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國油畫家與一個美國女人的電影
1. 《花落花開》,2008年,法國/比利時
【Artist藝術】八部講述女性藝術家的電影
在被收藏家發現之前,薩賀芬(Seraphine de Senlis,1864-1942)只是一個普通的清潔女傭,隨後的一系列畫展中,她炙熱而稚拙的畫風一鳴驚人。然而,薩賀芬終是在精神失常、伶仃一人時,默然離去。
2. 《羅丹的情人》,1988年,法國
【Artist藝術】八部講述女性藝術家的電影
有人說,卡蜜爾的藝術天賦因羅丹而顯得不那麼耀眼,倘若沒有羅丹,她的人生也會少些坎坷;然而,卡蜜爾若真的沒有遇到過羅丹,也許結局不那麼悲慘,但她的作品一定無法倒出這么多故事。
3. 《喬治亞·奧基弗》,2009年,美國
【Artist藝術】八部講述女性藝術家的電影
「我愛他這個人,也從未與他分道揚鑣過,我想主要是看在他所取得的成就份上。無論他身上的強項還是弱點,我都心知肚明,毫無疑問,那太明顯也太出彩了。所以,這種相互矛盾的荒唐我是能否容忍的。」這便是畫家喬治亞·奧基弗與攝影家斯蒂格利茨的愛情。
4. 《阿特米希婭》,1997年,法國/德國/義大利
【Artist藝術】八部講述女性藝術家的電影
㈡ 電影的名字 外國片 一個畫家 一個女僕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開放分類: 娛樂、電影、影視、藝術、影片
中文片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英文片名: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導 演:彼得-韋伯
領銜主演:科林-佛斯--飾維梅爾
斯嘉麗-瓊森--飾葛麗葉
「我要畫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樣子,葛麗葉,僅僅只是你。」——維梅爾
「我逼迫自己直視他的眼睛,覺得自己燃燒了起來,一陣陣熱流在我的體內擴散,雖然如此我依舊凝視著他,我的心臟跳得很快。他在畫我了……」——葛麗葉
葛麗葉出身貧寒,為了生計,去給畫家維梅爾做女傭。在維梅爾家勞作的過程中,她不知不覺地愛上了男主人,並且用自己的藝術天分和為人深深影響著維梅爾的創作。同時,葛麗葉必須在好色的畫商、一家之主的老夫人、嫉妒的少夫人以及不懂世事的孩子間周旋,但最終因為身份地位的懸殊,此情終了……少女離開豪門,與一個屠戶結婚
看點:
靈感來自古代名畫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楊·維梅爾(Jan Vermeer)的重要成就,這張畫以神秘的黑暗為背景,襯托少女側身回眸、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情貌。憑此微妙的特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書的作者崔西·雪佛蘭寄情筆墨,大筆揮灑出女主角葛里葉的現代女性特質,小說並沒有演變為好萊塢大片里丑小鴨變天鵝的傳統套路,葛里葉雖然獲得了維梅爾的心,並且深深地影響著他的藝術創作,但是最終落得滿身是傷,退出朱門,返回幽巷的舊居,淡出出焦黑的畫布後,嫁入屠戶,堅持自己的選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書作者崔西·雪佛蘭,一九六二年出生於華盛頓首府,一九八四年遷居英格蘭,一九九四年她從英國東安哥拉大學畢業後,獲得創意寫作碩士學位。崔西與丈夫及兒子居住於倫敦。她希望能看遍維梅爾一生中所完成的三十五幅畫作的真跡(如今她已看過二十八幅)。《戴珍珠耳環的女孩》以過去時代女人試圖突破環境限制、改變自身命運為描寫主題,加上作者對維梅爾的透徹研究,使得該書在美國圖書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一直鍾愛歷史題材的英國導演皮特·韋伯深深地被其吸引,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終於藉助小說的力量把大師的一幅名作,演繹為一場感人至深的愛情電影。
女主角眾望所歸
飾演女主角葛麗葉的斯嘉麗·瓊森是出色的美國女演員,雖然年紀不大,卻獲得了頗多榮譽。早在12歲時,斯嘉麗就曾獲得美國獨立精神獎,她19歲時因《迷失東京》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逆流單元」的最佳女演員獎。她還參演過《馬語者》、《缺席的人》等大作。算起來,斯嘉麗·瓊森迄今為止已榮獲過10多個重大的表演獎項。而導演皮特·韋伯和同名小說作者崔西·雪佛蘭執意要求斯嘉麗·瓊森出任女主角。導演皮特·韋伯對此解釋道:「我們選擇她,是因為她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斯嘉麗·瓊森瘦削的臉龐和憂郁的眼神,蘊涵著一種孤獨和反叛的魅力。這和影片女主角葛麗葉的性格特徵很相符。」而影片上映後,斯嘉麗·瓊森已經獲得了本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她將與妮可·基德曼爭奪金球獎影後。
