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宇航員太空遇險,竟乘坐神舟飛船返回地球,震撼人心的科幻片
美國空間站被太空垃圾擊中,徹底損毀,宇航員要想逃生,成功回到地球,只能搭乘中國天宮空間站,這部上映於2013年的科幻巨作《地心引力》。為我們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太空自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電影當中去感受,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吧!
遙遠的外太空中,美國航天飛船正載著宇航員執行任務,宇航員瑞恩正在對太空衛星進行維護,另一名宇航員麥特也將在這次太空旅行中,打破宇航員太空漫步的最高紀錄。然而他們卻即將面臨一場巨大的劫難,這時總部傳來消息,俄羅斯發射導彈擊毀了一顆廢棄衛星,並產生了大量碎片,同時碎片引起了連鎖反應,現在大量碎片正向他們飛船飛來,並不幸與他們的飛船發生碰撞。正在執行任務的兩人,已經來不及回到飛船之中,瑞恩因為在太空中不受控制,暫時迷失了方向,而在太空中失去引力,將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內心無比恐慌的瑞恩,不斷的呼叫著總部的救援,結果因為緊張過度導致氧氣大量消耗,眼看瑞恩即將飄向無邊的宇宙,絕望之際,麥特及時趕來救下了瑞恩,麥特用繩索拴住瑞恩以防她失去引力飄走,然後兩人相互配合,重新飄回了飛船。此時飛船早已嚴重受損,飛船內的所有人都已犧牲,更糟的是他們與地球失去了聯系,現在兩人已經孤立無援,想要返回地球只能依靠自己。
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前往,國際空間站尋求幫助,兩人攜帶飛船內的攜帶型推進器,踏上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的道路。現在兩人身上的氧氣已經不多,為避免情緒緊張導致氧氣大量消耗,兩人進行了互相安慰,讓緊張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一番艱苦尋找後,兩人發現了空間站。雖然空間站就在眼前,但兩人的氧氣和推進器的燃料,也即將耗盡,與此同時他們還面臨著另一個巨大的問題,在太空中想要走容易,可是想要停下來就很難了,兩人因為飛行的速度過快,始終無法准確的停靠,兩人經過多次的著陸嘗試後,只有瑞恩停靠在了空間站表面。繩索另一頭的麥特因為受引力的影響,還在往另一頭飛行,麥特心知肚明現在只有自己放開繩索,瑞恩才有獲救的希望,於是麥特告訴瑞恩,自己的太空漫步記錄以後不會有人打破了,說完之後麥特便解開繩索,飄向了無盡的宇宙中。
瑞恩在短暫的悲傷後,立即進入了空間站,並嘗試聯系了地球上的工作人員,可仍舊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更糟的是空間站內部老化,導致線路故障而引發了火災無奈之下瑞恩又躲進了救生艙中。禍不單行當瑞恩准備點火發動救生艙回到地球時,降落傘上的繩子卻勾住了救生艙,瑞恩只好再次冒險來到救生艙外面解開繩索,好不容易將繩索解開後,卻發現救生艙內部的燃料已經耗盡,此時的瑞恩徹底絕望了。她躺在救生艙內部靜靜的等待氧氣耗盡而亡,在她沉睡期間,她想起了麥特為自己做出的犧牲,便瞬間打起精神,為了不辜負麥特,她決心一定要回到地球。
經過對救生艙的一番細致研究後,她發現還有備用燃料可用,於是她成功發動救生艙,前往了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尋求幫助,但當瑞恩來到這里後才發現天宮空間站,也因為衛星碎片的襲擊受損嚴重,而且空間站已經偏離了原有的軌道即將墜毀,但這卻是瑞恩回到地球的唯一機會。來不及多想,瑞恩進入了空間站的逃生艙中,空間站即將失控,現在只有讓逃生艙和空間站脫離,瑞恩才有希望回到地球,可逃生艙內的中文按鈕,卻讓她頭痛不已。逃生艙內瑞恩腦中飛快的閃過,之前多次做過的模擬倉演練,經過一番操作後瑞恩成功脫離了空間站,最終瑞恩大難不死,駕駛逃生艙回到了地球,當瑞恩重新呼吸到地球上的空氣時,她的內心感到了無比的親切。
影片中的特效鏡頭做的十分震撼,各種十幾分鍾的長鏡頭,讓人看完之後也直呼過癮,其實在影片中導演也做了多處隱喻,片頭的太空中孤獨地漂著3個美國宇航員,隱喻了人類在宇宙中的孤獨。但讓人意外的是國際空間站,竟然因為常年無人維修而起火,最後只有我國的太空站依舊可以運行,看來中國製造果然名不虛傳,這也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太空技術也在穩步發展。
Ⅱ 《地心引力》電影觀後感
影片《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執導,講述了在探索者號太空梭上的兩名男宇航員和一個女宇航員出艙進行哈勃望遠鏡維修時,遭遇太空碎片襲擊導致飛船發生嚴重事故後在太空中發生的故事。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影片的觀後感,歡迎閱讀!
