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有哪些有名的電影公司
1、20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20th Century Fox):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成立於1935年5月,由默片時代的大公司福斯電影公司和20世紀影片公司合並而成,
2、環球影業公司(Universal Picture):
在好萊塢8大公司中資歷排行第二,環球電影公司創立於1912年6月8日,創始人卡爾·萊默爾是德裔猶太人,後來才移民到美國。
3、華納兄弟影業公司(Warner Bros):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3年4月由華納4兄弟創建。當時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
4、派拉蒙影業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12年的7月14號,一個名叫阿道夫·楚克的年輕人,在好萊塢附近租下了一個簡陋的馬棚,開始電影拍攝工作——這里就是後來的「派拉蒙電影公司」。
5、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 Corp):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0年,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電影銷售公司。1924年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6、米高梅影業公司(Metro-Goldwyn-Mayer):
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4年4月24日,世界電影史上的最大奇跡——米高梅(米特羅——高德溫——梅耶的簡稱)電影公司宣告成立,並從此開始製造出一系列神話。
7、迪士尼(Disney):
取名自期創始人華特·迪士尼(在中國的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譯法有不同,見下),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影視,動畫,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游戲和傳媒網路。
8、新線影業公司(Newline):
是1967年就成立的一家獨立製片發行公司,最初以面對美國高校發行歐洲及本土低成本恐怖片為主。
9、夢工廠電影公司(DreamWorks):
始建於1994年10月,三位創始人分別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夢工廠的產品包括電影,動畫片,電視節目,家庭視頻娛樂,唱片,書籍,玩具和消費產品。
10、獅門電影公司(Lions Gate Films ):
1997年獅門娛樂公司買下加拿大的發行商Cinepix Film Properties,創建獅門電影公司。
11、高蒙電影公司(Gaumont):
創建於1895年7月,名為「Le Gaumont et compagnie 」,比電影正式誕生的日子早5個月,創建人為法國人萊昂·高蒙。
12、歐羅巴電影公司(Europa Corp):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2001年創建的「歐羅巴電影公司」是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
2. universal是哪家電影公司
維望迪
VIVENDI UNIVERSAL
2002 年銷售收入: 600億歐元 (約合576億美元)
維望迪擁有的產業包括:環球電影公司, CANAL+、USA Networks (43%)、
Cineplex Odeon Theatres (42%)、MCA 唱片公司、寶麗金唱片公司、維望迪電信,維望迪還擁有2680萬股時代華納的股票。 詳細情況如下:
電視
製作和銷售: CANAL+ (51%, 歐洲付費電視供應商), 環球電視集團 (製作和銷售)、Brillstein-Grey Entertainment (50%, 電制節目製作)、多媒體娛樂(Multimedia Entertainment)、 USA Networks Inc. (43%), Universal Pay Television (全球分銷), 再加上以下公司的部分所有權: HBO Asia Telecine (巴西)、Cinecanal (拉美), Showtime (澳大利亞) 、Star Channel (日本)、Telepiu (義大利付費電視)。
電影
製作和銷售: 環球電影工作室(Universal Studios)、環球電影公司(Universal Pictures)、October Films (控股)、Universal Studios Home Video、聯合國際電影公司(33% 國際發行)、Cinema International BV (49%,錄像銷售)
電影院: Cineplex Odeon Corporation (42%)、Cinem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49%), United Cinemas International (49%)
音樂
環球音樂集團:下轄MCA唱片公司、寶麗金唱片公司、環球音像銷售公司等16相關公司。
互動業務(Ineractive)
製作: Universal Studios New Media Group、Universal Studios Online、Universal Interactive Studios (軟體游戲和錄象游戲)、Universal Digital Arts、 Interplay (錄象游戲生產商,控股)、Vizzavi (歐洲的門戶網站)。
網站:Websites: Universal.com、Ecation.com、Flipside.com、GetMusic (網上音樂零售)、 @viso (和日本軟銀各持50%的股份)、 Allocin、Bonjour.fr、Ad2-One、Atmedica, Scoot、EMusic.com,、Duet (和索尼合資)、MP3.com。
其他
電信:Vivendi Telecom International、Cegetel (法國主要的私營固定電話營運商), SFR (法國主要的私營行動電話營運商)、Maroc Telecom (摩洛哥主要的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營運商,維望迪擁有35%的股份)。
主題公園和旅遊景點: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 + CityWalk、Universal Orlando Resort (3個主題公園、兩家酒店、1個旅遊景點)、Wet-n-Wild Orlando、Universal Studios Japan + CityWalk、Universal Mediterranea (西班牙,其中包括 Universal Mediterranea Theme Park、Hotel Port Aventura)。
零售:Spencer Gifts
旁類業務:Vivendi Environnement (全球最大的水務公司), Viventures (風險投資基金), Duet(與雅虎和索尼共同提供收費音樂服務)。
3. 法國電影公司有哪些
法國雖有多家電影公司,但主要有3家:高蒙電影公司、百代電影公司和萬國電影聯合公司,它們的資金雄厚,規模龐大,既生產電影,也開展影片的發行和放映等
法國高蒙 / 英文:Gaumont
官方網站:http://www.gaumont.fr/
4. 好萊塢著名的電影公司有哪些
下面獻上那些好萊塢著名電影公司簡介,一起來看下吧!
