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相關介紹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有著以下幾大特質:
1. 高端電影專業媒體平台發起,全國媒體聯動推介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由電影頻道發起成立,依託上海國際電影節平台,為中小成本影片提供展示的機會。七年來聲勢不斷壯大,並有越來越多的媒體記者參與加入。媒體聯盟憑借著責任感和使命感,評選、推介優秀電影作品。同時,電影頻道還整合優勢資源,對傳媒大獎給予重點關注報道,各大合作媒體也紛紛大篇幅報道。這是傳媒大獎的先天優勢所在。
2. 關注國產電影,扶持中小成本國產影片
傳媒大獎長期對國產中小成本影片給予重點關注,這區分於其它各大電影節的電影獎項。獲獎與否並不重要,而是通過傳媒大獎的媒體宣傳報道,讓更多觀眾熟悉、了解這些影片。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導演明星都把參加傳媒大獎作為重要的亮相機會,特別是很多電影新人,他們沒有響亮的名頭,沒有巨額投資,但他們有對電影的足夠熱誠,在傳媒大獎這個平台上,他們獲得了亮相的機會,收獲了自信。
3. 公平公正,助推新勢力邁向廣闊舞台
傳媒大獎自始自終保持公平公正原則,嚴格按照程序選片、投票,它的公信力已得到認同。
4. 專業權威,引領國際大獎風向標
近年,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影響力逐步攀升,從往屆來看,獲得傳媒大獎的影片和影人常常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上大放異彩。2007年,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憑借影片《吳清源》獲得「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受關注導演」的田壯壯,同樣獲得「金爵獎最佳導演獎」。2008年,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具票房號召力影片」的《千鈞一發》,同樣獲得「金爵獎評委會大獎」;而憑此片獲得「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受關注男演員」的馬國偉,同樣獲得「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獎」。2009年,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受媒體關注導演」的影片《白銀帝國》,同樣獲得「金爵獎評審團獎」。2010年,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新人女演員」的《碧羅雪山》女主角娜真葉,獲得「金爵獎評委會特別嘉獎」;獲得「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的呂麗萍,同樣憑影片《玩酷青春》獲得「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不僅在專業性和權威性上受到業內廣泛認可,在觀眾中的人氣更是逐年高漲,它以國際評委的評選結果印證了媒體記者的專業水準。
近幾年來,國產電影的產量和票房不斷刷新歷史記錄,新人新作不斷,僅2010年的電影年產量就達到526部。然而,也有一些優秀的新人新作因為投資規模小、宣傳資金不足等原因,無法讓更多觀眾所熟悉。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恰恰為這些國產新片、尤其是中小成本影片提供了一個充分的展示平台。《剃頭匠》、《夜·店》、《玩酷青春》、《迷城》、《碧羅雪山》、《我是植物人》、《可愛的中國》、《大地》等影片就相繼從這里被媒體和觀眾認識。此外,獲得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影片,主辦方電影頻道將優先購買版權,同時還會給予5萬元的現金獎勵。
B. 秦怡邁入百歲門檻,作為演員她獲得過哪些獎項
1922年1月31日,秦怡出生在上海。銀幕上的她歷盡千帆,銀幕外的她飽受風霜,走過99載悠長歲月,秦怡邁入百歲門檻。從影82年的秦怡說:“電影是我一生的追求,活得越老,追求越多。我始終覺得,無論是痛苦還是歡樂,我們總要以滿腔激情去擁抱事業。表演就是我的事業,就像是我的一支永遠唱不盡的歌。”新民晚報 跨越世紀的美麗!秦怡邁入百歲門檻,電影是她一生的追求。
在中國影壇,秦怡是公認的德藝雙馨藝術家,80餘年的藝術生涯中,她出演了數十部影片。她扮演了《鐵道游擊隊》中的芳林嫂、《女籃5號》中的林潔、《青春之歌》中的林紅等,深受觀眾歡迎。
“嚴冬臘月往河裡跳,酷暑也要往火里鑽。”這是秦怡曾對電影表演工作的自述,同時她為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感到無比自豪。
晚年的秦怡依然情系電影。90多歲高齡的她,登上青藏高原拍攝《青海湖畔》,自己寫劇本,並主演一名氣象工程師。她多次表示,她對新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懷有崇高的敬意,希望晚年多為科學家們謳歌和創作。
秦怡不僅心懷銀幕,還心懷國家和人民的福祉。《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施行前夕,她通過電話告訴記者,這部法律生效後,要造福電影產業,更要造福國家和人民,依法合規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豐富的電影作品,是每個電影人的責任和擔當。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秦怡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當時秦怡已赴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療養,雖未能赴京,但依然十分關注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
最近,一些關心秦怡近況的老觀眾還為她寫來寄託思念之情的信函,希望她平安快樂、頤養天年。
據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31日介紹,在院方精心照護下,老人目前身體狀況穩定。
C. 章子怡得過什麼獎
一,中國電影華表獎
1,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獲獎作品:《一代宗師》。
2,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獲獎作品:《梅蘭芳》。
3,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獲獎作品:《十面埋伏》。
二,香港電影金像獎
1,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一代宗師》。
2,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2046》。
三,大眾電影百花獎
1,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一代宗師》。
2,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我的父親母親》。
