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諷刺全美暴亂的跨膚色友情!《綠皮書》為何評分如此高
因為這部電影非常優秀,有很多的內涵。諷刺全美暴亂的跨膚色友情!《綠皮書》評分能夠如此高,是因為這部電影反應出來了不同人種的平等,主角也是全力出演,把這部電影的每一個鏡頭動作都演到了極致,《綠皮書》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評分高說明了人們對於這部電影是非常認可的,其中的內涵也是得到了大眾的支持的。一部好的電影,總是能夠讓觀看者收獲很多的。《綠皮書》讓每一個觀眾都有所收獲了,去重視種族歧視這惡鬼問題,去讓這個世界更加和平公正了,這樣的電影,非常有意義的。
② 推薦一些諷刺性的書或電影
說到諷刺電影,就一定要說說卓別林。
他的很多電影對現實有很大的諷刺,現在看來也是很時髦的。
諷刺對象:流水線生產
1863年 亨利福特發明了流水線,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同樣也催生了流水線上工人的悲哀。機械性無限重復的勞動,導致工人的生理特別是心理造成嚴重的傷害。片中的主人公就是被流水線逼瘋的普通工人。想起富士康的N連跳,確實是很悲哀。
③ 有沒有關於大叔的電影呢
大家最近都喜歡大叔蘿莉組合了哈~~~~
我比較喜歡下面幾個,個人覺得還不錯哦,不知道樓主喜歡哪個國家的電影哦~~
1、 《洛麗塔》教授情迷寡婦女兒
美國,1962年。主演:詹姆斯·梅森 蘇·萊恩
劇情簡介:英國教授韓伯到美國大學任教,住在一寡婦家中,沒想到卻被其女兒洛麗塔迷住。後來電視劇作家奎迪引誘洛麗塔離開教授,但卻沒有讓她獲得美好的生活,教授乃決定殺他報仇。
評析:《洛麗塔》又被譯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是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作品,他也許應該算是影壇上「大叔——— 蘿莉」模式的開山鼻祖了,只是那個時代沒有那麼前沿的網路詞彙而已。影片在展現韓伯和洛麗塔之間的老少戀情時,採用了避實就虛的手法,將韓伯和寡婦相處的戲份放置在前景,而把韓伯和洛麗塔日久生情的戲份安排在後景,全片幾乎沒有任何身體上的接觸或性暗示場面。這種委婉的處理手法多少遮掩了題材的敏感性,策略上是在向那個年代主流價值觀的妥協。
2、《這個殺手不太冷》小女孩愛上殺手
法國,1994年。主演:讓·雷諾,娜塔莉·波特曼
劇情簡介:不幸慘遭滅門之禍的小女孩馬蒂達幸得職業殺手裡昂相救,兩人相識相愛、患難與共。
評析:這是一部在全球頗負盛名的電影,導演呂克·貝松在為我們送來行事風格、性格極具個性的殺手裡昂的同時,也讓影迷們熟悉了「大叔——— 蘿莉」戀情這一新鮮搭配。雖然影片中有諸多槍林彈雨的廝殺場景,但影片最核心的內容是兩人情感的微妙變化,從亦師亦友到情感生根發芽,直至最後生離死別,所有的刻畫都令人難忘。看馬蒂達如何在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中,將里昂從一個殺人機器改變成一個有血有肉、熱愛生活的真男人,這也許是影片最大的魅力。當年呂克·貝松一手挖掘的「蘿莉」娜塔莉·波特曼,現如今已經是譽滿全球的女明星,奉獻了不少佳作,曾因《黑天鵝》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大獎。
3、
《別惹開當鋪的大叔》天真女孩愛上當鋪大叔
韓國,2010年。主演:元彬,金賽綸
4、
《大叔,我愛你》少女愛上偶像大叔
中國,2012年。主演:張智霖、付燕妮
劇情簡介:一個情竇初開的音樂少女,與一位年長自己二十歲的翩翩君子擦出的一段真愛。
④ 求電影!!是美國老頭跟人訴說他出軌往事。。
《人性污點》
