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34屆金雞獎提名的有哪些
2021年12月30日晚,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廈門落下帷幕。在此次頒獎典禮上,范偉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朱媛媛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張譯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張小斐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他們四人獲獎,可以說是實至名歸,沒有什麼爭議。只是有人獲獎,就難免有人與獎杯擦肩而過,有15位明星在這次金雞獎中陪跑。雖然這15位明星沒有獲獎,但他們的演技都很不錯,觀眾都很喜愛他們。
01.朱亞文在本次金雞獎上,朱亞文以《中國醫生》中的「陶峻」一角提名最佳男配角。朱亞文1984年出生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他的父親是一名檢察官,母親是一位大學老師,他們都很重視對朱亞文的教育,而朱亞文在小時候就表現出了對文咐旦藝的熱愛。他愛寫詩,愛唱歌,還特意找一位聲樂老師學習音樂。在聲樂老師的建議之下,他走上了演員之路,老師建議他去學表演。朱亞文聽從了老師的建議,他在2002年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讀到大二,朱亞文就出演了電視劇《陽光雨季》,正式進入演藝界。大學畢業後,他低調生活,認真拍戲,他所出演的《闖關東》《我們的法蘭西歲月》《正陽門下》《紅高粱》《大明風華》《陸垚知馬俐》等影視劇深受觀眾的喜愛。又因為出演的角色以硬漢居多,他被觀眾稱為「熒幕荷爾蒙男神」。
02.劉培清在本次金雞獎上,劉培清以《八步沙》中的「高嶺賢」一角提名最佳男配角。劉培清是一位老戲骨。2000年,他憑借《上錯花轎嫁對郎》中的神醫「劉若謙」一角收獲外界關注。在這之後,他又出演了《策馬嘯西風》《跟我的前妻談戀愛》《偵察記》《老嚴有女不愁嫁》《遙遠的婚約》等影視劇。在拍影視劇之外,劉培清還演話劇,他是寧夏話劇團的資深演員。作為老戲骨,劉培清一輩子兢兢業業地拍戲,在生活上非常低調。
03.肖央在本次金雞獎上,肖央以《我的姐姐》中的「舅舅武東風」一角提名最佳男配角。肖央提名最佳男配角,沒有人懷疑他的能力,他用自己一路走來的成績證明了自己。肖央1980年出生於河北省承德市,他自小興趣廣泛,音樂、畫畫都沒落下,甚至在成為演員之前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畫家。不過,在高中時,他改變了想法,他的老師對他說:「你思路清晰,適合去做導演。」肖央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高考結束後,他報考了北電美術系廣告導演專業,並被成功錄取。從大學畢業後,他就成了小有名氣的廣告片導演,但他不滿足於此,當他遇到王太利,他們成立了「筷子兄弟」組合。很快,肖央和王太利合作的微電影《老男孩》《父親》大火,他們成名了。2014年,他們推出歌曲《小蘋果》,更是火上加火。只不過兩人合作到後期,王太利更專注於音樂,而肖央想往演員方面發展,兩人的合作減少。當肖央在演員的道路上狂奔,他取得的成績是驚人的,他的演技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他所出演的《情聖》《唐人街探案2》《誤殺》《號手就位》等影視劇深受觀眾的喜愛。肖央用扎實的演技證明了自己是一名優秀的演員。
04.謝霆鋒在本次金雞獎上,謝霆鋒以《怒火•重案》中的「邱剛敖」一角提名最佳男配角。對於謝霆鋒提名最佳男配角,沒有人質疑,他早已證明了自己。謝霆鋒祖籍廣早簡改東番禺,1980年出生於香港,他的父親是著名演員謝賢,母親是有「拉姑」之稱的狄波拉。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註定了謝霆鋒進入演藝界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他出生一周,就登上了雜志封面。2歲2個月就錄制了TVB的節目。當他長到16歲,香陸判港各大電影公司、唱片公司都想和他簽約,連電影大佬楊受成都過來搶人。最終,經過慎重選擇,謝霆鋒簽到了楊受成的公司。簽約一年,他就憑借電影《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獲得第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19歲,他就憑借電影《半支煙》,提名第三十六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在這之後,他又出演了《特警新人類》《新警察故事》《小魚兒與花無缺》《龍虎門》《男兒本色》《十月圍城》《線人》《逆戰》等影視劇,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自己的演技。雖然近年來,他忙著做「廚子」,但一出馬演戲,就提名了這次金雞獎的最佳男配角,可以說實力相當的強悍。
01.丁柳元在本次金雞獎上,丁柳元以《我的父親焦裕祿》中的「徐俊雅」一角提名最佳女配角。
