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獎項設置
金爵獎獎項
1、最佳影片獎
2、評委會大獎
3、最佳導演獎
4、最佳女演員獎
5、最佳男演員獎
6、最佳編劇獎
7、最佳攝影獎
8、藝術成就獎(技術獎,主要表彰作品的映像價值,即藝術指導、服裝設計、剪輯、化妝等)
亞洲新人獎獎項
1、亞洲新人最佳影片獎
2、亞洲新人最佳導演獎
3、評委會獎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自2010年起,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獎項確立為
最佳影片
最佳編劇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人導演
最佳新人男演員
最佳新人女演員
評委會獎
手機電影節短片大賽
1、最佳影片
2、最佳導演
3、最佳演員
4、最佳編劇
5、最佳公益短片
6、最佳喜劇片
7、最佳懸疑片
8、最佳動畫片
9、最佳紀錄片
10、觀眾大獎
『貳』 2017上海國際電影節什麼時候,2017上海電影節時間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國際A類電影節,亦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那麼今天的老黃歷就為你介紹,2017上海國際電影節什麼時候,2017上海電影節時間。
問:2017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什麼時候?答:2017上海國際電影節於6月12日至6月26日舉辦。其中,第23屆上海電視節的舉辦日期為6月12日至16日,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日期為6月17日至6月26日,電影節時間將從往年的9天增加到10天,進一步滿足廣大影迷和市民的觀影需求。
6月17日,第二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據悉,本屆上海電影節共收到來自106個國家和地區的報名影片2528部,再一次刷新了歷史紀錄。其中來自「一帶一路」沿線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影人和電影機構共申報1016部影片。本屆電影節開幕影片選定為丹麥名導比利·奧古斯特執導的《烽火芳菲》,該片同時參與金爵獎競爭。
今年上海電影節的評審團陣容也很強大,有憑借《暴雨降至》獲得過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美國、馬其頓籍導演米爾科·曼徹夫斯基,有導演過《失憶星期一》的日本導演薩布,出品過《爆裂鼓手》、《亡命駕駛》的美國電影出品人加里·邁克爾·沃爾特斯。中國有三位影人擔任了此次電影節的評委,分別是導演曹保平、編劇李檣和演員許晴。
本屆電影節金爵獎入圍作品、亞洲新人獎入圍作品,亦在早前對外公布,金爵獎入圍影片包括《布里斯比熊》、《烽火芳菲》、《冰之下》、《故障狀況》、《我是殺人犯》、《在偉大的和可怕的世界》、《哈爾姆斯》、《瘋癲之翼》、《我單純的兄弟》、《哀苦心事》、《三輪浮生》、《追憶》、《籌款風波》等。入圍金爵獎的華語片有蔡尚君執導的《冰之下》,許鞍華執導的《明月幾時有》。
值得一提的是,由王微編劇、執導的3D動畫電影《阿唐奇遇》成為唯一一部華語動畫作品成功入圍金爵獎動畫片單元。而「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評選,則有《靜默之下》、《分貝人生》、《被陽光移動的山脈》、《狗與愚》、《石頭》等影片入圍。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全球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於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每年6月上旬舉行,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
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的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亞洲新人獎則推動亞洲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
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包括6月12日至16日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上海電視節和6月17日至26日舉辦的第二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後,我國舉辦的首個國際重大文化活動。正因如此,本屆影視節把推進「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貫穿於辦節始終,這也成為本屆影視節的最大亮點。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叄』 水墨動畫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尤其是在80年代的的一些經典作品
水墨動畫
1960年中國誕生了兩種新的美術片形式:折紙片和水墨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水墨動畫片是中國藝術家創造的動畫藝術新品種。它以中國水墨畫技法作為人物造型和環境空間造型的表現手段,運用動畫拍攝的特殊處理技術把水墨畫形象和構圖逐一拍攝下來,通過連續放映形成濃淡虛實活動的水墨畫影象的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60年代初試製成功的片種。一般動畫人物的造型,都是採用「單線平塗」,而水墨動畫片卻具有中國民族繪畫的優良傳統即水墨畫的特點。人物造型既沒有邊緣線,又不是平塗,而能從影片上表現出毛筆畫在宣紙上的效果。水墨動畫片為中國電影藝術實現民族化、群眾化,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1960年1月31日,陳毅副總理參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時,對美術電影工作人員說:「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同年2月(1960年3月),上海美影廠成立了由阿達負責人物和背景設計、呂晉負責繪制動畫、段孝萱負責拍攝和洗印技術的試驗小組,經近三個月的時間(1960年3月至1960年6月),使《水墨動畫片斷》試驗獲得成功。1961年7月,美影攝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宣告了中國水墨動畫片首創成功,該製作技術獲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中中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
