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愛國者電影體現美國精神

愛國者電影體現美國精神

發布時間:2023-09-12 13:43:11

Ⅰ 誰能推薦幾部體現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

個人英雄主義的
最佳表現
與狼共舞
燃情歲月
宏大西部片
玩具總動員
系列
小雞快跑
戰鴿快飛
沖走小老鼠
浪漫鼠德佩羅
斯瓦辛格系列
史泰龍系列
《亡命快遞》那位男主角演員的系列電影
湯姆克魯斯
系列
如大地雄心之類
當然經典的不要忘記梅爾吉布森的系列電影

勇敢的心
愛國者
贖金風暴等
這些電影都帶上了典型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情節,主人公在發動攻擊的時候都會大聲呼喚自由女神或者出現美國國旗之類帶有象徵意義普世價值的東西,讓人感動和內心振奮,但卻是一種價值灌輸。
另外
符合你喜歡類型的有
神奇四俠
我是傳奇等

Ⅱ 一部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一部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好象是《愛國者》吧
在他們成為士兵前,他們是都是家庭中的一員;在他們成為傳說之前,他們都是英雄;在一個國家誕生之前,必須有一場為自由而打的戰爭…… 。 故事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於結束,曾經是戰斗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梅爾·吉卜森 飾)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為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採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徵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 本傑明並不想參加他們的斗爭,直到他的妻子死去留給他7個孩子,眼前的現實和悲劇使本傑明開始轉變,心靈滲或遭受著沖擊,但是過去戰爭中的殘暴場面依然不斷地困擾著他。 這時,他的他兒子傑布列卻沒有絲毫猶豫地開始投入到了爭取自由和獨立的斗爭中,但當英軍大舉入侵而威脅到他的家園還殺死了他的二兒子時,他發現唯一能保護家園和家人的方式,就是全力捍衛年輕人民的自由。 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一個新的獨立的國家正要誕生,本傑明決定跟隨兒子而去

求一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愛國者》梅爾吉布森

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符合提問的影片:
愛國者
導演: 羅蘭·艾默里奇
編劇: 羅伯特·羅達特
主演: 梅爾·吉布森 / 希斯·萊傑 / 喬莉·理查德森 /詹森·艾薩克 / 克里斯·庫珀..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戰爭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0-06-28
決戰怒河
導演: Robert Harmon
編劇: Howard Fast
主演: Jeff Daniels / Roger Rees
類型: 劇情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9-09-20
此外,推薦美劇《逆轉奇兵》。

有哪些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偷襲》《邊城英烈傳》
《決戰時刻》《革命》《The Crossing》

幫我找找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梅爾吉布森的《愛國者》
:wstatic.xunlei./web/movie_content.?cid=#_anchor

有沒有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

愛國者續集 The Little Patriot (1995)
為自由而戰 Taking Liberty (1993)
革命 Revolution(1985)
1776 (1972)

關於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的交戰雙方,已經交戰地點和交戰時間。
美國獨立戰爭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獨立戰爭中的細節,以及發生的趣事。
獨立戰爭後對美國南北經濟有什麼影響,出了哪幾位總統和對治理金融方面有什麼大的作為。
綠幣,林肯發行的貨幣對未來經濟有什麼影響,無黃金抵押的綠幣是否真的使得當時的經濟好轉?
把上面這些問題加以分析,即可。
當時除了武鬥,還有金融方面的斗爭,美國有多位總統在方式被刺殺,就是因為金融問題得罪了國際銀行家,這點你要充分說明事情的經過和結果。

