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部好像是俄羅斯拍的戰斗機電影
是《07隱形戰機》嗎?
莎拉(凱瑟琳·莫瑞斯 Kathryn Morris 飾)、妮可(帕翠西婭·維拉奎茲 Patricia Velasquez 飾)、盧卡斯(約翰尼·李·米勒 Jonny Lee Miller 飾)等七名FBI成員在資深教官傑克·哈里斯(方·基默 Val Kilmer 飾)的帶領下,來到離加州不遠的弗涅戈小島,他們將在島上的虛擬小鎮中進行演練,通過推理來找出綽號為「酒吧眼淚」的連環殺手。這群探員業務精湛,自命不凡,與世隔絕的小島之行對他們來說更像一個無聊難耐的假期。
但是,他們的狂妄並未持續太久。原本看似平常的推理演習,竟然開始出現死者,所有的逃生之路被切斷,眾人完全孤立在小島之上。演習隨即演變成一場精心策劃的殺戮游戲……
2. 如此震撼的俄國現代空戰電影,誰知道片名
捕風捉影 Zerkalnie voyni: Otrazhenie pervoye (2005)
類型: 劇情 / 動作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俄羅斯
語言: 英語 / 俄語
上映日期: 2005-09-01
又名: 幻影一號
劇情簡介 · · · · · ·
俄羅斯空軍研製成功了「蘇-X」系列戰斗機,它具有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卓越的功能,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國際著名的恐怖分子;恐怖分子為了攝取戰斗機相關資料和樣機,不惜以「美女」、「金錢」等各種手段來引誘、收買和打擊俄羅斯戰斗機的優秀飛行員;但本片的主人公和「克格勃」機智地與之周旋,駕駛著最先進俄制新型的「蘇-X」戰斗機與恐怖活動展開驚心動魄的生死空戰,為俄羅斯空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3. 絕密飛行中俄羅斯戰斗機
SU37 絕對是的 不信可以再看一遍
一 來歷和超機動性
80年代末,前蘇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式戰斗機。
包括價廉物美的米格-29、性能優異的蘇-27SMK、蘇-35等機型。但在前蘇聯龐大的戰斗機現代化目標中,它們還遠不是終點。1996年,俄羅斯蘇霍伊首次推出了其在研的最先進的戰斗機之一 ——蘇-37。在英國范羅堡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蘇-37首次亮相,以其空前的機動性震驚了全球空軍界。對戰斗機來說,特別是對執行制空任務的空中優勢戰斗機來說,機動性是衡量其戰術水平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前蘇聯的米格-29和蘇-27的「普加喬夫眼鏡蛇」和「尾沖」機動動作已經令世人矚目。其成功的設計和良好的飛行性能,使它們成為公認的第三代超音速戰斗機的優秀代表。它們不僅能與美國的F-16和F-15相媲美,而且在很多方面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總的來說,它們雖然採用了雙發動機、腹部進氣、邊條翼和雙垂尾的先進設計,但由於動力裝置仍然是常規的推進式渦輪風扇發動機,不具有推力方向矢量能力,因此在機動性方面還沒能有突破性進步。最近出現的蘇-37戰斗機,裝有兩台AL-37FU發動機,不僅推重比大,而且採用了最先進的推力矢量技術,戰斗機的機動性有了本質性的變化。該飛機的總體能力被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的總設計師稱為「超機動性」。為了提高戰斗機的機動性能,一些航空技術發達的國家早就開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70年代以來,美國先後研製過HiMAT高機動性研究機。AFTIF-16先進戰斗機技術驗證機和F-15S/MTD短距起落及改進的機動性先進技術驗證機。日本也曾研製過T-2CCV隨控布局技術研究機。除F-15S/MTD採用了二元推力矢量轉向/反推力噴管技術外,其他飛機都只是通過放寬靜穩定度及增加可操縱翼而來改善飛機的機動性。1986年,美國羅克韋爾和德國的航宇公司在美國HiMAT和德國TKF-90方案的基礎上研製出了X-31A試驗機。1995年該機在巴黎航展上作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其四組機動動作令觀眾大開眼界。但X-31A畢竟只是試驗機,不具有任何作戰能力,其技術離實戰要求還有一定距離。而且其推力矢量還只是靠噴口處的三塊可操縱的調節板實現的,這比真正的推力矢量型可轉向噴口,無論在技術還是在推進效率上都存在相當差距。