丁柳元1977年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她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軍人,這樣的家庭為她在未來做出的一個重要選擇埋下了伏筆。在成為演員之前,丁柳元是國航座位控制中心的一名白領,這份工作丁柳元做著做著,就覺得有點無聊,她想嘗試其他工作,於是她的一位編劇朋友建議她考表演系。丁柳元聽從了朋友的建議,從國航辭職,報考了藝術院校,被北京電影學院和解放軍藝術學院同時錄取,最終出身軍人家庭的丁柳元選擇了解放軍藝術學院。從軍藝畢業後,丁柳元進入八一電影製片廠,開始了演員生涯。她出演了《江姐》《夜隼》《海棠依舊》《初心》等電視劇,深受觀眾的喜愛,她還在2013年獲得「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這樣的丁柳元,提名金雞獎最佳女配角,不足為怪,她有這個實力。
02.劉佳在本次金雞獎上,劉佳以《你好,李煥英》中的中年「李煥英」一角提名最佳女配角。對於劉佳提名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沒有人質疑她的實力。劉佳1960年出生於黑龍江省鶴崗市,1976年考入黑龍江藝校。進入黑龍江藝校的第二年,劉佳就出演了電影《黑三角》,正式進入了演藝界,至今已有44年。在這44年裡,她憑借《昆侖女神》獲得第1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憑借《任長霞》和《戈壁母親》,兩次獲得金鷹獎「最受觀眾喜愛女演員獎」 。這樣的劉佳,不得不說,實力過硬。
03.周也在本次金雞獎上,周也以《1921》中的「楊開慧」一角提名最佳女配角。周也是新生代演員,她能成為演員,純粹是臨時起意。周也1998年出生於重慶市,她在廣東惠州讀的高中,在高三時她臨時決定要參加藝考。這一參加,她就以全國排名第36名的好成績被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錄取。進入北影的第二年,周也就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難以置信》,正式進入了演藝界。在這之後,她又出演了《我們的西南聯大》《少年的你》《鐵道英雄》《山河令》等影視劇,展現出了扎實的演技。作為新生代演員,周也未來可期。
04.索朗旺姆在本次金雞獎上,索朗旺姆以《隨風飄散》中的「桑丹」一角提名最佳女配角。索朗旺姆1982年出生於西藏拉薩,她從2007年開始踏入演藝界,雖然她至今出演的電影不多,但每一部都質量過硬。她所主演的《唐卡》《皮繩上的魂》《撞死了一隻羊》上映時都備受好評,索朗旺姆的演技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在2019年,她還憑借電影《氣球》獲得第2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男主角陪跑團
01.於和偉在本次金雞獎上,於和偉以《懸崖之上》中的「周乙」一角提名最佳男主角。
在頒獎結果沒有出來之前,連張譯都覺得最佳男主角一定是於和偉,可見於和偉實力有多強悍。不過,能這樣被張譯認可,也是他努力拚來的。在成名之前,他跑過多年龍套,日子過得很苦。於和偉人生的轉機發生在2004年,這一年他在《歷史的天空》中出演了「萬古碑」一角,小有名氣。在這之後,他繼續努力拚搏,出演了《三國》《幸福在路上》《下一站婚姻》《我不是潘金蓮》《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巡迴檢察組》《覺醒年代》《大決戰》等電視劇,征服了一位又一位的觀眾,他用精湛的演技讓自己成為了中生代演員的代表人物之一。
02.劉燁在本次金雞獎上,劉燁以《守島人》中的「王繼才」一角提名最佳男主角。
當提名信息被媒體公布後,大家都覺得劉燁是這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的有力競爭者,給其他提名演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畢竟劉燁的實力有目共睹。1978年出生的劉燁在1996年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大三時他主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憑借這部電影,劉燁就提名了當年的金雞獎最佳男配角,可見他在演藝界的起點非常高。至於金雞獎男主角,劉燁在2004年就憑借電影《美人草》獲得過一次。
在此之外,他所出演的《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血色浪漫》《硬漢》《警察故事2013》《北平無戰事》《追凶者也》等影視劇,都深受觀眾的喜愛。
可以說,劉燁是一位演技扎實的實力派演員。
03.易烊千璽,在本次金雞獎上,易烊千璽以《送你一朵小紅花》中的「韋一航」一角提名最佳男主角。易烊千璽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最讓人驚喜的年輕演員。2000年出生的易烊千璽在轉型演員之前,是一名歌手、舞者,是人氣組合TFBOYS成員。
原本做一名歌手、舞者,擁有流量的易烊千璽可以過得很安逸,可他偏偏要挑戰自己。
最終,他挑戰成功,中國新增了一位優秀演員。
作為演員,易烊千璽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紅花》《長津湖》等影視劇口碑爆棚。
易烊千璽還憑借《少年的你》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和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
不得不說,這樣的易烊千璽實在優秀,未來可期。
04.郭曉東