影片開始於一場車禍,一對男女在車禍中喪生,雅典娜大學的前任教授科曼·希爾克和他的情人佛妮婭…… 希爾克曾擁有平靜而幸福的人生。他是一位優秀的教授。受人尊敬和愛戴。家庭亦無可挑剔,深愛的妻子也是一位教師,他們育有三個孩子,事業都很成功,其中兩個像他們一樣拿起了教鞭。生活對於希爾克似乎美好得令人嫉妒。但是,他隱瞞著一個秘密。他實際上是一位非裔美國人,只是因為膚色很淺所以謊稱自己是猶太人——甚至連妻子也不知道。多年來他竭力通過努力來證明自己可以在白人世界立足。然而。。。。。。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希爾克一次在課堂上無心地誤用了帶種族歧視傾向的詞,他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指責。在所謂「政治正確」的原則下,希爾克成了可憐的犧牲品。這件事引發了一場地震,突然令他的生活土崩瓦解,從雲端直墜地獄。幾乎是一夜之間,他失去了一切。被大學解僱,朋友紛紛躲開,最後連妻子竟然也離他而去,兒女們甚至不願意和他說話。他變得一無所有。 這時候他遇到了佛妮婭,他們很快便陷入了瘋狂的熱戀中,這似乎讓希爾克找到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佛妮婭是他的避難所,也是他的自我在另一個世界中的映射。或許希爾克愛她的原因就是他們兩人都承載著同樣的心理重負。佛妮婭是白人,卻極其自卑,對她的過去與現在充滿羞恥感。她的回憶充滿痛苦:童年在繼父的虐待中渡過,前夫患有精神病,他們的孩子也不幸死去。備受折磨的她格外脆弱,不敢輕易相信任何人。 於是兩個孤獨的人各懷秘密地相互尋找慰藉,用激情來填補內心的寂寞,撫平傷口。但是,註定悲劇還要繼續上演……
⑤ 《德魯大叔》觀後感
有時候總是懷念著初中那會兒一幫小夥伴一下課就抱著籃球跑向球場的場景。現在的我們分散在各個地方,聚會對於我們來說變得奢侈起來!
這個假期,閑來無事的我再次刷起來《德魯大叔》這部電影。電影《德魯大叔》主要敘述了一個曾經於洛克公園(坐落於美國的一著名球場)叱吒風雲、後來不知為何銷聲匿跡的德魯大叔在年輕人達克斯的說服下,重新尋找自己昔日的隊友,再一次踏上籃球征途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被其中球員們因籃球而結下的情誼所深深吸引,或許僅僅是因為感同身受罷,果然,人活在世上就是希望能夠得到一個不需言語、一個眼神就心領神會的朋友,果然,籃球這個東西就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男孩無法抵禦的浪漫!
正如許多電影都有一條貫徹全劇的線索,《德魯大叔》當然也不例外。
電影中達克斯的情節對我觸動就是:你不試試,怎麼知道你不行?如果你永遠說你不行,那你就真的不行了!電影中的主人公達克斯在高中時期的一場總決賽中,就因為在關鍵的一球中被對手蓋帽以至於導致比賽落敗。從此投籃出手怕被封蓋變成了他揮之不去的心魔! 在洛克公園籃球賽決賽中,雙方的主力隊員都受傷了。白人那方的卡斯帕傷了,大叔這邊的三分神射手「暗燈」也傷了。最後5秒大叔這邊還落後2分。可是不知不覺中,達克斯重回了當時場景,那位白人大佬又想把當年的事情上演,可是卻不幸被達克斯命中,終於報了當年之辱。
「不敢出手就永遠不能進球。」這是德魯大叔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在這看似簡單的只言片語間,實則蘊含著引人深思的道理。對於一件事情,做了可能會失敗,但不做就是一定會失敗。突然想起科比在輸掉一場比賽後說的一句話:「我寧願二十投零中也不願看見自己零投零中。」一個好的籃球射手,就是要在自己投了很多球都沒有中的情況下,頂著人們的謾罵、迎著對手的嘲笑、不顧隊友的埋怨在最後一刻,依然堅持著下一顆球我一定會中的信念,自信地出手,最後,在哨聲終了之時,給予令比賽逆轉的一球,然後讓對手懷疑人生。誠然,人處於這世間又何嘗不是如此?不敢出手就永遠不可能成功,就永遠不可能得到改變。或許你會失敗,或許你的行為不能令他人換以理解,或許周圍人總是在對你冷嘲熱諷,但是你要堅信,在所謂人生的緊要關頭,你一定能夠投出一顆主宰比賽勝負,令那些曾經對你落井下石的人們大吃一驚!
