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法國舞劇電影

法國舞劇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16 15:13:55

㈠ 為什麼《天鵝湖》成為「芭蕾舞劇史上最負盛名的經典「

1871年夏天,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去烏克蘭卡明加渡假,拜訪了居住在那裡的妹妹。做為舅舅,他根據德國作家莫采伊斯的妖精故事《天鵝池》,為可愛的外甥們譜寫了一部家庭用的獨幕芭蕾曲。1875年8月,莫斯科帝國劇院總裁格里采爾與劇作家皮蓋切夫合作編寫了大型舞劇《天鵝湖》的台本,並以八百盧布的報酬委託柴可夫斯基為之作曲。早就希望能在舞劇領域里進行嘗試的柴可夫斯基,就以四年前所寫的這部短篇芭蕾音樂為基礎,又融合進1869年所創作的歌劇《女水神》的音樂,於次年4月完成了全部譜曲工作,全劇共分四幕二十九曲。不久,《天鵝湖》由德國人列津格爾編導,在莫斯科正式公演,略波夫擔任樂隊指揮。遺憾的是他們對於柴可夫斯基的創新感到無所適從,在演出中不按原譜,任意加進普尼等其他作曲家的音樂。特別是因為編導的平庸,竟然給扮演天鵝的女演員雙臂綁上細木棍,讓他們仿效飛禽翅膀,終於導致首演的全面失敗,只演了幾場就中止了。性格內向的柴可夫斯基,把演出的失敗歸結於自己的音樂,一直打算重新修改《天鵝湖》音樂,但未及動手就與世知辭了。1894年,彼德堡馬林斯基劇院首席編導馬留斯·彼季帕在其助手列弗·伊萬諾夫的協同下,為柴可夫斯基逝世一周年舉行紀念公演時,首先把《天鵝湖》二幕重新搬上了舞台。然後又由彼季帕編導一、三幕,伊萬諾夫編導二、四幕,於1895年1月27日在彼德堡上演全劇。他們在指揮德里果的協助下,對舞劇譜進行了必要的增刪和次序上的調整。在編舞上進行了種種革新,為突出奧傑塔與奧吉麗雅善與惡的鮮明對比,賦予了他們不同的性格和節奏。當時擔任女主角的演員皮埃麗娜·萊格那妮,以細膩的感覺,輕盈的舞姿、完備的技巧創造性的體現了編導的意圖,據說在第三幕里天鵝獨舞中,一口氣做了三十二個Fouette(單腿旋轉),首次完成了這一芭蕾舞演員的絕技。《天鵝湖》的重演獲得了巨大成功,達到了古典浪漫主義舞劇的光輝頂點。進入二十世紀,隨著芭蕾藝術在全世界的推廣,《天鵝湖》已成為各國芭蕾舞團演出最多的古典芭蕾舞劇,並出現了不同的版本,中國現有的五個專業芭蕾舞團都將《天鵝湖》作為經常演出的保留劇目,成為中國人民最熟知的、也是最喜愛的芭蕾舞劇。芭蕾舞愛好者大多數都是從《天鵝湖》開始感受芭蕾的魅力的,將於12月12日至明年1月20日舉辦的首屆北京國際舞蹈演出季中,就將有四個版本的《天鵝湖》演出,分別是來自中央芭蕾舞團、俄羅斯全明星節慶芭蕾舞團、白俄羅斯國家大劇院芭蕾舞團以及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柴可夫斯基對舞劇音樂進行了許多革新,他克服了過去舞劇音樂的公式化弊病,賦予舞劇音樂以交響性的發展,使之更富於戲劇性,大大提高了舞劇音樂的表現力。他在《天鵝湖》的音樂中成功地運用了交響樂原則、奏鳴曲式中主題的對比和展開原則、賦格段及迴旋曲式的自由運用原則;柴可夫斯基把舞劇中的古典舞(包括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以及男女獨舞等)和代表性民間舞(包括各民族,各地區的特性舞)的音樂和表現力大大豐富提高了,使之煥然一新。他以真摯動人心弦的旋律,如泣如訴的歌唱性樂句為主導,巧妙地運用了各種音樂表現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展開戲劇沖突,整個舞劇音樂優美完整、富於詩意。柴可夫斯基強調音樂優美完整、富於詩意,強調音樂對於舞劇的積極作用。運用主導動機發展、高密度和聲織體等交響樂的創作手法,使音樂與劇中人物感情、特定場面緊密吻合,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在第二幕的《白天鵝雙人舞》中,那如泣如訴、哀怨委婉的旋律,形象逼真地表達出了奧傑塔公主對自己被困於魔掌之中的無助與無奈,對純真愛情和自由生活的無限嚮往。自《天鵝湖》問世以來,吸引了眾多一流作曲家進入芭蕾舞的創作領域,精品之作層出不窮。舞劇藝術的最高任務是塑造光彩奪目的舞蹈形象,成功的舞蹈形象會給觀賞者帶來無盡的美感享受。這次參加演出的堪稱是俄羅斯芭蕾舞的「全明星陣容」:有國家功勛演員(俄羅斯藝術家最高榮譽)、有多位世界比賽的冠軍。《天鵝湖》第二幕中所展示出的、中了魔法的白天鵝的少女形象魅力四射,生動感人,使人們難以忘懷;高傲的arabeoque(伸臂抬腿的舞姿)伴隨著向上飛躍、雙臂如翅揮動著旋轉、足尖碎步,當偶遇王子時翻動手掌擋住臉部,迴避陌生人的目光顯出羞怯靦腆的姿態,塑造出天鵝奧傑塔的生動形象。 相信大家現在已經對芭蕾舞《天鵝湖》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有機會再看一次的話也必定要看得更明白。應該提到的是現在我們可以從電影、電視、VCD等多方面欣賞到芭蕾舞,但是要真正全面地去認識和感受芭蕾舞藝術的魅力所在,還是應當走進劇場。這是因為芭蕾舞通過演員的肢體和造型表達感情的,無論獨舞,還是雙人舞,都要求舞姿的完整性,動作的延續性,但電影或電視藝術有自己的藝術規律,它需要運用鏡頭語言,在景別上加以變化,有時全景,有時中景,有時特寫。在鏡頭轉換處理不當時往往會出現下列情況:本來應該以全身的舞姿才能表現出人物的某種情感時,屏幕上只能看到一張激動的臉;本來是一幅雕塑般的身體造型,卻把雙手卡在了畫面之外;本來是一段精彩的舞蹈,屏幕上只能見到兩條穿著足尖鞋腿在動。芭蕾舞是劇場藝術,離不開演員與觀眾的交流,到現場觀看演出的同學肯定有深刻的體會。