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爭取民族叢殲獨立的戰爭,它的勝利,給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打開了一個缺口,為殖民地民族解放戰爭樹立了範例。
1775年4月19日,波士頓人民在來剋星頓上空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來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1775年4月,馬薩諸塞總督兼駐軍總司令托馬斯·蓋奇得到一個消息:在距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火倉庫。蓋奇立即命令少校佛朗西斯·史密斯和約翰·皮特凱恩率800名英軍前往摧毀,以挫傷民兵士氣。部隊連夜出發了,4月19日凌晨,他們來到了離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莊--萊剋星頓。
英軍在黎明前的薄霧中向前行進,經過一夜行軍。他們個個睏倦不堪,呵欠連天。叢鄭伍忽然,他們發現村外的草地上站著70多個村民,正手握長槍嚴陣以待。史密斯知道這些武裝村民就是萊剋星頓的民兵,北美大陸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們「一分鍾人」(Minutemen),因為他們行動特別迅速,只要一聽到警報,在一分鍾內就能 *** 起來,立即投入戰斗。讓史密斯吃驚的是,這些民兵為什麼這樣快就知道英軍的行動呢?原來,「通訊委員會」的偵察員早就得到了情報,並在波士頓教堂的頂上掛起一盞紅燈。「通訊委員會」的信使,雕板匠保爾·瑞維爾看到後立即騎馬到萊剋星頓,通知隱藏在那裡的反英領袖塞繆爾·亞當斯撤離,然後趕到康科德報警。
史密斯一看對方只有幾十個人,原來有些緊張的心情馬上放鬆下來。皮特凱恩也沒把這些衣服破爛的民兵放在眼裡,命令他們繳械投降。但以喬納斯·帕克為首的民兵拒絕了英軍的要求。皮特凱恩就命令英軍包圍這些民兵。在混亂中,不知是誰開了槍,頓時激戰爆發。幾分鍾後,槍聲漸漸稀疏,民兵們8死10傷,因為人少很快撤離了戰場,分散隱蔽起來。英軍只有1人受傷。
史密斯初戰告捷,非常得意,指揮士兵直奔康科德。英軍趕到鎮上時,天已大亮,旭日東升了,但街道上卻看不見一個人,家家關門閉戶,顯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軍進入各家翻箱倒櫃,折騰了大半天,什麼也沒找到。原來,民兵早已把倉庫轉移,「通訊委員會」的領導人也隱蔽起來了。
史密斯覺得情況有些不妙,連忙下令撤退。這時,鎮外喊殺聲、槍聲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鎮的民兵已得到消息,從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趕來。包圍了正在撤退的英軍。他們埋伏在籬笆後邊、灌木叢中、房屋頂上、街道拐角處向英軍射擊。英軍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當英軍舉槍還擊時卻連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軍一路向波士頓方向退卻,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斷襲擊,狼狽不堪。 戰斗一直持續到黃昏,最後還是從波士頓開來的一支援軍,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
這一天,英軍死傷273人,民兵損失了95人,剩下的英軍彈葯耗盡,回想起來也是心有餘悸,他們第一次嘗到殖民地人民鐵拳的滋味。有個士兵說:「我48小時沒吃一點東西,帽子被打飛了3次,2顆子彈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
萊剋星頓的槍聲震動了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
為了聯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陸會議於6月14日決定,建立各殖民地聯合武裝力量即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10月13日,又決定建立大陸艦隊。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誕生。戰爭初期,雙方力量相差懸殊。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海軍,駐北美英軍約3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北美殖民地人口僅300萬,兵力不足,裝備落後,缺乏訓練。但是,殖民地軍民聯合,同仇敵愾,又有優秀的領導者和軍事指揮員,英軍的海上補給線卻時常 *** 擾,在北美不得人心,所以最終殖民主義地獲得勝利,並且獨立了。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

不是愛國者,不要亂講
是the crossing,2000年制。講述美國獨立戰爭,華盛度趁聖誕夜過河擊敗敵軍的故事。
華語片名我不知道,戲不是很出名資料少,你自己想辦法8!
30分!

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問題

美國獨立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殖民地。美國土鱉 *** ,英國能幹啥?國內調兵打這幫農民唄,打敗了也爽快,在歐洲各國張羅的巴黎和會之後,馬上和年輕的美國建立了正式關系,畢竟生意還得做,日子還得過不是?
發藍稀帝國和英吉利不對眼好多年,一聽說對手的小弟成了反骨仔,自然是大力支持。雖然也擔心給自己的殖民地帶個壞頭,還是出錢出槍幫著揚基們折騰,最後把自己家底折騰掉了,內部一起鬨把十六阿哥送上了斷頭台。
中國……天朝上下還分不清西洋番鬼是不是編出來幾個國名來騙賞賜,對亞美利加是什麼玩意更不知道了。談何對策。

Ⅲ 求電影<<愛國者>>的專業影評,十分緊急

電影本是一個供人觀賞的藝術,但有時卻會激化國與國之間原本微妙的政治關系。美國今年上演的大片《愛國者》(The Patriot),就傷了表親——英國人的心。

《愛國者》以壯觀的場景和油畫一樣的優美畫面,展示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橫斷面。按照這部電影,美國人鬧獨立完全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愛國民兵們很像是《水滸》中的好漢,走投無路,被逼上樑山。中國抗戰前,蔣介石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不到最後關頭,不輕言犧牲」。影片《愛國者》主人公本傑明也是一個調調,堅決主張向英王「請願請願再請願」,只是在親眼目睹兒子被英軍槍殺後,本傑明才揭竿而起,憤然反抗。

