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
自從我看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電影,我總是感觸良多母親為了兒子可以冒著危險到軍營中去,還有什麼是母親不能為孩子做的?
我也讀過許多表現父母心的故事-----
就在前年就在蘇州,一個小姑娘跟自己的母親吵架,媽媽告訴她:"孩子,你都上高中了,媽每天打工,媽媽下崗給人家做清潔工一個月才八百塊錢,你考試考這么少的成績,媽媽多難過。」女兒說:「媽媽我不是故意的,我馬虎了嘛。」「孩子,如果媽媽馬虎了,人家一分錢都不給呀……」那可恨的女兒把門一摔,就離家出走了。多麼小的一件事情,十幾年的養育之恩吶!就這樣輕輕一摔就可以放棄。
媽媽發動家裡所有的人去找,找不到這孩子。晚上八九點鍾了,小姑娘一個人在街頭,走在江邊,她又冷又餓,流著眼淚恨著自己的媽媽,走到一個大排檔那裡看著人家吃東西,眼淚汪汪的站在那裡。酒店的老闆端了一碗面條:「孩子呀,是不是跟家裡吵架了?把這個吃了,是不是餓了?趕快吃掉回家吧。」小姑娘接過面條,狼吞虎咽的吃著,忽然「撲通」一下,給那老闆跪下了:「老闆吶,你是我的恩人,我要感謝你,你比我媽媽好多了!」老闆聽過以後:「孩子,就憑你這句話,這碗面我都不該給你吃啊!我們倆素不相識,你連我姓什麼叫什麼都不知道,我就給了你一碗面條,你能這樣的感謝我。你媽媽把你從小養到大,吃了那麼多幸苦,你怎麼不感謝你的母親啊!」孩子恍然大悟的跑回家裡,看到媽媽暈倒在床上。正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同學們,你們要好好對待父母親,不要讓人家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就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當我們的救援隊員來到北川的時候,大家驚訝的發現,震得最嚴重的地方不是汶川而是北川。戰士們在那裡巡迴著,忽然聽到一個廢墟下發出微弱的聲音,一個小女孩的聲音:「救我~誰來救我~」他們把那廢墟搬開,用千斤頂支撐起預制板才發現,裡面有一個不到三歲的小女孩,她已經被壓了一天一夜。天就要亮了,戰士們辛苦的把那孩子拉了出來,小姑娘奄奄一息:「叔叔,快去救我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解放軍叔叔來了……」戰士們聽到以後,把預制板再撬起才發現,下邊兒躺的是孩子的父親母親,而那一幕讓所有的戰士流淚:孩子的父母已經離開了人世,媽媽面朝上,兩只手支撐著一塊預制板;父親背朝下,像俯卧撐一樣,背上壓著一塊預制板。就在父親母親二人手臂交叉的中間,那個小小的空隙里,這位小姑娘倖存了。親愛的同學們,也就在那一瞬間,孩子活下來,父母離去……
這一切都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啊,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不孝敬父母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正眼去看過自己的爹媽!所以第一件事,請你把頭輕輕的低下來,看一看你的父母親,看一看今天到會這位家長,你看一看那頭上的白發,你看一看他們穿的衣服,看一看這幾年他為你的操勞。
看看你的媽媽。一個年輕美麗的母親啊,自打你來到這世界之後,你媽媽就放棄了她所有的愛好,媽媽沒有再去唱過歌,也沒有再去跳過舞,媽媽上班的路上想著你,下班的路上也想著你。孩子,小時候你生病去醫院,你媽媽抱著你給醫生都跪下了!為了你,你媽媽從來沒要過面子。可是你怎麼做的,在媽媽冬天最冷的時候,冷水裡洗菜,手凍得紅紅的,你都沒有說過一聲「媽,你幸苦了!」這么多年來,媽媽為你做了那麼多,你從來沒有在你媽最難的時候說過一聲「媽,我愛你!」因為你不好意思!
