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一部電影裡面的男主角叫博伊卡,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電影的名字叫做《終極鬥士3:贖罪》,這部電影講述了俄羅斯囚犯尤里·伯伊卡要去打出黑獄牢籠,要面對更多對手的挑戰的故事。
(1)美國電影忠於職守介紹擴展閱讀
《終極鬥士3:贖罪》是艾薩克·佛羅倫汀執導,斯科特·阿特金斯和馬克·伊萬尼爾等主演的電影。
在《終極鬥士2》中擔綱反派的斯科特·阿特金斯仍然飾演俄羅斯囚犯尤里·伯伊卡,不過這次成了主角,尤里·伯伊卡要打出黑獄牢籠,要面對更多對手的挑戰。
本片的教育意義十分深刻。這是動作片中所少見的。當伯伊卡和美國拳手遭受相同的不公平時,伯伊卡從沒抱怨,相反他是把逆境轉化成磨練自己的手段。也正是這種頑強的生活態度,讓他走到了最後。
與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相比,伯伊卡遇到的阻力顯然要更大得多,但是我們之所以常常被擊倒,則恰恰是因為我們的勇氣,我們的毅力要更小得多。即便我們不能以苦為榮,以苦為樂,也要因苦生恨,要用憤怒來激勵自己的潛能,要咬牙堅持到底!
❷ 搜索電影:
關於美國人拍的反映朝鮮戰爭的電影,見如下資料,網上搜到的:
觀美國人拍的朝鮮戰爭電影<<上甘嶺>>有感!
馬甲 發表於 2005-8-2 11:35:00
二年偶然得到了一部美國人拍的上甘嶺,拿回家一看,是黑白片,可能是五十年代拍的,不過非常的清晰。片子情節是這樣的。
情節是這樣的:
朝鮮戰爭末期,前線打打停停,板門店也是停了談,談了又停。正處在僵持狀的時候,紅軍(電影中對中國軍隊的稱謂)在一天夜晚突襲了上甘嶺及其附近的多處高地,並將駐守在那兒的一連美軍官兵全部消滅...
美軍統帥部里的軍官們認為丟失的陣地並不要緊,中國人要面子想多搶些無用之地罷了,但另一些軍官們認為雖然丟失的陣地無關緊要但是一定要和紅軍寸土必爭,以此達到讓紅軍不敢小看美軍並制止類似事件發生目的。於是一場美國人認為是不必要的戰役就開始了。
也是在一天夜裡,一個類似大型拖拉機頭的機車拖著四節無頂車廂在陡峭不平的彎曲山路上艱難的行駛著,每節車廂都滿載著緊張的士兵。在靠近山嶺的地方每節車廂都滿載著緊張的士兵。在靠近山嶺
當一切准備停當後美軍官兵們開始小心翼翼地向紅軍控制的山嶺攀爬,藉助夜幕的掩護,一切都很順利,一直爬到半山腰處紅軍陣地上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於是美軍指揮官命令部隊停下,因為他發現不遠處有一道鐵絲網,於是他開始琢磨著怎樣破壞鐵絲網又不被對方發現的辦法。正當他還在沉思的時候突然幾束強力的探照燈光將他們連隊所在區域照的亮如白晝。
「卧倒、快卧倒」,美軍軍官高喊著。話音剛落,幾發炮彈就在美軍陣中開花了,當場造成數名美軍士兵死傷,可是這還並不是讓美軍指揮官震驚的,真正讓他震驚的是按照燈光是從他們後方也就是美軍控制的山嶺上射來的,就在此時通訊兵和後方也取得的聯系,後方人員報告說是已方陣地上的觀察人員看到一批不明身份的人員向紅軍山嶺爬去,以為是紅軍士兵,所以通知了炮兵,現在已發現誤會,已命令炮兵停止射擊,並向他們道歉(諸位可以想像此時這位美軍軍官心中的憤怒吧)。
和後方談話剛一結束,前方的子彈也打了過來,紅軍官兵在美軍這次友好的「提醒」下及時做出了反應。在月亮微光的照射下紅軍官兵用蘇式重機槍猛烈掃射美軍官兵,並大量投擲手榴彈,在機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中美軍死傷慘重很多人痛苦的躺在地上哀嚎著。就在此時,幾名美軍士兵奮不顧身的撲在鐵絲網上讓其餘的人踩在他們身上爬過了鐵絲網,並找地方隱蔽好。這時從紅軍陣地上傳來了紅軍宣傳兵的聲音,他的聲音在黑夜裡既清晰又響亮。「美軍*連的官兵們,首先對你們的勇敢精神表示敬意,但是你們這樣做是徒勞的,上一次進攻我們陣地的連隊,死28人,被俘11人,受傷33人。你們想重蹈覆轍嗎?不要相信你們那些卑鄙的政治家的話,他們只是讓你們來送死,還是到我們這邊來吧..........」
宣傳攻勢進行了一晚上,但美軍官兵不為所動,天一亮立刻在炮兵的掩護下發起了攻勢,雙方打的非常激烈,可是因為美軍昨晚遭到了慘重傷亡,所以兵力顯得明顯不足,好在後方又讓拖拉機似的火車頭拉來了二個連,得到了增援後的美軍官兵鬥志昂仰,一度攻到了山嶺距紅軍只有幾十米遠的地方但依然被對方用手榴彈給砸了下來,一個美軍上尉在被擔架擔下去的時候對自己的長官說,「我穿了防彈衣,可他們卻炸斷了我的腿」,戰鬥打的越來越慘烈,很多美軍士兵不是頭部中彈就是被手榴彈炸死。
最要命的還並的是來自於紅軍的瘋狂阻擊,而在於地形,過了鐵絲網後山勢就異常陡峭,越靠近山頂越是這樣,很多地方都是近70度的徒坡,於是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種情形,一名美軍士兵千辛萬苦的爬上一處徒坡,然後再把他手中步槍的一端遞給身後的士兵,再花很大的力氣把他拉上來。戰斗的艱難可見一斑。
總算殺上山頂,又轉入了交通壕爭奪戰,這一次美軍官兵佔了上風,紅軍用的是三八大蓋,每打一發子彈要拉一下槍栓,而美軍用的是自動步槍(可能是M1),結果是就算紅軍士兵打中了一名美軍,緊隨其後的美軍戰友也可趁對方在拉槍栓時將其擊斃。美軍殺得很痛快,一路清剿,勢如破竹,最後在一個防炮洞口處遭到五名紅軍士兵的拚死抵抗,他們用手中的半自動步槍狠狠射擊,美軍一不做二不休幾名美軍士兵一起投雷將這五人統統炸死。
戰斗結束了,美軍除全殲了陣地上的敵人還俘虜了幾十人,但美方也損失慘重,晚上首次投入戰斗的那個美軍連只剩下25%的人員,協助進攻的二個連更慘,有一個只剩下5人。讓人奇怪的是紅軍在陣地上還養了許多活雞,戰斗結束時都逃了出來,跑的滿陣地都是,美軍士兵們高興的說這下可以吃上火雞了。
但是他們高興的太早了,紅軍宣傳員又通過廣播發動心理攻勢,首先對他們的英勇頑強表示敬意,但同時又警告他們說如果不在5分鍾內撤出陣地的話,就要用他們從未看到過的火力將他們消滅干凈。但是美軍士兵們不為所動,毫不膽怯的嘲笑這位宣傳員。然後在黃昏時紅軍全面反攻,吶喊聲震天動地,望著山下密密麻麻的紅軍將士美軍官兵這才慌了,「難道整個中國的人都來了嗎」一名士兵問他的長官,長官沒有回答他,而是拉著他操起一挺機關槍就打。
此時板門店也在為這場戰役談判,在談判過程中滿頭銀發的美軍談判代表苦口婆心的向一個他孫子輩的紅軍談判代表訴說著,美方不斷讓步,可是對方卻二眼朝天置若罔聞,當美方說道只要紅軍停止攻勢,美方甚至可以立即撤離,將上甘嶺設置成共管區時,對方在雙目朝天的同時摘下了耳中的翻譯器。結果美方代表忍無可忍,大罵一聲「FIK YOU」後離去。
此時這十幾名美軍官兵已苦戰了幾個小時(這個情節很不真實,天知道他們是怎樣擋住潮水般的紅軍士兵的,導演很「聰明」,省去了作戰過程),最後到了夜晚只剩下五名官兵了,他們退到一個防炮洞,紅軍將其包圍並用火焰噴射器朝裡面噴火,就在這千鈞一發之即,大批美軍援兵趕到打死了噴火手,並大敗紅軍。結束了整場戰役,美軍牢牢的控制了上甘嶺。最後,停戰令下達,美軍自動撤離,望著這些遍體鱗傷的倖存者,導演很動情的在結尾加了這么句旁白:今天之所以有幾百萬人生活在自由的陽光之下,就因為這些人。
---------------------------
看到最後一句,笑翻了
2005-08-10 17:52:32: vcbear@最近玩JAVA (深圳)
蟋蟀王
談到1950-1953年期間的朝鮮戰爭,國內不少人認為美國好萊塢沒有拍攝這個戰爭的影片,其原因是美國沒有打贏這場戰爭,所以不好意思宣揚。例如,在網上廣為流傳的一篇署名黎陽的題為「中國封鎖美國20年——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50周年」的文章(2000年10月21日)寫道:
「二十世紀以來美國在亞洲打過三仗:對日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對日戰爭中美國和中國是盟友,結果美國贏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美國和中國是對頭,結果美國表面上一平一輸,實際是都輸了,而且輸得一次比一次慘。好萊塢的電影對這三場戰爭的表現也很有意思:有關對日戰爭和越南戰爭的片子綿綿不絕,有關朝鮮戰爭的則幾乎空白一片。[……]好萊塢的作品反映了一般美國人對這幾場戰爭的心理狀態:徹底贏了的自然要耀武揚威一番;徹底輸了的也得找個替罪羊出出鳥氣;但表面上不輸不贏而實際上輸了的就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按下不提。朝鮮戰爭被美國人稱為「被遺忘的戰爭」(The Forgotten War),絕對不堪回首。沒有賣點的片子必賠本,好萊塢豈敢違背市場法則?」
又如,在天涯網站《關天茶舍》一篇署名為我是湖南人的題為「港人看朝鮮戰爭「真相」」的文章(2003-06-01)說,
「從戰後兩國的反映也能看出來,中國人很拿朝鮮戰爭的結果當回事,反映這場戰爭的電影,小說多了;反觀美國,沒見過好萊塢出了關於朝鮮戰爭的大片吧?可以說這也是雙方對這場戰爭如果的認可不反映。」
美國好萊塢「有關朝鮮戰爭的則幾乎空白一片」嗎?