在本次金雞獎上,郭曉東以《我的父親焦裕祿》中的「焦裕祿」一角提名最佳男主角。
郭曉東是一位實力派演員,他能走上演員之路並不容易。
在對表演感興趣之前,他在初中二年級就輟學了,在印刷廠當工人謀生。
當1992年在雜志上看到北京電影學院舉辦夏令營的消息,他有了興趣,並報名參加。
從此郭曉冬有了演員夢,他在1993年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遺憾的是初試都沒過。
當郭曉冬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時已經是1996年。
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他進入了八一電影製片廠,開始了演員生涯,並在2006憑借《新結婚時代》成名。
在這之後,他又出演了《西藏秘密》《推拿》《半生緣》《暖》《深海尋人》《忘了去懂你》等影視劇,深受觀眾的喜愛。
最佳女主角陪跑團
01.劉浩存
在本次金雞獎上,劉浩存以《送你一朵小紅花》中的「馬小遠」一角提名最佳女主角。
劉浩存是近兩年崛起的新生代演員,受到張藝謀的力捧。
在遇到張藝謀之前,2000年出生的劉浩存只是一名普通的學生。但從2016年開始,她的命運軌跡改變了。
這一年她通過三輪試鏡成為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秒鍾》的候選女主角,並最終成為女主角。
除《一秒鍾》之外,劉浩存還主演了張藝謀執導的《懸崖之上》,與易烊千璽合作了《送你一朵小紅花》,還和韓寒合作了《四海》。
可以說年紀輕輕的劉浩存在演藝界資源非常的好,雖然現在的她在演技方面和前輩相比稍顯稚嫩,但假以時日,成長為影後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02.劉敏濤
在本次金雞獎上,劉敏濤以《再見吧!少年》中的「周嵐」一角提名最佳女主角。
劉敏濤是公認的實力派女演員,有意思的是她是稀里糊塗地走上了演員之路。
在高考前,劉敏濤連戲劇是什麼都不知道,結果因為家人覺得她在表演方面有天賦,就讓她試著考一考中央戲劇學院,沒想到她還真考上了。
從此,國內就多了一位優秀的女演員。
她所出演的《大宋提刑官2》《福貴》《偽裝者》《琅琊榜》等劇都是經典好劇,讓觀眾百看不厭。
03.張子楓
在本次金雞獎上,張子楓以《我的姐姐》中的「姐姐(安然)」一角提名最佳女主角。
在組委會公布獲獎人之前,很多網友都猜測張子楓最有可能拿下最佳女主角。
張子楓2001年8月出生,如今只有20歲,她用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觀眾。
從《唐山大地震》到《唐人街探案》再到《你好,之華》《我的姐姐》,張子楓每一次都能給觀眾帶來驚喜。
B. 印度老電影《大篷車》男女主角現在怎麼樣了如何評價他們的表演
印度電影《大蓬車》是一部非常好的精典影片,深受我國大陸觀眾所喜愛,其中,裡面的歌曲非常好聽,聽了之後,讓人熱血沸滕,情節也非常好,印象最深的就是司機「莫汗拿皮帶狠抽壞蛋:拉扎,抽的那傢伙滿臉是血,真解氣!童年的回憶啊,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印度電影了,沒有之一。
莫漢的扮演者,吉滕德拉,1942年生人,代表作《再生緣》《大篷車》《瘋狂世界》。吉滕德拉英俊瀟灑,舞蹈和演技功底深厚。人稱「寶萊塢第一小生」。他為人謙和,口碑佳,在印度人氣極旺。他有一雙兒女,兒子也從事演藝工作。目前他雖然已經步入老年,但風采不減當年,仍活躍在影壇。
阿魯娜·伊拉尼,妮莎的扮演者。1952年生於印度孟買,是印度著名舞蹈家,編劇、導演。出道至今已拍攝影視作品120餘部。
她兩次榮獲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女配角獎。她舞蹈表演精湛,被稱印度三大舞女之一。目前她從事舞蹈教學,積極培養新人。
C. 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哪落幕
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三亞落幕。根據海南網報道,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12月8日在海南三亞圓滿落幕。
本屆電影節歷時8天,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95部影片參加了首次設立的 「金椰獎」10大獎項的角逐,共有來自61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部影片參加了展映。中國影片《氣球》獲得最佳影片獎,中國導演王麗娜獲得最佳導演獎,法國演員塞米·鮑亞吉拉和日本演員松田龍平獲得最佳男演員獎,中國藏族演員索朗旺姆獲得最佳女演員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4K超高清直播電影《此時此刻——共慶新中國70年華誕》獲頒組委會特別獎。
D. 2019東方衛視跨年蔡徐坤第幾個
第23個出場的。東方衛視正式官宣,新晉偶像蔡徐坤、王子異和實力演員鄧倫回確認加盟「答夢圓東方2019東方衛視跨年盛典」。12月31日,這三位帥氣小生,將在東方衛視跨年盛典的舞台上,用青春力量唱響跨年夜。
2018年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讓我們知道了蔡徐坤這個寶藏男孩,現在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呼聲一片,實力不容小覷,有顏值,有唱功,有實力,這樣善良的大男孩想不火都很難。
