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幾部可以看見美國街景的電影
《美國往事》20-60年代的美國都市;《城市之光》30年代的美國;《雨中曲》40年代美國都市;《生活多美好》40-50年代的美國小鎮;《畢業生》60年代;《殺死一隻知更鳥》60年代美國小鎮;《計程車司機》70年代美國;《雨人》80年代美國;《魔鬼代言人》90年代;《西雅圖夜未眠》西雅圖和紐約風光
《美國派》系列當下美國
❷ 求美國70,80年代經典電影
Agnes of God
神跡奇案(愛情,背叛和謀殺)
1985年 美國
導演:諾曼.朱伊森
演員: 簡.芳達、安.班克勞夫特、梅格.蒂里
類型: 文藝/宗教、信念
故事發生在加拿大的法語區。一座教堂中,年輕修女阿格妮絲懷孕、生下嬰兒並把他弄死。然而,對這些事她自己好象一無所知。法庭委任心理醫生瑪莎前去調查。瑪莎原以為這一定是一起偷情和殺嬰事件,而阿格妮絲不是在撒謊就是精神失常,但她越是調查,發現真相遠遠沒有她想像的那麼簡單。影片結尾並沒有揭開「真相」,因此也避免了懸念的俗套。精彩絕倫的對白、極具穿透力的思辯性、拿的起放得下的高超表演,使得該片成為洞察宗教信念的優秀之作。
Hours at Munich
慕尼黑21小時
1976年 美國
導演:威廉.格雷厄姆
演員:威廉.霍爾登\雪莉.奈特
類型:驚險/電視電影,真人真事,奧運會,體育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阿拉伯恐怖分子謀殺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此片外景地採用事發地的真實場景,忠實地演繹了這一悲劇事件。
Airplane!
逢凶化吉滿天飛(空前絕後滿天飛)
1980年 美國
導演:吉姆.亞伯拉罕斯、戴維.祖克
演員: 羅伯特.海斯、朱莉.哈格蒂、萊斯利.尼爾森
類型: 喜劇
70年代好萊塢災難片泛濫成災,其必然結果就是出現一部令人叫絕的諷刺片。本片講一個飛行員在空姐女朋友離他而去、機組人員食物中毒、地勤無法配合的情況下,毅然決定降落的故事。影片接二連三地嘲諷當時的走紅電影,頗有一點為《驚聲尖笑》打先鋒的味道。要充分欣賞本片,必須熟悉那個年代的災難片。片頭的飛機穿雲層是嘲笑《大白鯊》,看出來了吧?1982年推出續集,將場景搬到太空船上,將搞笑上升到遙遠的蒼穹。
Aliens II
異形2
1986年/137分 美英合拍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西格妮·韋弗
類型:恐怖、科幻、驚悚
莉德麗在第一集擊敗異形後,在外太空漂流多年後獲救,但公司出於利益考慮不願相信她關於異形的描述。但公司很快發現異形出現的V168星球的太空殖民地與地球失去了聯絡,於是決定再次派陸戰隊出發。莉德麗為了讓自己不再受噩夢糾纏,也為了人類的未來,毅然決定重返異形地獄。
莉德麗隨同陸戰隊員進入太空殖民地才發現,大量異形已經把那裡變成一座死城,只有一個小女孩得以倖存。陸戰隊員在異形的攻擊下很快潰不成軍,前來接他們撤退的飛船也遭到異形的攻擊墜毀,莉德麗再次面臨生死絕境。
莉德莉和最後幾個陸戰隊員試圖死守,等待救援,結果還是被攻了進來。公司代表在如此緊要關頭還試圖帶回異形活體牟取暴利,甚至要犧牲莉德麗的性命,最後卻自身難保。莉德麗和陸戰隊員希克斯在人造人「主教」的幫助下,終於殺出一條血路沖上飛船。莉德麗在飛船起飛的最後十幾分鍾里,為了對小女孩的承諾,又殺出飛船,救回了小女孩,並摧毀了異形的老巢。飛船起飛之際,殖民地的核反應堆發生大爆炸,異形「地獄」被徹底滅。
