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電影名字兩個字外國的,講述的是母女二人是吸血鬼母親讓女兒練舞最終成木偶 據說有寶藏但是...
《鐵青》(死色)
是亞歷山大·布斯蒂羅、朱利安·莫利執導,傑瑞米·卡彭、卡瑟琳·雅各布等主演的驚悚奇幻恐怖電影。
影片講述了在最恐怖的萬聖節夜晚,三個年輕人到一個老太太的舊房子探險時發生的恐怖故事。
⑵ 動作電影:犧牲4名特種兵,只為去救一名女記者,到底值不值
這是一部根據 真實事件改編的法國 動作電影《特種部隊》
在這個世界上,有個連美國都不敢得罪的瘋子,它就是塔利班。
這天,塔利班沖進巴基斯坦某村莊,二話不說, 提槍斃了老村長,接下來, 熟悉的AK登場,部分村民被趕進房子集中掃射剩下的又被趕到牆根站成一排,最終被AK像割草般全部屠殺,而這場悲劇的起因 ,僅僅是因為一個法國女人。
這個法國女記者膽子真大,在阿富汗,塔利班屠殺平民, 強奸女人,甚至強迫未成年人當壯丁,女記者看不下去, 將這些暴行揭露到了報紙上。但這一舉動惹怒了塔利班,他們將女記者和她同事抓住囚禁,並把兩人被綁架的視頻放到網上,聲稱在規定時間內, 兩人將被處死。
事發之後 法國總統親自下令,臨時從阿富汗抽調一群特種兵,組建一隻六人的特別行動小隊,不日將空降阿富汗拯救女記者。然而,塔利班頭目扎耶夫狡兔三窟,在抓獲女記者後,他迅速將其轉移到了巴基斯坦境內,因為這樣一來 ,阿富汗的法軍基地,就無法及時為特種部隊提供後援。無奈 ,小隊只能空降巴基斯坦邊境,而根據情報指示,他們很快發現了塔利班窩點所在,小隊伏在塔利班上方的山坡,通過瞄準鏡他們看見,一群平民被粗暴地趕到空地上,塔利班舉起AK ,全部殘忍處決。
這群畜生,隊長一聲令下 ,小隊火速出擊,他們手持消音mp5突擊步槍,兩兩一隊, 交替前進 ,分開進攻,三下五除二 ,消滅了外面的哨兵。接著,他們推門發現裡面有兩人把守,人質肯定就在這里,為了減少不必要傷亡,隊友招呼坡上狙擊手, 做掉它,狙擊手屏息瞄準 ,一槍完美狙殺,旁邊的塔利班同夥還想還手,卻被沖進來的隊員一槍打死。很快, 消滅掉外層的守衛之後,小隊沖到了關押人質的屋裡,確認人質身份,成功帶出了女記者和她同事。
然而, 在他們准備撤走的時候,扎耶夫帶著一行人趕來支援,塔利班手持AK,對特種小隊窮追不舍的掃射,小隊的通訊設備被打爛,一名隊友的胳膊也隨即中彈,關鍵時刻, 狙擊手發揮作用,他居高臨下進行掩護,一槍一槍 ,打得那叫一個准,最終在小隊高低交替的射擊下,小隊得以成功撤退,但是, 狙擊手卻為了斷後,而選擇了留在原地繼續射擊。狙擊手看扎耶夫不爽, 接給了他一槍,誰料子彈打歪了, 把扎耶夫惹怒了,他命令手下,把狙擊手的頭砍回來見我,狙擊手見狀 ,趕緊起身奪命跑路。隊員這邊 ,通過引爆地雷,炸死了一批塔利班 ,嚇走了一批,很快, 他們撤離到了安全的位置。
可他們清點裝備後發現,襲擊讓他們丟掉了兩台通訊設備,僅有的一台衛星電話也被打壞了,現在, 他們要想和總部取得聯系,只能通過發送文字簡訊的方式,但是,這讓總部對他們的方位產生了偏差,救援遲遲不到。為了等待狙擊手的歸來,他們躲在石頭掩體後迎接敵軍,狙擊手被幾十名塔利班窮追不舍,等狙擊手成功跳到石頭後面,隊員放近塔利班 起身瘋狂掃射,擊退第一波攻勢之後,小隊通過文字通訊和總部取得聯系,總部立馬派直升飛機前來迎接,然而 ,直升飛機剛剛接近小隊附近,恐怖分子的機槍和RPG就招呼了過來,這誰敢降落,直升飛機只能選擇撤退, 接應失敗。