在2018年12月30日將會出現在浙江衛視的跨年晚會上,而在12月31日出現在東方衛視的跨年盛典。此外蔡徐坤還成為了北京衛視春晚代言人,大年初一播出,與楊冪一同作為北京衛視春晚代言人,他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奮斗到與當紅花旦同等位置上了。
蔡徐坤早年經歷
1998年,蔡徐坤出生於浙江,他的父親是浙江溫州人,母親是湖南懷化洪江人。童年時代,在湖南懷化生活就學。蔡徐坤的小學就讀於懷化市鶴翔學校,中學就讀於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實驗學校,之後他選擇了出國留學。
13歲時,與央視主持人鞠萍同台主持"紅領巾之歌"全國少兒優秀合唱歌曲徵集展播活動啟動儀式。
2018年1月,參加愛奇藝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偶像練習生》,於同年4月6日在其總決賽中獲得最高票數,並以NINE PERCENT九人男團C位出道。
E. 求 名偵探賽大爺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鏈接:https://pan..com/s/1Ez9mx66WpQ3bmmnglA4Akw
《名偵探賽大爺》是一部紀錄片。影片入圍第三屆海南島電影節紀錄片單元。為了搞清楚養老院是否在虐待老人,年過八旬的素人賽爾吉奧大爺被偵探公司聘請,住進了養老院。在三個月的行動中,賽大爺不僅掌握了高超的卧底技巧,還俘獲了院里眾多奶奶的芳心,成為了養老院的大明星。
隨著調查的深入,他發現事件遠遠沒有當初外人設想的那麼簡單。在《名偵探賽大爺》中,導演巧借外來者賽爾吉奧的視角,暗中觀察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日常,並探究他們看似奇怪舉止背後的辛酸故事。
F. 我是監護人電影劇情
我是監護人電影劇情
我是監護人電影劇情,現在大都數人會去電影院看電影,一部好的片子可以讓人看的久久不能忘懷,深入其中,下面為大家推薦的電影是《我是監護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我是監護人電影劇情介紹吧。
《我是監護人》講述的是女主石路(尚語賢飾)在美國留學期間,王硯輝飾演的父親角色偷偷再婚,再婚之後,將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新婚妻子與初生兒子科迪(林靖喆 飾)身上。這對父女之間也因此產生了隔閡,之後,石路試圖從工作中找到存在感,以彌補親情在心中留下的傷疤,這時她卻遇到了簽證危機。
在石路走投無路之時,久違的父親打來電話,希望她能安排同父異母的弟弟科迪赴美治療丙肝。為了能解決簽證危機,石路違心的答應了。之後,在和科迪相處的過程中,石路找回了心中久違的親情的感覺,但最後,她依然面臨著夢想與親情的抉擇……
「不是每個人都有家可回。」正如宣傳語所透露的,電影《我是監護人》選擇聚焦一組充滿矛盾的再婚家庭,以點帶面展現了當代社會復雜的親情關系。影片中,石路(尚語賢 飾)身處離異家庭,父親(王硯輝 飾)再婚將生活重心轉移到了初生兒子科迪(林靖喆 飾)身上,父女因此產生了隔閡。直到疏遠的父親突然出現,要求她照顧異母弟弟在美國治病,隱秘的不滿徹底爆發。
家庭中重重矛盾互相糾葛
從定檔預告中可以窺見,偏心的父親、倔強的女兒、陌生的弟弟,家庭中重重矛盾互相糾葛。「誰稀罕這個家」「我是個不稱職的爸爸」,親人間狠話不斷,對峙與爭吵頻出,將這個重組家庭逐漸拉入深淵。同步曝光的定檔海報中,石路面色冷漠,與父親、弟弟的燦爛笑容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是監護人》享譽國內外多個重要電影節。該片曾入圍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入選海南國際電影節「H!FUTURE新人榮譽」兩項殊榮,並受邀參展北美多個國際電影節。多項贊譽加身,也無疑證明了——《我是監護人》是一部年度必看的華語佳作。
在這一個故事之中,主角在美國念書期間他的父親離婚之後在國內悄悄的重新結婚,並且在這種情況之下,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家庭之中,也正因如此,所以導致了父女之間產生了一定的隔閡,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對於親情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現在的生活之中離婚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而在有了家庭的孩子之後,離婚之後對於孩子自然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應該來如何處理好家庭成員之中的關系和改成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問題,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也會引起大家的討論,那麼這一部影視作品還沒有開始播放,就引起大家的熱議,也是非常的正常的。
在這一部影視作品之中有很多的老戲不存在,並且也出現過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正因如此,所以大家對於這一部影視作品的期待也是非常高的.,並且也希望能夠從這一部影視作品之中獲得一定的啟發,知道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應該如何處理?