華特迪士尼影業Logo
華特迪士尼影業集團 (Walt Disney Pictures)
經典代表作:《復仇者聯盟》和漫威旗下的超級英雄系列,《超人總動員》動畫系列,《賽車總動員動》動畫系列等等
華特迪士尼影業集團包含多方位的製作,發行,以動畫電影享譽全球的頂級電影公司,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依靠米老鼠起家,隨後不斷的發展壯大,現旗下擁有迪士尼/皮克斯/漫威/盧卡斯等知名品牌,尤其是漫威的超級英雄們,每當世界遭逢災難,這些超級英雄們就會肩負拯救人類的重任,最後讓世界重歸平靜。更有享譽世界的迪士尼樂園。
二十世紀福克斯Logo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
經典代表作:《阿凡達》,《泰坦尼克號,》《猩球崛起》系列,《虎膽龍威》系列,《冰河世紀》系列等等
1935年二十世紀電影公司和福克斯電影公司宣告合並,這家新公司也是最晚成立的好萊塢大公司,但經受的磨難是最多的,幾次經歷險些破產。2009年出品由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3D巨片《阿凡達》上映,這為福克斯不僅帶來了極豐厚的利潤,同時也成為福克斯電影史上第一部獨資拍攝的票房進入世界前十的影片,2018年7月27日,迪士尼公司以713億美元收購福克斯的電影和電視資產,感謝二十世紀福克斯帶給我們那些優秀的電影!
華納兄弟Logo
華納兄弟 (Warner Bros)
經典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黑客帝國》系列,《蝙蝠俠》系列,DC漫畫英雄系列等等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成立於1918年,是美國成立時間第三悠久的電影公司,前兩家為派拉蒙電影公司和環球影業,均成立於1912年,出品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全球范圍內票房收入已經超過74億美元,穩居全球「最賺錢」電影系列,旗下有能和漫威抗衡的DC,雖然DC的英雄沒有漫威的那樣火爆,但是2018年海王的橫空出世或者預示著DC的英雄們開始崛起了,讓我們期待更多的DC英雄電影吧!
環球影片Logo
環球影片公司 (Universal Picture)
經典代表作:《速度與激情》系列,《侏羅紀公園》系列,《諜影重重系列》,《星際傳奇》系列等等
環球影片公司是全球電影、電視製片廠大型製作商之一。環球影片也是好萊塢 歷史 悠久的公司之一,並在公司創始階段成為好萊塢實力最強的電影公司。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製作了大批的西部片,恐怖片,音樂片,2001年推出速度與激情系列,成為史上最成功和火爆的賽車電影,2002年推出諜影重重系列成為好萊塢動作電影的新經典,我期待速度與激情最新一部趕緊出來吧!
