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好萊塢電影里要傳播的「美國精神」
好萊塢電影幾乎從來都有「美國精神」的精彩注腳,在人物想像塑造方面則更是如此。在卓別林的著名無聲電影《淘金記》中,流浪漢夏爾洛個人主義的積極進取、追求成功、自我實現的精神,同時具備普通人價值觀與人生哲學,這就是銀幕上較早體現「美國精神」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
《史崔特先生》中的史崔特,以他的老邁之軀,駕駛著改裝的車,歷盡千辛萬苦實現自己的目標,其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正是新教精神的集中闡釋。《海底總動員》中,通過父親馬琳克服千辛萬苦尋找他的孩子尼莫的經歷,講述了小丑魚父子之情,向觀眾呈現了一個勇敢的、永不放棄的尋找孩子的溫情故事。《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堅信自己的無辜,通過種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來爭取自由,這樣的勇氣正是美國精神的絕佳體現。
美國《華爾街日報》曾經登載2000年美國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的這樣說法:「美國是獨裁者的最大敵人,而好萊塢很可能被證明是這個國家最強大的武器之一。」
書中的話:「美國電影是美國國家安全霸權的重要載體之一。將國家公務員英雄人物化,把國家神聖化,把官方定義的、美國集體想像的威脅形象化……所有這一切都宣揚了這樣一種觀點:美國是神奇的、不可戰勝的。政治、國家戰略和電影業相互交織在一起,這就是美國國家權力的獨特性質所在」
② 推薦幾部可以反映美國人的真實的生活文化的電影,我想了解一個真實的美國!!!
《美國精神》,《美國往事》,《公民凱恩》,《現代啟示錄》,《飛躍瘋人院》,《美麗心靈》,阿甘正傳等等,首推美國往事和阿甘正傳,對於《阿甘》的電影類型,好多都認為是勵志片,其實至今都爭論不已,其實阿甘正傳就是講述美國的最好力作,。
③ 美國主流文化在電影中的體現
文化很多元,看來你要寫很多的方面了。
以下是我看過的印象比較深的美國電影:
《以眼殺人》——美國當年為了和蘇聯較勁而培養具有特異功能士兵的歷史,黑色幽默。
《穆赫蘭道》——說的是像女主角一樣在好萊塢打拚而沒有成功的小演員的悲慘命運,還通過演員的視角描寫了導演的無奈。穆赫蘭道就是日落大道
《肖申克的救贖》——體現了美國文化里對自由的不懈追索,主人公最終擁抱自由天地的鏡頭感動了很多人。寫這個電影的話,很多影評可以參考
《斷鎖怒潮》——自由不是施捨,自由是天賦的權利。19世紀美國律師幫黑奴爭取自由第一案。文化都是有歷史可循,美國人在19世紀的這個案件有開創性意義。
《007》系列以及《蜘蛛俠》,《超人》等——體現了英雄主義。
《美國派》——可以看出年輕人對性的幽默態度,性開放程度什麼的。
《古墓麗影》——是個女英雄形象,說明美國人的性別比較平等。女英雄的形象在美國電影中還是比較突出的。
《撞車》——美國是個多種族多文化的國家,這部電影講述了有色人種和白人之間、以及有色人種互相之間的沖突和抵制。通過這部電影,你可以看出在美國種族沖突是多麼大的一個問題。
《阿甘正傳》是不是被用得太爛了,不然的話這個影評也可以參考,畢竟美國人很喜歡這個電影呢。
科幻片,西部片等也是美國電影中較有特色的。
《熱天午後》——是講搶劫銀行的,這是一部美國電影歷史中該類題材的鼻祖之作,幾乎此後所有關於銀行劫案的電影都是以此作為藍本的。而且影片還體現了很多美國當時的社會問題。
而最近新片《劍魚行動》還向《熱天午後》致敬了,《劍魚行動》中則講到了美國當下的一些社會問題,比如恐怖分子。
看這個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電影名單,《熱天午後》還是榜首http://tieba..com/f?kz=689504734
《三個新娘一個老爸》——美國人家庭觀,這部電影我沒看過只是看到這個影評對你有幫助 http://www.mtime.com/my/yingsuhua/blog/3608126/
《朱莉與朱莉婭》——講到美國的一個女人,她徹底影響了美國人的飲食。
文化肯定是歷史性連貫的,是發展的。可以從歷史角度順下來,多找找影評。有些電影像《虎膽龍威》可以揣摩出一些文化元素,但是它的文化主題卻不突出,還是寫主題比較鮮明的好一些,像《撞車》。
選我吧選我吧~~~ 要不是打這些字都沙發啦
④ 麻煩推薦一些與英美歷史文化相關的電影
美國:
《美國往事》(時間跨越40年,從經濟大蕭條、禁酒令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等重大事件均作為背景。)
《阿甘正傳》(以阿甘的一生為線索貫穿了眾多美國歷史上的大事件)
《公民凱恩》、《西部開拓史》
《飄》(南北戰爭)、教父系列(黑幫也算得上是一種文化了吧)
《大學新生》《賤女孩》(校園文化)。。。。
英國:(太多了,揀我看過的比較好看的說吧)
《傲慢與偏見》(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年輕的維多利亞》(關於維多利亞女王)
《另一個波鄰家的女孩》(關於伊麗莎白女王的母親)
