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40香港國際電影節

40香港國際電影節

發布時間:2023-12-29 08:45:02

㈠ 2011年,全世界有哪些電影節,規模大小都可以

北京高校聯合電影節 北京 2010年12月-2011年5月
以色列電影節 香港 2011年1月11-1月23日
哈爾濱冰雪電影節(23屆) 哈爾濱 2011年1月14日-1月16日
鹿特丹電影節(40屆) 鹿特丹 2011年1月26日-2月6日
莞人電影節 東莞 2011年2月3日
悉尼中國電影節(3屆) 悉尼 2011年2月7日-2月13日
柏林國際電影節(61屆) 柏林 2011年2月10日-2月19日
洛杉磯國際家庭電影節(16屆) 洛杉磯好萊塢 2011年3月16日-3月20日
香港國際電影節(35屆) 香港 2011年3月20日-4月5日
中國(北京)微電影節 北京 2011年3月27日
網易微電影節(1屆) 北京 2011年4月8日-5月27日
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7屆) 北京 2011年4月20日-9月20日
超音波音響3D電影節 北京 2011年5月6日-5月8日
戛納國際電影節(64屆) 戛納 2011年5月11日-5月22日
KROK國際動畫電影節 2011年9月24日-10月3日
新人電影節(4屆) 北京+天津+上海+南寧 2011年11月4日-11月16日
上海國際電影節
大學生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
合肥大眾電影節(1屆)
釜山國際電影節
聖丹斯電影節
法國中國電影節(1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亞洲美國電影
歐洲電影節
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法國電影
台北電影節
櫻花電影節
紀念張國榮電影節
金雞百花電影節
悉尼電影節
自行車電影節
洛杉磯亞太電影節
手機電影節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
日本東京恐怖電影節
紐約翠貝卡電影節
義大利電影節
新加坡中國電影節
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
伊斯坦布爾國際電影節
全州國際電影節
法國真實電影節
國際環境電影節
杭州亞洲青年電影節
東京電影節

㈡ 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發布會,郭富城古天樂劉嘉玲亮相,他們有什麼新作

古天樂和劉嘉玲有一部即將上映的科幻電影《明日戰機》,這是一部末世科幻機甲風格的電影,劇情跌宕起伏精彩刺激,非常值得期待。

㈢ 香港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香港國際電影節(英語: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簡稱HKIFF),始創於1977年,由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辦,是香港最大型的電影界盛事,亞洲一流的非競賽類國際影展,被譽為「電影節的電影節」1,通常於每年三月中旬到四月初舉行。作為亞洲重要的電影交流平台,電影節除了展示亞洲及全球電影的多元化製作,更舉辦座談會、著名導演講座、展覽及派對等活動,主要包括名導作品首映禮、香港電影回顧、影迷嘉年華及各具特色的電影單元展映。電影節每年搜羅來自逾50個國家、當中超過330部作品,在香港12個主要文化場地上映,吸引超過60萬人次的觀眾欣賞。

㈣ 香港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歷史沿革

第三十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海報

1977年,香港市政局成立香港國際電影節,以放映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為主。

1978年起,推出1950年代香港電影回顧系列,亦始於該年度,電影節每年均會推出一系列的中英文電影叢書,自此成為電影節的標記。

1979年起,香港國際電影節逐漸成型,由放映國際電影、亞洲製作,以至當代香港影片及回顧系列,奠定及後三十年的電影節模式。

憑首三屆的努力,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根基,由八十年代起逐漸建立世界性的重要地位,亦為鄰近地區所舉辦的電影節起指引的作用。當時縱然還未設立競賽環節及影片買賣市場,香港國際電影節憑著高質素的節目、勇於發掘亞洲和中國的新製作,以至為香港電影所作出的努力,加上舉行連串的座談會和編制知名的電影叢書,在環球得到高度評價,有助於本土及海外推廣香港電影。

2000年至2004年期間,香港國際電影節曾由多個 *** 部門及法定機構,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

2004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正式公司化,成為獨立的非牟利團體,並由第29屆開始舉辦電影節至今。

現時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己發展成為香港最大型的文化活動,更是亞洲其中一個最享負盛名的電影平台,讓來自全世界的電影業界人士及影迷在此地聚首一堂,一面放映新片;一面欣賞精彩作品。 來自50個國家超過280部電影,在香港11個主要的文化場地上映,參與者超過60萬人次,包括4,500位出席香港國際影視展 (FILMART) 電影業界人士。