看一看你的父親,一個剛強的男人,爸爸在家裡像一座山支撐著這個家,愛著你和媽媽。沒有爸爸的幸苦,就沒有家裡的幸福。可是你怎麼做的?你經常抱怨你的父親:你為什麼不是老闆?!你為什麼不是當官的?!為什麼我的爸爸沒有別人的爸爸強?!孩子們,當你這樣說話的時候,我告訴你,我們當爸爸的還希望我們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強呢!你做到了嗎?孩子啊~爸爸很不容易,爸爸太幸苦了,爸爸在家裡啊,非常的難!他每天給你的笑,那是爸爸最真誠的笑!現在的男人在市場經濟的環境里忍受多大的壓力,他們要忍受掙錢的壓力、工作的壓力,但是無論多大的壓力,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從來都表現出那種快樂和自豪。同學們,你還沒有在你父親最難的時候說過一聲「爸,您辛苦了」,你還沒有在你爸爸最累的時候,問過一聲「爸爸,我愛你!」
好好的珍惜!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老師,永遠不要忘了愛我們最大的家——祖國
我打了好久啊,給我分哦
⑵ 看英文電影寫中文觀後感
1.《角鬥士》英文電影中文觀後感
在自由的靈魂前
《角鬥士》斷斷續續看過有兩三遍了,一直有寫點感想的慾望。前段日子又看了一遍《勇敢的心》(《Brave Heart》),終於強迫自己坐下來寫這篇東西。
Hail Caesar;those who are about to die salute you!這是古羅馬的角鬥士們進場後,在血腥搏鬥開始前要向皇帝說的話。死,可以是很悲壯的死在戰場上,也可以是很安詳地在床上合目,但是他們的死卻是一場表演,是成千上萬人的娛樂。對於從他們被殘殺這個過程中獲取樂趣的人們他們卻還要致以將死之人的敬意!
他們並不是屬於人的,沒有自由,他們與動物無異。自由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從地獄到天堂的長梯,然而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人是連看到這梯子的機會都沒有的。
「they can take my life,but they can not take my freedom!」這一直都是威廉的信仰,當斧頭從威廉高貴的頭顱上落下時,他最後的呼喊依然是:freedom!馬克西姆斯很安詳地去見他另一個世界的妻兒時,卻也沒有忘記提出將死之前的要求:free my men!在復仇這個主題之外,《角鬥士》全篇所充斥的那種為自由而搏鬥的精神始終讓人難以忘懷!自由不是他的唯一目的,但他追求自由的艱辛過程卻是最讓我感動。
中國並不缺少自由的靈魂,但是只有在另外一個世界她們才可以得到自由。
2.《勇敢的心》英文電影中文觀後感
我最近剛看了<<勇敢的心>>深有感觸啊!華萊士對自由的追求深深的感動了我們.
年幼的華萊士身處被英國統治的蘇格蘭,從小就感受到統治階級的殘酷,其父也在一次反抗運動中喪生,年幼的華萊士跟著叔叔游歷歐洲,後來華萊士成為一個智勇雙全的男人,回到故鄉的華萊士又一次受到了殘酷的壓迫,他深愛的妻子被英軍無情的殘害.這又一次激發了華萊士心中對自由的渴望,只不過這時他不再是那個軟弱無力的小傢伙,他可以為自由去戰斗.他拿起了長劍指向了敵人,他連戰連捷.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鬥士的血性,我們還看到了一個男人的智慧.
然而事情並不總是那麼順利,蘇格蘭貴族階級的背板,使華萊士身陷囹圄,最後在刑台上受到敵人的極刑,然而他並沒有屈服,最後華萊士傾盡全力長呼:「自――由――」,這時一個男人逝去,而一個英雄誕生了
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
讓我們像華萊士一樣去戰斗
這兩部都是名噪一時的大片,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⑶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黑人孩子的故事,《弱點》觀後感。他從一個吃穿沒著落的孩子發展到一個優秀的大學橄欖球運動員。這其間,安妮一家人起到了游納至關重要的作用。安妮以她博大的胸懷和愛心接納了邁克爾,以她的開朗熱情感染了邁克爾,以她無私的愛融化並溫暖了邁克爾那顆飽受創傷的心。
影片中,安妮一家都極富同情心和愛心,我要說,這一切也許都緣於安妮這位心胸開闊、充滿愛意的女主人。安妮的女兒柯林斯,雖然看上去有些高傲,但她對於同學們不解和嘲笑的目光根本不在乎,並且在自習教室時,主動走到邁克爾旁邊坐下,陪邁克爾一起做作業。這一舉動無疑給那些看不起黑人孩子、歧視邁克爾的同學一次大大的驚異與警告,也顯示出了柯林斯沒有種族歧視的愛心。安妮的兒子小肖更是一個熱情開朗、調皮有加的快樂小男生。他以他獨有的方式關愛著邁克爾,並以有了邁克爾這樣一個大哥而驕傲。安妮的丈夫也是一個極開明的男士,他尊重安妮的選擇,支持安妮的一切愛心活動,成了安妮不可多得的給力者。邁克爾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陽光的家庭中,真算是他人生的最大幸事。
