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呂克貝松的十部電影都是什麼
一。發行時間:1983年04月06日 最後決戰
英文名稱:Le Dernier combat
劇情簡介:
在文明退化的廢墟里,大家為了存活而奪食掠水,野蠻的行為取代語言的溝通,人與人的關系處於對峙的緊張狀狀,"性"成為最有力的動力元素。在這片如荒莫般的土地上,我們將可看到許多人存活與死亡的方式……
此片是呂克·貝松在影壇沒沒無聞時,憑著一腔熱血、旺盛活力與爆發力,突破一切傳統,掙脫一切商業機制下的樊籠,冒著無色彩,無對話,無明星等大諱所完成的電影。當影片完成時,因宣傳無門,於是盧貝松帶著這部影片參加瑞士阿沃基影展,一舉拿下評審特別大獎及影評人獎,因而打開他的國際知名度。本片解剖核子戰後的文明廢墟,因為無色彩,所以這是一部黑白色調的電影。
二。1985 Subway
中文名:地鐵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巴黎地鐵復雜而廣闊的空間中。弗萊德搶了海倫娜丈夫的保險箱,逃到地鐵中,由此結識了長期生活在地鐵中的滑輪小子、鼓手無名氏等人。弗萊德找海倫娜要贖迴文件的錢,海倫娜的丈夫手下一夥和警察都在追捕弗萊德。海倫娜在尋找弗萊德奪迴文件的過程中,逐漸愛上了他,而越來越背叛自己的階級和生活環境。弗萊德從小嗓子受傷不能唱歌,一直希望組成一個樂隊。在地鐵同伴的幫助下,弗萊德成功地組織起一隻樂隊,他還搶劫了運鈔員,用搶來的錢爭取了一次地鐵演出的機會。在樂隊「槍不殺人人殺人(gans don't kill people,peoples kill people)"的演唱聲中,弗萊德倒在槍口之下,匆匆趕來的海倫娜只能含淚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吻了他。
影片名為「地鐵」,而片中絕大部分場景都是在地鐵中,呂克·貝松成功的表現了地鐵中的生活空間和獨立的小世界。弗萊德闖入這個小世界,馬上發現這里比地面上更適合他,這個後來者從一進入地鐵就再沒有出去,直到最後死在地鐵中,毫無保留地把自己交給這個神秘的地下世界。顯然,貝松用自成體系的地鐵世界隱喻社會中非主流的另類人群,絕不循規蹈矩的生活和搖滾音樂是這個小世界中的典型特徵。幾乎影片中所有人物的過去都曖昧不明,只生活在現在,只有阿佳妮飾演的海倫娜是從過去走到現在。這種心理時間層次的表現,使得影片只處於一種表面描述的狀態,無法更深層次塑造人物形象,這幾乎是呂克·貝松最大的弱項。片中的幾個主要角色是虛幻的,他們的超現實無法博得觀眾的認同,反而幾個配角倒很有趣味:滑輪小子、雷諾飾演的鼓手、不時出現的賣花人、警長的兩個手下——一個叫「batman",一個叫"羅賓"等等。這些配角一起使整個地鐵世界更加完整,也使影片更富娛樂性,但也從他們身上看出貝松對這個另類世界的有意粉飾。這種平衡的結果,就是使這個地鐵世界更加平庸化,更能被"地面"上的社會所接受。從影片中的音樂就可以看出,最後的樂隊表演雖然歌詞是"槍不殺人人殺人"之類的"警世"之句,但音樂卻是類似香港"溫拿"樂隊一般的流行歌曲旋律。一方面強調個人世界的另類色彩,一方面卻又以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包裝,這就是貝松的"地鐵世界"。
從影片類型上說,這也是一部古怪的影片:驚險、警匪、愛情、音樂,貝松在此表現出他對好萊塢各種類型片的熟悉和仰慕。可能,這樣的組合讓人不由對比西班牙阿爾莫多瓦的影片,但貝松遠沒有阿氏作品的尖銳和力度,以及對現實生活的逼真的扭曲描述。如果說阿氏作品是超現實主義的話,貝松的這部《地鐵》只是一個經過包裝的、混亂、虛幻的夢境。
三。1988年 碧海藍天
英文名稱:The Big Blue
劇情簡介
熱愛大海的賈克(Jean-Marc Barr飾),一直想與大海為伍,即使他在年少的時候,父親因一次潛水發生意外而被大海吞噬,賈克對大海的愛始終沒有改變。
但是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賈克認識了年輕美麗的女子喬漢娜(Rosanna Arquette飾)並且愛上了她,自此之後,賈克的生活似乎變得無法掌握,賈克六神無主地旁徨在大海與喬漢娜的抉擇中...
本片為1988年坎城影展的開幕大片,描述個人難以融入現實社會的困境中,因此轉而尋找夢想中的另一種生活,帶著濃厚的自傳色彩。人類不斷向極限挑戰,但最後以回歸大海為終,為一部藍色調的電影。
1988坎城影展開幕大片,1988凱撒獎〈最佳音樂及最佳攝影〉
四。發行時間:1990年02月21日 霹靂煞
英文名稱:Nikita
劇情簡介:
妮琪塔(Anne Parillaud飾)與一群朋友搶劫一家商店的葯品,商店的主人與她的朋友都在這次的事件中身亡,妮琪塔則是因為殺了一位警察而被送入獄。此時來了一個神秘的政府組織,選上了妮琪塔,並訓練她成為特務殺手,在經過數年的特務訓練之後,妮琪塔以一個平凡的護士身份回到現實的生活中,在此時她愛上了一個男人,他們的關系在妮琪塔接到一個特務命令時,面臨了緊張的局面...