1871年夏天,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去烏克蘭卡明加渡假,拜訪了居住在那裡的妹妹。做為舅舅,他根據德國作家莫采伊斯的妖精故事《天鵝池》,為可愛的外甥們譜寫了一部家庭用的獨幕芭蕾曲。1875年8月,莫斯科帝國劇院總裁格里采爾與劇作家皮蓋切夫合作編寫了大型舞劇《天鵝湖》的台本,並以八百盧布的報酬委託柴可夫斯基為之作曲。早就希望能在舞劇領域里進行嘗試的柴可夫斯基,就以四年前所寫的這部短篇芭蕾音樂為基礎,又融合進1869年所創作的歌劇《女水神》的音樂,於次年4月完成了全部譜曲工作,全劇共分四幕二十九曲。不久,《天鵝湖》由德國人列津格爾編導,在莫斯科正式公演,略波夫擔任樂隊指揮。遺憾的是他們對於柴可夫斯基的創新感到無所適從,在演出中不按原譜,任意加進普尼等其他作曲家的音樂。特別是因為編導的平庸,竟然給扮演天鵝的女演員雙臂綁上細木棍,讓他們仿效飛禽翅膀,終於導致首演的全面失敗,只演了幾場就中止了。性格內向的柴可夫斯基,把演出的失敗歸結於自己的音樂,一直打算重新修改《天鵝湖》音樂,但未及動手就與世知辭了。1894年,彼德堡馬林斯基劇院首席編導馬留斯·彼季帕在其助手列弗·伊萬諾夫的協同下,為柴可夫斯基逝世一周年舉行紀念公演時,首先把《天鵝湖》二幕重新搬上了舞台。然後又由彼季帕編導一、三幕,伊萬諾夫編導二、四幕,於1895年1月27日在彼德堡上演全劇。他們在指揮德里果的協助下,對舞劇譜進行了必要的增刪和次序上的調整。在編舞上進行了種種革新,為突出奧傑塔與奧吉麗雅善與惡的鮮明對比,賦予了他們不同的性格和節奏。當時擔任女主角的演員皮埃麗娜·萊格那妮,以細膩的感覺,輕盈的舞姿、完備的技巧創造性的體現了編導的意圖,據說在第三幕里天鵝獨舞中,一口氣做了三十二個Fouette(單腿旋轉),首次完成了這一芭蕾舞演員的絕技。《天鵝湖》的重演獲得了巨大成功,達到了古典浪漫主義舞劇的光輝頂點。進入二十世紀,隨著芭蕾藝術在全世界的推廣,《天鵝湖》已成為各國芭蕾舞團演出最多的古典芭蕾舞劇,並出現了不同的版本,中國現有的五個專業芭蕾舞團都將《天鵝湖》作為經常演出的保留劇目,成為中國人民最熟知的、也是最喜愛的芭蕾舞劇。芭蕾舞愛好者大多數都是從《天鵝湖》開始感受芭蕾的魅力的,將於12月12日至明年1月20日舉辦的首屆北京國際舞蹈演出季中,就將有四個版本的《天鵝湖》演出,分別是來自中央芭蕾舞團、俄羅斯全明星節慶芭蕾舞團、白俄羅斯國家大劇院芭蕾舞團以及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柴可夫斯基對舞劇音樂進行了許多革新,他克服了過去舞劇音樂的公式化弊病,賦予舞劇音樂以交響性的發展,使之更富於戲劇性,大大提高了舞劇音樂的表現力。他在《天鵝湖》的音樂中成功地運用了交響樂原則、奏鳴曲式中主題的對比和展開原則、賦格段及迴旋曲式的自由運用原則;柴可夫斯基把舞劇中的古典舞(包括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以及男女獨舞等)和代表性民間舞(包括各民族,各地區的特性舞)的音樂和表現力大大豐富提高了,使之煥然一新。他以真摯動人心弦的旋律,如泣如訴的歌唱性樂句為主導,巧妙地運用了各種音樂表現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展開戲劇沖突,整個舞劇音樂優美完整、富於詩意。柴可夫斯基強調音樂優美完整、富於詩意,強調音樂對於舞劇的積極作用。運用主導動機發展、高密度和聲織體等交響樂的創作手法,使音樂與劇中人物感情、特定場面緊密吻合,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在第二幕的《白天鵝雙人舞》中,那如泣如訴、哀怨委婉的旋律,形象逼真地表達出了奧傑塔公主對自己被困於魔掌之中的無助與無奈,對純真愛情和自由生活的無限嚮往。自《天鵝湖》問世以來,吸引了眾多一流作曲家進入芭蕾舞的創作領域,精品之作層出不窮。舞劇藝術的最高任務是塑造光彩奪目的舞蹈形象,成功的舞蹈形象會給觀賞者帶來無盡的美感享受。這次參加演出的堪稱是俄羅斯芭蕾舞的「全明星陣容」:有國家功勛演員(俄羅斯藝術家最高榮譽)、有多位世界比賽的冠軍。《天鵝湖》第二幕中所展示出的、中了魔法的白天鵝的少女形象魅力四射,生動感人,使人們難以忘懷;高傲的arabeoque(伸臂抬腿的舞姿)伴隨著向上飛躍、雙臂如翅揮動著旋轉、足尖碎步,當偶遇王子時翻動手掌擋住臉部,迴避陌生人的目光顯出羞怯靦腆的姿態,塑造出天鵝奧傑塔的生動形象。 相信大家現在已經對芭蕾舞《天鵝湖》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有機會再看一次的話也必定要看得更明白。應該提到的是現在我們可以從電影、電視、VCD等多方面欣賞到芭蕾舞,但是要真正全面地去認識和感受芭蕾舞藝術的魅力所在,還是應當走進劇場。這是因為芭蕾舞通過演員的肢體和造型表達感情的,無論獨舞,還是雙人舞,都要求舞姿的完整性,動作的延續性,但電影或電視藝術有自己的藝術規律,它需要運用鏡頭語言,在景別上加以變化,有時全景,有時中景,有時特寫。在鏡頭轉換處理不當時往往會出現下列情況:本來應該以全身的舞姿才能表現出人物的某種情感時,屏幕上只能看到一張激動的臉;本來是一幅雕塑般的身體造型,卻把雙手卡在了畫面之外;本來是一段精彩的舞蹈,屏幕上只能見到兩條穿著足尖鞋腿在動。芭蕾舞是劇場藝術,離不開演員與觀眾的交流,到現場觀看演出的同學肯定有深刻的體會。