從1961年到1995年(34年),上海美影廠共攝制水墨動畫片4部(1.小蝌蚪找媽媽1961年7月2.牧笛1963年12月3. 鹿鈴1982年12月4. 山水情1988年10月)(水墨動畫從一開始在中國動畫領域就不是商業片)。每一部都有其特色,都有創新,都有所前進。
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 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由於要分層渲染著色,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一部短片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是驚人的。美影廠對水墨片投入巨大,製作班底也是異常雄厚,除了特偉、錢家駿這樣的老一輩動畫大師,就連國畫名家李可染、程十發(水墨動畫不僅是普通的動畫片,而且要比一般動畫更具藝術性,不同專業間的融合更緊密。)也曾參與藝術指導。正是因為這樣不惜工本的藝術追求,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博得了交口稱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跡」。可是也正因為藝術價值同商業價值的脫離,也使得水墨動畫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
六十年代的水墨動畫片
1.《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集體編導,背景設計:鄭少如、方澎年,動畫設計:唐澄、鄔強、戴鐵郎、阿達、呂晉、嚴定憲、矯野松等,藝術指導:特偉、技術指導:錢家駿,攝影:段孝萱、游涌、王世榮,1961年7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根據方惠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影片開頭是銀幕上出現一本素雅的中國畫畫冊,封面打開後,是一幅幽靜的荷塘小景,鏡頭漸漸向畫面推去,古琴和琵琶樂曲悠揚而起,把觀眾帶進一個優美抒情的水墨畫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動起來,它們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什麼樣子,於是開始尋找媽媽……它們經過誤認金魚、螃蟹、小烏龜、鯰魚為自己媽媽的一個又一個波折,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它告訴人們一個深刻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影片里小蝌蚪活潑可愛,猶如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漫畫家方成說:「這部片子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可以說每個鏡頭都是一幅動人的畫面,使觀眾感到象是走進了藝術之宮。」法國《世界報》評論這部影片時贊揚說:「中國水墨畫,畫的景色柔和,筆調細致,以及表示憂慮、猶豫和快樂的動作,使這部影片產生了魅力和詩意。」1962年,茅盾看了這部影片,寫下詩一首:「白石世所珍,俊逸復清新。榮寶擅復制,往往可亂真。何期影壇彥,創造驚鬼神。名畫真能動,潛翔栩如生。柳葉亂飄雨,芙渠發幽香。蝌蚪找媽媽,奔走詢問忙。只緣執一體,再三認錯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認識不全面,好心辦壞事。莫笑故事誕,此中有哲理。畫意與詩情,三美此全具。」1962年影片獲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1961年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1962年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節短片特別獎和1964年第四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78年獲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1981年獲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二等獎。(由於藝術性較一般的商業動畫高,所以獲獎的可能比一般的商業動畫大,水墨動畫在形式上具有更出色的藝術表現能力)
2.《牧笛》
《牧笛》是一部童話題材的影片,編劇特偉,導演特偉、錢家駿,攝影段孝萱,背景設計方齊眾,動畫設計鄔強、矯野松、林文肖、戴鐵郎,繪景方澎年、秦一真,笛子獨奏陸春齡(民族音樂首次被加入了水墨動畫之中)。1963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用抒情的筆觸,描繪了這樣一個故事: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一個天真活潑的牧童騎著水牛去放牛,做了一個夢,牛忽然失蹤了,原來牛被飛流千尺的瀑布所吸引。牧童喚它,它不動。牧童從風竹發出的音響有所領悟,削竹為笛,吹奏出悠揚悅耳的樂曲,水牛被笛聲吸引到牧童身邊。他騎上牛背,踏著暮色的田埂,悠然歸去……影片故事簡單,通過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節,抒發牧童與水牛間的親密關系,最後牧童用竹笛的音樂戰勝了代表大自然的瀑布,贏得水牛歸來,從而完成影片的主題:「藝術高於自然。」影片中水牛是根據畫家李可染的風格(水墨動畫形象一開始就是從傳統繪畫中提取出來的,帶有天然的藝術性)繪制的。李可染畫的水牛,氣宇軒昂,質朴無華,有獨特風姿。