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經典電影
俄羅斯經典電影如下:
1.《伊凡的童年》(1962)
《太陽灼人》中的事件發生在1936年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整個國家都在慶祝飛艇建造計劃的周年紀念日,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打破了一位功勛軍官平靜的生活。
這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俄語電影。電影製作者斷言,這部電影不是譴責性的,而是沉浸在蘇聯人民生活方式的高級戲劇中。歷史、愛情、悲劇、激情、懷舊、階級仇恨——在《被太陽灼傷》中有大量的高戲劇。
Ⅱ 國內很少能看到俄羅斯的影視作品,俄羅斯的文化輸出為何如此之少
其實,中國近幾年引進的俄羅斯影片並不在少數,甚至民間組織和政府部門也在這方面你做了不少的工作。只是俄羅斯的作品在中國的反響並不理想,俄羅斯《冰雪女王3:火與冰》豆瓣評分才4.7,票房僅為7400萬元,《斯大林格勒》,票房不到7200萬。
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作品的題才和文化的差異,首先俄羅斯電影沒有美國大片氣勢恢宏的氣勢,也不像印度片那樣接地氣、能夠引人共鳴。其中一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差異,俄羅斯電影大部分都是關於國家歷史戰爭,因為歷史和文化背景都有較大的距離,難以讓中國觀眾產生共鳴。
但是俄羅斯也在這方進行了改變,如今的俄羅斯喜劇電影,基於蘇聯的基礎,擁有大量的傳統俄羅斯風情,本土風格十分突出。同時,在故事創意上俄羅斯電影一直關注本土風俗、蘇聯時代的集體主義精神、運動競技等大國文化仍能在電影中尋覓蹤跡,但比起早期喜劇片來說,俄羅斯電影也在向輕松愉快的喜劇風格逐漸轉變,少見陰暗沉重的社會批判內容,風趣幽默的情節開始越來越多。這一點在典型的體育電影《花滑女王》中體現得十分明顯。
Ⅲ 俄羅斯好看的科幻片
1、《停電》
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人類科技已經變得為十分發達,但是與此同時對於科技的依賴也變得越加強烈。沒有彗星撞擊地球,沒有恐怖分子威脅世界,沒有核戰爭摧毀家園,但是因不明原因,全球大停電,世界上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系突然被破壞了,只有東歐一個環形區域還存在電力,據說在這里出現了外星來客,軍隊在這個圓環區域之外發現了令人震驚的場景——屍橫遍野!到底是什麼在摧毀人類,以及人類最後的陣地能夠堅守多久?
從預告來看,影片的場面非常宏大,並且有不少人類軍隊與「外星軍團」進行戰爭的場面,不過外星人的真面目卻並未出現,從影片曝光的一款片段中,主角一行人似乎進入到了外星人巢穴之類的地方,在其中發現了許多冷凍倉一樣的東西,隔著半透明的玻璃罩似乎能看到其中有著人形的物體,所以或許影片中的外星軍團實際上是被外星人改造之後的人類?又或者外星人只是某個恐怖組織的煙幕彈,他們借著黑科技意欲統治全球?不管怎麼說,人類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巨大危機。
2、《莫斯科陷落2》。
前些年,一部科幻大片的預告在國內火了,一艘奇特的外星人飛船墜落莫斯科,特效令人驚嘆,再配合著個性的背景音樂,給許多科幻迷帶來了一些新鮮感,這部俄羅斯科幻大片叫《莫斯科陷落》。
然而電影最終出來之後卻讓人大失所望,電影並不像預告那樣以火爆場面為噱頭,電影本身其實一個外星人與人類女子相愛的故事。所以,原本的期待化為失落,導致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低,其實這就是俄羅斯電影的一些毛病或者說風格,我們都說俄羅斯人是戰斗民族,比較硬核,但是硬核的性格中卻擁有一顆溫柔的心,無論什麼電影,他們都喜歡整出一些文藝腔調的東西,而愛情戲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其實如果抱著看劇情片的希望去看《莫斯科陷落》,也沒那麼天雷滾滾。而片子在俄羅斯本土的票房表現似乎不錯,因為現如今第二部要出了,影片前不久也曝光了預告。第二部的故事承接第一部,發生在三年後,男女主的感情依然飽受考驗,特別是男主必須在自己的外星種族的命運和女主的性命之間做出選擇。
Ⅳ 俄羅斯影片推薦
俄羅斯影片有《烈日灼人》、《兄弟》、《西伯利亞的理發師》、《俄羅斯方舟》、《回歸》、《守夜人》、《孤獨之島》、《我是怎樣度過這個夏天》、《上帝難為》、《郵差的白夜》。
1、《烈日灼人》
《烈日灼人》由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執導,影片講述了這位革命家在鄉下的田園生活,他和他的家人在那裡度過了一個慵懶的夏天,遠離了那個時期可怕的戰爭。
Ⅳ 看看俄羅斯世界的電影五百字
俄國1908年始有電影,第一批藝術片出現於1916年,1919年列寧簽署電影國有化法令,這是蘇聯電影事業的開端。
國內戰爭年代占據蘇聯銀幕中心的是新聞紀錄片,主要反映紅軍的英勇戰斗和工農群眾的業績。
國內戰爭結束後蘇聯電影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拍攝反映革命歷史和蘇聯現實的新影片。1925年,謝.米.愛森斯坦(1898~1948)導演了無聲影片《戰艦波將金》,歌頌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電影歷史上首次採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被稱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20世紀20年代後半期的優秀影片有根據高爾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母親》、《土地》等。 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是電影史上的轉折點,蘇聯的一批作家開始創作電影劇本,作曲家開始為電影譜曲,戲劇演員轉而從影。20年代電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輯、節奏和群眾場面上,30年代則轉向劇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運用語言、音樂、歌唱、音響等表現手法。蘇聯第一批有聲影片中較好的有《迎展計劃》和首次搬上銀幕的古典戲劇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導演的根據富爾曼諾夫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夏伯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繼該影片後出現了一系列較好的革命歷史影片,有《馬克辛三部曲》、《波羅的海代表》、《肖爾斯》、《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寧的形象連續出現在銀幕上,這是蘇聯電影藝術的一項重要成就。影片主要有《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和《帶槍的人》等。