芭蕾舞劇《天鵝湖》賞析 芭蕾是法文Ballet 的音譯,起源於義大利,形成於法國。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嚴格的程式和規范,尤其是腳尖鞋的運用和腳尖舞的技巧,更是將芭蕾舞與其他舞蹈品種明顯地區分開來。 芭蕾舞在西方被稱為舞蹈藝術皇冠上的明珠。它有著復雜的結構形式和特定的技巧要求,一部芭蕾舞的雙人舞、獨舞、群舞都有固定的形式結構。雙人舞是古典芭蕾的核心舞,大都用以表現男女主角戀情或正反兩方對抗,姿態優美、感情內在是其特點。一般分為「出場」和「慢板」,即由男女演員運用扶持和托舉代表著表演的抒情性舞蹈,之後是「變奏」,即男女演員的獨舞,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內心,然後是男女演員穿插表演的「結尾」,最後以合舞結束。女子腳尖舞是芭蕾舞的靈魂,其獨舞要求技巧嫻熟,有輕盈如飛的跳躍和令人目眩的旋轉,還有快感十足裝飾性極強的雙腳打擊,以烘托主要人物,渲染環境氣氛等。 傳統的芭蕾舞技巧是一個嚴格的體系。最基本的審美特徵是對外開、伸展、綳直的追求,包括腳的五種基本位置,三種基本舞姿,腿的伸展、射擊、打開、屈伸、抬腿、踢腿、和劃圓圈等動作,還有各種舞姿的跳躍、旋轉和轉身,各種舞步和連接動作。將其按特定的結構手法編排、組合,就能創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藝術形象。 《天鵝湖》第二幕:慢板雙人舞細膩地表達了白天鵝奧傑塔從恐懼、提防逐漸到對王子的放心和信任,進而迸發愛情,以至熱戀的過程,奧傑塔的獨舞突出了她的悲劇色彩,她的舞姿越是優美柔弱,就越是凸現出她的孤獨和動人。(還可以結合教材152頁《天鵝之死》來進一步認識芭蕾舞)是法文Ballet 的音譯,起源於義大利,形成於法國。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嚴格的程式和規范,尤其是腳尖鞋的運用和腳尖舞的技巧,更是將芭蕾舞與其他舞蹈品種明顯地區分開來。 芭蕾舞在西方被稱為舞蹈藝術皇冠上的明珠。它有著復雜的結構形式和特定的技巧要求,一部芭蕾舞的雙人舞、獨舞、群舞都有固定的形式結構。雙人舞是古典芭蕾的核心舞,大都用以表現男女主角戀情或正反兩方對抗,姿態優美、感情內在是其特點。一般分為「出場」和「慢板」,即由男女演員運用扶持和托舉代表著表演的抒情性舞蹈,之後是「變奏」,即男女演員的獨舞,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內心,然後是男女演員穿插表演的「結尾」,最後以合舞結束。女子腳尖舞是芭蕾舞的靈魂,其獨舞要求技巧嫻熟,有輕盈如飛的跳躍和令人目眩的旋轉,還有快感十足裝飾性極強的雙腳打擊,以烘托主要人物,渲染環境氣氛等。 傳統的芭蕾舞技巧是一個嚴格的體系。最基本的審美特徵是對外開、伸展、綳直的追求,包括腳的五種基本位置,三種基本舞姿,腿的伸展、射擊、打開、屈伸、抬腿、踢腿、和劃圓圈等動作,還有各種舞姿的跳躍、旋轉和轉身,各種舞步和連接動作。將其按特定的結構手法編排、組合,就能創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藝術形象。 《天鵝湖》第二幕:慢板雙人舞細膩地表達了白天鵝奧傑塔從恐懼、提防逐漸到對王子的放心和信任,進而迸發愛情,以至熱戀的過程,奧傑塔的獨舞突出了她的悲劇色彩,她的舞姿越是優美柔弱,就越是凸現出她的孤獨和動人. 十九世紀末葉,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把芭蕾音樂提高到交響音樂的水平。在他的舞劇中,音樂是和作品內容與舞台動作緊密聯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柴可夫斯基提高了舞劇音樂的表現力,通過交響性的展開和對人物性格的刻劃,加深了作品的戲劇性。他在《天鵝湖》中,以富於浪漫色彩的抒情筆觸,表現了詩一般的意境,刻劃了主人公優美純潔的性格和忠貞不渝的愛情;並以磅礴的戲劇力量描繪了敵對勢力的矛盾沖突。因此,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至今還是芭蕾音樂的典範作品。《天鵝湖》取材於神話故事,描述被妖人洛特巴爾特用魔法變為天鵝的公主奧傑塔和王子齊格弗里德相愛。最後,愛情的力量戰勝了魔法,奧傑塔得以恢復為人身。 全劇分四幕,包含二十九個分曲。其中第二幕描寫齊格弗里德和奧傑塔在天鵝湖濱的相遇和相愛,由五個分曲組成。第一分曲的基本主題是天鵝主題,它在全劇中貫穿發展,起著主導動機的作用。凄惻動人的旋律,由雙簧管在豎琴伴奏下吹出,然後移轉到圓號上;最後,由木管樂器和弦樂器隔開兩個八度強烈地齊奏,並漸漸消失。樂隊演奏這個分曲時,舞台上是一片蒼茫的夜色,一群天鵝浮游在湖上,領頭的一隻戴著花冠。 第二分曲是一個舞蹈場面。開頭一段音樂由弦樂器奏出,王子和他的朋友本諾穿著獵裝登場。當強烈的樂隊全奏和尖銳的木管樂器旋律交替出現時,王子看見天鵝,想舉弓射擊,天鵝急忙躲藏起來。天鵝公主用一個貓跳,從舞台後部的斜坡上落地,所謂貓跳就是蜷腿側跳的動作。接著是一段情節舞。所謂情節舞,是用舞蹈和啞劇來表現感情和戲劇情節的芭蕾場面。雙簧管吹出一個抒情曲調,天鵝公主責問王子為什麼要射擊她。然後,音樂變為快板,天鵝公主向王子傾訴:她是一個公主,名叫奧傑塔。她和她的同伴都中了邪惡的魔法師洛特巴爾特的妖術,白天變成天鵝,到了夜裡才恢復為人身洛特巴爾特化裝成一隻貓頭鷹。時刻監視著她們。這段音樂,是奧傑塔的獨白。當天鵝公主向王子敘述她的身世時,洛特巴爾特隨著強烈的樂隊全奏和管樂器的和強,出現在他們面前,威脅著王子。王子舉起弓來准備射擊,但為天鵝公主所阻,她安慰著驚惶失措的王子,並向他吐露了愛情。第二分曲沒有結束,就緊接著第三分曲。 第三分曲是另一個舞蹈場面。舞台上出現天鵝的行列,奧傑塔的同伴們登場。她們發現王子,圍攏來保護奧傑塔。奧傑塔告訴她們:

㈡ 普羅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劇灰姑娘有人可以介紹一下嗎我看了不太懂

普羅科菲耶夫
普羅科菲耶夫和他的傑作----芭蕾舞劇《灰姑娘》
俄羅斯大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是罕見的少年天才。他六歲開始創作鋼琴曲,九歲自寫劇本、作曲,獨立創作了歌劇《巨人》。二十三歲從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時獲得魯賓什坦榮譽獎。十月革命後流亡到國外。三十年代落葉歸根,回到紅色恐怖下的前蘇聯。在法國巴黎生活期間,普羅科菲耶夫和現代音樂的積極倡導者賈季列夫有過親密的合作,這段合作對羅科菲耶夫有著深刻的影響,並使他成為在音樂創作中復興十八世紀音樂風格的「新古典主義」運動的主要人物。賈季列夫對二十世紀音樂創作的進步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完全值得專題討論,這里不予贅述。
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總體來說富有青春活力,熱情樂觀,或厚重或清晰,放射著一種奇異的魅力。作品嵌入形象鮮明的俄羅斯民族風格,有時展現著對十八世紀古典作曲家的偏愛,有時則大量採用不和諧音,突出現代主義的傾向。
作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人民藝術家」,普羅科菲耶夫的部分作品,難免受到政治的牽制。中國文革期間大唱特唱的語錄哥並非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其始作甬者,恰恰是普羅科菲耶夫。音樂共和--古典音樂博客門戶 音樂共和--古典音樂博客門戶 普羅科菲耶夫的重要作品:
歌劇:《戰爭與和平》、《真正的人》
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灰姑娘》樂隊作品:七部交響曲、、部鋼琴協奏曲、兩部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音樂共和電影配樂:多部,著名的有《恐怖的伊凡》、《亞力山大涅瓦斯基》
其他主要作品: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三個橙子之戀》、《基耶中尉》

㈢ 推薦歐美經典舞台劇,電影(話劇,歌劇……)

《奧古斯特二世》由克里斯多夫-茨維納編曲,它是第一部反映強力王奧古斯特二世(1670-1733)生平的音樂劇。奧古斯特愛江山、愛美人、愛藝術。在今天的德累斯頓可以看到他下令建造的美輪美奐的巴洛克宮殿,也會聽到他令人眼花繚亂的風流韻事。除了奧古斯特二世,德國的「太陽王」本人外,他周圍的人群中也有不少有名的人物。本音樂劇不僅描繪了「強力王」數之不盡的情婦,包括其中最著名的科澤爾伯爵夫人(Gr?fin Cosel),並且對他的大臣、秘書、建築師、葯師、宮廷煉金術師的故事也有所反映。音樂劇潑墨渲染了在奧古斯特二世輝煌的統治時期充斥的愛情決斗和絢爛的宮廷舞會,卻也不乏富有煽動力的電子樂舞蹈以及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劇場面。觀眾能夠欣賞到一場由舞蹈、音樂和表演構成的盛大演出,強力王時代的堂皇富麗、權利、陰謀、美女、宦臣以及它們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從中可窺見一斑。德累斯頓久負盛名的建築設計以及夢幻般的服裝道具布置更是賦予了整台大戲獨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力。

《羅密歐與朱麗葉》
威廉•莎士比亞著名戲劇作品之一,故事講述二人於舞會一見鍾情後方知對方身份,最後二人為了在一起,朱麗葉先服假毒,醒來發現羅密歐自盡,也相繼自盡。劇中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至純至真的愛情在死亡中達到高潮。愛情主題成就了這部古典愛情傳奇的經典之作。
《小婦人》
(Little Women)是美國作家露意莎·梅·奧爾柯特的作品,也是她最著名與最成功的作品,描述南北戰爭期間一個家庭的生活與4位女兒的愛情故事,第一次在1868年出版,曾經被改編成卡通、電影及電視劇。奧爾柯特後來還寫了幾部續集,包括《好妻子》(Good Wives)與《小紳士》(Little Men)還有《喬的男孩們》(Jo's Boys)等

《茶花女》
是法國亞歷山大·小仲馬的代表作,講述在19世紀40年代,一個叫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的貧苦鄉下姑娘來到巴黎,走進了名利場,成了上流社會的一個社交明星,開始了賣笑生涯;並改名為瑪麗·杜普萊西。結識了小仲馬,於是兩人開始了一段交往的愛情故事。《茶花女》是一部世界文學經典,曾被多次搬上舞台銀幕。

《奧莉安娜》
是美國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導演之一戴維·馬梅特20世紀90年代重要的劇作,對其主題的解讀應該建立在作者構建的語境基礎之上,而不應只著眼於其表層意義。該劇揭示了後現代社會中人們交流的困境:一方面雙方渴望理解,另一方面語言被誤用和濫用,體現出男女爭奪話語權的焦慮。同時,對美國現有的教育制度也進行了無情的抨擊。[

十大經典電影
1、《肖申克的救贖》
2、《百萬金嬰》又名《百萬寶貝》
3、《悲慘世界》1958年版
4、《辛德勒的名單》
5、《阿甘正傳》
6、《勇敢的心》
7、《活著》
8、《天堂影院》
9、《殺手裡昂》又名: 這個殺手不太冷/ 終極追殺令 / 殺手裡昂
10、《完美的世界》

㈣ 最有影響的10部舞蹈作品

1、《爵士歌手》(美國,1927)

本片標志著有聲片時代的到來,以歌舞片的形式突破了聲音的障礙,雖然片中的聲音不過是吉光片羽,但其對有聲電影的開拓功不可沒。

2、《百萬法郎》(法國,1930)

