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大壩陰影 Killer Flood: The Day the Dam Broke
導演: Doug Campbell
主演: Joe Lando
製片國家/地區: USA
上映日期: 2003-04-25 >更多
imdb鏈接: tt0338034
蒙大拿州拉特蘭郡的人們睡得很熟,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小鎮有600英尺高、4.5噸重的混凝土蘭金水壩保護。但是,不停的大雨和不斷上漲的蓄水池將會製造麻煩,沖毀大壩和整個小鎮。意外事故造成一名工程師死亡,於是謠言四起,稱大壩在結構上並不合理。沒有人比大壩最初的建築師更加懷疑此事。在大壩完工之前,建築師大衛曾提議建一道大水壩抵擋洪水威脅,但他被建築公司總裁沃爾科陷害,沒完工就被解除職務。而心灰意冷的大衛也不願意再留在小鎮,離開妻兒遠赴費城生活。
在意外事故發生之後,大衛迅速趕回拉特蘭,並對大壩的情況進行一系列的勘測。令人震驚的是大壩還有3小時便會破裂,全城將被洪水淹沒。大衛深知事態嚴重,他必須趕在大壩毀壞之前將這一危險告知小鎮的居民。他需要得到2個人的協助,他們是女議員納塔利和17歲的建築天才加斯——被他遺棄的妻子和兒子。當年大衛不負責任的離開讓妻子和兒子傷透了心,但人命關天,他們決定全力以赴地幫助他。
在大壩崩潰之前3小時,納塔利要求鎮上的居民緊急撤離拉特蘭。但她被沃爾科阻攔,他宣稱大壩十分可靠,並且和數千條無辜的人命相比,實際上他更關心的是他在投資商面前的的聲譽。考慮到市民的安全,納塔利堅決下達撤離命令,而這一舉動也徹底毀了沃爾科的生意。
大衛和加斯決定自己採取行動穗源謹,策劃了一個冒風險的計劃——在一堵導水牆下放置大威力炸葯,把水導離大壩。沒想到這一計劃發生重大失誤,在大壩即將爆炸之前二人被趕來取走當年大壩偷工減料罪證的沃爾科困在其間。他們必須找到逃離的出路,跑到地勢較高的地方,要麼就被淹沒在滾滾洪水之中。在逃生無路的情況下,大衛終於說出了當年離開的實情,並通過電話對妻子表達了猜基愛意。雖然不再一處,但一家三口從來沒有像此時一樣親密過。
就在大衛以為逃生無望的時候,建築天才加斯突然想出一個好辦法,二人終於脫困。 但此時,身後的洪水已經滾滾而來,包裂笑括前來接應的納塔利,三人都處在極度的危險之中,這一次,他們還能成功逃脫嗎?
② 一個工程師檢修水庫大壩,好像是因為地震,水庫崩塌,這個外國電影名字叫什麼
水庫崩塌男主是水庫大壩工程師到被困在洪水賓館老婆和孩子的外國電影強調以下不是末日崩塌 答案就是是海浪
③ 電影《末日崩塌》是如何拍攝的要詳細點😒
電影末日崩塌是實拍的還是後期 末日崩塌地震效果怎麼拍的
電影末日崩塌是實拍的還是後期 末日崩塌地震效果怎麼拍的
6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末日崩塌》是一部以加州大地震為背景的災難電影,電影中虛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超級地震群,將整個加利福尼亞州拆成碎片,場景逼真震撼。導演布拉德-佩頓是一個不到四十歲的年輕傢伙,他在專訪中解密了電影中的地震奇觀,竟然是實景拍攝,地震時室內的桌椅搖晃、海嘯時的大船航行以及直升機救援大都是在實地拍攝,劇組甚至動用了一架真的直升飛機。
在諸多類型的災難中選擇了以地震作為背景,布拉德-佩頓認為自己一開始構思只是單純想要找一個不可戰勝的大反派與巨石強森這樣的超級硬漢來對抗,並這個讓這樣強大的一個主角陷入絕境的力量,可能不是一個像小丑那樣高智商反社會人群,它應該更天命難違,而唯有自然的力量真正不可抗爭。基於這樣的考慮,更容易呈現視覺奇觀的大地震就成為電影的「頭號反派」。
然而這並不容易呈現,與大部分科幻電影或災難片不同,《末日崩塌》更多是在實景中拍攝的。他真的搞來了直升機,左右搖晃機體拍攝救援人員在機艙內的鏡頭。當需要拍攝地動場景,人們摔倒在地上,天花板上掉落碎片,這些也都是真實的地動,布拉德-佩頓並不介意「花錢」,他只希望能讓演員感知到真實地震的經歷,而不必在相機面前假裝撲倒在地。這些細節的拍攝讓《末日崩塌》中的地震十分逼真而驚悚。為了顯示地震的烈度,布拉德-佩頓不僅拆了洛杉磯,還讓著名的胡佛大壩在觀眾面前開裂,讓舊金山大橋像面條一樣扭轉,他認為拆地標是個取巧的做法,最快速地讓觀眾感受到如此可怕的強震就發生在身邊。
布拉德-佩頓還透露,讓澳大利亞個性女歌手希婭演出的改編版《加州之夢》是自己女朋友出主意,這個盪氣回腸的片尾曲將經典金曲詮釋成為整部電影真正的大高潮。
搜狐娛樂:有那麼多種類的災難,為什麼選擇地震作為你的電影故事題材?
