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科幻電影世界觀

美國科幻電影世界觀

發布時間:2023-07-21 14:18:10

㈠ 為什麼美國的頂尖科幻電影水平處於世界頂端

美國本身的科技就是世界最頂端的,所以美國的科幻電影處於世界頂端很正常。首先,在電腦特效這塊,美國的技術就是屬於拔尖的,製作出來的特效比真的還真。其次,看美國歷史就會發現,美國沒有古代史,建國歷史很短,建國的時候,正處於工業革命前後,所以他們一直在科技這條路上領先者。藝術源於生活,美國的科技就能提供給美國科幻電影更好的成長土壤,所以就一直處於世界頂端。

㈡ 美國科幻電影發展歷史

一、19世紀末到192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成長期。

19世紀末,帶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幾乎和娛樂電影同時在法國誕生,比如1895年的《機器屠夫》,1897年的《一位20世紀的外科醫生》等。

但這些影片也許更像是在使用電影技術變魔術。

直到1902年法國人梅里埃推出《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才標志著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出現。

1910年代,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和英國,似乎在拍攝關於外星人和未來戰爭的題材的科幻片上一馬當先。

不過隨著好萊塢製片廠制度的出現和發展,美國在科幻電影製作上奮起直追,生產了《科學怪人》(Frankenstein,1910)、《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1913)等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於1916年生產的一部長達105分鍾的《海底兩萬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它開創了水下攝影的先河。

到了1920年代,美國科幻片開始和歐洲分道揚鑣。

和德國《大都會》(Metropolis,1927)等歐洲科幻片相比,好萊塢科幻片更注重傳奇的情節、快捷的節奏、驚險的動作和高超的特技。

這一時期好萊塢科幻片代表作有《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和《神秘島》(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

二、1930年代和194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成熟期。

從1930年代開始,好萊塢科幻片開始偏愛帶有恐怖、悲觀和浪漫色彩的瘋狂科學家主題,並且開始連篇累牘地拍攝科幻電影系列片。

比如,這一時期出品了《科學怪人》(1931)、《科學怪人的新娘》(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和《科學怪人的兒子》(The Son of Frankenstein,1939),類似的還有《化身博士》系列和《飛俠哥頓》系列(Flash Gordon)。

而《隱身人》(The Invisible Man,1933)和《金剛》(King Kong,1933)都是當時產生的名作,它們延續並發展了好萊塢電影在特技運用和情節安排上的長處,並已經產生了獨特的程式。

到了1940年代,由於二戰的影響,好萊塢科幻片處於一個止步不前但卻相對穩定的狀態,在這個十年中生產的科幻碧唯片幾乎都是從前題材的「後續系列」,比如《隱身女人》(The Invisible Woman,1940)、《隱身人歸來》(The Invisible Man Returns,1940)和《隱身人復仇記》(The Invisible Man』s Revenge,1944)。

不過,這也同時鞏固了好萊塢科幻片的敘事模式。

在1943年上映的《蝙蝠俠》(The Batman)中,日本科學家成為了邪惡的敵人,將好萊塢科幻片和戰爭宣傳結合在了一起,這也是這一時期的特點。

三、1950年代和196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的繁榮期。

1950年代,也許是冷戰籠罩在人們心理上的恐懼陰影加強了人們的想像力,好萊塢在此期間產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它們常以外星人、怪獸或核戰爭為主題,睜慧拍也更加依賴特技的運用。

比如《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X放射線》(Them!,1953)、《兩萬英尋下的怪獸》(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1953)、《火星人入侵》(Invaders From Mars,1953)、《外星人大戰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1953)悉羨、《盜屍者入侵》(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惑星歷險》(Forbidden Pla,1956)、《蒼蠅》(The Fly,1958)和講述核戰爭的《海濱》(On the Beach,1959)等。

冷戰對好萊塢科幻片的影響持續到了1960年代,比如1968年的《太空登月記》(Countdown)就以美蘇軍備競賽為想像的源泉。

但正是在1960年代,產生了科幻片歷史上的經典之作《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

這部美英合拍的影片無論在故事情節、思想內涵還是特技效果上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四、1970年代和1980年代:好萊塢科幻片在特技和故事之間保持平衡的時代。