派拉蒙影業Logo
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經典代表作:奪寶奇兵系列,變形金剛系列,特種部隊系列等等
派拉蒙電影公司創建於1912年5月,比環球電影公司還要早上一個月,在好萊塢八大公司中資格最老。派拉蒙是好萊塢大公司中最不擅長開發系列電影的,只有《星際迷航》、《變形金剛》、《碟中諜》和《古墓麗影》寥寥幾套系列電影,但確製作了勇敢的心,阿甘正傳,拯救大兵瑞恩這些非常經典的勵志的經典影片,期待派拉蒙發揮優勢拍出更多勵志的傳世影片。
哥倫比亞影業Logo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經典代表作:007系列,洛奇系列,黑衣人系列系列等等
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KBK電影銷售公司。1924年1月10日改名為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現屬索尼影視 娛樂 公司,2005年以48億美金收購好萊塢另外一家主要的電影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製作了史上最長壽的007系列。1995年前後公司連續投資拍攝並發行了二十多部華語電影,包括廣受好評的卧虎藏龍、功夫、等影片,為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主流市場作出了頗有成效的努力。
歷史 上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
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主要包括:華納兄弟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已被索尼收購)、派拉蒙影業公司、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已被索尼收購)、環球影片公司、聯美電影公司、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已被迪士尼收購)、迪士尼電影公司。
米高梅
米高梅電影公司(Metro-Goldwyn-Mayer,簡稱:MGM)是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之一。
一個電影製作公司拍攝了電影史上 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亂世佳人》,創造出歷久不衰的銀幕經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貓和老鼠,發起成立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並推出了學院獎(即奧斯卡)……
派拉蒙作為電影業的老牌巨頭,派拉蒙以群星環繞雪山的標志為人所熟知,在創立的最初三十年,這家公司以眾多的明星,高質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連鎖影院,一直坐在好萊塢霸主的寶座上。總是能製作出 《教父》、《周末夜狂熱》、《奪寶奇兵》、《阿甘正傳》和《變形金剛》這樣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三星電影集團公司(Columbia Tristar Motion Picture)是索尼影視 娛樂 有限公司旗下的影片銷售公司,由索尼影視(美國)有限公司和哥倫比亞三星國際電影發行公司兩個子公司組成,負責在美國和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銷售、發行和推廣spe的電影產品。發行了的 《蜘蛛俠》系列、《精靈鼠小弟》、《霹靂天使》、《功夫》、《達芬奇密碼》和 首部007系列電影 《007大戰皇家賭場》等等知名影片。
華納兄弟1923年4月,由哈里·華納、阿爾伯特·華納、山姆·華納和傑克·華納四兄弟創建。當時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華納兄弟1917年開始在紐約從事電影的發行放映業務,建立華納公司攝制影片是業務的擴展。 代表作品有《蝙蝠俠:黑暗騎士》、《哈利波特》、《黑客帝國》、《超人歸來》等。
環球電影環球影片公司( 英語:Universal Picture),又稱環球影業,是全球電影、電視製片廠大型製作商之一。環球影片也是好萊塢 歷史 悠久的公司之一,並在公司創始階段成為好萊塢實力最強的電影公司。 主要作品包括《美國派》系列,《冒牌天神》,《速度與激情》系列,《拜見岳父大人》系列和《諜影重重》系列。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1935年通過合並而成立的一家美國電影公司。由戴立歐柴納克擔任重負責人達四十年,現被並購於迪士尼公司之下 [13] ,是好萊塢主流的製片廠之一,代表作為 《鐵達尼號》(1997)(〈泰坦尼克號〉)。