異形之母跟蹤莉德麗而來,出其不意將「主教」撕碎。莉德麗鼓起餘勇,把異形甩出外太空。太空船上只剩下三個人了,但莉德麗終於能夠安心睡著了。
卡梅隆這部自編自導的恐怖片,雖然也是很類型化、公式化的產品,但仍然透露出導演的個人趣味和傾向。整個故事,可以說,除了主角是女性之外,並沒有多少出奇之處。具體到細節,無論是恐怖氣氛的營造,還是恐怖元素的設置,都不出好萊塢生產線的大路貨規格。只是在非主線的情節中,才能感受到導演的獨特之處。
莉德麗和小女孩的關系,是最富卡梅隆影片色彩的角色設置。情同母女的關系導致了影片結尾處的大決戰場面,「我不會離開你的,直到死」,這是母女間的承諾,恐怕也是卡梅隆心中的渴望。把個人真實強烈的感情帶入模式化很強的類型影片,不能不說是一種控制能力和表達慾望的體現,而這一點在好萊塢商業電影中相信很難做到。
(異形1 是英國拍的)
《飛越瘋人院》:【領銜主演】: 傑克·尼科爾森 魯威斯·弗萊徹 威廉·瑞德費奧德 丹尼·維托
【導 演】: 米洛斯·弗曼
【出品公司】: 華納
【出品時間】: 1975年11月20日
【出產地區】: 美國
【影片類別】: 其它/劇情
米洛斯·福爾曼的《飛越瘋人院》
是美國70年代社會電影的代表作,
作為反體制化電影的代表,
它同魯迅的《狂人日記》一樣用狂人的雙手
撕下了吃人社會的面具。
影片對大工業化禁錮的反抗、
對政府強權的嘲諷以及對體制化的警醒,
啟迪了之後的美國電影。
瘋人院和瘋人對立而特殊的關系
成為了政府化與無政府化的隱喻。
當《飛越瘋人院》前面被加上了各式形容詞之後,它已
經不是作為一部故事性電影而存在了,關於它的情節、人物
構成以及拍攝方法和導演技巧,都已經在人們對它的不斷了
解和思考轉化成象徵符號,而《飛越瘋人院》本身也成為了
沖出體制束縛的符號。米洛斯·弗爾曼從來是以平實的紀錄
片風格講述故事的導演,而他所要求的重點就是在於影片本
身內容的吸引力。影片用5次病人與醫生之間的小組對話串起
了整個故事的發展脈絡,而從不斷加深的談話內容中,也將
政府因為統治而對民眾的虛偽和卑劣展示出來
All That Jazz
浮生若夢(爵士春秋)
1979年/120分 美國
導演: 鮑勃·福斯
演員: 羅伊·謝德、傑西卡·蘭格
類型: 歌舞、文藝
本片堪稱導演福斯的預見性自傳,片中描寫的內容在影片上映十年後變成了現實。喬是百老匯著名的舞蹈設計家,同時也是一位電影導演,在他拍攝的喜劇片《正直人》挑選演員中有他的前妻、女兒、女友,還有用色相引誘他的克多莉亞,這些最終導致他感情上的脆弱,開始厭愛。當他的影片公映後他也走向「死亡天使」。本片是一部音樂歌舞片,集七十年代爵士樂之大成。在1980年第3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獎,獲52屆奧斯卡(1979)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樂三項金像獎。
Cape Fear
恐怖角(海角驚魂)
1988年/128分 美國
導演: 馬丁·斯科西斯
演員: 羅伯特·德尼羅
尼克·諾爾蒂
傑西卡·蘭格
類型: 恐怖
14年前,律師薩姆出於對被告行為的憤恨,故意隱瞞了有利於邁克爾的證據。目不識丁的邁克爾對此毫無察覺,他因強奸罪被判入監14年。在獄中,邁克爾開始自學法律,並發現了薩姆對他的背叛,於是決心報復。出獄後,他開始了一系列的進攻,意欲破壞薩姆的家庭和事業。而此時薩姆對此毫無察覺,他的妻女也險遭殺害....