2019年3月18日,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典禮。一連15天的電影節共選映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232部電影,其中64部為全球或亞洲首映。

活動設定

單元設定

主題環節

單元名

首映禮

開幕電影、閉幕電影、隆重首映、與觀眾會面等

競賽展映

新秀電影競賽展映、紀錄片競賽展映、國際短片競賽展映、頒獎禮之夜等

大師與作者

大師級、作者風等

華語電影

香港電影面面觀、電影生力軍等

國際電影

影迷嘉年華、世界視野等

紀錄片

親愛的地球、真的假不了、影人影事等

平台

自主新潮、我愛午夜長、前衛眼、修復經典、我看我電影、超人氣動畫等

焦點·致敬

焦點影人、影人經典作品回顧等

附加節目

大專學生作品展、ifva紀錄片系列作品精選等

獎項設定

香港國際電影節不設大獎,屬於非競賽性的放映活動,其競賽單元基本是針對新人新作。三大電影節的競賽影片必須是在該電影節做全球首映的電影,所以各大電影節要"爭電影",重頭電影也只能三選一。對香港國際電影節來說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這里放映的大都是上一年各大影展的風頭電影和大師名導作品,所以在邀請影片參映方面的算計相對小一些,主要考慮的是影片的素質和聲譽,也因此使得整個影展的質量較高。

為了表揚優秀的電影人士及其佳作,香港國際電影節增設五項電影大獎(新秀電影競賽、紀錄片競賽、國際短片競賽、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天主教文化獎)。由業界享負盛名的專業電影人、影評、導演及演員組成的評審團,評選五項電影大獎,得獎結果將於香港國際電影節「頒獎禮之夜」內公布。

新秀電影競賽

新秀電影競賽項目,旨在表彰那些充滿力度與原創性的電影製作及其對今日世界的獨到表達。

新秀電影競賽設火鳥大獎、評審團獎。

紀錄片競賽

香港國際電影節相信關注社會議題而具美學價值的紀錄片在任何有意義的電影節中不可或缺。紀錄片競賽向世界各地的紀錄片導演致敬,肯定他們在紀錄片的形式和語言上作出的貢獻。

紀錄片競賽設火鳥大獎、評審團獎。

國際短片競賽

短片擁有獨特的形式、藝術性及表達手法,與長片別具一格。國際短片競賽鼓勵短片的創新及製作,它亦提供一個讓國際及本地短片導演進行交流的平台。

短片競賽設火鳥大獎、評審團獎。

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自第2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設立,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志在鼓勵新生代電影發展。國際影評人聯盟是由全球專業影評及電影傳媒人組成的國際性協會,致力推動電影文化的發展。國際影評人聯盟獎是表揚具出色表現的電影製作。香港國際電影節將選出12部亞洲新晉導演的佳作,並由三位電影界知名人士組成評審團選出傑出作品。候選影片均可附FIPRESCI標志。

設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天主教文化獎

自第2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立.每年所頒發的天主教文化獎是表揚電影人,如導演、演員、編劇等出色的表現,尤對致力透過電影表達對社會、人權關注,並傳達心靈及藝術價值的電影人致敬。香港國際電影節將選出12部提名作品,並將由三位電影界知名人士擔任評審員選出得獎者。候選影片均可附SIGNIS標志。

設天主教文化獎、特別表揚獎。

歷屆回顧

年份

主題

獎項

開幕電影

閉幕電影

榮譽大使/形象大使 第25屆(2000) 劉國昌《無人駕駛》

陳果《榴槤飄香》

陳以文《想死趁現在》

第25屆(2001)

楊凡《游園驚夢》

讓-雅克·貝納克斯《死亡轉賬》

楊德昌《一一》 第26屆(2002)

陳果《香港有個好萊塢》

湯姆·提克威《疾走天使》

蔡明亮《你那邊幾點?》 第27屆(2003)

杜琪峯《PTU》

山田洋次《黃昏的清兵衛》

路學長《卡拉是條狗》

斯派克·瓊斯《改編劇本》

第28屆(2004)

李少紅《戀愛中的寶貝》

許鞍華《玉觀音》

蔡明亮《不散》

阿倫·雷乃《嚴禁嘴對嘴》

黎明 第29屆(2005)