蘇-37採用了先進的Al-37FU發動機,成功的解決了尾噴口密封問題,在技術上又比X-31A前進了一大步,已經接近實用標准。該機是在一架實戰用的蘇-27戰斗機的基礎上改裝而來的,但由於採用了先進的推力矢量發動機,在總體性能上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經過長期的研究,又經歷了前蘇聯解體的重大變遷,蘇-37終於在1998年4月由目前唯一的一架蘇-37戰斗機完成了首次試飛,後幾個月中,大約又進行了50次左右的飛行試驗。並首次在9月2日的英國范羅堡國際航展上向全世界的航空界人士作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預計由於俄羅斯軍隊的經濟情況,該機很可能成為國際合作型的下一代戰斗機。
二、嘆為觀止的「超機動性」
由於採用了推力矢量技術和大推重比的發動機,蘇-37戰斗機的機動性比其前輩有了突破性的進步。據介紹和國外刊物的報道,凡是觀看過蘇-37飛行表演的人,無不為它所表現出來的超級機動性能感到吃驚,許多空軍的行家們也認為蘇-37所表現出來的機動性能已經超越了他們的想像,完成了一些他們以前認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戰術機動動作和特技飛行動作。
蘇-37表演過的特技動作包括:在「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後接著做一個360度滾轉;尾沖;在垂直平面內作360度後向轉向的圓形機動;低速360度轉彎;高速高旋時以大攻角攻擊目標;甚至可以在大迎角情況下以接近零速的狀態飛行。除此外,還有其他尚末命名的機動動作。俄羅斯空軍的司令員對其低速360度轉彎很感興趣,認為它賦予了戰斗機進行近距離格鬥的全新質量。
通過初步的飛行試驗,飛機的設計師們已經對這一新飛機、其動力裝置和控制系統的良好品質和超常性能深信不疑。蘇霍伊設計局的總設計師米哈依.西蒙羅夫相信,蘇-37戰斗機的「超機動性」將徹底改變未來的空戰戰術,因為它為飛行員想像出新的機動動作提供了充分的空間。俄羅斯著名試飛員阿納托利·克沃丘爾則認為,象蘇-37這樣的飛機實際上是在開辟殲擊航空兵作戰的新時代。當然所有這些評論還有待於進一步的飛行試驗和今後的實戰所證實。
三、非同一般的發動機
蘇-37戰斗機之所以有這么好的機動性,主要是因為它裝備了兩台非同一般的發動機AL-37FU渦輪風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不僅推重比大,可以為戰斗機提供強勁的飛行動力。而且更特別的是,它採用了先進的轉向噴口設計,使得飛機具有了推力矢量控制能力,從而能夠實現各種超常的高難度機動飛行。
AL-37FU發動機是留里卡-土星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1985年在總設計師維克多·切普金的領導下開始研製,1987年第一台試驗型發動機問世。至今只製造了三台,其中兩台就裝在了蘇-37戰斗機上。還有—台則在發動機試車台上作強度試驗。
AL-37FU發動機是在AL-31F的基礎上發展的。與原發動機相比,主要是增加了推力矢量控制系統及相關的控制設備。並在設計上採用了積木式的模塊化設計。推力矢量控制系統被統一納入了飛機的電傳操縱系統中,專門控制尾噴口的轉向和轉角。其控制可以有兩種方式:自動操縱方式和手動操縱方式。一般情況下使用自動操縱方式,尾噴口受電傳操縱系統的控制;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手動操縱方式,這時發動機的尾噴口完全由飛行員手動控制。
AL-37FU發動機的設計模塊包括:四級低壓壓氣機、九級高壓壓氣機,環形燃燒室,單級可冷卻的高壓和低壓渦輪、採用主動葉尖間隙控制的空氣熱交換機(渦輪冷卻系統)、加力燃燒室和可操縱噴口。通過採用模塊化設計,使得地勤人員在維護動力裝置時,能夠迅速更換噴管、加力燃燒室,綜合設備組件、低壓渦輪、低壓壓氣機和齒輪箱。並且還可以修理和更換低壓壓氣機的第一級葉片和高壓壓氣機的所有葉片。