為了這部影片,他特地畫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畫,給繪制組作參考。影片聘請山水畫家方濟眾擔任背景設計。《牧笛》背景採用了中國江南景色:小橋流水、楊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風光。並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現中國山水畫中常見的高山峻嶺和飛流千尺的氣象,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整個影片充滿詩情畫意,是一幅清麗淡雅的放牧圖,也是一首質朴雋永的田園詩,又是一曲娓娓動聽的交響樂。畫面優美,意境深遠,節奏流暢,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影片完成不久,極「左」思潮使影片不能與觀眾見面,在片庫禁閉了十多年。重新上映之後,立即受到國內外的一致贊揚。1979年獲丹麥第三屆歐登塞城國際童話電影節金質獎,1980年特偉去美國講學時,帶去《牧笛》,美國觀眾看了後發出陣陣掌聲,說:「實在太美了」,「簡直是奇跡」、「這真是完全中國式的動畫片。」1981年日本動畫協會舉辦「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時,觀眾看了《牧笛》後,深感驚訝。一位日本動畫人士在留言簿上寫道:「當聽到水墨畫能動起來,簡直不敢相信,可是,看了以後,真是大吃一驚。這樣的作品,是用什麼技術搞的呢,確實難以想像。能夠把水墨動畫製成動畫片,表明了中國人民對自己傳統藝術有很深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外人只能說是『了不起』。
新時期的水墨動畫片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美影大力進行撥亂反正工作,使中斷17年之久的水墨動畫片恢復生產。
1.《鹿鈴》
《鹿鈴》編劇桑弧,導演唐澄、鄔強,攝影段孝萱,美術設計程十發,背景方濟眾、方澎年,動畫設計常光希、陸青等,1982年12月美影攝制完成。這是部童話題材的影片,是根據廬山「白鹿書院」中一個有趣的傳說編寫的,並賦於新的內容;老葯農和他的小孫女在深山采葯時,救護了一隻受傷的小鹿。小孫女把小鹿領回家,細心照料,建立了親密的感情。在小孫女為保護小鹿而腿部受傷時,小鹿還代小孫女上集市賣葯和采購食物。後來在上山采葯時小鹿忽然遇到失散的父母,小鹿戴著小孫女贈送的銅鈴,依依不捨地和祖孫倆告別。這部水墨動畫片是在相隔近20年後恢復製作的,攝制組人員大部分是新手,加上電影膠片和洗印技術的發展,過去的技術條件和數據已不適用,這些都必須重新作出試驗和確定標准。經過一年多努力終於攝制完成。女導演唐澄運用水墨畫的藝術形式,使影片呈現出清秀、淡雅、抒情的特色。該影片1983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同年7月獲蘇聯第十三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特別獎。
2.《山水情》
《山水情》編劇王樹忱,總導演特偉,導演閻善春、馬克宣,攝影段孝萱,動畫設計孫總青、姚沂、陸成法、徐建國、金國忠,1988年10月美影攝制完成。影片描述老琴師在回鄉途中尋覓知音,找到一個漁家少年,結為師徒。老琴師循循善誘,少年聰穎好學,終成大器。高山流水之間,老琴師將心愛的古琴贈給少年,獨自走向山巔白雲之間,少年彈奏古琴,悠揚的琴聲,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師……影片把人物作為主體,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做了相當和諧的結合,對於人物不佔重要地位的中國傳統水墨寫意山水畫有了突破和提高。攝影師打破前三部傳統逐格拍攝手法,對准原幅背景進行拍攝,再與逐格拍攝的動畫鏡頭相合成,充分發揮了中國水墨畫的特色。在處理師徒離別的影片高潮戲時,採用畫家現場作畫,攝影師現場拍攝的手法,再與動畫鏡頭合成,使影片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們筆情墨意帶來的層次感和節奏感。這部僅18分鍾的影片,格調清新、灑脫、空靈、飄逸,將中國詩畫的意境和筆墨情趣融進了每一個畫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那雲氣繚繞的山,那煙霧朦朦的水,虛中有實,實中帶虛,顯示出中國藝術的深厚傳統。同時,與之緊密揉合的各種現代動畫手法,把中國水墨動畫這朵藝術奇葩推向新的境界。在國內,該影片1988年獲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大獎和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91年首屆上海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在國際上,該影片1988年獲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1989年獲莫斯科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同年10月獲保加利亞第六屆瓦爾納國際動畫電影節優秀影片獎,1990年獲加拿大第十四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短片獎,1992年獲印度孟買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證書獎。
水墨動畫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廠拍了一部稱作「水墨動畫片斷」的短片,作為實驗。同年,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其中的小動物造型取自齊白石筆下。該片一問世便轟動全世界。
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
由於要分層渲染著色,製作工藝非常復雜,一部短片所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是驚人的。美影廠對水墨片投入巨大,製作班底也是異常雄厚,除了特偉、錢家駿這樣的老一輩動畫大師,就連國畫名家李可染、程十發也曾參與藝術指導。正是因為這樣不惜工本的藝術追求,中國水墨動畫在國際上博得了交口稱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於同中國人的耐心競爭,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跡」。可是也正因為藝術價值同商業價值的脫離,也使得水墨動畫面臨著無以為繼的尷尬。