本傑明是美國開國元勛華盛頓的化身,兩人的經歷、家世相仿。美國人宣傳自己無可厚非,但狠狠醜化英國的形象,卻得罪了英國人。

《愛國者》中有一場戲,英軍將手無寸鐵的美國平民活活燒死在教堂之中。英國人嚴正聲明,此事純屬虛構,而且進一步考證後認定,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在法國倒是犯有此類暴行。德國人沒有出來辟謠,法國人也未置可否。經過內查外調,英國人又發現《愛國者》的導演是德國人,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德裔美國人。這下問題就清楚了——德國與英國有仇,兩次世界大戰均互為敵手(盡管希特勒視英國人為同祖同宗的表兄弟,一再爭取拉攏,但英國不為所動),所以才有今天的栽贓陷害,惡意攻擊。

梅爾·吉布森在影片中有不俗的表演,持槍迅跑的矯健身影再現了美國「一分鍾民兵」(One Minute Man)的雄姿。但此兄演的越好,英國人就越痛恨他。影片中梅爾·吉布森飾演的本傑明不僅機智勇敢,而且親手殺了20來個英軍官兵,讓英軍聞風喪膽。這還不夠,梅爾·吉布森在另一部大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中也是主演抗英好漢,手刃英格蘭的鐵甲騎士,刀劈斧砍,血肉橫飛。對英國人來說,真是「靖康恥,尤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英國人傷心難過,法國人卻在一旁偷著樂。現實中,英國人一直扯著美國的衣襟不肯鬆手,跟在美國人後面亦步亦趨,法國人倒常與美國人鬧別扭。山姆大叔要往東,高盧雄雞(法國人的代號)偏要向西。「北約」的總部原來設在巴黎,戴高樂一怒之下把北約請出了法國;美國空軍轟炸利比亞,要從法國借道,法國人偏偏不同意……《愛國者》的編導何以敵我不分,貶低英國人,頌揚法國人?

中國流行過一句話,叫「世界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國者》的編劇和導演對法國如此厚愛,是因為歷史上法國人確有大恩於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在美國最困難的時候,法國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影片中,本傑明的隊伍中有一位來自法國的游擊隊戰士,與本傑明同生死共患難,終於熬到了大部隊的到來,其場面與《閃閃的紅星》中的勝利歡慶如出一轍,只不過《愛國者》中的畫面並不是滿山的映山紅,而是法國軍隊在隆隆的炮聲中搶灘登陸。望著這壯麗的場面,本傑明情不自禁地用法語喊出心聲:「Vivre le france」(法國萬歲!)。法國游擊隊員心心相連,很得體地也用法語說:「Vivre la liberte」(自由萬歲!)。

法國游擊隊員要回法國去,本傑明又用法文祝福「bonne chance」(萬事如意),以示敬意。美國英雄也說法國話?!法國人看了可真是太高興了,因為法語是法國人的驕傲。

這位法國游擊隊戰士也是一位歷史人物的化身。拉斐德(La Fayette)不遠萬里,從法國來到新大陸,幫助美國人民爭取自由。拉斐德追隨華盛頓,一同度過了最艱苦的相持階段。戰爭期間拉斐德返回法國,說服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派精兵6千,跨海遠征,幫助剛出生的美利堅合眾國。當然,在此之前,法國人已經在出錢出槍助陣了。

除了《愛國者》之外,影片《U—571》也讓英國人很不開心。《U—571》裡面中美國水兵繳獲了德國人的密碼器。但英國人認為,繳獲密碼器的是英國人,不是美國人。英國人不僅對《愛國者》和《U—571》很有意見,而且覺得《拯救大兵瑞恩》也很有問題。《大兵瑞恩》中根本就沒有提到英國,而當年在諾曼底海灘登陸的,是聯合作戰的美國和英國軍隊。

美國人將英國人的功績統統抹殺。英國人自以為與美國是表親關系,沒想到美國人來了這么一著,沒有比來自朋友和親人的傷害更讓人痛心的了。再說,英國從世界第一強國淪為一個二流國家,一顆心本就已經很脆弱了。美國如今有那麼多可以引以為豪的東西:10艘航空母艦、月球登陸,現在又弄出一個什麼新經濟。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讓英國小兄弟呢?

