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戰爭片名稱 劇情就是美國大兵拯救人質,下潛艇, 主人公隊長好像叫皮鞭 ,還有艾傑。謝謝。
《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是美國經典戰爭電影之一,描述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森並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二等兵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戰死。如行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渣春嘩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只為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該片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開頭的諾曼底登陸搶灘場面,相當程度重現了當年的殘酷與慘烈
② 問部電影,是關於美國大兵的,背景好像是去阿富汗營救一位人質,電影名字好像是一個時間然後什麼行動來著
中文名特種部隊外文名Special Forces其它譯名 沙漠神兵 / 特種部隊:火線救援製片地區法國 導 演斯蒂芬·萊波賈編 劇Michael Cooper類 型戰爭片/動作片/劇情片 主 演黛安·克魯格,傑曼·翰蘇,伯努瓦·馬吉梅,拉斐爾·佩爾索納 片 長108分46秒上映時間2011-11-02
③ 南海荒島救總統什麼電影
《冰海陷落》——美國大兵拯救俄羅斯總統」。
④ 美國大兵拯救難民的電影有哪些
《太陽之淚》(Tears ofthe Sun)(美國2003年安東尼·福奎阿執導電影)
劇情簡介
奈及利亞內戰失控,軍閥武裝屠殺平民,在非洲,這幾乎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但由於有一名支援當地醫療工作的美國籍志願醫生萊娜-康德里克留在那裡,於是美軍派出精銳的海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秘密潛入這片非洲叢林中營救萊娜醫生,這支小分隊順利地找到了萊娜,但萊娜堅持除非把她照看下的70位難民一起帶出邊境,否則她誓死也不會離開這里。特種部隊士兵在接受訓練的那一天起就得學會以任務為重的處事原則,而現在則可能要帶上一批與任務無關甚至會彷礙他們順利完成任務的人,這些訓練精良的特種兵在軍人的天職和道德之間作出選擇.....
《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美國2001年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電影)
美國政府決定派兵到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協助提供大飢荒下的援助物資,以及捉拿索馬里軍事政府的兩名高級將領。按原定計劃,這只是由陸軍游騎兵部隊和三角洲部隊及部分海豹突擊隊員共約150人於1小時內執行完畢的小任務,不料遭到當地軍隊的偷襲,竟演變成一場長達15小時的困獸之斗。兩架運送美軍的「黑鷹直升機」被擊落,第一架墜落飛機的駕駛員死亡,機工長重傷;另一架的駕駛員落入敵人之手.....
⑤ 美國大兵救藍眼外星美女是哪部電影
生死狙擊 2007
別名: 狙擊手 / 狙擊生死線
演員: 馬克·沃爾伯格 凱特·瑪拉 邁克爾·佩納 丹尼·格洛弗 伊萊亞斯·科泰斯 羅娜·邁特拉
導演: 安東尼·福奎阿
地區: 美國
⑥ 求一部電影,美國拍的二戰時的電影,裡面有戰俘營,美國大兵去迎救大兵,地點在菲律賓,抗日的
應該是經典電影《風語者》吧:
《風語者》是著名華裔導演吳宇森於2000年執導拍攝的一部動作戰爭電影,由美國著名演員尼古拉斯·凱奇等擔綱主演,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初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29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被徵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作為美國海軍的秘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納瓦霍譯電員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譯電員即將被日軍俘獲,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泄。
海軍陸戰隊員喬·安德斯(尼古拉斯·凱奇飾)就是一名譯電員保護者,他奉命保護一個名叫本·亞茲(亞當·比奇飾)的納瓦霍士兵。在殘酷的塞班島戰役中,被俘的命運就在眼前,執掌他人生殺大權的喬陷入了道德與軍命兩難的抉擇:他到底能不能、該不該在緊急關頭殺死已經和自己親如兄弟的本,以履行軍人的職責、保護美軍的軍事秘密呢……
劇照
⑦ 電影美國攻打某一個島嶼,一個醫生救了好多人的一部是什麼電影
該影片是《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薩姆·沃辛頓、盧克·布雷西、泰莉莎·帕爾墨、雨果·維文、瑞切爾·格里菲斯、文斯·沃恩主演。
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影片於2016年11月04日在美國上映,2016年12月08日在中國上映。
(7)美國大兵救人電影擴展閱讀
《血戰鋼鋸嶺》劇情介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沖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凶險異常的鋼鋸嶺。
在這群人中間,卻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來自美國的弗吉尼亞。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而應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終不願拿起槍支操練,為此寧願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
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
《血戰鋼鋸嶺》角色介紹:
1,戴斯蒙德·道斯
虔誠的基督徒、軍醫,體格瘦弱,性格內斂的男孩。他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卻因此在軍營遭到中遭到眾人的排擠,但最終他說服了軍隊讓他可以不攜帶武器,並被招入美軍第77步兵師醫療部。在沖繩戰役中,戴斯蒙德不斷冒險把傷員從戰場上拖回進行治療,最後拯救了75條人命。
2,葛洛佛上尉
葛洛佛上尉是戴斯蒙德在軍隊的上司之一,認為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是懦夫,試圖拿軍事法庭的規定要求戴斯蒙德必須要隨身攜帶武器。
3,湯姆·道斯
戴斯蒙德的父親,是在法國服兵役時曾經受傷的一戰退伍老兵,因為好友在戰場的犧牲,走不出悲傷的陰影,長期酗酒並且實施家庭暴力。在自己的兒子參軍入伍之後,努力嘗試獲得戴斯蒙德的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