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波蘭夫婦到法國後離婚的電影

波蘭夫婦到法國後離婚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5-05-28 13:51:52

1. 求 一部外國電影 其中有一個鏡頭是收獲葡萄 製作葡萄酒 很多人歡樂的踩葡萄 二戰為背景

雲中漫步,基努.里弗斯主演的經典愛情片。

2. 一部名為[藍]的電影,誰看過它還有別的名字嗎

不知道是不是朱麗葉比諾什演的那一部
其實這個系列有三部,叫做《藍白紅三部曲》


《藍白紅》三部曲的第一部,片名取自法國國旗上的三種顏色,藍色象徵自由,影片相應地把視角轉入到對自由涵義的探尋中。 一次車禍使Julie失去了丈夫和女兒。在醫院里她企圖自殺,但未能成功。康復之後,Julie竭力擺脫過去的記憶,孤身一人遷往別處,准備投入自由的新生活。 然而前夫(歐洲著名作曲家)的陰影依然籠罩著她的生活,丈夫生前未完成的歐洲聯盟交響樂片段時時在耳畔響起。在經歷了反復漫長的思想掙扎後,Julie終於鼓起勇氣,和丈夫的助手一同完成了譜曲,並按照丈夫的夙願,交響樂結尾處是以古希臘文演唱的聖經選段:「信心、盼望和愛,這三樣是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愛。」(《科林多前書》)


卡羅爾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蘭籍理發師,工作上的壓力和生活在異國他鄉的陌生感使他變得萎靡不振,無意間時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輕任性的法國妻子多明妮戈。她對丈夫的冷漠感到憤怒,於是以婚姻有名無實為理由到法院請求離婚。離婚目的沒有達成的多明妮戈燒毀了卡羅爾的發廊使他淪落街頭。此時,只有一隻皮包和一張美發師證書的卡羅爾唯一的目標便是回到波蘭重整旗鼓,讓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 在熱心的波蘭人米科拉伊的幫助下,卡羅爾回到了華沙。他來到其兄尤雷科開辦的單位工作,同時又兼了一份保衛員的差事。為了多嫌錢,偶然的機會,卡羅爾義無反顧地將所有的財產都投入了房地產買賣中,他還拉了有些不情願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後,卡羅爾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間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當上了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的總裁。 發跡後的卡羅爾千方百計同多明妮戈取得聯系,雖然她拒絕同他會面,但卡羅爾並不放棄,發誓要征服多明妮戈。於是,卡羅爾精心策劃了一個騙局,在米科拉伊的幫助下,他對外謊稱自己已死,買了具死屍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遺產留給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從巴黎趕來華沙參加葬禮,並繼承了卡羅爾的遺產。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羅爾活生生地出現在了她的房內。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終於投入了卡羅爾的懷抱。在一夜狂歡過後,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覺醒來,發現卡羅爾失蹤了,隨即警察趕來,把多明妮戈作為謀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來……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著監獄的窗子,向注視著她的那位曾被她拋棄過的前夫平靜地揮了揮手。而此刻,遭到了報復的她又到底想要對他訴說些什麼呢?……


在瑞士日內瓦,年輕的女學生瓦倫丁在求學的同時又到一廣告公司兼職作了模特,其住處附近住著一位學法律的大學生叫奧古斯特,他正熱戀著一個叫卡琳的女孩。 瓦倫丁十分想念在英國出差的男友米歇爾,但米歇爾卻總在電話那頭傳來不信任的猜疑語氣,這使瓦倫丁很壓抑,與此同時,奧古斯特也在不遠處用電話傾吐著他對卡琳的愛情。 一天夜裡,拍完了一系列以紅綢為襯景的廣告的瓦倫丁開車回家時不小心撞傷了一隻狗。狗的主人——一個老頭對此十分惱火,瓦倫丁一氣之下把狗帶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復的小狗竟跑掉了,瓦倫丁來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發現了這一個自稱是老法官的老頭正在竊聽別人的電話…… 廣告攝影師主動追求著瓦倫丁,而瓦倫丁卻在深情思念著米歇爾,但是他的電話越來越少,甚至充滿了火葯味。那邊,奧古斯特給卡琳打的電話也始終沒人來接。 瓦倫丁和老法官之間產生了一種很奇妙的感情,他們互相頂撞,譏諷,挑動。為了看到瓦倫丁的反應,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奧古斯特這時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訴瓦倫丁,他年輕時曾深愛過一個女人,誰知道竟在大學門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個有錢男人的懷抱里……不甘寂寞的奧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戶前,見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個男人在做愛…… 奧古斯特決定去英國看朋友以暫時忘卻這塊令他痛苦的土地;瓦倫丁也終於下決心乘船去倫敦找米歇爾了。 一陣狂風暴雨過後,老法官在電視上看到了英法海峽傳來的噩耗:由法國開往英國的客輪因氣候問題不幸翻船,1400多人中僅7人倖存,電視鏡頭前出現了倖存者的面容。解說員在其後又介紹到:……其中有兩位瑞士人,23歲的學生瓦倫丁,法律學院畢業生奧古斯特……此刻,紅面襯托著他們那可愛又可悲的臉龐,他們好像認識,卻又非常陌生……

3.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紅白藍三部曲》是三部電影嗎

是三部電影,但這三部電影被稱為三部曲,三部電影有一定的聯系,紅白藍三色正是法國國旗的顏色。《紅白藍三部曲》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生平最後的三部作品,大師兩年後即因病辭世。《藍色》是憂郁和自由,掙脫俗世的信念才能獲得人性與情感的自由;《白色》是尊嚴和平等,導演在片中探討和質疑了情愛與平等;而《紅色》則是真誠和博愛,人世間充滿各種猜忌和矛盾,唯有博愛才能解開羈絆心靈的枷鎖。這三部作品是基斯洛夫斯基充滿人道主義和人文思想的傑作。他以細致而精密的情節來講述故事,從普通人的人生命運闡釋他對生命的尊重和見解。在電影中,無論出場時間的長短,基斯洛夫斯基都將主人公的位置給予了女性,也許是因為她們更脆弱一些,更能夠體現憂郁、尊嚴與真誠。

《紅》劇情:

模特瓦倫婷與男友分手後,意外地認識了一位退休法官。他在年輕時,被女友拋棄並且受盡屈辱。再加上他的職業的關系,他對人性抱著批判、敵視的態度。退休後,他整天竊聽鄰居的電話,以此消磨自己的生命。瓦倫婷認為他這樣做極不道德。退休法官打開竊聽器,告訴瓦倫婷在平靜的生活下面,隱藏著人性的陰暗面。瓦倫婷認為人總有虛弱的時候,但是能夠改正。因為這時她自己也非常地無助,她的弟弟得知自己和她一樣是個私生子以後,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吸毒而見諸報端。而這時她又被男友誤解而兩相分離了。在敘述老法官的竊聽行為時,開始講述一個見習法官的故事。他的經歷幾乎和老法官如出一轍。失戀之後,他決定到英國度假,在海上時受到風暴的襲擊,患難後與同船的瓦倫婷終於都找到了彼此愛的歸宿。而老法官在瓦倫婷的感染下,也重新煥發了生命力。

《藍》劇情:

朱麗葉是一位著名音樂家的妻子。他們有一位非常可愛的女兒,他們生活得非常幸福。但一次車禍奪走了一切。但正是由此開始,朱麗葉才走進更深層的人生。而以前,她一直都生活在丈夫的陰影下。雖然自己也是一個音樂家,但為了丈夫的事業,她把身心放在家庭上,並且以此為幸福。但這種幸福其實是非常脆弱的。朱麗葉離開了音樂家的藍色小屋,住進了公寓,走進她以前所不熟悉的生活。她看到一個年輕人被人追打逃避無門,她看到妓女以賣身為樂並且依然保持純潔,她看到剛從貴婦人的車里下來的流浪漢坐在地上吹奏短笛,她看到一位很老很老的老太太,走過漫長的路,非常吃力地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她看到自己廚房裡一窩小鼠,讓她惡心也讓她憐憫。每當這些時候,貫穿始終的主題猛然間響起,讓她心顫暈眩。

丈夫的助手來幫她整理資料,朱麗葉知道他一直愛著自己。作為對丈夫和以前生活的報復,她和助手作愛然後離開了他。但是助手終於找到了她,求她和自己一起完成音樂家的遺作。在這期間,她知道了自己的丈夫其實已有情人在外,並且已經懷了孩子。但是她經歷的一切使她學會了寬容憐憫和關愛,最終她和助手一起把音樂家的《歐盟交響曲》最後樂章完成。

《白》劇情:

《白》是三部曲中最為輕松的,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波蘭發型師卡魯與法國妻子新婚不久,因為性無能而被迫離婚,並且在巴黎被奪取了一切。他如同喪家之犬,終日在地鐵車站賣藝謀生(拿理發梳當作口琴吹)。在同胞米高拉的幫助下,終於回到了祖國。在巴黎他的一切都顯得笨拙,笨重的大衣,沉重的大箱子,藏在大箱子里被托運回國後,又被打劫、臭扁。而回到家鄉後,他很快就發財、發跡,成為大富翁,並且奇跡般地恢復了性能力。這時他想到了報復自己的妻子,裝死把她騙到了波蘭。這是一個關於移民的故事,在異國顯得自卑,而在故土則充滿信心和力量。影片中最動人的鏡頭,是卡魯和米高拉在洗去了異國的陰霾後,在雪地上象孩子般地擁抱。

在三部電影中,都有令人痛苦的道德抉擇。《紅》中,老法官告訴瓦倫婷,鄰居中有一個家庭看似幸福,但丈夫卻背著妻女在外面偷情。那麼,瓦倫婷該馬上去揭穿他嗎?那樣他們將看清真實然而痛苦,還是依然讓他們隱藏在平靜之下呢?《藍》中,朱麗葉的鄰居在夜總會里做脫衣女郎,她認為這樣做自己很快樂,男人們也很快樂。但是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的父親就坐在台下觀眾席的第一排!《白》中,商人米高拉成功但是已對人生厭倦,他求卡魯把自己槍殺,作為報酬,他將幫助卡魯回國,並且有資本做小本買賣。而卡魯除此而外,似乎沒有別的辦法能幫他回國了。

4. 法國三色電影指的哪三部啊

[法國電影]藍白紅--三色曲 juliette,2005-02-14 20:18:42

三色:藍 Trois Couleurs: Bleu 別名:藍色情挑
出品: 波蘭 (1993)
類別: 劇情
語言: 法語
技術細節: 100分鍾;彩色;杜比
推薦站點:
評價: 可視性 ***+;藝術性 ***
相關: 回放;劇照;影評;海報
製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 導演
阿格尼斯茲卡·霍蘭德(Agnieszka Holland) ...... 編劇
主演:
朱麗葉·比諾什(Juliette Binoche) ...... 朱莉(Julie)
貝努特·里格恩特(Benoit Regent) ......
弗羅倫斯·派梅爾(Florence Pemel) ......
影片簡介:
《藍色》是波蘭籍世界級導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繼其探討當代人道德困惑的宏篇巨制《十誡》後的又一力作《藍·白·紅》三部曲的第一篇。該片一出品即獲取了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女主角獎、攝影特別獎等諸多殊榮。
《藍色》以詩意酣暢的憂郁格調講訴了作曲家妻子因車禍痛失丈夫與愛子的悲傷。對往昔的追憶,亡夫好友的溫情本已使她在兩難中徘徊;而她更大的心理創痛卻是在整理亡夫遺作時發現了他生前的艷遇...恨愛交織的靈魂煎熬過後,她似乎獲得某種心理解脫,似乎意味著她獲得了「自由」選擇新生活的權利。

2.
三色:白 Troi Couleurs: Blanc 別名:白色情迷
出品: 波蘭 (1993)
類別: 劇情
語言: 法語/波蘭語
技術細節: 100分鍾;彩色;杜比
推薦站點:
評價: 可視性 ****;藝術性 ***
相關: 回放;劇照;影評
製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 導演
主演:
扎馬切瓦斯基(Zbigniew Zamachowski) ...... 卡洛
朱莉·德爾比(Julie Delpy) ...... 多米妮克(Dominique)
雅努什·加若(Janusz Gajos) ......
影片簡介:
本片講述了一個波蘭理發師卡洛被其法國妻子多米妮克拋棄後,回國發跡又向妻子進行「報復」,騙回妻子重聚的故事。
《白色》一片使基斯洛夫斯基榮獲1994年第四十四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影片女主角多米妮克由法國女星朱莉·德爾比扮演,她與以往塑造的人物十分貼近——外表傲慢, 內心卻狂熱似火。此外,朱莉的面色足夠蒼白,這也正符合了影片《白色》的不加濾色鏡的寫實風格。

3.
三色:紅 Troi Couleurs: Rouge 別名:紅色情深
出品: 波蘭 (1994)
類別: 劇情
語言: 法語
技術細節: 96分鍾;彩色;杜比
推薦站點:
評價: 可視性 ***;藝術性 ***+
相關: 回放;劇照;影評;海報[1][2]
製片: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導演/編劇
克日什托夫·皮耶謝維茲(Krzysztof Piesiewicz) ......編劇
主演:
亮漳 ·雅各布(Irène Jacob) ...... 倫婷(Valentine)
讓-路易·特蘭 夏嵐海↗ean-Louis Trintignant) ...... 法官(The Judge)
弗蕾德莉克·費德爾(Frédérique Feder) ...... 卡琳(Karin)
讓-皮埃爾·洛里(Jean-Pierre Lorit) ...... 奧古斯特(Auguste)
賽繆爾·勒·比安(Samuel Le Bihan) ...... 攝影師(Photographer)
劇情梗概:
《紅色》描繪了眾多人物間的復雜糾葛:熱戀男友的 倫婷總被對方猜?,追求卡琳的奧古斯特卻發現她同另一男子纏綿,而命運中的偶然又將窺伺他人隱私的退休老法官捲入復雜矛盾中...
影評人語:
象徵著博愛的《紅色》是三部曲的完結篇。基氏稱「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愛。而我們或許都是博愛的,因為我們總是在目光中顯露出慷慨...」。意味深長的闡釋引導我們去窺探《紅色》的底蘊。它給人的體驗或許更接近於《十誡》,其中的偷窺、竊聽、背叛、報復、抉擇、預兆等等甚至可稱綜合了《十誡》乃至《藍色》與《白色》的全部道德命題。

《紅,白,藍》三部曲,在線看

《紅色》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Detail.aspx?ContentId=1864

《白色》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Detail.aspx?ContentId=1863

《藍色》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Detail.aspx?ContentId=1711

我這里看速度暴快,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萬一失效了大家可以去這個網站自己找一下吧。http://jx.yorton.tv/YT_FREE/Movie.aspx

5. 淺談波蘭電影《昏睡》——道德與生活的抉擇

《昏睡》是波蘭導演Magdalena Piekorz 指導的一部情節緩慢的劇情片,影片並未在世界影壇引起較為強烈的反應,其在商業意義來說並不算成功。但作為一部優秀的劇情片,影片還是在波蘭國內受到了一致好評,也在波蘭國內贏得了不少獎項。在國內,這部電影也並不為人所熟知,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迅雷看看中找到這部電影並細細看完後,我卻深深為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思想所折服,這部電影也成為我電腦中長存的為數不多的電影中的一部。

影片以三條線索展開:年輕的亞當通過了職業醫生考試,成為了一名職業醫生,父母都為他感到高興和驕傲,並在鄉下為他建造了一所別墅,希望他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他的父親對他的要求也很簡單,就是希望他能娶一位女人作為妻子成家,從此過上美滿的生活。但年輕的亞當卻並不想留在鄉下,而是想去城市闖盪,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在與父親進行了長談後,他終於還是離開了家鄉,獨自奔赴城市……

羅伯特,一位著名的作家,曾寫出過幾本轟動文壇的作品。然而多年來他卻毫無靈感,沒有作品問世。他迫於生活,干著一分岳父為自己安排的但是自己卻從不喜歡的檔案管理員的工作,每天蝸居於地下室透過地下室的天窗觀察過往行人的腳步。在家裡,她的妻子患有嚴重的焦慮症,離開羅伯特過久就會急躁,但每當羅伯特回家她卻又總是永無停息地嘮叨,令羅伯特感到厭倦。羅伯特厭惡這樣的生活,而自己也患有嚴重的疾病,經常感到胸口悶疼,但他從不告訴家人。和妻子的感情也並不順利,每當他想和妻子做愛的時候,妻子總是拒絕。他悶悶不樂,也從不做夢,卻發現妻子總會有夢境,並且常常是在做春夢。一個自己不愛的妻子,一份自己不愛的工作,他過著自己不愛的生活……

羅絲,曾經是一名著名的歌含卜檔劇演員。但一次車禍使她患上了嗜睡症,每當情緒激動或慾望來臨,比如想要和丈夫做愛的時候她就會睡死過去,並且醒來後對睡前片刻發生的事毫無記憶。無奈的丈夫只好在外尋花問柳以逃避這種痛苦的生活。而她每日只能獨自守在空洞的別墅里,因而也對丈夫充滿了疑心,總是懷疑丈夫對自己有不衷的行為。每日平淡無奇,每日獨自一人,每日與寂寞和猜疑為伴,弊隱每日苦於自己的病情,羅絲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到頭……

