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戰題材電影
四部經典越戰題材電影值得收藏
《現代啟示錄》:對現代的另一種思考
本片獲1979年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音響兩項金像獎。它之所以被評論界認為是最深刻、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越南戰影片,首先是因為導演科波拉在這部戰爭題材影片中,融入了對人性、對戰爭、對現代文明的哲學思考,並且巧妙地將哲理性與象徵性有機地融入整部影片的情節之中。其次,影片的視覺沖擊力也使人震驚。按照科波拉的導演意圖,這部影片追求一種歌劇風格的戲劇光效,大量運用逆光、輪廓光、背景光等等,還專門施放了紅、黃、綠、藍、紫各種顏色的煙霧和煙火,使血腥的戰場和神秘的叢林看上去如同五光十色的舞台,這樣的造型效果也是對美國現代文明和侵越戰爭的諷喻。此外,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也十分成功,該片主要人物中沒有女性,是一部典型的男性題材戰爭片。著名影星馬龍·白蘭度在該片中飾演庫爾茲上校,致力於刻畫出這個人物十分復雜的內心世界。
雖然本片在當年是一部備受爭議的作品,但整體而言,《現代啟示錄》的確是一部能夠震撼人心的電影。柯波拉的手法雄渾,將炮火漫天的越戰,塑造成人類末世的地獄景觀,是一部非常值得探討的戰爭史詩巨片,尤其劇中以The Doors的迷幻搖滾代表作<The end>搭配直升機大屠殺的一幕,更是眾多影迷們所稱道的經典鏡頭。
總而言之,深刻的寓意、宏大的場面、精彩的表演,再加上震撼人心的視覺造型,使得《現代啟示錄》真正如評論所言,成為了「一部登峰造極的戰爭史詩片」。
《獵鹿人》:戰爭對心靈的創傷
1968年,賓夕法尼亞州。五名俄裔青年經常在狩獵季節去阿勒格尼山獵鹿取樂,越戰前夕,其中的三位男性,邁克爾、尼可和斯蒂芬應征入伍。
出發前,斯蒂芬和安琪拉結了婚,而對邁克爾有好感的琳達,則同意等尼克歸來後和他結婚。
兩年之後,邁克爾等三人先後被越軍俘獲,在那裡,他們共同受盡了各種慘絕人寰的折磨。一天,看守他們的越軍強迫他們和其他戰俘進行「俄羅斯輪盤賭」。邁克爾和尼克伺機奪槍打死了看守,同斯蒂芬一起逃跑。
心灰意冷的邁克爾歷盡滄桑回家,然而,一切已經今非昔比,再難回到從前的狀態。邁克爾從朋友處得知斯蒂芬已回來,卻沒有回家。在一處療養院找到斯蒂芬後,邁克爾堅持帶斯蒂芬回家,並從斯蒂芬處得知尼克還留在越南,他返回尋找,終於在西貢一家賭場中找到了他。邁克爾試圖說服尼克他與自己一起回去,然而尼克的精神早已跨掉,他終因俄羅斯輪盤賭而被子彈穿過了頭部死去了。邁克爾將尼克的遺體運回美國,在葬禮上,邁克和其他親友,在悲傷之餘齊聲高唱《天佑美國》。
《野戰排》:電影中的越戰真相
《野戰排》是奧利弗·斯通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的。影片問世之後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歡迎。許多人認為這部影片真實地反映了越南戰爭的實際情況,這種真實感的獲得,無疑應歸功於奧利弗·斯通的戰爭經歷,以及他對這種經歷的忠實的回顧。《野戰排》的情節很簡單,奧利弗·斯通沒有進行任何說教,也沒有求助於當時十分流行的電影特技,而只是讓影片逼真地重現了戰時的情景。在這里,導演對電影技巧的運用是十分出色的。
影片以克里斯第一人稱展開故事,在影片的一開始攝影師對光線的獨特處理就將觀眾置於了越南那種刺眼、灼熱的環境之中。直升機降落時,氣流吹開了地面上的塑料布,顯現出了下面排著的美國兵的屍體;一顆炸彈落下,正在談笑的人突然間就失去了一隻胳膊,可笑容還凝結在臉上……。
奧利弗·斯通真實再現了越戰時的情景,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為了達到真實的效果,奧利弗·斯通除了精心安排電影語言外,對演員也提出了要求。影片在菲律賓拍攝,於7周內完成,共耗資600萬美元。為了使演員有真實的感受,斯通讓他們的菲律賓叢林里過了兩個星期嚴格的軍營生活。經過切身體驗,演員的表演十分逼真生動。影片在放映時觀眾們甚至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真實感是影片成功的一個原因所在,而影片的另一個出色之處就在於影片毫不留情地描繪了這場戰爭的瘋狂與混亂,表現它如何使人喪失理智。其它的越戰片往往帶有很強的故事意味,然而在奧利弗·斯通的攝影機前,越南則是一個充滿了慘痛回憶的殺戮之地。越戰給美國人留下了巨大的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傷害,而奧利弗·斯通卻毫不留情地揭開了這個瘡疤,這是一個痛苦的反思。影片中心實際上不是美國人與越南人之間的恐怖的相互殺戮,而是兄弟之間,戰友之間的殘殺。這就使得影片具有更為深刻的反省意味。
《野戰排》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榮譽,奧利弗·斯通也因此而摘取了最佳導演的桂冠。對他來說,這是當之無愧的。
《生於七月四日》:關於越戰的嚴肅反思
繼越戰片《野戰排》一舉成名後,奧利弗·斯通這部相同題材的影片將重點轉移,該片高潮部分亦體現在此,觀眾看到此也不禁要以嚴肅的心態去對待和思考越戰的歷史與意義。該片有湯姆·克魯斯精彩出演,劇情緊湊有力,氣氛凝重,具有強烈的煽情性,同時也是美國影壇的一次創作勇氣和道德良心的表現。
B. 電影《羅密歐點》是不是真實的故事啊
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真實的部分是羅密歐點發生過很多的失蹤事件,而電影根據這些事件,把它需構成恐怖事件,這部分就不是真實的。
R-POINT位於胡志民市西南部80km的小島。越南戰爭時期,被作戰名為"羅密歐POINT"的主要根據地。被它的美麗吸引的法國軍在這里建了療養所和部隊醫院。
第一次越南戰爭—1949年與胡志民的軍隊交鋒的法軍的小部隊12名隊員全部失蹤,失蹤原因不詳。之後到第二次越南戰爭為止,共有650名法軍和美軍軍人失蹤。
第二次越南戰爭— 1972年所屬韓國猛虎部隊小部隊的9名隊員失蹤,之後6個月的時間里不斷有失蹤的隊員通過無線要求總部救援。
(2)法國拍越南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1972年,越南戰爭時期,在一場戰爭中從200名軍人當中倖存下來的崔泰宇中尉常常被惡夢折磨。但是他的歸隊要求卻被撤消,並接到了一個秘密搜索的命令。
1972年2月2日晚,這天和往常一樣,在通訊部隊的無線機上傳來尖叫聲音。6個月前在「R-高地」的作戰中已確認死亡的18名隊員那裡持續發來了救援要求。
這次作戰的目的就是去調查那些悄然無息的隊員們的生死問題。但當崔泰宇帶領士兵抵達此地時,一連串的恐怖事情發生了:許多韓國軍人的身影在「R-高地」出沒,而對於崔泰宇一行人來說,他們無法辨別這些時隱時現的身影,是真人還是鬼魂。
C. 有一部電影,好像是說越南戰爭的,但不是美國而是法國。開頭有一個鏡頭,法軍中的一名號兵,剛吹響了軍號
是不是《我們曾是戰士》,是講美國越戰的,片頭是法國士兵遭到北越士兵伏擊,有個鏡頭是一個號兵剛剛吹軍號,就被打中了咽喉,事實這個士兵是導演或者編劇的兒子
D. 越南戰爭電影名字
細細的紅線目錄[隱藏]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劇情介紹
精彩評論
幕後製作
精彩對白
經典片段
穿幫鏡頭
精彩劇照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劇情介紹
精彩評論
幕後製作
精彩對白
經典片段穿幫鏡頭精彩劇照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細細的紅線
原片名
The Thin Red Line
更多中文片名
紅色警戒
狂林戰曲
紅色警戒線
細紅線
更多外文片名
Mince ligne rouge, La .....(Canada: French title)
影片類型
動作 / 劇情 / 戰爭
片長
170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加拿大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評級
Rated R for realistic war violence and language.
