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涯是干什麼的
是一個網路虛擬社區,一個廣泛交流的平台,概括上說就是提供各種板塊區分,志同道合有共同關注點的人可以一起溝通交流的地方,
網路得知:創辦於1999年3月1日,是一個在全球極具影響力的網路社區,自創立以來,以其開放、包容、充滿人文關懷的特色受到了全球華人網民的推崇,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以論壇、博客、微博為基礎交流方式,綜合提供個人空間、相冊、音樂盒子、分類信息、站內消息、虛擬商店、來吧、問答、企業品牌家園等一系列功能服務,並以人文情感為核心的綜合性虛擬社區和大型網路社交平台,截止2013年8月,天涯社區注冊用戶數達8500萬。
天涯論壇中包括股票論壇、天涯雜談,電腦技術、情感天地、藝文漫筆(後改名為舞文弄墨)、新聞眾評、體育聚焦、書蟲茶社(後改名為閑閑書話)、旅遊休閑、海南發展、天涯互助等欄目
Ⅱ 作為老戲骨的陳寶國,哪個角色他演的最好
說起陳寶國老師,大家應該對他的影視作品都非常熟悉了。我認為陳寶國老師在電視劇《大宅門》中的飾演的白景琦這個角色演得最好。
《大宅門》講述了中國百年老字型大小「百草廳」葯鋪的興衰史以及醫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陳寶國老師飾演的白景琦是劇中的靈魂人物,陳寶國老師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活得瀟灑自在,敢愛敢恨,敢作敢當,頂天立地的大男人,他把白景琦這個人物徹底演活了,給大家奉獻了一場視覺盛宴。
Ⅲ 抗美援朝有那些電視劇
一. 電視劇《三八線》
對一支軍隊,真實與客觀才是最好的尊重
1.劇中李長順所在的部隊應該是吳信泉軍長率領的三十九軍,現在已經是第三十九集團軍,也是防備應對朝鮮半島事端的主力重機械化集團軍。
2.劇中幾次戰役原形應該是長津湖追擊戰和松骨峰戰役等。
3.劇中對當時志願軍的描寫,一點都不誇張,甚至可以說是收斂了很多,當時戰況之慘烈遠比劇中描寫的嚴重,可以參考兩部紀錄片,《血與雪——長津湖戰役全紀錄》《鐵在燒》
4.因為天氣惡劣,裝備落後,志願軍在執行任務中成建制,保持戰斗隊形凍死在陣地上,這不僅僅是長津湖才有,幾次戰役一直都有。
5.劇中對志願軍步兵戰術有所還原,首先人海戰術這種污衊志願軍的說法可以歇歇了,劇中對三三制,小隊穿插夜襲,步槍輪流射擊保持火力等等細節描寫都有還原。武器還原也不錯,比一些胡亂使用道具的抗日神劇強多了。
6.劇中有一段對美軍戰俘黑人白人等級差異的描寫,事實上當時美軍等級差異很嚴重,黑人受歧視是社會現象,甚至在志願軍戰俘營里都有表現,比如白人士兵拒絕和黑人士兵一起住。
7.美軍的空襲很厲害,對志願軍後勤補給影響很大,間接影響了前線的戰斗。汽車兵損失是很慘重的,從東北出發的志願軍後勤汽車部隊存活率甚至只有兩成。
在當時,這種經營很久了的主力部隊,對三三制以及連隊的建設已相當完備,盡管武器遠遠落後美軍,卻能憑借合適的戰術策略以及出色政工保證部隊完成任務。這些才是比所謂單純而且空洞的亮劍精神更應該展現的東西,這也能有力說明為什麼這支軍隊能夠在朝鮮戰場與美軍抗衡。三八線真實客觀反映了一隻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建立起來的部隊背後的機制。與其相信虛無縹緲的所謂軍魂,嚴密的組織、出色的政工、保家衛國的期望才是當時的真實存在。
這片的一大亮點就是完整展現了我軍的一些特色,如政治工作,官兵平等,以及內部互相競爭勇爭先進的不服輸的文化和精氣神等。
除去最後比較水的幾集,總體上還是不錯的,值得看
二. 電視劇《戰火熔爐》
《我們的戰爭》已改名為《戰火熔爐》,與《三八線》類似,都是微觀視角下的戰爭敘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被俘的國民黨軍連長。陰差陽錯中,他被當做志願軍戰士帶到了朝鮮戰場,在槍林彈雨中他見證了歷史,也感受到了精神信仰的力量。
《戰火熔爐》為全景還原戰場,對抗美援朝戰場的高度還原,驚心動魄、盪氣回腸的戰斗場景。該劇是最接近真實戰斗場景的國產戰爭劇。《戰火熔爐》所展現的是更加立體鮮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形象,他們是頑強不息、可歌可泣的中國英雄。看過《戰火熔爐》後,能夠更加理解是什麼讓每一個凡人做出了超越平凡的選擇,我志願軍戰士每場戰斗為什麼而戰。《戰火熔爐》選擇抓住抗美援朝基層部隊戰斗中的特寫,通過一個個熱血男兒的刻畫展現赤誠火熱的家國情懷,在磅礴且細膩的筆觸中,突出一代人平凡卻又偉大的付出與犧牲。
原本24集的電視劇被剪成13集,可想而知劇情之間不夠緊湊,雖然結尾幾集比較水,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值得看。
三.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