特種小隊只能徒步前往安全地,為了找到他們 ,法國的高樂航母,再次派出了兩架戰斗機前來,但是 ,由於通訊的問題,戰斗機最終也無功而返。很快 ,扎耶夫的人卷土重來,隊員站成長蛇陣橫排前進,扎耶夫的人馬一哄而上,不過到底是非正規武裝,扎耶夫的人就像吃雞的你,活脫脫一個人體描邊大師,打了半天也沒打到一個人,反被特戰小隊打得落花流水。
塔利班再瘋狂也是人, 他也怕死,看見這陣勢 ,紛紛嚇得就往後撤,哪知 ,撤到扎耶夫臉上的時候,扎耶夫直接掏槍 ,擊斃一名軍官,給老子打聖戰都這么慫,來 ,兄弟們 ,跟著我沖。特戰小隊一路逃跑,終於來到一處村莊,飢寒交迫, 他們准備休息一下,然而 ,扎耶夫的人再次殺了過來,一名特戰隊員直接被爆了頭,隊員們慌神, 立馬組織反擊。狙擊手飛快地找到一處掩體,找到剛才打黑槍的敵方狙擊手,一槍打中了他的大腿,趁著對方疼得叫娘的時候,迅速跑到下一個狙擊點,兩人死亡凝視 中門對狙。
好槍法 ,一番激戰之後,隊員們埋掉犧牲的同胞,迅速組織撤退,可他們算是坑苦了這個村子,扎耶夫的人很快進到了村裡,恐怖分子逼問特戰隊的去處,村民們不講 ,好 ,想當英雄是吧。恐怖分子直接掏槍, 一槍斃了村長,接著大開殺戒。有的被趕到屋裡機槍掃射,有的被趕到牆根下站成一排用AK 挨個打死。特戰隊員們看到此番慘狀,再也於心不忍,他們來到村子裡面准備復仇,塔利班雖然擅長巷戰,但畢竟打不過特戰隊很快 ,他們就損失慘重。
扎耶夫怒了,毆打著手下, 讓他們去報仇,他自己也親自上陣 ,連開三槍,殺死了女記者的同事。一名特戰隊員被打傷,好在隊友及時趕來 ,救出了他,而恐怖分子為了快速清敵,甚至動用了RPG。一番激戰之後,特戰隊員自知難以敵眾,迅速組織撤離,而這次 ,戀戰的狙擊手, 再次落在了身後。他一邊瘋狂跑 ,一邊回頭射擊,身手是矯捷,但面對的畢竟是幾十個塔利班,很快, 他就被亂槍打死。
從一開始的6人隊員,2名人質,現在變成了4個隊員 ,一個人質。且過了這幾天, 他們幾乎彈盡糧絕,為了徹底躲避塔利班的追擊,只能一路往靠近邊境的山上走,翻過山才能抵達阿富汗的法軍基地,其他隊員都尚能堅持,但受傷的隊員傷勢太重,逐漸臉色鐵青,隊友只能給他裹得厚厚的。又過了一天 海拔越來越高,他們已經走到了雪山之上,嚴寒都足以凍死他們,隊員們縮成一團互相取暖,休息到第二天清晨,他們已經被埋到了雪裡,其他隊員再冷也都活著,但, 受傷的那位已經成了一座冰雕。
隊員們再次出發 ,為了防止掉隊,他們用繩子把彼此連載了一起,女記者終究是身嬌體弱, 接近昏厥,雙腳也全部被凍爛,隊員們只好一個換一個,終於把女記者背出了山,到了山下 終於不再受凍,然而突然 塔利班再次來襲,隊員背靠背 互相掩護射擊,但三個人終究打不過幾十人,一名隊員很快被打穿胸膛,副手也被打斷了腿,女記者瘋狂逃竄,卻不小心掛在懸崖上,扎耶夫發現了他, 一路飛奔過去,將她從懸崖邊上 ,拉了回來。隊員用殘餘子彈消滅了所有嘍啰,然而一回頭,扎耶夫劫持女記者走了出來,但沒想到 隊長眼疾手快,直接擊斃了扎耶夫 ,真是找死。