AL-37FU發動機的尾噴口目前還只能在縱向范圍內運動,上下偏轉角為十/-15度,轉向速度可以到30度/秒。AL-37FU發動機的整機設計工作時間是1000小時,尾噴口在使用250小時後就必須更換。蘇-37戰斗機上的兩台發部機的噴口既可以同步轉向,也可以分別調整,以滿足不同的需要。發動機成功的解決了可操縱尾噴口與加為燃燒室後端連接處的密封問題,並在設計時就考慮了減少噴口的紅外輻射問題。經過進一步改進後的發動機,尾噴口將可以向任何方向偏轉,而且尾噴口壽命也將延長到500小時。具有推力矢量能力的發動機必將成為下一代近距格鬥戰斗機的標准裝備。
四、先進的裝備和樂觀的市場前景
在俄羅斯現在的經濟條件情況下,蘇-37一開始就瞄準了出口市場。從在只有三台發動機和一架試驗機的情況下,就匆匆參加國際航展等情況來看,蘇霍伊設計局的出口意圖十分明了。蘇霍伊設計局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要成為世界上三個最主要的戰斗機出口公司之一,而蘇-37就是他們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籌碼。蘇-37所裝備的全天候數字式多功能機載雷達(即前視雷達)採用了相控陣技術,不僅具有空中監視能力,也具有地面監視能力,或兩種模式同時使用。地面監視模式可以支持地形測繪、對地面移動目標的搜索和跟蹤,以及地形迴避等。值得一提的是,蘇-37還在機尾裝有後視雷達。前後視雷達的數據都可以顯示在飛行座艙的4個大型彩色液晶顯示屏幕(LCD)上。它們不僅屏幕大、功能多,而且有遮陽保護。4個顯示器的分工是:駕駛和導航一個,戰術情況一個,另外兩個顯示系統信息,包括作戰模式和所有的作戰飛行情況。各屏幕的功能可以隨時轉換。
前視雷達可以同時跟蹤20個空中目標,並引導導彈同時攻擊其中的8個目標。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為140到160公里、雷達反射截面積為3平方米。對地面目標的探測距離是130到170公里。前半球監視范圍為左右十/-90度、上下十/-55度,後方的監視范圍上下左右均為十/-60度,探測距離為30到50公里。蘇-37戰斗機還裝有先進的光電探測系統,探測范圍為左右十/-60度,上方為+60度,下方為-15度。該系統包括有紅外測向儀、激光測距儀和頭盔瞄準具。
蘇-37的電子戰系統也比蘇-27戰斗機有了很大的改進。新的電子戰設備包括有電子情報設備、箔條和曳光彈投放器、
雷達警戒接收機和導彈攻擊告警系統。蘇-37戰斗機共有12個外掛點,採用多用途掛架時可以增加到14個。可以攜帶多種空對空和空對地/面武器。在執行制空任務時,可以攜帶R-73E近距和R-27中距紅外製導空空導彈,RVV-AE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等。在執行對地或水面攻擊任務時,可裝備X-29、X-31和X-59等紅外和雷達制導對地炸彈,以及KAB-500和KAB-1500高精度航空炸彈。新的雙座對地攻擊機也正在研製中,以進一步增強其對地攻擊和空戰能力。利用AL-37FU發動機和其他設備對現有的蘇-27戰斗機進行改進的方案也在研究中。可以預測,蘇-37不僅有廣泛的市場前景,還能對俄羅斯空軍現有的蘇-27進行現代化改裝,以進一步提高作戰能力。
4. 推薦幾部關於飛機的電影 戰斗類型的
黑鷹墜落
深入敵後 1
壯志凌雲
空戰英豪
天空上尉和明日帝國
珍珠港
5. 求一部電影:貌似是在一航展上一架俄羅斯最新戰機飛行表演結果飛行員是個叛徒架機要攻擊美國總統專機
幻影一號,又名捕風捉影
哈,樓主我看過,本電影講的是俄羅斯空軍研製成功了「蘇-35」型列戰斗機,它具有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卓越的功能,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其中也包括了恐怖分子,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色的戰斗機飛行員,他駕駛著最新型的蘇式戰斗機與他們展開戰斗,為俄羅斯空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樓主,請採納
6. 晚上看了一個影片的結尾、電影結尾一幫俄羅斯飛行員駕駛大飛機起飛、然後就結束了!看著他們起飛的應該
坎大哈 Кандагар (2010)