《霹靂煞》由法國最具身價及知名度的導演-盧貝松所執導,由一個特務殺手的角度,來解剖國家官僚體系背後的恐怖黑手,呈現盧貝松對人性的探索,曾經被好萊塢重拍成美國版的《雙面女蠍星》,為盧貝松的作品中較具商業色彩的影片之一。
1991凱撒獎〈最佳女主角〉,1992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五。1991年 亞特蘭蒂斯
英文名稱:Atlantis 上 映: 1991年08月21日 ( 法國 )
劇情簡介:
呂克·貝松執導的記錄片,類似海中顏面博覽會,拍片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海域,探索美麗的海底世界,是一次純粹的視聽享受。
此片無演員,只有旁白,這部影片將帶領影迷進入美麗的海底世界,配上美妙的音樂,以音畫來表現不同的生活面貌與心靈層面。我們將可看到海底在日出與日落之間的神奇變化與景觀,呂克·貝松設定了幾個主題來描繪"海底的一天",主題包括有"內心"、"旋律"、"悸動"、"靈魂"、"黑暗"、"心靈"、"溫柔"、"愛"最後是"恨"。全片在海底拍攝,動物是片中唯一的演員。海藍色是此片的主色調。配上賽拉的玄妙樂音,呂克·貝松將更完整地呈現大海所孕函的豐富色彩……
此片是1991年威尼斯影展的開幕大片。亞特蘭提斯是傳說中一片被淹沒的神秘陸地,位於大西洋底下。呂克·貝松想要證實海底下的世界,也有一個核我們社會一樣的組織。或許也可以說"亞特蘭提斯"是"碧海藍天"衍伸出來的副命題。此片是呂克·貝松摒棄傳統拍攝手法的作品,一部純視覺享受的電影,沒有傳統劇本,沒有人類對話,只有音畫緊密結合,完全依賴呂克·貝松與配樂師艾瑞克賽拉共同研議腳本。呂克·貝松以動物間的求愛,群斗,追逐等場面來豐富劇情,拍片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海域,包括有蘇格蘭,澳大利亞,大洋洲,哥倫比亞,佛羅里達,巴拿馬群島等海域,甚至北極極地海域的冰雪景觀或多方戰端的紅海海域。呂克·貝松認為這是他最後一部討論有關海洋的影片。這也是一部充滿環保意識的影片,全片只有悠遊大海的魚,毫無人影,是呂克·貝松又一次冒險之大不諱之作
六。1994年 這個殺手不太冷
英文名稱:Leon
劇情簡介
紐約貧民區住著一個義大利人,名叫里昂的職業殺手。一天,鄰居家小姑娘馬蒂爾達敲開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這里暫避殺身之禍。原來,鄰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線,只因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惡警剿滅全家的片罰。馬蒂爾達得到里昂的留救,開始幫里昂管家並教其識字,里昂則教女孩使槍,兩人相處融洽。女孩跟蹤惡警,貿然去報仇,反倒被抓。里昂及時趕到,將女孩救回。他們再次搬家,但女孩還是落入惡警之手。里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並讓她通過通風管道逃生,並囑咐她去把他積攢的錢取出來。里昂化裝成警察想混出包圍圈,但被惡警識破。最後一刻,里昂引爆了身上的炸彈……
七。1997年 第五元素
英文名稱:The Fifth Element
【簡介】
法國影壇仿效好萊塢模式投資拍攝的超級科幻動作片,幕後雖由法國導演盧克貝松領軍,幕前則力邀美國巨星布魯斯威利斯扮演救世英雄,並以英語發音。劇情描述在二十三世紀的紐約市,一名計程車司機無端搭載到從天而降的少女米拉喬瓦奇,而她正是解救地球免於毀滅的關鍵人物。英雄帶著美人躲避一連串的危險追殺,最後找出了拯救地球的第五元素。全片的故事情節和主題訊息都相當簡單,但美術設計和電腦特特效製造出十分炫目的視覺映象,停不了的動作場面也頗能滿足類型片影迷的胃口。
1914年的埃及,生活在外星球的種族蒙多沃旺人到地球上他們祖先建造的廟宇朝拜,並且取回代表四種元素的四塊石頭以及第五元素。鏡頭轉到未來23世紀,蒙多少旺族的飛船在接近地球時被代表邪惡勢力的曼加洛雷人擊毀,殘余基因被保存下來復制出的具有人類女性特點的莉盧成為倖存者,她就是第五元素。她愛上了紐約的計程車司機科本。他倆被安排去失樂園取回那四塊石頭,以保衛地球免受摧毀,莉盧逐漸了解了人類,科本和莉盧成為一對情人,邪惡勢力也最終被戰勝。
邪惡是終極的,絕對的,它的威脅遠超過金錢、權勢或統治,它不須要任何外在力量,就能侵蝕宇宙,消滅人類。不過有一件事令它如芒刺在背--生命的力量。生命和造物主的存在令它感到強大的威脅,因此它不斷地毀滅男人、女人、小孩、動物、植物,甚至光亮。企圖將世界帶入黑暗之中。這股絕對的邪惡每五千年降臨一次,然而每隔五千年,人類都會忘記該怎麼去對付它。
本片是1997坎城影展的開幕片, 並贏得1998凱薩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 同時也被提名1998奧斯卡最佳特效及音效。
八。1999 《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詳細介紹:
神秘、純潔、壯烈,不論用什麼詞來形容她,都不能否認,貞德作為一個從未上過學的農家少女,她的一生可謂轟轟烈烈。
貞德1412年出生在法國一個偏僻的村莊,當時正執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法國大片領土已被英國佔領。此外,法國國內還爆發了內戰,勃艮第公爵背叛了自己的祖國,站在了英國一邊。
英國國王亨利五世和法國國王查理六世於1422年相繼去世後,繼位的英國國王亨利六世還只是一個孩子。雖然英國宣稱他同時擁有英國和法國的王冠,但法國王太子查理卻不想放棄他的地位。可是,他要想成為法國國王,就必須在蘭斯舉行加冕儀式,而這個地方已被英國佔領。
此時,貞德已經13歲了。她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祈禱。她經常聽到空中傳來奇怪的聲音,並看到奇怪的幻象。這個神秘的聲音告訴她,她的使命就是重振法國,幫助王太子查理成為法國國王。為此,她必須著男裝,執利刃,統率軍隊,沖鋒陷陣。
一天,貞德外出歸來,發現她的村莊已被英軍蹂躪。她躲在櫃中,目睹了英軍強奸並殺害了她18歲的姐姐。這場悲劇後,她被送到鄰村的叔叔家生活。誰也想不到這個純真的小姑娘會作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可是這個不滿20歲的少女,卻面對世界宣布她將擊敗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並解放她的國家。17歲的她面見王太子查理,宣稱她帶來了上帝的意旨,要求查理給她一支軍隊去抵抗英軍。查理最終答應了她的要求。
