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有蕎麥瘋長2020年上映的由馬思純主演的在線免費播放資源
《蕎麥瘋長》網路網盤高清答碧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蕎麥瘋長》
導演:徐展雄
編劇:徐展雄
主演: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王硯輝、王陽明、辛鵬、高葉、李解、楊一威、木幡龍、張建亞、吳超、牛銀紅、王梓塵、李瑋珽、任洛敏、張勁、邵勝傑、王家強、胡允柘、薇薇、蔣靚棲、卓煜茜、何磊、張晶晶、嚴豐、克洛伊
類型: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上海話
上映日期:2020-08-25(中國大陸)、2020-07-27(上海電清段舉影節)
片長:112分鍾
又名:WildGrass
故事發生在90年代的小城市。雲蕎(馬思純飾)想要「活成一部電影」;李麥(鍾楚曦飾)有看得見希望的未來;吳風(黃景瑜)也要在平凡的日子裡背水一戰。每個人都有著對未來的憧憬燃襲,帶著憧憬開始了異鄉漂泊之路,可是未來真的會如他們所願嗎?
2. 《第一爐香》海報獲好評 他為何受大導演們青睞
黃海為《第一爐香》繪制的海報
7月20日,在許鞍華導演榮膺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之際,她備受矚目的新作《第一爐香》釋出一張全新海報。「驚艷」、「別致」、「獨具匠心」等詞彙一時之間湧入評論區。這張海報的創作者,正是中國著名設計師——黃海。這也是他繼電影《黃金時代》後再一次為許鞍華的作品量身繪制海報。笑旦敗
畫面中,一對女性的纖手占據視覺中心,其中一隻染紅指甲、佩戴金飾,另一隻則稍顯朴實無華,對比鮮明。這恰與張愛玲在原著中碰顫對「姑母梁太太」與女主角「葛薇龍」二人形象的描述如出一轍。
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中,司徒協贈予梁太太和葛薇龍一人一隻「三寸來闊的金剛石手鐲」。黃海便抓住這一點,將其作為點睛之筆妙用在海報中,讓一副看似精巧絕倫的鐲子,化為桎梏姑侄二人的鐐銬。
馬思純和俞飛鴻在片中分飾「葛薇龍」與「梁太太」
「黃海」究竟有何魅力?為何如此多大導演甘願排隊等候與他合作?其實,答案都藏在他的作品中。
用作品傳情
在正式與電影相識之前,黃海跑過新聞、做過廣告,這些看似與海報設計鮮有關聯的工作,卻潛移默化地為他打開了創意的大門。2007年,黃海創作了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張電影海報,從此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
這部影片,正是大名鼎鼎的 《太陽照常升起》 , 姜文 的代表作。
《太陽照常升起》海報
姜文對海報的要求「簡單粗暴」:只看感覺,不拍 *** ,素材從影片里找。在被這位「挑剔的客戶」否定了幾百個創意後,黃海終於找到了突破點。最終,他用一雙綉花鞋、一個女人,牽出了整個故事。
這張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東方紅,讓《太陽照常升起》在戛納市場一經亮相便引起強烈反響,也令黃海在業界嶄露頭角。
經此一戰而結緣,姜文放心地將自己後面幾部作品都交由黃海「處置」,《讓子彈飛》的雙重曝光視效、《邪不壓正》的劍氣如風之勢,均出自他之手。
另類的「甲方」除了姜文,王家衛也要算一個。在繪制《一代宗師》美國版海報前,王家衛隻字未提,僅發來一張婆娑樹影圖供其參考。