1995年,一架運送軍火的俄羅斯貨機被塔利班扣留,機組人員在被扣押387天後以超人的勇氣與智慧實現自救,成功逃離坎大哈機場,成就了現代航空史上的一個奇跡。
7. 有一部關於劫機的電影,裡面有與F117隱行飛機對接的鏡頭,看過的請告訴我這部叫什麼名字,不勝感激
片 名:最高危機 / 英文:Executive Decision
◆ 導 演:Stuart Baird
◆ 主 演:庫爾特·拉塞爾(Kurt Russell) 史蒂文·西格爾(Steven Seagal) 哈利·貝瑞(Halle Berry)
◆ 類 型:動作(Action) 冒險(Adventure) 驚悚(Thriller)
◆ 國家地區:美國 ◆ 語 言:
◆ 發行公司:華納(Warner Bros.) ◆ 首映日期:1996年3月15日
◆ 製作公司:華納(Warner Bros.) Silver ◆ 譜鞽殺荊?55 + $0 (單位:百萬美元)
◆ 本站評分: ◆ 首映票房:$12,069,780.00 (單位:美元)
◆ MPAA定級:R 級 ◆ 全美票房:$56,679,192.00 (單位:美元)
◆ 片 長:134 分鍾 ◆ 海外票房:暫無
◆ 官方網站:
◆ 專題網站:
◆ 影片簡介:
一群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波音747客機, 將機上的四百多人扣作人質,要求釋放他們被捕的首領,然而,根據情報官格蘭特的判斷,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想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引爆殺傷力極大的神經毒氣彈。為了阻止這一陰謀,解救機上的人質,特別行動小組採取了極為冒險的行動計劃,准備在空中登上波音客機,制止恐怖分子的行動,完成解救人質的任務。
行動小組登上了客機,但計劃的開頭就進行得極不順利。行動組長遇難,小組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而且糟糕的是,炸彈專家中尉也受了重傷,無法行動。毫無實戰經驗的格蘭特只有臨危受命,擔負起了指揮的任務。
行動隊員們小心翼翼地進行著偵察工作。他們一面要准備用武力來消滅恐怖分子,另一方面,又要制止炸彈的爆炸,在美麗勇敢的空中小姐珍的幫助下,格蘭特等人驚險萬分地完成了偵察工作。而折除炸彈這一重大的任務就只有交給重傷不能行動的中尉和有些神經質的工程師凱奧來完成了。但更為麻煩的是,行動小組還要對付一位隱藏在乘客中間的炸彈引爆員,而且,更要設法制止軍方將要對飛機發起的毀滅性攻擊。
行動小組發起了攻擊。在千鈞一發之際,炸彈的爆炸被制止了,然而,恐怖分子的反抗卻使飛機破了一個大洞,飛行員也不幸遇害。於是,只有過小型飛機駕駛經驗的格蘭特就只有背負起操縱飛機安全著陸的重任了。雖然顯得十分狼狽,但飛機總算是安全地降到了地面上。一場重大的危機,終於順利地解決了。
賞析
《最高危機》是一部頗為不錯的影片。雖然是解決恐怖分子劫機問題的老套路,但卻有著全新的故事構架。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將解決劫機事件的場所由地面移至空中,還動用了F-117隱形戰機作運載工具,設計了空中進入的情節,頗為新奇。而在電影中更是設置了眾多的懸念,來調動和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效果也的確不錯。在影片的一開頭,一連串記錄式的事件被處理得十分干凈利落,交待出了影片後面所涉及的所有內容。這是一個優點,卻也是一個缺點,交待清了影片的內容固然不錯,但如此一來,細心的觀眾對影片的發展脈絡便也清楚了。飛機一被劫持,就知道了匪徒的真正目的,並進而提出空中進入被劫飛機的方案。這樣一來,影片不免有些無味,觀眾只剩下看「如何具體解決」的份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缺憾。所幸導演在其後的一些情節處理上運用的手法都頗為巧妙,各種懸念一個連一個。先是讓隊長犧牲,讓一個文官擔負起了指揮任務;再是讓炸彈專家動彈不得,只能靠一個有些神經質的工程師擔當拆彈重任;又設置了一個炸彈引爆員讓隊員們尋找。
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千鈞一發的場面屢屢出現,讓觀眾自始自終都處於緊張之中。而最後影片結束,飛機安全著陸時,觀眾卻也一時之間有些好笑,明明知道影片的結局必然是這樣的,卻還被導演牽著走!