除了《三八線》《戰火熔爐》,2016年播出的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也有大量篇幅涉及到抗美援朝戰爭,集中在第26-33集。
《彭德懷元帥》在劇中大量使用了2000年製作完成的未上映電影《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
借用的素材集中在美軍將領相關戲份、美軍行軍場景、大場面調度的戰爭戲等。而《彭德懷元帥》的導演宋業明正是當年電影《北緯三十八度》的導演。
有B站網友將《彭德懷元帥》中借用《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單獨剪輯出來,竟也有約35分鍾。
在《外交風雲》中,類似的「套娃」現象依然存在:《外交風雲》套用了《彭德懷元帥》的素材,而《彭德懷元帥》嵌套著《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懷元帥》與《外交風雲》的導演都是宋業明,編劇都為馬繼紅。兩部電視劇的「移花接木」,也讓國內的觀眾某種程度上一睹《北緯三十八度》的風采。
四. 抗美援朝影視劇合集
1. 已上映的電影
《上甘嶺》 1956年
《英雄兒女》 1965年
2.記錄片:
《血與雪——長津湖戰役全紀錄》
《鐵在燒》
《國家記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3.已上映的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第26-33集
《三八線》
《戰火熔爐》
4.B站
Up主:四月是我的生日
《抗美援朝究竟是怎麼打的?全景式回顧立國之戰!【列國志·合集】》
5. 未上映的電影
《北緯38度》2000年
《冰雪長津湖》2021年
《最冷的槍》2021年
6.未上映的電視劇
《奇襲白虎團》
《戰旗如畫》
《鐵道衛士》
《我心有歌》
《跨過鴨綠江》
Ⅳ 電視劇圍獵哪個台播出
雲南衛視播出《圍獵:行賄者說》。
雲南廣播電視台成立於2012年8月29日,是中共雲南省委重要宣傳輿論陣地,是全省宣傳輿論主渠道主陣地主力軍,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歸口省委宣傳部領導。
全台辦有新聞廣播、經濟廣播、音樂廣播、教育廣播、交通廣播、民族廣播、少兒廣播、國際廣播8套廣播節目;雲南衛視、瀾湄國際衛視、都市頻道、娛樂頻道、生活資訊頻道、影視頻道、社會與法頻道、公共頻道、少兒頻道9套電視節目。
1個網路廣播電視台、1張報紙和1座廣播博物館。雲南衛視是全國最早上星播出的頻道之一,國內覆蓋人口達到9.2億,在寮國、柬埔寨覆蓋人口約66萬。雲南瀾湄國際衛視在寮國、柬埔寨和泰國覆蓋人口1000多萬人。
主要節目
《都市條形碼》YNTV-2播出時間:周一至周日17:55。
《民生關注》YNTV-6播出時間:周一至周日21:00。
《今日話題》YNTV-6播出時間:周一21:40。
《經典人文地理》YNTV-1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22:40周日22:50。
《自然密碼》YNTV-1播出時間:周一至周日18:10。
《跟我看電影》YNTV-5播出時間:每天18:46首播、03:10重播。
Ⅳ 「瀾湄合作」新機遇下 雲南如何發力
雲南貿促會劉光溪在瀾湄合作雲南如何發力中說的非常好,他說「優勢在區位、關鍵在開放,說到底就是一個『通』字!」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雲南省分會會長劉光溪說,雲南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在瀾湄合作新機遇下,應當在交通、貿易、人文等的互聯互通上做文章。其中,他特別強調了交通的聯通,「沒有大通道、大交通,哪裡來的大平台、大項目、大物流、大市場?」劉光溪說,雲南應加快交通設施建設,加強與周邊國家在鐵路、公路、航空等方面的聯通。
雲南大學大湄公河次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劉稚說,雲南與湄公河流域國家一江相連,具有無可比擬的地緣優勢;此外雲南長期作為中國參與GMS的主體,已經積累了相對較多的經驗、具備了深厚的合作基礎。她建議,將雲南省作為我國參與「瀾湄合作」的主體省份並賦予相應的許可權。雲南省發改委瀾湄辦副主任李飛也認為,雲南在主動融入「瀾湄合作」中,應當充分藉助和利用此前GMS積累的經驗。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沐則認為,在發展基礎設施的同時,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引導和支持,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建立工業園,藉助一個個園區的影響,逐步形成經濟走廊。雲南省商務研究院副院長段濤同樣認為,園區是實現互聯互通的一個突破口,他主張在邊貿的基礎上,發展跨境園區。
