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俄軍狙擊手狙殺取水德國士兵是啥電影
電影電影《斯大令格勒》2013
如圖所示,有圖有真相
『貳』 俄羅斯經典電影 最後結局是兩個狙擊手對決 誰能告訴我叫什麼名 謝謝
《決戰中的較量》,這是中國內引進版取的譯名,《兵臨城下》,是香港翻譯的名字,《大敵當前》是台灣翻譯的名字
另外,這片子是美國和德國合拍的,沒有俄羅斯的份,雖然地點發生在蘇聯。
『叄』 俄羅斯狙擊手被俘虜後面後面在古堡反殺德國軍官的電影叫什麼
《狙擊手的復仇》,是一部俄羅斯戰爭片,情節波瀾起伏,場景驚險刺激
『肆』 電影《兵臨城下》中蘇聯有哪些厲害的武器
2001年一部非常精彩的狙擊手對決電影《兵臨城下》,電影里的很多武器都是來自真實的二戰東部戰線武器。
從電影發布以來就成為了二戰題材的經典電影,影片圍繞著東部戰線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而拍攝,其中兩名狙擊手的對戰更是此片最經典的部分;蘇聯的瓦西里·扎伊采夫(裘德·洛)和德國軍隊的埃爾溫·科尼格(Ed Harris)進行遠距離決斗,當看到這一部分無數軍迷們都熱血噴張。
電影精彩的不止是劇情,片中的武器才是槍謎們最想看到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一部號稱「蘇德武器盛宴」的電影中究竟有哪些蘇聯武器?
莫辛納甘1891/30栓動步槍
毫無疑問,莫辛納甘1891/30是蘇聯有史以來最「出名」的步槍之一,根據記載,莫辛納甘M91-30自推出以來生產數量超過了370萬支,成為了全世界生產量最大的步槍之一。
這支步槍是「謝爾蓋·伊萬諾維奇·莫辛」和比利時設計師「李昂·納甘」兩種步槍的集合體,該槍使用的是7.62×54mmR的子彈,有一個5發的彈倉容量,通常情況下使用彈夾或者手動填裝子彈。
莫辛納甘1891/30步槍在使用了長達39年後已經不能滿足蘇聯軍隊的要求,後來經過一系列改進,比如:延長的瞄具的底座,並將瞄具中的arshins改為米,原來的槍管也被縮短了3英寸。
由裘德洛飾演的瓦西里·扎伊采夫和由羅恩·帕爾曼扮演的庫利沃夫是電影中兩位主要的狙擊手,他們使用的正是莫辛納甘1891/30步槍,配備了PU瞄準鏡,而 歷史 中這個瞄具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一年之後才使用的,在電影出現有點不合時宜,如果想要還原的更真實,那麼莫辛納甘1891/30步槍應該裝配的是PEM瞄準鏡才最合適。
莫辛納甘M38 栓動卡賓槍
莫辛納甘M38和莫辛納甘1891使用相同的口徑彈葯,《兵臨城下》電影中雷切爾威斯飾演的Tania Chernova攜帶的正是莫辛納甘M38卡賓槍。該槍其實就是一支短管的1891/30步槍,它的槍管縮短到了8.5英寸,主要目的是為了士兵能在前線戰斗中方便攜帶。
托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
托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取代M1895左輪手槍,雖然,TT-33半自動手槍未能完全取代M1895手槍,但不可否認這是一支非常優秀武器,而且它還是中國54式手槍的前身。
托卡列夫TT-33半自動手槍使用的是7.62x25mm子彈,不僅尺寸非常緊湊,而且根據子彈的重量,它的初速也可以達到1200和1600 fps之間。
托卡列夫TT-33手槍的第一個版本是基於勃朗寧FN M1903和M1911手槍而設計的,經過改進後第二個版本的TT-33手槍也就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那一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最廣泛的手槍之一。
後翹鋸齒(在下愚鈍,不知道具體名字)是辨別TT-33手槍是在1947年之前還是之後最直觀的方式;1947年之前的TT-33手槍鋸齒高低參差不齊,而那些大小均勻高低一樣的鋸齒都是在1947年之後製造的,在電影《兵臨城下》中兩個版本的TT-33手槍都有出現過。
納甘 M1895左輪手槍
納甘M1895是一款非常獨特的左輪手槍,該槍的彈巢可以容納7發7.62×38mmR子彈,納甘M1895採用氣體密封式設計,在射擊完後自動封閉槍管和彈倉之間的間隙,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手槍的威力也提高了子彈的初速。
PPSh-41(波波沙)沖鋒槍
蘇聯的PPSh-41沖鋒槍是1941年推出,目的是取代PPD沖鋒槍。PPD沖鋒槍由機加工零件製成,這些零件非常耗時而且生產成本很高。蘇聯當時急需製造成本低、速度快的武器,所以就有了Georgy Shpagin製造的PPSh-41沖鋒槍。
該槍仍然使用相同的7.62x25mm托卡列夫手槍彈葯,由於該槍已經使用沖壓金屬部件製成,所有蘇聯在戰時可以更快的製造很多輕武器,且只需要使用相同口徑的彈葯,這樣能更快的為前線部隊提供武器支援。
捷格加廖夫DP-27或DPM輕機槍