三個不同人的命運卻奇妙地聯繫到了一起。亞當在城市裡有了自己的愛人——一位街頭小偷。醫生很想幫他的愛人逃脫這種不正當的生活,雖然小偷由於各種原因無法離開原來的生活,但醫生卻愛這個小偷,他喜歡和他一起生活的日子。一天,亞當的父母來城市看望亞當,特意來到城裡看望兒子但卻發現兒子仍舊與男人生活在一起,這令亞當的父親憤然離去,亞當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他不知道自己現在的選擇是否正確,這種生活是否合理。但世界說小就很小,羅伯特作為亞當的患者與他相遇,亞當告訴了羅伯特的病情嚴重,並建議他及時入院治療,或許還能挽救自己的生命。但羅伯特拒絕了醫生的請求,他告訴了醫生自己的想法:「 我感覺我一直在睡著沒有醒來。我竟然傻到和一個我可能從未愛過的女人結婚,可能是為了錢吧,我不知道。我希望我還有至少半輩子的時間,希望某一天我能重新開始。而現在我居然知道了這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自己將要死去),我沒有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去活著,也許我至少會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去死吧。我很好奇,因為那將是一場非同尋常的體驗。」 而羅絲仍舊活在漫漫無邊的懷疑之中,但命運是奇妙的,羅伯特因外出談亂跳傘病發而結識了羅絲,他們一見如故,暢聊了許久。羅絲也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她做了一道特殊的菜給丈夫——一道能令丈夫說出真話的菜。丈夫終於吐露了心聲: 「我厭倦了你總是在睡覺,還有她老是大吵大鬧,真像是一個地獄!我真希望我能遠離這些,我都沒有我自己的時間!不是你就是她。另外我也不是想給你壓力,我僅僅是想我能過我的生活:套一件運動衫,在海上航行,釣著魚。而我目前只是在浪費我的生命。」 羅絲知道了事實,但奇怪的是她的嗜睡症卻突然好了,因為,她發現自己不再愛自己的丈夫,她也不想要現在所過的生活。亞當則由於不斷勸服小偷離開自己的同伴而被小偷的同黨狠揍了一頓,但這卻讓小偷頓時醒悟,小偷也告訴了醫生自己的無奈: 「我也不想這樣,真的!但是我什麼也做不了,要是他們看見我們在一起,操!我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 他們最終決定離開城市,去過屬於他們的生活,而亞當的家人也最終接受了兒子的選擇。羅絲也和自己的丈夫辦理了離婚,羅伯特則離開了妻子,他和羅絲相愛了。羅伯特的生命終將結束,臨死前,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不想下地獄,因為在地獄他們會讓你看到你生前錯過的機會:如果你做了正確的選擇的話,你的生活本應如何。接著你看到當你睡著的時候,歡樂的時光被浪費了。接著就是如果你及時醒來的話,你的生活又將會怎樣?然後你就永遠與孤獨為伴,那裡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東西,只剩下你,和你的愧疚。」 他死後,留下了自己的遺作——《昏睡》。

我想,羅伯特並沒有離開世界,他只是離開了人間而已,而他一定在和我們分享同一個世界,用不同生命模樣。電影旨在講述三個不同的人尋求自己渴望的生活的過程,而這部影片之所以感觸到我也正是由於其所揭示的主題深深觸動了正在尋求屬於自己生活中的我。

影片可以從很多角度理解,而結合當下我們現實境況,我認為影片則可以從這一角度進行解析,即生活與道德的抉擇。分析影片,可以發現片中的六位主要人物都面臨著不同的道德與生活間的艱難抉擇,試用下表列舉出來:

       人 物

       道德困境

       生活抉擇

       羅伯特

對家庭的和妻子的冷漠

脫離家人,自己心儀的生活

       亞當

同性戀;對父母的愧疚

與愛人的幸福生活

       羅絲

對丈夫無邊的懷疑

渴望自由,與他人為伴的生活

       小偷

同性戀;罪惡的生活方式

與愛人的幸福生活

       羅伯特的妻子

對丈夫的束縛;無法給予丈夫幸福生活的愧疚

自己想像中擁有美滿家庭的生活

       羅絲的丈夫

對妻子的不忠行為

屬於自我支配的生活

       在自我生活仍處於未知期的狀態下,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渴望,也都希望自己能堅持自我,同時通過奮斗實現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然而在面對更加復雜的社會環境,我們也面臨著許許多多道德方面的困境,譬如迎合社會的苦惱;對自我社會化行為的否定;他人對自我評價的影響;由於社會化原因而違背內心的行為;對生活信念和夢想的退化等等。同時,在生活方面我們也面臨這許多困惑,如生活方式的選擇的困惑;對未來生活和前途的擔憂;無法過自己心儀生活的苦惱等等。而如何處理這些道德與生活間抉擇,則也是需要我們去面對和解決的重要難題。而影片或許能給予正在面臨這些抉擇難題中的我們一些啟發和幫助。

米蘭•昆德拉在《生活在別處》一書中有一段話:「 如果說我們不能改變這世界,至少我們應當改變自己的生活,應當自由地去生活。

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就讓我們按照獨特的方式去生活吧。無法拯救已經失去了的生活,我們只能賦予現在所處的生活以某種偉大的東西。」 一切都是生活所迫,生活卻從來沒有被抓住過,生活總在把我們慢慢改造為它所希望的模樣,但它卻並不一定能夠給你

       你所希望的生活。或許我們在未來生活中所要面臨的困境還有很多,或許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為了生活而對自己的內心有所拋棄。但我們的生活一切都是未知,或許應該學會樂觀,不要擔心太多,從而拋棄一些污濁東西對自己的困擾,去奮斗那個屬於自己的,自己內心所真正嚮往的生活。

6. 西班牙人在巴黎結婚,因無能離婚後復仇妻子是什麼電影米勒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是CAB Proctions出品的喜劇片,由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執導,澤比紐·扎馬洲斯基、朱麗·德爾比等主演。

該片於1994年1月26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為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導演的《藍白紅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講述卡羅爾被妻子拋棄後想要掙錢和妻子破鏡重圓的故事。

劇情:

卡羅爾(澤比紐·扎馬洲斯基飾)藏在妻子多明尼(朱麗·德爾比飾)的行李箱中,從波蘭偷渡到了法國。然而天堂般的生活並沒有如願展開,換來的卻是卡羅爾心中巨大的生活壓力。

他甚至失去了性能力,被多明尼趕出家門。帶著妻子有了外遇的慘痛心情,還有一張美發師證書。卡羅爾決心回到波蘭經營事業,再卷土重來。

歷盡波折的卡羅爾終於回到自己的國土。他積極上進,忙於謀生,竟在房地產生意中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一舉成為百萬富翁。

此時的他,以為可以讓多明尼回到身邊,然而妻子的拒絕卻令他的自尊大為受傷。於是,卡羅爾決定用一場陰險的計謀,狠狠給妻子一個報復。

7. 電影《紅白藍》求介紹劇情。謝謝!

1941年6月27日生於波蘭華沙,1996年3月13日因心臟衰竭逝世於法國巴黎,波蘭著名導演。被稱為「深紫色的敘事思想家」、「電影詩人」,但自認為是「樸素的、地方性的」導演。1957年至1962年間,他在專業學校學習戲劇。而後的四年,就讀於由當時的先鋒藝術家創立的波蘭洛茲電影學校,主修導演課程,就讀期間替電台拍短片,畢業作品是紀錄片《來自洛茲》(From the City of Lodz)。

朱莉的丈夫是位有名的作曲家,她深愛著他並一直心甘情願地默默協助丈夫完成他的工作。一次,朱莉一家三口驅車外出,但禍從天降,意外的事故意瞬間奪去了她丈夫與愛子的生命。殘酷的現實使倖免於難的朱莉痛不欲生,她在生與死的世界上徘徊不定,不知道命運為何對她做出如此的安排。 在家庭被毀滅的同時,她又無可奈何地面臨一次新的選擇,但是命運之神又會給她怎樣的選擇呢?聽著丈夫作的曲子,往昔的他時時浮現在眼前,痛苦總是纏繞在她心頭,使她無法超脫。但是,她又必須擺脫痛苦,於是,她扔掉丈夫的全部樂稿,以期抹去種種回憶,其中也包括著一份她一直心存著的疑問。 偶然的機會中,一份樂譜落入丈夫生前好友奧利弗的手中。他出於好意將此樂譜在媒體中廣為傳播,並無意中將這樂譜創作的原由告訴了朱莉。朱莉得知了這份樂譜確與一名女子相關,自己多年的懷疑終於得到了證實。知曉逝去的丈夫生前對她有不忠行為,朱莉痛創的心頭更是雪上加霜。 那麼,今後的信念又在哪裡呢?奧利弗並未料到自己的好心會給朱莉帶來這樣的惡果,心中百分歉疚,他也因此而更想幫助朱莉重新面對人生。但是對於朱莉來講,奧利弗更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於是,兩個人的關系在猜測中小心翼翼地探索著展開了……