本蟀同意,美國的確沒有打贏朝鮮戰爭,而且對於美國許多人來說,朝鮮戰爭的確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然而,美國好萊塢並沒有因此迴避或者而忘記朝鮮戰爭。事實上,美國好萊塢至少拍攝了十三部關於朝鮮戰爭的故事片。下面,根據本蟀的觀看和研究資料,將這十三部影片按發行年月順序介紹並評論如下(凡註明「本蟀譯名」的影片表示沒有正式中文譯名)。
一、《鋼盔》(Steel Helmet,1951年,台譯《南韓血戰記》)
【導演】塞繆爾·富勒(Samuel Fuller)。【主要演員】羅伯特·赫頓 (Robert Hutton)、斯蒂夫·布羅狄 (Steve Brodie)。【劇情簡介】扎克中士所在的美軍一個排都被朝鮮人民軍槍決了,唯有他一個人僥幸活了下來。他在逃出敵占區的途中,一個10歲的韓國男孩子救了他。在小男孩子的幫助下,扎克中士聯繫上了美軍一個被打散的步兵班。這個班裡還剩下一個黑人衛生兵、一個反戰者、一個參加了二戰的日裔美國老兵、一個啞巴、一個新兵。然而,他們在中士的指揮下,躲在一個破廟里,在炮兵的支援下,給予北朝鮮軍事據點以沉重打擊,最後勝利歸隊。
【本蟀評論】這部影片是公開發行的第一部有關朝鮮戰爭的好萊塢大片。雖然預算有限,但該影片真實再現了朝鮮戰場的殘酷顯示。與其說該片是表現朝鮮戰爭,倒不如說是表現了美軍內部的各種種族背景的人在戰爭中如何處理相互關系。因此,該片曾經被批評為「批判美軍」。
二、《決不撤退!》(Retreat, Hell!,1952年。本蟀譯名)
【導演】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 Lewis)。【主要演員】弗蘭克·拉夫卓伊 (Frank Lovejoy)、理查德·卡爾森(Richard Carlson)、安妮塔·路易斯(Anita Louise)。 【劇情簡介】1950年11月,美軍沖過三八線追擊潰敗北朝鮮軍隊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和第七步兵師,在中朝邊境進攻長津水庫地區時,遭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優勢兵力的猛烈反擊,陷入中朝軍隊的重圍之中。美軍總部下令全面撤退。美軍海軍陸戰隊史密斯將軍卻公然違抗總部命令,下令部下反擊中朝部隊。海軍陸戰隊斯提夫上尉率領一個營擔任掩護任務,經過浴血激戰,終於和主力部隊一起沖出對方的包圍圈。
【本蟀評論】影評界認為這部影片是正面描寫朝鮮戰爭雙方的少有影片之一。它一方面以正面手法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初期排山倒海的反擊規模,同時也歌頌了美軍海軍陸戰隊頑強作戰的鬥志。影片中一個美軍下士,剛滿17歲,但是在一次夜戰中身負三處槍傷的情況下堅守陣地,保證了主峰的安全。該片的另外一個獨特之處是大量使用戰場實地拍攝的記錄片片段。當炮彈在鏡頭里爆炸時,攝影機劇烈抖動,使觀眾有如臨其境之感。
三、《戰地天使》(Battle Circus,1953年)
【導演】理查德·布魯克斯(Richard Brooks)。【主要演員】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茱恩·艾利森(June Allyson)。【劇情簡介】朝鮮戰爭期間,一家美軍陸軍醫院負責醫治盟軍受傷官兵。憤世嫉俗的軍醫威布少校是主治醫生,他與忠於職守的護士邁克卡拉中尉相愛,但是又相互討厭。他們在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中理解戰爭的意義,並增加相互的了解。
【本蟀評論】這部影片比後來更加有名的《陸軍醫院》早20年,但是批評家認為它過分渲染了愛情,使它與朝鮮戰場的殘酷背景格格不入。它對朝鮮平民表示了同情的關注,也揭示了北朝鮮士兵的悲壯命運。例如,影片中,一位北朝鮮傷兵被抬到醫院時,突然從懷中掏出一枚手榴彈,說寧願炸死也不要被美軍醫生治傷。
四、《戰艦英雄》(Men of the Fighting Lady,1954年。本蟀譯名)
【導演】安德·魯馬頓(Andrew Marton)。【主要演員】范·約翰遜(Van Johnson)、弗蘭克·拉夫卓伊 (Frank Lovejoy)。 【劇情簡介】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海軍航空兵從停泊在日本海的一艘美國航空母艦上支援美軍地面戰場。海軍航空兵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到北朝鮮上空執行轟炸地面目標或者與蘇制米格飛機空戰。美軍飛行員都希望早些完成任務,早些吃上一頓熱飯、回到溫暖的被窩進入夢鄉。然而,戰爭是殘酷的。進攻地面目標時,要求飛機低飛,這樣就易受地面防空火力的打擊。
【本蟀評論】本片通過航空母艦的軍醫向朋友敘述戰事的方式,想給於觀眾一種客觀的角度。許多經歷了二戰的老飛行員總是在自問為什麼要來朝鮮打仗。影片詳細重現了航空母艦上飛機起飛降落的過程,以及戰斗機從空中攻擊地面目標的的情形。
五、 《獨孤里橋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Ri,1955年。港譯《蜀孤里橋之役》)
【導演】馬克·羅布森(Mark Robson);編劇:瓦倫丁 ·戴維斯(Valentine Davies)。【主要演員】威廉·霍爾登 (William Holden)、格雷斯·凱利(Grace Kelly) 。【劇情簡介】1952年12月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海軍77特戰隊飛行員布魯貝克中尉的飛行中隊受命執行炸毀獨孤里橋的艱巨任務。獨孤里橋位於北朝鮮,是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重要交通樞紐,地勢險要,防守嚴密。布魯貝克中尉和戰友沖破滿山遍野高射炮陣地的火力網,炸毀了獨孤里橋,但是他的戰機受傷,被迫迫降。北朝鮮士兵蜂擁而來前來追捕。他和戰友拒絕投降,展開槍戰,最後戰死疆場。
【本蟀評論】本片1956年獲第28屆奧斯卡最佳效果獎。本片前半部分的故事大都發生在美軍在日本基地,節奏鬆散,但是從中可以看出戰後日本對美軍的卑謙和依賴。後半部分戰斗場面精采,演員表演出色,尤其是戰斗機特技表演,12架戰斗機連續輪番俯沖轟炸地面目標,表現出了戰爭的殘酷。尤其應當指出的是,本片中再現了美軍對參加朝鮮戰爭的意義感到迷茫。影片人物兩次悲嘆他們的戰爭是「在錯誤的地方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第一次是航空母艦司令回憶他兩個兒子在二戰中對日作戰中犧牲,哀嘆朝鮮戰爭不值得犧牲這么多人命;第二次是主人公布魯貝克中尉在與北朝鮮士兵槍戰中,預感到自己必死無疑而發出的哀嘆。
六、《安娜波里斯傳奇》(An Annapolis Story, 1956年。本蟀譯名)
【導演】唐·西格爾(Don Siegel)。【主要演員】約翰·戴瑞克(John Derek)、黛安娜·林(Diana Lynn )。【劇情簡介】美國海軍學院學員托尼和吉姆是弟兄倆。他們為一個共同愛慕的姑娘派吉而鬧翻了。朝鮮戰爭爆發後,他們兩人畢業,一起被分配到一個飛行中隊,在朝鮮戰場上並肩作戰。一次空戰中,當他們的戰機中彈著火時,弟兄兩人卻互相讓對方跳傘,讓對方享受生命和愛情。