當安妮的老公鄭重地問邁克爾是否願意成為他們家的一員時,邁克爾的目光環顧著這個家庭中的每一個人,看到每個人都對他投來充滿笑意的目光並點頭示意時,邁克爾輕聲地說:"我以為已經是了。"這就是邁克爾肯定的回答,是一種幸福的融入。
在整個影片中,最令我敬佩與感動的人物便是安妮那份偉大與智慧的母愛。
有一次,邁克爾開車帶著小肖因處於興奮狀態中而出了車禍時,安妮的表現讓我由衷的佩服,看著她當時的表現,我想,即使是孩子的親生母親能做到這樣也應當說是少之又少,她首先確認了邁克爾沒事,然後再去看小肖,當她確認小肖也沒什麼大礙,但被警察告知這只是一次偶爾的幸運時,並沒有因自己的寶貝受到傷害而對邁克爾惱怒,而是平靜地走到邁克爾身邊,蹲下身來關切地撫摸著邁克爾的肩膀,告訴他神辯沒小肖沒事,並關心著邁克爾因救小肖阻止那個氣囊時受傷的手臂。這些舉動足以安慰一個缺少關愛而受傷的心靈。這不只是做秀,而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才可以在無意識中表現出來的言行,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偉大母親的愛,而是把這份愛灑向了整個人類,在我的意識中,這才是真正的博愛,真正偉大而無私的愛。
邁克爾在橄欖球訓練場上,一直不得要領,教練試圖以嚴厲的語言來讓邁克爾開竅,但卻總也不得要領,觀後感《《弱點》觀後感》。而安妮卻用了一個恰當的比喻,讓邁克爾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和職責,給這個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責任課。最令人佩服的是安妮說出的一番話:"大聲吼沒用的,他不相信別人,在他以往的經歷里,那些人都裝做關心他,但後來都消失了。"這句話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灶困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在家庭教育中出現差錯的家長。我們在看到孩子犯錯時,試圖以獅吼來警醒我們的孩子,可效果往往相反,不但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反而讓孩子站在了我們的對立面,不要說配合我們的教育,而是完全朝另一個方向走了下去。
另外,這句話也在告誡我們這些家長,當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所改變時,不要企圖孩子也會順從地隨之改變,因為孩子在我們以往不當的教育方式下,已經不再信任我們了,孩子心目中那個溫暖的母親已經離他們遠去了,所以,我們只有付出比以往更多地精力和愛,逐漸地拉近與孩子之間的心靈距離,這才是我們最先要做的。我們要給自己時間,給孩子時間,在這樣愛的付出與等待中,才能看到我們期盼中的孩子又回到了我們身邊,並朝著我們期盼的方向健康、快樂地成長著。
當教練發現邁
克爾的驚人的變化時,來到安妮身邊請教她對邁克爾說了什麼讓他有這么大的變化,安妮的一番話再次讓我感動與受教:"你應該了解你的隊員,他的保護意識排在前2%。"這句話足以可見安妮的智慧所在,她看到一個孩子身上的優點與長處,並使之發揮到極致,以帶動其他方面的發展。這也正給我們家長提了個醒,不要把目光只關注在孩子的缺點上,而使之遮蓋了孩子身上的長處和閃光點。當你把孩子自身的閃光點找到,並使之不斷地擴大,以至於用它的光環去照耀著其他方面時,你會發現孩子的缺點在一點點地縮小,而優點卻在一圈圈地擴大著。
最後,因為調查人員的一番話,差點造成了對邁克爾更大的傷害。她告訴邁克爾,安妮一家對他好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為了讓他為他們的母校服務。因此,邁克爾感覺受到別人的擺布與愚弄,從而惱怒的離開安妮家。安妮陷入深深地自責與痛苦之中,她不僅提出了對自己的質疑:"客觀地說,我是一個好人嗎?"看到這兒,我不僅想到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在為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是抱著對孩子好的心態而去盡心盡力的做的,都像安妮那樣真心地為了孩子好才那麼做的,可是,當孩子不領情時,當孩子對我們的愛發出質疑時,我們也開始懷疑自己的初衷,我們也像安妮一樣對自己提出了質疑:"我真的是愛我的孩子嗎?我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在自己的質疑聲中,我們會像安妮一樣,不難發現自己的偏差之處、自私之點:這其中,我們給孩子的愛里已經摻雜了我們的需要和渴望;已經融入了我們的面子問題;已經在這滿滿的愛里續寫了太多的虛榮與自我。就像安妮的老公肖恩說的:"在這裡面,你獲得了一種變態的滿足感。"真的,做為家長的我們,顯然是真的在愛我們的孩子,但也同時有了些許的面子問題、虛榮心問題,從而體驗這其中得到的滿足感和榮譽感。
