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鴉片戰爭 電影 簡介
本片故事發生在清代道光年間英國商人每年向中國輸入近兩千噸鴉片,清政府每年流失三千萬兩白銀.鴉片在嚴重威脅著大清帝國。為此,道光皇帝被迫下詔,命湖廣總督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英商顛地帶著滿船鴉片到達珠江港面。負責驗貨的水師總兵韓肇慶與顛地里通外應,使顛地的鴉片得以順利進關。加上益和行老闆何敬容對內賄賂守關總督,對外為英商販賣鴉片,使得林則徐禁煙步步維艱……
林則徐一到廣州,立即處死了一批煙販,將何敬容關進監獄,這使以顛地為首的英商大肆驚慌。林則徐派兵圍住了洋商館,英商們以絕食抗議,拒不交出販運到中國的鴉片。英駐華商務總監義律來到商館,英商們以為救星已到,熱烈歡呼。但義律卻誘騙既而強迫英國商人們交出所有鴉片,以暫緩林則徐和英商們的僵局,一面策劃回英國四處游說,要求英政府以此為借口向中國開戰……
英商們向大清國政府交出了兩萬多箱鴉片,道光興奮異常,以為鴉片之害已除,命林則徐在虎門將所有收繳的鴉片全部銷毀。
道光十九年六月三日,廣州虎門海灘,一群群袒胸赤腳的工人、兵勇將一個個黑色鴉片球切成四瓣,倒入碩大的化煙池。化煙池邊緣圍滿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人山人海。一筐筐鴉片、鹽巴、石灰被倒入化煙池中,最後被化成黑色的濁流,流入大海之中。
義律讓顛地回英國,將一封信交給巴麥尊勛爵。英國議會上,巴麥尊提出出兵進攻中國,議會最終以微弱多數通過了侵華戰爭拔款。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最終同意對華宣戰。虎門海面,義律率英旗艦威里士尼號封住珠江口。繼而,義律率領艦隊,很快攻下舟山定海,定海失守。定海知縣姚懷祥自殺殉國。消息傳到紫禁城,道光大驚大怒。又聞英艦隊到達天津唐沽,道光責怪林則徐惹怒洋人,於是撤免林則徐,委派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全權解決與英國的爭端。林則徐雖被免職,仍希望琦善調集全國兵勇與英軍對戰。琦善親眼見英軍船堅炮利,自認大清難以戰勝,只得向義律求和。義律提出《穿鼻條約》,要求清政府賠償六百萬鴉片款,割讓香港……琦善無策,只有用美女去撫慰英軍。藝妓蓉兒不從,被琦善押入大牢。道光自知清軍敵不過英軍,又不忍賠款及割讓香港,但仍命水師戰船與英軍對戰。虎門炮台,關天培率兵勇們拚命死戰,最後全體為國捐軀。
琦善以欺君賣國、喪權割地之罪被道光免職押解入京;林則徐則被發配新疆。 ……1842年,中英簽署《南京條約》,香港從此淪為英國殖民地達一個半世紀。面對祖先的靈牌和遺像,道光兩眼含淚,悲痛不已。紫禁城外,大雨如潑,墨雲如磐……
該片由峨嵋電影製片廠1997年出品,獲1997年度中國「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第2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997年中共中央「五個一工程」獎等眾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