該故事在1961年曾經搬上銀幕,由格里高利.派克與羅伯特.米秦等主演,他們均在新版中作客串.
好了,還有不少啊!
❸ 反映六七十年代美國社會的青春電影
推薦影片:美國往事
級 別:R
片長:229分鍾
[編輯本段]影片劇情
以拍攝義大利西部片成名的義大利籍導演瑟吉歐·萊昂,帶領觀眾橫跨四十餘年,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敘述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童年玩伴之間糾葛的恩怨情仇。
金獎影帝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飾演面條,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與其夥伴的犯罪生涯為主軸,是一部描寫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等人性沖突的黑幫史詩電影,時代背景跨越經濟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大事。
演技派演員詹姆斯·伍茲(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飾一角;本片當年曾入圍金球獎最佳導演,而曾為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配樂,堪稱義大利國寶級大師的埃尼奧·莫里康(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獲得金球獎的最佳原著音樂提名,埃尼奧·莫里康以憂傷懷舊的配樂,將觀眾帶回多年前紐約的猶太人區,重溫昔日風情。
這是瑟吉歐·萊昂內「美國三部曲」之一,是義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國形象。導演一改好萊塢傳統西片的格局,以獨特的視角塑造了美國黑社會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二十年代的美國,綽號「面條」的紐約少年和幾個同齡朋友一起認識了聰明狡黠的麥克斯。他們開始從事走私活動。不久,面條在一場械鬥中殺傷人命,被關進監牢。
若干年後面條被釋放出獄,當年的小夥伴們已經變成了成熟健壯的青年。在麥克斯的帶領下,他們重操舊業,開始了一系列的搶劫、盜竊、敲詐活動。隨著犯罪活動的不斷深入,麥克斯似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竟然把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也列入了行動目標。有過鐵窗經驗的的面條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毀滅,偷偷打電話報警,想逼迫麥克斯收手。警察與面條的朋友展開激烈槍戰,麥克斯等人全部被殺。面條在極端的悔恨與痛苦之下,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離開了心愛的姑娘,遠走他鄉。
幾十年後,幾近垂暮的面條潦倒回鄉,意外發現原來當年的一切都是麥克斯的精心策劃。他借面條和警察之手除去夥伴,自己則金蟬脫殼,吞沒了團伙的巨款,改頭換面之後躋身政界,成為上層社會的名流。麥克斯懇求面條殺死自己,幻想以此贖回自己的罪孽,,被面條所拒絕。麥克斯走投無路之下跳進垃圾粉碎機自殺。
❹ 能不能講一下美國70到80年代的電影
1999
第71屆(1998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戀愛中的莎士比亞
提名
Vita è bella, La (1997) 美麗人生
Thin Red Line, The (1998) 紅色警戒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拯救大兵瑞恩
Elizabeth (1998) 伊莉莎白
1998
第70屆(1997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Titanic (1997) 泰坦尼克
提名
L.A. Confidential (1997) 幕後嫌疑犯
Good Will Hunting (1997) 驕陽似我
Full Monty, The (1997) 一脫到底
As Good As It Gets (1997) 貓屎先生
1997
第69屆(1996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English Patient, The (1996) 英國病人
提名
Shine (1996) 閃亮的風采
Secrets & Lies (1996) 秘密與謊言
Jerry Maguire (1996) 甜心先生
Fargo (1996) 冰雪暴
1996
第68屆(1995年度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Braveheart (1995) 勇敢的心
提名
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 理智與情感
Postino, Il (1994) 事先張揚的求愛事件
Babe (1995) 小豬寶貝
Apollo 13 (1995) 阿波羅13號
1995
第67屆(1994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Forrest Gump (1994) 阿甘正傳
提名
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1994) 消香克的救贖
Quiz Show (1994) 機智問答
Pulp Fiction (1994) 低俗小說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1994) 四個婚禮一個葬禮
1994
第66屆(1993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單
提名
Remains of the Day, The (1993) 告別有情天
Piano, The (1993) 鋼琴別戀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1993) 因父之名
Fugitive, The (1993) 亡命天涯
1993
第65屆(1992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Unforgiven (1992) 不可饒恕 DVDRip
提名
Scent of a Woman (1992) 聞香識女人