在又一次找回邁克爾時,安妮與邁克爾有了一個特別智慧的對話。安妮:"你想打橄欖球嗎?"邁克爾:"我玩的還不錯。"其實這也代表了邁克爾已經喜歡上了這項運動。邁克爾問:"你想讓我去田納西?"安妮:"我想讓你自己選擇,這是你的生活,你自己做主。"邁克爾接著問:"如果我不想打球呢?"安妮強調說:"這是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做主。"在我看來,這是最明智、最智慧的母親,她懂得尊重孩子,知道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她明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界限,這讓父母與子女之間都會有一種輕松的愉悅感,所以,邁克爾才在以後的調查談話中用了這樣一個詞"選擇",他明確地告訴調查官,是我選擇了這所大學,因為我的家人都在這個學校讀書。
這就是理由,是一個再恰當不過的理由,更是一份在愛的力量支持下的自由的選擇。如果做為父母的我們,都有這樣一份從容,都有這樣一份信任與尊重,那麼我們的孩子都將是快樂而幸福的孩子。
⑷ 英語電影的中文讀後感
英文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中英文對照) 阿甘有自己的堅持,他不斷地跑步,JUST RUNS. 他跑步不為任何理由。他說:"人要往前看,千萬不要被過去拖累。我滾型想我跑步就是這個意義」和過去告別,不停留在原處。也許這世界上太多人隨撥逐流,很少人會堅持做一件事,阿甘堅持自己的堅持,於是他成了「神」。影片中還有一位主要人物是上校丹。他在越南戰爭中失去了雙腿。他說他的命運就是戰死。然而阿甘卻救他,讓他活了下來。失去雙腿後他開始憎恨生活,生活得很頹廢,責怪阿甘當初救了他。然而當他調整心態,去和阿甘一起捕魚生活,有了收獲後,開始感覺到生活的美好輪枝。感謝阿甘當初就了他。影片試圖通過這個角色告訴觀者生活總是美好的。烏雲後有彩虹大桐猜,絕境後有重生。關鍵是看我們給不給自己一個好心態,一個機會去改變不好的現狀。影片試圖向觀者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或許做好我們該做的每一件事,生活就會給我們一個好的回饋。只要有一種堅持就會出現一個奇跡。 Mr. A Gan has his own perseverance, keeping on running without of any reason, JUST RUNS. He said: 「Man has t look forward, and never encumbered by foretime. I thank that's the meaning of my running.」 Say goodbye to foretime and don't stay in-place. Although so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used to follow others and few people can stick to one thing, Mr. A Gan does and bees 「GOD」. There is another character Captain Dan. Dan lost his legs in Vietnarm War. He said that his fate is death in war. However, Mr. A Gan saved him and let him be alive. After losing legs, Dan was decadent and disgusted with life, plaining that A Gan shouldn't save him. When he adjusted his mind, living on fishing with A Gan, he started to enjoy the wonderful life and thank A Gan's help. The movie is intended to tell people that life is wonderful by this character. Rainbow is always after cloud. The key point is that whether we have a good mind and an opportunity to ourselves to change bad situation. The movie is also sent such a message to us: do well what we should do, and life will return us well. There will be a miracle if only there is perseverance.