Ⅵ 詳細歷屆金雞獎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11月,金雞獎一共舉行過32屆,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部分:第1屆—第22屆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
2、最佳紀錄片:《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3、最佳科教片:《生命與蛋白質--人工合成胰島素》
4、最佳美術片:《三個和尚》
5、最佳導演:謝晉《天雲山傳奇》
6、最佳編劇:葉楠《巴山夜雨》
7、最佳男主角:空缺
8、最佳女主角:張瑜《廬山戀》、《巴山夜雨》
9、最佳男女配角集體獎:石靈、歐陽儒秋、茅為惠、林彬、仲星火、盧青《巴山夜雨》
10、最佳攝影:許琦《天雲山傳奇》
11、最佳錄音:空缺
12、最佳美術:陳紹勉、丁辰《天雲山傳奇》
13、最佳音樂:高田《巴山夜雨》
14、特別獎:向雋殊、《苗苗》
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鄰居》
2、最佳紀錄片:《先驅者之歌》、《莫讓年華付水流》
3、最佳科教片:《蜜蜂王國》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戲曲片:空缺
6、最佳導演:成蔭 《西安事變》
7、最佳編劇:張弦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8、最佳男主角:張雁《月亮灣的笑聲》
9、最佳女主角: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0、最佳男配角:孫飛虎《西安事變》
11、最佳女配角:賀小書《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12、最佳攝影:鄒積勛 《傷逝》、《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3、最佳錄音:張瑞坤 《沙鷗》
14、最佳美術:韓尚義、瞿然馨、李華忠 《子夜》:
15、最佳音樂:楊紹櫚《喜盈門》
16、最佳剪輯:傅正義《傷逝》、《知音》
17、最佳道具:劉清標 《鄰居》
18、最佳特技:戈永良、陳繼章、周浩斐《李慧娘》
19、最佳服裝:曹穎平 《南昌起義》、《阿Q正傳》
20、最佳化裝:王希鍾、李恩德《西安事變》
21、榮譽獎 :《喜盈門》
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人到中年》、《駱駝祥子》
2、最佳科教片:《昆蟲世界-——身體構造與功能》
3、最佳美術片:《鹿鈴》
4、最佳導演:吳貽弓《城南舊事》
5、最佳男主角:空缺
6、最佳女主角:潘虹《人到中年》、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7、最佳男配角:牛犇《牧馬人》
8、最佳女配角:鄭振瑤《城南舊事》
9、最佳攝影:魏鐸《逆光》
10、最佳美術:俞翼如《駱駝祥子》
11、最佳音樂:呂其明《城南舊事》
12、最佳剪輯:周鼎文《牧馬人》
13、最佳道具:鄧成玉《駱駝祥子》
14、最佳煙火:於澤、王全榮、邱必奎《風雨下鍾山》
15、最佳特技:李再春、門玉鳳、朱革、藤春飛、張爾瓚、邢培修、金燕茜《孔雀公主》
16、最佳化妝:顏碧、許建新、李遵訓《風雨下鍾山》
17、特別獎:《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茶館》、《泉水叮咚》
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鄉音》
2、最佳紀錄片:《我們看到的日本》
3、最佳科教片:《灰喜鵲》
4、最佳美術片:《鷸蚌相爭》
5、最佳導演:湯曉丹《廖仲愷》
6、最佳男主角:董行佶《廖仲愷》、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7、最佳女主角:龔雪《大橋下面》
8、最佳男配角:於是之《秋瑾》
9、最佳女配角:宋曉英《十六號病房》
10、最佳攝影:楊光遠《再生之地》
11、最佳美術:王興文《李冰》(上,下)
12、最佳錄音:史平一《再生之地》
13、最佳道具:徐國梁《秋瑾》
14、最佳特技:董振聲、才汝質、雒廷富、陶世恭、紀景春、王大雨《火焰山》
15、最佳服裝:費蘭馨、朱鳳堂、李琴《再生之地》
16、最佳化妝:王玢瑞、紀偉華《李冰》(上,下)
17、特別獎:《毛澤東》、《四渡赤水》、《不該發生的故事》、《候補隊員》、《路》陳立洲
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紅衣少女》
2、最佳紀錄片:《零的突破》
3、最佳科教片:《廣開節能之路》、《細胞重建》
4、最佳美術片:《火童》
5、最佳戲劇片:《五女拜壽》
6、最佳導演:凌子風《邊城》