有很多的影視作品在劇情方面和我們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正因如此,所以也會引起不少朋友們的關注和熱議,我們也希望這一部影視作品對於很多社會問題的處理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這樣才能夠讓更多的人收獲屬於自己的幸福。
《我是監護人》講述了在石路留美念書期間,她離異的父親在國內再婚,並且把生活重心放在了新婚妻子和初生兒子科迪身上,因此父女二人產生了隔閡,求不得的親情在石路的心裡留下了很嚴重的傷疤。
於是她決定在工作當中尋找存在感和歸屬感,卻在簽證上出現了危機,在她走投無路的時候,疏遠的父親突然來電,要求她安排弟弟赴美治療丙肝,為了利用美籍弟弟取得短暫的工作簽證,石路違心的答應了,而且科迪對她的依賴也讓石路體會到了久違的親情。
基本介紹
《我是監護人》是由敬然編劇並執導,尚語賢領銜主演,王硯輝特別主演、林靖喆主演的家庭劇情電影。
該片講述了經歷家庭重組的石路與再婚生子的父親漸行漸遠,一系列的家庭矛盾,在父親帶著弟弟突然出現在她的生活後徹底爆發的故事。
該片於2021年9月1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參演人員
尚語賢 飾 石路
王硯輝 飾 石路父親
林靖喆 飾 科迪
田原 飾 石路後媽
Richard Bergman 飾 Tommy
Alexander Carson 飾 Doctor
Leo Garcia 飾 Arnold
Angelo Mercado Jr 飾 Uber司機
Adam P. Murphy 飾 Business Partner
Willoughby Pyle 飾 David
角色介紹
石路
演員 尚語賢
獨立少女,孤身一人遠赴美國留學。就在她留學期間,她離異的父親在國內悄悄再婚,還為她生下了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父親的生活重心轉移到了她的繼母和弟弟身上,她也無法融入父親新家庭,與父親的關系漸漸產生了隔閡。
石毅
演員 王硯輝
石路父親。離異中年男人,他瞞著在海外留學的女兒,在國內悄悄再婚,並將生活重心轉移到了新婚妻子和初生兒子身上,父女二人因此產生了隔閡。
科迪
演員 林靖喆
石路同父異母弟弟。
內容介紹
獨自一人在美國求學生活的石路(尚語賢飾),突然接到她久未謀面父親(王硯輝飾)的一通電話,要求她照顧同父異母的弟弟科迪(林靖喆飾)並安排他在美國治病。弟弟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到來,讓原本就對生活焦頭爛額的石路陷入更深一層的內心掙扎,她不得不被迫臨時承擔起作為一名「監護人」的責任。
但就在此時,科迪意外走失,恰巧石路從小就夢寐以求的公司發來了工作邀請,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石路必須再次在家庭和個人夢想中做出抉擇,這一次她將會如何選擇?
創作團隊
製作人 孫亞雄(製片人)、文宇翔(製片人)、孫高鵬(製片人)、敬然(製片人)
導演 敬然
編劇 敬然、郭菲菲、勞雷爾·明特、Laurel Minter
攝影 Zach Kuperstein
藝術指導 Doriane Desfaugeres
獲獎記錄
2020年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 《我是監護人》 提名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H!Future新人榮譽單元年度導演 敬然 獲獎
H!Future新人榮譽單元年度女主角 尚語賢 獲獎
2021年 第19屆孟加拉達卡國際電影節 亞洲電影競賽單元 《我是監護人》 入圍
G. 一個40歲影評人的電影節旅程
很欣慰地,在40歲生日這天,還在軍校里的Sama君特地請了一天假出來跟我聊微信,稍來生日祝福。於是,在第101篇專欄這個巧合的契機,Sama君又來客串一次。
Sama君: 生日快樂啊!師父~
我: 謝謝啊~
Sama君: 我看到師父在微信好友圈曬了一份「40好物」的清單啊!