迪士尼迪士尼電影公司成立於1923年,創始人華特·迪士尼。迪士尼電影公司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沒有被交易過的好萊塢大公司。主要作品有 《獅子王》《玩具總動員》《怪獸大學》《飛屋環游記》《冰雪奇緣》等。
聯美電影1919年,由查理·卓別林、D.范朋克、M.壁克馥、D.W.格里菲斯出資創建。聯美公司在紐約成立時只是個小公司,20年代到30年代中,逐步發展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大公司之一。
50年代,美國電影業進入蕭條、衰退時期,卓別林和畢克馥先後把他們的股票出售給金融資本家。之後,聯美公司又幾度易手,終於在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闆K.克科里安出資買下,並入米高梅公司,改稱米高梅-聯美 娛樂 公司。
2006年,湯姆·克魯斯出資收購聯美公司。其主要作品有 卓別林的《淘金記》(1925)、《摩登時代》(1936)、《大獨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D.W.格里菲斯的《被摧殘的花朵》(1919)、《走向東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區故事》(1961)等等。
首先很榮幸可以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米高梅電影公司米高梅是美國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之一,米高梅電影公司拍攝了電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亂世佳人》,創造出歷久不衰的銀幕經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貓和老鼠,發起成立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並推出了奧斯卡獎。米高梅出品的影片至今共獲得170項奧斯卡獎,在好萊塢各大影片公司中獨占鰲頭。2010年一度申請破產保護,後完成重組。
成立於1924年的米高梅公司是好萊塢最負盛名的電影公司之一,也是美國電影和好萊塢的象徵,旗下影星葛麗泰·嘉寶、查爾頓·赫斯頓、克拉克·蓋博、凱瑟琳·赫本、加里·格蘭特的名字至今仍然熠熠生輝。米高梅出品的影片至今共獲得170項奧斯卡獎,在好萊塢各大影片公司中獨占鰲頭。2010年一度申請破產保護。
2012年至2014年期間,米高梅與華納兄弟、新線電影公司實現合作,三家公司合作製作了《霍比特人》系列。
派拉蒙影業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英文名稱:Paramount Pictures, Inc.,中文簡稱派拉蒙或派拉蒙公司)成立於1912年5月,是美國電影製片和發行公司,以群星環繞雪山的標志為人所熟知。事實上,用高山來比喻派拉蒙在電影業的地位也是非常恰當的。在創立的最初三十年,這家公司以眾多的明星,高質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連鎖影院,一直坐在好萊塢霸主的寶座上。
在之後的發展歷程中,派拉蒙產出了像《教父》、《周末夜狂熱》、《奪寶奇兵》、《阿甘正傳》和《變形金剛》等叫好又賣座的絕好電影。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派拉蒙影業公司的實權人物更迭速度很快,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公司的影片品質,無論是羅伯特・埃文斯,還是巴里・迪勒,雪莉・蘭辛主政,這家公司總能製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華納兄弟 娛樂 公司(英文名稱: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簡稱華納兄弟或華納(Warner Bros.),成立於1918年,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和電視 娛樂 製作公司之一。
華納兄弟包括幾大子公司,包括華納兄弟影業、華納兄弟製片廠、華納兄弟電視公司、華納兄弟動畫製作、華納家庭錄影、華納兄弟 游戲 、DC 娛樂 公司和CW電視台。該公司是華納傳媒 [1] 旗下子公司,總部分別位於美國伯班克和紐約。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華納兄弟排名第422。
2019年3月19日,華納兄弟 娛樂 公司宣布董事長兼CEO凱文·辻原已辭職。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1934年至1985年稱為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是美國最主要的電影、電視節目發行和製作公司之一,它曾是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公司的一個子公司。總部坐落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比佛利山莊西側的世紀城。