20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蘇聯電影在主題、體裁和風格方面趨於多樣化。有描寫歷史活動家的大型史詩影片《彼得大帝》、《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有反映當代生活的《政治委員》、《燦爛的生活》等。此外,還拍攝了一些動畫片、喜劇片、紀錄片和科普片。 衛國戰爭年代用以鼓舞戰鬥士氣的電影小型片居多。四年間共拍攝了489部新聞紀錄片,67部小型片和34部大型片。著名的藝術片有《區委書記》、《她在保衛祖國》、《虹》、《卓婭》等。戰爭年代還創造了文獻紀錄電影形式,紀錄下了從德國法西斯入侵到他們徹底失敗的許多重大事件。這類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戰後初年的影片有《青年近衛軍》、《易北河會師》、《鄉村女教師》、《西伯利亞交響曲》等,反映衛國戰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回顧重要的歷史事件,表達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嚮往。傳記片在戰後的蘇聯電影片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米丘林》、《巴甫洛夫》、《穆索爾斯基》和《塔拉斯.舍甫琴科》。戰前蘇聯已有彩色片,戰後進一步提高了色彩技術,並在完善立體聲、環幕電影和全景電影技術方面取得進展,1955年蘇聯拍攝了第一批寬銀幕影片,立體影片。
50年代中期以來,蘇聯拍攝了不少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影片,這些影片的思想藝術傾向幾經變化。50年代著重表現下級官兵的戰壕生活;戰爭中人們的悲劇性命運和表現戰時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如丘赫拉伊導演的《士兵之歌》,邦達爾丘克根據肖洛霍夫同名小說自導自演的《一個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導演的《雁南飛》等。60年代以後逐漸轉向表現蘇聯官兵的英雄行為,並把激烈的戰斗和前線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影片著力表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在關鍵時刻人的心理和道德面貌,這也是70年代戰爭題材的影片的鮮明特性之一。這方面著名的影片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熱血》等。70年代戰爭片的另一特徵是展現戰爭全景,對反法西斯的歷史進程進行客觀的概述。奧澤羅夫導演的《解放》是全景式的5集史詩片,它從蘇、德兩軍統帥寫到普通戰士、從蘇軍開始反攻寫到德軍全軍覆滅,是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戰的文獻性故事片。類似的影片還有《圍困》(原著恰科夫斯基、導演葉爾紹夫)。80年代初問世的戰爭片,如《勝利》、《岸》(原著邦達列夫,導演阿洛夫、納烏莫夫)具有更加強烈的政治色彩。他們把過去的戰爭同當代蘇聯的對外政策聯系起來,涉及到諸如戰爭與和平、東西方緩和等重大國際政治問題。另外,根據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導演邦達爾丘克)也取得很大成功。 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題材廣闊、形式多樣,道德題材影片有《湖畔》、《熱愛人》、《紅莓》、《稻草人》、《懷戀的冬夜》、《合法婚姻》等,70年代的故事片《紅莓》展現了一個刑滿釋放人員重新做人卻遭黑社會殺害的經歷,在蘇聯評論界引起了長時間的討論。根據舞台劇改編的電影《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受到觀眾的歡迎。其中1964年舒克申自編自導的影片《有這樣一個青年》獲全蘇電影節嘉獎和第16屆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克金獅獎」。80年代初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生產題材的影片有《最熱的一個月》、《獎金》等。
蘇聯的電影工作者注重將國內外的文學名著搬上銀幕。蘇聯銀幕上的文學名著優秀影片有科靜采夫導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凱維奇導演的《奧賽羅》、羅沙里導演的《苦難的歷程》、謝.阿.格拉西莫夫導演的《靜靜的頓河》、扎希爾導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亞.培利耶夫導演的《白痴》和《卡拉馬佐夫兄弟》、庫利讓諾夫導演的《罪與罰》等。
戈爾巴喬夫時期放寬了文化限制,電影界發生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⑴出現反對斯大林的影片。1986年11月上映的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攝制、堅吉茲.阿布拉澤導演的影片《懺悔》和1987年12月上映的電視紀錄片《再揭露》。⑵重新審查過去發行的影片。蘇聯影協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調查近20年來禁止放映的影片25部,公映了克利莫夫導演的《垂死掙扎》等影片。在赫魯曉夫時期曾轟動一時,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被禁演的影片《晴朗的天空》,於1987年在中央電視台播映。1971年攝制的影片《途中考驗》(根據尤.格爾曼的小說《「祝賀新年」行動》改編,阿.格爾曼導演),1986年開禁。同時,蘇聯政府以個別情節「嚴重失實」為由,把《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其他9部電影列為禁片,不得在影院、電視台播映。⑶放寬進口電影的標准,過去被嚴格禁止的流亡西方的蘇聯導演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的作品《鄉愁》和《犧牲》也在莫斯科上映。