《勇敢的心》(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與抗擊英格蘭侵略的電影)
《伊麗莎白》(關於伊麗莎白一世登基和天主教徒的反抗)。。。
P。S。除了這些其實你可以找找英美經典名著改編的電影,多少都反映了些歷史而且很能反映文化
⑤ 反映美國多元文化的電影
片名:Forrest Gump
譯名:阿甘正傳
編劇:艾瑞克·羅斯Eric Roth
導演:羅伯特·澤梅基斯Robert Zemeckis
主演:湯姆·漢克斯Tom Hanks
加里·西尼斯Gary Sinise
羅賓·懷特Robin Wright
類型:劇情/喜劇
片長:142分鍾
發行:派拉蒙
首映:1994年6月23日
劇情
在影片開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天空中一根飛舞的羽毛,掠過樹梢,飄向青天,最後落在阿甘的腳下。阿甘坐在等車的長椅上,向路人滔滔不絕的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諷刺
阿甘經歷了美國三十多年來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並參與譜寫了一些重要的篇章,先後得到三位總統的接見,成為那個時代的亮點和寵兒,但不能否認的是阿甘是個弱智,一個品味了常人無法企及的人生的弱智。阿甘的形象顛覆了傳統概念中的英雄形象,具有鮮明的反傳統和反主流性。
當阿甘准備放棄跑步時,那群身後追隨的人竟不知所措:「他不跑了,我們怎麼辦?」他們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盲目的尾隨著前面的人。這是美國當時的一種社會現實,人們對現實失望,找不到生活的動力和意義,只好將命運寄託在別人身上。而阿甘總能樂觀的看待一切,雖然他的行為往往是偶然、下意識的反應,目標也不很明確,但卻一直把握著自己。在他看來,跑就是希望。他的粗話成了廣告語,擦臉留在文化衫上的污跡竟成了暢銷圖案。影片用這種偶然既推翻了人們根深蒂固的因果觀念,又製造了意外的喜劇效果。他的忠厚、正直和誠信為他的成功鋪平了道路,影片的諷刺不言自明。
片名:美國夢
英文名:American Dreamz
導演:保羅·韋茨 Paul Weitz
編劇:保羅·韋茨 Paul Weitz
主演:休·格蘭特 Hugh Grant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曼迪·摩爾 Mandy Moore
瑪西婭·蓋伊·哈登 Marcia Gay Harden
克里斯·克萊恩 Chris Klein
威廉·達福 Willem Dafoe
類型:喜劇
片長:107 分鍾
發行:環球 Universal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6年4月21日
劇情簡介:火爆真人秀
某天清晨,准備競選連任的美利堅總統喬•斯塔頓(丹尼斯•奎德 飾)一覺醒來後心血來潮,四年來頭一回翻閱起了報紙,在迅猛資訊的視覺轟炸下,總統很快陷入了這片白紙黑字的世界而無法自拔,穿著睡衣整日躲在卧室里,痴迷地閱讀和審視著身邊這個日益陌生的世界,總統的異常舉止嚇壞了第一夫人(瑪西婭•蓋伊•哈登 飾)和負責競選事宜的參謀長薩特(威廉•達福 飾)。為了把總統從神經失常的狀態中挽救回來,也為了回升驟然下跌的支持率,薩特決定以提高曝光率的方式讓總統重新成為聚光燈的焦點,而目前最為迅速有效的手段就是讓總統出任目前全美收視最火爆的真人秀節目——「美國夢」的嘉賓評審。
「美國夢」是一檔原生態的平民選秀節目,尖酸刻薄的帥哥主持馬丁•特維德(休•格蘭特 飾)正在為新賽季嘉賓評審的人選而苦惱,剛好頗具賣相的總統送上門來,問題迎刃而解。為了進一步提高收視率,馬丁特意招募了一批特色十足的參賽選手,其中包括為了成名不惜跟任何人上床的小城少女莎莉(曼迪•摩爾 飾)、頭腦與舞步同樣不靈光的退伍軍人威廉(克里斯•克萊恩 飾)、盼成名盼到發狂的師奶級選手瑪莎、新近移民到美的中東小伙奧默、始終踩不到點上的說唱歌手夏洛姆……
數輪的火熱PK過後,莎莉與奧默最終站在了決賽的舞台上,莎莉一心要實現一朝成名天下聞的絢麗美國夢,而奧默對於成為萬眾偶像其實並無興致,他只想很快適應這個新的國度,但基地恐怖組織給他下達了闖入決賽並炸死總統的使命,藉以打擊美國民眾的娛樂心情及總統大選時期的政局穩定性。萬眾矚目的決賽時刻到來了,舞台上的馬丁與兩名決賽選手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全民雀躍歡呼的偶像即將產生,這是一個娛樂至上的夜晚……
⑥ 有什麼能反映美國文化的電影
《美國往事》《阿甘正傳》《54激情俱樂部》等,這些都是反映早期美國的文化的電影,也就是最能代表美國文化的
⑦ 哪些美國影視劇帶你了解了美國文化
比較經典的有《老友記》和《宋飛正傳》,都屬於那種什麼都涉及的生活類情景喜劇,男女主角們也大多屬於工薪階級或者中產。不過這兩部年代太久遠了,對於了解現在的美國有點脫離時代了。《破產姐妹》和《無恥家庭》屬於一類,都是以美國窮人們為題材的劇集。不過這兩部劇到後面都有點為了窮而窮,各種刷下限,是有點矯枉過正的。《傲骨賢妻》沒看過,不好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