兩個月後,身披白甲的貞德率領她的軍隊在盧瓦爾河畔的戰略要地奧爾良奇跡般地擊敗了英軍。法軍隨後節節勝利,查理也最終如願以償地登上了法國國王的寶座。
可是,貞德卻在不久之後的一次戰斗中被勃艮第人捉住並送給了對她恨之入骨的英國人。19歲的時候,她被判作女巫燒死。
25年後,她被追授聖女的稱號。1920年,她又被封為聖徒,成為人們供奉的偶像。看來她註定將成為無休止爭論的焦點。
九。上映日期:2005年12月21日(法國) 他的第十部影片《天使A》
呂克•貝松繼1999年飽受爭議的《聖女貞德》之後沉寂6年,終於重執導筒,完成了他的第十部影片《天使A》。在暫時封鏡的6年間,他一直以「監制」身份出現,扶植了大量新人新作,由其參與製作的電影多達50部,其中不少劇本都出自他的手筆。這部低調上陣的《天使A》在拍攝期間一直處於保密狀態,在影片公映前,呂克甚至拒絕組織新聞媒體的試映會,為本來就萬眾矚目的影片又憑添了幾許神秘色彩。
影片的男主人公安德烈(加梅勒•杜布茲飾)是躋身於巴黎黑社會的小混混,個頭矮小的他靠招搖撞騙謀生,很多犯罪活動都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過安德烈明顯不能勝任騙子的「雅號」,因為失魂落魄的他債台高築,拖欠當地黑幫頭目弗蘭克(吉爾貝•梅爾基飾)一大筆錢。不久前,安德烈中了一次彩票大獎,獎品是移民美國的綠卡,然而日漸嚴峻的形勢讓他的移民夢也變為無法挽回的泡影。幾經弗蘭克的威逼恐嚇,安德烈決定讓自己的靈魂得到解脫,從塞納河的橋上跳下去。
當他站到橋上,正打算邁出致命一步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個身材高佻的女子(麗•拉絲姆森飾)也正打算跳河,隨著水花四濺,安德烈也跟著跳進河裡,去救輕生的女孩。當女孩被救上岸,十分感激安德烈,她叫天使A,願意用一切報答安德烈的救命之恩。天使A用美好的心靈勸慰安德烈,讓萬念俱灰的安德烈重拾自信。而且這個金發碧眼的長腿尤物還充滿魔力,以精心策劃的一系列計策還清了安德烈的所有債務。
天使A告訴安德烈自己其實是個天使,作為證明,她讓一隻煙灰缸飛了起來。她到地球的任務是幫助安德烈重新找回自我,而她自己就是安德烈的鏡像。
後來,完成使命的天使展翅高飛,朝著天空飛去,依依不捨的安德烈緊抓住她的腿,不想讓她離開,於是兩個人的輪廓劃過天際,最後,塞納河上再次漸起水花,平靜之後,現出兩人的身影……
十。...ing
⑵ 你認為哪些續集超越第一集的電影呢
《阿凡達2》恐怕是難以突破前代的輝煌了....畢竟在電影市場上那麼多第2代的續集裡面沒有幾個有能夠超越的了......因為第1集裡面已經設定好了大多數的場景,那麼在續集裡面再想有個特別的突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讓我們來總結一下續集超越第一部的系列電影
1、《指環王》系列
第三部比前兩部好太多,至少沒有第二部那麼煎熬。精靈王子和公主們是那樣的美,情節的每一步設計都讓人意想不到,宣揚的友誼,愛,信任,鉛擾雀美是超脫的,惡人愚蠢的入得了懲罰,兩條線的穿插出現非常巧妙,抑惡丑揚善美的主題完全呈現。三部曲不愧為史詩級巨作,很難想像01年就拍出了這樣的影史巨作,太棒了!
圖片
2、《復仇者聯盟》系列
十年布局的集大成之作,完美收官,從鋼鐵俠開始也從鋼鐵俠結束,一個時代徹底落幕了。漫威在主打影片上還是很下心思的,最後的決戰的確很宏大。重溫了一遍,自己並不是一個漫威迷,但是看這部電影還是會很有觸動,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確實是賣情懷的巔峰之作。
3、《教父》系列
三部教父看下來,很是感慨。讓我想起了梅里美寫的《高龍巴》,西西里人對復仇的執念深的可怕李如。
古龍的武俠小說里也有很多「黑幫片」場景,比如那匹名貴的馬的斬首,如出一轍槐早。偏偏最後一部共情的如此強烈,片尾結束,自動播放第一部,又是一個家庭的輪回。三部曲一次看完,屬於那種,電影留下的情緒可以回味的經典。
4、《諜影重重3》
這個系列劇情性最好的一部,馬特達蒙這個選角選的好,長相平平無奇,面無表情眼神堅毅,在人群里也著實不太起眼……鏡頭慌得我反胃,劇情緊湊打鬥部分干凈利索不浮誇,沒有啰嗦的劇情什麼感情戲份通通不需要。
5、《終結者2審判日》
將前作連起來看,這部就非常完美。更加成熟的視效,接連不斷的大場面放在現在也是非常不錯的。劇本立得住,特效夠牛,視聽剪輯全靠譜,主演演技在線,實現了藝術性與商業性的最佳平衡,名副其實的科幻經典。
6、《美國隊長2冬日戰士》
再重溫了美隊2,少見的精彩續集,故事完爆第一集,激情與基情一色,胸肌和胸溝橫飛,任誰都很難抵擋住這樣的戲碼,而且和獵鷹都有著嶄新的友情,和寡姐很有cp感,非常好的商業片典範,劇情刺激飽滿不拖沓不注水,節奏舒適,演員演技在線,影片製作特效畫面細節拉滿,「爽」感到位。並且第二部中其他角色的登場弱化了第一部中極致的個人英雄主義,讓觀感有很大提升。
續集超越第一部的6部系列電影,你認為哪部最為成功?
⑶ 找一部電影的名字
中文片名 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 英文片名 G.I. Joe: Rise of Cobra 更多中文片名 百戰英雄:毒蛇之害 、義勇群英之毒蛇風暴(香港譯名 )、百戰英雄、魔鬼大兵 更多外文片名 Dark Sky: First StrikeUSA (fake working title) G.I. Joe - A Origem de CobraBrazil G.I. Joe - Geheimakte CobraGermany G.I. Joe - La nascita dei CobraItaly G.I. Joe: The Rise of Cobra 國家地區 美國/ 韓國 影片類型 驚悚/動作/科幻/冒險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片長 118分鍾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攝影機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RED ONE Camera 攝制格式 4K Redcode RAW 35 mm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斯蒂芬·索莫斯 Stephen Sommers 編劇 斯圖爾特·比蒂 Stuart Beattie 斯吉普·伍茲 Skip Woods 