除開禁了許多影片外,隨著國家對電影監控的取消,出產影片數量增加,且主要是描繪社會的陰暗面並充斥著暴力與色情。這類影片有《克萊采奏鳴曲》(1987,施維策爾導演),《小維拉》(1988, B.B.皮丘爾導演),《僕人》(1989,阿布德拉希托夫導演),《衰弱綜合症》(1989,穆拉托娃導演),《星空下的房子》(1991,C.A.索洛維約夫導演)以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產的影片《深坑》(1992,B.德霍維奇內導演),《太陽灼人》(1994,米哈爾科夫導演),《高加索的俘虜》(1996,C.博德羅夫導演)。
蘇聯有電影從業人員30萬人,電影製片廠39個,其中拍攝故事片的製片廠19個。蘇聯設有國家電影委員會,負責領導電影事業。1965年成立的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是電影藝術工作者的專業聯合組織。蘇聯從1958年起以舉辦全蘇電影節的形式展映所有製片廠的影片。 蘇聯電影從《戰艦波將金》開始登上國際影壇,30年代以後經常參加戛納、卡洛維伐利、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屢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蘇聯電影在134個國家上映,在世界影壇上享有盛譽。從1959年開始隔年舉行一次莫斯科電影節,放映來自五六十個國家的幾百部影片。80年代,蘇聯每年攝制故事片約150部,電視片約100多部,科普片約1000多部,動畫片約130部。
俄羅斯的電影產業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莫斯科有「莫斯科電影製片廠」、「高爾基兒童與青年中心電影製片廠」、「聯盟木偶電影製片廠」、「中央科學電影製片廠」。在聖彼得堡的有「列寧電影製片廠」、「文獻和科普電影製片廠」、在葉卡捷琳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電影製片廠。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電影業陷入了困境。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的10多年間,俄羅斯電影業發展十分不均衡。1991年拍攝430部電影,而1996年產量僅為26部。近年來影片產量有所回升。進口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占據著俄羅斯的市場。以1995年為例,俄羅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國電影就佔了111部。
近幾年來,俄羅斯大力加強對國產電影的扶植,通過了《電影法》,為發展「民族電影」鋪平了道路。從政府組織機構上也進行了調整:撤銷了主管電影的電影委員會,電影歸文化部管理;政府設專項電影基金;製片廠設備得到更新;電影院逐步改建,採用最新的放映設備;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改為一年一次,並且由政府撥款資助。俄羅斯電影正在逐漸走出困境。
近兩年最新拍攝的《戰爭》、《小狗與流浪兒》、《他妻子的日記》、《布穀鳥》、《情人》、《致艾麗斯的信》等影片基本代表當代俄羅斯電影的發展水準,反映俄羅斯現代社會和民俗風情。
《西伯利亞理發師》以1885~1905年沙皇俄國時期的社會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凄婉美麗的浪漫故事,受到俄羅斯各界觀眾的喜愛。該片導演尼.米哈爾科夫拍攝的《太陽灼人》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謝爾蓋.索洛維約夫(1944~)1968年畢業於莫斯科電影學院導演系。主要作品有:《童年過後一百天》(1973年,獲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救生員》(1979年,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溫柔年華》(2001年)以蘇聯解體前後15年的生活為背景,展示主人公的種種際遇。
近年來,俄羅斯私營電影公司發展迅速,私人資本投資於電影業,完全進行商業化運作,投拍了一批新影片。如《羅曼諾夫王朝》(1997年,潘菲羅夫導演)、《小偷》(1997年,巴維爾.朱赫萊導演)、《聾者之國》(1998年,瓦.塔達洛夫斯基導演)、《伏羅希洛夫的槍手》(1999年,斯.加沃羅辛導演)、《寶馬》(2003年,彼.布斯洛夫導演)等。
動作片的數量在增加。《兄弟》(2000年)的主人公達尼拉從部隊復員後來到聖彼得堡投奔自己的朋友──職業殺手,故事在俄美兩國展開,以當代為背景。這是俄羅斯第一部完全按照動作片模式拍攝的電影。
阿.羅果什金從1995年到2000年這五年中,連續拍了三部以俄羅斯民俗為背景的喜劇片──《民族狩獵的特點》(1995年)、《民族捕魚的特點》(1998年)、《冬日民族狩獵的特徵》(2000年)。
2003年,俄羅斯年輕導演安德烈.茲維亞金采夫的導演處女作《回歸》奪得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回歸》描寫的是一對兄弟如何面對1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突然歸來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獲獎對俄羅斯電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這是40年來俄羅斯電影首次獲此殊榮。此前,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伊萬的童年》和尼.米哈爾科夫的《庫倫》分別於1962年和1991年贏得威尼斯電影節大獎。