卡羅爾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蘭籍理發師,工作上的壓力和生活在異國他鄉的陌生感使他變得萎靡不振,無意間時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輕任性的法國妻子多明妮戈。她對丈夫的冷漠感到憤怒,於是以婚姻有名無實為理由到法院請求離婚。離婚目的沒有達成的多明妮戈燒毀了卡羅爾的發廊使他淪落街頭。此時,只有一隻皮包和一張美發師證書的卡羅爾唯一的目標便是回到波蘭重整旗鼓,讓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 在熱心的波蘭人米科拉伊的幫助下,卡羅爾回到了華沙。他來到其兄尤雷科開辦的單位工作,同時又兼了一份保衛員的差事。為了多嫌錢,偶然的機會,卡羅爾義無反顧地將所有的財產都投入了房地產買賣中,他還拉了有些不情願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後,卡羅爾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間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當上了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的總裁。 發跡後的卡羅爾千方百計同多明妮戈取得聯系,雖然她拒絕同他會面,但卡羅爾並不放棄,發誓要征服多明妮戈。於是,卡羅爾精心策劃了一個騙局,在米科拉伊的幫助下,他對外謊稱自己已死,買了具死屍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遺產留給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從巴黎趕來華沙參加葬禮,並繼承了卡羅爾的遺產。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羅爾活生生地出現在了她的房內。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終於投入了卡羅爾的懷抱。在一夜狂歡過後,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覺醒來,發現卡羅爾失蹤了,隨即警察趕來,把多明妮戈作為謀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來……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著監獄的窗子,向注視著她的那位曾被她拋棄過的前夫平靜地揮了揮手。而此刻,遭到了報復的她又到底想要對他訴說些什麼呢?……

在瑞士日內瓦,年輕的女學生瓦倫丁在求學的同時又到一廣告公司兼職作了模特,其住處附近住著一位學法律的大學生叫奧古斯特,他正熱戀著一個叫卡琳的女孩。 瓦倫丁十分想念在英國出差的男友米歇爾,但米歇爾卻總在電話那頭傳來不信任的猜疑語氣,這使瓦倫丁很壓抑,與此同時,奧古斯特也在不遠處用電話傾吐著他對卡琳的愛情。 一天夜裡,拍完了一系列以紅綢為襯景的廣告的瓦倫丁開車回家時不小心撞傷了一隻狗。狗的主人——一個老頭對此十分惱火,瓦倫丁一氣之下把狗帶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復的小狗竟跑掉了,瓦倫丁來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發現了這一個自稱是老法官的老頭正在竊聽別人的電話……廣告攝影師主動追求著瓦倫丁,而瓦倫丁卻在深情思念著米歇爾,但是他的電話越來越少,甚至充滿了火葯味。那邊,奧古斯特給卡琳打的電話也始終沒人來接。瓦倫丁和老法官之間產生了一種很奇妙的感情,他們互相頂撞,譏諷,挑動。為了看到瓦倫丁的反應,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奧古斯特這時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訴瓦倫丁,他年輕時曾深愛過一個女人,誰知道竟在大學門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個有錢男人的懷抱里……不甘寂寞的奧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戶前,見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個男人在做愛…… 奧古斯特決定去英國看朋友以暫時忘卻這塊令他痛苦的土地;瓦倫丁也終於下決心乘船去倫敦找米歇爾了。一陣狂風暴雨過後,老法官在電視上看到了英法海峽傳來的噩耗:由法國開往英國的客輪因氣候問題不幸翻船,130多人中僅7人倖存,電視鏡頭前出現了倖存者的面容。解說員在其後又介紹到:……其中有兩位瑞士人,23歲的學生瓦倫丁,法律學院畢業生奧古斯特……此刻,紅面襯托著他們那可愛又可悲的臉龐,他們好像認識,卻又非常陌生……