法國電影大師雷內.克萊爾的早期傑作,也是法國最早的有聲片之一,影片以相當完美的歌舞片樣式和疏密相間的結構、節奏鮮明的敘事和新穎的音響處理手法,豐富了有聲電影的表現手段。

3、《歌舞大王齊格飛》(美國,1936)

本片記錄了百老匯「輕歌舞之王」弗洛倫斯.齊格飛的創業史,並展現了他設計編排的七出大型歌舞節目和23首名曲,場面浩大,布景豪華,數以百計的男女演員雲集一堂,堪稱是30年代世界影壇上最有影響、最壯麗的一部歌舞片。

4、《搖擺樂時代》(又譯《風月天邊》,美國,1936)

這是好萊塢歌舞片的「黃金搭檔」弗雷德.阿斯泰爾和琴述.羅傑斯的巔峰之作,片中他們優美瀟灑的舞姿就像是原始人的一種儀式,用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願望,實現了靈魂和心靈韻律的交流。

5、《綠野仙蹤》(美國,1939)

本片是世界電影史上兒童歌舞片的不朽經典,自問世以來,人們虔誠地、年復一年地觀看它,它把無數觀眾帶入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仙境。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朱蒂.迦倫像一個神奇的精靈,把她迷人的舞姿、甜美的歌喉揮灑給人間。

5、《綠野仙蹤》(美國,1939)

本片是世界電影史上兒童歌舞片的不朽經典,自問世以來,人們虔誠地、年復一年地觀看它,它把無數觀眾帶入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仙境。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朱蒂.迦倫像一個神奇的精靈,把她迷人的舞姿、甜美的歌喉揮灑給人間。

6、《勝利之歌》(美國,1942)

因《污面天使》而一舉成名的好萊塢「強盜明星」詹姆斯.賈克奈一改戲路,在片中成功地扮演了美國著名娛樂表演藝術家喬治.M.科漢,他激情洋溢,歌舞俱佳,令影迷大開眼界。本片曾被評為「最偉大的宣傳歌舞片」。

7、《與我同行》(美國,1944)

在二戰的勝利號角即將吹響之際,好萊塢的「喜劇聖手」利奧.麥凱里以他銳利深遠的洞察力和脈脈溫情拍攝了這部情趣盎然的宗教歌舞片,影片的背景是那麼乏味的教會,在如此朴實的背景中充滿了不拘形式的自由自在的人情味,看起來總顯得有些輕薄的喜劇明星平.克勞斯賓在展現他歌舞才能的同時,流露出一股超然的豪爽氣質。

8、《紅菱艷》(英國,1948) 這部電影是由英國著名導演邁克爾.鮑威爾執導,得到英國芭蕾舞界、音樂界全力支持而拍成的芭蕾電影中最輝煌的作品。片中有名的長達13分鍾的「紅舞鞋」的芭蕾舞場面宛如流動的「西斯廷壁畫」,光彩奪目,美麗絕倫。

9、《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又譯《花都舞影》,美國,1951)

影片將現代舞蹈、芭蕾、歌曲、音樂、繪畫熔於一爐,格調高雅、色彩和諧、畫面優美、樂曲激昂、節奏鮮明,是好萊塢歌舞片爐火純青的典範。影片的每個場面、每堂布景、每件道具都精雕細刻,尤其是美工師參照法國各著名畫派的不同畫風,對全片的造型風格進行了總體設計,將印象派與寫實派的風格融為一體,富麗堂皇,動人至極。

10、《雨中曲》(又譯《萬花嬉春》,美國,1952)

本片擷取了電影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從默片到有聲電影的轉折期——來鋪陳情節,羅列了傳統歌舞片的主要歌舞類型,並將其升華發揮到極致,既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華麗包裝,又有精髓的深層內涵,片中主演金.凱利的獨舞「雨中曲」成為好萊塢歌舞片的經典性場景之一。

十部經典漢唐古典舞劇目
1.《踏歌》
踏歌,漢民族傳統舞蹈。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所謂「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它的母題是民間的「達歡」意識,而古典舞《踏歌》雖准確無誤地承襲了「民間」的風情,但其偏守仍為「古典」之氣韻,那樣一群「口動櫻桃破,鬟低翡翠垂」的女子又如何於「隴上樂業」呢。《踏歌》旨在向觀眾勾描一幅古代儷人攜手游春的踏青圖,以久違的美景佳人意象體恤紛紛擾擾的現代眾生。

2.《相和歌》
《相和歌》選自《銅雀伎》的片段,此為盤鼓舞,於漢代最為流行。

3.中國歌劇舞劇院作品《玄游》

4.《謝公屐》
謝公屐(南朝)男子群舞。這個節目是女踏歌的姊妹篇,也可稱之為男踏歌。當前男性舞蹈日漸武術化,風格取向較為單一,這個節目則著眼於表現「禮儀之邦」男性的溫文瀟灑和典雅氣度。一變男性舞蹈模式化的形象和風格。

5.《桃夭》
充滿待嫁少女夢幻氣息的漢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詩經。周南。桃夭》,整個舞蹈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舞者妙曼的身姿為觀眾塑造了如同小桃樹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們輕盈跳躍著,如同桃之精靈一般,整個舞蹈充斥著一種喜氣洋洋,讓人快樂的氣氛。取自《詩經》的舞曲《桃夭》中待嫁少女艷若桃李的面容讓觀眾仿 佛置身於四月盛開的桃林之中,妙齡少女們嬉戲玩鬧著,少女的清脆笑聲伴著桃花的香味撲面而來,充滿著生機活力的舞姿如同枝頭桃花般在這美麗的世界怒放。

6.北京舞蹈學院 女子獨舞《醉狐》

7.《挽扇仕女》
《挽扇仕女》塑造了清代仕女大家閨秀的形象,含有中國近古女性舞蹈的一些特色,主要表現在行走的步態、動作的圓潤含蓄和文化心態的平和穩靜。中國的女性習俗,上古、中古至近古有很大差異,特別是從明清以來至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前的數百年間女性的纏足時代對中國女性舞蹈有著深遠的影響。這個舞蹈如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特徵。在這個舞蹈中我們可以想像清代大家閨秀走路的樣子:步履輕盈、含蓄內斂、平和穩靜。舞中十幾位「仕女」款步而出,霎時給人一種高貴優雅的感覺。不一會兒樂調忽轉,仕女們一改矜持的形象,歡快活潑,天真爛漫。舞台上裙紗飄揚,令人賞心悅目。