迪士尼正式宣布與21世紀福克斯的713億美元收購計劃獲得了最後的監管批准,收購福克斯部分資產交易的確切完結時間在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3月20日12:02,迪士尼將以713億美元價格完成對福克斯的收購。
2020年1月,20世紀福克斯影業更名為20世紀影業(20th Century Studios)。
環球電影公司環球影片公司( 英語:Universal Picture),又稱環球影業,是全球電影、電視製片廠大型製作商之一。環球影片也是好萊塢 歷史 悠久的公司之一,並在公司創始階段成為好萊塢實力最強的電影公司。但由於創始人卡爾·萊默爾只用自有資金經營公司,而且旗下也沒有強有力的連鎖影院,到20年代公司開始衰落。
七十年代,環球重回好萊塢的頂級公司行列,與斯皮爾伯格,盧卡斯等著名導演合作,發行了《大白鯊》、《外星人》等影片,以及後來的《侏羅紀公園》,其他經常與環球合作的導演還有羅伯特·澤米基斯(《回到未來》系列)、朗·霍華德《阿波羅13號》。進入21世紀,環球更成為好萊塢最擅長開發續集電影和喜劇片的大公司。隨著《諜影重重》《速度與激情》系列的大紅大紫,環球影片地位穩步上升。2010年,米高梅公司破產重組,環球影片回歸好萊塢頭把交椅。
2020年4月,AMC院線宣布不再放映環球影片的電影 。
1、20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20th Century Fox):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成立於1935年5月,由默片時代的大公司福斯電影公司和20世紀影片公司合並而成,
2、環球影業公司(Universal Picture):在好萊塢8大公司中資歷排行第二,環球電影公司創立於1912年6月8日,創始人卡爾·萊默爾是德裔猶太人,後來才移民到美國。
3、華納兄弟影業公司(Warner Bros):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3年4月由華納4兄弟創建。當時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
4、派拉蒙影業公司(Paramount Pictures):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12年的7月14號,一個名叫阿道夫·楚克的年輕人,在好萊塢附近租下了一個簡陋的馬棚,開始電影拍攝工作——這里就是後來的「派拉蒙電影公司」。
5、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 Corp):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0年,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電影銷售公司。1924年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6、米高梅影業公司(Metro-Goldwyn-Mayer):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4年4月24日,世界電影史上的最大奇跡——米高梅(米特羅——高德溫——梅耶的簡稱)電影公司宣告成立,並從此開始製造出一系列神話。
7、迪士尼(Disney):取名自期創始人華特·迪士尼(在中國的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譯法有不同,見下),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影視,動畫,主題公園,玩具,圖書,電子 游戲 和傳媒網路
8、新線影業公司(Newline):是1967年就成立的一家獨立製片發行公司,最初以面對美國高校發行歐洲及本土低成本恐怖片為主。
9、夢工廠電影公司(DreamWorks):始建於1994年10月,三位創始人分別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夢工廠的產品包括電影,動畫片,電視節目,家庭視頻 娛樂 ,唱片,書籍,玩具和消費產品。
10、獅門電影公司(Lions Gate Films ):1997年獅門 娛樂 公司買下加拿大的發行商Cinepix Film Properties,創建獅門電影公司。
11、高蒙電影公司(Gaumont):創建於1895年7月,名為「Le Gaumont et compagnie 」,比電影正式誕生的日子早5個月,創建人為法國人萊昂·高蒙。
12、歐羅巴電影公司(Europa Corp):法國導演呂克·貝松2001年創建的「歐羅巴電影公司」是法國最大的電影公司。
你好!關於好萊塢著名的電影公司有哪些?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希望對你有幫助。好萊塢著名的電影公司有好多,我舉幾個比較有名的。
1、派拉蒙影業公司(Paramount Pictures):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