8. 白色情迷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內容

中文片名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原片名 Trois couleurs: Blanc 更多中文片名 三色:白 白色情迷 三色之白色篇 更多外文片名 Trzy kolory: Bialy Trzy kolory: Bia?y .....(Poland) White Three Colours: White Three Colors: White .....(USA) Trzy kolory: Biay .....(Poland) 影片類型 劇情/ 喜劇 片長 91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英國 波蘭 瑞士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波蘭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Dolby SR 級別 Argentina:13 Australia:M UK:15 Finland:K-12 Sweden:11 USA:R Spain:18 Chile:14 Canada:14 Germany:12 South Korea:18 Iceland:12 Singapore:M18 Hong Kong:IIA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編劇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克日什托夫·皮爾斯維奇 Krzysztof Piesiewicz 演員 澤比紐·扎馬洲斯基 Zbigniew Zamachowski .....Karol Karol 朱麗·德爾比 Julie Delpy .....Dominique Janusz Gajos .....Mikolaj Jerzy Stuhr .....Jurek Aleksander Bardini .....Le notaire (The Lawyer) Grzegorz Warchol .....L'elégant (The Elegant Man) Cezary Harasimowicz .....L'inspecteur (The Inspector) Jerzy Nowak .....La vieux payson (The Old Farmer) 製作人 Yvon Crenn .....executive procer Marin Karmitz .....procer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制格式 35 mm 製作處理方法 Spherical 洗印格式 35 mm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製作公司 CAB Proctions [瑞士] Canal+ [法國] France 3 Cinéma [法國] MK2 Proctions [法國] Zespol Filmowy "Tor" [波蘭] 發行公司 人造眼 Artificial Eye [英國] Film Arte [阿根廷] ..... (Argentina) JMM Invest S.L. ..... (Spain) 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 Miramax Films [美國] ..... (USA) (subtitled) Transeuropa Video Entertainment (TVE)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特技製作公司 Ercidan [法國] 其它公司 Action Light [瑞士] ..... electrical equipment American Express [美國] ..... thanks Aéroports de Paris [法國] ..... thanks Locaflash ..... electrical material RATP "Roue Libre" [法國] ..... thanks Samuelson Alga Cinéma [法國] .....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Tri-Track SInc. [法國] ..... re-recording facilities Virgin Records Ltd. [英國]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as Virgin Movie Music)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94年1月26日 美國 USA 1994年2月18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94年3月10日 西班牙 Spain 1994年3月11日 德國 Germany 1994年3月24日 瑞典 Sweden 1994年3月25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4年5月27日 芬蘭 Finland 1994年10月21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4年11月3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卡羅爾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蘭籍理發師,工作上的壓力和生活在異國他鄉的陌生感使他變得萎靡不振,無意間時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輕任性的法國妻子多明妮戈。她對丈夫的冷漠感到憤怒,於是以婚姻有名無實為理由到法院請求離婚。離婚目的沒有達成的多明妮戈燒毀了卡羅爾的發廊使他淪落街頭。此時,只有一隻皮包和一張美發師證書的卡羅爾唯一的目標便是回到波蘭重整旗鼓,讓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 在熱心的波蘭人米科拉伊的幫助下,卡羅爾回到了華沙。他來到其兄尤雷科開辦的單位工作,同時又兼了一份保衛員的差事。為了多嫌錢,偶然的機會,卡羅爾義無反顧地將所有的財產都投入了房地產買賣中,他還拉了有些不情願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後,卡羅爾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間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當上了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的總裁。 發跡後的卡羅爾千方百計同多明妮戈取得聯系,雖然她拒絕同他會面,但卡羅爾並不放棄,發誓要征服多明妮戈。於是,卡羅爾精心策劃了一個騙局,在米科拉伊的幫助下,他對外謊稱自己已死,買了具死屍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遺產留給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從巴黎趕來華沙參加葬禮,並繼承了卡羅爾的遺產。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羅爾活生生地出現在了她的房內。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終於投入了卡羅爾的懷抱。在一夜狂歡過後,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覺醒來,發現卡羅爾失蹤了,隨即警察趕來,把多明妮戈作為謀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來……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著監獄的窗子,向注視著她的那位曾被她拋棄過的前夫平靜地揮了揮手。而此刻,遭到了報復的她又到底想要對他訴說些什麼呢? [編輯本段]電影幕後 幕後製作 這是《藍白紅》三部曲的第二部,白色象徵平等。影片有一種苦澀的自嘲精神,用人物大起大落的命運,取得情感的宣洩。由此,白色所象徵的平等成了男女之間對控制地位的你爭我奪。影片的風格是對傳統言情劇的一種反動,本片也是三部曲中惟一的喜劇。 波蘭導演兼編劇可爾斯托夫·基耶斯羅斯基紅藍白三部曲之一。導演試圖用《白色》表現法國國旗三種顏色中象徵「平等」的白色,他的精巧構思令人感嘆,片中也多次出現主人公身著白色服裝出現的場景,比如多米尼克頭身著白色婚紗的場景,卡洛爾身著白色西裝的場景等等。 花絮 ·Juliette Binoche和Florence Pernel,在Kieslowski的藍白紅三部曲之藍Trois couleurs: Bleu (1993)中的兩位主演,在本片有客串演出。 精彩對白 [Expecting to find valuables, the luggage thieves open the suitcase containing Karol](期待找到值錢的東西,小偷們打開裝著卡羅的箱子) First Thief: Fuck! It's alive! 第一個小偷:他媽的!是個活的! Second Thief: What the fuck? 第二個小偷:他媽的是什麼? Third Thief: Pull him out! 第三個小偷:把他拖出來! [編輯本段]三部電影詳細劇情 《藍》是波蘭籍世界級導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繼其探討當代人道德困惑的宏篇巨制《十誡》後的又一力作《藍·白·紅》三部曲的第一篇。該片一出品即獲取了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女主角獎、攝影特別獎等諸多殊榮。 《藍·白·紅》三部曲的創意來自於法國國旗的顏色,它們分別象徵著自由,平等和博愛,而《藍》相應地把視角探入到了自由的涵義中。 與宿命感傷,溫情彌漫的《藍》相比,作為《藍·白·紅》三部曲中的第二篇,《白》顯得幽默詼諧得多了,但是主題內涵的相似性,同樣使該片承載著一種「黑色幽默"的意味。 作為《藍.白.紅》三部曲的壓軸戲,「紅色」象徵著博愛。影片《紅》描繪了眾多人物間的復雜糾葛:熱戀中的學生瓦倫丁總被對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學畢業生奧古斯特發現了他的戀人在與其他男子纏綿;命運中的偶然又將窺聽他人隱私的退休老法官捲入復雜矛盾中…… 該三部曲的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嘗言「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愛,而我們是可以博愛的,因為我們總是在目光中顯露出慷慨。」他的這番話可以引導我們去窺探《紅色》的底蘊。 ----魔時網影評 經典電影——紅白藍三部曲 三部影片用法國國旗上的三種顏色詮釋了人性,不同的顏色被俄國導演基斯洛夫斯基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影片中沒有奪人喧目的鏡頭,卻緊緊的抓住了觀眾的脈搏,而且每部影片結尾都會出現同一個身處不同場景的老太太, 相信各位看過之後必有更深的感想~~ 導演:基斯洛夫斯基 演員: 《紅》 艾琳·雅各布 瓊·路易斯 特林提·格南特 《紅》劇情: 模特瓦倫婷與男友分手後,意外地認識了一位退休法官。他在年輕時,被女友拋棄並且受盡屈辱。再加上他的職業的關系,他對人性抱著批判、敵視的態度。退休後,他整天竊聽鄰居的電話,以此消磨自己的生命。瓦倫婷認為他這樣做極不道德。退休法官打開竊聽器,告訴瓦倫婷在平靜的生活下面,隱藏著人性的陰暗面。瓦倫婷認為人總有虛弱的時候,但是能夠改正。因為這時她自己也非常地無助,她的弟弟得知自己和她一樣是個私生子以後,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吸毒而見諸報端。而這時她又被男友誤解而兩相分離了。在敘述老法官的竊聽行為時,開始講述一個見習法官的故事。他的經歷幾乎和老法官如出一轍。失戀之後,他決定到英國度假,在海上時受到風暴的襲擊,患難後與同船的瓦倫婷終於都找到了彼此愛的歸宿。而老法官在瓦倫婷的感染下,也重新煥發了生命力。 《藍》 茱莉葉·比諾什 伯努瓦·雷讓 弗洛倫恩·佩奈爾 《藍》劇情: 朱麗葉是一位著名音樂家的妻子。他們有一位非常可愛的女兒,他們生活得非常幸福。但一次車禍奪走了一切。但正是由此開始,朱麗葉才走進更深層的人生。而以前,她一直都生活在丈夫的陰影下。雖然自己也是一個音樂家,但為了丈夫的事業,她把身心放在家庭上,並且以此為幸福。但這種幸福其實是非常脆弱的。朱麗葉離開了音樂家的藍色小屋,住進了公寓,走進她以前所不熟悉的生活。她看到一個年輕人被人追打逃避無門,她看到妓女以賣身為樂並且依然保持純潔,她看到剛從貴婦人的車里下來的流浪漢坐在地上吹奏短笛,她看到一位很老很老的老太太,走過漫長的路,非常吃力地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她看到自己廚房裡一窩小鼠,讓她惡心也讓她憐憫。每當這些時候,貫穿始終的主題猛然間響起,讓她心顫暈眩。 丈夫的助手來幫她整理資料,朱麗葉知道他一直愛著自己。作為對丈夫和以前生活的報復,她和助手作愛然後離開了他。但是助手終於找到了她,求她和自己一起完成音樂家的遺作。在這期間,她知道了自己的丈夫其實已有情人在外,並且已經懷了孩子。但是她經歷的一切使她學會了寬容憐憫和關愛,最終她和助手一起把音樂家的《歐盟交響曲》最後樂章完成。 http://ke..com/view/527431.htm?fr=ala0_1_1

9. 《藍》 《白》《紅》簡介幾意義

《藍》與《白》:欲愛與痛苦的深淵與法律的救贖

「生命的最後一口氣」是《紅》里的女主角,瓦倫婷拍的一個口香糖的大幅攝影廣告的標題,她從照片中看上去是那樣的悲哀,無力地喘息著,像一直瀕死的羔羊。的確,生命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結束,在結束之前只是在營造結束的氣氛和籌備結束的儀式罷了。所以生命一直只是一口氣,最後的一口氣。就像海德格爾說的,只有在錘子折了時才會問什麼是錘子。許多人並不察覺,他們不知道握在手心的可能只是一絲風,直到命運為報復他們的膚淺,而給予其重重一記鐵錘,讓他只剩下最後一口氣時,他們才會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蟄伏於其心底的另外一個形象。在《藍》里,茱麗在丈夫和女兒喪生於車禍後,可以不再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的妻子和一個擔負責任的母親,於是她開始尋找自由,一種冷漠、痛苦、虛無的自由,她尋了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住下,開始自己孤單的自由生命。她希望在自己的生命里餘下的最後一口氣里成為自由的人,自由地舔拭自己痛苦的傷口的人。幸福的變故乃是一種啟示,就像《舊約》里的約伯,問題是我們是否可以像約伯一樣,在苦難中依然信守著上帝,還是選擇虛無或復仇?在《白》里,卡洛在與此生最愛的女人的婚姻中卻變成性無能,這與其說如劉小楓所解釋的,表明個體人身資本的不平等,不如說,是卡洛對妻子的愛使他變得自卑,害怕無法滿足妻子的渴望,這樣的男人愛的越深,就越會得到悲劇。《紅》里的奧古斯都也是一直在擔心自己是否可以滿足他的愛人,最後他終於失戀。卡洛在欲愛被羞辱之後,生命被重重一擊,他開始成為他心中蟄伏的形象,一個成功而自信的男人,但只有當他想起妻子時,他會突然軟弱得泣不成聲。卡洛之所以在波蘭與前妻交會時不再有障礙,那隻是因為他正在執行的是復仇的計劃,而非愛的計劃。

《藍》中的茱麗所體驗的痛苦並非常人可以體會,因為她的痛苦不是身體的限制和束縛,比如《1984》里的溫斯頓,而是在內心的無限自由上發生的痛苦,同時她又是一個帶有藝術神經質的女人,她將自己帶至痛苦的極限,那極限便是拳頭滑過石牆時的麻木,便是面對扔垃圾的佝僂老太時的冷漠。《白》里的卡洛乃是在傾其所有的欲愛中被淘空了自我,他將自己帶至欲愛的極限,那極限便是不擇手段的報復,便是面對那佝僂老太時的嘲笑。《藍》和《白》對應著奇斯洛夫斯基的「十誡」系列裡的《關於殺人的短片》和《關於愛情的短片》,這兩個短片里的主人公以更極端的性情展現了痛苦和欲愛的深淵,它們與《藍》《白》相同的是,這種痛苦和欲愛在極限中只能帶來毀滅,不同的是,《藍》和《白》都在這種毀滅即將完成的一瞬間實現了救贖。