值得一提的是,「萬氏兄弟」對中國早期動畫片的貢獻以及萬籟鳴攝制的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已有人作專題報導。在此簡要介紹萬籟鳴的弟弟萬古蟾,我們已經從錄像帶看到很多中國大陸的剪紙片,追根溯源,剪紙片的創始人就是被尊稱為「二萬老」的萬古蟾。萬古蟾經過多次試驗,1958年成功拍攝了第一部彩色剪紙片,有別於西方很早就有的卻以黑色剪影形式出現剪紙卡通片。在以後陸續拍攝的《漁童》、《濟公鬥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中,技巧臻於成熟。萬古蟾和他的創作夥伴們汲取了中國皮影戲和民間窗花的藝術特色,使各種類型的剪紙人物或動物在銀幕上傳達出各自的喜怒哀樂,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精靈活潑。在剪紙人物(動物)的關節處,用細銅絲或者從撞球拍的貼膠處刮下的小黏粒聯結,然後把它們放置在攝影機前逐格拍攝。當然,也有個別片段是用動畫片的動畫繪制方法拍攝的,例如金魚游動、漁夫撒網時的柔軟擴散以及主角的搖頭等。就拿金魚的游動舉例子,那種輕紗般飄動的尾部動作,就不得不用畫在賽璐璐上的動畫片段來代替,只是畫法上仍採用剪紙的剛勁有力的線條,以免用動畫代替的鏡頭與剪紙片鏡頭之間出現明顯的差別。
到了80年代,剪紙片試用「拉毛」剪紙新工藝,出現了水墨風格的剪紙片《鷸蚌相爭》。「拉毛」工藝使《鷸蚌相爭》中漁夫穿的蓑衣和鷸的羽毛直接產生水墨暈染效果,拑攝過程比較簡單,不會像拍水墨動畫片那樣反反復覆繁瑣無比。後來,連羽毛工藝畫的特色也被剪紙片引用,把羽毛貼在剪紙鳥類的身上,裝飾與寫實兼備,使1985年出品的《草人》獲得好評。
剪紙片的攝製成本比動畫片低,缺點是剪紙人物的表情變化和轉面、轉身都不能像動畫片那麼靈活自如,動作有局限。當某一個鏡頭中的剪紙人物動作和角度須要大幅度的改變時,只能藉助於下一個鏡頭,而當下一個鏡頭中的人物動作和角度又須要改變時,不得不又依賴接下來的另一個鏡頭……於是,不斷的剪,不斷的畫,一部短短的剪紙片拍下來,同樣的人物,不知道要剪多少個。剪得再多,畫得再多,還是難以避免人物動作長久保持同一個角度的缺點,但這個缺點也正是剪紙片的藝術特色。有的動畫片,不是也很講究「酷」味,讓主角長久保持一個表情或者一個姿勢一動也不動嗎?
大陸的木偶片早期受東歐國家影響,凡是蘇聯有最新出品的木偶片,必定在美術電影製片廠多次放映作為工作參考用,連動畫系的學生也不止一次的從電影廠借調捷克木偶片《皇帝和夜鶯》、《仲夏夜之夢》觀摩學習。著名的木偶片導演靳夕,曾經在50年代遠赴捷克向木偶片大師特倫卡(大陸譯作德恩卡)學習,他在1963年拍攝的《孔雀公主》長達80分鍾,走的就是特倫卡的抒情路線。其中一長段孔雀公主南麻喏娜在刑場上向眾鄉親依依惜別的舞蹈,細膩動人,足以代表中國大陸木偶片的水準。拍木偶片的木偶腳底下,都一律用腳釘固定,塑料製作的四肢用銀絲貫穿,銀絲甚至貫穿到五指,使特寫鏡頭中的手指伸展自如。也有木偶不用銀絲,而在手腕、手肘、膝蓋等處裝置靈活的關節,也適合逐格拍攝。為了不同的表情,只能用「換頭術」了。
現在的水墨動畫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由於其製作過程繁瑣又耗時間,但並不是人們所理解的動畫作業都在宣紙上完成。我們雖然在螢幕上看到活動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靜止的背景畫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筆觸,只有背景畫面才是如假包換的中國水墨畫。原畫師和動畫人員在影片的整個繪制過桯中,始終都是用鉛筆在動畫紙上作業,一切工作如同畫一般的動畫片,原畫師一樣要設計主要動作,動畫人員一樣要精細地加好中間畫,不能有半點差錯;如果真的要在宣紙上用水墨畫出那麼多連續動作,世上沒有一位畫家能把連續畫面上的人物或者動物的水分控製得始終如一。
水墨動畫片的奧秘都集中在攝影部門。畫在動畫紙上的每一張人物或者動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須分層上色,即同樣一頭水牛,必須分出四、五種顏色,有大塊面的淺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邊框線中的焦墨顏色,分別塗在好幾張透明的賽璐璐片上。每一張賽璐璐片都由動畫攝影師分開重復拍攝,最後再重合在一起用攝影方法處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也就是說,我們在螢幕上所看到的那頭水牛最後還得靠動畫攝影師「畫」出來。
工序如此繁復,光是用在攝影攝一部水墨動畫片的時間,就足夠拍成四、五部同樣長度的普通動畫片。難怪已初步掌握水墨動畫拍攝技巧的日本人回國後都不想輕易嘗試,對一切講究時效的西方卡通電影工作者來說,他們也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在每一張畫面上分解、描線、分層著色並且在攝影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固定和拍攝。中國人天生好耐性,能夠在一根發絲上雕刻佛像,在一粒米上鏤滿經文,用同樣的細心,再加上那麼多描線女工,著色女工和從不抱怨的動畫攝影師的合作,也使得水墨動畫片創造成功。當時的文化部長茅盾在感動之餘,還寫了「創造驚鬼神」的題詞案到上海呢。就憑著那種水滴石穿的功夫和毅力所創造出來的水墨動畫片,確實也引起西方國家、港台等地動畫界人士的贊嘆。《牧笛》中的牧童騎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從柳樹中穿出,走過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莊。動作細膩,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國格調的動畫片,和狄斯尼卡通片中的趣味迥然不同。
『肆』 國際A類電影節的分類
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每年批准認可55個有質量的國際電影節。通常根據電影節的性質,將其分為A、B、C、D四類,即競賽型非專門類電影節,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非競賽型電影節,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
A類