近年來,戰爭題材的影片不僅把鏡頭對准50年前的那場大戰,譬如阿.羅果什金的《布穀鳥》(2002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語言不通,最後卻能相互理解。 故事片《哨卡》(1998年,阿.羅果什金導演)、《戰爭》(2002年,阿.巴蘭巴諾夫導演)以最近的車臣戰爭為背景,直接反映了內戰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不幸。
歷史題材的《小牛犢》(2001年,亞.索庫洛夫導演)描述列寧逝世前一年的生活,對列寧的形象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故事片《寡頭》(2002年,巴.魯金導演)反映俄羅斯近20年暴富起來的人及其為此付出的高昂代價。
總體而言,近年來隨著經濟情況的改善,俄羅斯電影的數量與質量在不斷提高,電影業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Ⅵ 有哪些恐怖分子劫持人質然後英雄拯救的動作電影
好萊塢十大「潛龍」式動作片
文/夢見烏鴉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世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也,潛龍也。
什麼是「潛龍」式動作片,首先要滿足三點要求:一、故事必須發生在一個特定的場合或者封閉的區域;二、作為反派的人物必須要有人質在手或者主人公什麼把柄以便使其受制於人;三、主人公必須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或者一個意料之外的人物來充當「救世主」。
自從《虎膽龍威》橫空出世之後,這種類似的電影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大行其道,並產生了大量優秀的動作電影,為我們這些動作片迷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總的來說,在美國,如果個人真有實力,提倡個人英雄主義。而一個特定的場合或者封閉的區域則是一個非常適合上演個人英雄主義的平台,另外有人質等限定因素使得我們的意外入選的英雄不能大展拳腳,只能與反派上演貓捉老鼠的游戲,而最後時刻的「慘勝」般龍出生天也讓這些小人物們有別於那些威武的蘭博和007們,顯得更加生動和形象。下面在「潛龍」式電影篩選了十部其中優秀的作品羅列出來,不做參考。
十、《突然死亡》(Sudden Death)
龍之身份:前消防隊員
潛龍之地:曲棍球場館
劇情
消防隊員達倫與孩子前往欣賞冰上曲棍球比賽,女兒卻突然走失。在尋找愛女時,竟發現一群恐怖分子駐扎在體育館內,而且假裝成警察及保安,貴賓廂內的美國副總統更是人質之一。達倫惟有在這困局中單人獨馬殺出重圍。
點評
這是一部95年的片子,由彼得·海姆斯(《魔鬼末日》)執導,著名動作明星尚格雲頓主演。本片還是走個人英雄主義的老路子,主人公沒有任何幫手,而且還有自己的子女拖後腿。比較有新意的的是把動作施展的舞台放到了曲棍球場館,有大量的現場觀眾觀看曲棍球總決賽。所以本片大部分時間都是英雄在現場觀眾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擺平一切。電影拍得還算好看,拋去一系列「潛龍」式電影俗套等元素,本片前半部分有些拖沓,半中間還冒出一個警察卧底,後半部分驚險動人,還穿插了親情元素。片中主人公為了爭取時間,偽裝成曲棍球隊員上場比賽的情節驚險誇張。尚格雲頓在片中沒怎麼展露真功夫,大都是偷襲和純肉搏,但也不妨礙本片成為尚格雲頓最好看的片子之一。
九、《潛龍轟天》(Under Siege)
龍之身份:廚師(前特種部隊隊員)
潛龍之地:密蘇里號戰列艦
劇情
密蘇里艦是美國最強大的戰艦,恐怖份子和副艦長里應外合欲將載有核彈頭的戰斧導彈賣給軍火販子,但他們萬萬料想不到大廚凱西·里貝克,以一擋百,消滅了所有恐怖份子,破壞了他們的計劃。
點評
92年的電影,為了紀念密蘇里艦光榮退役而拍攝本片,導演是安德魯·戴維斯(《亡命天涯》),好萊塢動作明星兼佛教徒史蒂文·席格主演。本片被稱為 「不喜歡席格的影迷也可以欣賞的席格片」,的確是席格眾多動作片中劇情最豐富可觀的一部,也被稱為海上版《虎膽龍威》。我們的主人公的廚師身份本來就很囧,再加上他幾乎單槍匹馬幹掉包括湯米·李·瓊斯在內的一票恐怖分子,讓人大跌眼鏡。安德魯·戴維斯用他嫻熟的動作片技巧使本片情節緊湊,敘述流暢。席格在本片展示了其國術的強悍,使角色有些過於高大,任何恐怖分子在其面前走不了一個回合就歇菜,堪稱是所有潛龍電影中功力最高的一位。
八、《最高危機》(Executive Decision )
龍之身份:情報官員(菜鳥)
潛龍之地:波音747客機
劇情
一群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波音747客機,將機上的四百多人扣作人質,要求釋放他們被捕的首領,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想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引爆殺傷力極大的神經毒氣彈。為了阻止這一陰謀,解救機上的人質,特別行動小組採取了極為冒險的行動計劃,准備在空中登上波音客機,制止恐怖分子的行動,完成解救人質的任務。運輸戰機飛到三萬尺上空時,與客機倉底連接,當行動組員秘密潛入機中之際,卻發生意外,運輸戰機墜毀,只剩下一半成員成功潛入客機,生死迫在眉睫……
點評
當年這部片子被冠以《潛龍轟天3》的名字而大熱,因為片中有「潛龍」系列的主角史蒂芬·席格,不過這哥們不到一半就掛了。真正的主角是庫爾特·拉塞爾飾演的情報官員。本片中比較特別的的是並沒有突出「潛龍」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注重團隊作戰,並且還有一個海莉貝瑞里應外合。電影把英雄們大展拳腳之地首次移到了空中,特別行動小組偷渡到飛機的「對接」方式很有新意也很科幻。本片由於在狹小的機艙里偷襲作戰,一些情節處理上運用的手法都頗為巧妙,各種懸念一個連一個,使電影緊張好看。狐狸初中時看本片時很過癮,而且記得除了史蒂芬·席格掛掉之外,「好人」這一方似乎沒幾個就義的。而且開場時主人公學習開飛機的情節設定,就知道最後一定能派上用場。
七、《暴走潛龍》(Under Siege 2 )
龍之身份:廚師(前特種部隊隊員)
潛龍之地:「豪華大陸」列車
劇情
凱西·里貝克曾經為美國海軍服務,練就一身好功夫,退職後轉而在美國「豪華大陸」列車上當廚師。一名曾在政府任職的科學家特拉維斯,在任時曾設計了一次衛星在太空內秘密航行,可惜之後卻被政府辭退。此衛星其實是一個超級武器,威力足以摧毀整個城市,特拉維斯為了向政府報復,決定劫持「豪華大陸」列車,於是凱西要與特拉維斯展開一場對抗性游戲...