Howards End (1992) 此情可問天
Few Good Men, A (1992) 義海雄風 DVDRip
Crying Game, The (1992) 哭泣游戲
1992
第64屆(1991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Silence of the Lambs, The (1991) 沉默的羔羊
提名
Prince of Tides, The (1991) 潮浪王子
JFK (1991) 驚天大刺殺
Bugsy (1991) 一代情梟畢斯
Beauty and the Beast (1991) 美女與野獸
1991
第63屆(1990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Dances with Wolves (1990) 與狼共舞
提名
Goodfellas (1990) 好傢伙 DVDRip
Godfather: Part III, The (1990) 教父第三集
Ghost (1990) 人鬼情未了
Awakenings (1990) 無語問蒼天
1990
第62屆(1989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Driving Miss Daisy (1989) 為戴茜小姐開車
提名
My Left Foot (1989) 我的左腳
Field of Dreams (1989) 夢幻之地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春風化雨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1989) 生於七月四日
1989
第61屆(1988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Rain Man (1988) 雨人
提名
Working Girl (1988) 上班女郎
Mississippi Burning (1988) 烈血暴潮
Dangerous Liaisons (1988) 危險關系
Accidental Tourist, The (1988) 意外的旅客
1988
第60屆(1987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Last Emperor, The (1987) 末代皇帝
提名
Moonstruck (1987) 月色撩人
Hope and Glory (1987) 希望與榮耀
Fatal Attraction (1987) 致命的吸引力
Broadcast News (1987) 收播新聞
1987
第59屆(1986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Platoon (1986) 野戰排
提名
Room with a View, A (1986)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Mission, The (1986) 教會
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6) 漢娜姐妹
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1986) 悲憐上帝的女兒
1986
第58屆(1985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Out of Africa (1985) 走出非洲
提名
Witness (1985) 證人
Prizzi's Honor (1985) 普里茲家族的榮譽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1985) 蜘蛛女之吻
Color Purple, The (1985) 紫色
1985
第57屆(1984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Amadeus (1984) 莫扎特傳
提名
Soldier's Story, A (1984) 大兵
Places in the Heart (1984) 我心深處
Passage to India, A (1984) 印度之行
Killing Fields, The (1984) 戰火屠城
1984
第56屆(1983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Terms of Endearment (1983) 母女情深
提名
Tender Mercies (1983) 溫柔的憐憫
Right Stuff, The (1983) 征空先鋒
Dresser, The (1983) 近身
Big Chill, The (1983) 山水又相逢
1983
第55屆(1982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Gandhi (1982) 甘地傳
提名
Verdict, The (1982) 大審判
Tootsie (1982) 窈窕淑男
Missing (1982) 失蹤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外星人E.T.
1982
第54屆(1981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Chariots of Fire (1981) 火的戰車
提名
Reds (1981) 烽火赤焰萬里情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奪寶奇兵
On Golden Pond (1981) 金色池塘
Atlantic City (1980) 大西洋城
1981
第53屆(1980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Ordinary People (1980) 普通人
提名
Tess (1979) 苔絲
Raging Bull (1980) 憤怒的公牛
Elephant Man, The (1980) 象人
Coal Miner's Daughter (1980) 礦工的女兒
1980
第52屆(1979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
Kramer vs. Kramer (1979) 克萊墨夫婦
提名
Norma Rae (1979) 諾瑪蕊
Breaking Away (1979) 突破
Apocalypse Now (1979) 現代啟示錄
All That Jazz (1979) 浮生若夢
❺ 求幾部關於美國街頭文化的影片.謝謝.