國際A類電影節目前有十五個,有評獎,可以沒有特定的主題。以下名單來自於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官網,截至2015年,中國已經擁有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
十五個國際電影節分別為: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印度-印度電影節;愛沙尼亞-塔林國際電影節。
B類
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 此類電影節突出特定的主題。
C類
非競賽型電影節,此類電影節不設評獎,主要展映入選的各國影片。
D型
此類主要是紀錄片和短片電影。 世界上共有700個左右的電影節,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批准認可、並有著較高質量的國際性電影節大約有50個左右。這些電影節就其性質大概可以分為3類。
綜合性國際電影節
綜合性國際電影節有120多個,特點是規模大,各種類型的影片(包括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均可參加比賽或映出。舉行的時間長,一般兩個星期。主要的有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聖塞瓦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倫敦國際電影節、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卡塔赫納國際電影節、紐約國際電影節、迦太基國際電影節。
專業性國際電影節
專業性國際電影節有150多個,特點是規模小,舉行的時間也短,最多一周,最少3~4天,一般只放映或主要放映某一專業題材的影片,包括政治、軍事、科技、文教、衛生、工農業等30多種專業。歷史最久的專業性電影節是1945年義大利創辦的國際體育片電影節。自創辦以來,先後在義大利的科蒂納丹佩佐、聖萬桑、都靈等城鎮舉行,每年一次,為期一周。70年代以來,中國多次參加並獲得了一些獎。其他重要的專業性國際電影節還有:國際科學電影協會輪流舉辦的國際科學普及電影節、法國創辦的昂西國際動畫片電影節、西班牙的希洪國際兒童片電影節、法國巴黎的國際軍事電影節、保加利亞的瓦爾納國際紅十字會和衛生電影節、芬蘭的坦佩雷國際短片電影節、聯邦德國的弗里德堡宗教電影節、捷克斯洛伐克的伐斯特拉發國際生態學電影節、丹麥的歐登塞童話片電影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幻想片電影節、美國的紐約國際手工藝品電影節、瑞士的日內瓦國際自然影片電影節等。
地區性國際電影節
地區性國際電影節,現有30多個,特點是規模大、小不等,放映時間一般是一周,有的兩周,只放映某一個地區、幾個地區某些國家生產的影片。1954年由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以及香港、台灣等地共同創辦的亞洲電影節(亞太影展)是最早的地區性國際電影節之一。其他主要的地區性國際電影節還有:蘇聯創辦的專門放映亞、非、拉國家影片的塔什干國際電影節、布吉納法索(原名上沃爾特)舉辦的瓦加杜古泛非電影節、在古巴舉辦的拉丁美洲新電影國際電影節、法國的南特三大洲電影節以及東盟國家電影節、巴爾干國際電影節、法語區國際電影節、北歐電影節、地中海電影節、英聯邦電影和電視節、撒哈拉地區國家電影節等。
以上3種不同性質的國際電影節在國際文化交流、政治活動、經濟貿易、科技合作等許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80年代每年有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各種不同類型的國際電影節。通過各國影片的放映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各國的友好關系和相互了解,為發展各國電影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
『伍』 中國有哪些動畫片獲過獎
《神筆》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兒童文娛片一等獎
敘利亞第一屆大馬士革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一等獎
南斯拉夫第一屆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影片獎
波蘭第二屆華沙國際兒童電影節木偶片特別優秀獎
加拿大第二屆斯特拉特福國際電影節獎狀
1949-1955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獎狀
1949-1955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三等獎
《機智的山羊》 羅馬尼亞第一屆布加勒斯特國際木偶片電影節獎
《中國木偶藝術》 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獎狀
《小蝌蚪找媽媽》 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兒童片獎
法國第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法國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兒童和青年節二等獎
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大鬧天宮》1962年獲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3年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上下集於1978年獲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982年獲厄瓜多第5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1983年獲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人參娃娃》 第四屆萊比錫國際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榮譽獎