8.《搶鼓》
《搶鼓》的靈感來自於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該畫描繪了墓主人生前的娛樂活動,在排簫、鼓瑟和打擊樂的伴奏下,藝人跳起踏盤舞……,這一舞蹈還有1956年彭縣太平鄉出土的漢代盤舞畫像磚為證:舞者身前置六盤,盤各雙置,中間置兩鼓,恰如張衡《觀舞賦》中「盤鼓煥而駢列」之語,一女子揮舞著長巾雙足各立一鼓上,騰挪跳躍,其舞姿「翩若驚鴻,矯若游龍」,盤舞為東漢後期至魏晉時期在宴享中最普遍的歌舞,其調屬雜舞曲中的相和歌。

9.北周時代由龜茲傳入中原的《玉兔渾脫》舞

10.《楚腰》
《楚腰》是一個典型意義上的中國古代舞蹈的現代詮釋,重現了中國古代楚地特有的舞蹈形態與風味。仿古,卻不泥古;創新,卻不媚俗;在濃厚的文化背景的支撐下,從現代人對歷史思考、追尋的視角,審視傳統的文化精神。

http://www.zhwdw.com/info/comment/wdlw/140311.shtml
十曲歌舞MV

㈤ 好萊塢歌舞片

1、《爵士歌手》(美國,1927) 本片標志著有聲片時代的到來,以歌舞片的形式突破了聲音的障礙,雖然片中的聲音不過是吉光片羽,但其對有聲電影的開拓功不可沒。

2、《百萬法郎》(法國,1930) 法國電影大師雷內.克萊爾的早期傑作,也是法國最早的有聲片之一,影片以相當完美的歌舞片樣式和疏密相間的結構、節奏鮮明的敘事和新穎的音響處理手法,豐富了有聲電影的表現手段。

3、《歌舞大王齊格飛》(美國,1936) 本片記錄了百老匯「輕歌舞之王」弗洛倫斯.齊格飛的創業史,並展現了他設計編排的七出大型歌舞節目和23首名曲,場面浩大,布景豪華,數以百計的男女演員雲集一堂,堪稱是30年代世界影壇上最有影響、最壯麗的一部歌舞片。

4、《搖擺樂時代》(又譯《風月天邊》,美國,1936) 這是好萊塢歌舞片的「黃金搭檔」弗雷德.阿斯泰爾和琴述.羅傑斯的巔峰之作,片中他們優美瀟灑的舞姿就像是原始人的一種儀式,用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願望,實現了靈魂和心靈韻律的交流。

5、《綠野仙蹤》(美國,1939) 本片是世界電影史上兒童歌舞片的不朽經典,自問世以來,人們虔誠地、年復一年地觀看它,它把無數觀眾帶入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仙境。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朱蒂.迦倫像一個神奇的精靈,把她迷人的舞姿、甜美的歌喉揮灑給人間。

6、《勝利之歌》(美國,1942) 因《污面天使》而一舉成名的好萊塢「強盜明星」詹姆斯.賈克奈一改戲路,在片中成功地扮演了美國著名娛樂表演藝術家喬治.M.科漢,他激情洋溢,歌舞俱佳,令影迷大開眼界。本片曾被評為「最偉大的宣傳歌舞片」。

7、《與我同行》(美國,1944) 在二戰的勝利號角即將吹響之際,好萊塢的「喜劇聖手」利奧.麥凱里以他銳利深遠的洞察力和脈脈溫情拍攝了這部情趣盎然的宗教歌舞片,影片的背景是那麼乏味的教會,在如此朴實的背景中充滿了不拘形式的自由自在的人情味,看起來總顯得有些輕薄的喜劇明星平.克勞斯賓在展現他歌舞才能的同時,流露出一股超然的豪爽氣質。

8、《紅菱艷》(英國,1948) 這部電影是由英國著名導演邁克爾.鮑威爾執導,得到英國芭蕾舞界、音樂界全力支持而拍成的芭蕾電影中最輝煌的作品。片中有名的長達13分鍾的「紅舞鞋」的芭蕾舞場面宛如流動的「西斯廷壁畫」,光彩奪目,美麗絕倫。

9、《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又譯《花都舞影》,美國,1951) 影片將現代舞蹈、芭蕾、歌曲、音樂、繪畫熔於一爐,格調高雅、色彩和諧、畫面優美、樂曲激昂、節奏鮮明,是好萊塢歌舞片爐火純青的典範。影片的每個場面、每堂布景、每件道具都精雕細刻,尤其是美工師參照法國各著名畫派的不同畫風,對全片的造型風格進行了總體設計,將印象派與寫實派的風格融為一體,富麗堂皇,動人至極。

10、《雨中曲》(又譯《萬花嬉春》,美國,1952) 本片擷取了電影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從默片到有聲電影的轉折期——來鋪陳情節,羅列了傳統歌舞片的主要歌舞類型,並將其升華發揮到極致,既有令人賞心悅目的華麗包裝,又有精髓的深層內涵,片中主演金.凱利的獨舞「雨中曲」成為好萊塢歌舞片的經典性場景之一。

以上是我認為最好的十大。

01 雨中曲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MGM
02 西區故事 West Side Story 1961 United Artists
03 綠野仙蹤 The Wizard Of Oz 1939 MGM
04 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 1965 Twentieth Century-Fox
05 歌廳 Cabaret 1972 Allied Artists
06 歡樂滿人間 Mary Poppins 1964 Disney
07 一個明星的誕生 A Star Is Born 1954 Warner Bros.
08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Warner Bros.
09花都舞影 An American in Paris 1951 MGM
10 相見在聖路易斯 Meet Me in St. Louis 1944 MGM
11 國王與我 The King and I 1956 Twentieth Century-Fox
12 芝加哥 Chicago 2002 Miramax
13 第四十二大街 42nd Street 1933 Warner Bros.
14 浮生若夢 All That Jazz 1979 Twentieth Century-Fox
15 禮帽 Top Hat 1935 RKO
16 滑稽女郎 Funny Girl 1968 Columbia
17 篷車隊 The Band Wagon 1953 MGM
18 揚基都德 Yankee Doodle Dandy 1942 Warner Bros.
19 錦城春色 On the Town 1949 MGM
20 油脂 Grease1978 Paramount
21 七對佳偶 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1954 MGM
22 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1991 Disney
23 紅男綠女 Guys and Dolls 1955 MGM
24 演出船 Show Boat 1936 Universal
25 紅磨坊 Moulin Rouge! 2001 Twentieth Century Fox