⑸ 美國光輝歲月的電影觀後感 50字左右 就可以了
光輝歲月觀後感
這是一部經典影片。我喜歡的體育題材。雖然是較陌生的橄欖球,可是,還是讓我在影片的尾聲流下眼淚。淚花從眼中流出的那一刻,更多是真情流露的感動。好久沒有如此感動了,相信只有經典可以做到。
為什麼dwashington的電影都特別好看?在我印象中,他從沒演過爛片。是我對他本人演技十分出色的喜愛,還是他的電影本來就很好看。已經弄不懂這個問題了,相信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回答它。
電影是在周末看的。是在網上某個留言看到的。2014年的老片,那時候我對電影的關注不多,或者可以說,不如現在這么喜歡看電影。看來,真的要找些經典老片回顧一番了。不想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錯失太多美好的東西。
劇情呢,很簡單,很美國勵志電影的套路。據我觀察,只要是關於體育的好萊塢電影,基本都是一個套路。有爭斗,有困境,最後取得非常棒的成績。
影片唯一一個特點,是很大膽的利用黑人白人間的摩擦來講故事。這是巨大勇氣。種族歧視一直是重大問題,無論何時,它就在那裡。希望有一天,不會像片中和現實中那樣敏感。都是人,都有所長所短,世界和人都是公平的。
⑹ 美國往事電影觀後感
《美國往事》影片背景是美國戰後發展迅速而導致的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以及倫理面前,人們求生存的本能鋌而走險地去挑戰各種極限等等。似乎20-60年代美國大城市生活縮略的紀錄。本文是我整理的美國往事觀後感,僅供參考。
上周得知CCTV6要在佳片有約中放《美國往事》,便有了想看的興趣。這個片子已下了有一段時間了,就是懶的看,太長了,近4小時。當然,我是不會去看配音版的,那簡直是在蔑視我的聽力水平。不過還是要看中文字幕滴。
我為什麼要看這個片子呢?因為最近看多了周傳基爺爺講電影理論的視頻教程,也想找一部經典的片子來分析分析。下面,我就分析一下本片的幾處典型的鏡頭剪輯。
1.30年代“面條”所在的中國煙館里煙燈(圓形)→“麥大”等三兄弟被警方擊斃後現場的燈(圓形)。這里很符合周爺爺“圓接圓”的鏡頭組接理論。
2.胖子店裡廁所牆上的洞里是老年面條的眼睛在看什麼→少女狄波拉在跳舞→少年面條正在從那個洞里偷窺。
3.少年麥大等人目送面條進監獄→墓誌銘“Your youngest and strongest will fall by the sword.”→老年面條正在看著以上這句話。
4.公墓房間的牆上掛著一把鑰匙→這把鑰匙正在開一個保險櫃的鎖。
5.老年面條提著剛取出的一箱錢忐忑不安地在街上走,突然一個飛盤向他扔來,他躲開後,一隻手接住→青年麥大搶過剛出獄的青年面條手中的行李箱。
6.青年面條載著同伴把汽車開進河裡→電視里(1968年)正在播出從河裡打撈上來一輛被燒毀的汽車。
7.老年麥大跳進垃圾粉碎車自殺後,遠去的血紅色的2個車燈→逐漸靠近的2個白色的車燈,這輛車正載著狂歡的年輕人。
劇情方面我有些地方還是不太明白,比如青年麥大計劃搶銀行,面條向警方告密後,麥大等人被擊斃的現場是一輛運酒的卡車和全地的碎酒瓶。關於本片的影評網上有許多,其中一些分析的很深刻。我看本片很累,也就不多寫什麼了。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這部經典,點了“想看”之後得到友鄰第一時間的支持。
昨天中午,一個美好的周末,讀了大半天的刀爾登的《不必讀書目》。中午兩點要了樓下的肉夾饃和米皮,開始欣賞這部大作。原本只想先看一半接著看書的,可是竟然沒停下來。除了看小傢伙吃奶油蛋糕的情節哭了,其他的地方並沒有覺得很感動。意外的是,看完後怎麼也看不進書了,各種焦躁不安。在和微博上各種撒嬌求安慰後,莫名其妙地趴在被子上小哭了一通,仍然覺得心頭壓著千斤巨石不能輕松。一個美好的周末就這么被毀了。
晚上躺床上閉著眼睛,腦海里不斷閃過電影鏡頭的碎片。是裸露的女人身體,被強行分開的雙腿,祈求搶劫者強奸自己的女人的呻吟。最忘不了的是那隻槍口下的乳房,那麼晶瑩美麗,彈指可破的乳房,我在屏幕外面感到它顫栗的恐懼。是啊,在槍械武器之下,它的美麗顯得如此脆弱。我同它一起被嚇到了。也許多少個世紀以來,從沒有國度以前,女人們都是這么過來的,在暴力、血腥、戰爭、殺戮、驚恐中企圖尋求一個可憐的遮蔽之處。體內那些隱藏著無數祖輩的恐懼、傷痛、眼淚,都被電影催發尖叫著迸出。