7、最佳編劇: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8、最佳男主角: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9、最佳女主角:李羚《黃山來的姑娘》
10、最佳男配角:何偉《高山下的花環》
11、最佳女配角:王玉梅《譚嗣同》
12、最佳攝影:張藝謀《黃土地》
13、最佳美術:張之楚《雅馬哈魚檔》
14、最佳音樂:許友夫《人生》
15、最佳錄音:馮德耀、苗振宇《雷雨》
16、最佳剪輯:周鼎文《高山下的花環》
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毛澤東在1925》
2、最佳紀錄片:《東方巨響——兩彈一星實錄》
3、最佳戲曲片:《生死淚》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6、最佳電視電影片:《王勃之死》、《上車,走吧》
7、最佳導演:霍建起 《藍色愛情》
8、最佳編劇:王曉棠、王宸《芬芳誓言》
9、最佳男主角:戈治均《押解的故事》
10、最佳女主角:宋春麗《相伴永遠》
11、最佳男配角:傅彪 《押解的故事》
12、最佳女配角:彭玉 《月圓今宵》
13、最佳攝影:蔡抒南、崔新萍《血性山谷》、馮小寧 《紫日》
14、最佳錄音:馮德耀 《劉天華》
15、最佳美術:屠居華 《相伴永遠》
16、最佳音樂:葉小剛 《刮痧》
17、導演處女作獎:齊星《押解的故事》
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 :《美麗的大腳》、《沖出亞馬遜》
2、最佳科教片:《深淵—邪教的本質》
3、最佳兒童片:《六月男孩》
4、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5、最佳外國影片譯制獎:《珍珠港》
6、最佳電視電影片 :《法官老張軼事》
7、最佳導演:陳凱歌《和你在一起》、楊亞洲 《美麗的大腳》
8、最佳編劇:思蕪 《生活秀》
9、最佳男主角:寧才《天上草原》
10、最佳女主角:倪萍《美麗的大腳》
11、最佳男配角:王志文《和你在一起》
12、最佳女配角:袁泉《美麗的大腳》
13、最佳攝影:董亞春《沖出亞馬遜》
14、最佳錄音:呂家進《小城之春》
15、最佳美術:全榮哲《沖出亞馬遜》
16、最佳音樂:三寶《天上草原》
17、最佳剪輯:周影《和你在一起》
18、導演處女作獎:黃宏《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
19、評委會特別獎:馬恩然《法官老張軼事》
Ⅶ 求建國六十周年「祖國在我心"的手抄報內容
那一天陽光明媚,萬里碧空中點綴著幾朵白雲,那一天人山人海,每一顆心都激動萬分,那一天在那一刻,一個雄渾的聲音在天安門響了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今日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瞬間,幾百隻和平鴿展翅飛向藍天,幾萬萬人雀躍相擁,喜極而泣。 那一天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隻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在庄嚴的國歌聲中,全中國人民心中都有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每一個人都永遠銘記住了這個日子。
但那時的中國已經被連年戰爭摧殘的不成樣子,中國的領導人面對的是一個民生凋敝,經濟落後,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但政府與人民並未知難而退,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了根本好轉,期間抗美援朝的勝利,西藏的和平解決這些好消息不斷發生,土地改革的成功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徹底消滅了地主階級,這亦是我國史上一個重要而英明的決策。雖然經濟好轉了不少,可我國卻仍然是一個極為落後的農業國,黨和中央又因此發展了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實行的過程中,我國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換成投產,第一輛汽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的生產,武漢長江大橋,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建成,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東北工業基地形成這一切都預示著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當時的中國經過三大改造之後,政府與人民都雄心勃勃,認為經濟建設速度可以更快一些,於是巨大的失誤就這樣產生了,「超英趕美平常事」「種出的玉米比人還高」「一畝田地收獲上萬斤……「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就在這些轟轟烈烈的口號聲中開展起來,這一切也帶給了全中國人民極大的困難以及災難性的後果。