【本蟀評論】這部影片不過是以朝鮮戰場為背景的普通三角戀愛故事,沒有什麼新意。
七、《沙場壯士赤子心》 (Battle Hymn,1956;港譯《軍人本色》)
【導演】道格拉斯·塞克(Douglas Sirk)。【主要演員】洛克·赫德遜(Rock Hudson)、安娜·卡士非(Anna Kashfi)。【劇情簡介】美國空軍赫斯上校原來是俄亥俄州的牧師。二戰中他參加美國空軍。在一次轟炸納粹德國的任務中,他不慎炸了一個孤兒院,37名德國孤兒喪生。戰後,他內心內疚,不能回去繼續傳教,於是就重新參加美國空軍,來到朝鮮戰場給韓國空軍訓練首批戰斗機駕駛員。在他的訓練下,韓國空軍順利完成了一系列戰斗任務。空軍基地附近有一個韓國婦女在照管十幾個朝鮮戰爭孤兒。在戰火中,赫斯上校盡量保護和照顧這些孤兒。後來,他在籌款建立了一個孤兒院,讓朝鮮戰爭孤兒有家可歸,這使得他的良心得到平靜。
【本蟀評論】這部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雖然有評論認為它有宣傳美軍人道的政治目的,但是情節感人,反映了戰爭殘酷和軍人良心的沖突,以及對上帝的信仰。影片中主人公的這一段自白被認為是經典的反省:「也許,我通過戰爭的痛苦,最終作出了我以前一直未能作出的善行。我在超越自我中,找到了自我。」
八、《戰爭中的人們》(Men in War,1957年。本蟀譯名)
【導演】安東尼·曼(Anthony Mann)。【主要演員】羅波特·萊恩(Robert Ryan)、阿爾多·雷(Aldo Ray)。【劇情簡介】1950年9月6日。班森中尉率領的排在一次戰斗中和主力部隊失去聯系。他們在撤出敵占區途中,遇到另外一個排的蒙塔拿上士。他們必須把倖存者轉移到師部所在地465高地。在轉移途中,班森中尉和蒙塔拿上士意見不一致,經常爭斗。在經過多次驚心動魄的遭遇戰後,他們終於重出重圍,與主力部隊會合。
【本蟀評論】該片與《鋼盔》一起被譽為50年代裡描寫朝鮮戰爭的最為寫實的影片。它的獨特之處就是細致描寫了戰爭中軍人的心理活動。影片通過激烈的戰斗場面和人物沖突,描繪了絕望中軍人的各種心態:善良、勇敢、自私、絕望、希望、寬慰。
九、《戰地情焰》(Battle Flame,1959。本蟀譯名)
【導演】·斯布林斯特恩(R.G.Springsteen)。【主要演員】羅伯特·布萊克(Robert Blake)、斯格特·布雷狄(Scott Brady)、伊萊恩·愛德華茲(Elaine Edwards)。【劇情簡介】朝鮮戰場上,美國海軍陸戰隊戴維斯中尉在養傷期間受到護士瑪麗的精心照顧,他們相互產生了好感。後來瑪麗所在的醫院被北朝鮮軍隊佔領,瑪麗和戰友被捕,關押在清永戰俘營。戴維斯中尉率領一個排,經過激烈戰斗,救出了心愛的護士。
【本蟀評論】該片落入英雄救美女的俗套。劇情進展緩慢,對話冗長,沒有獨特之處。
十、《豬排山》(Pork Chop Hill,1959年)
【導演】劉義斯·邁爾斯通(Lewis Milestone)。【主要演員】主要演員:格利高利·派克 (Gregory Peck)、 里普·托恩(Rip Torn)。【劇情簡介】朝鮮戰爭後期的1953年7月,當戰爭各方在進行和平停戰談判時,美軍為了在談判桌上增加籌碼,命令克萊門斯中尉率領美軍一個連進攻沒有軍事價值的255高地。他們知道板門店停戰談判可能隨時會達成和平協議,所以一些士兵不太願意做無謂犧牲。然而,克萊門斯中尉認為這是他們的愛國職責,在他的指揮下,美軍在豬排山陣地上與中朝軍隊進行爭奪戰,甚至進行殘酷的肉搏戰。等到增援部隊到達時,135人的連隊打的就剩下25個人。
【本蟀評論】一般認為,本片描述的戰役就是中國影片《上甘嶺》所再現的上甘嶺戰役。影片真實撼人,紀實程度不啻於記錄片。據說擔任影片軍事顧問的就是當年率兵進攻的的美軍連長。影片還再現了中國軍隊通過陣地廣播的攻心戰。本片通過一個黑人士兵的口,再次對美國參加朝鮮戰爭「為自由而戰「提出了質疑。導演就是想通過影片中殘酷的戰斗場面,讓觀眾知道為政治權利斗爭而死去的生命是多麼地不值得。
十一、《滿洲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1962年,港譯《恐怖分子》)
【導演】約翰·弗蘭肯海默(John Frankenheimer)。【主要演員】弗蘭克·西納特拉 (Frank Sinatra)、勞倫斯·哈維 (Laurence Harvey)、珍妮特·利 (Janet Leigh)。 【劇情簡介】美軍上尉馬科、肖上士和他的排在朝鮮戰爭期間一次巡邏中被俘虜,關押在滿州的戰俘營,受到蘇聯人和中國人的共產主義洗腦教育。戰爭結束之後馬科上尉回到美國,升任美軍情報部少校。他常常晚上做噩夢,擺脫不了戰爭的痛苦回憶。他的戰友肖上士回國時被當作戰斗英雄,榮獲國會勛章。馬科慢慢理解噩夢的含義,開始懷疑肖中士的背景。經過調查,原來肖中士相信了共產主義洗腦,已變成蘇聯派到美國進行政治暗殺的殺手。
【本蟀評論】這是一部經典政治驚險片。影片將麥卡錫式冷戰思維、政治諷刺、間諜懸疑與黑色電影手法結合在一起。影片用誇張的手法,回憶美軍戰俘在戰俘營受到的蘇聯巴甫洛夫式政治洗腦教育。影片拍完之際,剛好遇上肯尼迪總統被刺身亡。為了避免政治麻煩,這部影片推遲了20多年之後才公開發行。
十二、《陸軍醫院》(M*A*S**, 1970年,港譯《風流醫生俏護士》)
【導演】羅伯特·奧爾特曼 (Robert Altman)。【主要演員】唐納德·薩瑟蘭 (Donald Sutherland)、埃利奧特·古爾德 (Elliott Gould)、薩莉·凱勒曼 (Sally Kellerman)。【劇情簡介】朝鮮戰爭期間,美國軍醫皮艾斯上尉和麥肯泰爾上尉在前線的陸軍流動外科醫院忙於救死扶傷,成天和鮮血與死亡打交道。為了保持精神免於崩潰,他們工作之餘盡量過著與戰爭遙遠的荒謬無聊生活,不是和女護士打情罵俏,就是玩世不恭地惡作劇。他們為了打賭來看看女護士是不是天生的金發,居然在她洗澡時把帳篷拉倒。
【本蟀評論】本片1971年獲第43屆奧斯卡最佳編劇獎。 它只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借古諷今」,以50年代的朝鮮戰爭諷刺60年代的越南戰爭。所以,它本身沒有多少情節,關心朝鮮戰爭的影迷往往要失望。本片還對美國以前戰爭片中的愛國主義和宗教虔誠進行了諷刺。
十三、《麥克阿瑟傳》(MacArthur,1977年)
【導演】約瑟夫·薩金特(Joseph Sargent)。【主要演員】格利高利·派克 (Gregory Peck)。【劇情簡介】美國當代歷史上最有爭議的傳奇將軍麥克阿瑟1942年至1951年的十年軍旅生涯。1942年,他從菲律賓撤退,不久就率兵從日本手中收復失地。受羅斯福總統任命,他擔任太平洋戰區總司令,指揮美軍於1945年征服日本,後來負責日本戰後重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他作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指揮前期戰役。9月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隨後越過三八線佔領平壤,並向鴨綠江推進。他不同意美國政府把朝鮮戰爭嚴格限制在朝鮮半島的政策,堅持把戰爭擴大到中國本土,從而與美國政府發生嚴重沖突。1951年4月,美國總統杜魯門以不服從命令的理由將麥克阿瑟將軍撤職。