特技的使用對好萊塢科幻片而言從來都是舉足輕重的,而隨著視覺效果技術的發展,特技和故事之間的張力逐漸開始加大。

究竟應該怎樣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很多導演做出了他們的嘗試。

喬治·魯卡斯(Gee Lucas)的《THX1138》(THX1138,1971)和《星球大戰》(Star Wars,1977)、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1973)、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以及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Alien,1979)無疑是70年代幾個成功的範例。

到了8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好萊塢科幻片的特技效果製作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神奇體驗,而同時這些科幻電影又能提供給他們一個值得品味的故事。

比如喬治·魯卡斯在80年和83年相繼推出氣勢宏大的《星戰之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和《星戰之傑迪歸來》(Star Wars: Return of the Jedy),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溫情脈脈的《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以及羅伯特·澤米基斯(Robert Zemeckis)的《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1985)等。

五、1990年至今:好萊塢科幻片在高科技中探索前進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好萊塢科幻片開始大量倚賴電腦合成影像(CGI),並將其發揮至極,但在同時卻忽視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

90年代以後的好萊塢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陳,在視覺效果則上富有極大的沖擊力,畫面也更加精 *** 真。

《獨立日》,《侏羅紀公園》系列,《星戰前傳》第一部(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和第二部(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等影片將觀眾培養得對那些花費高昂的特技大場面甚至開始司空見慣起來。

當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腦特技在銀幕上趨向於飽和的時候,好萊塢科幻片也同時開始迷失了方向。

隨著科技的進步,好萊塢科幻片開始探索新的主題,比如克隆技術和智能機器人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

㈢ 美國科幻電影有哪些

看科幻電影也能夠喚醒你的思考,打開你的思維,那麼美國科幻電影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1、星球大戰系列

開創了科幻電影神話,成功塑造了手持光劍的天行者形象,而且把「願原力與你同在」印在了人們的腦海之中~~~影響了一代人。

2、終結者系列

科幻片中的經典之經典~~《終結者》系列講的是人類被自己親手製造的高智能計算機「天網」毀滅的故事。第1部和第3部中規中矩,唯有《終結者2:世 界末日》永遠銘記在了大家的心裡。雖是動作科幻片,但最難能可貴的是它擁有感人的劇情,阿諾德史瓦辛格的T800型機器人....

3、黑客帝國系列

黑客帝國系列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它徹底顛覆了人們的世界觀。以往的科幻電影令人思考的是:「將來會不會發生」,而它卻在讓人想:「難道這是真的」?

4、異形

是很多人在恐怖片方面的「啟蒙」作品。這部電影描述的是飛往外太空的人類遭遇外星異形的故事,共拍攝了4部作品加一部外傳,至今還在籌劃新的故事。它的特別之處是它能夠寄生在人類體內,人被感染之後遲早要眼看著怪物從自己的胸口鑽出來,看了後脊背發涼~~

5、2001漫遊太空

這部也比較經典,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2001太空漫遊》之中已經表現出了自己對於人工智慧的理解,並且還帶有很多的疑慮和擔心。該片不 是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它帶給我們的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永恆的絕望,盡管它沒有《星球大戰》那樣廣受歡迎,但它絕對是一個里程碑。

6、侏羅紀公園

《侏羅紀公園》是斯皮爾伯格的一部大製作商業電影,用無比真實的特效營造了一個恐龍的世界。這部電影一上映就立刻引起轟動,人們從未見過如此逼真的史前怪物~~

7、獨立日

在特效與搧情方面都做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巨大的場面和無與倫比的畫面音效。劇中美國總統慷慨激昂的演講令人不禁思考:為什麼美國的「主旋律影片」在狂賺票房的`同時,還能在不經意間能如此打動人?