緊接著,由於毛澤東晚年思想偏左,又極為錯誤的發動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江青林彪等人趁機作亂奪權,又使中國社會主義事業陷入危難中整整十年,再加上美國與日本的仇視、敵對,我們國家曾一度混亂無比。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這一切混亂終於在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被平息,就在這次會議中,鄧小平提出了「堅持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施行,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國有企業的改革,我國加快了建設步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東方的雄獅開始蘇醒」中國漸漸展現出了一個大國的形象,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一切都有了顯著的變化,中國已驕傲的向世界宣布自己已不是一個可以任人欺凌的弱國!成功舉辦29屆奧運會,令全世界都領略了著一個文明古國的風采,2008年全面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也充分盡到了作為一個強國的責任。
今年是中國建國60周年了,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祖國,您永遠充滿希望,您永遠朝氣蓬勃!
3.光輝的足跡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隻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後,國家事業百廢待興,政府和人民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中國面孔,並沒有畏縮,勇往直前,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涌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許多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開始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執行,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起點。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我國的工業化水平是極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車,人們叫它「洋馬」,點火用的火柴,人們叫它「洋火」,釘東西用的釘子,人們叫它「洋釘」。因為那時的中國人沒有見過這些新奇的東西,也不會造,都是從西洋傳過來的。那個艱苦的年代,我沒有經歷過,但從我看過的資料片中完全能夠體會,當時的中國人民依舊生活在極端貧窮之中。
光陰如水,歲月如梭。時光來到了2009年,我正在電視機前,收看著中國第三個南極科考站落成的新聞。又是一個重大成就,我開始浮想聯翩,我想起了祖國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想起鳥巢,想起了奧運健兒們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國接連成功發射了神州五號、六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航天領域舉足輕重的一員,我想起了改革開放整整三十年裡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國國力,想起中國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綜合國力第六的國家,想起新中國成立的這一甲子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的、不斷地提升,想起新中國歷史,想起了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光輝的足跡!