英國人一貫擅長此種古裝題材的大製作,多年前的《戀愛中的莎士比亞》令人拍案叫絕由此捧紅了甜姐格溫尼斯帕特洛。同時也成就了片中的配角湯姆·威爾金森,受過舞台訓練的英國性格演員湯姆·威爾金森(Tom Wilkinson),自從70年代中期以來就開始活躍於英國影視圈。他擅長於飾演那些感情上受到壓抑或者自命不凡的男人。1997年的《一脫到底》(「The Full Monty」)讓他斐聲國際影壇。威爾金森在銀幕上塑造了不少閃光的配角形象,越來越受到圈內人士的肯定。 不過遺憾的是此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片中,老哥還是配角上場,甘為人梯。主演美術大家維梅爾的是性格小生科林·菲爾斯,他的星路歷程也不是特別順利,曾有人戲稱其為休·格蘭特的超級替補。好在此小生在電影《布里奇特·瓊斯的日記》以及電視劇《傲慢與偏見》中的精彩表演當仁不讓地成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里的男一號。
情節互動精彩異常,導演刻畫細致如微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片中葛里葉與維梅爾的互動是精彩之處。史上的繪畫大師向來傾重男性,名肖像又以女性出頭,兩者間在本片中的碰撞一發而不可收拾,饒是有趣。目不識丁的葛里葉在維梅爾指導下,迅速掌握色彩圖譜,更以本身的靈性聰穎,諳熟繪圖透視及構圖法,反過來點撥維梅爾。值得注意的是,少女鮫淚般的珍珠是繪畫構圖的重心,亦是本書不可忽視的隱喻。維梅爾的命令下,葛里葉唯命是從地以熱針穿耳洞,掛上富貴象徵的珍珠耳環,連那看不到的另一耳垂亦要如此,這深深觸及到了她心靈的底限:維梅爾終究還是繞到圖畫的背面,隱隱掌控少女懷春的情緒波動。但她拒絕被豪門或不倫之戀收編,堅決維護自己在維梅爾眼中並不存在的人格。
導演皮特·韋伯恰恰看中了這部沒有戰爭、篡權奪位、血腥殺戮等浩大題材壓得人腎上腺亢奮的輕量級歷史小說,影片著重刻畫了原書中力圖表現的少女情愛思維的變化,及其自身命運的掙脫。導演以細膩的影視語言、流暢的情節安排、精細的歷史重塑,還原了三百年前荷蘭小鎮台夫特(Delft)的風土民情,牢牢捉住觀眾的脾胃。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導演彼得·韋伯是英國人,第一次參與電影是在一個哥們兒拍的女同性戀短片中當剪輯,後來導演過幾部電視片,本片是他第一次拍大電影,用瑰麗影像再現三百年前的荷蘭小鎮。
㈢ 尋找一部電影,電影裡面最後一部分是講述一個畫家臨死前把他的畫給了一個年輕人,歐美片,畫家好像是梵高
梵谷傳奇不朽的一生多次被搬上電影銀幕。
1956年美國版《梵高傳》
中文名:《梵谷傳》,也有翻譯為《慾海浮生》或者《生活的慾望》的
導演: 喬治·丘克(George Cukor) 文森特·明奈利(Vincente Minnelli)
主演: 安東尼·奎因(Anthony Quinn) 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
導演文森特-明尼里的這部藝術家傳記電影,是拍得相當細膩動人的一部代表作。柯克.道格拉斯飾演才華橫溢卻畢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梵高,他原為荷蘭畫家,因為生活關繫到比利時的礦場當礦工。幸好梵高的兄弟支持他的藝術創作,自願供養他的生活,使他得以專心作畫,並跟同時代的名畫家高更等人交往。可惜梵高的藝術道路仍然走得十分曲折,在生前一直未獲得大眾賞識,直至死後多年才在藝壇大放異彩。導演文森特.明尼里對梵高的悲劇性一生刻畫得有血有肉,道格拉斯也演出了主人翁鬱郁不得志的深沉氣質。安東尼.奎因飾演畫家高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金像獎。
1987年,澳大利亞拍攝的《梵谷的生與死》
影片以梵谷在1872年知道1890年間給兄弟Theo寫的信為線索,雄辯地帶出天才藝術家的創傷,梵谷是最了不起的藝術家之一,本片則是一個被拷打的天才的故事,是所有關於梵谷的電影作品中最傑出的一個。
1990年荷蘭 / 英國 / 法國和拍的《梵谷與提奧》,講述了梵谷和弟弟的故事。梵谷在家中是老大,他還有三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在梵谷一生中,他只與弟弟提奧和妹妹威廉明娜保持了親密的關系,而提奧也是梵谷這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充分地反映了他與 弟弟提奧之間深厚真摯的手足之情。在梵谷1890年去世六個月後,提奧也追隨它的兄長去了.