2、環球影業公司(Universal Picture):在好萊塢8大公司中資歷排行第二,環球電影公司創立於1912年6月8日,創始人卡爾·萊默爾是德裔猶太人。
3、米高梅影業公司(Metro-Goldwyn-Mayer):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4年4月24日。
4、夢工廠電影公司(DreamWorks):始建於1994年10月,三位創始人分別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夢工廠電影公司(DreamWorks):始建於1994年10月。
5、迪士尼(Disney):取名自期創始人華特·迪士尼(在中國的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譯法有不同,見下),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
6、20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20th Century Fox):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成立於1935年5月,由默片時代的大公司福斯電影公司和20世紀影片公司合並而成。
7、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 Corp):是好萊塢8大電影公司之一,1920年,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電影銷售公司。
以上這些都是好萊塢很著名的電影公司。希望能幫助你,僅供你參考
夢工廠:月亮之上的小男孩
1994年,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連同迪士尼影業主席格傑弗里•卡森伯(Jeffrey Katzenberg)和唱片公司老闆大衛•格芬(David Geffen)共同創立了夢工廠(DreamWorks SKG),DreamWorks後面的「SKG」就是三個人名字的縮寫。
史匹柏希望夢工廠的標識能使人回憶起好萊塢的黃金時期。此後用電腦繪制出了一個男人站在月亮上釣魚的圖案作為Logo,但是多次參與史匹柏電影製作的工業光魔公司(Instrial Light and Magic)的特效總監丹尼斯•慕雲(Dennis Muren)建議Logo用手畫更好看,於是慕雲請來他的設計師朋友羅伯特•亨特畫了夢工廠的標志。亨特同時給史匹柏送去另一個可選版本的Logo,該版本則是一個小男孩坐在月牙上釣魚。沒想到史匹柏更喜歡男孩坐月牙上釣魚的版本,原設想的Logo反而成了歷史。至於坐在月牙上的那個男孩是誰?他就是亨特的兒子威廉。
你現在在電影片頭看到的夢工廠Logo是在由羅伯特•亨特在幾位工業光魔(ILM)公司的編劇、導演和監制的協助下畫出來的。
2.米高梅影業公司標識:雄獅利奧
1924年,電影公司宣傳人員霍華德•迪斯為塞繆爾•高德溫的高德溫影業公司設計了「雄獅利奧(Leo The Lion)」標識。他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 體育 隊——雄獅隊。幾年之後,高德溫影業公司與米特羅影業公司以及路易斯•梅耶影業公司合並,組建一家新公司,也就是現在的米高梅,並保留了雄獅利奧這個標識。
自此之後,共有5頭獅子扮演「利奧」這個角色:最初的獅子名叫「斯拉特斯(Slats)」,「統領」米高梅1924年至1928年的無聲影片;第2頭獅子名叫「傑基(Jackie)」,是米高梅「雄獅軍團」中第一個被觀眾聽到怒吼聲的成員。由於仍處在默片時代,當雄獅利奧的標識在大銀幕上出現時,相關人員會用留聲機播放傑基的咆哮。值得一提的是,傑基也是在1932年染印法彩色影片中出現的第一頭獅子;第3頭獅子名叫「坦納(Tanner)」,可能也是知名度最高的——當時傑基仍然出現在米高梅的黑白片中;第4頭獅子沒有名字,鬃毛非常濃密,但被使用的時間也非常短暫;第5頭獅子就是自1957年以來一直延續至今的真正意義上的利奧。米高梅的座右銘是「為藝術而藝術」。
3. 20世紀福克斯:探照燈Logo
1935年,20世紀影業公司(Twentieth Century Pictures )與福克斯影業(Fox Film)公司(當時主要是一家影院連鎖公司)合並成一家新公司——20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連字元隨後被取消)。
最初的20世紀標識是1933年由著名山水畫家小埃米爾·科薩創作的。合並之後,科薩用「Fox」替換「Pictures, Inc.」,便形成現在的標識。除了這個標識外,1968年影片《決戰猩球》末尾處出現的坍塌的自由女神像的繪景也是出自他的手筆。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福克斯影片的開場序曲《20th Century Fanfare》與標識的知名度也是不分伯仲,這首序曲由阿爾弗雷德·紐曼創作,他後來成為聯藝公司(United Artists)的音樂總監。
4. 派拉蒙標識:雄山
1912年,阿多夫·佐科爾與影院巨頭丹尼爾·弗羅曼和查爾斯·弗羅曼兄弟聯手創建了Famous Players電影公司,也就是派拉蒙影業公司的前身。派拉蒙的雄山標識最初不過是W.W.赫德金森與佐科爾會面時的塗鴉之作,雄山的原型是他小時候生活過的猶他州的本·羅蒙德山(後來的實景標識可能是秘魯的阿特森拉傑峰)。