顧長衛《孔雀》

山田洋次《隱劍鬼爪》

賈樟柯《世界》

阿蘭·柯諾《無語慰晴天》

第30屆(2006) 向動作指導致敬

杜琪峯《黑社會以和為貴》

彭浩翔《伊莎貝拉》

尼爾-阿姆菲爾德《糖果》

《雪花膏狂奔》

劉德華 第31屆(2007)

朴贊郁《再造人之戀》

游乃海《跟蹤》

第32屆(2008)

山田洋次《母親》

張作驥《蝴蝶》

馬丁斯科塞斯《電光滾石》

舒琪、關文軒《咖啡,或茶》

鄭秀文 第33屆(2009)

爾冬升《新宿事件》

許鞍華《天水圍的夜與霧》

賈樟柯《二十四城記》 莫文蔚 第34屆(2010)

岸西《月滿軒尼詩》

羅卓瑤《如夢》

雲翔《安非他命》

麥曦茵《前度》

第35屆(2011) Let's Meet Here

杜琪峯《單身男女》

《香港四重奏II》

無 楊千嬅 第36屆(2012) 火鳳凰 彭浩翔《春嬌與志明》 王全安《白鹿原》 楊千嬅 第37屆(2013) 激活無限想像 邱禮濤《葉問終極一戰》 賈法·帕納希《閉幕》 楊千嬅 第38屆(2014) 世界匯聚香港

彭浩翔《香港仔》

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林超賢《魔警》 古天樂 第39屆(2015) 張艾嘉《念念》 翁子光《踏血尋梅》 古天樂

第40屆(2016)

楊慶《火鍋英雄》

許學文、黃偉傑、歐文傑《樹大招風》

黑澤清《毛骨悚然》 古天樂

第43界(2019)

《沉默的證人》張家輝、任賢齊、楊紫

舉辦單位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是一個非牟利及非官方的慈善團體,致力發揚電影文化,推廣光影藝術。

透過全年活動,協會期望加強世界各地對中國電影文化的欣賞,並把各地具啟發性的電影帶到香港,豐富本地精神文化生活。

為加強香港及亞洲電影的感染力,協會於每年三、四月期間均舉辦三項旗艦活動,包括: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及亞洲電影大獎(AFA)。

電影能夠連系不同的文化和世代,激發無窮創造力。憑此信念,協會不斷為成千上萬的影迷,帶來世界各地最優秀及具啟發性的電影作品。

㈤ 國際電影節有哪些

嘎納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釜山國際電影節
東京國際電影節
都靈國際電影節
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愛丁堡電影節
歐亞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釜山國際電影節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開羅國際電影節
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馬尼拉國際電影節

㈥ 香港從什麼時間開始有的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於1977年開始舉辦,每年一次,為期2周。1977~1979在6月舉行,1980年起改在4月舉行。從1978年起得到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和支持,規模不斷擴大。1977~2001年分別由香港市政局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而2001~2004年則改為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由第29屆開始,香港國際電影節正式由獨立慈善團體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舉辦。該電影節的宗旨主要是把香港建成世界電影中心之一,通過該項活動密切香港電影工作者和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關系,互相交流思想,切磋技藝,以了解和跟進世界電影的發展。該電影節參加上映的影片不舉行比賽,影片的部數和出品時間不受限制。

閱讀全文

與40香港國際電影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d電影上下兩個 瀏覽:319
外國經典動畫電影 瀏覽:196
最火電影導演孫傳林 瀏覽:192
法國慈禧太後電影 瀏覽:115
劉德華搶一輛跑車是什麼電影 瀏覽:442
二戰電影城堡 瀏覽:599
江波愛情電影 瀏覽:584
電影他來自美國在線 瀏覽:601
唐山電影票團購 瀏覽:497
功夫電影里的功夫是什麼 瀏覽:195
法國在俄羅斯戰爭電影叫什麼 瀏覽:239
靜態3d電影下載 瀏覽:385
什麼電影軟體比較好 瀏覽:322
三大電影節影帝影後沒什麼含金量 瀏覽:114
有哪些三d電影 瀏覽:802
韓國暴力的動作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83
下載各種電影軟體是什麼 瀏覽:823
電影解說大v排行榜 瀏覽:395
好看的日本校園懸疑電影 瀏覽:110
國外機場電影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