《藍》里的茱麗知道了丈夫在生前有一個情人——一個女律師後,便去找她。她到法院里,看到那個女律師正在作《白》里的多明妮可的訴訟代理人,這表明女律師是一個婚姻法律方面的專家,也就是說她對待婚姻和愛情會是出於一種法律的眼光。這種法律的眼光,從她與茱麗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並不是排斥婚外情追求家庭穩定的,而是追求愛的幸福,並甘願承擔責任的。她對茱麗的丈夫愛得如此之深,而又如此節制,甚至容忍情人拒絕離婚的決定。我想茱麗最後希望把家產留給這個女律師,也許就是被這種帶著節制的激情所感染,並且看穿了這份現世的愛里深深的無奈和接受,那麼就讓活著的人過得好一點吧,哪怕只是好上一點點。茱麗終於開始過一種對痛苦的剋制的生活,這種節制的痛感激情,被延伸到丈夫未完成的《歐洲進行曲》中,因為音樂乃是一種節制的激情,而這首樂曲更是在訴說對人類痛苦的記憶和容忍。附帶說上一句,我覺得法律和音樂在某些方面是非常一致的。比如在理念上二者都貫穿著節制和善德,在形式上二者都要具有體系、呼應和旋律。

和《藍》一樣,在《白》的末尾,卡洛在看守所的樓下,遙望鐵窗里仍希冀著欲愛的前妻,終於開始懺悔自己的報復行為。而這一次源於欲愛同時又報復欲愛的行動計劃,因為在實施中觸及了法律而被法律打斷,盡管法律的參與乃是卡洛計劃中的收場,但在法律的進入時,卡洛終於看到欲愛的極限處這種報復和仇恨的可怕。這兩部影片的末尾都似乎象徵著,法律(女律師和看守所)向他們啟迪了生活的另外一種可能性,即在欲愛和痛苦的深淵中如何過一種節制的正當生活,從而使這種痛苦和欲愛成為「有紀律的激情」。

《紅》:現代法律的困境和救贖的可能性

如果說在前兩部影片里,法律拯救了欲愛和痛苦,那麼在《紅》里,則是法律被欲愛和痛苦所拯救。老法官在亘長的司法生涯中,逐漸迷失在法律打造的鐵籠里,無法自拔。他曾對瓦倫婷講述過兩件由他審判的案件,其中一件的被告是一個水手,老法官在法庭上宣判他無罪,但最後發現自己並沒有找到事實的真相,實際上那個水手的確犯下了罪行。所以老法官在退休之後竟然竊聽和偷窺鄰居的秘密,從而看到人事的真相。那個水手的故事還沒有完結,這個罪犯被釋放之後娶妻生子,再沒有作姦犯科,過著幸福的家庭生活。如果他被判罪處刑,他的未來將完全換成另一種模樣,他有可能在監獄里學會新的犯罪手法,有可能在心理上變得扭曲偏執。那麼老法官提出的問題是:到底誰對誰錯?法律的懲罰即使實現了正義,但它是否可以給我們幸福?瓦倫婷反感老法官竊聽的勾當,警告老法官「每個人都有隱私權」,但她的警告太愚蠢了,因為她面對的曾經是一個優秀的法官,他不會不懂每個人享有隱私權,但問題是在我們藉助法律去保護權利時,有時候我們並沒有得到幸福,而是痛苦。如果瓦倫婷不是到鄰居的家裡欲言又止,而是告訴鄰居他的電話被竊聽,那麼男主人的龍陽之愛的秘密就會被揭穿,一個幸福的家庭從此將變得苦不堪言。法律無微不至地追求正義往往在生活的具體情境中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正如劉小楓在評價《關於殺人的短片》時說,「律師是相當尷尬的職業,好像站在一把巨大的剪刀中間,一邊刀刃是法理的抽象性,另一邊刀刃是個人性情的具體性。」

老法官給瓦倫婷講述的第二個案件是關於他的女友的情人的,那個情人是個建築師,他建築的一幢樓房倒塌造成很多人喪命,這個案子被交由當年的老法官審理,老法官判其有罪,這個判決乃是完全依據法律。但老法官卻在這個案件審理後提出了辭職。他辭職的原因一直是《紅》里的一個迷,畢竟他並沒有錯判。答案可能在於,當年的老法官並沒有在此案中申請迴避,因為他的判斷非常有可能被主觀情緒所左右,因為他在熱烈地追求自己的愛時,卻親眼目睹了心愛的女人同這個人繾綣床第。老法官的復仇心如此之強大,以至於恨不得將那個男人殺了。所以即使他並沒有錯判,但他的復仇心卻一直彌漫著整個法庭。

老法官講述的這兩個案件揭示了建立在形式理性化和整全性監控基礎上的現代法律的三個困境:1、法庭只是在事後重構過去的事實,而並沒有同步地把握事實,那麼根據這樣的「虛構」如何可以保證實現正義?2、正義本身是否有意義,因為有時候嚴格地依法懲罰罪行時很可能忽視了行動者的罪行背後深深嵌入的個人性情,很可能法院在實現法律正義的同時,忽視了或許更有價值的東西,如被懲罰者可能的幸福生活,法律要呵護的價值太多太復雜了。3、這一切都將委託給一個遠不如神的法官去處理衡量,而倚靠法官本人的主觀判斷是否可以實現客觀的正義?在老法官提出的這三個困境里:第一個困境乃是法律面臨的表面困境,或者說是法律系統外部——即盧曼所說的委託人——經常向法律系統內部提出的問題,第二個困境則是法律系統內部通過自我反省提出的現代性法律中最根本的困境:即法律的抽象性和個體性情的具體性之間的沖突,而第三個困境則是通過法律系統的困境提出一個最深層次的,宗教哲學意義上的問題:人能否代替上帝,成為新的神。

在老法官的眼裡,法律被完全解構了,亦即失去了話語的權威性。從而他對一切法律授予的權利表示不屑,對社會和歷史賦予法官的權威表示嘲諷。在他眼中,只有人類以及自己的痛苦才是無比真實的,而法律對這一切無能為力。我們簡直就要被老法官說服,就像我們面對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里塑造的「宗教大法官」,即使我們認為他說的不對,但我們在心底已經被說服,反駁只是感情在作祟罷了。在我看來,老法官就像是那個宗教大法官,向上帝提出他一生中最大的疑問。他是痛苦的,就像宗教大法官一樣,知道自己所行非是,但仍不得不作,這種痛苦乃是深於直接的受苦的。

上面談到的第二個困境在《白》里出現的訴訟同樣存在,法官在審理多明妮訴卡洛請求離婚案時,一直就在詢問卡洛:你婚後是否與妻子行過夫妻之實?根據法國民法,無夫妻之實當可解除婚姻,法官不再去考慮當事人諸般的個體性情,而是一律毫不猶豫地付諸抽象的規則。而形式理性化的法律就其內部似乎已經無力承擔這樣的異化,就像《關於殺人的短片》,法庭最終還是宣判了這個懷揣著悔恨的兇手雅澤剋死刑。退庭後,他的辯護律師出於負疚找到法官問道:「如果換一個更有經驗的律師會不會使結果好一點?」法官深沉說道:「一點也不會,你的辯護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法官接著說「此案本該由一個更好的法官來審理。」在面對無比復雜和迥異的個體性情時,法律因為抽象而顯得單薄,以至於有時顯得無情。所以在法庭面對雅澤克時,整個法律職業在懺悔,替法律懺悔,因為他們一直被教育依從法律,但他們作為法律家看到的,與他們作為一個同樣擁有個性的人所看到的,竟是如此地分裂。所以在《關於殺人的短片》里,法官對律師說:「你這人太敏感,不適合作律師。」理性化對現代法律的「除魔」,使法律無法再感受到原本脆弱而孤單的具體人性,它脫離了個人倫理和性情的理性化和復雜化,從而脫離了作為法律源初經驗的生活世界,成為個體生命的鐵籠。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法律的救贖者正是法律久違的那種「敏感」,那是老法官被深深觸動的瓦倫婷的眼淚,那是老法官自己說的「不忍」。「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在一個「諸神之爭」的世界,現代法律的抽象性象一張風中縹緲的蛛網,接不住上帝退位時留給萬民的智慧樹上的果子,法律將如何進入這種個體性情的深淵,個體欲愛和痛苦的深淵,諸神之爭的深淵,來打造一艘沒有掛錯旗幟的回航船呢?