俄羅斯工程師捷格加廖夫在20世紀20年代發明了DP-27機槍,該槍使用和莫辛納甘步槍相同的7.62x54mmR彈,彈匣在扳機的上方,由於像一個「大盤子」所有被很多吃雞玩家戲稱為「大盤雞」。
後來進行改進的版本為DPM機槍,它修復了DP-27的一些缺點,比如:容易受損的兩支腳架,並且增強了槍內的反沖彈簧,以防止機槍過熱導致啞火。
即使進行了諸多改進,該槍的效率仍然沒有提高,因為它使用了一個「盤式彈匣」要比德國的MG34和MG42慢很多。DPM的射速為每分鍾550發,而德國MG的射速為每分鍾800-1200發。
如上述所說,反沖彈簧改進後需要在槍身添加一個握把,但是在電影《兵臨城下》中並沒有看到任何握把的存在,所以電影中出現的應該是DP-27機槍而非DPM。
馬克沁M1910 / 30重機槍
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發明了「馬克沁重機槍」於1910年被蘇聯軍方所採用,它發射7.62x54mmR的蘇聯標准彈葯。1930年蘇聯對該槍進行了一系列升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在槍管重增加了水冷擋板。
馬克沁重機槍安裝在輪式支架上,便於移動,有些地方甚至使用升降式支架,除了方便射擊以外還擁有更堅固的底部支撐。
1941年馬克沁重機槍再次被改進,它使用了來自拖拉機的散熱片,所以被人們稱為「拖拉機蓋」。
重型火炮
電影中我們看到很多大型的種武器,但是它們大多數都是固定的,而且在影片中也幾乎是一閃而過,沒有太多的鏡頭讓我們體驗到它們的威力。
DShK重機槍發射了一個12.7×108毫米的彈葯,於1938年進入蘇聯服役,正是由上文所提到的Vasily Degtyarev和Georgy Shpagin共同設計,在電影中可以看到DShK重機槍安裝在蘇聯的火車上。
M1940式25毫米防空炮安裝在一個4輪的支架上,從1941年12月開始該炮被安裝在裝甲列車上當作防禦武器使用,電影中M1940 25毫米防空炮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使用。
M1942型76毫米加農炮於1940年開始生產,該炮使用57毫米的反坦克炮支架和76毫米的加農炮炮管,每分鍾可以發射25發,有效射程超過8英里。
M1939式85毫米防空炮,M1939式一般用於射擊中空高度目標或者特殊情況下當作是反坦克武器使用。
那麼《兵臨城下》電影中的蘇聯武器基本上就這些,如果還有遺漏的歡迎大家補充,想看《兵臨城下:德國武器》的敬請等待,我們明日再續。
『伍』 如何評價兵臨城下有什麼亮點
《兵臨城下》評價該劇開場一系列戰爭場景,可以與《拯救大兵瑞恩》相提並論,或者從狹義上而言就好像是兩個人在摧毀斯大林格勒的時候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一樣。
很顯然納粹分子就是貓,而俄國人則在擔心自己會是那隻老鼠。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在神槍手與神槍手的較量這個核心故事上,並且不必介意那些混亂的南腔北調或者是那段非常不靠譜的愛情故事副線。
《兵臨城下》亮點有3處
1、這部影片是真實故事改編的,它客觀真實地再現了俄羅斯的民族精神,同時也是在眾多好萊塢美國戰爭題材影片中少有的俄羅斯戰爭題材影片。這部影片,從俄羅斯戰爭題材的角度再現了俄羅斯的民族和氣概,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民族精神。
劇情簡介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瓦西里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槍法百發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
然而坦妮婭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決斗。
(5)俄羅斯的狙擊手的對決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瓦西里·澤索夫演員: 裘德·洛
真實歷史人物。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十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
2、康尼少校演員 :艾德·哈里斯
真實歷史人物。德軍派出的頂尖神槍手,彈無虛發,是德國「措森狙擊學校」的校長。瓦西里的名聲引發了他的極大興趣,勵志要與其決一高下並消滅對方。
『陸』 俄羅斯電影大片
《敢死連》(又名《無名高地—蘇德狙擊手對決》),故事梗概:
1944年,白俄羅斯西部,紅軍已經推進到蘇聯國界線。蘇德雙方生死對決,戰場是白俄羅斯森林中的一個無名高地。蘇軍為打破德軍大規模進攻粉碎德軍戰略集團,而在北高加索平原的一個無名高地實施了一次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陣地戰!蘇德雙方百萬大軍,動用數以千計的坦克和作戰飛機,上萬門火炮和追擊跑對壘,展開了蘇德間最大的一次會戰!