派拉蒙的雄山是好萊塢電影公司標識中 歷史 最為悠久的。最初的標識共有24顆星,象徵派拉蒙當時的24名簽約明星,現在的星數為22顆,但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減少星數。此外,最初的繪景也被電腦合成的山峰和星星所取代。
5.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標識:WB盾牌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是由波蘭移民——哈里·華納、阿爾伯特·華納、山姆·華納和傑克·華納這4個猶太人兄弟創建的。實際上,他們出生時並不叫這些名字:哈里原名叫「赫斯茲」;阿爾伯特原名叫「亞倫」;山姆原名為「斯穆爾」;傑克原名叫「伊特扎克」。在改成「華納」前,他們最初姓什麼現在也已成為一個謎,一些人認為是「溫薩爾」、「溫斯科拉瑟爾」或者「艾克爾鮑姆」。
最初的時候,華納兄弟在吸引優秀演藝人才方面陷入困境。1925年,在山姆的力勸下,華納兄弟拍攝了第一批有聲長片。據說,在聽到山姆的建議時,哈里曾問到:「有誰願意聽演員們開口說話嗎?」現在看來,哈里的顧慮顯然是多餘的。有聲長片的推出了產生了「滾雪球」效應,大大提升了華納兄弟的知名度。隨著時間的遷移,華納兄弟的標識WB盾牌曾多次經歷修改。
6. 哥倫比亞標識:手持火炬的女人
1919年,哈里·考恩、傑克·考恩兩兄弟與喬·布蘭迪共同創建了考恩-布蘭迪-考恩電影公司,也就是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的前身。「考恩-布蘭迪-考恩」的很多早期作品都是低成本影片,被人形象地稱之為「咸牛肉加捲心菜」。1924年,考恩兄弟買下了布蘭迪的全部股份,將公司更名為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用以提高自身形象。
手持火炬的女人」這個標識是1924年設計的,但這位女模特的真實身份從沒有得到證實,雖然有10多名女性聲稱就是標識中的「火炬女郎」。在1962年的自傳中,貝蒂·戴維斯稱克勞迪婭·戴爾就是這位女模特;1987年,《人物》雜志又將哥倫比亞女演員阿米莉婭·巴切勒推向前台;2001年,《芝加哥太陽時報》則認為在哥倫比亞做群眾演員的簡·巴塞洛繆才是真正的「火炬女郎」。由於哥倫比亞的標識多年來一直處在變化之中,所有3種說法都有可能是正確的。
當前使用的「火炬女郎」標識是1993年由邁克爾·迪斯設計的,他受索尼影視 娛樂 有限公司的委託,讓「火炬女郎」的形象回歸經典。雖然有人指出女星安妮特·貝南就是當時的模特,但女模的真正身份卻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家庭主婦和壁畫家詹妮·約瑟夫。迪斯並沒有直接採用詹妮的面部,而是利用電腦生成的特徵創造了一張「合成臉」。
我是煙輕水冷,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好萊塢做為電影界中最高級別的存在,它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也是百花齊放,出產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今天我就來說一下好萊塢最出名的五大電影公司。
一、迪士尼電影公司
迪士尼電影公司成立於1923年,創始人華特·迪士尼。迪士尼電影公司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沒有被交易過的好萊塢大公司。主要作品有《獅子王》《玩具總動員》《怪獸大學》《飛屋環游記》《冰雪奇緣》等。
二、派拉蒙電影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成立於1912年,創始人阿道夫·朱克和傑西·拉斯基。主要作品有《復仇者聯盟》《變形金剛》《星際迷航》《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等。
三、華納兄弟 娛樂 公司
華納兄弟 娛樂 公司成立於1918年,創始人是哈里·華納、阿爾伯特·華納、山姆·華納和傑克·華納四兄弟。主要作品有《哈利波特》《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超人:鋼鐵之軀》《破產姐妹》《生活大爆炸》等。
四、環球影片公司
環球影片公司成立於1912年,創始人是卡爾·萊姆爾。主要作品有《寂靜嶺》《速度與激情》《侏羅紀公園》《憨豆特工》《神偷奶爸》等。
五、米高梅電影公司
米高梅公司成立於1924年,由米特羅公司、高德溫公司、路易斯·梅耶公司三家合並而成。主要作品有《007》《終結者》《霍比特人》《漢尼拔》《律政俏佳人》等。
5. 法國電影發展史
電影誕生於1895年12月28日,第一次公映是在巴黎Grand咖啡館的「印度沙龍」,放映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十部主題簡單的一分鍾影片(《嬰兒喝湯》(Baby eating his soup)、《大牆爆破》(Demolition of a wall)等),第一天有35個觀眾,後來每天有2500個。
