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京國際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大獎:東京櫻花大獎(從2005年沿用至今),也叫金麒麟獎。
評委會特別獎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演員獎
最佳女演員獎
最佳藝術貢獻獎
觀眾獎
終身成就獎以黑澤明命名 亞洲-中東地區最佳電影獎
亞洲電影獎-特別關注 地球貢獻獎
地球貢獻獎評委會特別獎
⑵ 東京電影節
東京電影節於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最高獎為「東京大獎」。電影節主要會場在東京的澀谷區,部分活動則分散在東京多個地點舉行。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東京國際電影節致力於發掘優秀的亞洲及國際電影,為年輕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台。電影節更在2013年設立全新競賽單元「亞洲未來」,旨在挖掘亞洲電影新人。
(2)東京國際電影節獎項是擴展閱讀
截止2019年,主競賽單元的歷屆華人評委:
歷年華人評委會主席:鞏俐(2003)、張藝謀(2005)、陳凱歌(2013)、章子怡(2019)。
歷年華人評委會成員:吳天明(1989)、謝晉(1991)、張國榮(1993)、嚴浩(1995)、田壯壯(1996)、劉曉慶(1998)、李嘉欣(2000)、王祖賢(2001)、李志毅(2002)、吳念真(2007)、霍建起(2008)、翁倩玉(2010)、范冰冰(2011)、施南生(2015)、張婉婷(2016)、趙薇(2017)、關錦鵬(2018)。
⑶ 東京電影節金鶴獎含金量
很高。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金鶴獎是在東京電影節期間舉辦的中國電影周2022年首次設立的獎項,評獎活動統稱為「中日電影金像獎典禮」,是一個含金量很高的獎項,是對於演員的認可,金鶴獎背後的舉辦機構是中日電影節實行委員會,首屆金鶴獎是在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支持下,中日電影節實行委員會聯合北京電影學院與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以及日本映畫大學與日本電影導演協會進行的評獎。
⑷ 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於北京時間10月23日舉行,10月31日閉幕,各項大獎一一級揭曉。以下為本次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麒麟獎:《親密文法》
最佳導演:布赫內(《薩拉的鑰匙》)
最佳男演員:王千源(《鋼的琴》)
最佳女演員:范冰冰(《觀音山》)
評委會大獎:《一枚明信片》
最受觀眾歡迎獎:《薩拉的鑰匙》
亞洲之風特別獎:《虹》
亞洲之風特別貢獻獎:《水下生活》
日本視點獎:《歡待》
豐田汽車地球貢獻獎:《斷崖的兩人》
最佳藝術貢獻獎:《觀音山》
⑸ 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國內獲獎
年份中國電影人獲獎1987 第0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大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特別獎、東京都知事獎:吳天明《老井》,最佳男演員:張藝謀《老井》 1991 第0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黃健中《過年》,最佳女演員:趙麗蓉《過年》 1992 第0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櫻花銀獎:賴聲川《暗戀桃花源》 1993 第0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大獎」:《藍風箏》,最佳女演員:呂麗萍《藍風箏》,青年電影櫻花金獎:《找樂》寧瀛,青年電影櫻花銅獎:蔡明亮《青少年哪吒》,鼓勵獎:陳小滿、張文瑤、易天《藍風箏》,王啟贊《月光少年》 1994 第0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大獎」:《天國逆子》嚴浩最佳導演:嚴浩《天國逆子》最佳男演員:牛振華《背靠背臉對臉》 1995 第0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電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霸王別姬》 ,最佳導演:陳凱歌《霸王別姬》,最佳男主角:張國榮《霸王別姬》 1996 第0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吳天明《變臉》,最佳男演員:朱旭《變臉》,青年電影櫻花銀獎:《春花夢露》林正盛 1997 第1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曾靜、劉若英《美麗在唱歌》 1999 第1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大獎」、青年電影櫻花金獎、亞洲電影獎:《黑暗之光》張作驥 2002 第1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邵丹(攝影)《天上的戀人》 2003 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麒麟獎:霍建起《暖》 2004 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陸川《可可西里》 2005 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侯孝賢,最佳女主角:金雅琴,《我們倆》最佳藝術成就獎:《泥鰍也是魚》楊亞洲 2006 第1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十三棵泡桐》呂樂最佳藝術貢獻獎:《父子》譚家明 2007 第2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李繼賢《西幹道》 2008 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陳凱歌 2010 第2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王千源《鋼的琴》,最佳女主角:范冰冰《觀音山》,最佳藝術貢獻獎:李玉《觀音山》 2011 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杜家毅《轉山》 2013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王景春《警察日記》,亞洲未來單元獎:《今天明天》
⑹ 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揭曉,誰是最後的贏家
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黃軒獲影帝,袁泉獲影後,“劉浩存”獲最具人氣女演員獎。
⑺ 電影獎項有哪些 著名的電影獎項
1、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2、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3、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4、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5、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6、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7、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8、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9、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10、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11、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