還有法國導演莫里斯·皮亞拉1991年拍攝的《梵谷》(Van Gogh),表現了畫家梵谷生命中最後67天的非常經歷,剖析了畫家自傷自殺的異常行為,。
為追求純美的畫家,導演用內省的筆觸探尋了梵高最後的67天的生活。故事節奏進展得很慢,但人物挖掘得很深,在美麗的景物和悲慘的結局之間產生了一股強大的張力。本片主要記敘了1890梵谷搬到巴黎近郊的奧維而,再那裡度過的自殺之前幾十天的生活.在1890年的春末,梵高搬到了臨近巴黎的Auvers-sur-Oise村的一個小客棧,同時受到加歇醫生的照料。70天之後梵高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觀眾在影片中看到梵高如何作畫
如果這些都不是,那有可能不是梵高,推薦看看是不是這幾部:《莫迪里阿尼》又名《Modigliani》,《紅磨坊》,《夢》,如果這些都不是的話,那親看看http://wenku..com/view/179752b569dc5022aaea0077.html這個鏈接,都是關於畫家的電影,親看看有沒有
㈣ 有一部歐美電影是講一個畫家的
電影名字 :雷諾阿
㈤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主角是個畫家。故事從小開始說的。。外國片。
中文名稱:遠大前程 英文名稱:Great Expectations 別名:烈愛風雲 主演:伊桑·霍克 格溫尼斯·帕特洛 羅伯特·德尼羅 安妮·班克勞馥 根據19世紀大文豪狄更斯原著小說改編,充滿現代、激情及爭議的電影《烈愛風雲》,故事描述一位年輕藝術家,在旅程中遇見三個毫不相乾的陌生人,但卻改變了他一生,這些人毫無預期且無情的闖入他的生活:一位危險的囚犯勞斯汀,冰山美人伊斯黛拉及有錢卻古怪的黛斯摩夫人,經由這四人間的驚奇互動,使得《烈愛風雲》呈現對於生命中之偶然,睿智且又獨特的風貌。
㈥ 美國一部關於四位著名畫家的電影
畢加索的奇異旅行
中文名稱:畢加索的奇異旅行
英文名稱:the adventures of picasso
別名:Picassos äventyr
導 演: Tage Danielsson
主 演: Gösta Ekman
Lena Olin
Jytte Abildstrøm
Lissi Alandh
上 映: 1978
dvd發行:2003.10
地 區: 瑞典
對 白: 瑞典語/英語 /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芬蘭語/俄語
評 分: 7.6/10 (501 votes)
顏 色: 彩色
聲 音: setero.mp3
時 長: 106分鍾
類 型: 喜劇
分 級: 芬蘭:K-8 / 瑞典:7 等
簡 介:
擾掘畢加索年少時就已經表現友李仔出超常的繪畫技藝了.而且被送到馬德里藝術學院學習.但成為畫家後卻不得不在巴黎過著貧困的生活.一天他被一位美國的百萬富翁發現開始有了生計,掙了點錢.但是他的繪畫才能卻因為整日做些如給盤子陶器等繪彩的事情而埋沒.但不就他又認識了20世紀20年代的一些名人如希特勒.邱吉爾等.從此他的的生活充滿了冒險.刺激.快樂.....
這部影片採用9種語言拍攝,很多語言都是雙關語,如在一個國家是這個意思,但到了另外的國家卻變成別的含義.因此對於廣大的語言愛好者就很有觀賞研究價值.是很難用某一種語言能達到這種好汪效果的.
㈦ 歐美電影 一個女傭 很有繪畫天賦 四個字的名字 就是女主角的名字
片 名:塞拉菲娜Séraphine
導 演:馬丁·波渥斯
主 演:烏爾里奇·圖克爾 友蘭達·夢露 Françoise Lebrun
分 類:劇情片
上映時間:2008-9-28
國家地區: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
法國傳記劇情片。馬丹·普羅沃導演。尤蘭達·莫羅、烏爾里奇·圖克爾主演。塞拉菲娜·路易1864年出生在瓦茲省,她是一個鄉下女人,曾在一些富人家裡當女傭,後來成為知名的「原始畫派」畫家,1942年在一間精神病院內去世。幕後製作 薩賀芬路易是一位綻放在戰爭背景的法國素樸派畫家,在《花落花開》中拾起畫筆揮灑她的絢爛生命。本片由馬丁·波渥斯執導,由法國凱薩影後友蘭達·夢露詮釋,電影在法國上映時還同步展出薩賀芬的畫展,吸引了許多民眾和藝文界人士共襄盛舉,一同欣賞薩賀芬帶來的視覺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