息終於傳來。飛雪惱怒地揮劍與殘劍比拼。終於,飛雪一劍刺出,殘劍卻並不躲避,坦然承受。沒有鮮血流出,因為一切都是那樣潔白。飛雪自殺。「殘劍飛雪,人不離人,劍不離劍。」那裡,帝王實踐了"天下"的理想。無名被隆重其事地厚葬; 這里,他們實踐了不離不棄的諾言。風吹動了他們潔白的衣袂。 畫外音,長空為了紀念三位好友,從此棄武。
製作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 發行公司: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精英娛樂有限公司
獲獎情況
美國影評學會最佳外語片獎;
多倫多影評學會最佳外語片獎。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阿爾弗雷德·鮑爾獎。 第7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攝影;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最佳美術指導; 最佳動作設計獎; 最佳視覺效果獎; 最佳音響效果。
電影評論
在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宏大影像敘事 《英雄》是著名導演張藝謀面對電影全球化和商業化的背景,實現自身藝術轉型的一個重要標志。《英雄》明星雲集,場面宏大,畫面精美,武打設計揮灑寫意,將中國傳統意境於動作片的暴力美學造型相結合,創造了中國大陸電影新一輪的票房神話和電影產業化模式。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英雄》真正拉開了中國大片時代的帷幕」。同時,《英雄》在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宏大敘事策略,也在知識分子、普羅大眾、官方意識形態和電影專業人事件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關於《英雄》的主題,一直是爭論的焦點。電影《英雄》的題材來自「荊軻刺秦」的故事。自從《史記》以來,「荊軻刺秦」的故事一直被人稱頌,其中獨立個體抵抗強權的精神更是其中的內核,而「俠」也被定義為「以武犯禁」,武俠文學和後來的武俠電影的社會功能都是用俠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沖破社會禁忌,對抗強權政治,為讀者或觀眾提供在現實中得不到的快感。而20世紀80年代以後,周曉文和陳凱歌都對這個題材進行了影像化重寫,其中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反抗和對親王等歷史人物的心理重構,都反映了現代性啟蒙敘事對電影影像的影響。但是,在《英雄》中,張藝謀改變了敘事策略,其主題在商業和藝術之間遊走,消解了其中啟蒙的反抗意味,反映了中產階級在目前國內的文化語境之下對宏大敘事的矛盾心態。可以說,《英雄》體現出當前社會對於權力的基本認識:崇拜權利與夢想對抗強權並存,而影片試圖調和這種矛盾。把鞏固權利與向權利挑戰這兩種對立的要求並列地組織到故事中,是這部影片的獨特創意。作者提供了兩個位置供觀眾同時選擇:有權者與無權的挑戰者。作者用各種電影手段極力在道德上平衡這兩種人的關系。這反映了作者自相矛盾的英雄觀,他試圖把兩者都打扮成英雄。正是這種看似模稜兩可的態度,導致了兩者實質上的互相消解,使兩類人物都不符合傳統觀念中的英雄。但是,電影以形象感人,觀眾習慣性地首先與無名、殘劍、飛雪等為代表的俠認同。他們是對荊軻之類轉為豪門貴族賣命的亡命之徒的改寫,以一種新的身份示人,是士與俠的綜合。無名用劍柄象徵性地刺秦王這個舉動是全片的點睛之筆。這種敘事或許牽強,卻極具象徵性,體現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影響統治者的觀念比消滅他們的肉體更重要、更有效。無名、殘劍之類不可能用暴力奪取統治者的權利,只能轉而求其次,通過發揮更大的話語權,以傳達自己的呼籲和平的觀念。應該承認,導演在抹平縫隙掩蓋矛盾方面使用了很多心思的,這是商業片的必然選擇。一部影片的流行很可能滿足了不同觀眾的許多利益和願望,從理性上分析,它們很可能出自互相沖突難以協調的意識形態。贏得觀眾的要訣在於,不要突出某種意識形態壓服其他,企圖根本解決現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而是找到調和之道,使各種利益集團從文本中都能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因素。 《英雄》在藝術和商業結合上也有著相當的創新。除了「羅生門」式的敘事策略,借鑒好萊塢的大片模式,對武打場面、影像畫面設計、視聽效果等方面也都頗有新意。可以說,《英雄》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所有關於中國的視覺符號,《英雄》里都不遺餘力地再現:圍棋、書法、劍、古琴、山水、竹筒、弓箭、巍巍樓宇、漫漫黃沙、青山碧水、紅牆綠瓦。就色彩而言,《英雄》中,是「紅」與「黑」的對立和碰撞。「黑」是秦朝的代表顏色,象徵著宏大敘事的壓力,主流意識形態的威嚴,而影片以紅色隱喻國仇家恨,以紅色象徵火山爆發前的內在力量,以紅色宣示一種劍俠特有的矢志與抱負。