級別
Singapore:PG Australia:M Germany:16 Norway:15 Sweden:15 UK:15 France:U Spain:13 USA:R Hong Kong:IIB Netherlands:16 Argentina:16 Finland:K-14 Portugal:M/16 Canada:14A Switzerland:16 Hungary:16 South Korea:12 Belgium:KT
製作成本
$52,000,000 (estimated)
拍攝日期
1997年6月23日 - 1997年11月
製作日期
1997年6月 -
攝影機
Arriflex Cameras
攝制格式
35 mm (Kodak 5248 and 5279)
洗印格式
35 mm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泰倫斯·馬力克 Terrence Malick
編劇 Writer
泰倫斯·馬力克 Terrence Malick .....(screenplay)
詹姆斯·瓊斯 James Jones .....(novel)
演員 Actor
本·卓別林 Ben Chaplin .....Private Jack Bell
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Captain Charles Bosche
西恩·潘 Sean Penn .....First Sergeant Edward Welsh
約翰·特拉沃塔 John Travolta .....Brigadier General Quintard
亞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Corporal Fife
詹姆斯·卡維澤 James Caviezel .....Private Witt (as Jim Caviezel)
尼克·諾爾蒂 Nick Nolte .....Lieutenant Colonel Gordon Tall
約翰·C·賴利 John C. Reilly .....Sergeant Storm
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ck .....Captain John Gaff
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Sergeant Keck
托馬斯·簡 Thomas Jane .....Private Ash (as Tom Jane)
伊萊亞斯·科泰斯 Elias Koteas .....Captain James 'Bugger' Staros
傑瑞德·萊托 Jared Leto .....Second Lieutenant Whyte
約翰·薩維奇 John Savage .....Sergeant McCron
蒂姆·布雷克·尼爾森 Tim Blake Nelson .....Private Tills
達什·米霍克 Dash Mihok .....Private First Class Doll
光石研 Ken Mitsuishi .....Japanese Officer #1
米蘭達·奧圖 Miranda Otto .....Marty Bell
米基·洛克 Mickey Rourke .....Soldier (scenes deleted)
水上龍士 Ryushi Mizukami .....Japanese Private #4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版本一
本片是一部描述美國在1942年到1943年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戰役期間一個名為「查理斯火炮連」的戰爭故事。在這次大規模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中,查爾斯連隊因設法要從日本人手中奪回名為210號的陣地,全連從登陸開始到持續數月精疲力盡的廝殺與流血,從叢林中巡邏偵察到夜宿野地和傷躺醫院,一直到生存者最後的離去,皆被深刻且真實地在片中描繪出來。
版本二
《細細的紅線》根據美國作家詹姆斯·瓊斯的同名小說改編。1942年,位於南太平洋上的瓜達康納爾群島風光如畫。美軍士兵在島上登陸,希望能從日本侵略軍手中將它收回。美軍和日軍在這個小島上展開了大規模的戰役,搶奪被日軍控制的210陣地的艱巨任務落在了「查理步兵連」的頭上。為此,上尉斯塔羅和下達命令的中校塔爾發生了爭執。塔爾認為諸位戰士應該奮勇向前,將平時訓練的技能都展現出來,而斯塔羅則認為在塔爾的勃勃野心驅使下,全連的士兵將走上一條不歸之路。可是,斯塔羅最後被解除了職務,眾位士兵仍然必須投入這場國家參加的「正義戰爭」。在長達數月的血腥戰役中,步兵連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從危機四伏的夜間偵察到艱苦卓絕的露宿野外,從陣地上遭遇的槍林彈雨到生還後醫院里承受的心靈創痛,戰爭中的一切都不可避免的落到他們頭上。
[編輯本段]精彩評論
Every man fights his own war.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這部獲柏林金熊獎的作品跟《拯救大兵瑞恩》同年推出,但風格迥異。隱居20年的導演馬利克復出,透過一場勝得艱苦的戰役,對「戰爭」與「死亡」發出天問式的疑惑。全片節奏緩慢,頭十分鍾甚至安詳得有如南太平洋的風光片,在攝影與配樂均十分精緻的氣氛下,只見美軍逃兵威特或是跟土著小孩戲水,或是呆立在海邊喃喃著文藝氣息濃厚的內心獨白。直至查爾斯上士把他捉回查爾斯火炮連,並出發前往瓜達康納爾島展開一場攻堅行動,從日軍佔領的山頭將陣地奪回。這一個多小時的戰役是全片令人看得最興奮的精華。導演在此展現出他駕馭鏡頭的非凡功力,利用漫山遍野的長草和鬼魅般出現的日軍,將戰爭中的荒謬恐怖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可能是最意識流的戰爭片,戰爭情節只是為戰士提供了精神恍惚的借口,散文詩般的畫面彷佛是面臨死神前的「走神」。影片用了太多大明星,但真正的明星卻是導演的奇特手法。這與其說是戰爭片,不如說是戰爭印象片。該故事曾於1964年搬上銀幕。
[編輯本段]精彩對白
Lt. Col. Gordon Tall: It's never necessary to tell me that you think I'm right. We'll just... assume it.
Lt. Col. Gordon Tall: 沒有必要告訴我你認為我是正確的。我們將會...認定是這樣。
--------------------------------------------------------------------------------
Japanese Soldier: Are you righteous? Kind? Does your confidence lie in this? Are you loved by all? Know that I was, too. Do you imagine your suffering will be any less because you loved goodness and truth?
Japanese Soldier: 你很正直嗎?善良嗎?是你的自信心建立在上面嗎?你被所有人喜歡嗎?知道我原來也是那樣。你會幻想因為你熱愛仁慈和真理,你就會免於遭受痛苦嗎?
--------------------------------------------------------------------------------
First Sgt. Edward Welsh: There's not some other world out there where everything's gonna be okay. There's just this one, just this rock.
First Sgt. Edward Welsh:除了世上每一件事情都很好,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別的了。只有一樣東西,就像這塊岩石。
--------------------------------------------------------------------------------
Capt. James 'Bugger' Staros: I've lived with these men, sir, for two and a half years and I will not order them all to their deaths.
Capt. James 'Bugger' Staros:我已經和這些人住在一起兩年半的時間,長官,而我不會命令他們去送死。
--------------------------------------------------------------------------------
First Sgt. Edward Welsh: I might be your best friend, and you don't even know it.