《八英里》 8 Mile 環球公司(Universal Pictures, USA)2002年出品 主演: 艾米納姆(Eminem) 金-貝辛格(Kim Basinger) 邁奇-菲弗(Mekhi Phifer) 布萊尼-墨菲(Brittany Murphy) 導演:柯蒂斯-漢森(Curtis Hanson) 製片:布賴恩-格雷澤爾(Brian Grazer) 類型:劇情片 分級:R(性/毒品/粗口/暴力) 底特律(Detroit)的人都知道《8英里》是這個城市的范圍、邊界、界限。這也是小吉米-史密斯(Jimmy Smith Jr.,艾米納姆飾,Eminem)區分他在哪、想做什麼的一條心理上的分界線。《8英里》描述了小吉米生活中一個關鍵星期的經歷。這部影片是曾創多張白金紀錄的說唱歌手艾米納姆第一部擔綱主演的故事片,參與該片拍攝的還有飾演小吉米母親的金-貝辛格(Kim Basinger,曾主演《洛城機密》「L.A. Confidential」)、邁奇-菲弗(Mekhi Phifer,曾主演《新奧塞羅》「O」、《鐵桿神探》「Shaft」)、布萊尼-墨菲(Brittany Murphy,曾主演《請勿作聲》「Don't Say A Word」)和尤金-伯德(Eugene Byrd,曾出演《離魂異客》「Dead Man」)。艾米納姆還將與說唱樂明星德瑞博士(Dr. Dre)一起負責本片的音樂和聲帶製作。 《8英里》是最新一部流行音樂人參與製作的影片。自早先的《星光閃閃》(「Glitter」),到後來由超人氣演唱組合「超級男孩」(N』Sync)成員蘭斯-巴斯(Lance Bass)和喬伊-費通(Joey Fatone)主演的大敗筆《青春火線》(「On the Line」),這些影片的人氣一直持續低迷,直到曼迪-摩爾(Mandy Moore)推出的《漫步回憶》(「A Walk to Remember」)和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的《十字路口》(「Crossroads」)才一改頹勢,有了良好表現。人們希望布賴恩-格雷澤爾(Brian Grazer)和柯蒂斯-漢森(Curtis Hanson)加盟的《8英里》將取得比其他影片更好的成績,5000萬美元的製作預算,應該會物有所值吧。
❻ 一部七八十年代的美國老電影
《貝弗利山的魯賓遜》Beverly hills family bobin(美國)
電視烹飪節目主持人瑪莎•魯賓遜和他的丈夫道格、兩個孩子簡和羅傑生活在美國的貝弗利山。因為工作非常繁忙,瑪莎幾乎沒有時間和家人在一起。為了緩和與家人的緊張關系,瑪莎這次放下了所有的工作,安排全家人一去南海島嶼度假。
一家人在租來的一艘游輪上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後,突然發現游輪已經被三個海盜劫持了,他們正准備偷走這艘游輪把它賣到新加坡去。聰明的瑪莎在答應為三個海盜做自己最拿手的好菜時,趁機和丈夫一起將三個海盜制服,並將他們連同一些食物放進了一個救生艇。海盜被趕下了游輪,瑪莎一家卻在海上迷失了方向。在遭遇一場大風暴後,一家人被海浪沖上了一個無人居住的荒島。
在荒島上,瑪莎一家又遇到了同樣是因遭遇風暴而落難年輕人迪哥爾。因為無法與外界聯系,大家利用這里的天然的資源,在樹上建了一個非常舒適的木房子。而此時,在海上飄泊了幾天的三個海盜們也游上了這個荒島。一天夜裡,道格和迪哥爾外出打野豬時,羅傑聽到不遠處有鼓聲傳來。循著鼓聲,羅傑發現是一群正在狂歡的旅遊者。遺憾的是,羅傑並沒有追上他們,只能看著那些人消失在遠方。
簡在尋找羅傑的路上,被海盜發現了。後來,海盜又發現了他們的房子。大家開始准備設置各種機關來迎接海盜的進攻。「叢林之戰」開始了!三個海盜在偷襲房子的過程中不僅吃盡了各種苦頭,而且最終還是落入了警察的羅網。
❼ 美國七八十年代的老電影有哪些謝謝
1991(63屆)
獲獎
Dances with Wolves (1990) 與狼共舞
提名
Goodfellas (1990) 好傢伙
The Godfather: Part III (1990) 教父III
Ghost (1990) 人鬼情未了
Awakenings (1990) 無語問蒼天
1990(62屆)
獲獎
Driving Miss Daisy (1989) 為戴茜小姐開車
提名
My Left Foot (1989) 我的左腳
Field of Dreams (1989) 夢幻之地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死亡詩社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1989) 生於七月四日
1989(61屆)