老太婆和法院:《藍》《白》《紅》的交叉點

《藍》、《白》、《紅》三部電影就像一幅「三聯畫」,雖是不同的故事,卻彼此交叉,而這種交叉又體現了三個故事的統一脈絡,而如果奇斯洛夫斯基想用三色系列影射整個人類的倫理問題,那麼三色的交叉點則表明了其在這一重大問題里的重要地位或普遍存在性。無疑,三色的交匯點有兩個:一個是向垃圾桶里扔瓶子的佝僂老太婆,另一個是法院。

上帝是否還在?這是一個充滿現代性的道德焦慮的問題。奇斯洛夫斯基在一部訪談片里提到,現代社會普遍存在著倫理危機,但尚非世界末日。看來他對人類仍存希望,我想這是因為他的上帝還在。但在三色里,上帝是如何到場的呢?李猛在《愛與正義》中提及三色時,認為《紅》里的老法官就是上帝。但我覺得不是,因為上帝是寡言的,上帝不會輕易說話,而且上帝不會望你,不會停下,一旦望了停了,那一定是你的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在我看來,三色里的上帝不是老法官,而是在每部片里都出現了一次的那個老太婆——一個費力地向垃圾桶里仍瓶子的佝僂老太婆。她無言地行走,勞作,完成,離開,但不會走遠。她的衰弱象徵著世界的深淵、欲愛與痛苦的深淵,因為她也曾經是豐滿的美麗的,但在愛與公義之間慈悲而又暴怒的工作,讓她掉光了青絲褶皺了肌膚彎折了胴體。在《薇俄尼卡的雙重生命》中,薇俄尼卡在玻璃窗內看見「三色」里的這個老太婆時,她呼喊她希望給她幫助,但老太婆只是停了一下,並沒有答應她,而是繼續蹣跚地行走。似乎老太婆知道薇俄尼卡將死的命運,不答應她是要告訴她照看好自己已經足夠。上帝即使在場,也不再能對人有所幫助,因為上帝的事業已經「成了」,他為此消耗了億萬年的威嚴,失去威嚴的他在此世已成為遭棄絕的,而不再握有審判的權柄,在世俗化的現代來臨之後,上帝永恆的審判權已經被塵世的法官奪取,而上帝只站在證人席上。

我曾經看過一個短篇,講的是一個惡徒的靈魂在死後受審,七個大法官坐在高大的椅子上,讓惡徒認罪,惡徒沒有心軟拒不認罪,大法官說找證人來,這時一個身披藍色星光的老頭走到證人席上,大法官紛紛起立致敬。老頭邊哭邊歷數著惡徒的罪孽,殺人、強奸、勒索父母。惡徒終於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但當法官們正要宣判時,老頭又說,這個惡徒有一次曾在父母睡夢中吻了他們。法官讓哭著的證人退席,然後宣布惡徒下地獄。惡徒承認自己罪有應得,但他希望法官告訴他那個老頭是誰,因為他仍感激他。法官們說:「他就是上帝。」

上帝已經被剝奪了審判的權柄,失去了終極裁判的權力,這是現代社會的重大問題。這個短篇不僅告訴了我們上帝退位的事實,而且告訴我們上帝是因為過於慈愛和羸弱,而根本無法擔當審判的重任。他只是一個受苦的人,在證人席上見證人的苦與罪。正如朋霍費爾所雲,在人類社會的理性化與世俗化的歷程中,世界已經成齡(world come of age),而上帝在這個世界上是苦弱無力的,沒有榮耀,沒有報償。但當法官們(宗教大法官、《紅》和《關於殺人的短片》里的老法官)從上帝手裡接過審判的權力,成為新的神明,人民不再將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訴諸教堂,而是法院。同時,在得到自由之後的個體性情不斷撞擊著現代法律的抽象的界碑,法律被迫著步步後退。於是法官們變得躊躇和自卑,心底充滿了負疚。他們只是人,真的不適合做神的事情。那麼,當法律成為新的約櫃,法官成為終極的審判者,理性化使得人類的密度增加,世俗化使得人類重力增加,即使法官作為人間最接近神的人,他的道也無法象上帝的道一樣行於水上。

《紅》里的老法官講述的法律的三重困境,歸根結底是法官無法象神一樣工作:他看不清真實,看不透人心,看不懂自己。那麼,在一個神被逼宮,法官無力的世界中,如何尋得終極的公義和善好?這是奇氏面臨的重大問題。在那部奇氏自拍的紀錄片里,一個教士評價他說,「他觸及了人類亘古就有的一個疑問:誰是神?上帝還是我?」奇氏是個悲觀的人,但他還沒有絕望,在他眼中,上帝失位,但仍在人間,上帝並沒有死,真的,她還活著!奇氏在用他的電影語言傳達著這個令人振奮的福音。上帝在主動的受難,與世人一起受難,道成難身,躍入欲愛與痛苦、罪愆與啟示的深淵。上帝就在身邊,每個苦難的人都有可能是上帝的化身,這是我在重看「三色」時的感受,那麼我們在面對這樣的苦人時,不該只是冷漠和嘲笑,而是愛與扶助,因為上帝的受難正是因為這種摯愛,人要參與上帝在此世的苦工,就要積極分擔上帝的苦與憂。正是這種愛證明了此世的苦難並非永恆,人並非無救,正是這種愛使瓦倫婷幫助老太婆把瓶子投到了垃圾桶里。老太婆並沒有說謝謝,因為上帝本來不須感謝人的幫助。但是在那一瞬間,上帝已重新歸位,在人的愛中上帝重新獲得了永恆的權柄,那便是愛的審判與救贖,那便是《紅》的末尾處那場被詛咒和祝福的航行,那場天上的大水。

愛不僅意味著愛他人,成為「為他人的存在」,同時愛意味著愛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在短促的生命里尋找自己卓越的生活風格。這種對自己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乃是在自然的欲愛和痛苦上,經由理性和審慎,向更高的愛和悲的實踐。而只有在上帝的愛獲得永恆權柄之下,法律,補足了對具體人性的愛與同情的法律才可以擔當欲愛和痛苦的重荷。在我看來,《藍》《白》《紅》滲透著法律與個人倫理的緊張關系。在「三色」里,每當主人公進入法院,他或她的生命便開始了一個重大的轉變。在《藍》里,茱麗到法院去尋找與她的生命相連而她卻並不知道的秘密,在《白》里卡洛到法院希望證明自己的不為現實(性無能)所拘的愛,在《紅》里,老法官到法院接受因自己的密告而帶來的懲罰。據好掌故者考證,這幢影片里的法院在現實中是位於塞納河中城市島(ile de la cité)的西側,離新橋非常近。這讓我深深體會到這幢聳立在許多人生命事件里的法院的在世性,它不在白雲端,不在重門里,盡管它或者給予或者毀滅,但它依然象徵著此世的反思、證實與尋找。主人公們都像那個佝僂老太一樣,握著一隻廢舊的瓶子,希望到法院里丟掉,然後開始新的生活。中文裡的「斷」有「裁斷」和「折斷」兩個意思,法院便是具備了這兩種意涵的。所以這幢陰天里灰色的庄嚴建築乃是啟示我們在命運的深淵中開始尋找審慎的正當生活。主人公們在法院經歷了變故之後,終於開始學習到此世的愛的沉重和艱苦。法律只是一種手段,敲擊生命的手段,就象一枚催促上課的鬧鍾,它不會告訴你是否真的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卓越生活,只是告訴你是做的時候了。就象前面說的,只有當法律不再成為人類終極精神的牧領者,法律不再向精神價值的高下被迫作出判斷,不再以抽象性的鐵門攔阻自由個體的進出,那麼法律可以重新關注人的實踐行為,關注個體以及公眾如何找到他或他們的正當生活。這樣的法律才有可能消解自身與個人倫理以及上帝的緊張關系,才有可能成為連接個人倫理和上帝之間的道路。

「三色」里的生命事件充滿了艱難和悖謬,每一個人都彷彿活在生命的邊緣,就像只剩下最後的一口氣息,來達成最後一個願望。奇氏是一個悲觀的人,象陀斯妥耶夫斯基筆下的伊凡一樣,不願在萬民苦難里獨自釋懷,他厭惡美國人說「extremely well」的習慣,他說他只能說「I 』am so so」,這就像朋霍費爾說的——對世界負責。奇氏一直沒有忘記他的人民,他眼裡的人民就像海子的一首詩里講的,坐在水邊,只剩下悲苦和怨恨。

《藍、白、紅》三部曲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天鵝之歌。製作三部曲時,基斯洛夫斯基回憶了自己的生活和創作經歷。這部讀來不時讓人感動的生活經歷和創作經歷的回憶,談到好多生活倫理問題。

七十年代,波蘭電影藝術大師K.Zanussi開創了「道德焦慮電影」,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把「道德焦慮」推進到一個更深的層面。基斯洛夫斯基認為,在自由主義社會中,人的道德處境更為孤絕。因為,自由主義社會沒有國家道德、民族性道德、階級道德一類的或虛構、或強制的全民道德。個人的道德承負及其軟弱無力在自由主義社會中更充分地顯露出來,所謂自由主義倫理,首先是對個人的道德承負力的脆弱的體認。在自由主義社會,個人的道德壯況是怎樣的呢?基斯洛夫斯基仍然通過個體性的道德困境來探討自由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倫理負擔。自由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是自由、平等、博愛,《藍、白、紅》三部曲要探討這些價值理念的私人含義。任何價值理念都不是抽象的,社會制度中的大理念也體現為具體的個體私生活事件。要想知道生活制度的倫理大理念的味道,最恰當的辦法是體味在這個生活制度中生活的個人眼裡噙著的淚水。

《紅》提出的是一個康德式的問題:愛怎麼可能?