主演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飾 指揮官「霍克將軍」 喬納森·普雷斯 Jonathan Pryce 飾 美國總統 查寧·塔圖姆 Channing Tatum 飾「公爵」(Duke),「霍克將軍」的副將 西耶娜·米勒 Sienna Miller 飾 「男爵夫人」(The Baroness),情報官 李秉憲 飾 「白幽靈」(Storm Shadow)(韓國)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飾 「博士」(The Doctor) 其他演員 雷·帕克 Ray Park 飾 「蛇眼」(Snake Eyes) 瑞秋·尼科爾斯 Rachel Nichols 飾 「斯嘉蕾」(Scarlett) 阿德沃爾·阿吉紐依 Adewale Akinnuoye-Agbaje 飾 「重載」(Heavy Duty) 馬龍·維恩斯 Marlon Wayans 飾 「開傘索」(Ripcord) 薩伊德·塔格馬奧 Said Taghmaoui 飾 「斷路器」(Breaker) 克里斯托弗·埃克萊斯頓 Christopher Eccleston 飾 「迪斯特羅」(Destro) 阿諾德·沃斯勒 布蘭登·費舍 喬納森·普雷斯 卡羅萊納·科庫娃 考特尼·弗萊明 大衛·莫瑞 波頓·佩雷茲 Brittany·Alexis david·jean Thoams Jabbaar·George Jerald·Garner Gunner·wright Tom·ohmer Brandon·Soo Hoo Leo·Hward Micheal·Benyaer Gerald·Okamura Elena·Evangelo Michael·brodcrek Kelie·matteson Ken·thomas Luke·massy Bod·rumnock Duncan·bravo ryan van de kamp buchanan micheal ·rorbet wesly·busser Brad·carr Joe·chacon Hugh·daly Joe·davis micheal·foster Joe·goth mark·hames victor·harris Merry·kircher Zaayan·lala Jeff·lam P·david miller Lill·mirojnick Lalo·reyes Sean·richter Gubbi·sigurdsson Sean·velie Brianna·womick Chris·akers Jason·roehm 製作人 施蒂芬·索莫斯 Lorenzo DiBonaventura Bob Ducsay Brian Goldner JoAnn Perritano David Minkowski Matthew Stillman David Womark David Womark 原創音樂 亞倫·史維斯查 攝影 Mitchell Amundsen 剪輯 Bob Ducsay Jim May 選角導演 Nancy Bishop 羅娜·克萊斯 藝術指導 Ed Verreaux 美術設計 Chad S. Frey Randy Moore 布景師 Kate J. Sullivan 服裝設計 Ellen Mirojnick 視覺特效 Greg Butler Gregory L. McMurry Don Lee 副導演/助理導演 Cliff Lanning Greg Michael David Ticotin Michael Winter Chris Corrado Ian Stone Rob Burgess Ali Cherkaoui Jakub Dvorak Martina Götthansova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潛望鏡公司 影片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拍攝日期 2008年2月13日 上映時間 2009年08月07日 製作成本 $170,000,000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影片改編自拉里·哈馬(Larry Hama)的同名美國熱門漫畫,是派拉蒙繼《變形金剛》後又一部根據孩之寶玩具改編的大製作電影,由前兩部《木乃伊》的導演斯蒂芬·索莫斯Stephen Sommers)執導。影片講述的是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G.I. Joe」特種部隊使用各種尖端武器與一個蘇格蘭軍火商建立的邪惡組織「眼鏡蛇」之間的戰斗。 地球上出現了一個極其神秘的恐怖組織,它的名字叫 「眼鏡蛇」, 而讓「眼鏡蛇」聞名全球的原因,則是源自其對埃菲爾鐵塔的一次恐怖行動,在「眼鏡蛇」的恐怖轟炸之下,這座法國的標志性建築物頃刻之間化為烏有。很顯然,眼鏡蛇的這次行動只是一個開始,它向全世界宣告眼鏡蛇的成立,而他們的目的則隱藏得更深,許多國家開始感到不安,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眼鏡蛇」的恐怖行徑就會落到自己的國家當中,世界陷入了恐慌狀態。聯合國對此也感到大為棘手,因此這時候,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一支秘密行動小組就開始發威了他的威力。這支名為 G.I. JOE的特種部隊由霍克將軍(丹尼斯·奎德飾)擔任領頭羊,手下高手雲集,副指揮官是公爵(查寧·塔圖姆飾),參加過越南的他曾經與霍克一起多次出生入死;紅發女( 蕾切爾·尼 科爾斯 飾)是一個武術高手,她的身手可不比男人差;除此之外還有專職執行 高空任務的開傘索(馬龍·韋恩斯飾)、會七國語言的通訊員「斷路器」(薩伊德·塔馬烏伊 飾)、軍火專家「重載」(阿德沃爾·阿吉紐依-艾格拜吉)、沉默寡言的「蛇眼」(雷·帕克飾)等12名成員。他們開始追查行動,很快查明了「眼鏡蛇」的陰謀,而他們首先要解決掉的是給「眼鏡蛇」提供軍火支持的戰爭狂人的迪斯特羅(克里 斯托 弗 ·埃 克萊 斯 頓飾 ), 而「眼鏡蛇」組織里也有著不少心狠手辣的鐵腕人物,例如外表性 感漂亮,心腸卻狠毒如蛇蠍的「心腸卻狠毒如蛇蠍的「男爵夫人」(西耶娜·米 勒飾)就是當中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還有與蛇眼是兄弟的白幽靈(李秉憲飾),他一直在「眼鏡蛇」與G.I. JOE之間搖擺不定。G.I.JOE為阻止「眼鏡蛇」的陰謀而與其展開大戰,隨著兩方戰斗的白熱化,原本一直深藏不露的「眼鏡蛇」組織頭目也逐漸顯露出真身,他的真實身份 會令G.I.JOE的成員大吃一驚。