人生當中成功只是一時的,失敗卻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對失敗,卻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樣子,有的人會被失敗擊垮,有的人能不斷爬起來繼續向前。電影中達克斯最終戰勝了自己!同時也贏得了德魯大叔的尊重。我想這也許就是籃球的魅力所在吧!
———102洪賢飛
⑥ 找一部電影一個大叔和小女孩各種拿槍殺人 一部諷刺片 是美國的 片名好像叫怎樣拯救美國 但是我搜不
《上帝保佑美國》 God Bless America (2011) 導演: 博卡·格德斯維特 編劇: 博卡·格德斯維特 主演: 喬爾·默里 / 塔拉·林內·巴爾 / 麥肯澤·布魯克·史密斯 / 梅琳達·佩吉·漢密爾頓 / 里奇·麥克唐納 類型: 喜劇 / 犯罪
⑦ 一部特別逗的諷刺電影,主角是個大鬍子,有個片段是他和別人賽跑然後拿槍打人
薩嫌嘩襲莎拜倫科恩蘆賀主演的《獨裁者芹兄》。
⑧ 求美國一個諷刺美國文化的電影
《洋蔥電影》
6月3號,「洋蔥新聞」(onion news)拍了第一部DVD --- 《the Onion Movie》,作為粉絲當然第一時間找來看了,一貫的「洋蔥」,笑到流眼淚。不了解Onion News的同志,李有鬼老師的「新聞亂播」就是對應的中文版。不過Onion News有自己的文字報道、新聞視頻、出版物等等,總之都是「假新聞」,非常荒誕,但對現實諷刺的厲害,極度搞笑。這里是他們的網站: http://www.theonion.com/content/index。
這次的電影又把美國各族裔損了個遍,損得尤其厲害的是白人和亞裔。美語里有個詞叫」wigga」,專指故意在語言、穿著、行為上模仿黑人的白人(由於黑人音樂、電影文化的盛行,這種白人小青年隨處可見),在這部洋蔥新聞里,他們都被當成negro抓起來了,有一哥們兒被推進警車的時候還大喊:「可是我是白人!我爸我媽都是白人!」
損亞裔尤其損的不露聲色。新聞中間請了兩位嘉賓評價內容,一位大約是「黑人影協」的會員(注!),另一位是亞裔。那位黑人說:「電影都播了快30分鍾了,目前看到的黑人都是反面形象,繼續這么下去我們很擔心,希望在下十分鍾里就看到關於黑人的正面報道。」然後主持人轉向那位亞裔:「電影都30分鍾了,裡面沒什麼關於亞洲人的鏡頭,您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不被重視』的現象呢?」那位亞裔說了一句話,(那個亞洲人想說的應該是「me no likey」也就是「我不喜歡」的意思,也許是發音不準確,發成「me no rikey」了日語沒有L的音 把L都發成R。。)主持人不解他為什麼這么說。。。請他重復一遍,然後只好說:「好吧,讓我們把畫面切回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