【本蟀評論】麥克阿瑟將軍一生做了兩件大事:佔領日本和指揮朝鮮戰爭前期戰役。所以,本片應當是半部關於朝鮮戰爭的影片。在上周剛剛逝世的格利高利·派克的精彩表演下,充分顯示了麥克阿瑟將軍的悲劇命運。他是個有才氣的軍人,但不是個有政治頭腦的軍人。影片里有這樣一個鏡頭:美國政府嚴禁他越過中朝邊境轟炸中國境內目標,於是他下令炸毀鴨綠江大橋朝鮮境內那一部分。他不無譏諷地感嘆道:「在我幾十年的軍旅生涯中,我第一次命令只能把一座大橋炸一半,而且是必須從大橋中間的分界線開始炸毀一半!」
結束語
第一,作為中國人,本蟀是很關心美國好萊塢朝鮮戰爭片中對中國以及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如何描寫的。總的來說,這些影片從意識形態上說,基本上是中立的,沒有通過戰爭來攻擊共產主義。相反,許多影片因為描寫美軍的反戰厭戰情緒而遭到美國右派的反對。本蟀以為,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好萊塢是自由主義的大本營,雖然經過50年代初期麥卡錫主義的整肅,但是好萊塢的導演們基本上還是能夠按照其自由思想拍攝影片的。
第二,在對中朝軍隊戰士的描寫來說,基本是正面表現的中朝軍隊英勇頑強的作戰風格,沒有象中國影片(如《英雄兒女》)那樣把對方描寫的貪生怕死的膽小鬼。當然,從美國觀眾的角度,對中朝軍隊的正面描寫也反襯了美軍的更加頑強。涉及到具體戰斗人員來說,基本上是以中長鏡頭來拍攝,除了《豬排山》面對面的肉搏戰之外,很少有近鏡頭。但是,如果看過美國好萊塢有關二戰中美國太平洋戰爭中對日作戰的影片,可以看出當時美國的朝鮮戰場影片基本沒有跑出對日本描寫的套子:即亞洲人作戰英勇但是殘酷、士兵沒有個人能動性。
第三,為了一場持續三年多的戰爭,從1951年到1977年這不到26年的時間內,美國好萊塢出了十三部故事片。雖然這比不上上百部二戰戰爭片、50多部越戰戰爭片,但是可以說,恐怕都不算少吧。與中國比較,中國自認為是打贏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在同一時期拍攝的有關影片也就是12部(《上甘嶺》(1956)、《長空比翼》(1958)、《烽火列車》(1960)、《三八線上》(1960)、《奇襲》(1962)、《英雄坦克手》(1962)、《英雄兒女》(1964)、《打擊侵略者》(1965)、《奇襲白虎團》(1972)、《激戰無名川》(1975)、《碧海紅波》(1975)、《長空雄鷹》(1976)(反間諜片《鐵道衛士》(1959)不算描寫朝鮮戰爭))。如果說中國當初拍電影少是因為與美國比較經濟和電影資源不足,但是別忘記中國拍攝電影是國家政治行為和經濟行為,而好萊塢拍片卻完全是私營經濟行為。
美國好萊塢「有關朝鮮戰爭的則幾乎空白一片」嗎?不是。希望本文能夠幫助人們了解美國電影界對朝鮮戰爭的態度,不要再相信這樣的謊言了。
http://..com/question/5776470.html?fr=qrl3
參考資料: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230420
❸ 描寫電影或電視劇中的戰斗場面的一段話
寫一段就行了
【導演】塞繆爾·富勒(Samuel Fuller)。【主要演員】羅伯特·赫頓 (Robert Hutton)、斯蒂夫·布羅狄 (Steve Brodie)。【劇情簡介】扎克中士所在的美軍一個排都被朝鮮人民軍槍決了,唯有他一個人僥幸活了下來。他在逃出敵占區的途中,一個10歲的韓國男孩子救了他。在小男孩子的幫助下,扎克中士聯繫上了美軍一個被打散的步兵班。這個班裡還剩下一個黑人衛生兵、一個反戰者、一個參加了二戰的日裔美國老兵、一個啞巴、一個新兵。然而,他們在中士的指揮下,躲在一個破廟里,在炮兵的支援下,給予北朝鮮軍事據點以沉重打擊,最後勝利歸隊。
【導演】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 Lewis)。【主要演員】弗蘭克·拉夫卓伊 (Frank Lovejoy)、理查德·卡爾森(Richard Carlson)、安妮塔·路易斯(Anita Louise)。 【劇情簡介】1950年11月,美軍沖過三八線追擊潰敗北朝鮮軍隊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和第七步兵師,在中朝邊境進攻長津水庫地區時,遭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優勢兵力的猛烈反擊,陷入中朝軍隊的重圍之中。美軍總部下令全面撤退。美軍海軍陸戰隊史密斯將軍卻公然違抗總部命令,下令部下反擊中朝部隊。海軍陸戰隊斯提夫上尉率領一個營擔任掩護任務,經過浴血激戰,終於和主力部隊一起沖出對方的包圍圈
【導演】理查德·布魯克斯(Richard Brooks)。【主要演員】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茱恩·艾利森(June Allyson)。【劇情簡介】朝鮮戰爭期間,一家美軍陸軍醫院負責醫治盟軍受傷官兵。憤世嫉俗的軍醫威布少校是主治醫生,他與忠於職守的護士邁克卡拉中尉相愛,但是又相互討厭。他們在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中理解戰爭的意義,並增加相互的了解。
【本蟀評論】這部影片比後來更加有名的《陸軍醫院》早20年,但是批評家認為它過分渲染了愛情,使它與朝鮮戰場的殘酷背景格格不入。它對朝鮮平民表示了同情的關注,也揭示了北朝鮮士兵的悲壯命運。例如,影片中,一位北朝鮮傷兵被抬到醫院時,突然從懷中掏出一枚手榴彈,說寧願炸死也不要被美軍醫生治傷。
四、《戰艦英雄》(Men of the Fighting Lady,1954年。本蟀譯名)
【導演】安德·魯馬頓(Andrew Marton)。【主要演員】范·約翰遜(Van Johnson)、弗蘭克·拉夫卓伊 (Frank Lovejoy)。 【劇情簡介】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海軍航空兵從停泊在日本海的一艘美國航空母艦上支援美軍地面戰場。海軍航空兵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到北朝鮮上空執行轟炸地面目標或者與蘇制米格飛機空戰。美軍飛行員都希望早些完成任務,早些吃上一頓熱飯、回到溫暖的被窩進入夢鄉。然而,戰爭是殘酷的。進攻地面目標時,要求飛機低飛,這樣就易受地面防空火力的打擊。
【本蟀評論】本片通過航空母艦的軍醫向朋友敘述戰事的方式,想給於觀眾一種客觀的角度。許多經歷了二戰的老飛行員總是在自問為什麼要來朝鮮打仗。影片詳細重現了航空母艦上飛機起飛降落的過程,以及戰斗機從空中攻擊地面目標的的情形。
五、 《獨孤里橋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Ri,1955年。港譯《蜀孤里橋之役》)
【導演】馬克·羅布森(Mark Robson);編劇:瓦倫丁 ·戴維斯(Valentine Davies)。【主要演員】威廉·霍爾登 (William Holden)、格雷斯·凱利(Grace Kelly) 。【劇情簡介】1952年12月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海軍77特戰隊飛行員布魯貝克中尉的飛行中隊受命執行炸毀獨孤里橋的艱巨任務。獨孤里橋位於北朝鮮,是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重要交通樞紐,地勢險要,防守嚴密。布魯貝克中尉和戰友沖破滿山遍野高射炮陣地的火力網,炸毀了獨孤里橋,但是他的戰機受傷,被迫迫降。北朝鮮士兵蜂擁而來前來追捕。他和戰友拒絕投降,展開槍戰,最後戰死疆場。