在影片的整體劇情安排上雖然有這樣的缺憾,但整部影片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其過程的處理手法十分老練,而攝影,配樂等也都十分不錯,尤其是演員壓低了聲音的緊張交談和若有若無的音樂配合得十分巧妙,極好地烘托出了一種緊張的氣氛。而諸位演員在片中的表演也比較出色。如果不是過於苛求的話,這部影片應該說還是拍得不錯的。
=================
不得不說的是...史蒂文·西格爾 出場30分鍾就掛了. 後面大場的戲都沒有他的份.
空軍一號 裡面有米格和F15 的戰斗,拍得不錯得
最後去救他們的是一架C130
最後結尾是這樣的
"Liberty 2-4 " is changing call sings,
"Liberty 2-4 " is now ...
"Air Force One!"
=================
8. 俄羅斯電影天空上映時間
俄羅斯電影天空上映時間是2021年11月18日。
影片根據2015年11月24日駐敘俄軍一架蘇-24戰機被土耳其F-16擊落的真實故事改編。2015年11月24日,俄羅斯空天軍飛行員奧列格·佩什科夫中校與領航員康斯坦丁·穆拉赫金上尉駕駛的蘇-24戰斗機在土敘邊境上空執行任務時,被一架土耳其空軍的F-16戰機發射的空對空導彈擊中。
兩名飛行員跳傘逃生後,在地面又遭到敘利亞極端組織武裝的襲擊。在交火中佩什科夫不幸身亡,穆拉赫金則在俄敘兩國特種部隊的救援下最終脫險。在營救行動中,俄羅斯海軍陸戰隊員亞歷山大·波濟尼奇也英勇犧牲。
犧牲的佩什科夫是一位擁有2000小時飛行經驗的俄羅斯頂尖飛行員,在他犧牲的第二天(11月25日),俄總統普京親自簽發命令,授予其「俄聯邦英雄」稱號,同時並授予穆拉赫金與波濟尼奇英勇勛章。
11月30日,俄軍派出軍用運輸機將英雄的遺體從土耳其安卡拉接回國,降落到莫斯科州的契卡洛夫斯基軍用機場。飛機進入俄聯邦空域後,一隊殲擊機為其護航,國防部長與空天軍總司令親自到機場接機。
12月1日,時任俄空天軍總司令的邦達列夫上將親自把榮譽章遞交到佩什科夫夫人手中,並稱贊佩什科夫是「真正的愛國者與國家英雄。其名字將永載俄羅斯歷史、俄軍歷史與俄羅斯空天軍歷史」。次日,在佩什科夫的故鄉利佩茨克,舉行了萬人參加的英雄遺體安葬儀式。
一轉眼的時間六年過去了,俄羅斯傳媒公司Three X Media在俄羅斯國防部的幫助下,歷時近一年,將這個故事拍成影片《天空》(Небо),兩位英雄在片中分別化名為索什尼科夫和穆拉維約夫。影片中的英雄們將在天空和地面上同時接受考驗——他們在生活中面臨著與其他人一樣的問題:夢想、失敗、背叛和愛情。
為了追求拍攝環境的真實性,片方還特意將拍攝場地選在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空軍基地附近,所有參演演員們在特種作戰部隊營地接受了為期兩周的訓練。Three X Media總製片人伊內薩·尤爾琴科說道:「我們特別關注技術和實際的現實主義,這就是演員在特種作戰部隊營地必須接受兩周訓練的原因。」
9. 有部俄軍運輸機飛行員改飛民航客機是哪個電影或者電視劇裡面有個人
俄羅斯電影《火海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