3.祖國啊,我為你自豪
當巍峨的華表,
讓挺拔的身軀披上曙光,
當雄偉的天安門,
讓風雲迎來東升的太陽。
歷史的耳畔,
傳來了禮炮的隆隆回響,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響,
是中國滄桑巨變的回響。
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
洪亮的聲音,
全世界都聽到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那勝利的旗幟,
在朗朗的空中迎風飄揚,
人民揚起了頭顱,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這歷史凝聚了宏偉,
盡情地塗染十月的陽光,
這氣勢慷慨激昂,
築起了一座豐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輝煌的紀元,
用蒼勁的大手,
抒寫了新中國燦爛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點江山。
苦難的母親,
擦去滿眼的淚花,
露出內心的喜悅由衷地歡暢,
祖國豪邁地走向了繁榮富強。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
迸發出生命的光芒。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四大發明的榮耀,
播撒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老子孔子的聖明,
幾千年文明的聖火把我們照亮。
謳歌我們的歷史,
絲綢瓷器遠涉重洋,
誰都知道這是來自我們的故鄉。
謳歌我們的歷史。
那狼煙里沖殺出,
兵馬俑威武的陣容。
謳歌我們的歷史,
那雄偉中聳立著,
萬里長城的剛強。
……
謳歌我們的歷史,
千萬年古老的土地,
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壯,
那東亞病夫百年恥辱的帽子,
終於被我們拋到了太平洋上,
我們實現了重整河山的夢想。
六十個春秋,
錦綉大地神采飛揚。
六十個春秋,
江山如畫詩意酣暢。
六十個春秋,
轟隆的鐵牛梳理著田野的歌喉,
翻卷出豐收的喜悅與歡唱。
六十個春秋,
貧油的國土拱起鋼鐵的脊樑,
石油井架聳立在沙海大洋中。
六十個春秋,
一座座彩虹跨越長江,
雄偉的三峽大壩鎖住千里蒼茫。
六十個春秋,
「兩彈」的紅雲刺破天穹,
一顆顆衛星遨遊太空。
六十個春秋,
人民的軍隊威武雄壯,
捍衛祖國的江山鐵壁銅牆。
六十個春秋,
人民駕馭改革的春風,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
……
跨越我們的未來,
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
勃發出震驚世界的力量,
光榮和自豪煥發出輝煌的容光。
祖國啊,
我為你自豪,
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
匯入歷史的長河,
永遠在我的胸中激盪。
祖國啊,
我為你自豪,
精彩神奇的土地上,
又一次萌發了騰飛的希望,
歷史的巨筆將繪出你新世紀的輝煌!
Ⅷ 雲南紅河洲蒙自縣
蒙自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東部,國土面積2228平方公里,轄7鎮4鄉、86個村(居)委會、11個城市社區居委會、691個自然村、992個村民小組,共有漢、彝、苗、壯、回等19種民族,總人口39.08萬人。其中,常住人口33.03萬人,暫住人口6.05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9.31萬人、農業人口26.45萬人,分別占常住人口的58.5%、80%。轄區內有省級蒙自經濟開發區和省級紅河工業園區。
蒙自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自治州東部。總面積2228平方千米。總人口32萬人(2004年)。境內居住著漢、彝、苗、壯、回等民族,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的58%。
縣人民政府駐文瀾鎮。郵編:661100。代碼:532522。區號:0873。拼音:Mengzi xian
蒙自地處雲南低緯高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8.6℃,無霜期337天,年降雨量815.8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234小時。[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蒙自縣地處珠江與紅河分水嶺兩側,海拔最高處2567.8米、最低處146米,北回歸線橫貫縣境,氣候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類型,年均氣溫18.6℃,年均降雨815.8毫米,全年無霜期337天,年均日照2234小時。蒙自壩是雲南省六大壩子之一、紅河州乃至滇南最大壩子,壩區面積佔全縣國土面積的24%,高於全省壩區面積比重18個百分點。全縣可耕地110.45萬畝,人均3.34畝。境內水資源總量12.15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量2.12億立方米,城市日供水現狀6萬噸、中遠期規劃16萬噸,壩區水利化程度達75%。優越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和現代特色農業深度開發。同時,孕育了銀、錫、鉛、鋅、銅、煤、大理石、磷、鈾等豐富礦藏,其中蒙自縣白牛廠銀多金屬礦已探明為我國目前最大銀礦。