【本蟀評論】本片1956年獲第28屆奧斯卡最佳效果獎。本片前半部分的故事大都發生在美軍在日本基地,節奏鬆散,但是從中可以看出戰後日本對美軍的卑謙和依賴。後半部分戰斗場面精采,演員表演出色,尤其是戰斗機特技表演,12架戰斗機連續輪番俯沖轟炸地面目標,表現出了戰爭的殘酷。尤其應當指出的是,本片中再現了美軍對參加朝鮮戰爭的意義感到迷茫。影片人物兩次悲嘆他們的戰爭是「在錯誤的地方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第一次是航空母艦司令回憶他兩個兒子在二戰中對日作戰中犧牲,哀嘆朝鮮戰爭不值得犧牲這么多人命;第二次是主人公布魯貝克中尉在與北朝鮮士兵槍戰中,預感到自己必死無疑而發出的哀嘆。
六、《安娜波里斯傳奇》(An Annapolis Story, 1956年。本蟀譯名)
【導演】唐·西格爾(Don Siegel)。【主要演員】約翰·戴瑞克(John Derek)、黛安娜·林(Diana Lynn )。【劇情簡介】美國海軍學院學員托尼和吉姆是弟兄倆。他們為一個共同愛慕的姑娘派吉而鬧翻了。朝鮮戰爭爆發後,他們兩人畢業,一起被分配到一個飛行中隊,在朝鮮戰場上並肩作戰。一次空戰中,當他們的戰機中彈著火時,弟兄兩人卻互相讓對方跳傘,讓對方享受生命和愛情。
【本蟀評論】這部影片不過是以朝鮮戰場為背景的普通三角戀愛故事,沒有什麼新意。
七、《沙場壯士赤子心》 (Battle Hymn,1956;港譯《軍人本色》)
【導演】道格拉斯·塞克(Douglas Sirk)。【主要演員】洛克·赫德遜(Rock Hudson)、安娜·卡士非(Anna Kashfi)。【劇情簡介】美國空軍赫斯上校原來是俄亥俄州的牧師。二戰中他參加美國空軍。在一次轟炸納粹德國的任務中,他不慎炸了一個孤兒院,37名德國孤兒喪生。戰後,他內心內疚,不能回去繼續傳教,於是就重新參加美國空軍,來到朝鮮戰場給韓國空軍訓練首批戰斗機駕駛員。在他的訓練下,韓國空軍順利完成了一系列戰斗任務。空軍基地附近有一個韓國婦女在照管十幾個朝鮮戰爭孤兒。在戰火中,赫斯上校盡量保護和照顧這些孤兒。後來,他在籌款建立了一個孤兒院,讓朝鮮戰爭孤兒有家可歸,這使得他的良心得到平靜。
【本蟀評論】這部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雖然有評論認為它有宣傳美軍人道的政治目的,但是情節感人,反映了戰爭殘酷和軍人良心的沖突,以及對上帝的信仰。影片中主人公的這一段自白被認為是經典的反省:「也許,我通過戰爭的痛苦,最終作出了我以前一直未能作出的善行。我在超越自我中,找到了自我。」
八、《戰爭中的人們》(Men in War,1957年。本蟀譯名)
【導演】安東尼·曼(Anthony Mann)。【主要演員】羅波特·萊恩(Robert Ryan)、阿爾多·雷(Aldo Ray)。【劇情簡介】1950年9月6日。班森中尉率領的排在一次戰斗中和主力部隊失去聯系。他們在撤出敵占區途中,遇到另外一個排的蒙塔拿上士。他們必須把倖存者轉移到師部所在地465高地。在轉移途中,班森中尉和蒙塔拿上士意見不一致,經常爭斗。在經過多次驚心動魄的遭遇戰後,他們終於重出重圍,與主力部隊會合。
【本蟀評論】該片與《鋼盔》一起被譽為50年代裡描寫朝鮮戰爭的最為寫實的影片。它的獨特之處就是細致描寫了戰爭中軍人的心理活動。影片通過激烈的戰斗場面和人物沖突,描繪了絕望中軍人的各種心態:善良、勇敢、自私、絕望、希望、寬慰。
九、《戰地情焰》(Battle Flame,1959。本蟀譯名)
【導演】·斯布林斯特恩(R.G.Springsteen)。【主要演員】羅伯特·布萊克(Robert Blake)、斯格特·布雷狄(Scott Brady)、伊萊恩·愛德華茲(Elaine Edwards)。【劇情簡介】朝鮮戰場上,美國海軍陸戰隊戴維斯中尉在養傷期間受到護士瑪麗的精心照顧,他們相互產生了好感。後來瑪麗所在的醫院被北朝鮮軍隊佔領,瑪麗和戰友被捕,關押在清永戰俘營。戴維斯中尉率領一個排,經過激烈戰斗,救出了心愛的護士。
【本蟀評論】該片落入英雄救美女的俗套。劇情進展緩慢,對話冗長,沒有獨特之處。
十、《豬排山》(Pork Chop Hill,1959年)
【導演】劉義斯·邁爾斯通(Lewis Milestone)。【主要演員】主要演員:格利高利·派克 (Gregory Peck)、 里普·托恩(Rip Torn)。【劇情簡介】朝鮮戰爭後期的1953年7月,當戰爭各方在進行和平停戰談判時,美軍為了在談判桌上增加籌碼,命令克萊門斯中尉率領美軍一個連進攻沒有軍事價值的255高地。他們知道板門店停戰談判可能隨時會達成和平協議,所以一些士兵不太願意做無謂犧牲。然而,克萊門斯中尉認為這是他們的愛國職責,在他的指揮下,美軍在豬排山陣地上與中朝軍隊進行爭奪戰,甚至進行殘酷的肉搏戰。等到增援部隊到達時,135人的連隊打的就剩下25個人。
【本蟀評論】一般認為,本片描述的戰役就是中國影片《上甘嶺》所再現的上甘嶺戰役。影片真實撼人,紀實程度不啻於記錄片。據說擔任影片軍事顧問的就是當年率兵進攻的的美軍連長。影片還再現了中國軍隊通過陣地廣播的攻心戰。本片通過一個黑人士兵的口,再次對美國參加朝鮮戰爭「為自由而戰「提出了質疑。導演就是想通過影片中殘酷的戰斗場面,讓觀眾知道為政治權利斗爭而死去的生命是多麼地不值得。
十一、《滿洲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1962年,港譯《恐怖分子》)
【導演】約翰·弗蘭肯海默(John Frankenheimer)。【主要演員】弗蘭克·西納特拉 (Frank Sinatra)、勞倫斯·哈維 (Laurence Harvey)、珍妮特·利 (Janet Leigh)。 【劇情簡介】美軍上尉馬科、肖上士和他的排在朝鮮戰爭期間一次巡邏中被俘虜,關押在滿州的戰俘營,受到蘇聯人和中國人的共產主義洗腦教育。戰爭結束之後馬科上尉回到美國,升任美軍情報部少校。他常常晚上做噩夢,擺脫不了戰爭的痛苦回憶。他的戰友肖上士回國時被當作戰斗英雄,榮獲國會勛章。馬科慢慢理解噩夢的含義,開始懷疑肖中士的背景。經過調查,原來肖中士相信了共產主義洗腦,已變成蘇聯派到美國進行政治暗殺的殺手。
【本蟀評論】這是一部經典政治驚險片。影片將麥卡錫式冷戰思維、政治諷刺、間諜懸疑與黑色電影手法結合在一起。影片用誇張的手法,回憶美軍戰俘在戰俘營受到的蘇聯巴甫洛夫式政治洗腦教育。影片拍完之際,剛好遇上肯尼迪總統被刺身亡。為了避免政治麻煩,這部影片推遲了20多年之後才公開發行。
十二、《陸軍醫院》(M*A*S**, 1970年,港譯《風流醫生俏護士》)
【導演】羅伯特·奧爾特曼 (Robert Altman)。【主要演員】唐納德·薩瑟蘭 (Donald Sutherland)、埃利奧特·古爾德 (Elliott Gould)、薩莉·凱勒曼 (Sally Kellerman)。【劇情簡介】朝鮮戰爭期間,美國軍醫皮艾斯上尉和麥肯泰爾上尉在前線的陸軍流動外科醫院忙於救死扶傷,成天和鮮血與死亡打交道。為了保持精神免於崩潰,他們工作之餘盡量過著與戰爭遙遠的荒謬無聊生活,不是和女護士打情罵俏,就是玩世不恭地惡作劇。他們為了打賭來看看女護士是不是天生的金發,居然在她洗澡時把帳篷拉倒。
【本蟀評論】本片1971年獲第43屆奧斯卡最佳編劇獎。 它只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借古諷今」,以50年代的朝鮮戰爭諷刺60年代的越南戰爭。所以,它本身沒有多少情節,關心朝鮮戰爭的影迷往往要失望。本片還對美國以前戰爭片中的愛國主義和宗教虔誠進行了諷刺。