四,台灣電影金馬獎
1,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一代宗師》。
五,中國電影金雞獎
1,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茉莉花開》。
六,澳門國際電影節
1,第10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無問西東》。
2,第9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羅曼蒂克消亡史》。
D. 上海電影節落幕,獲獎影片小眾又意外,對此你怎麼看
上海電影節完成頒獎後結束了,作為國內唯一的A類電影節,關注度並沒有前段時間舉辦的白玉蘭獎項高。上海電影節可以說是國內電影人非常看重的一個獎項,但得獎者寥寥無幾。國際認可度高的背後,其實是中獎難度的增加,眾所周知金馬獎金像獎金雞獎,大部分都是每年從華語片中獲得的,但對於上海電影的金爵獎來說,更多的是高不可攀。
今年的《你好,李煥英》還有《送你一朵小紅花》一樣,在華語電影中已經處於翹楚的位置了,但是在上海電影節上還是很難拿到最高獎項,所以對於華語電影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未來,作為本土的國際電影節,能有更多優秀優質的中國電影入圍獎項,讓中國電影更加國際化,影響更多地區。
E.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入圍最多的導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紅)、 最佳攝影(孫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趙薇)《情人結》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石欒)《蕭紅》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1980年代的愛情》
四部影片兩個影後、兩個最佳攝影、一個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屆以來唯一一位獲得最佳影片的中國內地導演。 獲獎最多的導演 高群書 2008年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男主角(馬國偉)《千鈞一發》、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神探亨特張》,其中馬國偉還是一位非職業演員,其本質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為止第一位中國籍影帝。 克斯羅·馬素米 2004年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代價》、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熊》先後兩次獲得最佳影片獎 年紀最小的影後李馨巧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馬來西亞籍小演員憑中國香港影片《激戰》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年僅10歲。同時,該影片男主角張家輝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第一位中國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為止第一次影帝影後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屆獲獎最多的電影人(3獎)尤里·貝科夫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俄羅斯籍導演憑借《警界黑幕》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成就(原創音樂)三項大獎,在該電影中,他一人身兼導演、編劇、剪輯、電影配樂等多職。 影帝影後多黃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屆最佳男演員獎由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位中國男演員憑借電影《烈日灼心》獲得,評委給出的評語是:他們個個表現優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現,讓影片完美呈現,讓人刮目相看;此外,該片導演曹保平還獲得最佳導演獎。影後篇2007年第10屆最佳女演員獎由科琳娜·哈弗奇、達格瑪·曼澤爾、科斯騰·布勞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國女演員憑借電影《完美計劃》獲得,同時該片還獲得最佳影片金爵獎,加上同樣身為女性的製片人及導演,本屆電影節完全成了六個女人的天堂。年紀最小的評委黃軒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是85後第一個評委。
F.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獎項
獲獎人及作品
主競賽單元
金爵獎最佳影片
弗拉基米爾·考特《陌生的親情》 國家:俄羅斯
金爵獎評審會大獎
高群書《千鈞一發》 國家:中國
金爵獎最佳導演
馬里斯·馬丁松斯《迷失》國家:立陶宛
金爵獎最佳編劇
馬瑞克·艾普斯坦《空虛》國家:捷克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馬國偉《千鈞一發》國家:中國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艾米麗婭·瓦薩約娃《空虛》國家:捷克
金爵獎最佳攝影
弗洛里安·希林《我母親的眼淚》國家:德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
安德留斯·馬蒙托瓦斯《迷失》 國家:立陶宛
亞洲新人獎
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
林書宇《九降風》)國家:中國台灣
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
洪賢基《渴望,渴望》國家:韓國
亞洲新人獎評審會特別獎
張猛《耳朵大有福》國家:中國
亞洲新人獎終身成就獎
安東尼·明格拉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電影頻道最受關注導演獎
高群書《千鈞一發》
電影頻道最受關注編劇
朱可欣《極限救援》
電影頻道最受關注男演員
馬國偉《千鈞一發》
電影頻道最受關注女演員
陳沖《十七》
電影頻道最具潛力男新人獎
李晨《極限救援》
電影頻道最具潛力女新人獎
王嘉《他們的船》
電影頻道最具票房潛力獎
《千鈞一發》
電影頻道最具探索精神獎
《長調》
電影頻道最具視聽效果獎
《時尚先生》
電影頻道最具風格電影美術及造型
《時尚先生》
電影頻道最具流行潛力電影歌曲
《長調》--《金色聖山》
電影頻道特別獎
達西瑪《長調》
蘇樺偉《12秒58》
電影頻道華語電影獎
章子怡
電影頻道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秦怡
導演
片名
國家 / 地區
弗拉基米爾·考特
陌生的親情
俄羅斯
羅貝托·芬薩
家族風雲
義大利/西班牙