影片伊始,即表現秦國的強大軍隊、蓋世的宮殿建築、濃煙而沉穩的黑色。黑色衣著的嚴肅的秦王頭頂黑冠、腳穿黑靴、身穿黑甲,穩坐黑色龍柱的黑色秦宮,豪氣不凡,莊重威嚴。在描寫俠客的片段中,鮮艷奪目的紅色則占據著絕對統治地位。殘劍、飛雪及如月等人物的服裝均為紅色,與少暗紅色的場景空間熔鑄為一體,形成烈火般的紅調,給觀眾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例如,如月誓為主人報仇一節,與飛雪在胡楊樹林中生死對決。在這場戲里,急速運動的敵手中劍身亡,血眼看世界,使畫面和空間變赤,頗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意味。在聽覺方面,《英雄》也把武俠片的音效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影片配樂是著名音樂人譚盾。他不再像以往武俠片那樣強調刀劍、拳腳、飛行的強烈誇張表現,相反,英雄的配音和擬音方面都相當克制,他們更重視體現「綿長」「幽遠」的意境,更強調聲音的質感。充分容納各種具有表現力的細節化聲音段:不僅有鼓聲、琴聲、伊扎特帕爾曼的小提琴,甚至是各種在武俠場面中的自然聲音。這些克制後表達出的已經令人大開「耳」界。例如,正對畫面,背景聲安靜得像清澈的湖水,在一片衣袂揮舞和鼓聲的中低音中,劍聲劃破空氣的銳響,配合人影騰挪的聲音。槍劍相撞後的漸弱的震顫聲,極富韌性極具質感。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為描述李連傑劍法之准,他一劍橫貫毛筆,從劈裂筆桿竹質到筆尖毛質聲音的變化。還有在九寨溝對決的劍戲,人腳踏在平靜的水面聲,劍挑破水,震開的一圈圈漣漪聲,人耳悶在水利到躍出水面後撲面而來的空氣感等等。 《英雄》帶來的電影產業化運作的模式也是頗有啟示的。從前期的策劃籌備、類型片明星制,到拍攝製作,最後宣傳發行,《英雄》呈現給人們的,是一整套迥異於國產電影以往操作路數,卻又完全符合商業規律的市場化電影運作範式。《英雄》上映2個月,國內票房就達到2.4億元人民幣,毫無疑問,《英雄》獲得了國產電影空前的商業成功。從某種程度上說,《英雄》是中國電影產業化道路的一塊里程碑,它在藝術和商業結合的中國武俠類型片的發展上,有著豐富的啟示意義。 《英雄》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幾個第一 1,使得國產電影的票房第一次在本土打敗了進口的電影(主要是指好萊塢電影) 2,第一次打破了以前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不合理的票房分配製度,提高了國產片投資方的票房分配比例,從而增加了投資方的投資信心和積極性。 3,打破了電影音像版權的單方壟斷價格,使得音像版權的價格上升了幾十倍。 4,第一次使中國電影在北美市場戰勝了好萊塢大片,連續兩周成為北美的票房冠軍。
㈧ 俄羅斯戰爭電影排行前十名
俄羅斯戰爭電影排行前十名如下:
1、《白色虎式》:帶有靈異色彩的戰爭電影,拍攝手法也相對意識流,是當代俄羅斯導演對衛國戰爭、以及民族關系的解構。
2、《斯大林格勒》:電影聚焦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個小隊,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由於眷戀自由生長的城市和家園,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戰火,至此,五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殘酷的戰爭中相濡以沫,愛情也在他們當中產生。
3、《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女性視角的戰爭電影,如果說戰爭是毀滅人性,那麼電影中以麗達為首的女兵則是喚醒人性,控訴戰爭的佐證。導演是以她們不同的生活經歷、文化素養、愛與恨等在述說這場戰爭,也是在還原這場戰爭的殘酷與真實。
4、《女狙擊手》:這是一部俄羅斯與烏克蘭合拍的電影。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這位狙殺309名德軍,36名德軍狙擊手的烏克蘭女英雄,被兩國電影人合力搬上銀幕。
5、《潘菲洛夫28勇士》:以莫斯科保衛戰時期著名的英模群體「潘菲洛夫28勇士」為題材的作品。
6、《獵殺T34》:演義類型的戰爭片,電影翻拍自1965年前蘇聯電影《鬼戰車T-34》,單純過癮。電影知名度很高,也被引進國內。
7、《勒熱夫戰役》:前不久風靡一時的俄羅斯戰爭片《天空》的導演伊戈爾·科皮洛夫成名作,該片當年也是頗有爭議,看劇情就知道了。
8、《最後的前線》:又一部莫斯科保衛戰為題材的作品,與上邊《勒熱夫戰役》的觀念完全相反,這是一部俄羅斯人拍攝的蘇式主旋律電影,傾向偏左,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當今俄國觀眾的雜糅口味。
9、《紅色幽靈》:紀念衛國戰爭75周年的主旋律電影,俄羅斯游擊隊的故事。
10、《天空》:片單里唯一一部當代戰爭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有些常規了,但戰斗場面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