點評
我們不務正業的廚師3年之後又回來了,這次「做飯」的場地由海上轉移到了列車上。本片是《潛龍轟天》的正統續作,雖說情節與前集如出一轍而遭到影評家的冷落,但不可否認本片的精彩程度要大於前集。在更為狹小的列車車廂里干架很能突出個人特點,廚師先生在這里可不是白給的,不僅也營救包括自己侄女在內的人質,還要應付身邊那個喋喋不休的黑小子,記得有一句台詞出自廚師之口:「沒人能廚房打得過我」。本片的動作火爆異常,劇情還算流暢,只是席格那「見了棺材也不掉淚」的表情在任何時刻都顯得那樣的冷靜、嚴肅......
六、《絕嶺雄風》(Cliffhanger)
龍之身份:高山拯救隊隊員
潛龍之地:大雪山
劇情
加比是一位高山拯救隊隊員,在一次行動中令朋友攀山失手跌死,自此不敢再攀雪山。當恐怖份子奎連率領手下在機上騎劫庫房的鉅款時,飛機發生故障並降落在雪嶺上。由於敵人脅持人質,加比在形勢危急下被迫披甲上陣,而這次任務更是九死一生……
點評
我們一向喜歡單槍匹馬的史泰龍大哥這次終於坐不住了,也登上了「潛龍式」電影的賊船。本片由動作導演雷尼·哈林執導,潛龍之地這次換成了茫茫的大雪山,可謂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龍哥雖說在《第一滴血》系列中橫行於世,可這次不得不受制於人。片中的景色很美,而且展現了專業登山運動員的登山技巧,但更吸引人的是動作場面。史泰龍在片中首次扮演了人質的角色,開始一副受氣包的形象,後來在大雪山中與歹徒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電影節奏不是很快,但有連場的動作戲,印象中本片是龍哥最後一部大賣的電影了,還得歸功於本片在當時火熱的題材。
五、《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
龍之身份:美國總統
潛龍之地:空軍一號
劇情
一項由美俄雙方共同執行的秘密行動,成功的逮捕了哈薩克共和國獨裁領袖芮狄,一群俄羅斯的恐怖份子佯裝的電視新聞小組潛入美國總統的座機「空中一號」。在內部人員的接應下,挾持了空軍一號,第一夫人及其女兒與機上乘客,包括國家安全顧問,外交部長及重要官員全部被捉為人質,美國總統僥幸逃脫。恐當怖份子們遂向美國當局提出交換條件立即釋放惡名昭彰的獨裁領袖芮狄,美國總統吉姆馬歇爾放棄逃生機會,為了保護自己家人與國家榮譽,獨自與瘋狂的恐怖份子展開搏鬥。
點評
這可能是狐狸看過最扯淡的電影了,讓美國總統身手不凡相當難得,而且還是德國人拍馬屁。拋開其他一些因素單從電影的角度來看,本片不失為一部精彩的動作片。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的作品大都節奏緩慢,但本片卻情節緊張,高潮不斷。哈里森·福特飾演的總統大義凜然、高大威風,是總統的扮演著的不二人選。據說本片使當年美國總統柯林頓連看兩遍。不要見怪,拍自己馬屁的電影連看十遍也不為過。片中最爽快的不是火爆的動作,而是加里·奧德曼飾演的恐怖分子一拳打在美國總統的臉上。
四、《虎膽龍威2》(Die Hard2)
龍之身份:倒霉小警察
潛龍之地:華盛頓國際機場
劇情
在普天歡慶的平安夜,華盛頓國際機場被一班恐怖分子佔領,機場內的假機乘客也被脅持,恐怖分子希望藉此行動能拯救被拘捕的毒梟首領。休班探員約翰·麥克萊恩正在機場內准備迎接妻子,但由於恐怖分子已把機場封鎖,所有飛機都只能在機場上空盤旋。約翰·麥克萊恩的妻子剛巧乘坐其中一輛客機,麥約翰救妻心切,冒險與手持重型武器的恐怖分子進行一場對抗性游戲……
點評
本片是《虎膽龍威1》的正統續作,也是本系列最後一部「潛龍」式電影。導演換成了雷尼·哈林,而麥克萊恩還是原來那個倒霉的小警察。本片與第一集大同小異,「潛龍之地」由大廈移到了機場,更大的場景以及更大的災難都給了電影更大的發展空間。作為一部續集作品,本片很好的完成了任務,情節設置比第一集更為出色,場面和火爆程度也大大提高,唯一遺憾的一點就是麥克萊恩的人物塑造不如前作出色,結尾處飛機上的大戰相當有創意。本片雖說與第一集同樣出色,但在時代意義等方面要遜色許多,只能算是「潛龍」式電影中的一部上等作品。
三、《空中監獄》(Con Air)
龍之身份:假釋罪犯
潛龍之地:「空中監獄」貨機
劇情
本片講述了一群亡命的囚犯,在頭領「病毒王」的帶領下劫持了被稱為「空中監獄」的貨機,卻碰上機上一個倒霉透頂的假釋犯卡梅倫,於是進行了一次不可能的空中大戰。
點評
《空中監獄》是王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繼《勇闖奪命島》後出品的又一部動作大片,由當時風頭正猛的尼古拉斯·凱奇主演,多為演技派明星助陣。本片出品於97年,基本上算是「潛龍式」電影最後的年代,而兩部經典的空中題材電影《空中監獄》和《空軍一號》「潛龍式」電影來了個完美收官。本片可以說是一部不可多得娛樂經典,從情節設置和火爆程度絕對一流水平。我們這次的主人公要對付的敵人可謂五花八門、殺人狂、前海軍、變態一應具全,特別是由史蒂夫·布希密飾演的食人魔令人印象深刻。雖說本片的場面、音效狂賺眼球,但也沒有喧賓奪主,本片的劇情和感情描寫同樣值得肯定。
二、《勇闖奪命島》(The Rock)
龍之身份:老朽英國特工&FBI化學專家
潛龍之地:惡魔島
劇情