瓦西里斯·瓦費斯
女人的陰謀
希臘
佩圖·勒帕
最後八天
芬蘭
亞歷山德羅·卡登那斯
我母親的眼淚
德國
米卡·萊溫斯基
給我愛過的女孩
瑞士
松原信吾
築地魚河岸第三代
日本
伊內絲·布勞恩
愛情的意外
阿根廷
任順禮
我人生中最輝煌的瞬間
韓國
馬里斯·馬丁松斯
迷失
立陶宛
奧克薩娜·比什科娃
木偶情人
俄羅斯
伊力·維伊德雷克
空虛
捷克
塞德里克·克拉皮什
巴黎
法國
保羅·墨菲
二手婚禮
紐西蘭
哈斯朝魯
長調
中國
高群書
千鈞一發
中國
中國電影《崗拉梅朵》(導演戴瑋)
新加坡電影《愛情18克》(導演韓耀光)
新加坡電影《逛街物語》(導演黃理菱)
中國台灣電影《六號出口》(導演林育賢)
日本電影《警察與小偷》(導演林和哉)
韓國電影《越軌》(導演韓丞龍)
中國台灣電影《九降風》(導演林書宇)
中國電影《耳朵大有福》(導演張猛)
尼泊爾影片《情禍》(導演布桑·達哈)
《志願者》導演:潘安子
《時尚先生》導演:喬粱
《十七》導演:姬誠
《小胡同大尊嚴》 導演:王坪
《五品縣令》導演:劉桐生
《此生此愛》導演:和小江
《12秒58》導演:陳學人
《盤尼西林1944》 導演:孔剛、勞達、祝南
《極限救援》導演:孔笙
《長調》導演:哈斯朝魯
非職業演員馬國偉成最佳男演員
經過以王家衛為主席的評審會的研究討論,《千鈞一發》主演,哈爾濱市民警馬國偉打敗眾多職業演員,獲得本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獎,非職業演員榮膺影帝,這在國際電影節上極為少見。上台領獎時,靦腆的馬國偉拉著導演高群書(blog)給自己壯膽,對於自己獲得大獎則表示大大 出乎自己的意料。《千鈞。一發》同時還摘得了評審會特別大獎,高群書特別感謝了評審們對自己這部"彰顯責任寬厚善良仁慈的小成本電影"的青睞,也向忍受自己的"粗暴和殘忍的合作者們"表達了謝意。
獲獎圖冊《陌生的親情》獲最佳影片獎
在金爵獎的16部入圍影片中,有不少講述家庭親情的影片,最終,俄羅斯電影《陌生的親情》獲得最佳影片獎,這是導演弗拉基米爾-考特的處女作,自己的首部電影即能獲此殊榮,弗拉基米爾激動得難以成言。王家衛稱贊這部影片"在每一方面都是非常優秀的",並對女主角的表演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你的表現深深打動了我,希望你繼續努力。"最佳導演獎頒給了立陶宛導演馬里斯-馬丁內斯,他執導的影片《迷失》還同時獲得最佳音樂獎。同樣獲得兩個獎項的還有捷克影片《空虛》,它將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女演員獎收入囊中,最佳攝影獎則由德國影片《我母親的眼淚》獲得。
評審會主席 :
王家衛(中國香港導演)
評審會成員 :
烏里希·費爾斯伯格(德國製片人)
比爾·奧古斯特(丹麥導演)
吉拉·阿爾瑪戈(以色列演員,劇作家)
桃井薰(日本女演員、導演)
陳沖(美籍華裔女演員、導演)
霍建起(中國導演)
評審會主席:
烏利希·格雷戈爾(德國)
評審:
秦海璐(中國演員)
布哈達布·達斯古塔(印度導演)
郭在容(韓國導演)
胡雪樺(中國導演)
G. 章子怡哪些獎
非電影獎:
2000年
『國際青年藝術家獎』最佳青年國際女演員獎(表彰鼓勵新人的獎項)
2001年
雜志《男人裝》中文版『最性感女性』第2名
雜志《PEOPLE》年輕版『25位最性感最HOT明星』之一
雜志《PEOPLE》『50個世界上最美人物』之一
2002年
5月2日,舊金山將這一天設立為「章子怡日」
《MTV萊卡風尚頒獎大典》『風尚女演員獎』
雜志《STUFF》『世界上102位最性感女性』第91名
雜志《PEOPLE》年輕版『25位最性感最HOT明星』之一
雜志《男人裝》英國版(6月)『最性感100位女孩』之一
雜志《男人裝》『世界最性感女性』第86位
雜志《美麗佳人》之「美麗佳人公益大使」『最佳婦女兒童公益大使獎』
2003年
《香港公益金》給章子怡頒發了證書,鼓勵其在公益事業方面做出的貢獻
2004年
《影響2004-時尚盛典》『中國娛樂風雲人物』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排名第2名,收入排名第7名
雜志《FORBES》中文版『年度最流行最熱名人』第二名
雜志《名利場》選出來的『十美圖』之一
雜志《Esquire》『本星球上最性感的女性』第一位名
2005年
成為奧斯卡評委,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人評委。
第一屆《中國國際電視廣告藝術金椰子獎》之『國際廣告功勛獎』
「Askmen.Com」『全球最迷人的99位女性』第79位(首次入選)
《中國電影百年》『百大電影人』之一
《新京報》『中國最美50人』第4
《紐約時報》『最偉大表演』之『最令人回味影星』榜首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第2名,收入第4名
雜志《Harpers & Queen 》『100位世界上最美麗女性』第15位(首次入選)
雜志《TIME》『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中國送給好萊塢的禮物」
雜志《PEOPLE》『50個世界上最美人物』之一
雜志《南方人物周刊》『中國10大青年領軍人物』之一
雜志《娛樂周刊》『一百二十二樣人和事的「必然之選」』第38位(唯一上榜的中國人)
2006年
《新影聯成立十周年》最受觀眾歡迎女演員獎
《PEOPLE》世界最美100-章子怡第三次入選,排名第10《新京報》『中國最美50人』第4
雜志《PLAYBOY》日本版『亞洲百大性感女性』第一(登上當期4月號雜志封面)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第3,收入第4
雜志《男人裝》『世界最性感女性』第86位
「Askmen.Com」『全球最迷人的99位女性』第79位
2007年
3月31日,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世界因你而美麗-2006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3月31日,搜狐網和《時尚芭莎》主辦『21世紀國際上最成功的中國現代女性』第一名
9月8日,北京中國大飯店,第五屆《BAZAAR明星慈善夜》『中國最具影響力慈善明星』
10月,美國雜志《名利場》『焦點人物』評為「中國之星」「北京美人」
《AskMen.com》『年度99位最迷人的女性』第81位
《Playboy》12月刊『世界100名最性感美女』第46位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第4,收入第14
《新京報》『中國最美50人』第9
雜志《E!》『最性感動作明星』第一
美國權威雜志《綜藝》『最具沖擊力』第一位
2008年
《中國電影百年》國家郵政發行章子怡郵票(8枚套裝)
6月14日,上海, 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8月22日,北京,第六屆《BAZAAR明星慈善夜》蟬聯『中國最具影響力慈善明星』
美國權威媒體《娛樂周刊》評選的(30歲以下)『30名最有前途的女演員』之一
美國權威媒體《娛樂周刊》『25 Most Romantic Gestures in Film』之一
「Askmen.Com」『全球最迷人的99位女性』第94位
IndependentCritics『全球最美的100張臉』第31位
美國雜志《福布斯》:『中國TOP 25 STARS』 第5位
《南都周刊》『30周年娛樂人物』之一
《新京報》《鼎極攝影》『中國最美50人』第一
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第5,收入第5
網友票選『21世紀國際上最成功女性十強』居首