First Sgt. Edward Welsh:我本可以是你最好的朋友,可是你從來都不知道。
[編輯本段]經典片段
《細細的紅線》是最近在美國上映的又一部以「二戰」為題材的影片,影片由美國頗具傳奇色彩的著名導演泰倫斯-馬立克導演。
1978年, 馬立克拍完影片《天堂的日子》(DAYS OF HEAVEN)後宣布息影,沒想到他這一息就是二十年。影片《細細的紅線》就是他二十年後的復出之作。早在這部影片拍竣之前,就有許多影評人把它視為能同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競爭199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熱門影片,雖然因為眾多原因,尤其是影片主題的深刻近於深奧,致使影片上映後的票房並不如早前預測的理想,但無論是看過此片的觀眾,還是業內人士,都把它視為一部優秀的二戰影片;影片中所表現的關於」戰爭與生命」的主題仍然引起了人們的共鳴。
南太平洋新幾內亞小島,氣候炎熱,但風景如畫。在新幾內小島上居住的土著居民至今還像祖輩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成不變的生活。再次來到小島的斯塔德佇立於時而波濤洶涌、時而風平浪靜的海邊,禁不住心潮澎湃。誰能想到,這個美麗得如詩如畫的小島,曾經是戰火紛飛、血腥滿布的戰場呢?「這是一項危險的任務,所以我希望由你來帶隊,攻佔機場。」將軍的話似乎又響起在斯塔德的耳邊,而他的思緒彷彿又回到了那個不太久遠的年代,那個他曾經與之共存亡的船艙。而那時還年輕的他又是多麼的勇敢而無畏。「我會完成任務的。」聽到斯塔德響亮的回答,將軍不禁微微一笑。他雖然欣賞年輕人的豪情壯志,但他也知道,戰爭是殘酷的,而且遠比他們想像的殘酷。搶占島上機場的戰斗開始了,威武的戰艦滿載著海軍陸戰隊,在大海中乘鳳破浪,向前猛進,海軍陸戰隊的隊員們雖然臉上平靜地坐在船艙里,但他們心裡清楚,從踏人海島的第一天起,死神就將時常伴在他們的身邊。船艙內是一片難捱的寂靜,隊員們有的在閱讀家信,有的在默默地削著手中的木棍,也有的隊員靜靜地倚在船窗邊,仰望遠方的天空,也許這是最後一次享受生命中難得的寧靜了,生命在此時的平靜中顯得格外漫長而珍貴。「我妻子說我像一個魔鬼,她說我們這樣的人只懂得屠殺,於是她離開了我。」
突然,船艙內有人打破了沉默,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我並不怕死,但我無法忍受孤獨。」斯塔德循聲看去,說話的隊員竟是平日里大家都認為性格堅強的彼爾。人真是多變的動物,此時此刻,再堅強的人都會變得脆弱不堪,需要支持和撫慰。終於,搶灘登陸的時刻到了,一艘艘艦船載著海軍陸戰隊員們沖向危機四伏的小島。隊員們一踏上小島,便迅速分散前進,所有的人都小心謹慎,持槍行進,不敢有絲毫的鬆懈,但令人奇怪的是,隊員們竟然沒有遇到任何來自日軍的反抗。微風輕弗著過膝的雜草,掠過島上的叢林,似乎在向士兵們發問:「你們是誰——穿著軍裝的人?這兒,死亡就在你們的身邊,觸手可及,人類又算什麼呢?你們所謂的榮譽、仁慈、和平與殘醋此時此地又在何處呢?你們要知道,勇氣意味著什麼?」斯塔德搖搖頭,努力不去想這些怪誕的念頭,集中精力,向前進發。是啊,在這生死一發之際,自己腦子里怎麼會冒出如此紛繁復雜的想法。
海軍陸戰隊員們分成數隊繼續前進。一路上,士兵們不時看到劃叢中戰友們血肉模糊的屍體,戰爭的匆使得戰場都無法及時清理。很顯然,這兒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斗,誰知道自己不久會不會也陳屍戰場呢。平靜並沒有持續很久,海軍陸戰隊員們很快就與日軍在山腳旁相遇。日軍佔領小山的制高點,居高臨下,在堅固的暗堡中,以兇猛的人力,阻止了斯塔德的隊伍前進的步伐。「只有沖過去才會存活,」斯塔德大叫著,帶領士兵們進攻,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但山腰上日軍的兩挺機關槍噴灑著火舌,眼見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斯塔德不得不讓士兵們暫時卧倒,隱身於草叢中。
「你們兩個,一左一右;分兩路前行。」斯塔德命令兩個士兵。上前探路。兩個隊員對望一眼,似乎是相互道別,又似乎是互相提醒,然後兩人分頭匍匐前進,剛爬了有十幾米,只聽到兩聲槍響,一度瑟瑟作響的草叢再也不見動靜,恢復了死一般的寂靜。雖然兩個戰友的屍體就在前方的不遠處,但現在,斯塔德只能聽任他們靜靜地躺在那兒。是的,這就是戰爭,沒有憐憫,只有死亡。在離他們靜伏的不遠處,一隻遭流彈擊中的小鳥跌落在地,它徒勞地在草叢中撲騰著雙翅,試圖再次飛上天空。但不久,振動的雙翅漸漸慢了下來,終於不再動彈。隊員們靜視著這一幕,似乎小鳥兒的一切在昭示著他們下一步的命運。「跟他們拼了。」脾氣暴躁的中士哈利受不了身邊這種難捱的死寂,跳起來准備與日軍一拚死活,可他剛露出身子,就響起一陣密集的槍聲,哈利全身抽動,重重地跌倒在地上。同伴們拚命將哈利拖回大石後面,檢查他的傷勢。「我不行了。」鮮血從哈利的腹部流了出來,「可能的話,把我放在草地上,蓋上國旗。」「別這樣說,你會好起來的。」斯塔德安慰他,雖然他也知道哈利的傷勢已經無可救葯。終於,哈利的全身不再顫抖。在死亡把一個個同伴帶走之後,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好不容易向前挪了幾步。在不遠處,一個受傷的士兵正在痛苦地喊叫著,陣陣慘叫聲傳人同伴的耳中,讓大家為之傷痛卻又無可奈何。因為日軍的槍口正虎視眈眈地對著任何一個可能沖上去的士兵們。突然斯塔德躍起撲向受傷的隊員。在一陣密集的槍聲中,他來到受傷隊員的身旁。「我會帶你回去,跟我走。」受傷的隊員拒絕了斯塔德的要求,「不,你回去吧,不然,我們倆誰也別想離開。」看著負傷的同伴,斯塔德一咬牙,解下水壺與葯瓶,放在士兵的身邊,又回到自己隊伍中。不能再這樣盲目前進了,每前進一步,只會意味著死亡的大量增加。斯塔德想到這里,決定向將軍請求撤退。「將軍,我請求後退。等援軍趕到時,再向前沖。」「不行,給我繼續進攻,我命令你不得後退。」將軍聲音嚴厲。「可是,將軍,我這兒的傷亡隊員越來越多,這簡直是自殺行動。」斯塔德激動地喊著。「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難道你想上軍事法庭嗎?」將軍的語氣也隨之高亢起來。「我拒絕服從你的命令,將軍。」說完,斯塔德掛上電話,命令隊員們撤退。
隊伍返回的途中,許多受傷的士兵在呻吟著。兩個隊員抬下一個受傷的隊員,斯塔德看過去,那是一張多麼年輕稚嫩的臉啊。戰爭,這就是戰爭。看到這些,斯塔德更加堅信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出乎斯塔德的意料,將軍並沒有因此而責怪他。因為眼下重要的是如何攻下敵軍的目標。「我需要幾個人做先鋒,誰願意參加?」與其大隊人馬受阻,不如派小股部隊攻敵不備,將軍這樣想著。「我參加。」斯塔德首先報名。他想讓將軍知道,自己決定部隊後撤,絕不是貪生伯死,將軍贊許地向他點點頭。為數不多的幾個士兵在斯塔德的帶領下,組成敢死隊,悄悄向敵軍陣地潛行。憑借著天然的岩石做掩護,他們漸漸逼近敵軍的陣地。雙方相距是如此之近,斯塔德甚至可以通過望遠鏡看到日軍陣地里伸出的黑乎乎的槍口。看清敵人的方位後,斯塔德通過步話機向將軍報告了日軍機槍手的位置,炮彈准確地一顆接一顆地落在敵軍的暗堡上。眼見時機成熟,斯塔德大喝一聲,帶領土兵們沖出草叢,直逼日軍。突然遭到襲擊的日軍頓時驚慌失措,斯塔德終於以極少的代價擊潰了日軍,搶得了這個寶貴的制高點。
將軍隨後趕到,要求斯塔德乘勝追擊敵軍,一舉挫敗另一陣地的日軍。」可是,將軍,士兵們急需醫治......斯塔德的話被將軍打斷:「軍人不應有任何退縮,我們不能再等,身為軍人就應該堅持到底。」士氣大振的美軍一鼓作氣,連續攻佔了日軍的數個制高。然而,面對喊殺聲震天的戰場,斯塔德不禁有些茫然,難道這就是戰爭嗎?戰場上,有的日本兵全身抽搐著,有的傻笑著,在士兵間遊走;面對這一切,斯塔德彷彿聽到一個聲音在說:「這就是人類所追求的勝利嗎?不斷地屠殺只會使人類走向來亡,也許這便是人類一直苦苦追尋的現實。」穿行在滿布殺戮的戰場,斯塔德似乎成了一個與戰爭無關的局外人。戰斗對他來說已經失去了昔日的神聖與輝煌,雖然爭奪小島的戰斗最終以美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看看這些森林,」將軍注意到斯塔德情緒的變化,提醒地說,「你看到那些滕蔓了嗎?它們拚命地纏繞在大樹上,瘋狂地盤繞著大樹生長,汲取養分與陽光,這就是生命的原則,大自然永遠是殘酷的。」陣陣海風掀起海浪,沖刷著岸邊的礁石,發出陣陣巨響。一陣海風襲來,令長時間佇立於海邊的斯塔德禁不住渾身顫動,重新回到當今所處的世界。畢竟,這已經是多年前的往事了,如今的小島已不再有當年的血腥,和平早已回到這里,生命終究是美好的。
[編輯本段]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在剛開始的村莊,可以在背景里看到一艘1980年之後才有的海軍船隻。
·時代錯誤:士兵使用的牙刷,至少是在1990年代以後才發明的。
·時代錯誤:在沙灘上面有一個現代的玻璃纖維的泡沫材料的沖浪板。
·時代錯誤:在一個閃回鏡頭中,士兵和他的女友握著手,可以在背景的窗外看到一些並不是1940年代的現代汽車。
·時代錯誤:在美國軍隊中,直到1960年代才開始出現「201檔案」作為參軍人員檔案。然而,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有兩名士兵使用到了這一術語,作為介紹他們服役記錄的信息。
E. 以前看過一部越戰電影,想下來再看,但是記不得名字了
更多中文片名:
我們曾是戰士
勇士們(台灣)
軍天壯志(港澳)
梅爾吉勃遜—勇士們
征戰歲月
士兵宣言
更多外文片名:
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 .....(USA) (working title)
Wir waren Helden .....(Germany)
影片類型:
動作 / 劇情 / 戰爭 / 歷史
片長:
138分鍾/ 阿根廷:140 分鍾 / 德國:126 分鍾 (剪輯版) /西班牙:143 分鍾
國家/地區:
美國 德國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越南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
SDDS Dolby Digital EX DTS-ES
評級:
Rated R for sustained sequences of graphic war violence, and for language.