《一代宗師》美國版海報
黃海便藉由這虛實相生的影像,將葉問與宮二狹路相逢的刻骨銘心定格其中。拱門之內,人影和樹影交織,功夫和情意相纏,明與暗,動與靜,一切情愫盡在不言中。在和王家衛的這場高手過招中,黃海並未遜色半分。
不過,真正讓黃海開始走進大眾視野的,還是許鞍華。2014年,許鞍華作品《黃金時代》的海報一經問世,便立刻 「壟斷」觀眾的視線。
筆鋒犀利,字字如刀,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作家們惺惺相惜,以筆為援。另一款「潑墨」版海報中,湯唯飾演的蕭紅靜立紙上,孑然一身,周身墨跡斑駁,一幅「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畫卷由此躍然於眼前。
海報誕生之時,導演許鞍華口中的一個「好」字,既是對黃海實力的認可,也為二人此後的合作埋下伏筆,亦成就了如今這張韻味無窮的《遲悔第一爐香》。
憑借《黃金時代》名聲大噪後,邀約不斷的黃海又先後為烏爾善的《尋龍訣》、文牧野的《我不是葯神》、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張藝謀的《影》等知名影片操刀設計海報。
《尋龍訣》(左)與《影》(右)
2018年,是枝裕和憑借《小偷家族》摘得戛納金棕櫚後,便請黃海為其設計中文版海報。黃海雖善用國風,卻也不捨得打破日式美學的這份寧靜。他選用電影中一家人在海邊嬉戲逐浪的經典場景作為主要表現內容,並以日本浮世繪版畫中的海浪圖樣打底。
這一幕是片中「奶奶」的主觀視角,雖然她未曾在海報中現身,但黃海卻貼心地用她的一隻手為一家五口撐起大傘,在為家人搭建起一方小小庇護所的同時,又預示了「傘雖能遮風擋雨,卻難擋生活巨浪」的現實。
今年年初,賈樟柯執導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發布兩張海報。一張,正看為海,倒看為山,另一張,將筆化作照亮黑夜的燈塔,黃海的奇思妙想再度引來連連贊嘆。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海報
其實,不止電影海報,黃海近年來為人所熟知的設計作品還包括2019年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視覺以及今年清明節他為電影頻道創作的系列主題海報。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視覺海報
以往國內電影節海報帶給大眾的印象多是中規中矩,而去年的上影節,黃海別出心裁地將《大鬧天宮》這部自帶「上海」和「電影」屬性的經典之作運用到海報中。他將齊天大聖請到「C位」,兩只小猴舉著紅纓槍將水簾徐徐拉開,數字「22」也化身為孫悟空的緊箍咒,巧妙融入畫面,每一處巧思都緊扣著上影節「創生萬象,幕後為王」的主題。
黃海為電影頻道創作清明系列主題海報
今年清明節,黃海受邀為電影頻道特別創作一組主題海報,以表哀思。在象徵哀悼的燭光下,一株幼苗正在余輝中悄然生長,日月同輝,生生不息;在「萬里長空且為眾魂舞」這句擲地有聲的悼念詞中,鴿子銜來一枝迎春花,既是報春,也預示著我們即將走出疫情籠罩的陰霾,迎接萬象更新之時。
穩扎穩打的同時,又能出奇制勝,黃海的每一次嘗試,都令他的羽翼日益豐滿,也讓大眾再也無法忽視這位深藏功與名的幕後匠人。
以巧思取勝
如今,「黃海出品,必屬精品」儼然成為國內外電影市場中一句響當當的口號,外界也為他貼上了「中國最貴海報設計師」「張藝謀姜文賈樟柯御用」等金字標簽。
在這個名字被大眾以「精品」冠名的今時今日,似乎很少有人去深究其背後的原因。那麼,「黃海出品」是如何為電影錦上添花的呢?