新華社調查:『日本大學生最愛中國人排行』居首
爛番茄網站『25個最佳動作女星』第12位
BBC Your top 10 『10個最應該被知道的中國人』之一
2009年
美國雜志《福布斯》:好萊塢最有叫座力影星第225名,全球女星中排名第70(亞洲女星第一名)
美國雜志《娛樂周刊》:24位最HOT的非美籍性感巨星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之一
東方衛視新娛樂慈善群星會-年度慈善貢獻獎
美國《Vanity Fair》(名利場) 雜志通過網路票選出全球"19位被認為具備引爆戰火的絕色,堪稱21世紀的特洛伊美女海倫"並列第5名
入選美國《People》(人物)雜志評選的09年30歲最美的女人
電影獎項:
第一篇:按電影排
《梅蘭芳》
2009年第五十九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2009年第二屆鐵象大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2009年第四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提名)
《夜宴》
2007年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AFA)最佳女主角:《夜宴》(提名)
《藝伎回憶錄》
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性感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藝伎回憶錄》(獲獎)
《2046》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4年第五十七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5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Chlotrudis大獎最佳女配角:《2046》(提名)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獲獎)
2006年美國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獎:《2046》(獲獎)
2006年美國NAACP Image Awards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6年國際Cinephile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茉莉花開》
200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獲獎)
2004年第七屆上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2004年第十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茉莉花開》(提名)
2005年第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十面埋伏》
2005年第十一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十面埋伏》(獲獎)
2006年第二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5年首屆中國導演協會獎最佳女演員:《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打鬥獎:《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十面埋伏》(獲獎)
《紫蝴蝶》
2003年第五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紫蝴蝶》(提名)
2004年第四屆華語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紫蝴蝶》(獲獎)
《英雄》
2002年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英雄》(提名)
《尖峰時刻2》
2002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反派:《尖峰時刻2》(提名)
2002年美國兒童選擇獎最佳動作片女主角:《尖峰時刻2》(提名)
《卧虎藏龍》
2001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六屆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動作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0年第三十七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第六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AMMY獎最佳女演員:《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少年選擇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 科幻與恐怖電影學院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國際青年藝術家獎最佳國際女演員:《卧虎藏龍》(獲獎)
《我的父親母親》
1999年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Asia)「明日之星大獎」:《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0年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0年日本銀幕最佳外國女演員:《我的父親母親》 (獲獎)
2001年第十九屆伊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1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第二篇:按年份排(共67項專業電影獎項)
1999年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_Asia)「明日之星大獎」:《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0年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0年日本銀幕最佳外國女演員:《我的父親母親》 (獲獎)