級別:
Singapore:PG Australia:M Norway:15 Sweden:15 UK:15 Peru:14 USA:R Canada:PA Canada:13+ Australia:MA France:-12 Hong Kong:IIB Spain:18 Germany:18 Canada:14 Canada:18 Netherlands:16 Argentina:16 Canada:AA Canada:18A New Zealand:R16 South Korea:15 Canada:14A Finland:K-15 Philippines:PG-13 Switzerland:14
製作成本:
$75,000,000 (estimated)
拍攝日期:
2001年3月5日 - 2001年7月13日
攝影機:
Panavision Cameras, C and E-Series Anamorphic Lenses
攝制格式:
35 mm (Kodak Vision 800T 5289)
洗印格式:
35 mm (Eastman Kodak)
膠片長度:
3466 m (Germany)
[編輯本段]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蘭道爾·華萊士(Randall Wallace)
編劇 Writer:
夏爾·摩爾
約瑟芬·蓋爾威
Harold G. Moore .....(book 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 (as Lt. Gen. Harold G. Moore) and
Joseph L. Galloway .....(book 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
蘭道爾·華萊士Randall Wallace .....(screenplay)
演員 Actor:
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 .....Lt. Col. Hal Moore
格雷戈·金尼爾 Greg Kinnear .....Maj. Bruce 'Snake' Crandall
山姆·艾里奧特 Sam Elliott .....Sgt. Maj. Basil Plumley
克里斯·克萊因 Chris Klein .....2nd Lt. Jack Geoghegan
凱麗·拉塞爾 Keri Russell .....Barbara Geoghegan
巴里·佩珀 Barry Pepper .....Joe Galloway
馬克·布魯卡斯 Marc Blucas .....2nd Lt. Henry Herrick
克拉克·格雷格 Clark Gregg .....Capt. Tom Metsker
迪倫·沃爾什 Dylan Walsh .....Capt. Robert Edwards
布萊恩·泰 Brian Tee .....Pfc. Jimmy Nakayama
盧克·本沃德 Luke Benward .....David Moore
阮明智 Johnny Nguyen .....Young NVA Lieutenant (uncredited)
Don Duong .....Lt. Col. Nguyen Huu An
Ryan Hurst .....Sgt. Ernie Savage
Robert Bagnell .....1st Lt. Charlie Hastings
Josh Daugherty .....Sp4 Robert Ouellette
Jsu Garcia .....Capt. Tony Nadal
喬·哈姆 Jon Hamm .....Capt. Matt Dillon
Desmond Harrington .....Sp4 Bill Beck
Blake Heron .....Sp4 Galen Bungum
Erik MacArthur .....Sp4 Russell Adams
Mark McCracken .....Capt. Ed 'Too Tall' Freeman
Edwin Morrow .....Pfc. Willie Godboldt
Sloane Momsen .....Cecile Moore
Bellamy Young .....Catherine Metsker
Simbi Khali .....Alma Givens (as Simbi Kali Williams)
Jim Grimshaw .....Maj. Gen. Henry Kinnard
Forry Smith .....Sfc. Carl Palmer
Steven Nelson .....Sp5 Charlie 'Doc' Lose
Vincent Angell .....Capt. Robert 'Doc' Carrera
Michael Tomlinson .....Col. Tim Brown
Keith Szarabajka .....Diplomatic Spook
Tim Abell .....Army Intelligence Officer
Patrick St. Esprit .....General in Hallway
Mike White .....Sfc. Bob White, Mortar Sergeant (as Michael John White)
Daniel Roebuck .....Medevac CO
Maia Lien .....Army Wife
Dan Beene .....Cab Driver (as Danny Beene)
泰勒·瑪姆森 Taylor Momsen .....Julie Moore
Joshua McLaurin .....Greg Moore (as Josh McLaurin)
戴文·沃克海瑟 Devon Werkheiser .....Steve Moore
Billinjer C. Tran .....Viet Minh Sergeant
Vien Hong .....Mr. Nik
Joseph Tran .....NVA Prisoner
Joseph Hieu .....NVA Officer
Lam Nguyen .....NVA Soldier with Bayonet
Diep Bui .....NVA Wife (as Zoë Bui)
Andrew Wallace .....French Bugler
Nicholas Hosking .....French Captain
Michael Giordani .....French Lieutenant
Shepard Koster .....Reporter (as Shep Koster)
Kate Lombardi .....Reporter
Ingrid Semler .....Reporter
Jason Powell .....Sgt. Robert Stokes
Doug C. Cook .....Capt. Ray Lefebvre
Sean Thomas Bunch .....Trooper on Fire
F. Lee Reynolds .....Chopper Crewman
Stephen Zapotoczny .....Edwards' Radio Operator
Frank Kostenko Jr. .....Foxhole Trooper
Ben Allison .....Lt. Cochran (uncredited)
Brian Carpenter .....Sec. of Defense Robert McNamara (uncredited)
Chris Cate .....Soldier (uncredited)
Cliff Fleming .....Capt. Jon Mills (uncredited)
Brendan Ford .....Jump Coordinator (uncredited)
Kelli Franklin .....Mrs. Charlie Hastings (uncredited)
Christian Gibson .....Soldier (uncredited)
Edward Gibson .....Soldier (uncredited)
William Gibson .....Soldier (uncredited)
Justin Gordon .....French Officer (uncredited)
Shannon M. Hart .....Army Wife (uncredited)
Lyndon Johnso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Derrell Keith Lester .....Black Private (uncredited)
Will Klipstine .....Private Davey (uncredited)
Matthew Lang .....1st Lt. John Arrington (uncredited)
Danny Le Boyer .....Sergeant (uncredited)
Matt Mangum .....Pvt. Soprano (uncredited)
Randy Oglesby .....Lt. Col. List (uncredited)
Jonathan Parks Jordan .....White Private (uncredited)
John Paul Rice .....Pvt. John Henry (uncredited)
Keni Thomas .....Sergeant (uncredited)
瑪德琳·斯通 Madeleine Stowe .....Julie Moore
製作人 Proced by:
Eveleen Bandy .....associate procer
Bruce Davey .....procer
William Hoy .....associate procer
Jim Lemley .....executive procer
Danielle Lemmon .....co-procer
Stephen McEveety .....procer
Arne Schmidt .....executive procer (as Arne L. Schmidt)
Randall Wallace .....procer
Stephen Zapotoczny .....co-pro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Nick Glennie-Smith
攝影 Cinematography:
Dean Semler
剪輯 Film Editing:
William Hoy .....associate procer
選角導演 Casting:
Amanda Mackey Johnson
Cathy Sandrich .....(as Cathy Sandrich Gelfond)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
Thomas E. Sanders .....(as Tom Sanders)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Kevin Kavanaugh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Gary Fettis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Michael T. Boyd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David Goldberg
Kevin Lingenfelser .....Cinesite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Allan Graf .....second unit director
Frank Kostenko Jr. .....Foxhole Trooper
Allen Kupetsk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ichelene Mundo .....additional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Nilo Otero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William Purple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Shannon D. Speaker .....dga trainee (as Shannon Speaker)
Jey Wada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Kim H. Winthe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as Kim Winther)
Lars P. Winther .....additional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s Lars Winther)/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as Lars Winther)