身經百戰、獎章掛滿身的海軍陸戰隊休·法蘭將軍帶領部下劫走了16枚新式VX毒氣彈。隨後他們控制了舊金山的阿卡拉查茲島。這里原是一個監獄,現在成了旅遊地。島上的遊客全部成了人質。法蘭將軍憑毒氣彈和人質向國家索要一億美元,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海軍陸戰隊員陣亡士兵作賠償金。聯邦調查局主任弗格森會同國防部召開會議,決定派突擊隊上島。但是「惡魔島」上面的監獄防守監視十分嚴密,在國家絕密檔案中,只有一個老英國特工梅森成功越獄。梅森與化學專家斯坦利夥同執行這次突襲任務的突擊隊員成功地從地下隧道進入了監獄。但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點評
本片是「炸彈導演」邁克爾·貝的第二部作品,也是其至今無法超越的高峰。由於都是王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推出的作品,本片可以看做是《空中監獄》的孿生兄弟。本片的「潛龍」設定為二人組,老當益壯的英國特工搭配菜鳥化學專家,上演了一出經典的動作大片。影片的節奏把握和人物刻畫均很到位,動作戲跟劇情的融合天衣無縫。槍戰、飛車、爆炸此起彼伏,三大演技派高手尼古拉斯·凱奇、肖恩·康納利和艾德·哈里斯為我們奉獻了動作之外的精彩演技。本片情節緊湊、高潮不斷,再加上不落俗套的故事和動作片中難得的演技作為調和劑,使本片成為動作片領域中的至尊。這是狐狸最喜歡的一部動作片。
一、《虎膽龍威》(Die Hard)
龍之身份:倒霉小警察
潛龍之地:摩天大樓
劇情
本片描述一群恐怖分子在聖誕前夕侵入洛杉磯一幢摩天大樓,並劫持數十名員工當作人質。前來探親的紐約警探約翰·麥克萊恩正好前往大樓與妻子共度聖誕,因而被困其中。歹徒並不知道他的存在,於是約翰利用地形地物和他的警探身手對歹徒展開大樓游擊戰。
點評
本片排在第一位毫無爭議,對於動作片來說,不僅開創了「潛龍」式電影的先河,更為動作片領域提供了一種有別於蘭博、007電影的一種新的模式。本片上映與88年,正值《第一滴血》、《獨闖龍潭》這樣的動作片大行其道,本片的橫空出世令人眼前一亮。不僅緊張的情節和火爆的動作在目前來看也毫不過時,而且還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平民英雄」形象約翰·麥克萊恩。此人身無長術,卻單槍匹馬的解決了眾多恐怖分子,由於人質和親人落入敵手,他不能四處大開殺戒,只能利用場地在暗處與敵人周旋,並且最後也是傷痕累累、狼狽不堪。這樣一個人物雖說逃離不了個人英雄主義的范疇,但比起那些幾乎刀槍不入的蘭博和007們更加平易近人、貼近生活。毫無疑問,《虎膽龍威》的跨時代意義足以令其載入史冊,其續作《虎膽龍威2》也是與其類似的電影,在後來的3、4集基本上與前面的脫離。約翰·麥克萊恩雖說還是那副德行,但已不做困獸之斗。
PS:
雖說「潛龍式」電影原產美國,但東方的「真龍」不亞於西方的「潛龍」。我國在此類型片盛行之時就有兩部不亞於西方動作片的佳作,一部是成龍《城市獵人》,另一部是李連傑的《鼠膽龍威》。前者幽默滑稽;後者緊刺激,都是王晶一手打造出來的精品。
[死亡倒計時][DVDRip-RMVB/437MB][俄語/中字]
◎譯 名 死亡倒計時
◎片 名 Lichniy Nomer
◎國 家 俄羅斯
◎類 別 動作/冒險/犯罪
◎語 言 俄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5.3/10 (139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15940
◎視頻尺寸 688 x 368
◎片 長 106 Min
◎導 演 伊夫熱利·拉夫朗蒂維
◎主 演 路易絲·隆巴德
阿里克謝·馬卡羅夫
約翰·阿莫斯
瓦謝斯拉夫·拉貝
戈耶夫於里·蒂里羅
維克多·維爾比斯基
拉米爾·薩比托夫
◎簡 介
俄羅斯電影明星阿里克謝·馬卡羅夫在《倒計時》中扮演男主角——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少校斯莫林。《倒計時》講述斯莫林被恐怖分子俘獲的故事,他在西方記者(由英國女演員路易絲·隆巴德扮演)的幫助下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對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斯莫林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好要去那個馬戲團看錶演。
在這起事件中,恐怖分子綁架了800多名觀眾。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分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沒有一名人質傷亡。在影片高潮部分,接受恐怖頭子指揮的幾名頑固匪徒逃出重圍,竊取了大量鈈,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參加北約領導人會議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經過殊死搏鬥,斯莫林消滅了這幫恐怖分子,拯救了整個世界。
觀眾把電影中的聯邦安全局成員都看作是英雄,評論家認為,這是普京總統所倡導的文化改革的一種跡象。普京已提出了加強俄羅斯人的愛國精神。
幕後簡介