十三、《麥克阿瑟傳》(MacArthur,1977年)
【導演】約瑟夫·薩金特(Joseph Sargent)。【主要演員】格利高利·派克 (Gregory Peck)。【劇情簡介】美國當代歷史上最有爭議的傳奇將軍麥克阿瑟1942年至1951年的十年軍旅生涯。1942年,他從菲律賓撤退,不久就率兵從日本手中收復失地。受羅斯福總統任命,他擔任太平洋戰區總司令,指揮美軍於1945年征服日本,後來負責日本戰後重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他作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指揮前期戰役。9月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隨後越過三八線佔領平壤,並向鴨綠江推進。他不同意美國政府把朝鮮戰爭嚴格限制在朝鮮半島的政策,堅持把戰爭擴大到中國本土,從而與美國政府發生嚴重沖突。1951年4月,美國總統杜魯門以不服從命令的理由將麥克阿瑟將軍撤職。
【本蟀評論】麥克阿瑟將軍一生做了兩件大事:佔領日本和指揮朝鮮戰爭前期戰役。所以,本片應當是半部關於朝鮮戰爭的影片。在上周剛剛逝世的格利高利·派克的精彩表演下,充分顯示了麥克阿瑟將軍的悲劇命運。他是個有才氣的軍人,但不是個有政治頭腦的軍人。影片里有這樣一個鏡頭:美國政府嚴禁他越過中朝邊境轟炸中國境內目標,於是他下令炸毀鴨綠江大橋朝鮮境內那一部分。他不無譏諷地感嘆道:「在我幾十年的軍旅生涯中,我第一次命令只能把一座大橋炸一半,而且是必須從大橋中間的分界線開始炸毀一半!」
❹ 介紹兩部大片
<通緝令 Wanted> 預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zMDcyMjA=.html導演: 提莫·貝克曼貝托夫 編劇: 克里斯·摩根 主演: 安吉麗娜·朱麗 摩根·弗里曼 詹姆斯·麥卡沃伊 托馬斯·克雷茲曼 特倫斯·斯坦普 上映: 2008年6月27日 類型: 動作片 驚悚片 劇情片 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時長: 90分鍾 別名: 刺客聯盟,殺神特工 6個星期之前,25歲的蘇格蘭人威斯利·吉布森(詹姆斯·麥卡沃伊),還是個一無所成的無名小輩。討厭的老闆、聊勝於無的女友和周圍的閑雜人等,沒人把他當根蔥。對於他,生活=無聊枯燥的工作+一堆又一堆的麻煩事+得過且過到死。像大部分尋常人一樣,威斯利的最大願望,不過是中彩票發大財然後逍遙自在。直到,一個神秘女人福克斯(安吉麗娜·朱莉)出現。 這個性感火辣的野性美女,在威斯購物的便利店突然出現,不但聲稱自己認識他的父親,告知威斯利他的父親昨天慘死於都會大廈樓頂,竟還主動招募他加入某神秘組織!!原來,父親不但沒有在威斯利年幼時英年早逝,甚至還是史上最致命的殺手之一!頃刻間,威斯利平淡無奇的世界被徹底顛覆,而緊接著鬼祟出現、欲致他於死地的各路刺客,似乎應證著福克斯的每一句話語。身為頂尖刺客之子,威斯利早就成為了刺客聯盟的網羅目標。 前有險路後有追兵,為了替父親復仇,威斯利躊躇之下決定加入這個名叫「兄弟會」的秘密組織。「兄弟會」自亘古以來,便秉承於亂世之中追尋暴力秩序的綱領,以暴治暴刺殺無數。在福克斯和謎樣組織首領斯隆(摩根·弗里曼)的嚴苛訓練下,威斯利不但激發出了遺傳的驚人潛能,並很快成為了舉世無雙的致命殺手,開始執行組織下達的死亡任務。然而一切,似乎並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酷炫,是《刺客聯盟》追求的終極目標。無論是神乎其神的正義戰士特訓,獨一無二的「彎曲子彈時間」,百步穿楊的蒼蠅射擊神技,秘而不宣的刺客組織,還是從《守日人》中拿來的飛檐走壁的火紅色跑車,火爆不斷的動作戲碼,每一秒都充盈著原始的酣暢淋漓。而原始的酷炫,同樣意味著極度拉風的男女主角,時刻不忘秀出火辣性感--從大膽的身體誘惑,到纏綿的舌吻,從貼身肉搏,到飛躍列車,保證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 凌厲的畫面和炫技的風格,「少兒不宜」的暴力、裸露和性感,「大膽得讓觀眾瞠目結舌的動作」(導演語),以及眾多匪夷所思的致命武器,早讓人早忘了追究布拉德·彼特因為年齡不符未能和女友再現《史密斯夫婦》神採的插曲,忘了追究摩根·弗里曼為了照顧「大牌」朱莉而被減少許多戲份的遺憾,忘了追究漫畫改編很可能出現的先天不足,更讓人忘了追究從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首度「移居」到陽光燦爛的西海岸,俄羅斯新銳導演能否帶來光彩商業紀錄的疑問。因為最起碼,這將會是一盤融合了特效、動作以及驚悚元素的炫目感官盛宴! <全民超人 Hancock>預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wOTk2NTY=.html 導演: 彼德·貝格 編劇: 我來添加 主演: 威爾·史密斯 查理茲·塞隆 傑森·貝特曼 約翰尼·加里奇 上映: 2008年7月2日 中國大陸 類型: 劇情片 動作片 喜劇片 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別名: 超級英雄漢考克 漢考克是個超人,但他挺郁悶的。想想也是,超人能怎麼樣呀?能飛,可他能跟民航客機比裝人多麼;勁大,可他能戴個安全帽去跟民工搶飯碗么;經打,可他能跟著拉登去當恐怖分子么?都不行。漢考克是超人,所以只能選擇超人——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而他的工作內容就是全天候的除暴安良、維護正義。他不能休息,不能偷懶,不能醉酒,有壞人的地方就必須有漢考克!(這話怎麼聽著這么別扭。)總之,碰上問題了,如果漢考克不出手,他就被認為是懦夫,就要遭到包括小朋友在內的全體人民的鄙視。真可謂「生的偉大,活的憋屈」!超人只有利用高調的行動來宣洩自己的煩悶:面對幾個飛車潛逃的小蟊賊,漢考克從天而降,用雙腳為汽車剎車,然後連人帶車把匪徒們掛在建築的尖頂,留給警察的是連環相撞的汽車、嚴重毀壞的公路和「營救」壞人的任務;面對擱淺在海灘上的鯨魚,漢考克飛速趕來,在人們的目瞪口呆中把鯨魚扔進大海,結果鯨魚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一艘帆船上,空中的拋物線成了它最後的生命軌跡;面對汽車卡在鐵軌中的驚險,漢考克又及時出現,扔走了汽車,不過他的目的好像是把軌道空出來讓自己和火車「決斗」,當一切沉寂下來,人們看到的是扭曲的火車頭和漢考克更扭曲的笑容……他的張狂、放肆以及破壞力讓人們又驚又怕,人們越來越討厭這個惹是生非的「糙人」了!漢考克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了代價,法院以傷及無辜和破化財產的罪名將他送進了監獄。一系列的事情讓漢考克開始思考自己的能力和責任,而公關經理雷蒙德也決定幫助漢考克重新樹立新的健康的公眾形象。出人意料的是,雷的妻子瑪麗也是一位超人,她對於漢考克的行為一直非常不屑,甚至試圖阻止丈夫幫助漢考克。漢考克在與瑪麗的交往中發現自己的超能力會減弱,而此時,一夥曾被漢考克送進監獄的匪徒也開始了陰險的報復行動 本片的主演是絕對的票房「超人」——威爾·史密斯。