[編輯本段]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Icon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
Motion Picture Proction GmbH & Co. Erste KG [德國]
Wheelhouse Entertainment [美國]
發行公司:
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 [瑞士] ..... (2002) (Switzerland) (theatrical)
Bac Films [法國] ..... (2002) (Switzerland) (theatrical)
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 [德國] ..... (2002) (Germany) (theatrical)
Concorde Home Entertainment [德國] ..... (2003) (Germany) (DVD)
Europa Filmes [巴西] ..... (Brazil) (DVD)
Mesa Distribuzione [義大利] ..... (Brazil) (VHS)
Nu Visión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Argentina)
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 Paramount Home Video [美國] ..... (USA) (DVD)
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美國] ..... (USA) (DVD)
RCV 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 (Belgium)
Soyuz Video [俄羅斯] ..... (Russia)
Warner Sogefilms S.A. [西班牙] ..... (Spain)
特技製作公司:
CIS Hollywood [美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Cinesite (Hollywood) [美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Digital Domain [美國] .....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Full Scale Effects Inc. [美國] ..... (uncredited)
其它公司:
All Seasons Transport [美國] ..... craft service
Asylum VFX [美國] ..... main titles
Columbia Records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Combustion Music [美國]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Legacy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Mary Nelson-Duerrstein & Associates [美國] ..... negative cutting
Paskal Lighting [美國] .....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Sony Music Soundtrax [美國]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The Hopeful Dog Cafe [美國] ..... craft service: Georgia
Tomkats Catering [美國] ..... catering
[編輯本段]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細節)
美國
USA
2002年2月25日 ..... (premiere)
美國
USA
2002年3月1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2年3月6日 ..... (Manila)
希臘
Greece
2002年3月8日
英國
UK
2002年3月8日
台灣
Taiwan
2002年3月22日
香港
Hong Kong
2002年3月28日
冰島
Iceland
2002年3月29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2年4月10日 ..... (Davao)
丹麥
Denmark
2002年4月12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2年4月17日
法國
France
2002年4月17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2年4月18日
芬蘭
Finland
2002年4月19日
埃及
Egypt
2002年4月24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2年4月25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02年4月25日
挪威
Norway
2002年5月3日
韓國
South Korea
2002年5月3日
土耳其
Turkey
2002年5月10日
以色列
Israel
2002年5月30日
瑞典
Sweden
2002年5月31日
南非
South Africa
2002年6月14日
日本
Japan
2002年6月22日
科威特
Kuwait
2002年6月25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2年6月28日
西班牙
Spain
2002年6月28日
德國
Germany
2002年7月4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2年7月4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奧地利
Austria
2002年7月5日
波蘭
Poland
2002年7月12日
立陶宛
Lithuania
2002年7月19日
墨西哥
Mexico
2002年7月19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2年8月15日
俄羅斯
Russia
2002年8月22日
義大利
Italy
2002年8月23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2年9月19日
秘魯
Peru
2002年11月28日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5年2月16日 ..... (TV premiere)
[編輯本段]
一句話評論
Fathers, Brothers, Husbands & Sons.
We were... young, brave, husbands, wives, sons, mothers, daughters, soldiers.
400 U.S paratroopers. 4000 Vietnamese soldiers. 12 000 miles away from home. 1 man led them into battle.
本片是好萊塢關於越戰的一次大膽嘗試。
——《洛杉磯每日新聞》
[編輯本段]
簡介
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的450名戰士,在盲目的指揮下,竟毫不知情、毫無准備地降落在北越軍隊集結的中心區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點周圍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營的戰士不得不面對近5倍於自己的敵人。盡管他們背後擁有強大的遠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畢竟眾寡懸殊,一營的官兵不得不展開一場異常慘重的生存保命戰。
所幸,北越部隊的情報有限,指揮也十分謹慎,沒有抓住乘虛而入一舉殲滅整個營地的機會。經過兩天傷亡逾百人的戰斗之後,第一營終於可以脫離戰場,與前來解圍的第二營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於第二營營長缺乏經驗,竟然只為了審訊兩名戰俘,而命令叢林中已拖至500碼長的縱隊停止前進。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軍,在激戰中一營幾乎被一掃而空。
當時的第一營營長、指揮官哈若德·摩爾和記者約瑟芬·蓋爾威親身經歷並記錄了這場戰役。這也是美軍在越南戰場第一次重大傷亡,對美軍日後對越戰態度的改變起了極重大的影響。不過本片並沒有著力突出對越戰大環境背景的描寫,而是從一名名官兵的眼睛裡,透視出美國軍人經歷戰爭時表現出來的勇氣與精神。這是導演兼編劇蘭道爾·華萊士和主角梅爾·吉布森所擅長表現的英雄主義風格。直面死神的大無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軍營友情,將成為這部以真實事件改編的越戰影片的主題。
[編輯本段]
影評
高成本製作,又是一部好萊塢越戰大片,但與以前好萊塢越戰片不同的是,本片冒著很大的風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越南戰爭,越共們不再是凶神惡煞、殘忍無比的劊子手,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美國士兵們也不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的神話,在片尾時,他們道出了戰爭的真諦:參加戰爭,只是服從國家命令。在戰場上,他們不是為國而戰,不是為國旗而戰,而是為了彼此奮戰。以前看到越戰片,把越共們描寫的像恐怖分子,心中就很是不平,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所以越共們也很無奈,保衛自己國家都成了恐怖分子,這世界就這樣,我想假如中國共產黨沒有取得勝利的話,下場也會和越共們差不多吧。
戰爭總是殘酷的,戰場上永遠沒有勝利者。這部電影真實的還原了歷史的戰爭場面,因為真實,所以好看。
[編輯本段]
幕後製作
本片改編自前美軍中將哈羅德·G·摩爾和戰地記者約瑟夫·L·加羅威所著的暢銷書《我們曾經是戰士,而且年輕》(We Were Soldiers Once……And Young),兩人都曾親歷書中那場慘烈異常的戰斗。摩爾和加羅威在序言中寫道:「我們的一些同胞憎恨那場戰爭,但憎惡越戰的人們無法區分戰爭和戰士。我們知道越南是什麼樣子,我們見到的、做過的、談論的和嗅到的一切在美國國內無法感知。好萊塢一直在錯誤的塑造,用政治的利刃向在那場戰爭中犧牲的兄弟們身上捅刀子。當戰爭結束,死去的人無法再站起來,而奇跡般倖存的人將終生無法撫平傷痛,早已同初上戰場時的年輕人判若兩人。我們用這個故事向在那場戰斗中死在我們槍口之下的北越士兵表達敬意,他們很英勇,他們是可敬的敵人。我們為他們能魂歸故土、光榮下葬而祈禱。」
蘭德爾·華萊士於1993年在機場的書店中發現了這本書,是書名吸引了他。華萊士在航班上讀完了這本書,激動的心情無法平息,決定嘗試拍成電影。他立即同經濟人取得了聯系,要求尋找享有拍攝權的人,他希望改編成劇本。情況很快明了,雖然還沒有人取得這本暢銷書的拍攝權,但作者對電影不感興趣。
不過,華萊士並沒打算放棄,他直接找到了兩位作者,並給兩人都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寫道:「瞧,我說的一切都會讓我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好萊塢的說客,所以我不打算多費口舌,你們不認識我,從未聽說過我和我的作品。不過,我願意將我寫過的兩個劇本寄給你們,請你們看一下,如果你們喜歡,那麼給我電話,我們談一下這部電影。」在華萊士交給摩爾和加羅威的兩個劇本中,就包括經典之作《勇敢的心》。兩位作者不久便致電給華萊士,同意商談。
憑借著誠實的人品,華萊士終於贏得了兩位作者的信任。加羅威回憶說:「我們都曾想過,也許直到我們離開人世,這本書才會被改編成電影。於是當華萊士找到我,我用一個問題來決定是否有繼續交談的必要,我問他是否相信英雄,他的回答很肯定,並告訴我剛剛完成《勇敢的心》。我看了劇本,認為他是唯一的人選。」
其實客觀的說,加羅威、摩爾和華萊士三人都有著相似之處,那就是另類。加羅威最終決定告別自己戰地記者的生涯;摩爾在戰斗中多次拒絕被空運至安全地帶;而華萊士畢業於神學院,卻是空手道黑帶。
華萊士用自己的錢買下了拍攝權,而他身後沒有製片公司,也沒有簽約演員。後來,這部影片成為了華萊士自己組建的製片公司的第一部電影。
本片用特別的手法記錄了殘酷的戰爭,值得後人思考的是,戰爭究竟是無止境的殺戮還是帶有浪漫色彩的血腥?