為了以最快的時間佔領高地,紅軍指揮部派出了一支軍中罪犯和受處分士兵組成的敢死連隊,並讓他們沖在正規軍的前面,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減少正規軍的傷亡。盡管這支敢死連當中盡是精兵強將——老辣的老兵塞蒙尼克,全國有名的狙擊手女兵索羅委奧拉,機靈勇敢的罪犯馬里赫夫,以及作戰經驗豐富的馬留赫中尉。連長也深知他們將有去無回,但他們依然將勇往直前。等待他們的將是勝利的曙光還是死無葬身之地,大家都不得而知。
前線的作戰充滿著來自敵方的危險和間諜的攻擊,敢死連成員們身處險境。尤其敵軍一名百發百中的狙擊手成為了對我軍的最大阻礙,而敢死連成員們的任務就是先行消滅這個狙擊手,為後方的大部隊開辟道路。美麗的女兵索洛委奧拉冷漠孤傲,但卻深深地吸引了馬里赫夫。一場戀愛追逐戰伴隨著戰爭也漸漸展開,但索洛委奧拉對此卻視而不見。
情勢越來越危急,不斷傳出我軍藏有奸細的謠言,軍中人心惶惶。而此時,米洛哈夫也被敵人重傷,趕死連的擔子越來越重。緊要關頭,上級命令敢死連即刻消滅對方的狙擊手。但這個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馬里赫夫主動請纓,索洛委奧拉對其表露真情,並告知一定要活著回來。最後,奇跡發生了,馬里赫夫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紅軍拿下了無名高地。
精彩視點:
《敢死連》由俄羅斯政府投四億巨資全力支持!動用了兩個師的軍隊,5000名軍人,300百輛坦克,200架飛機參與拍攝,壯烈再現二戰最後的大反擊中最為悲壯慘烈的「高加索平原」大血戰。同時,本片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大投資的新型戰爭影片,藉以恢復其戰爭影片生產強國的地位。影片陣容強大,《守夜人》、《土耳其開局》、《血影迷城》三部影片中的主力演員加盟浴血演繹。該片一舉奪得俄羅斯奧斯卡金鷹獎,俄羅斯尼卡國際影展大獎等多項榮譽。
『柒』 全球公認十部最好看狙擊電影
全球公認十部最好看狙擊電影:
1、《兵臨城下》
這次的故事發生在約翰·蘭博和一群戰士的旅程中,他們來到了一個飽受戰爭蹂躪的緬甸,拯救了一個被殘忍的泰國士兵綁架的基督教救援團隊的生命,電影中的狙擊手在所有的戰術性戰斗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確保出現了一些在電影史上被描述過的最優秀的狙擊手。
『捌』 有一部電影講的是兩個狙擊手在森林裡對決的,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俄羅斯的,用的雷明頓和SVD
我也有影響,不過看過太久了,名字記不太清了,好像叫生死狙擊或者雙狙人,查查看吧
『玖』 一部美國片子,說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俄國狙擊手的故事,求片子名。結局是指導員犧牲自己,讓主角幹掉
《兵臨城下》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瓦西里(裘德·洛飾)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槍法百發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約瑟夫·費因斯飾)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
然而,坦妮婭(雷切爾·薇姿飾)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艾德·哈里斯飾),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決斗。
《兵臨城下》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
該片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