我: 嗯吶。
Sama君: 讓我驚訝的是,電影才列了六部,音樂倒是列了15樣。
我: 就是。我還算是犯規了,畢竟,像我選了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這樣一次都要包含五、六張CD的。
Sama君: 不是還有一套漫畫《艾瑪》嗎?(捂嘴笑)
我: 哈哈!是呀~實在割捨不下,這套漫畫也是我搬來四川唯一還留到的漫畫。
Sama君: 話說師父在四川生活還順利嗎?
我: 老樣子,沒有起色。不過還是撐著。
Sama君: 找不到工作嗎?
我: 嗯,暫且每個月兩千的稿費還是讓一家人不愁溫飽。沒辦法,這種生活是自己找的嘛~
Sama君: 師父加油!不過,師父闊別北京那麼多年,再回去主要也是為了參加電影節吧?
我: 是的。畢業之後,九年沒有回去北京了。本來有北電的同學說要臨時搞個同學會,不過後來沒有搞成,只有個別跟幾個同學碰到面。我戲稱,九年才回來一次,下次再來北京估計要2028年啦!
Sama君: 哈哈哈!不可能那麼久吧~
我: 誰知道呢?
Sama君: 那麼,與去年去過的上海電影節、海南島電影節相比,北京電影節有什麼不同的嗎?
我: 老實說,上海電影節什麼情況我現在也記不清了。海南島比較近一些,且我參加了較多的活動(畢竟片量不多,好像不去參加活動也沒啥事好乾),所以印象比較深刻。但總之,相較來說,好像上海電影節還會在周間白天排片,但北京電影節基本只有電影資料館白天也排片,其餘戲院都只有傍晚(六點)開始有排片。
Sama君: 那片量不多嗎?
我: 多啊!只是合作的戲院也多,所以一下子鋪開來,基本一定會有片子是沖突到,所以我感覺影迷的痛苦應該就是在取捨影片了。
Sama君: 所以基本還是排片策略的問題。
我: 是的,還有一個比較根本的心理:對於觀眾結構的猜想。我感覺白天不排片的策略基本就是放棄了學生族群。
Sama君: 嗯,這點好像跟台北的電影節很不一樣。
我: 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城市幅員太大,比較沒辦法像西門町那樣幾間戲院串聯,影迷要趕場就比較方便了。
Sama君: 北京或上海都沒有像西門町這樣幾間戲院離得很近,有所謂的「電影街」這樣嗎?
我: 似乎是沒有的。影城與影城之間都隔得滿遠,而一家影城可能也就釋出一廳(也許最多兩廳)給電影節。所以簡單來說,如果要在同一個晚上看到兩三部片,就只能在同一家戲院。
Sama君: 那也要剛好同一個晚上的兩三部都是想看的片。
我: 沒錯,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就在想,是不是排片時多數時候考慮到的是時間長度,而不是影片類型。或許同一個單元的片,可以在同一家戲院的晚上三場排,比如說,影人紀錄片,可能對於這一個單元有興趣的影迷,就能在一個晚上接連看兩三部這個單元的片,而不是說同一個時間點,這個單元的片是分散在不同的戲院,這樣根本就不可能看全了。
Sama君: 所以因為戲院隔得遠、戲院願意釋出的廳少,就基本沒有改善的可能性了?
我: 也要看電影節那裡有沒有覺得需要「改善」。我是有提出台北經驗,說到他們現在的排片策略基本就是放棄學生族群了。我不知道北京的影迷里頭是不是真的沒有學生在里頭,如果是這樣,其實我是非常無法想像的。
Sama君: 所以也沒有日場優惠這種方案?
我: 是的,沒有。都說周間日場基本沒有片可以看,只有資料館有排片而已。所以按說應該還是要像台北這樣,周間日場有優惠,而電影節票價本身應該也要低於一般商業片。
Sama君: 所以電影節票沒有比較便宜?
我: 沒有。有時候還更貴。
Sama君: 天吶!這對影迷來說真的是福音嗎?