也許揣測導演的觀點並不明智,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立場。如果暴力也可以稱作美的話,我看到的是男人和女人的兩敗俱傷。電影將這樣的人生赤裸裸地展現出來,以暴力不斷地滿足慾望,不斷地深陷泥淖。
看到有人說女主角自私冷漠。我想說即便一個女人,沒有打算現在就和一個男人白頭偕老,就不能接受他一頓飯的邀請么?畢竟對方也是自己喜歡的人。我們也不是能夠全然接受所有自己喜歡過的人。即便她拒絕了對方,難道就能成為對方強奸自己的正當理由么?暴力就是暴力,強奸就是強奸。同樣是喜歡的人,做著同樣的動作,有愛是身心的融合,用暴力卻只感到如此齷齪下作。不知還有多少個男人以愛的名義,在女人的身體里做著單純的活塞運動。他們不過是用自慰的動作,意淫著幻想中的女神。眼前這個活生生的女人,不過是個有著體溫的充氣娃娃。
個人的暴力也是,集體的暴力也是,國家之間的暴力也是。暴力一旦找到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會無止境泛濫,最終毀滅自身。
也有人說,女主角有心計有計劃並不好。我想說,這些原本都是中性詞,並沒有高尚低賤之分。我們現在不是都在做各種規劃么?為什麼那個時代的女性就不可以有自己的夢想呢?好的愛情是在一起的兩個人都越來越好。犧牲奉獻委曲求全的愛情,從來不看好,也不欣賞。
我也同情這些男孩子。他們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和家庭,在苟活度日的同時還企圖勉強維系敏感脆弱的自尊,甚至貪戀覬覦一個如此完美的愛情。我敬佩那些真實大膽的女孩,和女人。不想探究在那個年代下,最底層的女孩子有沒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好與不好,並沒有唯一標准。她們狂狼放盪,閱人無數,視性交如公開場合喝茶吃飯。起碼她們接受真實的自己,靠自己的勞動養活了自己。那個在車上滿足了剛剛出獄的男主角的妓女,她狂妄肆意的大笑著離。誰又能說,那樣的笑聲下面沒有悲涼呢?如果無法選擇高貴的身份和活法,起碼能選擇高傲的姿態直面世界。
總之,還是感到哪裡的小傷口被輕輕的撕裂,又悄悄的凝固,癒合。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我們從起初看到一滴血就暈,在眼瞧著那些傷口的不斷撕裂與癒合中,漸漸習慣了滿目瘡痍,甚至開始享受那一點略微變態的快感。
寫出來感覺好多了,沒那麼壓抑了。
12月11日晚,佳片有約,連續四個小時觀看美國黑幫片《美國往事》,《美國往事》觀後感。次日凌晨七點,又重看一次。影片跳躍性的鏡頭很多。時間穿插也比較頻繁。看一遍往往是"看不懂"的。
影片講述的是,美國幾個窮人家的孩子,從偷偷摸摸,敲詐詐騙的混混,到稱霸一方的黑社會團伙的過程。其中主要寫了一個"好強盜"和一個"壞強盜"的友誼和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
面條本是少年阿飛的頭目。後來年齡稍大狡詐的麥大出現,取代了面條的位置。他們由給另一個流氓團伙頭目臭蟲打打下手,到自立門戶成立基金會。五個孩子決定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在一次與臭蟲的火拚中,面條殺了臭蟲,傷了警察,被判12年徒刑。在他坐獄期間,面條的幾個夥伴利用走私販賣私酒(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發布禁酒令)發財開了酒吧、妓院等實業。
面條出獄後,參加進去,繼續他們的黑幫事業。他們搶劫珠寶,殺人越貨。還參與政治罷工,解救罷工領導人政客吉米,綁架暗助資本家的腐敗警察局長的幼兒,干預罷工的勞資糾紛。
後來,麥大要去搶聯邦銀行。所有的人都認為必死無疑。麥大還是執意要做。面條為救朋友,向警方泄露原來他們走私犯酒的事,以免於大家一死。結局是,不但麥大、派克、公雞眼被擊斃,面條的同居情人妓女伊芙也被殺害。面條心灰意冷,改名換姓,遠走他鄉。三十五年後,面條被一封邀請信請回。他發現,以他名義建造的豪華公墓里,他的三個朋友被安葬了。他還得到了一筆豐厚的"下一次行動"預付款。