戰斗終於結束,現在活著的只有兩個隊員 一個記者。埋掉了隊友 ,他們再次出發,但是這里地形實在復雜,他們又遇上滑坡,這次隊長的腿直接被砸斷,副手的腿被打斷,隊長的腿被砸斷,算了 ,這樣子也走不出去了,為了不拖累女記者 ,隊友放棄了前進,他們將身上僅有的手槍和羅盤交給女記者,朝著羅盤指的方向一直走才能得救。女記者淚如雨下 ,不想放棄他們,但隊長告訴她, 他們任務就是來救你,不管他們犧牲不犧牲, 你活著就夠了。女記者不舍地離開了他們。
一路上又是大雨, 又是烈日,這邊的鬼天氣也是奇葩,很快, 她就又餓又累又病栽倒了,不知過了多久 一輛 汽車 經過這里,好巧 ,正是法國阿富汗軍事基地的人,女記者獲救後,執意要去參加營救隊員的行動,沒有辦法 ,司令只能帶著她去。兩架直升機在山頭搜索幾個小時,終於找到了苦苦等待營救的兩位隊員,看見直升機 ,兩位隊員相擁而泣,此時的他們已經不成人樣。
這是對法國特戰部隊,一次營救行動的真實改編,犧牲四名特戰隊員只為去救一個記者,可能有很多人覺得不怎麼劃算,但是 ,自己國家的公民被綁架,作為軍人的他們怎能棄之不顧。其實 ,在真實事件中,犧牲的只有一位,就是那個受傷在雪山凍死的那位。
但此外 ,還是想多說一點的是,在國外的公民要聰明點,雖然你背後有強大的祖國,雖然你心裡有崇高的信仰,但是 ,不要任性,因為有時候你的任性,會給別人造成很大的麻煩,甚至會因此為你付出生命。
⑶ 高手幫忙啊 一直在找這部電影不知道名字
Mina Tannenbaum....中文叫<米娜的故事>吧..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呢~~
我也記得在中央哪個台看過`~當時特別記得米娜畫畫休息的時候把畫筆插在盤起來的頭發上~~很喜歡哈~~`~
這里有些基本資料
片名《Mina Tannenbaum》(米娜的故事)
出品:法國,1994
編導:馬蒂娜-迪戈松
主演:羅曼娜-波林熱(飾米娜)
埃爾薩-齊爾貝斯坦(飾阿黛兒)
這是一個關於兩個女人的故事,米娜與阿黛兒——兩個在一家醫院出生,10歲就認識一起長大的女孩子。也許我生性我冷漠,所以很難想像,同性之間的友誼竟可以達到足以摧毀其中一個人的程度,而其中又不摻雜同性戀的因素,該是怎樣的力量。想不起來她們之間是否有溫馨感人的時刻,只是確定,她們互相需要到了極度依賴的程度。兩個從小因為相貌而備受歧視的女孩子,總習慣在對方身上找到心理平衡的理由,也在對方那裡得到被重視的感覺。她們互相依賴,也互相安慰,甚至互相嫉妒,互相不屑。她們都曾經是感情上的自卑者,卻都企圖以自我為中心,對對方的幸福和憧憬不以為然——她們都有駕馭和驅使的慾望。寫到這里,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是不是大部分女人的自卑心理都來自對自己容貌的不滿? 這兩個女人莫名其妙結束的初戀,都源自對長相的極度不自信:阿黛兒愛一個男人愛的發狂,可卻怎麼也不肯和他上床,原因僅僅是她怕他看到她「肥胖的身體」;而米娜,她的男朋友即將離開這個城市,想見她最後一面,給她地址,可米娜卻不肯下樓見他,只是因為那天她剪了一個糟糕的發型,她覺得丑的不能見人。這片子果然是女人拍的,因為只有女人才能理解容貌對女人的重大意義。