時裝模特兒瓦倫婷生得光彩照人,無論她穿什麼時裝,都令人沉浸在溫暖的紅暉中,像這個令人心寒而又誘人的世界上一切受害者的庇護人。一天傍晚,她開車回住處意外撞傷一隻狗,憐惜感驅使她帶著狗尋找主人。

狗的主人是位獨居的退休法官,性情古怪,整天在家監聽鄰居的婚外情電話。瓦倫婷勸說退休法官不要干這種不法行為,不要對別人的隱私那麼好奇,退休法官卻問她體味過愛的暈眩和惡心沒有。

四十年前,老法官還是一個法律系學生,有一位漂亮的女朋友。一天,他偶然看到自己的女朋友「雙腿張開,其間夾著一個男人」。他離開了她,一直把愛鎖在心底,讓它噬嚼自己的身體。

瓦倫婷住處對街,碰巧也住著一位法律系學生,名叫奧古斯特。瓦倫婷不認識他,只是經常從窗戶看見他匆匆忙忙進出大門。奧古斯特像在重復老法官的命運,一天,他看到自己的未婚妻「雙腿張開,其間夾著一個男人」。

瓦倫婷如茵的氣質顯得天使般的純粹,把喧囂、陰森的周遭世界照得有如神話中的綠色深淵。「這份美是純的嗎?抑或永遠都有些缺陷?」基斯洛夫斯基問。老法官和奧古斯特的未婚妻是純美破損的象徵,純美破損不意味著邪惡和不道德,而只意味著生命的過程:由想像的、可能的愛轉變為現實的愛。在老法官的引示下,瓦倫婷困惑不解地看到,愛情的開端和終結就在未婚妻向並非未婚夫的男人張開的雙腿和丈夫躺在另一個女人的雙腿之間。人世間有純粹的愛嗎?或者,生活中有能夠保全精神的情愛嗎?

基斯洛夫斯基的問題是,生活中是否有圓滿的兩情相悅?「純粹的情愛想像的破損,很多時候是因為人們固執地要尋求兩個完全相契的個體在愛欲中相合。完全相契的個體在愛欲中相合幾乎是沒有可能的,這只是一種情愛的美好想像。純粹的愛情只能是同一個蘋果的兩半重新再合,可是,一蘋果被切成兩半後,分別被生命的無常拋到無何他鄉,一半遇到另一半的機會已近於零。

基斯洛夫斯基有意讓瓦倫婷與退休法官的相遇顯得像被切成兩半的同一個蘋果,又讓他們相逢在錯過的時間夾縫中。四十年的時間距離沒有消磨掉精神,身體卻已遠去。基斯洛夫斯基說,《紅》的真正主題是:「人們有時候會不會生錯時代?」「「我們可能修正老天爺犯下的錯誤嗎?」被切成兩半的蘋果的命運是老天爺犯下的錯誤嗎?會不會是人自己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犯下的錯誤?老天爺從來沒有許諾被切成兩半的蘋果應該重合,甚至根本就沒有一個蘋果被切成兩半這回事,它只是個人的精神性慾望的想像而已。情愛這個詞容易激發人的美麗想像,其含義要麼是殘破的,要麼是錯誤的。

盡管如此,雖然一再強調命運的無常,基斯洛夫斯基沒有變成一個佛教徒或道教徒,他固執地要祝福瓦倫婷。瓦倫婷和奧古斯特相互住在對街,也許,他們就是一個蘋果的兩半。他們每天都迎面而過,而每天的相逢就是錯過。基斯洛夫斯基最後安排了一場偶然的海難:船上大多數人都死了,瓦倫婷和被愛灼傷後逃離的奧古斯特是極少數倖存者。緣分是在災難中出現的。老法官喘息的目光從電視新聞中看到海難現場,把彌留的祈願留在了瓦倫婷和奧古斯特偶然間相依的臉上。

白色在法國三色旗中象徵平等。自法國大革命以來,平等大概是最具誘惑力的烏托邦觀念,像一把在人類的頭顱上和軀體間揮舞著的深鋸齒的鐮刀。《白》要問的不是平等的政治含意或經濟含意,而是倫理上的性情含意。兩性的婚姻瓜葛這一最私人的層面顯然是體察平等的性情含意恰當的場所。

卡洛和他的妻子好不容易從波蘭移民到法國,突然變得性無能。到了法國後,語言不通使卡洛喪失了一切生存能力,而他的妻子不僅有姿色,還會說上幾句剛夠情場溝通的法語。這已經足以說明卡洛突然變得性無能的原因了。

卡洛的妻子以法蘭西風格提出,自己渴飲愛河而不得,痛苦不堪以致患上憂鬱症,以丈夫性無能為理由上法院訴訟離婚。卡洛一再聲言很愛她,她只提出一個簡單的要求:請出示性能。情愛是建立在性能力的平等之上的,一旦這種能力的平等不在了,兩情之愛就成了撒在水泥地上的碎石子,卡洛就跪在這散亂尖硬的碎石上:卡洛給妻子打電話,妻子在電話里用與另一個男人的沉歡呻吟來回答。

性能力是隨機而生的個體生理個心理基質造化的偶然結果。至今還沒有一種平等理論主張個體身體論的平等。然而,政治和經濟平等的意識形態影響到個人的性情,改變了個體的身體交往的倫理感覺。卡洛要重新得到妻子的愛,必須明自己的性能力。情愛成了爭取平等的私人性斗爭,被還原為個體之間偶然的相對平等。

卡洛在法國死皮賴臉地纏著已經訴訟離婚成功的妻子,受盡種種羞辱,只有返回波蘭。回到本土,卡洛不僅發了一筆橫財,性能力也意外地恢復了。他還愛著妻子,裝死請人發告,喚妻子回來接收財產。她回來發現卡洛不僅沒有死,還恢復了性能力,而且這能力的表達不帶責備。基斯洛夫斯基提醒人們一個司空見慣的事實:情愛中的平等是由財富和生理條件構成的,而且這兩項條件相互勾連。愛情是個體差異(這可能變成不平等)因素偶然達成的平衡。基斯洛夫斯基在問愛戀中的人們,難道真有純愛?沒有利害權衡?生理的資質、智力和情趣,乃至心理素質和脾性,都是個體的人身資本,更不用說如今的國籍身份、財富能力和職業位置。然而,個體之間真的會有平等?基斯洛夫斯基置疑質疑的不是經濟平等或政治平等,而是個體性情上的平等。純粹的情愛不是與人身資本不相干,而是兩情(性)相悅,無論相悅是由人身資本的什麼要素構成的,與平等與否不相干。尋求平等的情愛,不是純粹的情愛。

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大多由自己編劇,編構故事是他思考生活的方式。通過敘述某個偶然事件,基斯洛夫斯基或構造或置疑某個倫理觀念的含意。基斯洛夫斯基編構的這個探究平等的故事帶有喜劇成分:通過性能力的不平等挑明平等訴求的虛幻性,嘲笑現代意識形態中過於誇張的平等倫理。人類最好不要去充當平等的代數師,為了算出永遠算不精確的平等數,用相互傷害在相互的肉體上畫計算公式。

個人自由不僅是政治理想,也是倫理理想———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慾望自由,然而,由於個體生命的在體性欠缺,這種理想是難以實現的。自由主義倫理碰到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困難:既然承認人身的在體性欠缺與對美好的慾望之間的不平衡是恆在的,個人

閱讀全文

與波蘭夫婦到法國後離婚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天龍電影大全 瀏覽:17
華語電影票房排行榜語 瀏覽:574
人彘哪個電影里有 瀏覽:911
lovestory電影插曲 瀏覽:273
福州電影院什麼時候開門營業 瀏覽:514
葡萄園銀興電影城影訊 瀏覽:150
金錢電影網 瀏覽:345
類似韓國流感的電影 瀏覽:379
美國間諜喜劇電影 瀏覽:392
短片腐電影推薦 瀏覽:909
十大經典育兒電影 瀏覽:772
姜子牙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857
電影票教程2018 瀏覽:559
熱門電影推薦鞋匠 瀏覽:600
3D電影不再電影院能看嗎 瀏覽:857
免費又好看的日漫電影有哪些 瀏覽:767
賽爾號大電影7百度雲鏈接 瀏覽:492
極寒什麼電影 瀏覽:531
電影用英文推薦 瀏覽:240
美國選票風波電影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