蒙自區位優勢突出,是我國西南內陸通向東南半島地區的咽喉,處於輻射國內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兩大「扇面」的交匯點和昆(明)河(內)國際經濟走廊的中心節點,北距省會昆明289公里,南距國家一類口岸河口168公里,東連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滇越鐵路和在建的泛亞鐵路東線(昆明—新加坡)縱貫縣境,在建的昆(明)河(口)(國道326線)和廣(西)臨(滄)(國道323線)兩大高速公路在蒙自縱橫交匯,並計劃在蒙自新建紅河機場,計劃開發距蒙自58公里可直抵越南海防港的紅河水運,是雲南乃至西南地區面向東南亞和太平洋最便捷的國際大通道樞紐。[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蒙自已有上萬年人類繁衍活動史、2100多年建縣史。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置賁古縣,屬益州郡所轄24縣之一。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置蒙自縣至今。中法戰爭(1883~1885年)結束後,清·光緒十三年(1887),為適應對外通商需要,清廷與法國在北京簽訂《中法續議商務專條》,指定開廣西龍州和雲南蒙自為通商處所,蒙自成為中法之間的「約開商埠」。同年,清廷在蒙自設分巡臨安開廣道,下轄臨安府(今建水縣一帶)、開化府和廣南府(均屬今文山州一帶),兼管即將正式開關的蒙自海關關務。由此,蒙自成為雲南近代史上的滇東南軍事、政治中心。光緒十五年(1889),蒙自海關落成並正式開關,這是近代雲南第一個海關,也是近代中國21大海關之一。1950年1月16日,蒙自解放,蒙自縣人民政府隸蒙自專區,專區行政公署駐蒙自。1957年11月18日,蒙自專區與紅河哈尼族自治區(駐地在今元陽縣)合並成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駐蒙自。1958年7月,紅河州人民委員會由蒙自縣遷往個舊市。
1992年11月26日,蒙自縣被列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同年12月18日,被列為國家級對外開放縣。1999年2月5日,被列為省級農業產業化試驗示範區。2003年1月2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紅河州政府駐地由個舊市遷移至蒙自縣。同年7月11日,雲南省政府滇南中心城市現場辦公會研究決定,建設以蒙自為核心的個(舊)開(遠)蒙(自)——滇南中心城市。同年11月18日,紅河州建州46周年暨州府遷移蒙自慶典在蒙自舉行,標志著紅河州州府正式遷移蒙自縣暨滇南中心城市建設全面啟動。同日,「雲南省紅河工業園區暨紅河鋼鐵有限公司百萬噸鋼鐵項目奠基儀式」在蒙自縣雨過鋪鎮舉行,蒙自被列為省級工業園區,標志著紅河州新型工業化戰略全面啟動實施。[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區位顯要,雄鎮南滇。蒙自是雲南乃至大西南連接東盟最便捷的國際大通道樞紐,現代鐵路、公路、航空運輸條件齊備,有著構建區域性國際大通道樞紐,通聯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形成區域性國際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中心和建設進出口加工業基地的便利條件。蒙自為歷代屯兵重鎮,1915年朱德在此率部誓師護國討袁,現為全國駐軍最多的縣份之一。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蒙自,是雲南建縣最早的24個千年古縣之一,在雲南近現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清末民初曾是雲南省對外貿易的最大口岸,當時雲南80%以上的進出口物資通過蒙自轉運。雲南第一個海關、第一個電報局、第一個郵政局、第一個外國銀行、第一條民營鐵路、第一個外資企業、第一個駐滇領事館、第一個火電站等諸多「第一」先後在這里產生。1928年,中共雲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蒙自查尼皮村召開。1938年,西南聯大文學院、法商學院曾遷來蒙自,聞一多、朱自清等著名教授駐蒙講學。蒙自成為雲南近半個世紀的商貿、金融、交通運輸和外事活動、革命活動的中心。現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保」文物單位6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處。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蒙自承載著邊地文化、中原文化、黨史文化、軍旅文化、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豐厚積淀,成為雲南近代工商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堪稱一座彪炳史冊、璀璨奪目的歷史文化名城,具有發展現代科教、體育事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的較大潛力。
土地寬廣,物華天寶。蒙自是滇南第一大壩子,是資源富集、潛力巨大的投資創業熱土和北回歸線上最適宜人居的綠色家園,具備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和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產業的優越條件,是享譽神州300年並被郭沫若譽為雲南食品中「一朵瑰麗的山茶」的「中華名小吃」——「過橋米線」的發源地和歷經700個春秋鑄就的中國石榴之鄉、中國十大知名農業旅遊示範點,以及我國目前最大的銀礦和正在崛起的世界最大的銦冶煉基地。