2013年11月19日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地心引力》,講述的是一男一女兩名美國宇航員在美國太空站出艙維修望遠鏡時,在遭遇爆炸衛星碎片的重挫的險情後,飄浮在茫茫太空,在毫無外界援助的重重險境中設法返回地球的故事。
影片中男宇航員Matt舍己為人、自我犧牲,開動太空梭服牽引女主角Ryan,讓她登上了俄羅斯一個廢棄的空間站,再設法到達中國的空間站,藉助神舟飛船成功返回地球,而斷開纜繩,讓自己卻消失在茫茫太空,把生的希望留給Ryan,把死的悲壯留給自己。
影片展示了普通人在地球看不到的種種神奇美景:在外太空領略地球日出的美景,雄壯,神奇,迷人,從外太空俯視地球的夜晚,光怪陸離,絢麗多彩。蔚藍純潔的太空美得讓人窒息,迴旋凝固的乳白色的雲團,崇山峻嶺也變得渺小,江河湖海變得寧靜,光亮與黑暗共存的圖景令人匪夷所思。外太空的景色多麼美好!
影片中一些不為人在意的.聲音被賦予了生命的光彩:當Ryan在俄飛船中絕望地呼救搜索信號時,搜索到地球某處瑣碎嘈雜的家庭生活的聲音,其中還聽到有嬰兒的聲音,狗的吠叫,Ryan甚至還和狗狗一樣學著樣子叫了好幾聲,這一切看似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聲音讓Ryan重新振作,但宇航在外太空的死寂,加上飛船沒有燃料,Ryan絕望到要關氧氣自殺,臨死前的夢境反而提醒了Ryan如何險中求生,正確駕駛飛船飛向天宮。
Ryan此行,有多少險情,可謂步步驚心,險境重重:修復望遠鏡時,空間站被衛星碎片擊得粉碎;Matt接著她接近俄羅斯空間站時,因Matt的太空梭服燃料用盡,差點錯過空間站;快進入到俄空間站時,宇航服內氧氣消耗殆盡,又差點丟命;進入到俄空間站又幾乎被站內大火吞噬;駕駛俄飛船想要飛抵天宮又被降落傘纏住;出艙拆卸降落傘時又遭遇碎片襲擊;想要飛近中國天宮空間站時,俄飛船又燃料耗盡,只能任其飄盪;逆向思維,成功開動飛船靠近天宮時又幾乎錯失良機;搭神舟飛船返回地球時又因墜落在水域,幾乎溺水身亡,憑借驚人的毅力奮力爬出艙外、潛泳出水面,Ryan總算真正回家了。
然而強大的地球引力讓她步履維艱,但得以重生後的Ryan每一步都走得沉重而有力,因為,那是生命的腳步。
《地心引力》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三個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修理太陽能光板時,因被大量的太空垃圾所襲擊,導致美國空間站被摧毀,三人中,其中一名男宇航員犧牲,兩外兩名拚死相救,才逃離了空間站。最後,為了幫助女宇航員逃生到俄羅斯空間站,另外一名男宇航員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被送上空間站的女宇航員,並沒有那麼走運,許多危險相繼而來。但她戰勝了種種危險,最後乘坐「天宮一號」返回地球。她降落在一片湖中,剛打開艙門,大量的湖水涌進艙內,讓她進退兩難。她用盡最後的力氣逃出來,在湖裡蹬掉航天服,才游出湖面。
在整個過程中,她有數次接近死神,期間,她經歷過沒有氧氣、迷路、發生火災、沒有工具、沒有能源、不懂中文等種種困難,但都被她克服。
英國作家笛福曾今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事實上確實如此: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她正是做到了這一點,才成為了唯一一個逃脫者,一個幸運者。