[編輯本段]角色介紹
「霍克將軍」(General Hawk):特種部隊(G.I. Joe Team)的最高指揮官,出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的一個富有家庭,良好的影響使他注冊進入西點軍校,並以最高等級畢業。他曾久經多處動盪地區的戰場考驗。他被譽為「賦有敏銳的智慧與理解力,在隊友的配合下具有完全無私的作戰能力,一位傑出的將領!」 「公爵」(Duke):戰地指揮官兼任僅列於霍克將軍之後的特種部隊副指揮官,他是《特種部隊》系列的關鍵人物之一,並且極受粉絲熱愛。他曾在佛特本寧(Fort Benning)獲得最高等級,經歷特種軍隊的嚴格訓練,參加過南越軍隊的戰役。 「開傘索」(Ripcord):防偵查高空跳傘兵種的領隊,他對自己的技能、經驗都充滿自信,在壓力面前冷靜沉著。 「重載」(Heavy Duty):作為特種部隊的重型軍火專家,熱愛古典吉他與作曲家巴赫,曾有人贊譽,他不管經受多麼猛烈的敵人炮火攻擊,都毫不畏懼。 「斷路器」(Breaker):特種部隊早期的通訊員,會說7種語言,經常喜歡嚼著口香糖,他熟悉所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公約的通訊裝置,也包括大部分世界出口設備。他被人稱贊為「高效、自信,賦有將不利局勢轉變為想要的形勢的獨特能力。」 「迪斯特羅」(Destro):「軍事武器研究系統」(Military Armaments Research System,簡稱MARS)的幕後主使,對於他來說,戰爭就是人類最自然的狀態:適者生存,最偉大的科技進步被創造出來。他周遊世界各地維持一種奢侈的生活方式,為任何能滿足他財富的軍事勢力提供高端武器,並且在安寧的地方煽動戰爭。他戴著銀質戰斗面具,親自參與戰斗,他或是協同眼鏡蛇司令部(COBRA Command)且提供給其主要武器,或是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反抗他們。 紅發女郎新海報 「安娜」(The Baroness):作為「眼鏡蛇」(COBRA)組織的情報人員,兼任「眼鏡蛇指揮官」的副職官員。她一頭黑色長發,帶著黑邊眼鏡,一身黑色皮革外套,被人稱為是一位黑暗、冷酷、性感的女妖。在漫畫和動畫片中,她與「迪斯特羅」有著浪漫的關系。 「白幽靈」(Storm Shadow):是被人通常熟知的「眼鏡蛇指揮官」的忍者保鏢和刺客,他是唯一一位改變投靠立場的成員,幾度在「特種部隊」與「眼鏡蛇」組織之間左右權衡著忠誠,與劍兄弟「蛇眼」(Snake Eyes)有過長期聯系。 斯嘉蕾:「紅發女郎」斯嘉蕾是特種部隊的情報官。她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12歲就從大學畢業,她以弓為武器,可以發射各種彈射類的東西,來獲得各種特殊的擊中效果。斯嘉蕾也是個超美的辣妹,製作小組找來美麗的瑞秋-妮可絲飾演這角色,導演史蒂芬-索莫斯說:「這個角色不但聰明絕頂,而且也是個大美女,瑞秋把這兩種特色拿捏得很好,把角色演得非常真實。」 蛇眼:特種部隊中的忍者戰士。沉默如石,頭腦冷靜,行動果斷,雷-帕克曾演出另一個影史中經典的角色,那就是《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中的大壞蛋達斯魔。製片巴伯達賽說:「找雷-帕克來演蛇眼是因為他演過達斯魔這個角色,另一部分是因為他是個武術高手。」蛇眼曾發誓不開口說話,雷帕克說:「身為演員,這是非常吸引人的角色,我必須使用平常不會用到的肢體部位和其他人溝通,哪怕是動一動手指都能傳達他的意思。」
[編輯本段]影片評價
大製作的爆米花電影,但帶來逃離現實的暢快。--朱麗安·羅曼(《電影網絡》) 《特種部隊》可能稱不上偉大,但能讓人找到內心的孩子氣,發現自己仍然喜歡玩假裝的游戲,--傑米-歐(《電影商場》) 也許出場人數太多,但一開動起來就成為了奇景。--馬克-亞當斯(《每日鏡報》) 《特種部隊》當然是部暑期片,從頭到尾都很荒謬,但也是這么久以來最成功的小男孩冒險電影之一。--德魯-麥克文尼(《HitFix》) 面對層出不窮的小玩意和各種裝備,年輕人們每85秒就會叫一次「真酷」。--安德魯-厄班(《城市電影檔案》)
[編輯本段]幕後花絮
原本公爵一角計劃讓薩姆·沃辛頓出演,但是因為拍攝特種部隊與《阿凡達》的沖突,所以薩姆·沃辛頓推掉了《特種部隊》的片約。 影片開拍最初的兩個月,丹尼斯·奎德就完成了他所有的戲份。為了出演男爵夫人,西耶那·米勒花了四個月的時間來進行體能訓練,增加了5磅的肌肉,同時也學會了實彈射擊。 查寧·塔圖姆原本不想出演這部電影,因為他認為這樣的電影是在美化戰爭,當他看完劇本後,他認為本片更像是一部科幻動作片,所以接拍了此片,片中的加速盔甲 美軍承認正在研發《變形金剛》系列展示了不少美軍先進裝備,而《特種部隊》展示的則是大型基地和未來武器。其中包括巨大的都市戰斗層(位於特種部隊的地下基地)、特種部隊潛艇、MARS(軍事裝備研究集團)的飛彈發射井等。另外片中出現的各種飛行具、車輛和水底載具多到令人咋舌,而且都是出於玩具製造商的想像。其中有「狂嚎」運輸車、MARS軍備研發中心打造的下一代戰機,還有螳螂號攻擊機以及鯊魚號水底攻擊艇。不過,這些使用納米技術的步槍、戰機、攻擊潛艇,包括女主角使用的高科技十字弓、隱形衣等等,都是下一代的科技產品而不是真實存在,導演索莫斯說:「我們參考現在的最新科技,然後想像不久的未來會有什麼樣的產品。」片中最酷炫的「下一代」戰斗服裝就是加速盔甲,穿了以後就能跑得超快,跳得超高,可以讓人以時速50到65公里的速度奔跑,而且非常堅固,可以撞穿牆壁。片中在巴黎凱旋門附近有一場場面浩大、超級酷炫的追逐戲,就是公爵和里柯德穿上加速盔甲在巴黎街頭追逐白幽靈和侯爵夫人。該片製片說:「美國國防部的代表來片場看過我們的概念加速盔甲,其實軍方也在研發相似的盔甲,可以幫助士兵跑得更快,並且有防彈作用。我們大概比他們先進了6到7年。」 從數字看《特種部隊》 25個外景地:《特種部隊》全片共有25個外景地點,包括法國、挪威、捷克和北美洲各地都成為戰場。4枚機械納米蟲導彈:這部影片中的兩支力量爭奪的焦點是4枚機械納米蟲彈頭(彈頭內含有百萬只機械納米蟲,可以瞬間吞噬一切金屬),正邪雙方為此大打出手,戰斗中埃菲爾鐵塔被一枚機械納米蟲導彈彈頭毀滅,倒塌在塞納河上。112輛車:影片中,特種部隊和眼鏡蛇部隊在凱旋門附近大打出手,為了拍攝這場戲,劇組一共撞爛112輛車。而最後的決戰發生在北冰洋底下,反派方面發射向北京、莫斯科、華盛頓的3枚生化彈頭被攔截下,他們的總部也被特種部隊剿滅一空。特種部隊的基地設在埃及大沙漠中,而代表邪惡的眼鏡蛇部隊的基地則在北冰洋底下。 