米娜才華橫溢,獨立敏感卻缺乏柔和的美感,阿黛爾笨拙虛榮,卻能棄而不舍,不怕嘲笑不擇手段的達到目的。一直以來,在能力上,米娜始終保持著對阿黛爾強烈的優越感,在阿黛爾無數的挫敗中體會著強者俯視的快感。可是,阿黛爾自有在挫折中不斷進步的韌性,她變的性感漂亮,她開始能輕松得到一切她想得到的東西,包括米娜迷戀的男人。而她做這一切,不僅是對自己命運的爭取,也是試圖擺脫米娜與母親的強大陰影。可以說,阿黛爾以一種潛意識習慣了的自卑,進行著反敗為勝的抗爭——可她,也在疑惑,一切都得到了,卻為什麼並不快樂。
米娜卻因此而消沉了,隕落了,她在一天之內,體會到了愛情與友情的背叛。也許她的隕落可以解釋為一次車禍後造成的毀容——喜歡她的男人不再獻殷勤,畫商不再收她的畫,酒店老闆不再願意抬頭看她,甚至一個男人糾纏她,看到了她的臉以後也厭惡的離開……她從小心裡的自卑突然覺醒了。可這些一定不是她消沉的真正理由——當她失去了愛人,失去了她賴以為生的以來,也失去了心理的平衡點的以後。突然發現,她痛心的並不是愛的男人離開了,而是失去了她以為她不在乎,也從來不以為然的女伴。從次,她再也畫不出靈氣十足的畫了,只能為一些人描摹名畫為生。
事隔幾年,她終於鼓起勇氣去了阿黛爾的住處,裝做一次偶遇,和阿黛爾在街上碰到。這時的阿黛爾儼然是個成功而幸福的女人了——有美滿的家庭,可愛的孩子,丈夫也是從前母親極力反對的那個——這些都是她為自己一點點爭取來的。(她引誘來了米娜喜歡的男人,卻並沒有和他結合,一切都只是為了勝過米娜而已)米娜望著這個最好的朋友,很留戀也更自卑。她問:這么多年你為什麼不找我呢?阿黛爾平靜的說:可你也沒找我啊。曾經,在米娜的畫展上,阿黛兒羨慕的對米娜說:你現在可是個成功的人了。如今,兩個人的強勢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阿黛兒答應星期六去看米娜,米娜狂喜之下,幾年中喪失的繪畫靈感奇跡般的復甦了,抓起畫筆在畫布上揮灑著,似乎回到了從前的日子。這時,畫室的電話響了,是阿黛兒打來的,她說周末要和丈夫去度假,不能來看米娜了。阿黛兒說的輕松而快樂,可米娜卻絕望了——當她發現自己對溫情的渴望,她就不能再忍受朋友的冷落和忽略。可是,每個人都在進行自己的生活,不會有人給她特別的憐惜。她內心的自卑終於讓她相信自己是孤獨的,是不被人關注的。她慢慢的用最大的筆,在還未完成的作品上用力抹上觸目驚心的黑色,直至整個畫布被黑色淹沒。然後,走進廚房,吞下了毒葯。周末以後,阿黛兒又打來電話,自動答錄機里,阿黛兒的聲音仍然歡快,她說,米娜,我回來了,就來看你。地板上,米娜安靜冰冷的躺著,臉上卻泛著平靜的光澤。
故事的結尾,一直擔負「講解」任務的女人,米娜的妹妹說:這就是米娜的故事……攝影機關了,燈光熄了,女人說:怎麼了,為什麼你們只關心米娜,我呢,我呢,有誰來聽我的故事……原來,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卻又擺脫不了別人的陰影。看上去,故事有兩個女主角,其實,其實,只有一個人而已。
找到一個別人寫的評論~`覺得很好呢`~
《米娜的故事》(Mina Tannenbaum) 導演:馬丁內·杜格森 法國 1994年
這是那種法蘭西獨有的張狂浪漫與纏綿入骨的絕望。