原來,三十五年前的血腥殺戮,正是麥大一手策劃的陰謀。他與警察勾結,利用面條報警,清除了同夥派克、公雞眼,捲走他們共同的財產。麥大野心大。他"漂白"自己後,改名換姓,棄商從政,爬到了商業部長的高位,麥大還用金錢俘虜了面條心儀的童年年女友狄波拉,收為情人。還生了兒子。
麥大在政界依然"不老實"。他勾結寡頭走私違法,被聯邦調查局盯上了。他的同夥,或者說高層的政治需要,必須犧牲麥大。麥大自知自己的下場,就以"白利"部長的名義,找來昔日的朋友面條。他寧願讓面條殺了他,也不願意給聯邦調查局暗殺他的機會。經歷了風風雨雨的面條,面對童年、昔日的夥伴,這個曾經搶了他的位置、吞了他的票子、奪了他的妻子的麥大,眼含熱淚卻心如死灰。當麥大請求他"報復"的時候,面條拒絕了。他說,他當年為了"偉大的友誼"也曾出賣過一個朋友,導致他們都死了。他甚至始終沒有呼叫"麥大"的名字,彬彬有禮地與"白利部長"分手了。
麥大走進垃圾粉碎機自殺身亡。
這是一部很有看頭兒的大片。稍顯灰暗的色彩基調,襯托出人生的某種無奈。
長達四十年的歷史跨度,從1921年到1968年,幾位童年的朋友演繹了不同性格導致的不同歸宿。面條憨厚而重感(愛)情;麥大狡猾而重"事業";狄布拉高傲而重地位,這個女孩是面條心中神聖的女神,狄布拉也不是對面條毫無情感。當面條出獄後,她曾對面條說過:"你是我心中唯一重視過的人。"他們卻始終未走到一起。
閱盡人間的美好,歷盡人間的滄桑。四十年的成長經歷,四十年的不堪回首。
應該提到的是,原著小說名為《流氓》。是的。面條、麥大、派崔克、公雞眼都是黑社會的流氓。盡管搶劫為珠寶後殺害僱主,面條並不同意,他還是殺了人。他們是社會的毒瘤,但他們又是活生生的人。
如果有網友有興趣,可先看一看相關的影評,這樣會更容易看懂。影片從三十年代面條在中國戲院即大煙館銷魂開始(他為救朋友報警後到大煙館的),最後一個鏡頭又回到面條三十年代在大煙館的"享受"微笑結束,是透露人生如夢,還是演繹醉生夢死,抑或表達對世事的麻木?我不得而知。
⑺ 急求 美國電影《人猿泰山》觀後感 要漢語滴
◇ 《人猿泰山》觀後感 ◇
說來也巧,我看《人猿泰山》之前的一部電影是《寶蓮燈》,這其間的
數十部片子都是在家裡看的VCD,兩部由不同的人群同樣的專情製作的動畫
片在視覺、聽覺及內心感受上造成的沖擊是迥然不同的。
當電影院內的燈光暗下來的時候,在耳旁澎湃音樂的烘托下,飄搖在大
海中的泰山的父母躍入眼簾。畫面切換,給母猩猩留下的一張全家福合影照
作為她發現嬰兒泰山的線索,嬌憨可愛的小泰山,「母親」與矯健的豹子斗
智斗勇……一系列交替的畫面與沒有語言的聲音相結合,帶給我的是一陣禁
不住的笑聲和緊張擔心。
真得是很佩服!——照片上三個人物描畫得很細致,讓人彷彿能望見泰
山父母期待的神情,眼睛中透出他們的老實、善良與真誠,而泰山面對世界
好奇地睜大雙眸,眸子中透出的晶亮彷彿是一種期盼——世界精彩,讓我親
身嘗試(如果母猩猩沒有發現他的話,這個幼小的願望當然化為泡影)!我
真是感動——人類無語的最初狀態被刻畫得如此逼真,嬰孩的咿咿呀呀能夠
如此敲動內心,猩猩注視嬰孩帶給她感觸的同時也打動了場內的觀眾,而當
她拚死與豹子搏鬥的時候,我的心也隨之跳動。
茂密的原始森林給久居灰色城市的人們帶來美的遐想,去年新年時流行
的銀灰色也被2000年千禧之年的希望原色——「綠色」所代替,如果街頭巷
尾身著綠裝描畫卡其綠妝的俏美女郎使你心動悅目的話,那你也一定會被《
人猿泰山》中那團濃的化不開的綠所感染。
美,是全人類所共同欣賞的,如今全球可以流行同一種顏色,就能充分
說明不管你身居何處,用哪種語言表述,是黑眼睛黑頭發或是藍眼睛黃頭發
,不管你們有怎樣的具體的不同,都同樣會欣賞美的色彩的搭配。深綠色森
林中盛開的朵朵稚嫩的白花,女主角換過的幾身衣服始終是換款不換色,綠
色的生機搭配她一身鮮嫩的黃色,使人眼前不禁一亮。
看到好萊塢大師們精心配置的顏色與中國古代先人的審美不約而同,不
免有點禁不住的自豪——「一行白鷺上青天」不就是濃密深綠中的點點白花
么?「兩只黃鸝鳴翠柳」不就是那身著黃衣的美麗的姑娘跳動在一片鮮綠中
么?沉浸在美的視覺感受中時我不禁感嘆流行的輪回——這才是時尚的本質
呀!