2000年第三十七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0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0年美國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國際青年藝術家獎最佳國際女演員:《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九屆伊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1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1年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六屆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動作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六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AMMY獎最佳女演員:《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少年選擇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1年美國 科幻與恐怖電影學院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2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反派:《尖峰時刻2》(提名)
2002年美國兒童選擇獎最佳動作片女主角:《尖峰時刻2》(提名)
2002年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英雄》(提名)
2003年第五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紫蝴蝶》(提名)
2004年第四屆華語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紫蝴蝶》(獲獎)
2004年第五十七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4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打鬥獎:《十面埋伏》(提名)
2004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十面埋伏》(獲獎)
200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獲獎)
2004年第七屆上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2004年第十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茉莉花開》(提名)
2005年第七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Chlotrudis大獎最佳女配角:《2046》(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十面埋伏》(獲獎)
2005年首屆中國導演協會獎最佳女演員:《十面埋伏》(提名)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藝伎回憶錄》(獲獎)
2006年第二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6年國際Cinephile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6年美國NAACP Image Awards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6年美國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獎:《2046》(獲獎)
2006年美國電影協會「亞洲最傑出演員」(獲獎)
2006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最傑出女演員」(獲獎)
2006年美國E!頻道最性感動作片主角第一名(獲獎)
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性感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新影聯院線「最受觀眾和院線歡迎」女演員獎(獲獎)
2007年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AFA)最佳女主角:《夜宴》(提名)
2008年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獲獎)
2009年第五十九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2009年第二屆鐵象大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2009年第四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提名)
第三篇:按主要獎項
金雞獎:提名三次,獲獎一次
2000年第二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獲獎)
2009年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金像獎:提名三次,獲獎一次
2001年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2年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英雄》(提名)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金馬獎:提名三次
2000年第三十七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4年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2009年第四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提名)
華表獎:提名三次,獲獎兩次
2004年第十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茉莉花開》(提名)
2005年第十一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十面埋伏》(獲獎)
2009年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梅蘭芳》(獲獎)
百花獎:提名兩次,獲獎一次
2000年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6年第二十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上海電影節:提名一次,獲獎一次
2004年第七屆上海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提名)
2008年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獲獎)
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獲獎一次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香港金紫荊獎:獲獎一次
2001年第六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美國金球獎:提名一次