「白幽靈」李秉憲人氣超「朵克」 在前晚該片首映禮上韓國明星李秉憲吸引了更多女粉絲的尖叫,人氣超越了扮演男主角「公爵」的美國明星查寧・塔圖姆,贏得圍觀影迷最多的歡呼,他也笑容滿面頻頻向場外致意,高舉的手超過了1分鍾還放不下來。李秉憲在片中飾演邪惡的眼鏡蛇部隊中的忍者打手「白幽靈」,他刀法如神武功了得,影片中段就是他炸塌了埃菲爾鐵塔。在記者發布會上,導演索莫斯被問及為何選擇李秉憲而不選擇成龍或者李連傑出演這個角色,他表示:「我喜歡成龍,但當時不知道是誰先跟我提議李秉憲很適合這個角色,而且他也很紅。」李秉憲也用流利的英語誇獎導演說:「導演對我很好。」然後李秉憲還適時地講笑話:「當然,他不斷背。」引得現場大笑。當天,李秉憲笑談自己的造型時說:「對我來說,這電影最糟糕的是,我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別無選擇。」不過,他在片末與「蛇眼」決斗時終於脫掉白衣露出上身肌肉,李秉憲笑稱,拍的時候感覺自己不是一個演員而像一個大秀身材的保鏢,導演索莫斯這時插話要把更多李秉憲秀肌肉的鏡頭剪入影片DVD,又引來一場大笑。 導演暗埋續集伏筆 很多人都說導演就像11歲小男生那麼興奮,飾演公爵杜克的錢寧·塔圖姆說:「他就好像在玩積木,只是那是價值上千萬美元的積木。」而導演史蒂芬·索莫斯表示,拍攝的秘訣就是把自己變成「粉絲」,「我像個11歲小男孩那麼興奮,不僅要影片忠於原著,而且除了從漫畫和卡通影集的故事中擷取靈感之外,我們也添加更多故事細節和背景,好讓電影中的一切彷彿真實存在。」聰明的史蒂芬·索莫斯此次在片中製造了不少令人驚嘆的意外之舉,連續集的懸念都埋得超出想像,以至於看到影片結尾,許多觀眾依然沉迷黑暗,期待字幕結束之後,影片能給出點「下集提示」,但導演對此「密不透風」,「大家不要想那麼遠的事情,先享受這一集好了。」如此看來,有人情味和高智商的《特種部隊》確實不怕和《變形金剛》比。 從昨日的首映來看,《特種部隊》的目的就是造就更瘋狂的視聽,圍繞著一種能讓埃菲爾鐵塔在數秒內「積毀銷骨」的、具有傳染力的殺傷性彈頭,以「霍克將軍」、「公爵」、「斷路器」、「蛇眼」等為首的特種部隊與代號「眼鏡蛇」的邪惡組織展開了對決,正義一方天賦異稟、聰明無畏,而反派的「男爵夫人」、「白幽靈」等則怪招頻出,從頭到腳籠罩著神秘和瘋狂。有一段在巴黎街頭追逐的戲份,充滿了想像力,正邪雙方兵分幾路,在車流和飛彈中流暢穿梭,把公路追逐的場面又提高了一個等級。因為特效逼真,連埃菲爾鐵塔倒掉的戲份也沒有惹惱法國人,影片之前已經在法國舉行過首映禮,導演史蒂芬得到的法國人的反饋不是「為什麼要炸埃菲爾鐵塔」,而是「太棒了,你是怎麼做出來的?」影片中的角色也是個性鮮明,導演史蒂芬表示,他這部電影中設置了四層復雜的關系——好人和壞人之間有對立,好人和好人之間有一些過往,而且,他們都有共同的過去,還都要面對自己的「心魔」,該片導演史蒂芬·索莫斯在執導了大賣的《木乃伊1》和《木乃伊2》後沒來中國拍《木乃伊3》,他在接受采訪時把憋了很久的「心裡話」說了出來:「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特種部隊》投資1.7億美元,我可一點也無法分神,任何一個有妻子兒女的人都有生活的壓力,除此之外,我還得讓人們知道,好萊塢不止一個邁克爾·貝,玩視覺特效也不只有《變形金剛》。」 絲毫不輸「變形金剛」盔甲超強悍液態盔甲是特種部隊的基本戰斗服,這件盔甲按照人體肌肉結構打造,穿起來非常服帖,演員穿上這件盔甲就能輕松變成肌肉男,加速盔甲是片中的最新型戰斗服,穿了以後就能跑得超快,跳得超高,片中有一場場面浩大的追逐戲,公爵和里柯德穿上加速盔甲如虎添翼,飛檐走壁不在話下,甚至能撞穿牆壁。 汽車會變形 在巴黎街頭的追逐戲中,眼鏡蛇方面動用的是超能越野車。這輛車有強悍的裝甲,刀槍難入,而且它還有衛星定位導彈發射系統。更令人驚奇的是,這輛車的車頭有類似《變形金剛》的「變形」功能,可以將擋在前面的汽車一一撞起。片中出現的「狂嚎」運輸車、MARS軍備研發中心打造的下一代戰機,還有螳螂號攻擊機以及鯊魚號水底攻擊艇等高科技武器全都由劇組工作人員打造出來,極大滿足了粉絲們的想像。執行製片戴維沃馬克說:「這些都是我們所謂的『下一代』武器,將來可能會在戰場上出現。這種東西有一天會被發明出來,只不過不是現在。」 鐵塔瞬間倒 本片的開頭就相當震撼———一枚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殺傷性彈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埃菲爾鐵塔飛去。短短數十秒,龐大的鋼鐵建築摧枯拉朽般倒下。本片導演史蒂芬-索莫斯曾執導過冒險動作巨片《木乃伊》第1、2集,擁有把握大場面的能力,他這次在特效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史蒂芬在洛杉磯的棚內搭建160多個布景,包括巨大的都市戰斗層(位於特種部隊的地下基地)、特種部隊潛艇、MARS(軍備研發中心)的飛彈發射井等。 特種部隊的中國上映問題據最新消息,中國已經確定與8月7日全球同步公映,香港於6日公映。 《特種部隊》舉行的內部試映廣獲好評,影片已通過電影局審查,目前正在爭取8月7日全球同步公映。原先曾傳出為了與《機器俠》的檔期避開,中國將會推遲引進<特種部隊>的傳言.斯蒂芬·索莫斯執導的好萊塢動作大片《特種部隊》(G.I. Joe: The Rise of Cobra)有望提前一天在韓率先發行。據韓國媒體報道,CJ娛樂已與派拉蒙達成協議,將把該片全球首映禮放在8月6日的韓國。韓國明星李秉憲進軍好萊塢的希望也寄託在該片身上。這樣,8月中旬的影市將形成《特種部隊》、《機器俠》、《非常完美》三足鼎立的局面。
[編輯本段]影片看點
斯蒂芬·索莫斯曾開創過風靡一時的《木乃伊》和《范海辛》系列,最新力作《特種部隊》概念源於孩之寶公司的玩具,講述了與動畫版不同的全新故事,發生在距離今不遠的未來,美國特種部隊G.I. Joe與國際恐怖犯罪集團Cobra之間的殊死較量。該片是英國新銳女演員西耶那·米勒首次出演商業片。李秉憲扮演的「風暴影」是Cobra一員。他與雷·帕克扮演的主人公「蛇眼」有著深厚的淵源,是個集善惡於一身、有機會出彩的角色。《特種部隊》的動畫片並未在韓國播出過,李秉憲先前對他的角色也一無所知。不過導演索莫斯卻要他不要去看,而是根據自己理解來演繹。他的加盟令韓國觀眾對這部影片有了更多的期待。
[編輯本段]關於續集
《G-I-JOE》雖然剛剛在十天前才完成了全部製作,索莫斯也謹慎地表示要等影片上映後看票房反映才能決定是不是拍續集,但影片展示的情節卻不時激起觀眾發出「這是為什麼呢」的疑問:比如影片最後取代真總統的假總統究竟是誰?比如墜入深淵的白幽靈是不是真的死了?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李秉憲與劇組簽訂的拍攝合約為時三年,而目前他僅僅才拍了一年,剩下兩年,白幽靈必須還得有所「作為」……