機遇垂青,前景廣闊。當前,蒙自趕上了西部大開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越「兩廊一圈」建設、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西南六省區市合作、紅河州新州府和滇南中心城市建設等一系列千載難逢的重要發展機遇。按照雲南省推進城鎮化發展戰略中關於「做大蒙自,做強(個舊、開遠)兩市;統一規劃,各展優勢;三位一體,打造滇南中心城市」的決策部署,蒙自縣將堅定不移推進城鎮化發展。到2020年,使蒙自城市建城區達62平方公里,縣域城鎮人口達5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80%,建成紅河州新州府、雲南通往東盟國際大通道的重要樞紐、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區,發展成為以生物資源加工、出口產品加工等為主的新興工業加工區和區域旅遊服務中心,早日建成中國滇南面向東南亞的現代化開放城市,構建實力雄厚、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文化燦爛、特色鮮明、最適宜人居發展的的國家級園林城市和雲南第二大城市,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編輯本段]發展現狀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搶抓機遇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創新機制增活力,務實拼搏求跨越,推進了各項事業提速提質提效發展。2005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8億元,比「九五」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8.7%;人均GDP達7506元,提前五年實現了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2029元,比上年增長10.5%;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3.3億元、2.21億元,年均增長24.7%、24.6%。一般預算收入2.15億元,增長59.4%。「十五」期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64億元,是「九五」期間的4.68倍。2005年,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合計66.49億元,現金收、支合計200.7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3.3倍、3.35倍;三次產業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5.7∶26.9∶37.4變為2005年的24∶35∶41。城市建城區達20平方公里,居滇南首位。蒙自縣被評為2005年雲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躋身第五屆「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縣(市)」行列,還相繼被列為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全國首批科技工作試點縣和雲南省縣域文化建設試點縣,成功協辦了「中國電影百年·紅河電影周」活動和「雲南省第七屆民運會」,成為中國男籃職業聯賽(CBA)的主賽場之一,被評為省級雙擁模範縣、雲南省首批「平安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少數民族體育先進縣、中國西部最具特色城市和國家衛生縣城。[編輯本段]發展思路
今後一段時期,蒙自縣的總體發展思路是:圍繞四大目標(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市化和基礎設施現代化),實施六大戰略(產業強縣、城市興縣、文化立縣、環境優縣、開放活縣、民本穩縣),培植六大支柱產業(特色農業、生物創新產業、礦冶加工業、房地產和建築建材業、商貿餐飲業、文化旅遊產業),建設全州六個中心(政治、經濟、文化、信息、金融、商貿中心),推進四個文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圍繞這一思路,著力打造「實力蒙自、活力蒙自、綠色蒙自、平安蒙自、和諧蒙自、魅力蒙自」六大品牌,努力把蒙自建設成為和諧發展的新州府、新興產業聚集區、北回歸線上的綠色家園、滇越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多元文化名邦、紅土地上的科教城,構建滇南之心,展現魅力蒙自。
Ⅸ 笑裡藏刀電影說的是啥意思
影片通過三個川劇演員的命運更迭,講述了時代變革中的人情世故。謝孟偉在片中飾演一個大反派柴俊榮,他原本是高曉攀飾演的金少爺的僕人,流落成都考入川劇團,憑借一身武藝成了紅牌,並逐漸當上川劇團團長,與少爺反目成仇。這時,師妹八喜介入二人的生活,柴俊榮不僅搶了少爺的心上人,還在配演川劇名劇《打紅台》時因情生恨,刺傷對方致其毀容。
影片的開頭,由高曉攀扮演的金家少爺金慕蓮,非常崇拜當時的川劇名角筱雲鶴,他輾轉好幾個茶樓,並且了解到筱雲鶴落腳的地方,就想和他唱一出戲。但是,筱雲鶴認為金少爺就是想偷學自己的戲,命令自己的徒弟按規矩辦,想要去挖金少爺的眼睛。
⑴僕人被打
與此同時,金少爺的父親正在打謝孟偉扮演的僕人柴俊榮,為了隱瞞少爺偷偷學戲,所以他為此挨了不少打。
作為引起金慕蓮與柴俊榮之間關系破裂的一大成因崔八喜,她是可悲的。為演《白蛇傳》想成名角的她,蔑視大先生。為此她放棄了尊嚴,違背了自己的內心,扼殺了與金慕蓮的愛情,最終選擇與柴團長成親。
結局是開放式的,有讓人無限的回望,無限的想像,無限的無休止的思索。回望崔八喜望著那對泥人對著金慕蓮的那句:「這是你,這是我」;回望大先生在坡腳妻子的陪同下退出的那個舞台;又回望婚禮上傷心欲絕的金慕蓮那段《鍾馗嫁妹》。我們想像後來的金慕蓮、崔八喜和柴俊榮,或許包圍著他們的是無盡的悲傷、痛苦、悔恨、自責、掙扎……
Ⅹ 柬埔寨那個電影叫什麼
恐懼 《恐懼》,是一部柬埔寨影片。2020年,在第三屆瀾湄國際電影周上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