本片是俄羅斯2004年普京總統下令拍攝的一部間諜動作片,2005年俄羅斯票房冠軍作品,現代動作大片。這部被稱為「俄版007」的影片在去年秋天上映,是接著《守夜人》的棒,目的就是要取得《守夜人》的輝煌成績,俄羅斯電影明星阿列克謝·馬卡羅夫在《倒計時》中扮演男主角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少校斯莫林。影片描寫的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特工和恐怖份子周旋的故事,由於影片是以政府投資作為後盾(700萬美元),因此,影片中許多飛機大炮都是真刀真槍(8架直升機,兩架Su-27戰機,4架Il-76飛機等等),務求動作場面真實。
這是一部反映俄羅斯秘密警察生活的動作片。由於這部電影符合克里姆林宮所倡導的重振愛國精神和國家自信的基調,因此受到廣泛宣傳。據悉,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尼古拉伊·帕特盧謝夫也觀看了這部電影,並對影片表示滿意。
影片簡評
8月8日起,俄羅斯首部反恐動作大片將陸續登陸國內各大影院,這部名為《生死倒計時》的影片根據曾經震驚世界的「莫斯科大劇院人質事件」改編,真實再現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本片是普京總統親自下令拍攝的一部驚險間諜動作片,去年秋天一經上映就以強勁的氣勢成為俄羅斯年度票房冠軍作品。今年是中俄友好年,中國觀眾將可以通過電影這種形式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友好國家俄羅斯。
影片描寫的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特工和恐怖份子周旋的故事,由於政府對本片拍攝資金上的強力支持,因此,片中許多飛機大炮都是「真刀真槍」(8架直升機,兩架Su-27戰機,4架Il-76飛機等等),務求動作場面的真實效果。
斯莫林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少校,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他被恐怖份子俘獲,在一位西方女記者的幫助下他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份子對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要挾政府答應他們的條件。此刻斯莫林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好也在那個馬戲團看錶演。在這起事件中,恐怖份子綁架了800多名觀眾。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份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份子,並且沒有一名人質傷亡。
接受恐怖組織頭目指揮的幾名頑固匪徒逃出重圍,他們竊取了大量放射性物質「鈈」,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而北約領導人會議正在那裡舉行,因此後果不堪設想。斯莫林巧妙的潛入飛機,與恐怖份子展開殊死搏鬥,並在千鈞一發之際粉碎了敵人的陰謀。
災難電影之五:《真實的謊言》(TRUE LIES)
導演:詹姆斯·卡梅倫
演員:阿諾德·施瓦辛格 傑米·李·柯蒂斯 湯姆·阿諾德
哈里·塔斯克爾是代號為"歐米茄"的一個間諜組織的特工,他精通六種語言並能操縱多種高技術武器。他正受命調查著一宗某個恐怖主義組織策劃的走私核武器的案件。出於國家安全的需要,結婚15年來,哈里一直向妻子海倫隱瞞著自己的真實身份,總以為丈夫是個老實巴交的電腦操作員的海倫對其平凡的工作有些厭煩。
出於任務需要,一次,哈里不得不與一女子假裝相好,這使海倫醋意大發,她開始與一汽車商西蒙廝混,其間聽了自稱是"間諜"的西蒙的刺激浪漫故事而心旌搖動。
在搭檔吉普的幫助下,哈里利用自己的間諜手段偵察著妻子的行徑讓西蒙這一假特工丑態百出。
一次,在哈里化裝成法國人正對海倫進行威脅時,一夥恐怖分子沖進來並把他們作為人質綁架到加勒比海的一個熱帶小島上。在那裡,哈里遭受了嚴刑拷打,最終,他與海倫設法逃出牢籠,但在槍戰中,海倫慢了一步,而重新落入了魔掌。在吉普的協助下,哈里懷著復仇的決心重返小島。海倫得救了,但狡猾的恐怖分子又綁架了其女戴娜,並威脅要在旅遊勝地邁阿密引爆一枚核彈頭。哈里搶下一架垂直起落噴氣飛機趕到邁阿密,用一枚歪打正著的導彈消滅了恐怖分子,同時救出女兒戴娜……
一年以後,哈里再次接受"歐米茄"的任務,然而,這一次他身邊的搭檔卻換成了海倫。
反災難經驗:特工可不是一般人都能乾的活,所以我們也別指望像施瓦辛格一樣和恐怖分子做斗爭,但仍有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在被劫作人質時,千萬不能大喊大叫,這種驚慌反而會將目標暴露給恐怖分子。在核武器爆炸時,一定不能直視,還要盡量躲避在厚重水泥建築的後面,可以躲過帶有輻射的灰塵和電磁波。
災難電影之三:《最高危機》(EXECUTIVE DECISION)
導演:斯圖亞特·布萊德(Stuart Baird)
演員:庫特·羅索、史蒂文·西格、哈勒·貝瑞
一群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波音747客機,將機上四百多人扣作人質,要求釋放他們被捕的首領。然而,根據情報官格蘭特的判斷,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想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引爆殺傷力極大的神經毒氣彈。為了阻止這一陰謀,解救人質,特別行動小組採取了極為冒險的行動計劃,准備在空中登上波音客機,制止恐怖分子的行動。