[編輯本段]上映時間
比利時 Belgium 2009年8月5日 法國 France 2009年8月5日 烏克蘭 Ukraine 2009年8月6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9年8月6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9年8月6日 俄羅斯 Russia 2009年8月6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09年8月6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9年8月6日 德國 Germany 2009年8月6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9年8月6日 墨西哥 Mexico 2009年8月7日 中國 China 2009年8月7日 美國 USA 2009年8月7日 日本 Japan 2009年8月7日 香港 Hong Kong 2009年8月7日 西班牙 Spain 2009年8月7日 巴西 Brazil 2009年8月7日 英國 UK 2009年8月7日 土耳其 Turkey 2009年8月7日 冰島 Iceland 2009年8月12日 瑞典 Sweden 2009年8月12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9年8月13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9年8月13日 挪威 Norway 2009年8月14日 丹麥 Denmark 2009年8月14日 保加利亞 Bulgaria 2009年8月14日 以色列 Israel 2009年8月20日 希臘 Greece 2009年8月20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9年8月20日 羅馬尼亞 Romania 2009年8月28日 芬蘭 Finland 2009年8月28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9年8月28日 義大利 Italy 2009年9月11日 埃及 Egypt 2009年9月23日 波蘭 Poland 2009年9月25日 。
⑷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都導演過哪些電影
1. 1983最後的決戰Le Dernier Combat /The Last Combat
在文明退化的廢墟里,大家為了存活而奪食掠水,野蠻的行為取代語言的溝通,人與人的關系處於對峙的緊張狀態,"性"成為最有力的動力元素。在這片如荒莫般的土地上,我們將可看到許多人存活與死亡的方式……
此片是呂克·貝松在影壇還默默無聞時,憑著一腔熱血,旺盛活力與爆發力,突破一切傳統,掙脫一切商業機制下的樊籠,冒著無色彩,無對話,無明星等危險所完成的電影。當影片完成時,因宣傳無門,於是呂克·貝松帶著這部影片參加瑞士阿沃基影展,一舉拿下評審特別大獎及影評人獎,因而打開他的國際知名度。解剖核子戰後的文明廢墟,因為無色彩,所以這是一部黑白色調的電影。
2. 1985地鐵Subway
(在地鐵中一場追逐與發現的游戲)為了不讓黑幫老大奪回機密文件,小偷佛烈德(克里斯多夫藍伯飾)將這些文件藏在法國的地鐵,走進了地下鐵後,他慢慢地發現了這個地方的多樣與復雜,這里從小偷到音樂家都有,每個人都無所是事地游盪著……在他試著將文件賣掉的同時,他愛上了來買文件的女人海琳娜(伊莎貝艾珍妮飾),但是她對他並不感興趣……在殺手追殺,警察全面搜索地下鐵的同時,他應該如何自處……
在黑白片之後,呂克·貝松開始對色彩產生強烈的索求,從本片的色調中,可以感受到他所謂"玩笑,游戲"的意味。此片讓他回到青少年時期,在舞台上工作經驗。此片是呂克·貝松初次結合大卡司,邀請身價不斐的大明星有伊莎貝艾珍妮,克里斯多夫藍伯,尚雨格安哥拉等來演出。此片有連環漫畫式風格,對話簡扼,通俗的警匪片卻帶著巴洛克式的色調。此片的出發點是邊緣人克里斯多夫藍伯對伊莎貝艾珍妮的迷戀。這是一部擁有繽紛原色的電影(藍,紅)。解剖現代文明底下的地鐵。克里斯多夫藍伯以此片贏得法國凱薩獎最佳男主角。
3. 1988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The Big Blue
這是有關於兩個潛水員在競技中體會出人生真諦的故事。熱愛大海的賈克,一直想與大海為伍,即使他在年少的時後,父親便在一次潛水意外中被大海吞噬,他對大海的愛還是一如初衷。但是這一切,在賈克愛上了喬漢娜之後,一切都變的無法掌控。他六神無主地仿徨在選擇大海還是愛情的路上……
為了再接再厲,呂克·貝松選擇了當導演....此片是1988年坎城影展的開幕大片,描述個人難以融入現實社會的困境,轉而尋找夢想中的另一種生活。我們可以看到呂克·貝松將其潛水夢,與對海豚痴迷都寫進了這部電影。此片所呈現的天真浪漫曾讓許多影迷淚流滿面,看過十次以上的影迷不在少數。對法國人來說,大海象徵母親,取大海(Lamer)與母親(La mere)諧音,也就是回歸至猷如母體子宮般充滿羊水的起始點,此片的意涵在於人類不斷向極限挑戰的情況下,最後以回歸至大海為終。此片帶著濃厚性的自傳色彩,其不媚俗的執導敘述手法,在坎城影展上遭致影評界嚴厲質疑,卻受到觀眾高度支持,在兩極化的聲浪中成為一部爭議性的作品。這是一部藍色調電影,解剖人類文明極欲擴張的海底世界。
4. 1990霹靂煞Nikita
妮琪塔(安娜芭麗瑤飾)與一群朋友破窗而入偷葯品,商店主人與她的朋友都在這次事件中身亡,妮琪塔則因殺了一位警官被送入獄。但此時來了個神秘政府組織,選她當特務殺手,在數年的特務訓練後,他以平凡的護士身分回到現實生活中,在此時她愛上了一個男人(尚雨格安哥拉飾),他們的關系在她接到一個特務命令時,面臨了緊張的局面……
此片是呂克·貝松從一個特務殺手角度,來解剖國家官僚體系背後的恐怖黑爪。濃厚的商業色彩讓好萊塢相中而將此片重拍成美國版的"雙面女蠍星",由布麗姬方達詮釋片中的女殺手。此片也呈現呂克·貝松對人性的探索,是部黑色調的動作片。妮琪塔(布麗姬方達飾)與一群朋友破窗而入偷葯品,商店主人與她的朋友都在這次事件中身亡,妮琪塔則因殺了一位警官被送入獄。但此時來了個神秘政府組織,選她當特務殺手,在數年的特務訓練後,他以平凡的護士身分回到現實生活中,在此時她愛上了一個男人(尚雨格安哥拉飾),他們的關系在她接到一個特務命令時,面臨了緊張的局面……
5. 1991亞特蘭提斯Atlantis