[編輯本段]
幕後花絮
·兼任本片軍事技術顧問和臨時演員的科尼·托馬斯(Keni Thomas)曾參加1993年在摩加迪沙的軍事行動。
·影片最初完成的膠片長達150個小時,剪輯部門整整看了6天6夜。
·片頭的法國號手是由編導蘭德爾·華萊士的兒子扮演的。
·片尾曲《Mansions of The Lord》成為非官方的軍方哀樂,里根的葬禮上就曾響起這段樂曲。
·片中A-6「入侵者」攻擊機的畫面最初是為1991年的《捍衛入侵者》拍攝的,在本片開拍的幾年前,A-6「入侵者」已經退役,於是無法拍攝這種戰機。
·片中第一騎兵師的倖存者曾有幸在本片公映之前觀看本片,其中大部分人都在影片開始後30分鍾內退場,因為影片相當真實,他們不想重溫噩夢。
[編輯本段]
穿幫鏡頭
·摩爾向孩子們道晚安時,上鋪的孩子戴著現在款式的棒球頭盔。
·當摩爾差點被刺中時,敵方士兵被子彈擊中前額,但後來的畫面中他的頭部沒有傷口。
·當時M60機槍不需要副射手,由一人操作。影片所示年代美軍還未使用M16突擊步槍。
·影片中越共使用的AK-47大部分是道具,但做工粗糙。尤其在影片結尾美軍反攻,越共們領取武器時,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放在地上的AK-47太假了,由彈匣就可辨認,如果觀察再細致一點——沒有拉機柄,槍管還是方的(估計是木頭或泡沫做的~~~~ 可以理解,因為影片著力刻畫美國軍人。而在影片中越共拿著AK-47當肉搏武器用,根本不怎麼開槍,通常都是被美國人當靶子打了。每個越共士兵從出現到死平均時間不超過5秒,所以沒有必要在越共的武器上花費太多代價)。
F. 我想看有關越戰的電影,給我介紹幾部好看的,經典的好么
1.獵鹿人 The Deer Hunter
劇情簡介:
越戰期間,美國克萊頓鎮5個經常一起打獵野鹿的好朋友中的三人尼克(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 飾)、史蒂芬(約翰•薩維奇 John Savage 飾)和邁克爾(羅伯特•德尼羅 Robert De Niro 飾)即將奔赴前線。離開前夕,史蒂芬和另一個好友兼女友安吉拉結了婚,婚禮就是他們的告別會。
三個年輕人在戰場上被越軍俘虜了,殘忍的越軍逼他們玩「俄羅斯輪盤」游戲,邁克爾乘機奪了越軍士兵的槍。雖然順利三個好友逃了出來,但在逃亡過程中他們失散了。邁克爾和史蒂芬最終順利回到了美國,但史蒂芬終身殘廢了,住在療養院不願回家拖累家人。越戰結束前夕,邁克爾從史蒂芬處得知他經常受到從西貢寄來的匿名的匯款,邁克爾斷定一定是尼克。為了找回好兄弟,邁克爾決定再次冒險闖盪越南。
2.越戰創傷 Casualties of War
劇情簡介:
本片以越戰為背景,刻劃並揭露了戰爭中美軍的殘暴罪行,也以此表達了編導對戰爭的憎惡及對和平的珍視與呼喚。艾力遜是新踏入越南戰場的士兵,有一腔為國奉獻的激情。在一次行動中不小心遭到越軍的埋伏,好在被同事馬素救回一命。在一次遠程偵察任務中,馬素等強搶越南少女隨軍,以發泄他們的獸欲。艾力遜眼睜睜看到越藉少女被活活蹂躪至死,富有正義的他對自己的同胞開始感到失望,於是不顧自身安危將同僚的罪行公諸於世……
3.沖出越戰 A Bright Shining Lie (TV)
4.沉靜的美國人 The Quiet American (又名:越戰迷情)
劇情簡介:
美國援助組織的工作人員艾登派爾(布蘭登費雪飾
)在1952年抵達西貢,當時越南人正尋求自法國的殖民統治中獨立。派爾心中充滿熱忱,透過其經濟援助計畫要幫助越南人民,他並且渴望從一個更有經驗的人身上,了解該地的情勢。派爾必須和在越南很有人脈關系的倫敦時報特派員湯瑪斯佛勒(米高肯恩飾)一起合作。
很快地他就發現自己迷戀上佛勒年輕的越南情婦鳳(杜海嚴飾),她有著跟西貢一樣美麗、神秘、又充滿異國情調的獨特氣質。這三個人形成了一個狂暴的三角戀情情場如戰場,交織出一連串驚人的意外,最後,是一樁謀殺案。一切人和事,都與表面上所看得到的不一樣…
5.士兵宣言 We Were Soldiers
劇情簡介:
本片根據越南戰爭中的真實戰斗改編。1965年11月,越南戰爭升級至美軍直接參與戰爭階段。駐越美軍人數不斷上升。浩摩爾將軍(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 飾)受命把一群新兵訓練為真正的戰士,部隊中同時湧入不少隨軍家屬,軍人們扮演著丈夫與戰士的雙重角色,溫馨的氣氛中摻雜著絲絲不安。為了緩解單調的軍旅生活,部隊舉辦了大型晚會。出征的時刻到了,浩摩爾在典禮上庄嚴承諾「帶回每一名士兵」。
浩摩爾與他的部隊被空降在臨近柬埔寨的河谷地帶,這里是北越軍的重兵所在,人數弱勢的美軍陷入了重重包圍,傷亡慘重,最後在火炮、直升機的輔助下戰局開始僵持。第二天,戰斗推進到山丘但仍然無法突破包圍,浩摩爾尋求空軍幫助,由於雙方距離過近,美軍的汽油彈炸傷了部分地面部隊。攝影記者喬(Barry Pepper 飾)記錄下了戰斗中一幕幕殘酷的畫面。第三天,美軍正准備進行決定性的近身戰斗,這時空軍支援到位了,越軍被全滅。
6.戰爭迷霧 The Fog of War (2003)--這個電影是有關美國很多個時期的戰爭的紀錄片,包含越戰的內容。
劇情簡介:
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是美國二戰時期的戰地指揮官、福特汽車公司第一位非福特家族的公司總裁,以及肯尼迪及約翰遜政府的國防部長。紀錄片導演埃洛•莫里斯(Errol Morris)通過近24小時的采訪,拍攝出紀錄片《戰爭迷霧》,回顧了麥克納馬拉的一生,尤其他在二戰中協助柯蒂斯•李梅將軍對東京等67座日本城市進行毀滅性大規模火彈轟炸,幫助肯尼迪政府應對古巴導彈事件以及在肯尼迪總統遇刺前協商從越南撤兵的經過。莫里斯總結出來自麥克納馬拉的11條經驗教訓,對未來政府如何處理軍事爭端,如何防止毀滅性核戰爭的發生具有重要指導性意義。
本片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和洛杉磯影評協會最佳紀錄片獎。
7.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
劇情簡介:
越戰後期,美軍上尉威拉德(馬丁•辛 Martin Sheen 飾)奉命沿湄公河而上,搜尋脫離美軍在柬埔寨建立了自己的王國的科茨(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 飾)上教,將他帶回或殺死。科茨上教曾經是美軍在越戰中的英雄,戰功赫赫。然而,忽然有一天,他失蹤了。隨後,情報指出他在柬埔扎建立了自己的王國,自己的軍隊,專門反對美軍。
威拉德與幾名士兵一路沿河而上,途中他們目睹了種種暴行、殺戮,目睹了無論美軍士兵還是當地人在長期的戰爭中精神扭曲,做出的種種非正常的行為,威拉德感到了極大的震撼。
威拉德最後在柬埔寨科茨的王國中被當地人捉住,見到了科茨。然而,科茨竟欲求一死,叫威拉德將這里炸為平地……
8.全金屬外殼 Full Metal Jacket
劇情簡介:
越戰期間,美軍大量徵兵。大批年輕人應征入伍,在新兵營接受「殘忍」的訓練。「傻瓜」比爾運動神經不發達,常常犯錯而連累所有人一起受罰。「小丑」(馬修•莫迪恩 Matthew Modine 飾)奉命幫助比爾,但比爾還是老犯錯誤,連累其他人。大家忍無可忍下打了他一頓,比爾從此變得精神恍惚,在新兵營畢業前夕槍殺教官後吞槍自殺。