布拉德-佩頓:電影聚焦於加州的聖安德烈斯地震帶,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幾條地震帶之一。說起來,我最初只是為了給電影設定一個反派,它是世界上破壞性最大的一個反派,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在我想要給電影故事一個大反派的時候,有那麼多強大的反派,我都想過,但最終我選擇了大自然。在所有的不可戰勝的力量中,大自然是威力最強大的,在與它的抗爭里,有很多可以發揮的戲劇空間,當然,這個題材也會帶來視覺上的奇觀,帶來史詩般的效果。不過當然了,我拍這部電影的內核還是角色,這部電影的靈魂還是家庭和愛,想要描寫一個家庭如何在大災難中重組起來。還有就是毀滅加州真的太有意思了,我是說在大銀幕上,使用各種特效。不過說到底電影最大的主角還是道恩-強森的那個角色還有他的家庭。
搜狐娛樂:怎麼在銀幕上表現真是地震的效果呢?有沒有什麼科學原型依據?
布拉德-佩頓:其實大部分的視覺呈現還是依賴我對場景的設計,發生地震的時候,不同的場所會產生不同的晃動效果,所以當拍攝地震到來的時候,演員們根本不需要假裝地面在晃,當你看到電影里地震發生時桌子晃動,桌子上的東西掉落,這些都是真的發生的,真的有很多碎片掉落下來,一切都是真的,拍攝場地的地面就是會晃動。我的想法主要是讓一切都真的發生,讓演員和場景都在真實的晃動里拍攝,這樣他們能感受到真實地震的效果。有一場戲是道恩-強森在直升機里,他在洛杉磯駕駛直升飛機,然後機體晃動,演員在機艙內抓扶不穩。——你知道,我們真的弄來一架直升機,把它安置在一個巨大的設備里。對我來說,能讓演員們獲得真實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他們都能做好自己的戲,希望他們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內在表現上。為了讓電影更加有真實性,我們當然也請教了很多科學家和教授,不管是地震時的動態模型還是那些術語。因此我們才能在銀幕上看到洛杉磯的一大片地面都塌陷了,但演員們看上去仍然是真實可信的,不管場面多大,演員們的一言一行仍然令人信服。
搜狐娛樂:片中的那場大海嘯看上去也很真實,是實拍的還是後期?
布拉德-佩頓:說起來,那個場景真的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要驅動起幾百米高的大海嘯,有一部分是在綠幕拍攝的,船和演員都是真的,拍在它們身上、臉上的水也都是真的,大風也是真的,不過整個大環境還是特效做出來的。這么做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嘛,不過我仍然希望盡量真實,我們實拍了海里的大船,拍它們如何航行,其他的部分都是棚拍加特效。安全第一啦。
搜狐娛樂:電影中的第一場地震是發生在胡佛大壩,您是否暗指巨型水利工程對自然環境有不良影響?
布拉德-佩頓:不是這樣,第一場戲之所以在胡佛大壩,完全只是為了全面展示大地震的威力。當然了,第一場震撼的地震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但我們要展示大自然的力量,無論多麼壯觀的人造奇跡,大自然都能夠輕易將它毀滅,那種不可抵禦的地動能量。胡佛大壩,一個是讓觀眾能
④ 地震突然來臨,美國胡佛大壩崩塌,最後一幕不忍看,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末 日 崩 塌
外文名
San Andreas
導 演
布拉德·佩頓
編 劇
卡爾頓·庫思
製片人
比尤·弗林,特里普·文森
類 型
劇情,動作
主 演
道恩·強森
⑤ 超大型大壩決堤的電影
末 日 崩塌
San Andreas (2015)
主演: 道恩·強森 / 亞歷珊德拉·達達里奧 / 卡拉·古奇諾 / 雨果·約翰斯通-伯特 / 雅奇·潘嘉比
胡佛水壩在強震中被徹底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