目前,他的全球票房已累計超過了50億美元!去年,他主演的災難片《我是傳奇》(I Am Legend)全球狂攬5.7億多美元,首映票房收入更高達7650萬美元,一舉打破《指環王3》創造的紀錄。在好萊塢片商的眼中,威爾·史密斯早已是「當今世界頭號票房巨星」。事實就是這樣,當著名的說唱歌手成為《貝萊爾的新鮮王子》,好萊塢既往的男星格局就發生了《六級分裂》,這里需要給威爾·史密斯留下一席之地。盡管身上帶著《美國製造》的深深烙印,但是他沒有改變《壞小子》滑稽灑脫的本性。觀眾們忘不了《獨立日》里他的勇猛堅毅,也忘不了他變身《黑衣人》的冷酷瀟灑。被認為是《全民公敵》能怎樣?這根本阻擋不了片商對他的青睞,即便《拳王阿里》也需要威爾·史密斯來詮釋自己的精神,誰讓「威帝」有成為《全民情敵》的魅力呢!當威爾·史密斯上映的時候,人們會像著了魔一樣沖進電影院,正如《當幸福來敲門》時,我們都不會拒絕。按老規矩,留給威爾·史密斯一句話為自己做結……《我是傳奇》。哦,沒有比這句話更精準的了!《全民超人》中,有一位隱瞞身份的女超人,直言不諱的表達了對威爾·史密斯飾演的超人漢考克的「鄙視」。誰有資格質疑擁有驚人票房號召力、兩獲奧斯卡提名的「史皇帝」?我們看到了奧斯卡影後莎莉茲·塞隆!來自南部非洲大陸的莎莉茲擁有一流的身材、亮麗的外形和天生的野性,讓人毫不猶豫的相信她擁有神秘的力量。憑借一份堅韌,莎莉茲這個好萊塢的「外鄉人」,走進了湯姆·漢克斯執導的《擋不住的奇跡》(That Thing You Do),走進了阿爾·帕西諾和基努·里維斯兩位男星參演的《魔鬼代言人》。而1999年,莎莉茲更以《巨猩喬陽》、《名人錄》、《蘋果屋的法則》、《宇航員的妻子》4部勁片橫掃票房,完成了向一線女星的沖刺。然而,莎莉茲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2004年,她頂住壓力,主演了電影《女魔頭》,在片中飾演了一個集吸毒、同性戀等邊緣行為於一身、情感極其復雜的妓女,正是本片讓她戴上了奧斯卡影後的桂冠!本片是莎莉茲第二次出演「超人」,上一次是在2005年的《魔力女超人》中。當時,她還陷在奧斯卡「奪冠衰三年」的郁悶魔咒中。今年是2008年,希望她已走出低谷,開始奔向下一個絢麗的目標。本片的導演彼德·伯格是一個影視全才,曾經執導過影片《反恐戰場》(The Kingdom)、《周末午夜光明》(Friday Night Lights)、《浴血叢林》(The Rundown)和《壞東西》(Very Bad Things),其中《周末午夜光明》獲艾米獎提名。此外,他還出演《五路追殺令》(Smokin' Aces)、《聯邦大蠢探》(Corky Romano)等多部影片。
❺ 一部外國電影。說的是一個人是打黑市拳的。腿被人打斷了。腿好了以後還繼續打黑市拳最手勝利了。
叫《終極鬥士》,那個腿斷了的俄羅斯人叫博伊卡。出到第三部了,腿好以後繼續打的是《終極鬥士3:贖罪》的劇情。
下面是找的迅雷看看裡面的劇情介紹:
劇情介紹 俄羅斯犯人博伊卡,在「終極鬥士2」的最後膝蓋嚴重受傷,不再是以往那個令人生畏的監獄格鬥士了,如今只能在廁所打掃衛生。
後來新的監獄格鬥大賽開始了,這是一次國際大賽,匯集了世界各地監獄里最優秀的格鬥士,吸引他們的是:冠軍將會贏得自由。博伊卡必須贏回他的尊嚴,贏回他在賽場上的地位……
黑獄拳霸再展綜合格鬥,導演艾薩克·佛羅倫汀(Isaac Florentine)憑借《終極鬥士2/黑獄拳霸2》、《忠於職守:邊境巡邏》等一系列搏擊片的大受歡迎儼然已成為一位著名的類型片導演(至少在搏擊片影迷心中是這樣),雖然影片整體質量都不是怎麼出眾,但出色的搏擊場景可以媲美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搏擊片輝煌時期的一些經典影片,這對搏擊片愛好者來說是件好事。
目前其再次執導的《終極鬥士3:贖罪(Undisputed 3)的預告片出來了,連場黑獄拳賽較之《終極鬥士2》更接近目前流行的MMA(綜合格鬥)風格,以前在《終極鬥士2》中擔綱反派的斯科特·阿特金斯(Scott Adkins)仍然飾演俄羅斯囚犯尤里·伯伊卡(Uri Boyka),不過這次成了主角,從預告片可以看出,尤里·伯伊卡要打出黑獄牢籠,要面對更多對手的挑戰。目前已知的就有來自智利的Marko Zaror,曾在好萊塢打拚多年的特技人,和阿特金斯一樣,也是近年崛起的非亞洲地區的武打演員之一。
巴西的武行拉蒂夫·克勞德(Lateef Crowder)拍了《冬蔭功》後看來被作為電影中表現巴西戰舞肯波瑞拉的合適人選,除了在《鐵拳》電影版中出演游戲中的巴西選手艾迪外,在本片中也出演一名巴西鬥士。
當然對手中也有亞裔面孔,來自韓國的Ilram Choi,自幼習練跆拳道及多種武藝,在好萊塢做武行打拚多年。而主角斯科特·阿特金斯大概很受艾薩克·佛羅倫汀喜愛,在《終極鬥士2/黑獄拳霸2》、《忠於職守:邊境巡邏》之後把他從反派扶正直接擔綱主演,今年還為其打造了另一部武打片《忍者》(Ninja),斯科特·阿特金斯屬於技術型的搏擊片演員,在《終極鬥士2》中我喜歡他的表演多過於主角米切爾·傑·懷特,這里有一段他為《終極鬥士3》做准備而訓練的一段視頻,動作專業一如職業MMA選手。
❻ 求馬特 達蒙的所有電影
馬特·達蒙的所有電影
諜影重重3 (The Bourne Ultimatum) 動作 英國
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 演員:馬特·達蒙 帕迪·康斯戴恩 朱麗婭·斯蒂爾斯
無間行者 (The Departed) 動作 美國
導演:馬丁·斯科西斯 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傑克·尼科爾森 馬克·沃爾伯格 亞歷克·鮑德溫 馬特·達蒙 馬丁·西恩
忠於職守 (The Good Shepherd) 劇情 美國
導演:羅伯特·德尼羅 演員:馬特·達蒙 安吉麗娜·朱莉 羅伯特·德尼羅 喬·派西
好牧人 (The Good Shepherd) 愛情 美國
導演:羅伯特·德尼羅 演員:羅伯特·德尼羅 亞歷克·鮑德溫 馬特·達蒙 威廉·赫特 蒂莫西·赫頓 傑森·帕特里克
好牧人/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動作 美國
導演:羅伯特·德尼羅 演員:羅伯特·德尼羅 亞歷克·鮑德溫 馬特·達蒙 威廉·赫特 蒂莫西·赫頓 傑森·帕特里克
美版無間道:無間行者 (The Departed) 黑色 美國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演員:馬特·達蒙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傑克·尼科爾森 維拉·法米嘉
諜對諜 (Syriana) 動作 美國
導演:史蒂芬·加格漢 演員:喬治·克魯尼 吉娜·葛森 馬特·達蒙 威廉·赫特 格里塔·斯卡奇 克里斯多弗·麥克唐納
格林兄弟 (The Brothers Grimm) 動作 美國 捷克
導演:特里·吉列姆 演員:馬特·達蒙 喬納森·普雷西 莫妮卡·貝魯奇 皮特·施特曼 羅傑·阿斯頓·格里菲斯 海斯·雷吉
十二羅漢/盜海豪情2/十二瞞徒 (Ocean's Twelve) 動作 美國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演員:布拉德·皮特 喬治·克魯尼 朱莉婭·羅伯茨 布魯斯·威利斯 唐·錢德爾 馬特·達蒙