㈥ 一部法國電影,女主角是個芭蕾舞蹈演員,在一次成功的表演後出車禍死掉,男主人公也就是其男友的手錶停留

羅拉快跑

影片簡介
本片並不屈從於好萊塢的經典敘述模式,而是採用了三段式的格局。 羅拉快跑
經典的最後一分鍾營救在湯姆-提克威這里全不奏效。提克威把最後的鏡頭放慢,影片大約有1581個鏡頭轉換,71分鍾的運動鏡頭,平均起來每個鏡頭長達2.7秒。在德國電影低迷的歲月中,表現創新傳統消失殆盡。而本片的假定性——命運的不可預知的結局讓人不斷關照自身。蝴蝶效應的真意隱晦的表達,混同電子音樂和羅拉狂奔的腳步,讓人有一種釋懷和爽快。 羅拉營救男朋友的奔跑途中,遇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狀況,都導致了不同的結局。這部拍攝於1998年的電影,讓人耳目一新之餘也被很多標新立異的導演相繼效仿,或者是激發了他們的靈感。蝴蝶效應2中,我們也能看到我們對於過去、將來乃至發生的事的反思和重來一次的願望。羅拉快跑的精神激勵了許多迷失和停留的人。人們在紛繁快速的影像和劇烈激盪的音樂中,與《羅拉快跑》共振。影片中強烈的女權主義也為影片的廣受歡迎和好評推波助瀾。 湯姆-提克威在34歲的時候便拍攝了這部電影,天才的潛質讓眾多影評人預測它將成為德國的呂克-貝松,將他看成德國電影的希望。而在復甦和振興德國影業的路上,他確實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㈦ 有關芭蕾舞的電影

1、
芭蕾人生The Company(2003)
導演:
羅伯特·奧特曼 Robert Altman
主演:
內芙·坎貝爾 Neve Campbell
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 Malcolm McDowell
詹姆斯·弗蘭科 James Franco

國家/地區: 德國/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劇情:
蕾是個舞蹈天才,這是她身邊的人眾所周知的事情,從幼年起,她就開始在舞台上展露頭角。但天才怎樣才能順利地踏上成功的紅地毯卻是一個難題,作為一個新人,蕾加入芝加哥芭蕾舞團,她遭遇了種種磨難,從舞伴們對天才的排擠到她對藝術進行探索時所遭遇的困難……

但不管遇到什麼,蕾都決定要憑自己的努力和奮斗走向成功。她終於從一個剛進劇團的芭蕾舞新人走到了最容易露臉的首席領舞,她出色的舞技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也讓同伴們非常羨慕。

可是人們對蕾的深切期望無形中給她帶來了巨大壓力,加上每天大量無止境的練習。讓蕾越發透不過氣來,她必須得找點有趣的事情來平衡一下自己,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她選擇了在餐廳當服務生,還因此和男孩喬治發展出一段羅曼史……

2、
芭蕾舞學院Flying Boys(2004)
導演:
邊永柱 Young-Joo Byun
主演:
尹繼尚 Gye-sang Yun
金敏貞 Min-jeong Kim

國家/地區: 韓國

對白語言:韓語

劇情:

民載是位高中生,正為選擇報讀哪間大學而煩惱。另一方面,他一直暗戀著住在同一棟大廈的秀珍,但他因害怕被秀珍拒絕而沒有向她表白。其後,民載和他的朋友被逼參加小區中心的芭蕾舞班。民載想不到竟會在班上遇上亦同是被逼上芭蕾舞班的秀珍。 起初他們都對跳芭蕾舞不感興趣,但漸漸地被班上的同學和導師的熱誠所感染,他們也開始對芭蕾舞產生興趣。民載與秀珍的距離亦漸漸地拉近……

3、
芭蕾公主Aurore(2006)
導演:
尼爾斯·塔維涅 Nils Tavernier
主演:
弗朗索瓦·貝雷昂 François Berléand
卡洛·波桂 Carole Bouquet
瑪格·夏特莉 Margaux Châtelier

國家/地區: 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

劇情:
從前有一個王國,在那裡,舞蹈被長年禁止。盡管有父親的禁令,然而,奧荷在弟弟贊許的目光和幫助下,卻從未停止過舞蹈。她就是美麗和優雅的化身。為了拯救王國的衰落,國王不得不將女兒嫁給一個富有的王子,並舉辦三場盛大的舞會。得知國王的計劃後,王後試圖反對他的丈夫,以便女兒能夠嫁給真正愛的男人:一位除了藝術外一無所有的畫家。

奧荷要在王位和愛情之間做出選擇,她銘記著媽媽的忠告:「別忘了跳舞,哪怕你很憂傷……」

4、戲夢芭蕾Ballets russes(2005)
導演:
丹尼爾·蓋勒 Daniel Geller
戴那·古德范 Dayna Goldfine
主演:
Marian Seldes
Yvonne Craig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紀錄片是2005年的製作, 卻從1920年說到2005年, 一個藝術歷史的記錄, 一群芭蕾舞家的一生, 是喜歡芭蕾舞或紀錄片的人必看的作品。

說的是一群二十年代的俄國女孩及男孩因著革命而遷徙到他國, 繼而加入Ballet Russes芭蕾舞團。這個芭蕾舞團由俄人於1909年在法國巴黎創辦, 然後遷到蒙地卡羅. 紀錄片中有當年罕有的精彩舞蹈片段及不少珍貴的人物訪問, 他們都是叱吒一時的芭蕾舞蹈家, 包括Irina Baronova, Tamara Tchinarova Finch, Tania Riabouchinskaya,Frederic Franklin, Nathalie Krassovska, Yvonne Chouteau, Maria Tallchief, Alicia Markova等二十多人。

5、兩個人的芭蕾Ballet Of Two Dancers(2005)
導演:
陳力 Li Chen
主演:
奚美娟 Meijuan Xi
倪萍 Ping Ni
艾麗婭 Ailiya

國家/地區: 中國

上映日期: 2005年3月8日 中國

劇情:
故事發生在有獨特的中國徽派建築風格和古樸民風的小鎮。這里自古就有男丁出門闖盪經商、務工的習俗。到北方務工的德貴娶回一個女人作媳婦,人們習慣地稱她為德貴家的。