埃及第一屆亞力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掌中戲》 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
《金色的海螺》 第三屆亞非國際電影節盧蒙巴獎
《牧笛》 丹麥第三屆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
不怕冷的大衣》 首屆上海文學藝術獎優秀影片獎
1986-1987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美術片獎
《超級肥皂》 日本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片組二等獎
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首屆全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特別獎
《新裝的門鈴》 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 節特別獎
《黑貓警長》 1986-1987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美術獎
首屆中國兒童電影「童牛獎」優秀美術片獎
《葫蘆兄弟》 埃及開羅國際 兒童電影節三等獎
1986、1987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美術獎
第三屆中國兒童電影「童牛獎」優秀美術片獎
《補票》 1988年廣播電影 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不射之射》 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強者上鉤》 日本第三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E組 一等獎
《山水情》 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蘇聯第一屆莫斯科國際 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
保加利亞第六屆瓦爾納國際動畫電影節優秀 影片獎
加拿大第十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印度孟買國際紀錄 片、短片、動畫電影節最佳童話片獎
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 美術片獎
1988年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1989年首屆上海文學藝 術優秀成果獎
《魚盤》 第一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A組一等獎
1989 年上海文化藝術節優秀成果獎
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 片獎
《半夜雞叫》 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委.員.會二等獎
《草原英雄小姐妹》 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委.員會三等獎
《差不多》 法國第十屆圖爾國際短片電影節青年獎
《長在屋裡的竹筍》 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狐狸打獵人》 南斯拉夫第四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美術獎
《阿凡提》 1979年文化部優秀美術片獎
第三屆中國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騰龍獎」美術片一等獎
《好貓咪咪》 1979年文化部優秀美術片獎
《哪吒鬧海》 菲律賓第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法國布爾波拉斯青年童話電影節寬銀幕電影獎
1979年文化部優秀美術片獎
第三屆中國電影「百花獎」 最佳美術片獎
《老狼請客》 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青少年電影節最佳榮譽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
《三個和尚》 丹麥第四屆歐登國際童話影銀質獎
第三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葡萄牙國際國片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1980年文化 部優秀美術片獎
《我們的朋友小海豚》 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青少年電影節最佳榮譽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
《猴子撈月 加拿大第四屆渥太華國際動畫片電影節兒童片一等獎
保加利亞第四屆卡洛澳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南郭先生》 文化部1981度優秀美術片獎
《人參果》 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鹿鈴》 第十三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特別獎
文化部1982 年度優秀美術片獎
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淘氣的金絲猴》 文化部1982年度優秀美術片獎《蝴蝶泉》 文化部1983年優秀美術片獎
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騰龍獎」美術片二等獎
《鷸蚌相爭》 第十三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熊獎
南斯拉夫第六屆薩格勒布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文化部1984年度優秀美術片獎
《火童》 日本第一屆廣島國際國電影節一等獎
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
文化部1984年度優秀美術片獎
『陸』 趙麗穎演過什麼電視劇
