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沒有一部電影和國家公敵一樣,主人公也是一位黑人被政客陷害了。然後被全懸賞通緝了,全美國人都拿槍上街
第一號標靶/頭號通緝犯/一號通緝令
❷ 問: 為什麼西方電影里沒有黃色人種正面角色(黃色人種都是反派)
其實,這跟種族歧視有很大的關系,中國有不少的人都曾經闖盪過好萊塢,但是往往只是露個臉或是反派,我看過一個采訪節目,章子怡曾經說過,他們那些外國導演寧願用非洲裔的人,也很少用亞裔的,這跟種族歧視有很大關系,當然了,成龍就很例外,他就跟國外很多大導演合作過,而且今年也獲得了諾貝爾終生成就獎,這無疑對亞裔演員的很大一種認可,希望這種歧視越來越少吧。
❸ 電影《綠皮書》為什麼會大獲好評
電影《綠書皮》的導演是彼得法拉利,這部影片一共包攬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這部電影主要是通過一些細節,化解了種族之間的矛盾,讓我們看到了跨越種族的友誼,讓人覺得溫馨感動。
❹ 黑人明星好萊塢黑人事業的發展歷程
早期美國電影中的有色人種角色多被定位為反派,如20世紀30年代的黑人角色開始突破單一形象,出現了忠僕角色。60年代民權運動興起,電影開始關注種族問題,反映出社會的真實面貌。1980年代,隨著羅納德·里根當選總統,好萊塢進入繁榮期,超級動作明星如哈里森·福特、布魯斯·威利斯等白人英雄電影橫行,帶有大國沙文主義色彩。為糾正種族主義傾向,白人與黑人演員如尼克·諾爾特與艾迪·墨菲在《48小時》中合作,形成「黑白配」傳統。進入90年代,黑人明星如艾迪·墨菲、威爾·史密斯和塞繆爾·傑克遜等開始獨立出演,不再受限於與白人合作,摩根·弗里曼憑借出色表演也嶄露頭角。
21世紀,黑人明星在好萊塢的地位顯著提升,如2002年奧斯卡提名中黑人明星的集體涌現。威爾·史密斯提到,黑人明星需要更勤奮以克服歧視。丹澤爾·華盛頓和哈莉·貝瑞的成就標志著黑人在好萊塢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甚至可以撐起半邊天。早在1914年,威廉姆·羅伯特·戴利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表演,標志著最早的黑人演員登場。而1915年的《一個國家的誕生》雖然標志著電影藝術的進步,但也暴露出種族主義問題,黑人電影工作者隨後通過《一個種族的誕生》反擊,展現黑人正面形象。
❺ 求一部電影名,主角是黑人,好像跟反派一樣都有自我修復能力,就記得三個片段,第一個是他在一個很大的排
《時空悍將》?
其它譯名 殺人硬體 6.7
導演 Brett Leonard
主演 羅素·克勞
內容簡介
1999年,洛杉磯,政府執法技術中心開發出用於訓練警探的模擬機原型。這種模擬機裝載有最先進人工智慧技術,使用者需追捕電腦生成罪犯席德6.7,以鍛煉他們的偵探技巧。但是,這個復雜的「貓捉老鼠」系統有一個致命的後果:狡猾的席德6.7擺脫束縛離開了虛擬空間,進入現實世界作惡。前警察巴恩斯被認為是最有機會制服席德6.7的人。在犯罪行為專家卡特的幫助下,巴恩斯穿梭於現實和虛擬世界,在新千年之前抓住席德。同時,巴恩斯在席德6.7身上發現了殺害他的妻子和女兒的變態殺手的影子。這場獵人的游戲變得復雜起來,賭注也更加高昂。
反派可以藉助玻璃修復自身,藍色觸須。
❻ 為什麼美國的電影裡面很少有中國人,大多數都會讓華人(黃種人)演反派,很少讓中國人做電影主角
這很正常,首先是有市場,拍電影要考慮票房,要討好觀眾,這是基本要求,有人對我們有排斥心理,自然就喜歡看。其次,很重要的是,這里還有一個意識形態的差異。從20世紀初,好萊塢電影就有「黃禍」形象,最典型的就是傅滿洲。
就連近年電影也是這樣,《加勒比海盜》里,發哥演的「嘯風」還留著這種「傅滿洲」式的鬍子——我們在國內,什麼時候看見過這種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