德貴家的,天生麗質,勤勞、好強、樂觀,可偏不隨人意,三十多歲也生不出個娃,在好友金梅的勸說下,抱養個女孩——仙仙。她像當地人的媳婦一樣,在堂屋地上置一口大缸,注滿清水,遙祝丈夫平安。

可是不幸降臨了,德貴在外務工時摔死了……悲痛之中,德貴家的用大錘砸碎了大缸,缸水漫了一地……

為照養仙仙,德貴家的辭去工作,干起了既掃街、收水費、衛生費,又糊紙盒、裝訂書本的活……

清早,當德貴家的背著仙仙來到小巷掃街,卻發現人們已經自掃門前了。孟奶奶告訴她,抱養的仙仙不吉,有邪氣,勸她送回去。德貴家的認為丈夫的死與仙仙沒關系,孩子是無辜的,既然抱養了決不反悔。但是鄉親們還是說,掃街可以,不許德貴家的娘倆邁進他們的門檻,圖的是在外務工親人的太平。

歲月流轉,德貴家的恪守承諾,從不進鄰里的家門。自己沒有奶水,就把白面留給仙仙吃,自己吃紅薯鹹菜,為此,還和金梅發生矛盾。金梅一氣之下要把孩子還給孤兒院,被德貴家的一把奪回來。日子雖說過得艱苦,德貴家的覺得過得樂和,她有個心願,希望仙仙能像仙女一樣跳腳尖舞(芭蕾舞)。但是由於德貴家的一直把孩子背在背上外出幹活,不讓下地,所以仙仙長到四歲還不會走路。醫生說,這是受驚嚇造成的,也許得靠刺激才能解決。

於是德貴家的天天在仙仙面前跳自己編的舞蹈,以「啟發」孩子。有時重重地摔在地上,再跳,再摔,直到孩子嚇哭了,仍「刺激」不了仙仙走路。德貴家的灰心了。一天,她從外面進家,不慎摔得頭破血流,仙仙一見,突然從椅子上跳下來,搖搖晃晃地跑到媽媽身邊……母女倆躺在地上,開心地笑起來。從此,德貴家的掃街時,仙仙就伴著媽媽的歌聲,跳起自編的仙女舞。

仙仙始終認為自己是媽媽生的,當聽到流言蜚語,回家問媽媽時,德貴家的毅然告訴女兒抱養的實情。仙仙被感動了,高喊著你們說吧,我和我媽都不怕你們說,德貴家的就是我媽……第二天天未亮,仙仙便提前起床,替媽媽掃街。母女愈加情深。

省舞蹈學校來招生,仙仙用跟媽媽學來的舞蹈和那首老歌打動、感染了老師,德貴家的用她的質朴、執著征服了老師,也贏得鄰里們的尊敬。仙仙放假回來時,家家戶戶搬出床板、門板、八仙桌,擺在小巷裡,讓她在上面跳自己從未見過的芭蕾舞,欣賞著……

德貴家的看到女兒從省城跳到了南京、北京,雖然離得越來越遠,心卻越跳越近,情不自禁地跳起曾經教給女兒的仙女舞。雖然舞姿笨拙,但在女兒的眼裡她比仙女跳的還要美,因為媽媽始終伴著自己在跳。

㈧ 法國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歌舞片

法國是浪漫之都,拍出來的歌舞片也是格外的有意境。下面這幾部口碑非常好的歌舞片不容錯過。

瑟堡的雨傘(又名《秋水伊人》)

本片其實就是一部音樂劇了,場景唯美,尤其是開篇的俯拍視角,顏色各異的雨傘穿插,彷彿樂譜上跳動的音符。

以上推薦的5部法國歌舞片,希望對你有借鑒意義。

㈨ 有關舞蹈的電影有哪些

還有這些

馮小剛新電影《芳華》關於青春的回憶都是舞蹈!主演們身懷舞功!

青春舞蹈電影《舞出我人生6》於2016年12月9日開始在北京和洛杉磯拍攝,中文片名為《舞出我人生之舞所不能》。

法國電影《了不起的菲麗西》該片講述了孤兒院長大的小女孩菲麗西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芭蕾舞者。

再看這兩個電影中的經典舞蹈橋段

電影《低俗小說》酷斃的即興舞蹈

電影《低俗小說》里的搖擺舞you never can tell太經典。一段舞蹈一不小心變成了經典,不會隨著年華老去而讓人遺忘。搖擺舞是一種很美國化的輕松愉快的舞蹈風格,既有快節奏的韻律,又彌漫著慵懶、鬆散的舞步,在當時可謂酷勁十足。

電影《聞香識女人》中的那段經典探戈

這段視頻描述了弗蘭克在餐廳靠著敏銳的嗅覺發現了這位帶著英國口音的陌生女郎,上前搭訕並邀舞,成就了這段經典的探戈。整段舞蹈雖然沒有那麼多的技巧展示。但是盲人弗蘭克的動作完成的很利落,配合著音樂,每一拍都恰到好處。還有他的自信,優雅,一動一頓都能給人帶來感官的享受。這段舞蹈在技巧上確實不能與專業人員相比,但因為跳的人不同,場景不同,時間不同,所以它成了經典。

㈩ 求有關舞蹈題材的電影,萬分感謝

《繼續跳舞》講的是中國關於街舞的,《霹靂霧》講的是美國最早的霹靂舞

閱讀全文

與法國舞劇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7月電影檔期 瀏覽:689
騰訊搞笑電影大全免費 瀏覽:931
韓國校園電影大尺度 瀏覽:106
世界第一部有聲電影19 瀏覽:726
青禾男高電影豆瓣 瀏覽:610
懷舊經典國外電影歌曲 瀏覽:841
小米電視機看藍光電影 瀏覽:698
美國航空航天類電影 瀏覽:348
國外奇幻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27
不留痕跡電影說的什麼 瀏覽:837
恐怖電影大全國語版免費版 瀏覽:646
英國主要電影有哪些 瀏覽:559
在大爺面前一定要有禮貌是什麼電影 瀏覽:752
勵志的電影推薦初中 瀏覽:605
狗偷雞蛋給主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270
原子彈在日本爆炸的電影 瀏覽:777
日本恐怖學校的電影 瀏覽:42
法國電影介紹一下 瀏覽:320
芭比公主大電影全集愛奇藝播放 瀏覽:78
愛情電影十部國產 瀏覽:868