用讓-呂克·戈達爾的話說,如果盧米埃爾兄弟是最後的印象派,那麼喬治·梅里愛就是新藝術的第一個詩人。在他的攝影棚(他內心是個賭徒),他再造了新聞事件,拍攝了一些魔術電影如《月球旅行記》(A Trip to the Moon)。公眾很喜歡它。同一的公眾隨之追捧路易·弗亞德的神秘電影系列《芳托馬斯》(Fantômas)和《吸血鬼》(The Vampires)。
默片高峰/法國先鋒電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法國出現了印象派電影,像馬賽爾·萊皮埃等電影導演偏愛簡單的有大量感覺和跳躍性的虛構敘事組成的故事,這在當時很常見。
1924年,一種象徵性的先鋒電影加入了印象派電影。這次先鋒電影由「達達運動」的雕塑藝術家馬塞爾·杜尚和曼·雷組成,他們放棄了敘事來創造正式的視覺詩歌,如費爾南德·萊熱的《機器舞蹈》和路易·布努埃爾和他的《一條安達魯狗》。
三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銀幕不僅能夠被看見,而且也能夠被聽到。在法國,雷內·克萊爾和讓·維果帶來了詩歌現實主義,後者導演了《亞特蘭大號駁船》(L』Atalante),這是他的代表作和這次運動最華美的表現。讓·維果去世之後,朱利恩·杜維威爾和馬塞勒·卡內使詩歌現實主義電影獲得了更高的社會地位。
最終,讓·雷諾阿的電影隨著1939年的《游戲規則》(La règle jeu)而在同行中興盛起來。
這部「幻想劇」表現了處於二戰邊緣的法國社會的問題。它拍攝於1939年7月,引來噓聲一片。幾周之後,二戰就爆發了……
佔領期的法國電影
最有天賦的電影導演的流亡使得一些新的有才華的導演的出現,如羅貝爾·布萊松、馬賽勒·卡內,後者拍攝了佔領期的第一部偉大電影《夜間來客》(Les visiteurs soir),而且推出了一系列把避難融入超自然力的電影,來避免處理一些時代話題。但是有一個例外:亨利·喬治·克魯佐導演的《烏鴉》(Le corbeau)。
戰後的轉變
二戰後,法國電影並沒有恢復往昔的光輝。然而,有四位電影導演仍是出類拔萃的:讓·雷諾阿、馬克斯·歐弗斯、羅貝爾·布萊松和雅克·塔蒂。
拒絕傳統電影的布萊松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角色的表演上,他總是使用非專業演員。他逐漸把音樂從他的電影中過濾掉了。
雅克·塔蒂把噪音當作插科打諢的靈感,他的英雄,胡洛先生(他自己)在一個被荒誕統治的詩意世界上進化著。
1956年,《上帝創造女人》像一股雷暴般爆炸開來。這種對淫邪的頌揚宣告了未來新浪潮的大膽。
新浪潮
多虧了輕便的新攝像機和易感光膠片,新浪潮的電影導演們離開攝影棚到外面去拍攝。帶領一個最小的劇組,他們拍攝得很快,預算很低。他們選擇每一項大膽的技術,拒絕按場面調度的經典規則去拍攝,完全自由地表現當代話題,貼近他們所關注的東西。
在法國,克勞德·夏布洛爾是第一個拍攝新浪潮長片的電影導演,這部影片即是攝於1958年的《漂亮的塞爾日》(Le beau serge)。
但是1959年贊譽來臨了,特呂弗在嘎納國際電影節上由於其第一部長片《四百下》(Les 400 coups)摘得了最佳導演獎,它講述了一個英俊的小偷男孩逃跑的不幸遭遇。
第二年,讓-呂克·戈達爾拍攝了這次運動的主導影片《筋疲力盡》(A bout de souffle),是一個羅曼蒂克和鋌而走險的青年的謝罪故事,它由弗朗西斯·特呂弗編劇。
新近
接下來的數十年,既有新浪潮傳統又有新的電影導演的出現,比如七十年代的貝特朗·塔維尼埃,、亞倫·科諾、 克勞德·米勒、莫里斯·皮亞拉。
七十年代對於新的電影明星也具有相同的意義,包括伊莎貝爾·阿佳妮和熱拉爾·德帕迪約。伊莎貝爾·阿佳妮不經常出現在銀幕上,但是從《阿黛爾·雨果的故事》(The Story of Adele H)到《瑪爾戈王後》(Queen Margot),她的每次表演都是一次重大事件。相反,熱拉爾·德帕迪約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表演者。他的表演包含了各種類型,從《跳華爾茲的人》(Going Places)中的小阿飛,到根據法國作家左拉的小說《萌芽》(Germinal)和巴爾扎克的小說《夏蓓爾上校》(Le Colonel Chabert)改編的歷史角色。
八十年代是一代人關注美麗圖像的美感和天分的時代:《歌劇紅伶》(Diva)中的閣樓變得像尚賈克貝內的《巴黎野玫瑰》(Betty Blue)中碧翠斯·黛兒的嘴巴一樣著名。年輕一代的偶像是呂克·貝松,他的《碧海藍天》(The Big Blue)達到了另類電影的地步。九十年代初期,演員克里斯蒂安·克拉維埃在影片《時空急轉彎》(Les Visiteurs)中正式成為新的路易·德·菲耐斯。
如今,法國電影提供了一塊獨一無二的作者調色板:阿蘭·雷斯奈斯、安德烈·泰西內、讓-保羅·拉珀諾(《屋頂上的騎兵》(Le Hussard sur le Toit),朱麗葉·比諾什主演)、貝特朗·塔維尼埃和克勞德·勒魯什(《愛的勇氣》(Le courage d』aimer)),同時不要忘了新一代電影導演,他們的代表如:阿諾·德斯普里欽、勞倫斯·弗瑞拉·巴博薩、馬里恩·弗諾克斯、托涅·馬歇爾、帕斯卡爾·費蘭和馬修·卡索維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