她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她不是低頭嘆息,而是勇敢面對,在困難面前不放棄,凝聚自己全部的身心之力與困難抗爭,以超乎想像的毅力和韌性生存下來,終於踩在了土地上。
有這么一句話:「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只要不斷的鞭策激勵自己,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有的困難都會被自己踩在腳底下。
昨天,我和家長在保利影城看了剛剛上映的電影《地心引力》,我感觸萬千。
故事講了一個發生在太空中的故事。女主人公瑞恩博士在和她的團隊在修理哈勃望遠鏡時,遭到了被擊碎的俄羅斯衛星碎片襲擊。飛船上的人只有她和馬特活著。二人在缺乏氧氣的情況下艱難的到達了美國空間站。可是,由於他倆沒有抓穩,為了讓一個人活著,馬特果斷犧牲自己,脫離了繩子。瑞恩在馬特的無線電指引下,成功進入太空艙。可是,由於受到第一次碎片的襲擊,空間站受損嚴重,發生火災,在第二波碎片來時,瑞恩博士成功進入逃生艙,取消對接,暫時脫離危險。
可是,厄運再次降臨在她身上——飛船沒有能量了!她陷入了極度的絕望,甚至學狗叫,關閉了氧氣等死。這時,早已犧牲的馬特「托夢」給她,告訴了她怎樣脫離危險,讓她去中國空間站找「神舟」,並振作她的勇氣,使她重獲動力。按照馬特的方法,她成功飛到了中國空間站上,可是碎片又像流星雨一樣飛了過來。在空間站被烈火燃燒的那一刻,她進入了神舟,與分裂的空間站碎片一起急速下降。此時的她,早已戰勝了膽怯與恐懼,用一顆勇敢的心面對生死。最終,她降落在了水裡,堅強的站了起來,獲得勝利,同事,更帶著一個奇跡回到地球。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你面對困難時,一定不要放棄,只要放棄,做什麼事都會失敗;但是,只要心中有永不磨滅的戰勝困難的意志,信念,勝利一定在不遠處等著你。
沒有氧氣,沒有重力,在黑暗的宇宙里只有恐懼和孤獨,彷彿一切都凝固了。這就是一部教會人類如何克服恐懼的一部絕佳之作——地心引力!
影片從一開始就是兩個人的對白。在浩瀚的宇宙里兩個人顯得那麼渺小。像一顆星辰,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四處飄浮。
不久前行廢棄的俄羅斯衛星被導彈擊中,碎片以子彈的速度在地球的軌道上散開,並意外擊中其它衛星。同樣美國 飛船也被擊中。在飛船里的一位宇航員身亡,只剩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宇航員。衛星碎片將存活的一位女宇航員撞到了很遠的的地方。男宇航員用宇航服的推進器找到了女宇航員。兩人拴在一起。兩人使用推進器前往國際空間站。在去往的路程,女宇航員說起了自己的生活和她的女兒,終於到了國際空間站。卻發現人員已經疏散到了聯盟號飛船,另一個飛船已飛離了空間站。
所以返回地球唯一的希望也就是乘坐中國的天宮一號返回地球。在經過了一系列挫折之後,她已經絕望了。決定放棄求生。在失去意識時出現了幻覺男宇航員告訴她利用聯盟號飛船的著陸火箭。她恢復了信心和勇氣,駕駛著天宮一號返回地球。飛船穿過大氣層,漸漸接近地面。飛船落進了一個湖泊。當女主角穩穩地站在地上時。真實的感受到的來自地球母親的地心引力!
人在絕望時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活下去!靜下心融入這個世界。靜靜的想出辦法,不要放棄,堅持總會成功!