「小丑」隨後分到了軍隊新聞組。他在采訪中看到了當時的同伴們都已經變得麻木、殘忍。一次,「小丑」隨「牛仔」執行任務時,遭到越共狙擊手伏擊,「牛仔」亦不幸中彈身亡。眾人經過一番搜索,擊傷了狙擊手。「小丑」發現狙擊手竟是一個年輕少女。有人提議留下她掙扎而死,「小丑」在少女「殺了我」的哀求聲中,扣下了扳機。
9.野戰排 Platoon
劇情簡介:
泰勒(查理•辛 Charlie Sheen 飾)是越戰期間的一名美國大學生,他前往越南前線去服兵役,被分到了一個步兵部隊。部隊里有兩個人一直對他影響頗大——伊萊亞斯(威廉•達福 Willem Dafoe 飾)和巴恩斯(湯姆•貝倫傑 Tom Berenger 飾)。他們兩人對戰爭的看法截然不同,前者不忍殘殺無辜,而後者卻殺人如麻,泰勒心裡非常迷惑,到底誰對戰爭的看法才是正確。
巴恩斯展開了一場殘忍的屠殺,越南整條村落都流血成河。伊萊亞斯力勸好友不要如此殘暴,卻遭致二人關系的裂縫。巴恩斯更懷疑伊萊亞斯向上司打小報告,友誼變為妒恨。於是,在一次叢林戰爭中,他背著所有人,向伊萊亞斯扣下了扳機。
泰勒卻洞察了這一切,他心裡終於有了答案
10.天與地 Heaven & Earth
劇情簡介:
黎里(Hiep Thi Le 飾)是一個越南姑娘,雖然家中貧困,但一家人生活仍然幸福。但隨著越南戰爭的爆發,她的災難也將來臨。
越戰期間,黎里因支持越共游擊隊而被政府軍抓走,經歷了非人的對待。母親(陳沖 飾)賄賂政府中人她才得以脫身,但此時她也被越共的人員認為她出賣了游擊隊,而她慘被強奸。她的母親只好帶著她到了一名富人家中打工,她竟愛上了男主人,更懷上了孩子。
她們被女主人趕走了,投靠做妓女的姐姐,但她實在看不慣姐姐的作風而離開了獨自生活。兒子出生了,為了繼續在街上當小販。
當時很多女人都成為了妓女以賺得更多的錢。但她仍然堅持自己的不能過上墮落的生活。直到黎里遇到了美國軍人史提夫(湯米•李•瓊斯 飾),史提夫對她一見鍾情,黎里最終被史提夫的真情打動。婚後他們又生了兩名兒子。一家人回到美國後,由於價值觀的不同,黎里與史提夫之間出現了矛盾,史提夫更受不了精神上的壓力而自殺。
多年後,生活美滿的黎里帶著三個兒子再次回到越南,但已物是人非……
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G. 誰能給我提供幾部關於打越南戰爭的電影~~~~~~~~~謝謝了 老的新的都可以
野戰排非常不錯
其他的還有
越南大戰,歸鄉,獵鹿人,現代啟示錄,越南血戰史,殺戮戰場,越戰傷痕
全金屬外殼,阿甘正傳,漢堡高地,早安越南,越戰創傷,生於七月四日,天與地,越戰忠魂等等
以下是我覺得最值得看的幾部
1.《獵鹿人》TheDeerHunter
導演:(邁克爾·西米諾MichaelCimino)
主演:(羅伯特·德尼羅RobertDeNiro)(約翰·凱澤爾JohnCazale)(約翰·沙維奇JohnSavage)(克里斯托弗·沃肯ChristopherWalken)(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Streep)(喬治·真達GeorgeDzundza)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賓夕法尼亞州三個年輕的鋼鐵工人邁克爾(Michael),史蒂文(Steven)和尼克(Nick),在越南戰爭時來到了越南。在離開美國時,史蒂文與已懷孕的安吉拉(Angela)結了婚,他們的婚禮也是這三個年輕人的告別聚會。婚禮結束後,三個人一同去打獵,邁克爾以神奇的槍法擊中了一頭雄鹿,但他仍神情抑鬱,因為在他心中這就等於在拿生命做賭注。
在戰場上,他們三人沒過多久就都成了越南士兵的俘虜,越南士兵逼迫他們用左輪手槍玩俄羅斯輪盤賭,尼克被嚇得半死,邁克爾卻很鎮定,他還乘機搶了越南士兵的槍,與同伴一同逃出了俘虜營,但逃出後大家又失散了。邁克爾和史蒂文回到了美國,史蒂文終身殘廢,住在療養院中不願回家,邁克爾雖然無恙,但精神上已不復當年,他與尼克的女朋友琳達同居。
當邁克爾得知尼克還活著,並且住在西貢時,他來到了越南並找到了尼克,但此時的尼克已麻木不仁,尼克在邁克爾面前玩俄羅斯輪盤賭,這一次他飲彈而亡。
2.《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Now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FordCoppola)
主演:(馬龍·白蘭度MarlonBrando)(羅伯特·杜瓦爾RobertDuvall)(馬丁·西恩MartinSheen)(弗雷德里克·福瑞斯特FredericForrest)(艾伯特·霍爾AlbertHall)(山姆·博頓斯SamBottoms)
上映:1979年08月15日美國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越戰期間,美軍情報官員威爾德上尉奉命「毫不留情」地除掉庫爾茲上校,一個叛逃美國軍人。接到命令後,威爾德率領小分隊,乘小艇逆河而上,冒險深入柬埔寨。
在一處偏僻的熱帶叢林內,精神失常的庫爾茲上校以其嗜血成性的殘暴統治著當地土著居民,成為他們盲目崇拜、迷信的圖騰。隨著小艇駛入柬埔寨,威爾德一行人似乎捲入一個超乎現實、徹底瘋狂的世界,淹沒在人類靈魂最黑暗、卑劣的陰影里……
雖然本片在當年是一部備受爭議的作品,但整體而言,【現代啟示錄】的確是一部能夠震撼人心的電影。柯波拉的手法雄渾,將炮火漫天的越戰,塑造成人類末世的地獄景觀,是一部非常值得探討的戰爭史詩鉅片,尤其劇中以交響樂搭配直升機大屠殺的一幕,更是眾多影迷們所稱道的經典鏡頭。
3.《野戰排》Platoon
導演:(奧利弗·斯通OliverStone)
主演:(湯姆·貝倫傑TomBerenger)(威廉·達福WillemDafoe)(查利·希恩CharlieSheen)(福里斯特·惠特克ForestWhitaker)(FrancescoQuinn)(約翰·邁克格雷JohnC.McGinley)
上映:1986年12月19日美國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1967年,19歲的克里斯·泰勒放棄學業,和其他美國士兵一起,乘飛機飛抵西貢。他被編在一個步兵排里執行任務,步兵連中對泰勒影響最大的要屬巴恩斯中士和伊萊亞斯中士,但兩人對戰爭的看法完全不同,因戰爭而成了瘋狂殺人機器巴恩斯,心腸極為冷酷,而伊萊亞斯認為即使在殘酷的戰爭中,也要遵守必要的行為准則。
在一次戰役中,巴恩斯下令用火焰噴射器燒毀整個村莊,伊萊亞斯極力勸阻巴恩斯的暴行,巴恩斯因此懷恨在心。某次激戰中,伊萊亞斯負傷,巴恩斯聞聲趕來,命令泰勒背另一名傷員,撤退,自己則趁機瞄準伊萊亞斯,連放兩槍;他甚至想殺掉知曉真情的泰勒,然而,正好一顆炸彈落下,兩人都失去知覺。他們醒來後,巴恩斯命令泰勒去找軍醫,而泰勒則將槍口對准了巴恩斯,扣動扳機……
4.《全金屬外殼》FullMetalJacket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Kubrick)
主演:(馬修·摩丁MatthewModine)(亞當·鮑德文AdamBaldwin)(文森特·諾費奧VincentD'Onofrio)(李·艾爾米R.LeeErmey)(多里安·哈伍德DorianHarewood)(KevynMajorHoward)
上映:1987年06月26日美國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通過一個新兵在越南從步兵營地到真實的戰斗中成長的故事,他在那裡學會了什麼是無法生存,而又怎樣懂得無法生存時的生存方式......