獲獎
Rain Man (1988) 雨人
提名
Working Girl (1988) 上班女郎
Mississippi Burning (1988) 烈血暴潮
Dangerous Liaisons (1988) 危險關系
The Accidental Tourist (1988) 意外的旅客
1988(60屆)
獲獎
The Last Emperor (1987) 末代皇帝
提名
Moonstruck (1987) 月色撩人
Hope and Glory (1987) 希望與榮耀
Fatal Attraction (1987) 致命的吸引力
Broadcast News (1987) 收播新聞
1987(59屆)
獲獎
Platoon (1986) 野戰排
提名
A Room with a View (1986)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The Mission (1986) 教會
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6) 漢娜姐妹
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1986) 悲憐上帝的女兒
1986(58屆)
獲獎
Out of Africa (1985) 走出非洲
提名
Witness (1985) 證人
Prizzi's Honor (1985) 普里茲家族的榮譽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1985) 蜘蛛女之吻
The Color Purple (1985) 紫色
1985(57屆)
獲獎
Amadeus (1984) 莫扎特傳
提名
A Soldier's Story (1984) 大兵
Places in the Heart (1984) 我心深處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印度之行
The Killing Fields (1984) 戰火屠城
1984(56屆)
獲獎
Terms of Endearment (1983) 母女情深
提名
Tender Mercies (1983) 溫柔的憐憫
The Right Stuff (1983) 征空先鋒
The Dresser (1983) 近身
The Big Chill (1983) 山水又相逢
1983(55屆)
獲獎
Gandhi (1982) 甘地傳
提名
The Verdict(1982) 大審判
Tootsie (1982) 窈窕淑男
Missing (1982) 失蹤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外星人E.T.
1982(54屆)
獲獎
Chariots of Fire (1981) 火的戰車
提名
Reds (1981) 烽火赤焰萬里情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奪寶奇兵
On Golden Pond (1981) 金色池塘
Atlantic City (1980) 大西洋城
1981(53屆)
獲獎
Ordinary People (1980) 普通人
提名
Tess (1979) 苔絲
Raging Bull (1980) 憤怒的公牛
The Elephant Man (1980) 象人
Coal Miner's Daughter (1980) 礦工的女兒
1980(52屆)
獲獎
Kramer vs. Kramer (1979) 克萊默夫婦
提名
Norma Rae (1979) 諾瑪蕊
Breaking Away (1979) 突破
Apocalypse Now (1979) 現代啟示錄
All That Jazz (1979) 浮生若夢
1979(51屆)
獲獎
The Deer Hunter (1978) 獵鹿人
提名
An Unmarried Woman (1978) 不結婚的女人
Midnight Express (1978) 午夜快車
Heaven Can Wait (1978) 天堂可以等待
Coming Home (1978) 返鄉
1978(50屆)
獲獎
Annie Hall (1977) 安妮·霍爾
提名
The Turning Point (1977) 轉折點
Star Wars (1977) 星球大戰
Julia (1977) 茱莉亞
The Goodbye Girl (1977) 再見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