Ⅲ 求一部電影名,男主叫邁克米勒,是國際空間站的。他被困在外太空,用無線電廣播,發現地球只剩他一個人
這個是美劇 最後一個男人第一季最後一集片尾
Ⅳ 求推薦幾部類似於火星救援 星際穿越的科幻電影
1、《地心引力》
影片主要講述了在美國太空站,一個男宇航員麥特·科沃斯基和女同事瑞安·斯通出艙修復望遠鏡時,一枚導彈擊中俄羅斯的衛星,連鎖產生的碎片疾馳在同步軌道上,與太空梭發生了猛烈撞擊,除了出艙的兩人,其他航天員全部喪命。
該片講述了五千名太空旅客乘坐阿瓦隆號飛船去往另一個星球開始新的生活,不料在途中飛船遭遇意外,旅客們將面對飛船即將崩潰的危險。
Ⅳ 求美國一部關於宇航員在太空的電影名字
火星任務
《火星任務》是一部反映探索火星的美國-科幻片。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人類首次載人火星探測計劃突然遭遇神秘的事故,一支救援隊出發前去救援、調查事故;當他們歷經艱險到達火星後,發現造成事故的原因是遠古火星人留下的遺跡;他們解開了火星人遺跡的秘密,進入遺跡內部,發現火星人原來是地球生命的始祖;最後,一位航天員乘坐火星人的飛船飛往了遙遠的星系,其餘的航天員返回了地球。
《火星任務》採用了寫實的手法來拍攝。影片拍攝的全過程都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作為技術顧問,從宇宙飛船的外觀與內部陳設,全觸摸式的交互界面和自動化程度很高的飛船操作系統,直到種種火星探測儀器,都以目前空間科學的研究、模擬做參照,創作出的畫面令人十分震撼。為了求得真實感,影片還花費了大量資金用於拍攝失重場面,在這些場面中甚至還包括了一段失重狀態下的太空舞蹈。
除了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外,影片還著力刻畫宇航員的生活:他們的風趣幽默,職業的高度風險,嚴格的紀律要求,以及他們擁有的科學態度和奉獻精神。影片中有一幕非常感人:飛船遇難後,船長伍迪為救大家,冒險隻身前去掛接補給艙,雖然救得了大家,但自己最終飄落到太空里,最後為了不讓他的妻子作無謂的犧牲,他勇敢的摘下了自己的頭盔,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Ⅵ 《太空救援》熱映,講述外太空的電影作品還有哪些
講述外太空的電影作品還有《星際穿越》《地心引力》 。
《太空救援》首映當天取得了極佳的上座率,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太空片愛好者和航天迷們,《太空救援》的真實英雄概念還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觀眾,在2018開年檔掀起一陣觀影熱潮。1985年所發生的「禮炮七號」事件作為航天史上的真實奇跡具有深遠影響,如今《太空救援》將這一事件搬上銀幕。
講述外太空的電影作品有《地心引力》《火星任務》等好電影。值得一看。 讓觀眾對外太空有更多遐想。觀眾們期待更多的燒腦科學大片,更多科學大片。 讓觀眾對陌生的外太空知識有更多了解。
Ⅶ 求一部關於空間站的科幻片
《火星救援》,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傑夫·丹尼爾斯等主演的冒險、劇情、科幻類型的電影,於2015年11月25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 2016年,該片獲得第73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獎,馬特·達蒙憑借該片獲得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獎;同年,雷德利·斯科特憑借該片獲得第42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
影片改編自安迪·威爾同名原著。馬特·達蒙飾演主人公馬克·瓦特尼,他是阿瑞斯3號(Ares 3)飛船上的六名宇航員之一。飛船在執行火星登陸任務時意外遇到劇烈沙塵暴,造成沃特尼滯留火星,而同船的其他宇航員都以為他已經犧牲。飛船的指揮官梅麗莎·勒維斯(傑西卡·查斯坦飾演)為此深感自責,但無奈之下只能率領其他宇航員返回地球。幸運的是,沃特尼是一名植物學家,也是極其富有創新精神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機械工程師,他奇跡般地在火星生存下來,但卻無法與地球取得聯系告知別人他生還的消息。終於在一張衛星照片顯示火星上出現了異常現象之後,NASA才察覺到馬特還活著,由此展開了營救行動。行動必須與時間賽跑,因為火星上可使用的生存資源很快就會被耗盡。