繼《越戰獵鹿人》、《現代啟示錄》、《前進高棉》之後的又一描寫越戰的傑作,它通過新兵訓練的過程刻畫了非理性的殺人狂熱如何殘酷摧殘人的心靈,是一部內容和技巧俱佳的戰爭片。影片分兩部分,上部分描寫一群原來生龍活虎的新兵,在一名魔鬼黑人班長的引導下,訓練成了一群嗜殺的機器人,觀眾一直能感覺到戰斗逼近的緊張和刺激;後部分描寫男主角(馬修.莫迪恩飾)作為戰地記者赴戰場采訪巷戰經歷,越南女孩在危樓中伏擊美軍是該片的高潮和經典鏡頭。此片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5.《漢堡高地》HamburgerHill
導演:(約翰·伊文JohnIrvin)
主演:(AnthonyBarrile)(邁克兒·波特曼MichaelBoatman)(唐·錢德爾DonCheadle)(MichaelDolan)(DonJames)(迪蘭·麥克德莫特DylanMcDermott)
上映:1987年08月28日美國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越戰中,圍繞一座並沒有實際戰略意義的高地,美軍與北越正規軍打起了艱苦的拉鋸戰。美軍幾乎一直處於劣勢,偏山都是屍體,「漢堡高地」因此得名。當美軍終於攻上山頭時,上級又令下級撤離。
6.《早安越南》GoodMorning,Vietnam
導演:(巴里·萊文森BarryLevinson)
主演:(羅賓·威廉斯RobinWilliams)(福里斯特·惠特克ForestWhitaker)(TungThanhTran)(ChintaraSukapatana)(布魯諾·科比BrunoKirby)(羅伯特·烏爾RobertWuhl)
上映:1987年12月23日美國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羅賓.威廉姆斯因主演本片轟動賣座而成為第一線的喜劇巨星。他飾演一名越南美軍電台的DJ,每天以妙語如珠的風格主持早晨廣播節目,甚受大兵歡迎。後來他深入越南的民間生活,漸漸喜歡上這個國家,以至在節目中發表了一些跟軍方宣傳有抵觸的言論,遭到黯然下台的命運。本片劇本由一位電台主持人根據自己當年在越南的親身經歷撰寫而成,故內容特別真實而生動。導演巴里.萊文森以側面方式來反映越戰問題,在同類電影中顯得別具新意,此外,穿梭在全片中的多首六十年代流行曲,也可以喚起中年觀眾的懷舊情緒。
7.《越戰創傷》CasualtiesofWar
導演:(布賴恩·迪帕爾馬BrianDePalma)
主演:(邁克爾·福克斯MichaelJ.Fox)(西恩·潘SeanPenn)(DonHarvey)(約翰·雷利JohnC.Reilly)(約翰·雷吉扎默JohnLeguizamo)(ThuyThuLe)
上映:1989年08月18日美國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本片以越戰為背景,刻劃並揭露了戰爭中美軍的殘暴罪行,也以此表達了編導對戰爭的憎惡及對和平的珍視與呼喚。艾力遜是新踏入越南戰場的士兵,有一腔為國奉獻的激情。在一次行動中不小心遭到越軍的埋伏,好在被同事馬素救回一命。在一次遠程偵察任務中,馬素等強搶越南少女隨軍,以發泄他們的獸欲。艾力遜眼睜睜看到越藉少女被活活蹂躪至死,富有正義的他對自己的同胞開始感到失望,於是不顧自身安危將同僚的罪行公諸於世……
8.《生於七月四日》BornontheFourthofJuly
導演:(奧利弗·斯通OliverStone)
主演:(湯姆·克魯斯TomCruise)(布萊恩·拉肯BryanLarkin)(雷蒙德·巴里RaymondJ.Barry)(CarolineKava)(JoshEvans)(SethAllen)
上映:1989年12月20日美國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滿懷報國之情的美國青年朗·柯維克前往越南前線為祖國而戰,但是,戰爭的殘酷撕碎了他的理想,同時也澆滅了他的愛國熱情,朗·柯維克最終成為了一個厭惡美國政府的反戰主義者。
9.《天與地》Heaven&Earth
導演:(奧利弗·斯通OliverStone)
主演:(HaingS.Ngor)(BussaroSanruck)(SupakPititam)(陳沖JoanChen)(ThuanK.Nguyen)(HiepThiLe)
上映:1993年01月20日澳大利亞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越南中部一個盛產稻米的村落,馮家生了個叫黎里的女孩,她和其他當地人一樣,以父為天以母為地,過著再平等不過的日子。但從幼年起,她便開始經歷戰爭的摧殘和生活的魔難。她沒有料到,命運安排她顛沛流離到了一個叫美國的地方。她更沒有料到的是,把她領到這里來的史蒂爾.巴特勒少校,一改在越南時的溫情體貼,變成了完全不一樣的人...影片根據黎里女士的自傳改編。導演在此之前已有《野戰排》和《生於七月四日》兩部越戰題材的作品問世。很多人擔心這第三部會是畫蛇添足之作,而導演本人則想證明:三部影片將是首尾相連彼此呼應的整體。
10.《越戰忠魂》WeWereSoldiers
導演:(蘭道爾·華萊士RandallWallace)
主演:(梅爾·吉布森@梅爾吉勃遜MelGibson)(瑪德琳·斯托@美達蓮史杜@麥德林·斯托MadeleineSto)(格雷戈·金尼爾GregKinnear)(山姆·艾略特SamElliott)(克里斯·克萊因ChrisKlein)(克里·拉塞爾KeriRussell)
上映:2002年02月25日美國更多地區
劇情簡介-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1965年的越戰初期,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的450名戰士,在盲目的指揮下,竟毫不知情、毫無准備地降落在北越軍隊集結的中心區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點周圍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營的戰士不得不面對近5倍於自己的敵人。盡管他們背後擁有強大的遠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畢竟眾寡懸殊,一營的官兵不得不展開一場異常慘重的生存保命戰。
所幸,北越部隊的情報有限,指揮也十分謹慎,沒有抓住乘虛而入一舉殲滅整個營地的機會。經過兩天傷亡逾百人的戰斗之後,第一營終於可以脫離戰場,與前來解圍的第二營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於第二營營長缺乏經驗,竟然只為了審訊兩名戰俘,而命令叢林中已拖至500碼長的縱隊停止前進。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軍,在激戰中一營幾乎被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