人類之間的情感原理當然於動物中不適用,可我相信:是生命,其間總
有流動的感情紐帶。我為泰山、小象和小猩猩夥伴之間的友誼感動。友誼的
真諦就是能夠使對方感到快樂!如國你有身患絕症的朋友,請不要疏遠他,
也許你對他的身體狀況無能為力,但有你的陪伴他不會寂寞,這是你帶給他
的永遠的快樂。當所有的夥伴都不許泰山加入時,他還有他的猩猩小夥伴,
還有「膽小」卻肝膽相照的小象朋友,他不寂寞。此時,快樂的泰山是有魅
力的。
舐犢情深,母猩猩對於泰山的關照呵護不啻於任何一位人類的母親!她
懂得怎樣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慮,怎樣激發孩子的興趣,怎樣鼓勵孩子心中的
夢想,教會他知道:任何人都沒有不同,無論外表如何,同樣跳動著的是一
顆熱血之心。如果你的孩子自卑,請讓他摸摸自己的胸口,再聽聽你的心跳
,它們的節奏有著驚人的相似,他與任何人都一樣,他會是你的驕傲!
如今的人們還敢愛嗎?多年前曾在《中國青年報》上看到過一篇題目為
《你敢說「愛」嗎?》的文章,講的是現在校園戀愛越來越多,可結局往往
是「執手相望淚眼」,由於地域的阻隔,使他們不得不於臨別「兩兩相望」
之時在心中留下一個美麗傷感的遺憾,當珍尼和泰山歡快奔跑於蔥山密林中
時,當珍尼可愛的老父親跳下小船跑向那片「樂土」的時候,你不能不被這
樣的愛情、真情所感動。然而現實終究是殘酷的,於是有這樣的預言誕生—
—新世紀新新人類期待的新愛情是閃電式的原子彈爆發式的——快速、熱情
、高能量,卻維時不長。
《人猿泰山》講的是人與動物的故事,其中自然有許多動物的生活細節
。如果不是看過〈動物世界〉,我不會知道大象天生會游泳,它們的鼻子便
是大潛水艇身體的通氣孔兒。電影中讓我看到了自然,看到了自然中的生命
,讓我想到了三毛的《塑料兒童》,讓我感到自己的閉塞,感到離真實自然
的久、遠。現在的人們、現在的兒童,還有多少喜歡到真正的自然界去旅遊
野營?現在的人們是否還能憶起自然界中那豐富多彩的綠,色彩斑斕的表現
力?希望《人猿泰山》能勾起您對自然的關注與嚮往。
最後我想說說〈人猿泰山〉這部動畫的中文配音和歌曲。配音對我來說
一直是一項很嚮往的工作,當丁建華、喬榛等配音大師用他們富有魅力的聲
音完成了一個角色聲音的塑造之後,那一個個具體的形象便被增添了新的內
容,這實在是一種神奇的藝術。近幾年來,由於觀眾口味的不斷變化,加上
譯製片配音工作帶新人缺乏等原因,很多新進影片的配音工作開始向演藝界
挖掘,這次兩位主角的幕後配音是張國立和許蓓。讓我感覺挺不好的是許蓓
的聲音,似乎總有一種無法完全融入情景的感覺,始終站在邊界說話似的。
張國立畢竟是經驗豐富,多種的工作經歷給他不同的體會,泰山的演繹聽起
來也可圈可點。菲爾柯林斯這位流行樂壇的開山天王為《人猿泰山》而作的
原創版我是聽過的,很有一番韻味,可是就特不明白為什麼中文譯版偏偏就
選中周華健全部代理呢?周大哥音樂風格單一,近期頗有力不從心之感,把
給《人猿泰山》的歌曲MTV拍了個秋色平平,通篇都是他單薄的聲音疲憊地
跳著,讓人不覺有些膩煩。
不過,也許真是「美中不足更有吸引力」吧,維納斯沒有胳膊才美,蒙
娜麗莎少了眉毛才更溫柔,並非盡善盡美的《人猿泰山》值得你一睹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