美國電影《愛國者》的時代背景是什麼

該電影時代背景為美國獨立戰爭。
《愛國者》(The Patriot)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梅爾·吉布森、希斯·萊傑、朱莉·理查德森等主演的一部史詩戰爭片,於2000年上映。
梅爾·吉布森在片中飾演男主角本傑明·馬丁,一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英雄,早期曾經為殖民擴張而戰,後來對戰爭產生了厭惡,直到轟轟烈烈的美國獨立戰爭的戰火燒到了家門口,才逼他又投身到了美國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斗爭中。
美國獨立戰爭(英語: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1775年—1783年)或稱為美國革命戰爭,是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范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之外。

Ⅳ 愛國者的影片評價

可以說,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電影並不多,這是一次描寫普通人在那段年代的生活和他們如何面對特殊境遇的好機會,除了歷史元素之外,影片還深刻的揭示了人生。(時光網評)
這種血腥的慶祝最終給予了美國革命應得的一部史詩般的作品。(沙龍網評)
影片充滿活力與激情,對得起買電影票花的錢。(《芝加哥太陽報》評)
雷霆萬鈞的景象。(《滾石》評)
感情上很有張力,既不悶也不無聊。(《Variety》雜志評) 這部電影冗長、空洞、虛假。(《舊金山紀事報》評)
偽善過度,悲情過火,全是美國獨立日那種陳詞濫調。(《巴爾的摩太陽報》評)
本片的確受益於吉布森的魅力……至於電影本身是否足夠好,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洛杉磯時報》評)

Ⅵ 美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有哪些注意是美國美國!!

美國愛國影片:

《愛國者》

《世貿大廈》

《紅色機尾》
《風語戰士》

《我們曾是戰士》

《愛國者》最為經典,梅爾·吉布森、希斯萊傑主演。

Ⅶ 電影愛國者的觀後感

看了《愛國者》,很受感動。影片講述的是一段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主人公是一位議員和一群孩子的父親。一家人過得還算和諧。作為父親,他在家裡有著相當的威嚴,而一群孩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頑皮讓這位父親吃盡苦頭卻又無可奈何。但因其反對對英國作戰而被孩子們誤解,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參軍夢,甚至遠遠聽到槍炮聲,他們也會熟練搬出槍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英軍的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在家園被毀又即將失去第二個兒子時父親終於爆發了,和兩個小兒子一起殲滅了一股二十一人的英軍,這讓人聯想到他當年的英姿,也讓他找回了自己潛藏的勇氣。在復仇和追求自由這兩條主線的引導下,主人公帶領著國民軍逐步走向勝利。
影片花了很大的手筆來闡述美國對自由的嚮往和因此付出的沉重代價,從激烈的議會討論,人們參軍的熱情,到家園的被毀,戰場上的慘烈犧牲。相信看過該片的決不會忘記那些古老而又獨特的戰爭場面,兩軍(正規軍)對壘都是以人員和武器作為籌碼,而這往往是英軍占優,美軍是即輸場面又輸戰爭,這看上去有點幽默的味道,完全是對現代戰爭的顛覆,看不到現代戰爭中的謀軍布局。而國民軍卻也會玩游擊戰,有一段時間竟被英軍稱之為「幽靈」,很有點中國特色的味道。但這確實是一支雜牌軍,就連教堂里的牧師也披裝上陣,只是不知道他在殺人之前會不會念上一句「上帝保佑」,其最後的犧牲卻也充滿了悲劇色彩。

雖然這是一部戰爭片,但是導演在戰爭之外的細節上有很好的把握,除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外,也不失暖暖的溫情,真實而感人。其中身為國民軍上校的父親與剛剛會說話的女兒的告別一段,導演處理得別具匠心,將主角在軍隊與家庭角色的矛盾和女兒對父親的理解盡融於女兒的呼喚和轉身的深情一抱之中,可謂感人至深。導演對種族矛盾的解構也是該片的亮點之一,最初白人對黑奴的歧視,通過戰爭的隱含功能最終達成了和解,「與你並肩作戰是我的榮幸。」將這對不大不小的矛盾融於對自由不懈追求的主題之中,也是對黑人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所做的貢獻的一種認同,他們也是美國歷史的創造者。

不能不說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無論你對美國有如何的偏見,看了該片你卻不由的對那些為自由而戰的勇士們產生由衷的敬意,這確實是一個非凡的國度,這樣的民族沒有理由不屹立於世界強者之林。

然而相比之下,小時侯很喜歡的國產戰爭片,現在看來實在很少有深層次的東西,導演的思維極其狹隘,創作的影片只是對歷史的一種簡單重復。比如電影藝術大師斯皮爾伯格就將幾條命救一條命的價值問題帶入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充滿了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從而使影片脫離了戰爭本身而得以實現主題的升華,像這樣的東西在中國的戰爭片里很難找到,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在根本上還得在思維的形式內涵上下一番工夫。

Ⅷ 電影<<愛國者>>講的什麼...