我: 也許我們很難想像。不過我後來想到的是:既然對影迷來說要趕場如此不容易,也可能就減少了可看的量,如此一來,也許就更願意花錢去買他們可以看的那些場次。簡單來說,比如我有十部片非看不可,這樣可能要花600元票錢。不過,其中有五部會沖突到,必然看不到。那麼我的必看清單只剩五部,預算當然也就縮到剩300元,壓力相對小,也就不太會猶豫了,這300肯定要花出去的。
Sama君: 我怎麼聽起來感覺有點阿Q精神啊……
我: 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盡管我還知道有人整個電影節看到四、五十部片的(且有一個我還在台北見過;盡管我與他的品味天差地別),我也是滿吃驚的,因為這意味著應該有一些片是他們沒那麼想看,只因為時間、地點剛好方便,為了沖「業績」於是還是看的。這件事我去年在上海電影節就有感受到了,對於那些沖數量的影迷來說,有可能會順便看一些本來沒有預期要看的片,於是這些冷門片就能搭著熱門片的勢頭多賣幾張票。
Sama君: 所以感覺真的沒有積極一點的解決方式了……
我: 不盡然。就說我主要對北京的電影院分布情況不熟,也不了解他們如何跟影城經營者溝通、合作,所以只能是想像。我是想像說排片的構思可以區域為單位,比如交通時間不超過半小時的鄰近幾個影城可以是一個單位。每個這類單位的排片策略可以獨立,比如三四家影城,再根據那一區域的潛在觀眾屬性(上班族多呢?還是學生多?什麼行業別多些?)去配片,這些片再彼此搭配,周間日場也排,票價可以低一些,讓更多學生觀眾參與。因為我以自己的經驗分享過,在2003年的小津百年影展時,我也會因為在同一天內可以排到四到五場(有時三場)想看的片,我就會特地請假,一整天都泡在電影院。
Sama君: 所以周間日場還是有可能吸引到上班族的。
我: 是的,只要排片理想,我相信請一兩天假特地去看電影的情況應該不會太難。區域排片的好處,應該可以更容易抓到目標對象。比如像在中關村那裡,那麼多學校,且電影學院離那裡也不遠,就可以在周間日場多排一些片。我印象中去那裡看了三場,大概影展方也考慮過那裡觀眾的口味吧。
Sama君: 所以師父應該沒有一天內看超過一部的吧?
我: 確實沒有。記得有一晚要去看《冥王星時刻》,但我記錯時間了,以為是六點開演,去到了戲院才發現是八點20分。那怎麼辦呢?我就想說不然就看看前一場在演什麼。但是,發現不是我感興趣的片,即使我有VIP證可以免費看,我都還是不想進去看,寧可在附近瞎晃,消磨時間。不過,本來一度要放棄看《冥王星時刻》,想到還要等那麼久,看完還得趕緊去趕末班地鐵,實在麻煩。
Sama君: 但是師父還是看了這部片嗎?
我: 是的,且非常慶幸自己留下來看了,因為它反而是我在電影節里看到最喜歡的一部。
Sama君: 哇!難得聽到師父誇華語片。
我: 是啊~而它甚至還不是新片,好像去年底有小規模上映過了。
Sama君: 那師父看到夢寐以求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嗎?
我: 唉說起這件事就傷心,我在第100篇專欄有講過了,過幾天有發出來我再轉給你看好了,這里懶得再說了。總之,看是看了,但沒看完,因為為了要趕去一場《未來的未來》主持映前,來的是這部片的製片人,他希望我能提前起碼半小時跟他對一下流程,因此提前了半小時離場……
Sama君: 做映前主持有什麼好玩的嗎?
我: 說到這個,這次就有很深的感觸。本來我覺得做映前比較難做,因為不能劇透,在不能劇透的前提下,我是沒什麼優勢的。
Sama君: 也就是說師父無法做拿手的文本分析。
我: 是這樣的,我起初就是這么想的。還記得去年在海南島電影節做映後,當時給一位之前去武漢認識的馬來西亞導演的作品做映後,經過我夾議夾敘(也就是一方面提問,一方面分析)的主持,很多觀眾表示有因此比較能看懂這部片。這也是我在台灣帶映後的經驗來的,在帶高中生或小學生做映後賞析時,已經很習慣這樣的模式。海南島電影節時這種主持環節感覺也還是挺好的。所以對我來說,映前似乎不好發揮。
Sama君: 那,提前去跟製片人對流程是否真有必要?
我: 起初我也有點抗拒,畢竟我已經有把提問大綱發給他們了嘛!不過,見到面時,發現製片人齋藤優一郎人還滿好的,且,在一定程度來說,我也算是有問到一些私貨,這在映前主持是沒有分享給觀眾的。
製片人齋藤優一郎和肥內老師(真容)
Sama君: 比如?我記得師父很喜歡《未來的未來》的!
我: 是。比如說那間屋子故意設計成有一些台階,主要就是要讓男孩小訓可以透過爬的動作,以這個過程來象徵他的成長。不過,我本來很想說,我兒子四歲時好像腿也沒這么短,比較難直接想到原來有這層「鍛煉」的意圖。不過想一想,既然是以細田兒子為藍圖設計的人物,很可能日本人還是比較矮小,所以四歲了爬樓梯還那麼吃力……
Sama君: 哈哈哈哈哈!師父這樣有點人身攻擊啊!
我: 我不是那個意思嘛!另外就是,除了房子之外,原來連片中想像的車站中,有一些不是現成有的新干線列車,也是找來真的列車設計師幫忙設計了現實中沒有的列車。這點也滿有趣的。
Sama君: 所以找來真正的設計師是為什麼?