行動小組登上了客機,但計劃的開頭就進行得極不順利。行動組長遇難,小組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而糟糕的是,炸彈專家中尉也受了重傷,無法行動。毫無實戰經驗的格蘭特只有臨危受命,擔負起了指揮的任務。
行動隊員們小心翼翼地進行著偵察工作。他們一面要准備用武力來消滅恐怖分子,另一方面又要制止炸彈的爆炸。在美麗勇敢的空中小姐珍的幫助下,格蘭特等人驚險萬分地完成了偵察工作。而拆除炸彈這一重大的任務就只有交給重傷不能行動的中尉和有些神經質的工程師凱奧來完成了。但更為麻煩的是,行動小組還要對付一位隱藏在乘客中間的炸彈引爆員,而且,更要設法制止軍方將要對飛機發起的毀滅性攻擊。
行動小組發起了攻擊。在千鈞一發之際,炸彈的爆炸被制止了,然而,恐怖分子的反抗卻使飛機破了一個大洞,飛行員也不幸遇害;格蘭特卻只有駕駛小型飛機的經驗……結果當然是好萊塢的傳統結局,一個英雄人物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拯救了飛機上所有的人,凶惡的歹徒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反災難經驗:在處理突發恐怖事件時,冷靜的情緒、善於思考的大腦,比強壯的肌肉似乎更來得有效。多分析一下敵人的弱點,然後悄悄地繞到劫機分子的後面。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一些基本的通訊經驗!意義似乎更為重大!
災難電影之四:《虎膽龍威1》(DIE HARD)
導演:約翰·麥克蒂爾南
演員:布魯斯·威利斯 波尼·班德拉 保爾·格里森
一幢被炸得稀爛的摩天大廈,一群智商極高的亡命徒,幾十個驚慌失措的人質,一個滿身鮮血的孤膽警官,布魯斯·威利斯從此名揚天下。成為好萊塢一流動作英雄。
警探約翰·麥卡倫(布魯斯·威利斯飾)從紐約來到洛杉磯,見他分別已有半年之久的妻子霍莉。他被邀請參加在一幢大廈的30層舉行的聖誕晚會。然而一群匪徒卻打起了大廈金庫中存有的六億多元債券的主意。他們封鎖了大樓,將參加晚會的人扣作人質。麥卡倫僥幸逃脫,隻身與匪徒們展開了周旋。他先後用火警鈴和無線電向外求救,卻都未能成功。情急之下,他將一名匪徒的屍體從樓上扔了下去,砸在前來巡視的黑人警員鮑威爾車上,總算以此種方式報了警,與此同時匪首漢斯與麥卡倫之間展開了一場鬥智斗勇的較量……
反災難經驗:恐怖主義分子是最讓人頭疼的,不僅難以掌握他們的行蹤,而且,很難識別他們的身份。所以在這個時候,人們就更要學習一些對付恐怖分子的招數。尋找隱蔽的藏身地,如廁所、廚房、衣櫃等。恐怖分子大規模劫持人質的時候,往往來不及仔細搜查。除此之外,學習一些常用的報警方式也很必要,在電話線不通或被監聽時,手電筒等也會是很好的報警工具。了解一些高層建築的基本常識,比如設備層一般會設在哪裡,怎樣進入空氣通風道等。合理利用現實環境,不僅能使自己化險為夷,還將有力地打擊敵人.
本文來源於凱特貓-博聞天下 http://www.ketcat.com/blog/ , 原文地址:http://www.ketcat.com/blog/post/disaster-film.html
Ⅶ 最近想看俄羅斯的歷史片,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呢,什麼原因讓你推薦了此劇
蘇聯的歷史十分悠久,下面我就寫幾部自己看過的好看的俄羅斯的歷史片。
一、《維京:王者之戰》
電影拍攝於2012年,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真實歷史事件。
大致劇情為: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盪著歡聲笑語,就在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幾架飛機飛過投下了炸彈,將一切摧毀殆盡,霎時間,河畔邊成為了鮮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國人的入侵讓位於華沙和莫斯科之間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動盪和戰爭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們拿起了武 器,與親人告別,走上了戰場。 草草建立的軍隊中人員情況十分復雜,但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頑強抵抗賊寇的入侵。糧食短缺,武器簡陋,裝備寒酸,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之下,蘇維埃青年們和裝備精良的敵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生的激烈戰斗,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很不錯的兩部電影,一部在近代,一部歷史較遠
推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