本片是梅爾 吉卜森主演又一部具有史詩背景的影片,創作人員陣容強大,劇本由《拯救大兵瑞恩》的編劇羅撥特?路戴執筆,導演則是《獨立日》《酷斯拉》的羅蘭德?伊馬利奇,是今年好萊塢的一部重頭大片。

影片在南北戰爭中的一些真實歷史事件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其中男主人公本傑明?馬丁以及他的兒子等人物都在歷史上卻有其人。梅爾 吉卜森在片中飾演男主角本傑明?馬丁,一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英雄,早期曾經為殖民擴張而戰,後來對戰爭產生了厭惡,直到轟轟烈烈的美國南北戰爭的戰火燒到了家門口,才逼他又投身到了美國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斗爭中。梅爾?吉卜森自己透露,原來他父親早年也是個反戰份子,因打過仗深知戰爭的慘烈,所以為了避免梅爾吉勃遜捲入越戰,才舉家遷往澳大利亞,因此在詮釋這一角色時自然有切身的體會。飾演梅爾吉勃遜的大兒子傑布列的是曾在《關於你的10件事》(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挑大樑的新星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這部影片在真實再現歷史方面下了大功夫,為求寫實並呈現最原始的場舭,製作小組還特地與「史密斯松尼」機構合作,「史密斯松尼」機構相當於我們常說的歷史博物館,專門研究和保存美國的歷史文化,而導演也將拍攝場舭移至當時發生獨立戰爭的地點南卡羅萊納州,並依照十八世紀的建築樣式在當地重建一座城鎮,甚至還研究南卡羅萊納州所種的樹木,可見導演的用心程度。

很經典,值得一看.
BT下載:http://bt2.cnxp.com/

Ⅸ 請大家介紹幾部美國的愛國主義電影

珍珠港

生於7月4日

獨立日

隕石大沖撞

後天

泰桐段坦尼克

勇敢的心

第一滴血系列帆盯

叛艦喋血

兄弟連

愛國者

垂直極限

特別推薦《垂直極限》,把舍己為人以及美國的英雄主義精神發揮到了及至的影片,態輪和也很感人。

Ⅹ 請大家介紹幾部美國的愛國主義電影

佐羅 是法國的英雄。。。。。怎麼成了美國英雄了。。。

我能想到的美國的愛國主義的電影有:

首先你就要看這部

愛國者
梅爾吉普森 本身就是美國的英雄

生於7月4日
越戰題材的電影 講美國一代人對戰爭的反思以及戰爭對他們的影響

殺死一隻知更鳥
反映民主 第一個為黑人爭取權利的黑白電影

珍珠港
抗擊侵略的愛國影片

鍋蓋頭 (Jarhead) 戰爭題材

野戰排
朝鮮戰爭 也屬於愛國題材吧

阿甘正傳
甘就是美國國民英雄的化身

奔騰的年代
人文關懷?美國的西部時代

巴頓將軍

西典風雲

風語者
吳於森 拍的 抗擊侵略的電影

英雄傳說
關於印地安人和美國人之間的戰爭

二戰人物傳
記錄片 講述多位美國的戰爭英雄

還有兄弟連 這不用我說了吧

美國獨立戰爭
科教片 美國的民主先河 帶表自由的崛起

動畫片 戰鴿快飛
感人的愛國題材電影 紀念為2站流過血的英雄 無論人還是動物 都值得緬懷

BBC第一次世界大戰:偉大的戰爭 和 戰爭年代的聲音
兩部都是記錄片 關於戰爭

閱讀全文

與愛國者電影體現美國精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影意志電影節 瀏覽:203
掌趣電影院 瀏覽:452
孟男誕生記2017電影天堂 瀏覽:344
成龍電影爆炸 瀏覽:390
關於她們電影在線2015 瀏覽:630
199年美國電影 瀏覽:797
美國電影最美的少年 瀏覽:475
最新美國愛情電影2016 瀏覽:529
對初中學生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
最近兩年美國電影 瀏覽:815
珍藏電影大全彩色 瀏覽:816
美國動作電影講解 瀏覽:704
tvb改編電影有哪些 瀏覽:108
動畫和電影的本質區別 瀏覽:355
在線觀看人潮湧動電影劉德華 瀏覽:537
2015電影高評分 瀏覽:425
2016年11月21日電影 瀏覽:489
什麼鐵拳電影2015 瀏覽:690
日本電影妻子的妹妹 瀏覽:232
大學校園鬼電影2015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