2006年5月,參加由雅虎、浙江衛視、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雅虎搜星》比賽,並憑借個人表現以及投票網友的支持獲得馮小剛組的冠軍,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之後,她還碧謹在馮小剛執導的廣告片《跪族篇》中擔任了女主角;同年,簽約華誼兄弟傳媒集團,並與周迅合拍玉蘭油廣告;11月,參演家庭倫理劇《金婚》,在劇中飾演淘氣反叛的佟家三女兒佟多多;此外,趙麗穎還出演了古裝劇《南越王》,並在劇中扮演清新可人的小皇後一角。
2007年,參演電影處女作《鏢行天下之牡丹閣》,飾演牡丹的妹妹小紅;1月,與郭曉東、劉孜、歸亞蕾共同出演愛情劇《世紀不了情》;同年,在民國愛情劇《春去春又回》中飾演溫婉可人的任潔兒 。
2008年,在民國情感劇《鎖清秋》中飾演聰明機靈的丫鬟文雁。
2009年1月,主演數字電影《愛殺九河堂》;5月,在田中裕子、余少群主演的宮廷劇《蒼穹之昴》中飾演性情溫順的玲兒,這也是趙麗穎首次出演古裝劇;8月,獲得第三屆全球華人「非常短片」創意大賽「最佳人氣女演員」。
2010年1月,主演年代劇《鑼鼓巷》,飾演少女時期的李秋萍;6月,在情感偶像劇《佳期如夢》中改變熒屏形象,飾演性格叛逆、迷戀朋克的90後女孩安安;同年,在古裝劇《紅樓夢》中飾演端雅穩重、知書達禮的邢岫煙,並憑借該劇獲得觀眾的關注。
2011年,與徐崢聯袂主演古裝劇《大內低手》,在劇中飾演善良可愛的陳馨兒,這也是她首次參演喜劇類型的電視劇;同年,簽約海潤影視集團;4月,出演情感劇《新玉觀音》,在劇中飾演乖巧清純的阿靜;7月16日,在古裝愛情劇《新還珠格格》中飾演甜美端莊、深明大義的晴兒;9月11日,與李念、印小天合作出演都市情感劇《夏妍的秋天》,在劇中飾演家境優厚、個性溫柔的女孩唐小然 。
2012年10月,出演都市情感劇《極品男女日記》,在劇中飾演活力四射的都市女孩楚揚;同年,在古裝愛情劇《宮鎖珠簾》中飾演冷艷大方的十九福晉百合。
2013年5月5日,趙麗穎主演的古裝勵志劇《陸貞傳奇》上映,她在劇中飾演聰明睿智的一代女相陸貞,這是其擔任女主角的首部劇,並與陳曉共同演唱該劇的片尾曲《心情》;該劇首播期間在全國網收視統計中佔有平均8.72%的收視份額;在csm46收視統計中排名同時段第一,在全年收視率統計中排名年度第三;此外,該劇還被日本、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引進播出;7月13日,主演古裝神話劇《追魚傳奇》,在劇中飾演機靈可愛的鯉魚精紅綾;該劇首播兩日全國網的平均收視率達到1.25%,平均收視份額為8.51%,兩項成績均排名同時段第一;大結局當日則以10.75%的收視份額獲得同時段收視冠軍;8月13日,趙麗穎主演的古裝愛情片《宮鎖沉香》上映,她在片中改變銀幕形象,飾演心胸狹窄、笑裡藏刀的反派角色琉璃;11月20日,在「青春的選擇」2013年度盛典中,獲得內地最受歡迎女演員獎;12月,獲得第四屆樂視盛典內地最受歡迎女演員獎以及國劇盛典最受觀眾喜愛的新人女演員獎。
2014年2月,主演古裝勵志劇《錯點鴛鴦》和《戲點鴛鴦》,並在劇中首度一人分飾兩角,分別飾演善良懦弱的小姐蘇幻兒以及機靈勇敢的丫鬟楊意柳;該劇在江蘇省網收視份額最高達19.7%,在浙江省網收視份額最高達21.3%,兩項成績均位居省網第一;3月17日,趙麗穎在都市情感劇《妻子的秘密》中飾演成熟穩重、大度隱忍的江家繼承人江百合;該劇開播後以平均6.14%的收視份額成為全國網同時段收視冠軍;5月,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中排名第80位,這也是她首次登上該榜單;7月8日,搭檔張翰主演都市愛情劇《杉杉來了》,在劇中飾演天性善良、單純可愛的小職員薛杉杉;該劇在播出期間獲得同時段收視冠軍;此外,該劇還被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家引進播出;10月,在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金鷹女神投票中,趙麗穎以21894667的總票數排名第一,成為金鷹女神;12月6日,獲得「尖叫2015愛奇藝之夜」最受歡悔運基迎電視劇女演員獎;12月17日,憑借都市愛情劇《杉杉來了》獲得國劇盛典年度內地最具人氣女演員獎;同年,成立海潤傳媒趙麗穎工作室。
2015年1月1日,與郭采潔、蕭敬騰共同主演喜劇片《一路驚喜》,在片中飾演性格蠻橫、強勢潑辣的體操皇後李娜娜;5月,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中排名第43位;6月9日,趙麗穎主演的古裝仙俠劇《花千骨》播出;她在劇中飾演命格詭異、堅強善良的孤女花千骨,並與霍悄歷建華共同演唱該劇的主題曲《不可說》;該劇以平均2.213%的收視率打破中國內地周播劇收視紀錄,並且連續29次拿下單日收視冠軍,成為中國內地年度收視亞軍;此外,該劇還以單日超過4億的播放量打破中國內地電視劇單日網路播放量的紀錄,成為中國內地首部突破200億次播放量的電視劇;而趙麗穎則憑借該劇先後獲得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第2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第六屆澳門國際電視節最佳女主角獎、19屆華鼎獎中國古裝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提名;7月17日,其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加油吧實習生》播出,她在劇中飾演單純善良的實習生宋暖;8月1日,趙麗穎參加了湖南衛視的真人秀節目《偶像來了》,並與所有的參與嘉賓共同演唱該節目的主題曲《你是偶像》。9月22日,趙麗穎主演的古裝仙俠劇《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在愛奇藝首播;她在劇中飾演睿智聰穎又帶點邪氣的魔女玉無心,並與許志安共同演唱第一季的片尾曲《亂世俱滅》;還演唱第四季的片尾曲《我從來不存在》,其後該劇還在安徽衛視播出;12月5日,獲得「尖叫2016愛奇藝之夜」年度最受歡迎女演員;12月19日,獲得國劇盛典「最具收視號召力演員獎」和「年度特別貢獻人物獎」 。