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美國演員工會獎:提名一次
2006年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美國獨立精神獎:獲獎一次
2001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美國獨立電影節:獲獎一次
2001年第十六屆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美國MTV電影大獎:提名四次,獲獎一次
2001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動作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2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反派獎:《尖峰時刻2》(提名)
2004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打鬥獎:《十面埋伏》(提名)
2006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性感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戛納國際電影節:提名二次
2003年第五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紫蝴蝶》(提名)
2004年第5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46》(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提名二次
2000年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提名)
2009年第五十九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梅蘭芳》(提名)
英國奧斯卡(BAFTA):提名三次
2000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提名)
2004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十面埋伏》(提名)
2006年英國奧斯卡(BAFTA)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亞洲電影大獎(AFA):提名一次
2007年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AFA)最佳女主角:《夜宴》(提名)
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_Asia):獲獎一次
1999年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_Asia)「明日之星大獎」:《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北美各類知名影評人協會獎:十次提名,八次獲獎
2000年美國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5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6年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藝伎回憶錄》(提名)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藝伎回憶錄》(獲獎)
第四篇:純獲獎名單(主演電影15部,獲得36項演員個人獎)
1999年亞洲電影博覽會(CineAsia)「明日之星大獎」:《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第二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0年日本銀幕最佳外國女演員:《我的父親母親》 (獲獎)
2000年美國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BOP's Calvin最佳女配角第二名:《卧虎藏龍》(獲獎)
2000年國際青年藝術家獎最佳國際女演員:《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六屆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美國MTV電影大獎最佳動作獎:《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六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卧虎藏龍》(獲獎)
2001年第十九屆伊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1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我的父親母親》(獲獎)
2004年第四屆華語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紫蝴蝶》(獲獎)
2004年第二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茉莉花開》(獲獎)
2004年BOP's Calvin最佳女主角第二名:《十面埋伏》(獲獎)
2005年第十一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十面埋伏》(獲獎)
2005年第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大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2046》(獲獎)
2005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SFC)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配角第一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IndieWIRE年度最佳女主角第三名:《2046》(獲獎)
2005年美國國際記者協會金衛星獎最佳女主角第二名:《藝伎回憶錄》(獲獎)
2006年美國Village Voice年度最佳表演獎:《2046》(獲獎)
2006年國際Cinephile協會最佳女配角第二名:《2046》(獲獎)
2006年美國電影協會「亞洲最傑出演員」(獲獎)
2006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最傑出女演員」(獲獎)
2006年美國E!頻道最性感動作片主角第一名(獲獎)
2006年新影聯院線「最受觀眾和院線歡迎」女演員獎(獲獎)
2008年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獲獎)
2009年第二屆鐵象大獎最佳女配角:《梅蘭芳》(獲獎)
2009年第十三屆華表獎優秀女演員:《梅蘭芳》(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