此片無演員,只有旁白,這部影片將帶領影迷進入美麗的海底世界,配上美妙的音樂,以音畫來表現不同的生活面貌與心靈層面。我們將可看到海底在日出與日落之間的神奇變化與景觀,呂克·貝松設定了幾個主題來描繪"海底的一天",主題包括有"內心"、"旋律"、"悸動"、"靈魂"、"黑暗"、"心靈"、"溫柔"、"愛"最後是"恨"。全片在海底拍攝,動物是片中唯一的演員。海藍色是此片的主色調。配上賽拉的玄妙樂音,呂克·貝松將更完整地呈現大海所孕函的豐富色彩……
此片是1991年威尼斯影展的開幕大片。亞特蘭提斯是傳說中一片被淹沒的神秘陸地,位於大西洋底下。呂克·貝松想要證實海底下的世界,也有一個核我們社會一樣的組織。或許也可以說"亞特蘭提斯"是"碧海藍天"衍伸出來的副命題。此片是呂克·貝松摒棄傳統拍攝手法的作品,一部純視覺享受的電影,沒有傳統劇本,沒有人類對話,只有音畫緊密結合,完全依賴呂克·貝松與配樂師艾瑞克賽拉共同研議腳本。呂克·貝松以動物間的求愛,群斗,追逐等場面來豐富劇情,拍片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海域,包括有蘇格蘭,澳大利亞,大洋洲,哥倫比亞,佛羅里達,巴拿馬群島等海域,甚至北極極地海域的冰雪景觀或多方戰端的紅海海域。呂克·貝松認為這是他最後一部討論有關海洋的影片。這也是一部充滿環保意識的影片,全片只有悠遊大海的魚,毫無人影,是呂克·貝松又一次冒險之大不諱之作。
6. 1994殺手萊昂Leon /The Professional
故事發生在紐約大都會里,由尚雷諾所飾演的職業殺手李昂,受餐廳老闆委託殺人。當他是以殺手的身份出現時,冷靜而神秘,殺人手法令人熱血沸騰。但當他卸下殺手面具時,則又回歸成為平凡的市井小民,簡單到連基本身份證、銀行帳號也都有,每天至少喝杯鮮奶,喜歡澆花及細心地擦拭心愛盆栽的樹葉,是個具有雙重身份角色扮演的人。而就在李昂所住的公寓內,有人暗渡陳倉的進行毒品交易,警方緝毒組偽裝黑幫份子,為查緝毒品而入侵,殺了販毒者一家人卻遺漏了小女孩馬蒂達。馬蒂達為了安全起見而躲進隔壁李昂家,她無意中發現了李昂的殺手身份,為了保護自己及報滅門之仇,馬蒂達以堅定的口氣要求李昂訓練她成為一位真正的職業殺手……在此同時,警方亦全力搜尋馬蒂達並拘禁之……李昂隻身闖入警局大開殺戒,警方火大驚慌之餘,下令圍剿大廈並全力搜捕李昂,雙方交戰之下引發了一場緊張刺激的終極追殺。
殺手萊昂為呂克·貝松的第一部美國電影。盧談到此片乃受金凱利所主演的歌舞片的影響,也受報紙連環小說的影響。此片有幾處拍攝手法頗具新意,在視覺方面有壓縮的效果。此片亦是呂克·貝松表現他對電影狂熱最佳的代表作。此片是一部以法國人角度去拍攝的美國電影。尚雷諾有史泰龍的冷峻臉孔(家喻戶曉的),有法國人的壓抑特質。馬蒂達(娜塔莉波曼飾)一位枯瘦如柴有法國味的美國女孩,是本片的視線焦點。蓋瑞歐德曼突出,激烈的警探演出,情緒起伏令人無法捉摸,是全片最為突兀、也最為搶演的一角。此片最難能可貴的是法國完整導演版,比前兩年在台上映時多出20分鍾。這20分鍾裡面最重要特色的是有尚雷諾與娜塔莉波曼的纏綿床戲。這是一部偏屬於暴力美學的動作巨片。延續殺手風格電影,"霹靂煞"以女殺手為主角,此片則以男性殺手為主體,解剖現代文明紐約市的邊緣人。
7. 1997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本片的原始構想來自導演呂克·貝松16歲時所寫的少年小說,故事的大綱是說一個外星人和地球人混血所生的女孩莉露(蜜拉喬娃維飾)在被壞人追殺時,為了逃命只好跳樓,剛好計程司機柯本達拉斯(布魯斯威利飾)經過解救了莉露,但也把柯本達拉斯捲入與異形和人類的邪惡聯盟對抗的局面。本片有號稱影史上特效花費最多的特效製作,而且有相當多歐洲電影及特效工作者參與,創造出與好萊塢風格不大相同的未來世界!!
8.1999信使:聖女貞德的故事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接近世紀末,貝松突然以好萊塢史詩片的模式運作完成了一部大製作的古裝片《信使:聖女貞德的故事》。要知道德萊葉和布萊松的「聖女貞德」都是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作品,而且幾年前貝松的法國前輩雅克·里維特剛剛拍過一個版本,美國的版本也剛剛完成,貝松有把握挑戰這些高手嗎?這幾乎是所有觀眾和影評人的疑問。
其結果,這部豪華的大製作只能令我們看到了一個稍稍有別於美國版本的「聖女貞德」。兩部影片的很多情節和細節都十分相象,恐怕其中還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幕後新聞。貝松新女友米拉·喬沃維奇的表演沿襲了一些《第五元素》中的風格——神經質、驚慌、脆弱,這種處理的結果使這個版本的貞德幾乎是最另類的,整部影片中她都能令人感到瘋狂和迷亂。聖人和瘋子就是一線之隔,也許貝松就是這樣認為的。除此之外,影片就幾乎沒有多少好說的,我們看到了一個世紀之交法國的西席·地密爾式的豪華巨片。對了,影片最後出現的、由達斯廷·霍夫曼飾演的上帝的使者,算是貝松對貞德題材的一個「特殊處理」吧。
9.天使A Angle A
這是一個從不懂得愛情的人,尋找愛情的故事。一個「卓別林」式的失意男人,在塞納河上邂逅了一位金發美女,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在巴黎十五區上演了一出奇異的黑色喜劇。
10.亞瑟和他的迷你王國 Arthur and the Minimoys
十歲的亞瑟是個淘氣的男孩子,而外婆家就是他的樂園,這里不但有美麗的花園和房子,還有四年前神秘失蹤的外公留給他的各種奇妙寶藏。但好景不長,邪惡的房地產商要霸佔外婆的房子,而惟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找到外公藏在花園的紅寶石。亞瑟解開外公留下的謎題,打開了月光之門,進入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迷你王國。在這個神秘的國度里,所有人都只有兩毫米大小,而亞瑟也變成了一個迷你人,並對公主賽琳娜一見鍾情。然而危險卻並沒有停止腳步---惡魔瑪塔扎德要毀滅迷你王國。為了挽救這個深陷危機的國家,也為了挽救外婆美麗的房子,亞瑟、賽琳娜以及她的弟弟倍塔枚許向惡魔的巢穴禁忌城出發了。在禁忌城裡,他們救出了亞瑟的外公阿爾西巴勒,同時毀滅了禁忌城,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在千鈞一發之際亞瑟和他的外公帶著寶藏成功返回人類世界,粉碎了地產商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