8、12猴子

不多見的引人深思。這是一部冷調子的科幻驚悚片,故事情節遊走於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之間,一不留神就會對跳躍式的敘事感到混亂。影片給人留下不少思索回味的地方,影片裡布拉德皮特顛覆形象飾演瘋瘋癲癲的精神病患者。

9、超時空接觸

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據說是目前好萊塢所拍攝的科學含金量最高的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美國有97%的民眾相信影片所述的內容。埃莉是一位對 宇宙生命充滿探索慾望的天文學家,尤其是對她產生深遠影響的父親去世時,她對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對父親的強烈懷念。她決心找到外太空生命跡象的努力,只得 到少數人的理解~~~

10、回到未來

該系列電影不僅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有關時間旅行的故事,且一講就是三部電影。該片的劇情非常引人入勝,並且仔細思考之後會發現它在邏輯上也同樣無懈可擊。

㈣ 美國好萊塢科幻電影的發展史,一定要是科幻電影 最好分為幾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特點以及代表作

自從1910年代開始,好萊塢就開始了科幻電影的拍攝,歷代的導演、演員為觀眾呈現了許多優秀的科幻影片。全世界超過一半的科幻影片均為美國生產。

但是美國科幻電影發展和壯大也經歷了相當長的歷程,並且一直是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的。縱觀美國科幻電影的歷史,可以把美國科幻電影的發展分為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繁榮期、平衡期等幾個時期。

美國科幻影片萌芽時期特點:

二十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美國科幻電影的萌芽期。科幻影片的興起讓美國電影出品人感覺到了科幻電影中巨大商業利潤,便開始了科幻電影製作和發行。1910年美國導演塞爾·道利(Searle Dawley)拍攝了根據瑪麗·雪萊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無聲影片《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雖然這部影片只有短短16分鍾的時長,卻是美國科幻電影的起源,對以後美國科幻電影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自此好萊塢先後生產了由斯圖爾特·帕頓導演的《海底兩萬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1916年)、由哈里·霍伊特導演的《迷失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5)、由盧西恩·哈伯德導演的《神秘島》(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等。

這一時期的科幻電影以低製作成本的B級片為主,故事情節簡單、人物塑造單一。有大部分影片為無聲影片,科幻鏡頭大都以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攝,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特技,其中有一部分影片還充滿了恐怖色彩。



㈤ 科幻片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科幻片主要特點:

1、背景多樣但內部邏輯嚴格,對於科幻片來說,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並且可以在中途大幅度地更換年代,但實際上它要敘述的真正內容所佔據的期限仍然很有限。

2、人物塑造比較簡單,好萊塢科幻片大多希望觀眾將注意力集中於特效和情節,因此其人物塑造相比於其它類型片來說是較為簡單。

3、「激勵事件」往往具科幻因素,比如時間的錯位、外星人的入侵、恐龍公園的建立等等,它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迫使主人公做出反應。

4、推崇的仍然是生命至上、追求正義、珍惜人生這樣傳統而永恆的價值。

科幻片所採用的科學理論並不一定被主流科學界接受,例如外星生命、外星球、超能力或時間旅行等等。科幻電影常常使用可能的未來世界作為故事背景,用宇宙飛船、機器人或其他超越時代的科技等元素彰顯與現實之間的差異。

它注重於真實科學、推想性科學或思辨科學以及經驗性方法,並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將它們與魔法或宗教中的超驗主義互相結合起來。

(5)美國科幻電影世界觀擴展閱讀

科幻片的評析:

1、轉移虛化

科幻片在它誕生之日起便遠離了具有現實意義的社會題材,遠離了真實的社會矛盾和人性悖論。正如每個時代都有清談的士人和幻想的狂徒,當今世界的科技背景下,人們在高度緊張的生存競爭中,也需要一些超現實的夢境來寄託遐思。

科幻無疑取代了過去神話所具有的社會功能,電影已然成為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所創造的幻象使得觀眾暫時脫離了現實的世界,獲得片刻的超脫和升華。