2016年1月7日,獲得2015新浪微博之夜年度最具人氣女演員和「微博Queen」;1月15日,與黃渤、孫紅雷共同主演的喜劇懸疑片《極限挑戰》上映;3月18日,主演愛情喜劇片《女漢子真愛公式》,在片中飾演性格冷靜、理性至極的女學霸何修舞;3月7日,獲得2015年度明星權力榜年度頒獎盛典內地最具人氣女演員;4月,憑借《加油吧實習生》獲得第19屆華鼎獎中國當代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提名;6月6日,在古裝喜劇《吉祥天寶》中飾演聰明伶俐、雷厲風行的楊若楠;6月10日,憑借電視劇《花千骨》獲得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提名;7月4日,趙麗穎特邀主演的民國懸疑劇《老九門》播出,她在劇中飾演絕頂聰明、敢愛敢恨的尹新月;7月31日,其主演的古裝玄幻劇《青雲志》在湖南衛視播出,她在劇中飾演清澈靈秀的魔女碧瑤;9月2日,趙麗穎主演的青春懷舊電影《我們的十年》上映,她在片中飾演單純熱情的假小子張靜依,並演唱該片的推廣曲《十年》;9月23日,出任河北省旅遊形象大使;9月27日,趙麗穎主演的諜戰劇《胭脂》播出,她在劇中飾演陽光熱血、襟懷灑落的女特工藍胭脂,並演唱該劇的片尾主題曲《心念》,這是其首度出演抗戰和革命題材的電視劇;10月16日,獲得第2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10月30日,在第3屆文榮獎頒獎典禮上,憑借懸疑劇《老九門》獲得最佳女主角獎;12月8日,其主演的古裝玄幻劇《青雲志Ⅱ》開始在北京衛視播出,她在劇中繼續飾演碧瑤。
2017年1月28日,主演的現代電影《乘風破浪》上映,其在片中飾演溫婉清麗的牛愛花,該片在中國內地的票房則突破了10億人民幣,而她也因此獲得了第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5月18日,入圍第22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女主角;5月20日,趙麗穎的蠟像正式入駐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6月5日,領銜主演的古裝女性勵志傳奇劇《楚喬傳》播出,其在劇中飾演堅韌果敢、俠骨柔腸的俠女楚喬,並與張碧晨共同演唱了該劇的片頭曲《望》;該劇播出後在CSM52城市網以平均1.741%的收視率獲得同時段收視冠軍,並以超過420億次的播放量成為中國內地首部在播出期間網播量就突破400億次的電視劇;7月,趙麗穎獲得了CC-Smart明星價值榜發布盛典《中國影視明星價值報告》年度最具價值女明星獎;9月,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中排名第4位;11月3日,與郭富城共同主演的諜戰動作電影《密戰》上映,她在片中飾演果斷堅毅、單純卻很有正義感的賀蘭芳,而這也是其首次飾演地下黨女戰士這一類型的角色。
2018年1月16日,河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授予趙麗穎「2017年河北十大旅遊貢獻人物」稱號;2月16日,趙麗穎與郭富城、馮紹峰共同主演的古裝神話愛情片《西遊記女兒國》上映,她在片中飾演聰穎清麗、善良痴情的女兒國國王;11月12日,主演的現代都市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上映,她在劇中飾演冰雪聰明,別具慧眼的都市白領林淺;12月25日,領銜主演的古裝社會家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湖南衛視黃金檔播出,其在劇中飾演的侯門主母盛明蘭美貌聰慧,堅強獨立,雖因環境所迫而掩埋鋒芒,卻最終成長為了影響家族興衰的關鍵人物,而她也與馮紹峰共同演唱了該劇的片尾曲《知否知否》。
2019年5月23日,趙麗穎憑借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獲得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提名;8月,趙麗穎在福布斯發布的中國100名人榜上位列15位;10月,入圍第六屆「中國電視好演員」綠組女演員候選名單;11月,憑借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獲得第26屆華鼎獎中國古裝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的提名。
2020年7月31日,趙麗穎參加的湖南衛視青春合夥人經營體驗節目《中餐廳第四季》播出;8月27日,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中名列第7位;同年,憑借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獲得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提名、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12月16日,與王一博共同主演的古裝劇《有翡》在騰訊視頻播出,她在劇中飾演俠骨柔情、嫉惡如仇的俠女周翡。
2021年2月,為迪士尼動畫電影《尋龍傳說》中的女主角「拉雅」配音;2月28日,獲得新浪微博之夜微博2020年度實力演員;5月4日,趙麗穎主演的建黨百年獻禮劇《理想照耀中國》在湖南衛視播出,她在《希望的田野》單元中飾演帶領家鄉人民脫貧致富的新時代女性雷金玉;8月,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排名第7位;9月21日,參加《2021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與王寶強、劉昊然、關曉彤等演唱歌曲《我的中國心》;12月5日,趙麗穎與肖央、董子健聯袂主演的懸疑刑偵劇《誰是兇手》在愛奇藝迷霧劇場播出,她在劇中飾演心理醫生沈雨 。
2022年1月31日,參加《2022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與朱一龍、王俊凱、郁可唯共同演唱歌曲《歡樂時光》;5月2日至5月4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推出的新媒體特別節目《UP青春》在央視頻開播,節目特別設置藝人分享環節,趙麗穎被邀請在節目中分享關於青春的記憶;5月4日,參加央視《奮斗的青春——2022年五四青年節特別節目》,演唱歌曲《中國緣》;5月23日,其參加的「與人民同行」——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特別節目上線播出;6月,搭檔林更新主演古裝劇《與鳳行》,在劇中飾演碧蒼王沈璃;6月29日,趙麗穎主演的現實題材劇《幸福到萬家》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播出,她在劇中飾演勤勞勇敢、正直堅韌的何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