12羅漢 (Ocean's Twelve) 犯罪 美國 澳大利亞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演員:布拉德·皮特 喬治·克魯尼 朱莉婭·羅伯茨 布魯斯·威利斯 唐·錢德爾 馬特·達蒙
伯恩的身份2 (The Bourne Supremacy) 動作 美國 德國
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 演員:瓊·艾倫 馬特·達蒙 布賴恩·考克斯 弗蘭卡·波滕特 朱麗婭·斯蒂爾斯 托馬斯·阿拉娜
伯恩的身份2/諜影重重2 (The Bourne Supremacy) 犯罪 美國 德國
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 演員:瓊·艾倫 馬特·達蒙 布賴恩·考克斯 弗蘭卡·波滕特 朱麗婭·斯蒂爾斯 托馬斯·阿拉娜
澤西女孩 (Jersey Girl) 喜劇 美國
導演:凱文·史密斯 演員:珍妮弗·洛佩斯 威爾·史密斯 麗芙·泰勒 本·阿弗萊克 馬特·達蒙 Charley Scalies
新澤西愛未眠 (Jersey Girl) 喜劇 美國
導演:凱文·史密斯 演員:珍妮弗·洛佩斯 威爾·史密斯 麗芙·泰勒 本·阿弗萊克 馬特·達蒙
歐洲性旅行 (EuroTrip) 喜劇 美國 捷克
導演:Jeff Schaffer 演員:馬特·達蒙 傑弗利·坦鮑 J.P. Manoux 維尼·瓊斯 露西·勞立絲 米歇爾·崔切伯格
傑瑞 (Gerry) 劇情 美國
導演:加斯·范·桑特 演員:馬特·達蒙 卡西·阿弗萊克
危險思想的自白 (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 喜劇 美國 德國
導演:喬治·克魯尼 演員:布拉德·皮特 德魯·巴里摩爾 喬治·克魯尼 朱莉婭·羅伯茨 馬特·達蒙 魯特格爾·哈爾
危險性隱私 (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 喜劇 加拿大 德國 美國
導演:喬治·克魯尼 演員:阿齊瓦·高斯曼 馬特·達蒙
伯恩的身份 (The Bourne Identity) 劇情 美國 德國
導演:道格·李曼 演員:馬特·達蒙 Anthony Green 布賴恩·考克斯 弗蘭卡·波滕特 朱麗婭·斯蒂爾斯 阿德沃爾·阿吉紐依-艾格拜吉
神鬼認證/叛碟追擊 (The Bourne Identity) 動作 捷克 德國 美國
導演:道格·里曼 演員:馬特·達蒙 弗蘭卡·波坦特
小馬精靈 (Spirit: Stallion of the Cimarron) 動畫 美國
導演:凱利·阿斯波利 演員:詹姆斯·克倫威爾 馬特·達蒙 Chopper Bernet Robert Cait Donald Fullilove Michael Horse
電影人生 (The Majestic) 愛情 美國
導演:弗蘭克·達拉伯恩特 演員:吉姆·凱瑞 馬特·達蒙 羅伯·巴拉班 哈爾·胡爾伯克 馬丁·蘭道 西德尼·波拉克
11羅漢 (Ocean's Eleven) 動作 美國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演員:布拉德·皮特 喬治·克魯尼 朱莉婭·羅伯茨 唐·錢德爾 馬特·達蒙 安迪·加西亞
尋找佛羅斯特 (Finding Forrester) 劇情 美國
導演:加斯·范·桑特 演員:肖恩·康納利 馬特·達蒙 默里·亞伯拉漢 安娜·帕奎因 加斯·范·桑特 巴斯塔·雷米斯
脫韁野馬/駿馬 (All the Pretty Horses) 劇情 美國
導演:比利·鮑伯·湯頓 演員:馬特·達蒙 布魯斯·戴恩 羅伯特·帕特里克 山姆·夏普德 亨瑞·托馬斯 盧賓·布雷茲
奪標奇緣/重返榮耀 (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 愛情 美國
導演:羅伯特·雷德福 演員:威爾·史密斯 莎莉·賽隆 馬特·達蒙 傑克·萊蒙 Andrea Powell (I) Hugh Baggett
冰凍星球 (Titan A.E.) 動作 美國
導演:唐·布魯斯 演員:德魯·巴里摩爾 馬特·達蒙 詹尼安·吉勞法羅 約翰·雷吉扎默 朗·普爾曼 比爾·普爾曼
天才雷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 動作 美國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 演員:裘德·洛 馬特·達蒙 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 格溫妮絲·帕特洛 凱特·布蘭切特 飛利浦·貝克·霍爾
怒犯天條 (Dogma) 喜劇 美國
導演:凱文·史密斯 演員:薩爾瑪·海耶克 本·阿弗萊克 馬特·達蒙 琳達·弗蘭蒂諾 詹尼安·吉勞法羅 艾倫·里克曼
校園風雲 (School Ties) 劇情 美國
導演:Robert Mandel 演員:本·阿弗萊克 馬特·達蒙 布蘭登·弗雷澤 Amy Locane 克里斯·奧唐納 蘭德爾·貝汀科夫
賭王之王 (Rounders) 驚秫 美國
導演:約翰·戴爾 演員:馬特·達蒙 法米克·詹森 約翰·馬爾科維奇 馬丁·蘭道 格雷琴·莫爾 愛德華·諾頓
拯救大兵瑞恩 (雷霆救兵/拯救大兵雷恩Saving Private Ryan) 劇情 美國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演員:湯姆·漢克斯 馬特·達蒙 喬萬尼·里比斯 Ted Danson 傑瑞米·戴維斯 丹尼絲·法里納
拯救大兵雷恩 (Saving Private Ryan) 動作 美國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演員:湯姆·漢克斯 馬特·達蒙 喬萬尼·里比斯 Ted Danson 傑瑞米·戴維斯 丹尼絲·法里納
驕陽似我 (Good Will Hunting) 劇情 美國
導演:加斯·范·桑特 演員:羅賓·威廉斯 本·阿弗萊克 馬特·達蒙 明妮·德瑞弗 卡西·阿弗萊克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猜·情·尋 (Chasing Amy) 倫理 美國
導演:凱文·史密斯 演員:本·阿弗萊克 馬特·達蒙 喬伊·勞倫·亞當斯 卡西·阿弗萊克 伊里納·道格拉斯 凱文·史密斯
造雨人 (Rainmaker, The) 劇情 美國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演員:克萊爾·丹妮絲 馬特·達蒙 丹尼·迪維圖 丹尼·格洛弗 維吉尼亞·馬德森 米基·洛克
火線勇氣 (Courage Under Fire) 劇情 美國
導演:愛德華·瑞克 演員:梅格·瑞恩 丹澤爾·華盛頓 肖恩·奧斯汀 馬特·達蒙 Diane Baker 斯科特·格倫
現代灰姑娘 (Mystic Pizza) 愛情 美國
導演:唐納德·皮特里 演員:朱莉婭·羅伯茨 文森特·諾費奧 馬特·達蒙 莉莉·泰勒 安娜貝什·吉什 Conchata Ferrell
Margaret (Margaret) 劇情 美國
導演:Kenneth Lonergan 演員:馬修·布魯德里克 馬特·達蒙 讓·雷諾 安娜·帕奎因 埃里森·傑尼 Stephen Adly-Guir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