正如瑪麗·奧勃萊恩所描述的科幻電影的誕生:「一門新的藝術就這樣誕生了,這是一種由它自己的巫師們在黑屋子裡表演的部落的儀式,它引導觀眾進入鬆弛、半睡眠的狀態,如同莎士比亞在《仲夏夜之夢》里描述的那種夢境:睡眠有時會使哀傷的眼睛閉上,把我從自己周圍人們那裡暫隔開 。」科幻電影對於現實關注的虛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轉移民眾對現實的不滿情緒,將理想寄託於遙不可及的未來,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這個時代,世界上可供幻想的領域已經所剩無幾,但人類畢竟有著超脫現實的需要。在科幻片的世界中,受過良好科學教育的人們,號稱最不可救葯的人們,這些據說沒有信仰的人們,在科幻的催眠下,嚼著口香糖和爆米花睡著了。

2、神性科幻

與其他電影相比,科幻片這種歷史最悠久、票房最具價值的電影類型又似乎最難被嚴肅的藝術家、研究家所正視,科幻電影也很少登上各大影片評獎的領獎台,即使在最重視電影商業價值的奧斯卡獎頒獎記錄中,人們也很難看到科幻電影在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重要獎項中獲取榮譽,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宿命——科幻電影從在誕生之日起便沒有什麼嚴肅的社會思想性、現實批判意義和所謂藝術價值。

但是,票房數據讓我們相信仍有無數的人們為之狂熱和迷戀。尤其是年輕人,社會的未來,他們的價值取向和世界觀更容易受到科幻片的影響和引導。潘尼洛普·豪斯頓在本世紀50年代初就曾指出,「人們能夠從(科幻片)對待科學本身的整個態度中發現某些有意義的啟示。

那些半是煉丹術士、半是召魂巫師的邪惡科學家已經變成多少顯得陳腐不堪的人物,他們整日整夜或忙於製造致人死命的射線,或忙於把人變成猩猩、把猩猩變成人。如今,人性的力量已經微乎其微,而作為對科學某種抽象理解的替代物—火箭、原子彈、電子設備、受控大腦機等等卻一發不可收拾。

人們可以推斷,恐怖電影正是由於社會暴露出來的某種難言之隱—迷信,才能以這類令人驚驚的裝備使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心迷神亂 。」「……無論它的社會學重要性如何,科幻電影仍是一種激起美感的基本手段。它是原子能時代的詩,是使我們意識到自己現在是何物和將會成為何物的警句。

它還是對奇麗的美感及高雅的幽默感的傳統的承繼者,而這種傳統已被某種想像出的技術從我們身上剝奪殆盡。正如40年代的流行音樂使人更多地聯想到那個時代的躁動和時尚而不是它自以為附麗的文學,科幻電影這樣的現象或許終會有一天被人們視為比較其它藝術門類更完整地代表著產生它的這個年代的歷史性煩憂 。」

這些評論可能言之過高,但是,科幻片的確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它所具有的詩性和神性更適合於放鬆當下的人類主體。上帝已經死了,科學還活著,那麼,就讓科學來代替上帝,讓新的神話和傳說來救贖人類的靈魂吧。

閱讀全文

與美國科幻電影世界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芒果tv電視劇的電影 瀏覽:971
池恩卓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55
電腦上看電影可以快進嗎 瀏覽:655
春節假期有哪些電影上映 瀏覽:635
電影盜墓電視劇大全全集下載 瀏覽:972
男男電影推薦2015排行榜 瀏覽:527
男生和女生第一次去電影院牽手 瀏覽:312
如何用免費看電影做引流 瀏覽:242
嫦娥大電影 瀏覽:143
宜章電影城什麼時候開 瀏覽:187
中華動漫經典電影 瀏覽:573
懸疑燒腦電影推薦好看的電影 瀏覽:795
如何在電影視頻製作自己的背景 瀏覽:403
毛皮電影美國 瀏覽:610
貓眼電影里如何看電影的成本 瀏覽:998
日本啪啪電影大全圖片 瀏覽:309
vr電影是3d電影嗎 瀏覽:953
日本公婦電影完全飼育 瀏覽:29
電影花束般的戀愛在哪裡可以看 瀏覽:132
電影院的媽媽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