我: 為了寫實。寫實是這部關於家族樹故事的重要維度。
Sama君: 但是片中又多是想像……
我: 是,比如像超觀點問題……但這個我沒有私下問製片人,畢竟是製片人,也不是導演。但我有迂迴問到類似的,比如我有問說這些想像的影像的真實參照程度,但我是覺得可能這個問題有點辭不達意,總之,確實沒有問到我想知道的答案。基本還是含混地說是很寫實的,他就開始舉一些片中呈現孩子的例子來說明這些都是透過觀察細田兒子(他有被帶來工作室讓大家參考)得到的靈感。
Sama君: 這些也在映前主持時講到嗎?
我: 喔沒有,也還是我私下問的。
Sama君: 不過,剛剛師父似乎說是「起初以為映前難做」,所以後來是改觀了嗎?
我: 對。按我剛剛說的之前的台灣經驗或者海南島經驗,我仍相信映後對我來說是很有利的。不過在《武士馬拉松》一場有點爭議的主持之後,我就改觀了。
Sama君: 發生什麼事了嗎?我沒有跟到……且,我發現師父的豆瓣注銷了!
我: 注銷豆瓣跟這件事沒有直接關系。不過,總之就是我在第一場《武士馬拉松》的映後主持,因為時間掌握不當(剛好前一天我的表壞了,又不好在台上拿手機出來看時間……),使得開場時我本來讓觀眾想想問題,但最後竟沒有留下給觀眾Q&A的時間。
Sama君: 所以跟來賓(是導演吧?)聊得這么投緣?
我: 相反!還好那天我白天花了一整天時間准備晚上的映後,在那一場也還在戲院中再看了一遍影片(原本是看渣畫質、英文字幕的試看檔案),確認一些細節後才主持的。但是,導演伯納德‧羅斯其實不太健談,還好我准備的方向夠多,所以即使他常是簡答,還是沒有空場太久。
結果,變成有些時候我得解釋自己的提問,甚至還讓批評我的觀眾以為我很愛這部片且是導演的粉絲。完全是誤解啊!一方面我並不愛這部片,覺得後面的轉折過於浮面不可信,二方面,在這部片之前,羅斯的片我只看過《永恆的愛人》而已。
Sama君: 很像師父的作風啊!從您的很多文章都以為您對某部片非常推崇。像,我之前有讀了您寫的《阿麗塔》,沒有細想時,也覺得師父怎麼突然會喜歡這類影片;但再從文字的蛛絲馬跡去看,才發現您其實不愛這部片的。
我: 是的。但,這就是專業度的問題嘛!總之,之所以引起那一場觀眾的反彈,主要就是……剛看完影片的觀眾總有很多話要說的。於是,隔天,還是主持《武士馬拉松》第二場,我就特別交代工作人員要提醒我時間,起碼要留一半時間給觀眾。當然,情況就如我預料的那樣,一些提問也不像提問,倒像是要證明自己看到了什麼東西。
Sama君: 情況有比第一場更糟嗎?
我: 也不能說更糟,畢竟是觀眾自己提問,離場的情況有比較嚴重倒是真的;但這個我倒是不怎麼在意的。並且我還在想,既然有一些提問其實跟我已經講過的還重疊到,那還不如以後乾脆全部時間都留給觀眾好了。
Sama君: 那麼,羅斯導演這么不健談,是不是也不好主持?
我: 當然會有點吃力。不過,我後來倒很能理解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一種專業。特別是當我自己在寫分場大綱時深有體會,當我把元素依序排好之後,其實場與場之間,場本身,都已經被賦予足夠的意義了。事實上,要是我,大概也只能講出很簡明的答覆,畢竟,我要講的話都在作品中了嘛!因此,我後來能理解,當我試圖要跟羅斯探討片中突然出現的一頭黑熊的隱喻,他的回答是「一頭熊就是一頭熊」,我想,當場應該就 搞笑 了吧~
Sama君: 立馬被當作電影大外行吧?哈!
我: 是。
Sama君: 好在「肥內老師」應該還是有點知名度吧?
我: 錯了!幾乎完全沒有。我等一下轉一下微博上一則批評我的博文你就知道了。
Sama君: 所以師父因此覺得映後反而比映前難主持了?
我: 可以這么說哈!不過,不跌一次不長一智,下次我大概知道要怎麼應付這種場面了。
Sama君: 抱歉在師父生日這天讓您回想起不太愉快的場景。
我: 哈哈別這么說,再說,這篇記錄刊登的時候,都不知道生日過多久了吶!
Sama君: 總之,祝師父一切順心啊!
我: 好的,你也是。
更多專欄
我被這部日本電影,深深折服!
大師布努埃爾的故事,竟然被拍成了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