Ⅷ 電影《愛在太空》究竟在講什麼啊
影片講述:宇航員Lee Miller與地球失去了聯系,他一個人生活在國際空間站、周而復始得環繞著地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生命供給系統日趨耗盡,Lee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維持頭腦的清醒——或者致死最低限度的生存。他的生活是幽閉恐懼症與孤獨的存在,直到他在飛船上有了一個奇怪的發現……
(8)美國空間站生活的宇航員電影擴展閱讀:
《愛在太空》是William Eubank執導,Gunner Wright主演的科幻片。影片講述了宇航員Lee Miller與地球失去了聯系,他一個人生活在國際空間站、周而復始得環繞著地球的故事。
影評
《愛:天使與電波》的後半段類似於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導演想交待人與宇宙之間的關系,這種哲學思考僅僅通過抽象的電影語言隱諱表達,過於考驗觀眾的智商了,好在這位導演比庫大師人道,不斷通過生存故事的旁白,詮釋對於生命的理解。這類寂寞的電影,雖然很枯燥,但看一次,是不會全部看懂的。
作為太空空間站唯一的宇航員也是整個地球最後的一個人,他在星空上孤獨地度過了4年。他以為是空間站的故障讓休斯敦和倫敦失去了聯系,後來才明白是人類社會毀滅了。這樣的4年等待未免太長了,維持希望太久了,讓孤獨如此無助和痛苦。
在生命維持系統即將耗盡之前,宇航員選擇了面向地球的縱身一躍,不管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互相傾聽的交流還是彼此的體溫安慰,在孤獨閉塞的空間站,宇航員已經將空間站從一個井井有條的生存設施徹底進化為原始的洞穴,
他本人也從一名健碩並且生活有規律的人進化為慵懶的全身塗滿文飾與文字的野蠻人,他看著文明之光在地球漸漸熄滅,那一次次類似於核爆炸的光點最終摧毀了地球的夜空,雖然地球還是蔚藍,但此刻,他就是天地之間唯一的人。
Ⅸ 關於一個宇航員穿梭時空的美國電影
《超時空接觸》
故事梗概
科學家艾莉·愛羅薇從小就對外太空感興趣,並用無線電接收其他地域和空間的信號。長大後,她成了一名從事外太空生命搜索的專家。她對宇宙生命充滿探索慾望,尤其是對她產生深遠影響的父親去世後,她對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對父親的強烈懷念。她決心找到外太空生命跡象的努力,只得到少數人的理解,但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她的行為是瘋狂的。她和她的同事們為了尋找外太空生命而努力工作。終於有一天,愛羅薇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他們的工作站收到了一個以素數方式發送的奇怪信號,艾羅薇立即斷定這是智能生命向空間發送的尋求夥伴的信號。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令人振奮,他們繼續收到了不太穩定的電視信號!奇怪的是,經過還原之後,居然是當年希特勒演講的畫面。愛羅薇不相信事情只是如此簡單,於是,繼續對其進行解碼。她發現電視信號中迭加著一行行的密碼文本,這一發現驚動了美國政府,官員們決定關注這一事件,這些文本的破譯工作成為全球的目標。但還是愛羅薇首先破譯了這些密碼,這些密碼居然是生產時空機器的圖紙和說明!時空機器製造出來後,由於原定的乘坐者在一起爆炸事件中身亡,艾羅薇作為替補者成為人類首位與外星生命接觸的使者,飛越宇宙,去與外太空的生命進行理智的接觸。
時空機器宛如一個原子的模型,艾羅薇的坐艙被慢慢放入中心,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了:愛羅薇發現自己的坐艙變得透明了,自己正在穿越一個光怪陸離的隧道,最終她來到了一個星球的沙灘上,發現歡迎她的是自己過世多年的父親!十八個小時後,艾莉返回,地球上的人們無論如何不相信所發生的事:他們看到的是艾羅薇的坐艙徑直掉入了旁邊的海中,而一切只有幾秒鍾的時間。但愛羅薇帶去的錄像錄下了十八個小時的空信號,使人們相信了愛羅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