黃海為奧斯卡佳作《綠皮書》製作海報
海報,不僅是影片呈遞給觀眾的第一張名片,更是幫助電影營銷的重要工具。當被製作完成後的正式海報展示在電影院、公交車站、社交平台上,它所具有的意義已不再局限於審美層面,而是吸引和帶動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為影片消費。
有人說,黃海的一張海報標價100萬,但是僅憑這張海報,卻能為電影帶來2000萬的票房收益。 許多導演也正是看中了他的「物超所值」。陳可辛找到黃海為《奪冠》(原名:《中國女排》)製作海報,相較於一般海報而言,《奪冠》的難度在於,如何把近十位女排隊員合理安放在畫面之中,並避免堆砌感。
《奪冠》正式海報
於是,便有了影片的這張正式海報。影像定格在女排隊員們魚躍、攔網、扣球等賽場拼搏的精彩瞬間。黃海將主角居左安置,身著紅色隊服的女排姑娘們與右側醒目的金色「奪冠」在畫面中「和諧相處」,這股溢出屏幕的熱血沸騰實在難令觀眾不期待。
相似的巧思同樣在《撞死了一隻羊》的海報中有所體現。畫面中人物雖多,卻被黃海運用自然光線加以巧妙區分,光影明暗對比間營造出立體感,影射著片中人性的冷與暖。視覺上的油畫質感配以地道的藏語片名,一部凝結了神秘藏式美學風格的影片便立刻浮現在腦海中了。
《撞死了一隻羊》正式海報
海報一經發布,就吸引了不少影迷迫不及待地表示要去影院一探究竟。電影的最終票房成績雖難與大製作商業片抗衡,但黃海的這張海報著實出了不少力。
而與正式海報不同,預告海報則更看重如何勾起觀眾對電影的興趣,早在《奪冠》之前,陳可辛的另一部新片《李娜》的預告海報繪制工作也被交到了黃海的手中。
《李娜》概念海報
特寫鏡頭下的網球場搶先佔據視線,對角線構圖增強了畫面的延伸感,李娜揮拍的身軀雖小,卻在場上留下龐大的倒影。主題、人物、場景一個不少,沒有繁雜的贅述,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這部傳記電影的雛形。
但常在河邊走,也難免會溼鞋。當由黃海操刀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終極海報釋出時,就招致了不少爭議。「為什麼人物一定要呈V字型排列」「表情不行,配色也不夠高級」。
同樣,在黃海為姜文影片打造的眾多版本海報中,《邪不壓正》的正式海報稍顯遜色,被認為「主角光環太過嚴重」「像在復刻《精武英雄》」,故而反響平平。
對於作品的得失,黃海表示,每一次與電影的相遇,都能不斷挑戰自己,如果海報不進化,是很難更好地為創作者服務的。 在黃海心目中,海報就是電影的嫁衣。
他說:「歸結下來,電影海報是為電影做嫁衣,把創作者的心血『嫁』給觀眾,所有特殊性都源自電影的特殊性,每部戲都不一樣。」在黃海的作品裡,我們始終能夠讀出一個「懂」字,他總能恰如其分地領會到電影所傳達的精神,並從中提煉出最具有影片氣質的元素,加以利用和展現。
3. 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
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
1、金像獎
金像獎是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之一,它創立於1962年,是華語三大獎項中歷史最長的。一般情況下,金像獎是一年一屆,除了台灣的評審團還會有國外的評審團加入,國際化的金馬獎含金量是最高的。
2、金雞獎
金雞獎創立於1981年,每兩年一屆,與百花獎隔年輪流舉辦,一般由專家組+中國影協+中國文聯+大眾評委組成,由於國內放映的電影審核制度比較嚴格,很多電影無法上映,也導致了其有一定的局限,但近年來表現逐漸要超越金像獎。
3、香港金馬獎
它創立於1982年,一般金馬獎只頒發給香港地區的影片,擁有很強的地方保護色彩,而且香港電影逐漸下滑之後,其在華語電影獎項含金量排名也逐漸下降。
4、金爵獎
它創立於1993年,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委組成評委團,近年來在國際上的影響也在不斷,含金量越來越高。
5、百花獎
它是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之一,創立於1962年,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體現了新中國人民對於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追求。與金雞獎隔年評選一次。
6、華表獎
它設立於1994年,由中宣部、廣電總局和國家電影局主辦電影獎項,2005年後每兩年舉辦一次,和金雞獎、百花獎合成國內三大電影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