故事裡有一個姑娘米娜,她的朋友阿黛兒,她們的愛情故事,從生到死。還有一個神情冷漠無論如何算不上美的女人,在每個場景里走來走去說一些精闢的概括或簡要的解析,使故事能如一本人物簡歷樣順暢的進行。也許她是導演或編劇。
一開始米娜她們是孩子,童真的聲音,討論偷看到的「嘴對著嘴,舌頭對著舌頭」,小女孩子表示出錯愕與不屑,正常的,裝出了不屑才能更深入的探討,你知道的,即使是孩子,我們對這個問題也是很感興趣的。
而後就長大了,都是藝術學校的少女,其實還沒長大呢,嚮往愛情,卻不知道這樣贏取,米娜的黛眯·摩爾式的精緻小臉藏在厚厚的玳瑁邊眼鏡和亂蓬蓬長發後面;阿黛兒有耐看的小凸臉,卻扣一頂灰濛蒙的帽子一身灰濛蒙的衣服。噯真的是慘不忍睹啊,笨拙的少女,未開的花。
可是愛情就這樣突兀又輕松的來了,因為青春吧,總有人會得愛上你,一樣青澀、笨拙卻是彼此的天使。然後,可能也是因為青春,愛情又這樣突兀又輕松的走了。
後來真正長大了,那個冷漠醜女人把你帶到米娜的油畫展,告訴你她已有過多名前任情人一名現任情人一名暗戀的人。(女孩子可不能錯過米娜這一季的服飾,畫展上她身著薄薄白色針織衫,套黑背帶裙,簡潔清純,是每個男人樂於迷戀並保護的。更多時候她著紅衣,紅大衣、紅毛衣。這樣純正、濃烈的紅真是配這樣白皙、精緻的小臉噯,美麗得像個咒語。)也許米娜的畫展成功與她的美麗脫不了干係。啊當然才能是重要的,但是有了美麗總歸更方便,這個年齡我們都開始認識和利用我們的美麗。
這里沒有講到阿黛兒。嗯,她是灰暗的,沒有一點成功的跡象。
於是她與米娜吵架了,你不能責怪她妒忌。要知道就算天下再挑食的人,醋總歸會吃的。
米娜獨自走出cafe,一輛車子戛然而止,鐵青的車身,半截牛仔褲失血的靛藍,人群嗡嗡聚攏來。
阿黛兒去白色病房帶一雙鮮紅手套送病人,冷漠女人向你使個眼色聳聳肩,滿身綳帶的米娜說她破相了。
嘿你真該看看這時男人們的反應,顫抖的目光、綳緊的嘴角、甚或直截了當的譏笑。誰說醜陋不是一種錯誤?這簡直是一種罪惡。
唉法蘭西的浪漫,這時仍不肯讓米娜被糟蹋,那條應該很醜的疤痕淡如一條淚痕。纖細的脖子濃密的長發淡淡的淚痕……這破相女子眼中的憂郁應該由加倍的呵護來融化呀,但是人們似乎更願意追捧眩目的美人。食色性也,也許沒錯,可他們不該表現得如此誠實。
幾年來米娜頭一次去看她精神失常的父親,災難會使受難者們靠近。父親沒認出她,只慢慢認真念著:「小小的腦袋/大大的屁股/呼嚕一聲/就再也看不見了」,也許有什麼寓意,也許什麼都沒有,他只是念著,反復念著直至吼著直至聲嘶力竭、淚如雨下。米娜退後,倉皇逃離,蒼白的走廊上,一排蒼白的日光燈。
阿黛兒嫁給了米娜暗戀的男人。「可是我什麼也沒干啊。」她無辜道。當然沒有,是那個男人自己迷上越來越迷人的阿黛兒。
米娜忠實的現任情人離開了她。「你還有什麼可補充的?」他冷冷道。當然沒有,米娜與阿黛兒決絕的吵架中阿黛兒揭露米娜只是把他當作填補寂寞的狗,被他聽見了。
米娜捂住腹部——這是身體最柔軟的部分——就像中了一彈,胎兒一樣蜷曲在地板上。
也許都是她自己的錯,平時就驕傲而犀利,因為受傷,便加倍的敏感、兇猛和難相處,可——可是,若她仍然成功而美麗,他們斷斷不肯這么輕易離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