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賀歲音樂喜劇《綠皮書》,真的只有笑料嗎
最近上映的一部美國音樂喜劇電影《綠皮書》,一部種族歧視的電影,相比於其他種族題材,該片在敘事層面的確是高明許多,拿下今年的奧斯卡也並不意外。雖然反映的是種族和階層這種嚴肅的話題,但全片笑料不斷,溫情感人,一部很不錯的美國賀歲片。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整部影片辛酸與歡樂並存,黑人鋼琴家南部巡演一路。男主男配演技炸裂,情節起承轉合令人感慨。看完終於有一次例外,覺得——幸虧不是活在60年代。紐約義大利裔和牙買加裔黑人真是神搭配,配色漂亮、表演精湛、真人真事,警示世人。輕松、歡快的表象下是尖刻的種族矛盾。真實事件的人物關系,讓劇本天生就很工整,套路用的也很乾凈,音樂承擔了矛盾的釋放點,很中庸的局面控制,又是一部討評委歡心的作品。
Ⅱ 電影《綠皮書》的深層意義是什麼
《綠皮書》的深層意義是:尊嚴。《綠皮書》告訴觀眾,尊嚴的力量,能夠給自己定位標簽的只有尊嚴,尊嚴是需要你自己去爭取的。倘若你做一坨爛泥,那誰都救不了你。沒有誰能夠剝奪你的尊嚴,在哪裡都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沒有人能夠剝奪你那高貴的尊嚴。
《綠皮書》影片評價
該片有責任去提醒觀眾,關於美國這個國家的種族關系問題。影片真正想傳達的信息,則是如何忍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維果·莫特森將口音模仿得非常像紐約那種拉長調子的說話方式,並且有種很好的時機感。在這兩個像正反兩極的角色漸漸開始尊重彼此的過程中,也有不少笑料摻雜其中。
Ⅲ 電影《綠皮書》里有什麼有趣或者值得討論深思的細節
電影《綠皮書》中有一些有趣或值得深思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